大班乌鸦喝水说课稿:好学校,每所皆可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36:54
——重庆市特色学校建设扫描
本刊记者  赖配根  刘然
2006年,一个可能预示着基础教育新发展之路的教育改革实验,在重庆悄然拉开帷幕。
这就是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一时间,重庆的中小学以“特色”为旗帜,掀起教育改革的浪潮,百舸争流、百花齐放。
4年后,我们来到重庆,走访重庆的一些区县,走进特色学校,去发现一种理想的坚守,去寻找教育新的方向。
选择“特色”,就有希望
沙坪坝区的金沙街小学(以下简称金小)和北碚区的中山路小学(以下简称中小),是典型的薄弱学校。几年前,两校都因招生困难,差一点“关门歇业”。
但天无绝人之路。
特色建设,让它们起死回生。
◎金小:“让所有读我们学校的孩子不后悔”
穿过狭长的山洞,终于看见光。在两堵灰色破败的墙前,有一小块空地,停车。
下车,眼前是许多待拆迁的破旧房子。金小就蜗居在拆迁房中间。教室是水泥地,楼道里的灯开着,但还是有点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土腥味。很难想象,教室外面不远处,就是繁华的都市。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是啊,只要有教育精神在闪光,房子再陈旧、设施再简陋,也一样是令人起敬的好学校。
2001年郭琇任金小校长,当时的金小,一切都黯然无光。
创办于1983年的金小,不久就陷入生源困境,苦撑待变。1999年,当地的一个丝纺厂破产,金小与其子弟校合并。这是弱弱联合,两校合起来才330个学生,7个班。“我来的时候,金小只剩下6个班了。学校可用3个字概括,就是脏、乱、差。”郭琇说,“包括幼儿园,学生才270人,差一点被撤了。”
金小面临生死存亡。
郭琇没有退缩。她想,再差的学校,也可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她拿着放大镜,寻找金小的闪光点。寻寻觅觅,她终于发现,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金小就开展了集邮活动。只是,二十几年来,一直没有深入下去。
“2002年,我们进入新课程。区教委鼓励学校挖掘自己的潜力,开发校本课程。”这就给了郭琇机会。“我和一些参加集邮活动的老师思考:能不能把集邮与教学结合起来?”
于是,集邮从一种兴趣活动,开始走进金小的学科课堂。
这还只是小范围的实验。
2年后,郭琇想把实验全面铺开。“2004年4月,我们向区里申请了课题,准备全校做。但是遇到了不小的困难。”郭琇说,“当时有两派,一派支持,认为这符合课改精神;另一派反对,认为上课就上课,拿邮票进来干什么?”
经过反复研讨,沙小形成了共识:让邮票进课堂,把金小做亮。
科学教师徐俐辉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那次郭校长开会,要进行集邮与教学的研究,她说我们就是要抢占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把我们学校做得有特色,做亮。我很感动,像我们这样的学校,校长还这么有激情!”
郭琇的执著与激情源自一个朴素的信念:“让所有读金小的孩子不后悔!”
这样又继续做了2年,金小逐渐有了起色。
但是,金小教育质量的飞跃,是2006年后通过特色学校创建才实现。
之前,金小的集邮与教育教学的结合还是散点而非系统的,浅表的而非深入的。
进入特色学校建设之后,金小开始提炼学校的文化精神。
他们围绕邮票特色,提出学校的办学理念“方寸修身”,校训“方正为人,寸草春晖”,实施“三品”(邮品·学品·人品)教育。“‘三品’教育,第一条就是要求学生应该正直、诚实,说真心话,追求真理,也就是如邮票一样‘方正’。有了良好的人品,才谈得上邮品、学品。”
这就把集邮教育上升到了学校的精神文化。
由此,金小的路越走越宽。
“244”教育模式产生了。“2”指两个渠道:一是课内集邮知识渗透,二是课外集邮实践活动的开展;第一个“4”指四个培养目标:育德、启智、怡情、健体;第二个“4”指四项内容:一是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集邮活动,二是组织编写集邮教材,三是积极探索有效的集邮与学科教学结合模式,四是努力建设集邮校园文化。
其中做得最深入最有特色的还是集邮与教学的结合。
“邮票进入课堂要体现‘四育人’的功能。”郭琇说,“如语文、品德与社会等学科可以‘以情育人’、‘以史育人’,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可以‘以美育人’,数学、科学等学科可以‘以理育人’。”
这是充分挖掘邮票的育人功能。
但邮票对教学还有更多的作用可发挥。
金小这样的“穷”学校,许多教具和教学辅助设备不足,而正是一枚枚小小的邮票,让他们的课堂变得广阔而精彩起来。
“关于教学与邮票的结合,我们提出‘四不限’:不限学科,不限教学形式,不限课型。”郭琇说,“我们研究,邮票进入课堂可以实现四大教学辅助功能:创设情境、补充教学资源、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比如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教师展示《庐山》邮票,4枚,恰好是上下左右不同角度看的,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知道该怎么欣赏庐山了。”
徐俐辉是金小最早进行邮票教学的教师之一。“我现在是科学课老师。从我的实践看,80%的邮票都能进入科学课。比如教‘拱桥的力量’,我就引进有关赵州桥等古代石桥的邮票,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问:看了邮票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这些桥要设计成拱形?就这样引入课题,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区里搞过一次活动:研究什么样的纸桥最能够承重。最后是我们的学生得了冠军。”徐俐辉说,“为什么呢?得益于邮票。做纸桥之前,孩子要研究,什么结构的桥最结实,于是调查、设计、实验。我们孩子就是通过邮票,发现古代石桥都是拱形。他们就以赵州桥为例,按照其结构,并照其尺寸比例设计、制作了纸桥。结果,评委说,任何学校学生做的纸桥都比不上金小的能承重。”
一枚枚邮票,让金小的课堂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此外,金小还建立了少年邮局,在瓷器口设立流动服务工作点,并组织学生参观邮政人员工作流水线,了解邮件流通的整个过程。
每年举办金小集邮节。“这一天学生不做作业,上午有学生的表演、演讲,下午是跳蚤市场。”郭琇说。虽然至今只举办了两届,但已经声名远播。“2010年4月30日,第二届如期举行,重庆市及其他地区的集邮爱好者,有的甚至不远万里,都慕名而来,就是为了到我们学校盖一个纪念邮戳,并把对邮票的热爱传递给孩子。对此我们专门组织了一个‘大邮友牵小邮友起步走’主题活动,让大邮友给小邮友们讲自己集邮的故事,讲邮票背后的故事,讲集邮的常识,等等。”
小小的邮票,托起了金小的希望。
自从围绕集邮开展特色学校创建之后,4年来,金小一年一个样。“从硬件到校园环境、教师队伍,我们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我们有学生500多人,12个班,比4年前翻了一番。”郭琇骄傲地说,“区里还在我们周围征地,壮大沙小,准备把我们发展成为30个班!”
金小成了当地的一个教育品牌,它的影响正在向外一圈圈扩散。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集邮活动示范学校、重庆市“留守儿童”示范学校、课改实验先进校……在金小的带动下,沙坪坝区的天星小学、黔江的新华小学、南区的南区学校和向家湾小学,都走进了“小学教学与集邮结合的研究”。
特色,挽救了金小,成就了金小。
◎中小:为尊严而战斗
中小走过了与沙小几乎同样的路。
中小的前身是朝阳书院,有140多年的历史。但2002年邓薇任校长时,中小却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当时几个学校合并在一起,教师多,学生少,一年级招生才70几个。辖区内的学生留不住,学校的生存都成了问题。”
有的家长告诉邓薇:“自己孩子上了中小,在外面头都抬不起来。”
中小的生路在哪里?
“我就找班子成员、老师了解情况,看学校哪些能够做亮。”邓薇说,“首先,我们发现学校的历史有亮点,朝阳书院的院训‘读书立品,讲求实学,以图上进,以益身心’,重视人文,重视品德,这个理念现在看起来也非常先进。我们必须把这一文化资源挖掘、利用起来。”
接着,她又发现了学校的第二个优势,“我们有2个英语老师在全区非常拔尖,区教研员说应该好好发挥他们的作用”。
邓薇又深入思考,“我们周边的学校有什么优势?中小必须在别人的空白处、缝隙处求生存、求发展”。她一研究,发现“英语教学大家都不怎么重视”。如果中小把英语做好了,肯定一枝独秀。
且慢,这于学生发展又有什么关系呢?邓薇继续思索。“我们做教育的人不但要立足眼前,更要思考未来。未来需要什么人?需要能够活跃在世界舞台上卓越的人,需要有国际视野、有多元文化知识的人。”学校越“卑微”,就越要有超前的眼光。
好!突破口有了,就是“双语教学”。
什么是“双语教学”?就是不仅要开好英语课,而且还要在其他学科渗透英语教学,比如用英语来上科学课、音乐课。
好家伙,这样的教学在上海那样发达的城市,当时都还处于摸索阶段,一个薄弱校,竟想一举占天下先!
邓薇的“野心”还不止此。
她又进一步研究朝阳书院文化,发现书院“原来有一个纪念堂,专门纪念先贤,祭拜先辈,学生读四书五经来立体”。她突然悟到:中小应该是传播、践行民族优秀文化的典范。
她提出:让国学进校园。
双语、国学,比翼齐飞,“我们就是要把它们作为切入点,把学校做亮”。
然而,这个设想遭到不小的阻力。做“双语”,“上层”有意见,分管教学的区教委副主任劝邓薇放弃,明摆着,中小是什么基础、什么条件嘛。做“国学”,“基层”有意见,老师们有的说这不是“复古”吗?有的说“语数教学质量还没搞好呢,折腾什么国学”。
但邓薇没有妥协。对“上层”意见,她的态度是,“领导暂时不理解不要紧,我做出效果来让他理解”。对“基层”意见,她耐心解释沟通。“我跟老师们交流,说,只要对学校发展、对学生发展有利的事,我们就应该做。我们冷静分析分析,做‘国学’诵读经典,对学生有什么好处?有的说学生会有积淀,有的说学生语文素养会提高,有的说还可以熏陶学生的品格。我说既然有这么多好处,为什么不做呢?”
邓薇进一步与大家交心:“老师们,我们做这些为什么?为了我们的尊严。如果我们再不发展,中小再不前进,我们就会被人遗忘、抛弃!”
老师们的思想通了。
在争议当中,双语、国学悄然起步。
这样做了一段时间,中小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
2006年,中小开始进行特色学校创建。“什么是中小的特色?双语、国学只是我们的两个点,还没有形成特色。”
中小的特色之路是融合。“怎么融合?我们思考,应该在文化层面上进行融合。语言只是一个工具,要把双语、国学上升到文化的高度。一个是中国文化,一个是西方文化,融合起来,就是建设中小的中西人文教育。”
于是,中小的特色办学之路明晰了:国学立品,双语达人,建设中西人文教育特色。基本框架是,以“培养有民族根基和世界眼光的中国人”为办学目标,以“国学教育,双语教育”为特色教育平台,以“立品、治心、达人”为育人方式。
邓薇开始对中小的课程进行改造。第一,每天开设30分钟的国学课,并分年级编写国学教材《翰林小书院》;第二,从3年级开始,每周开设5节英语课。“外籍教师的口语课2节,在夯实学生英语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师资情况,开设音乐、数学、健康等各1节双语课”。
这是中小教育特色的核心工程。
然后精心做好特色活动。“我们的活动做得很精致。我的理念是,要么就做好,要么就别做,否则就是浪费学生的生命。”中小的特色活动主要有三种:一是展示英语西方文化的,如“双语的天空,绚丽的彩虹”语言文化活动;二是国学方面的,目的是让孩子理解经典、走进经典,如“演弟子规”、“千人诵读”等,每个孩子都参与;三是传统节日系列活动,如中秋节、中国年活动。在活动中,中小特别注重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比如在国际交流活动中,有外国学生来,我们学生就向他们传播中国文化,用英语讲解中国的节日、经典。”
这就是中小,根植传统,面向世界,而首要的是培养有中国根的人。
理念有了,课程设计好了,但是,谁来做?
尤其是双语,没有任何现成经验。“有的学校挂双语的牌,实际上就只有英语课。教师一开始不愿意,说:双语太难了,我就上英语课。”邓薇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你们现在上英语课是很容易,但你上得再好,也就是一个好的英语老师。双语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上好了你的路会越走越宽。”年轻教师听进去了,就去尝试,慢慢地就尝到了甜头。
“后来有一个老师,代表中小在广州上了一节全国示范课,得了第一,深圳、成都的学校要挖她走。但她说,我不走,我感恩中小。消息传回来,老师们震动了,都想:我要把双语上好了,不但在重庆能立足,在全国也能立足。”
为了尽快出队伍,邓薇舍得花血本。“我们一年的办公经费就几十万,但花在老师培训身上的就40万。有人说中小真有钱。不是我们有钱,而是我们把钱花在了刀刃上。”
现在,中小拥有了8个专职英语教师,其中6个能上双语课,“基本上够用了”。不但如此,双语还带动了全体教师队伍水平的提高。“北碚区搞说课竞赛,10个一等奖我们就占据了5个。另外,很多老师在市里、全国获奖。”
教师起飞了,双语、国学起飞了,中小也起飞了。
如今,邓薇再也不用为生源发愁。“原来一个年级2个班,现在是4个班。不但吸引住了辖区内的学生,辖区外的也开始选择我们。家长说,只要你们学校做国学、双语,我就要把孩子送来。”她说,“现在我们是北碚区首批特色学校,区里来了什么任务,都叫我们承担。”
特色,为中小赢得了尊严,赢得了未来。
从边缘走向中心
汇龙小学(以下简称汇龙)位于永川区城乡接合部,生源三分之一来自农村,三分之二来自城镇,这样的生源结构,一不小心,就有可能使学校走向薄弱。
与汇龙同样艰难的是九龙坡区的杨家坪小学(以下简称杨小)和南岸区的江南小学(以下简称江南),两校都经过合并之“痛”。杨小历经三次合校、两次搬迁,已元气大伤,处于薄弱学校边缘;江南也是由两校整合而成,生源又呈现出二元结构,内涵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但通过特色学校建设,3所学校都获得了新生命。
◎汇龙:“孩子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作为城乡接合部学校,汇龙不像一些名校有许多资源可以利用,特色发展似乎无从做起。
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学校的走向。
2003年,他们请重庆市儿童文学作家钟代华帮忙写校歌。钟代华痛快地答应了。
“你是龙,他是龙,我们都是小汇龙;你天真,他烂漫,颗颗童心映彩虹……今天是快乐的小汇龙,明天腾飞就是中华龙。”钟代华一挥而就。没想到,这首充满童心的校歌,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孩子们在校园里唱,在校外也爱唱。”
这引起了汇龙人的思考。“孩子们喜欢的东西,就是好东西。”校长张中纯说。
于是,“尊重儿童、发现儿童、发展儿童”的办学理念产生了。
理念有了,然而从何处切入?
“我们分析了自己的地域特点,重庆在文学方面,优势是儿童文学,钟代华是我们永川人,他就获得过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张中纯说,“另外,孩子特别需要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可以为孩子奠定人格、人性的基础,这是其他文学作品无法替代的。你看,我们请儿童文学作家写的校歌,学生就很喜欢。我们就想,是不是从孩子立场出发,把儿童文学作品引入校园?”
一个想法就此诞生:建立儿童文学校园。
2003年4月,经重庆市作协授牌,,汇龙成为全国首家“儿童文学校园”。
“但是,当时我们只知道儿童需要阅读,阅读需要从儿童出发,学生需要儿童文学,并没想到要建成特色。”
2006年,重庆市特色学校建设项目启动。汇龙搭上了这股“东风”。
在特色学校的创办中,汇龙建立起了“一三一”模式,即建设“一种人文环境”——儿童文学校园;建设三个环境——儿童文学校园物化环境、儿童文学活动环境和儿童文学课程环境;形成“一种人文素养”——具有儿童本位审美情趣、价值取向。
最重要的是特色课程的建设。学校每班每周开设一节“儿童文学阅读与欣赏”课,并制定了相应的课程标准,开发了校本教材。
开儿童文学课,汇龙是第一个吃螃蟹的。
课怎么上,教师们没谱。2006年,汇龙提出,设置专职儿童文学教师,面向全区“海选”教师。报告打到区人事部门和区教委,很快就批了。“为了创特色,就需要特色师资,行政就无条件给我们配备,经费也给予倾斜。”张中纯说,“现在学校有3位专职教师,语文教师兼职的也有30多个。”
刘扬华老师原来在区文联工作,由于热爱儿童文学,有较好的文学功底,通过招聘来到汇龙。“踏上汇龙这片土地,我就深深爱上了这里,立志要做一名真正理解孩子的儿童文学教师。”她说。
有了师资保障,儿童文学校园建设便如火如荼开展起来。
很快,汇龙就推出了小学生分级阅读评星活动。根据儿童阅读素养,依次分为阅读快乐星、阅读美丽星、阅读灵秀星、阅读智慧星、阅读博雅星。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与阅读实际,提出评星申请,经专门的评星小组老师通过谈话交流、文学沙龙等活动考察后,获得相应“星”级,成为闪亮的阅读之星。
班级阅读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每个班级都有读书会,并有自己的“阅读宣言”。班主任每个月都要给学生推荐一本儿童文学书籍,每班每个月推出一名班级阅读之星,并将其照片张贴在年级的活动牌上。
儿童文学老师、班主任冯斌组织的班级读书会就很有特色。“我一般先调查孩子家里有什么样的藏书,在家长的帮助下,建立每个家庭的藏书目录,目的是保护孩子阅读的个性。”冯老师说,“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文化氛围和个性,有的偏于理科,有的偏于文科,有的是医学,有的是建筑。在这个基础上,我再一组一组地对孩子提出阅读建议,告诉他们家里哪些书可以读,哪些不可以读,还应该读哪些。之后,我向家长发布班级阅读书目。”
她还重视亲子阅读。但是,“我们班很多是农村孩子或留守儿童,开展亲子阅读活动非常困难。那么是不是放弃呢?不。解决的办法就是一个家长带多个孩子。比如有一个孩子的妈妈是重庆文理学院的,她就带了很多孩子一起阅读,结果,她学院的图书馆都成了我们班的图书室了。还有一个办法,如果老人是文盲,不能和孩子一起读,就让孩子读给老人听。”
儿童文学阅读还渗透到学校所有的活动之中。2005年起,汇龙每年都举办一次读书节,每次长达一个月,至今已举办6届。“我们组成了一个儿童文学专家组,有搞理论的,有搞创作的,让他们开出儿童阅读的儿童文学书目。”张中纯说,“读书节期间,我们根据这个书目,邀请新华书店来学校‘摆摊’,帮助家长、孩子选好书、买好书。”
“我们还搞2+2活动,要求学生每人有2项体育技能,1项科技技能和1项艺术技能。”张中纯说,“我们就把这些活动巧妙地与儿童文学结合起来。比如每年3月3日,学校举办风筝节,我们不是简单地放风筝,而是设计了很多环节,邀请家长参与,有亲子风筝,让学生们诵读有关风筝的诗,写一写放风筝的体验,等等。”
“我们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习惯和能力,最后形成学校的特色文化。”
因为儿童文学,孩子们变得美丽了,从心灵到外表。
“以前常听到社会上对汇龙孩子不好的评价,现在走出校门,听到的是我们的学生懂得遵守公德,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冯斌说:“读书的孩子气质太好了,就是跟别的学生不一样。我们班的孩子都特洋气,别人都说我们班美女多、帅哥多!”
因为儿童文学,汇龙变成了“巨龙”。
现在,汇龙有3000多名学生,150余名教师,“从一所条件不好、招生困难的学校,变成了永川最亮的特色学校!”
◎江南:国际象棋的“蝶变”
江南和杨小校情类似,特色发展的思路也类似。
这就是由一个特色项目,转化、升华成照亮学校前行的文化之光,从而使学校完成脱胎换骨的变化。
2008年7月,田琪就任江南校长。当时江南生源是典型的二元结构:主体部分来自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和农转非家庭,另有20%左右来自周边高校的高知群体。“这就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怎么把来自不同层面家庭的孩子融合好、教育好。”
2年多过去了,江南走出了一条新路。
其中“秘诀”,就是他们“融入到了特色学校建设之中”。
其实江南一直不乏特色。“我们学校有几个特色项目,一是国际象棋;二是足球,我们是重庆第一批少年儿童足球俱乐部的学校,今年还获得重庆市11岁组冠军;三是科技,比如航模、海模、车模,在重庆都处于领先水平。”田琪说。
问题是,它们仅仅是学校的“特色项目”,再好,也只是少数精英学生的小圈子“游戏”。
怎么从特色项目学校转变为特色学校?江南人进行了苦苦思考和周密论证。
最后他们选择了以国际象棋为突破口。
“以国际象棋为特色,是基于我们对特色学校的理解和我校现实情况的考虑。”田琪解释,“第一,我们做国际象棋20多年,已经形成了风格;另外,以国际象棋为特色的学校很少,有也多是依托少年宫来做,我们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属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同时我们还有优质的教育成果,培养出了章钟、黄茜两位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第二,国际象棋是智力体操,大多数学生可能不会走向运动之路,但通过国际象棋的启智养德,最后他们都将成为国家方方面面的优秀人才,国际象棋可以普惠更多的孩子。第三,作为体育项目,国际象棋可以成为国际性人才交流的一种手段,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提高他们的人生境界,有助于他们成人成才。第四,可以从国际象棋棋理中提炼出思想,作为学校的发展方向。”
但要把特色项目上升为学校特色,还必须对之进行抽象、提炼,从而把特色项目升华为一种思想,一种文化。
田琪没有“唯我独尊”,而是发动全校老师一起参与、思考。
“我和学校管理层都认为,学校建设不光是领导层的事,更不光是校长一个人的事。一定要有广大教师、家长乃至学生的高度参与、高度认同,这样才能把学校发展好。”
田琪选择了一个星期天,开展全校演讲比赛,主题就是:把国际象棋定位为学校特色建设突破口之后,学校的整体特色内涵是什么?校训是什么?
这次演讲让田琪非常感动。学校规定每个年级一个人主讲,但是,自始至终,演讲都不是主讲者的“独角戏”,而是他在台上讲,“台下就有许多人互动,有的举着牌,把演讲人提出的口号、校训的具体内容演示在上面,或者随声附和。大家就像是建设自己的家一样出谋划策。”
老师们提出的校训多姿多彩:“像大树一样茁壮成长”、“做最好的自己”、“健康、快乐、博爱、勤奋”……不一而足。
田琪作为参与者一员,也走上讲台与老师们PK,提出自己的思考:“走好每一步”。结果,大家都认为这个寓意深刻,又简单明了,就确立为校训了。
从此,“走好每一步”就上升为江南的核心价值观,指引着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
为了“走好每一步”,江南进行了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在一二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国际象棋课,所有学生都参加,由特招的专业教练进行普及培训,目的是保证每一个人都会下。每周三中午,是特色活动课,不光是下国际象棋,还把国际象棋运用到别的方面,比如喜欢音乐的孩子,可以把国际象棋的元素运用到舞蹈、唱歌中。”田琪说,“我们还研究,通过棋理,在不同学科教学中发挥启智养德的作用。比如有的老师找到了数学与国际象棋的相通之处,找到国际象棋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
但是,更重要的是,“走好每一步”作为一种理念,要渗透在学校教育生活的血液中。
比如,他们提出,在学校发展层面,要走好“两步”:立足实际,高瞻远瞩。“立足实际才能使我们更加清醒,走好每一步;高瞻远瞩才会不畏浮云,走远每一步。”
在教师发展层面,“要术业专攻,因材施教”。术业专攻,是要求教师在专业领域做到人有我优,在成长过程中走好每一步;教师对学生要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的潜力得到最佳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走优每一步。
在学生发展层面,则要顾及三个方面:在德育方面,倡导孩子从身边小事做起,走实每一步;在智育方面,要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多元发展,走活每一步;在体育方面,要以兴趣为导向,坚持锻炼,走强每一步。
由此出发,江南由国际象棋特色学校真正转变为有追求、有文化的特色学校,成为学生、家长心目中的好学校。
家长们说:“江南小学,我的孩子爱着她,我们家长爱着她!”
2010年4月,著名国际象棋大师、时任北京棋院院长的谢军受邀到江南参加活动,看了学校的特色建设成果后,竟然感动得“不想走了”,欣然答应担任学校的顾问。她说:“我在全国看了那么多开展国际象棋活动的学校,但像你们这样热爱国际象棋,并从棋理中提炼出校训,让孩子踏实做人、快乐成长的,我还没发现。”她还表示:江南给我发顾问证了,“以后学校什么时候要我来,我就来,我将尽力为江南小学‘走好每一步’做好我应该做的事!”
江南,今后的“每一步”将更精彩。
◎杨小:源于书法,超越书法
杨小也经历了类似的“蝶变”。
杨小有着辉煌的历史。如今名气很大的谢家湾小学,曾经是它的分校。可惜后来两家分离,再加上2003年,杨小与原十八冶子弟小学、新华印刷厂子弟小学合并,还搬迁到偏僻的处所,一下子由名校“沦落”为薄弱校。“那时人心涣散,我们是师不如人,生不如人,校不如人,名不如人!”校长周绪田对那段历史不胜感慨。
是特色学校建设拯救了杨小。
杨小的特色是书法。“1993年,我们就有书法兴趣班。1999年,我们参与了市里写字教材课题研究。2003年,每个年级都成立了书法学习班,原来的兴趣班就有了一个小范围扩大。”
与当年的江南相似,书法还只是杨小的一个特色项目。
2006年,周绪田任杨小校长,肩负重振学校的使命。那时全市特色学校建设项目刚刚启动,曾在区里教师进修学院工作的周绪田,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机遇。
他果断决定,以特色学校建设为抓手,改变杨小的命运。
“因为学校长期坚持书法特色,有一定的基础,经过思考,我们认为以此为突破口,我们可能会有出路。”周绪田说。
怎么把书法特色转化为杨小的核心文化内涵呢?
这是一个痛苦的升华过程。
一方面,“我们开了很多次教师、家长座谈会,征求意见,充分分析,正确定位。”另一方面,他们还请来了许多专家,有重庆师范大学的,有重庆市教科院的,一次又一次研讨。
“这个过程大约有半年。那时老在想,用什么做杨小的校训,什么最能代表它的发展。”曾参与其事的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龚春燕回忆道,“开了很多次会,大约是第六次,一个周六的下午,大约是4点多,我们在一个小茶楼,专家们畅所欲言,我猛然想起一句‘立志立人’,把‘志’改为‘字’,学校的特色就很鲜明,大家都觉得很贴切。”
于是,“立字立人”就成了杨小的校训。
它从书法中来,又超越于书法,赋予杨小贴切的办学精神内核。
杨小对自己的办学方向一下子豁然开朗,即以“立字”为基础、为载体,以“立人”为根本、为归宿。
“我们把‘立字立人’的理念,渗透到每个教师、学生的心灵当中去,渗透到学校工作、各个学科教学之中去。”周绪田说,“我们不是为书法而书法,为写字而写字,而是把书法当成一种载体,最终是要立人、育人。”
由此他们提出了“三个五”:“书法五体”:立篆书字劲,立隶书字阔,立楷书字正,立行书字和,立草书字畅;“书写五律”:立方正之字,立规范之字,立工整之字,立端雅之字,立艺术之字;“立人五义”:立德高之人,立智明之人,立体健之人,立美鉴之人,立勤劳之人。
他们开设了书法课程,各年级每周开2节书法课,普及书法教学,打好“立字”基础。开展书法特色活动,比如“走近颜真卿周”,做到“四个一”,即每班出一次关于颜真卿的黑板报,开展一次“走近颜真卿”的主题班会,完成一张介绍颜真卿及其书法作品的手抄报,组织一次颜真卿读书习练故事演讲会。“这样就让学生去感悟颜真卿的精神,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
周绪田做得更多的,是以书法精神去育人。比如将“立字立人”及书法教育思想融入到各个学科教学之中。语文课让学生体悟“堂堂正正做人”, 美术课让学生去领悟书画同源,音乐课让学生去发现“书法是纸上的舞蹈,而舞蹈是流动的书法”。
更重要的是,他们把“立字立人”上升到对学生思想、精神的熏陶。“我们把书法特色与德育紧密结合起来,从细微处陶冶学生情操。”周绪田说,“比如我们有‘一二三四五六’常规管理。一是每天必戴红领巾;二是唱红歌,每周一让一个班在操场主席台唱一首红歌,每周音乐老师教唱一首红歌;三是‘三个下来’,脚步轻下来,速度慢下来,声音低下来;四是‘四问’,早晨进校要向值周老师问好,上课前师生互相问好,课间看到老师、同学要问好,放学时要和老师说再见;五是养成随时捡垃圾的习惯;六是传诵经典,诵《杨家坪小学赋》,诵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弟子规》、《三字经》等,让经典的精神慢慢进入孩子的心头。”
这样,书法就不仅是写字、一门艺术,而且成了学校的一种精神、文化,熏陶着学生和老师。
杨小由此成为重庆教育界的一道风景线。
“2009年以来,有400多批考察团到我们学校参观交流,其中还有来自台湾的同胞。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周绪田自豪地说。
特色,让杨小师生扬眉吐气。
没有最好,走向更好
铁路中学(以下简称铁中)是九龙坡区的第一所示范高中,重庆七中(以下简称七中)在名校云集的沙坪坝区也是“翘楚”,朝阳中学(以下简称朝阳)在北碚区地位独特。
它们也许不是最好,但都努力向上生长为更好。
特色,是它们走向更好的有效途径。
◎铁中:让每一个生命都尽情舒展
“没有差生,只有差异。”
这是铁中的办学宣言。多么人文的思想!
然而,七八年前,铁中缺乏的正是这样的人文气息。
2003年,黄兴力任铁中校长。“我认为学校应该多一点教育本色,多一点书香。”黄兴力说,“但是我发现,当时的铁中更像是一个企业。”这是有缘由的。1956年建校的铁中,原来一直服务铁路事业,学校里还曾经建有铁路,直到1970年才完全转为高完中,但企业的印迹仍在。
不过,铁中是重庆市企业办学最好的一所学校,1998年,被评为重庆市直辖的首批重点中学。
黄兴力不满足于此。“如果还是走以前的老路,也可以,但就到此为止了。我们必须换一种行走方式,因为我们要向上攀登。”
然而向何处攀登?或者说,铁中要发展成什么样的学校?
他发动老师们一起思考。“我给每个老师发一张纸,让他们自己去画,画出自己理想的学校是什么样,我们要什么样的铁中。”黄兴力说,“我特别感动的是,绝大部分老师画的学校都不是高楼大厦,而是其他的一些东西,有的画了一个圆圈,他说这是完满、平和、满意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学校要让我们内心满意。有的画了一张笑脸,他说,在学校里如果经常看到的是笑脸,那么这个学校就是好学校。”
由此,他们形成了对未来铁中的基本共识:“第一,学校的大,不在于面积之大、学生之多,而在于学习活动之丰富,教育生活之广阔,也即学生拥有最大限度的发展空间;第二,教师在学校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学校越民主、开明、公正、规范,教师发展的空间就越宽广;第三,教师、学生对学校生活应该有着较高的满意度和幸福度,对学校文化有很高的认同度。”
说到底,就是要让学校里的每一个人,都有尊严地成长。
基于此,他们提出了特色办学思路:以“和谐发展,群星灿烂”为校训,坚守“没有差生(教师),只有差异;每一位师生都是闪亮的明星”的信念,坚持“规范+个性化”,践行“星光教育”。
这就有了“百生讲坛”。学校的讲堂、讲坛,多是为名师、大师而设,但铁中认为,学生也是“明星”,为什么就不能给他们提供展示的机会呢?于是他们决定,邀请100名学生自主开讲。那些有特长、肯钻研的学生便有了用武之地。他们的潜力和创造才华被放大,他们的成长动力被“加码”。
还有“星光课堂”。“星光课堂是生本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不同层次的学生,其发展需求都能得到满足。星光课堂是民主课堂。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参与的机会。星光课堂是互动课堂。学校在每个教室设立师生交流台,学生把对教师教学的建议和疑问贴在上面,便于教师尽快掌握学情,被学生戏称为‘铁吧’。星光课堂是情趣课堂。师生一起分享学习的快乐,教室内发出的笑声、惊叹声、质疑声、争论声都是师生生命激情的流露。星光课堂是高效课堂。什么是好教师?能够让学生学会和会学的教师是好教师,能够让学生最短时间内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师是好教师。”
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星光奖”。
“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教师和好学生。”黄兴力说,“我们取消标兵教师评选,代之以特色教师评选,鼓励教师张扬个性。取消学生德育单项奖,代之以全校师生均可参评的‘星光奖’,以彰显‘群星灿烂’的校园文化。”
铁中的“星光奖”层次多,成体系。
一是。在每周一的全校朝会上,学校表彰在某一方面特别出色或为团体做出突出贡献的师生个人或群体,为其升星光旗,推选他(他们)为当周的校园明星,并在教学楼里张贴他们的宣传照片和事迹介绍,校刊也要对这些明星进行介绍。
二是。表彰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特色、优长或贡献的师生。每学期一次,奖项种类不限,名额约为全校师生总人数的40%。由师生本人和所在集体申报,校评委会最终确认。
三是。该奖根据“不限名额、达标就评、重在激励”的原则,每年在学校高、初中毕业年级全体学生中进行,采用班级民主评议,报学校统一表彰。
四是“感动校园”星光奖。一年一评,由全校师生投票选出。这是铁中级别最高的星光奖,也是学校精神内涵最为丰富的星光文化的载体。获奖者有成绩优异、乐于助人的班干部;有身患残疾、自强不息的好少年;有善于钻研、肯于反思的教学能手;有敢挑重担,尝试学生家长选班制度的年轻教师……他们的精神,就是铁中的校魂。
有的学校怕“发奖”,铁中却恨不得每位师生都得奖。
“有时候,我们自己都搞不清楚发了多少奖。”黄兴力说,“但我们知道,世界上没有任何相同的孩子(教师),我们应该给每个孩子(教师)发奖。”
请看一看铁中发的星光奖:灿烂笑容奖、绅士风度奖、健谈奖、直率奖、歌后奖、坦诚奖、笑口常开奖、足球先生奖、最具爆发力奖、守时奖、最具潜力奖、节约奖……
每一项奖的背后,都是一个精彩的生命。
而正是一个个有尊严而尽情舒展的生命,把铁中的“星光教育”一次次擦亮。
◎七中:孩子的未来,就是学校的生命
七中和朝阳是两所个性很不相同的学校,一个历史悠久,一个办学才几十年;一个雄心勃勃向最好的学校看齐,一个稳扎稳打埋头苦干。
但在特色发展之路上,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未来,为国家、社会的未来培养人材。
七中的前身是创办于1758年的东川书院。在近代教育史上,七中曾经叱咤风云。辛亥革命期间,同盟会重庆支部就设在七中,其负责人杨沧白曾任学校校长。“被誉为‘革命马前卒’的邹容,是学校的学生。”校长邓宏介绍。
但是,进入新世纪后,七中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沙坪坝区教育发达,名校云集,我们前面有重庆一中、八中、南开,再加上区属中学在一边‘虎视眈眈’,真可谓‘前有标兵,后有追兵’。”2007年走马上任的邓宏感觉到了强大的“危机”。
他的选择,是特色立校。“一定要在特色上突出重围,杀出一条血路。”
他首先梳理了10年来学校的发展史。“1998年,七中制订了一个创名校发展规划,结合当时实际,提出‘硬件拉动,规模发展’,抓住机会,从根本上改变了硬件落后的状况。当时建成的‘风华楼’,被誉为西南教育第一楼。”邓宏说,“5年后,七中人意识到,光是有房子,光是把学生招进来,是不够的,还要能把学生管好、教育好,否则没有发展后劲,于是提出‘质量立校、内涵发展’。”由硬件到软件,由注重规模到重视内涵,这就是10年七中走过的路。邓宏只能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但提高质量、内涵发展,是每所学校都要走的路,七中能不能走得不一样呢?
特色才是竞争力。
邓宏与老师们反复琢磨,最后提出了七中新的5年奋斗目标:“优质特色、和谐发展”。
然而什么才是七中的“特色”?
他们又回到学校的历史中探寻,结合“立志务求远大,希望多士奋兴”、“育英才、敷大同”的书院文化,提炼出了一条特色办学理念:“为未来育人,育未来有用之人”,即未来教育。
怎样才能为学生未来奠基?
有一件小事触动了邓宏。
一天,他到教学楼巡查。正好碰到一个班主任批评一个孩子。“一开始那个孩子还低着头,后来就抬起来,看着老师。看着看着他的眼神就不对了,紧紧盯着老师。”老师继续教育他。突然,那个孩子攥紧拳头,“咚”,一拳把不锈钢的护栏敲了一个窝儿。老师愣了,问:“你这么做对不对?这是国家财产,你不应该这样。”学生高声说:“多少钱?我爸有钱,赔你就是啦!”老师被气蒙了,但还是平静地批评:“这不是钱的问题,是你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对。”“你猜学生怎么反映?他立刻叫道:‘你不要再讲了,再讲我就跳下去啦!’”老师赶紧拉住他,说:“好吧,我们现在不谈这个问题。你到我办公室,咱们冷静冷静再说怎么办吧。”
“是的,教育要讲技巧、讲艺术。”邓宏说,“但是,这么一点小事,不至于敲护栏吧,更不至于跳楼吧。现在的孩子心理怎么这么脆弱!”
可是,学校无法选择学生,而只能适应学生、成就学生。
要让学生能够创造美好的未来,首先要让学生的人格强大起来。
七中的“未来教育”首先从建设“特色班级”开始。
所谓“特色班级”建设,就是针对班级突出问题,通过创建来引导、矫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一开始,“特色班级”只是个别班搞实验。“但效果非常好,后来就申报为区里的重点课题,在全校推广,每个班的建设活动作为子课题进行策划、组织。”
“每个起始年级,班主任要把‘特色班级’创建的目的、操作模式向学生讲清楚。然后组织学生对本班级的特色进行选择定位。但不是一开学就要把特色定下来,而一般要经过大半学期学生情况的反映、实践摸索后才确定。”
“比如一个文科班,针对学生知识面窄的问题,提出创建书香班级,倡导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把班级建设成为处处有书香。有的班方言特别突出,学生之间交流有困难,还说粗俗话,就进行普通话特色班级建设,搞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让学生学会使用文明用语,同时提升素质。有的行为习惯有一些问题,就围绕做文明人进行特色创建。”
经过一段时间后,每个班要通过主题班会展示创建成果。学校还要对每个班级进行考核。“期中或期末的时候,每个班以课题或个案,撰写论文或制作课件进行小结。”
整个过程学生全部参与、全程参与,班主任直接指导,科任老师也要参与。
这样,“学校每个人都动起来了,每个班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校风校貌焕然一新”。
除了人格、精神的强大,还必须有体格的强健。
瘦弱的肩膀扛不起未来的重担。
足球是七中的骄傲。“还在1921年,七中学生足球队就打败了来访的英国水兵足球队。”邓宏决定以足球为抓手,带动田径、游泳、射箭、跆拳道、乒乓球等项目全面开花。
“我们每个年级都建立了成建制的足球班,每班20人,这样就有6支足球队。班主任也是足球教练。”
不像有的学校为体育而体育,七中首先是重体育精神的锻炼、孩子未来的发展。“足球班课程开设与其他班完全一样,我们的理念是‘先成人、再成才,先文化、后专业’。”因此,足球班的孩子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75%的升学率,其中有的去了清华、人大,许多考上了西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政法。”
更重要的是,他们把更多的孩子带进了足球世界、体育世界。“在足球班的带动下,全校各年级参与足球训练的孩子多起来了。我们每年举办的东方杯足球赛,就是全校孩子盛大的节日。”
健康向上的体育精神,就这样传播开来。
心灵坚强起来,人格健全起来,体格强健起来,七中的孩子在未来将比别人走得更远。
学生的未来,就是七中的生命。
◎朝阳:让孩子留下永生美好的记忆
同样是为未来育人,朝阳却是一种平民情怀。
创建于1962年的朝阳,一度面临解体。“上世纪80年代,我们下放地方,高中差一点被拿掉。”校长桂平说。但朝阳人不服输,拼死保住了学校。
正是这股拼劲,让朝阳一路向上攀升,1999年,成了重庆市重点中学。
精神的力量是强大的。
随着学校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遇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1998年后,学校生源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的认可度高了,但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要求也提高了。
“那时教师的压力很大。”副校长饶英说。
怎么办?
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可是什么是朝阳的特色?
是不放弃每一个孩子,是一种平民情怀。困境中的朝阳冲出“生源决定论”,靠的是平民精神,把每个孩子培养成有用之才;如今已渐入顺境的朝阳,仍然要坚持平民精神,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
于是他们提出:“朝阳树人,人人成功”。
能人人成功吗?许多人都有疑问。
这要看你怎么定义成功。在桂平看来,“学校大量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者。这样的孩子,只要他不危害社会、不危害他人,健康、快乐去对待自己的一生,那么他一辈子都是成功的”。
所以,朝阳的“树人”,是要树“健康人、快乐人、成功人、智慧人”。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精神都要健康,要积极向上,要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每一件事。这样快乐、幸福就有基础了。而所谓快乐,主要是指精神上的快乐、愉悦,每个人都要有这种体验,学校教育就是要尽量丰富教师、学生快乐的体验,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要。”桂平说。
让人人成功,首先是要让人人都能过上丰富的精神生活,都有良好的精神追求。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主要场所。
必须让课堂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
“我们认为要走精神育人之路,必须在课堂上立起来,让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饶英说。
为了提高课堂效益,朝阳成立了一个学术委员会,由校内名师、骨干老师和退休名师以及校外专家组成。委员会的主要任务,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解剖课堂,提升教师。“每个专家每周至少听课2节,听后要向执教老师反馈。每周例会上,我们要总结专家们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好的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了丰富学生课余时间,朝阳还要求每个老师研制“有效作业”。“现在许多教师手里都有一本教辅资料,课堂作业就是做教辅上的,照抄照搬,老师懒得思考,学生就是题海战术,哪还有什么精神生活的空间?”饶英说,“我们专门提出一个课题,研制有效作业,减轻学生负担。首先从初中着手,规定各个学科不准征订任何教辅资料。教师备课组自己研制作业,哪些题适合哪个班哪些学生,老师必须自己研制出来。这样学生作业的数量大大减少,教学效益大大提高,学生课余时间大大丰富。”
同时还必须让课堂本身就是“精神”的。“10年前,我们评价教师更多的是看教学、看分数。现在,我们主要是看他是否更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我们希望老师不仅关注学生的分数,而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他们在课堂上讲求人道,尊重人性,注重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
“亲其道,信其师。”
师生之间有心灵的碰撞、生命的交流,精神育人才有真实的基础。
“我们每年都举办教育开放周。2010年开放周里有一个亮点,是‘我最喜爱的朝阳教师’学生论坛,让学生讲老师的故事。”
其实这个论坛只不过是一系列活动的一环。从2010年1月开始,学校学生会就启动了“我最喜爱的朝阳教师”海选活动,历经发动、成立教师粉丝团、首轮宣传、首轮投票、第二轮宣传、公布20名“我最喜爱的教师”名单等多个阶段,才有了这个论坛。
“以前我们有一个‘朝阳人讲朝阳人’的活动,一般是教师论坛,每年围绕一个主题,让老师来讲自己的特长特色。”但老师往往不好意思“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而且这些主题都是从教师的视角确定的,往往不容易生动。
为什么不从学生的视角来“朝阳人讲朝阳人”呢?
于是有了海选“我最喜爱的朝阳老师”。
“整个活动,我们都是交给学生来做,行政不干预。”
没想到学生做得有声有色,活动成了开放周最大的亮点。
这个活动对老师震动很大。“许多老师反思,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才会得到学生的喜爱。”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活动让师生之间建立起了“心灵的约定”。他们互相走进对方的心灵世界,在人格上、精神上相互交融。
平民精神就这样在师生之间流淌。
“前几天,一个住宿学生起床时不慎摔倒在地。班主任知道后立即赶到医院,一直陪着他。我也去了。那时学生已看完病,在医院门口,他抱住班主任,泪流满面。我问他为什么流泪?他说:老师对我太好了!”
这在朝阳是平常的事。
正因平常,所以可贵。
“我们有一个班来自全市各个区,农村学生比较多,很少回家。3年下来,同窗之情终生难忘,同学一见面就相互拥抱,然后就是聊天,也就是聊3年中一些生活上的事情,很平淡,但他们觉得有滋有味。”
这才是教育之魂,平淡中见大精神。
这就是平民情怀,无论来自哪个家庭的学生,在朝阳都有精神的成长,都留下了永生美好的记忆。
让学校走进文化新境界
人和街小学(以下简称人和)是渝中区的龙头学校,树人小学(以下简称树人)在重庆市教育界有口皆碑,西南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附小)也一直是重点小学中的重点。
它们,如何特色发展?
一个共同途径,就是文化涅槃。
◎人和:回归传统,回归文化
2005年,肖方明就任人和校长。
那时不叫人和,叫“重庆市渝中区第一实验小学”。
这是当地的一所名校,自1943年建校以来,一直非常注重教科研。“1974年至1983年,进行学科教学改革;1984年至1993年,进行学校整体改革。1994年至2003年,开展了和谐活泼的教学研究。”
学校的整体工作都是优良的。肖方明似乎可以安枕无忧。但30多岁的他非常清楚,人和一旦沉湎过去,背对未来,很快就会落伍。
他必须把学校再推向一个新境界。
2006年,随着市里特色学校创建的启动,他找到了改革的方向:通过学校文化的再造,实现人和的发展转型。
他选择的切入点非常小:校名改革。
在一次教职工大会上,肖方明发给大家一份问卷,要求填写心目中理想的校名:是选择当时的校名“重庆市渝中区第一实验小学”,或是曾用名“人和街小学”,还是其他。
结果,98%的老师选择了“人和街小学”。
为什么要改校名?“叫‘渝中区第一实验小学’,没有个性,没有特色,更没有影响力。”而特色发展的内涵不首先就是要有个性吗?
这就是人和特色发展的开始。
“通过对校史资料的分析,我发现,‘人和’既是学校的校名,又是学校每个阶段取得成功所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肖方明说。
问卷之后,校名成了老师们时常讨论的话题。顺势利导,肖方明开展了一次“寻根人和”的大型活动:请当年的名师到学校做“人和情”讲座,让学生们组成记者团采访退休老校长、老教师。师生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人和情结”,并开始讨论起“人和”内涵。
人和文化的创造顺理成章。
但肖方明没有局限在学校的历史,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文化空间。
人和需要回归传统,而且要回归到民族的传统。“中国传统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讲天时地利人和。道家讲天人和一,崇尚自然,道法自然。人和的文化建构,必须汲取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肖方明说,“还有地域文化。我们所在的渝中区,处于长江、嘉陵江的交汇处,渝中区还被评为全国和谐社区。长江文明,地区和谐文化因素,也应该进入到学校文化之中。”
有了这样的视野,人和新的学校文化便具有一股刚强之气。
他们亮出了“人和教育”的旗帜。其核心理念,是“人和为魂、和谐育人”,具体内涵则为:一,和衷共济,即团结互助,同甘共苦,齐心合力培育和谐发展的社会新人;二,海纳百川,即努力汲取古今中外教育精华,拥抱先进教育理念,培养能顺应时代发展的现代人;三,和而不同,即共性与个性相容,鼓励张扬个性,开拓创新,突出特色,培养创新人才。
古典精神与时代思想融合,地域文化与学校历史交汇,造就了人和教育的大气。
人和精神是古典的。
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这一天,学校每年都要举行“人和拜师会”。会上,徒弟要给师傅看座、敬茶、鞠躬。
这样,庄严的师道精神,就一代代在人和流传。
人和精神是博爱的。
每年“三八”妇女节,学校都要开展“我爱妈妈”的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的学生在语文课上给妈妈写一段话,二年级则在美术课上画“美丽的妈妈”,三年级在数学课上学帮妈妈理财,四年级在陶艺课上做妈妈的泥塑,五年级在体育课上陪妈妈做运动……
不仅仅是要让学生爱妈妈,而是培养他们爱的情怀,爱的品质——人和的学生应该有一颗大爱之心。
人和精神是道德的。
不得不提一下“人和银行”。一天,三年级12班的几名学生突然来到校长办公室,提出他们想在班上筹建开办一所“人和银行”,存入同学的每一个“人和”好行为。肖方明听了很高兴,立刻表示支持,还应邀参加了他们的开行仪式。不久他收到“银行”的一张存折,孩子们还不忘提醒他:校长,要记得在存折上存入“款项”哟!
这是一所永不会被金融危机击垮的“银行”。
它是人和的一把精神标尺,时时刻刻提醒人和的每一位师生:告别坏行为,成为道德人。
人和精神是包容的。
3年前,当时一年级学生张敬之,小提琴拉得很好。一次在西南大学演出,年仅7岁的她,以精湛的表演赢得观众雷鸣般的掌声。演出结束后,她的母亲趁机向肖方明提出,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练琴,希望学校允许她下午可以不去上课。肖方明思考片刻,答应了。
事后有人不理解,说这是“走后门”。
肖方明一笑置之。“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比如画画,我们喜欢五彩斑斓的图画,而不是单一重复的色调,为什么我们总是要求学生都是一样的呢?对于张敬之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为他们提供更自由的发展空间。”
3年后,张敬之同学在意大利小提琴比赛中一举夺得少儿组第一名,成为该项赛事年纪最小的总冠军。
人和精神是博大的。
肖方明主张,人和要以世界为课本,让每个师生都有全球视野。近年来,人和先后与日本尾道市长江小学、美国西雅图市科依小学、奥地利维也纳哈梅费斯特学校、英国威尔市沃文小学等建立起友好关系,还与美国俄克拉马州胡佛小学建立起了定期师生交流活动。吸纳西方先进文明,也传播中国教育的优秀经验。
回归传统,回归文化,教育因而大气。
人和,就在这样的文化再造中成功转型,迈向新的天地。
◎树人:让理想高远一点,再高远一点
每年六年级毕业典礼,树人校长杨志渭都要精心做一番演讲。
他讲得最多的,是告诉孩子,作为树人人,他们与别人应该有什么不同。
他说:“同学们,你们即将踏出校门,作为树人的孩子,你们将来应该做什么样的人?你们今后的梦想仅仅是开奔驰、开宝马,开大公司吗,那么你们的父辈已经做到了,你们能停留在这个层面吗?”
“我们树人的孩子应该与别人有所不同。不同在哪里?我们的梦想不能是豪车、金钱,而应该是为更多的人服务,应该成为国家、社会的栋梁之材,应该成为有大用处的人!”
这就是树人精神,让理想高远一点,再高远一点。
这样高卓的教育精神,是在特色发展之路上慢慢形成的。
1938年建校的树人,是重庆市小学界三大名校之一。“上世纪80年代,我们是重庆市第一所对外开放的学校。2001年,成为重庆市示范小学。2003年,重庆市层面的奖牌,我们都拿遍了。我们就很困惑,今后怎么发展呢?”杨志渭说。
这就是一些学校的典型问题:依赖型发展,一切发展都靠外在力量的推动,缺乏内在自我提升、自主发展的动力。
树人试图转型。“2001年,我们开始潜下心来搞内涵发展,提出‘发展为本,精心育人’,其中发展指的是学生的主体发展、教师的主动发展、学校的自主发展。2004年,又提出‘精心树人,全面优质’。”
但真正让树人实现突破的,是特色学校建设。
2006年,因为要建特色,他们开始唤醒、重塑树人文化。“我们开始梳理学校的历史。发现10年校庆的时候,于右任先生就给我们学校写了4个字‘乐育天下’,这样的精神给学校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杨志渭说,“另外一个,就是精心育人这一核心价值观,一直被我们的老师所认可、践行。”
于是,树人提出了自己的校训:“百年树人,立己达人”。
“‘树人’,就是要‘为百年树人,树百年之人’,我们就是希望出一些兴国之才。”杨志渭说,“这个似乎说得有点大。但我们认为从学校历史看,至少要把理念、理想树得高一点,这样才有可能让学生在走向中学、大学的时候,还能留下一点树人的东西。”
正是这一高远的教育理想,催醒了树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他们开始唤醒孩子的光荣梦想。
每周一“国旗下讲话”,就是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几年来,多少孩子站在国旗下,向同龄人、向师长宣告了自己的梦想。他们将怀揣着梦前行。
每天的升旗仪式,树人都要邀请一位一周以来进步大的孩子担任护旗手。这样,每学期每班将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获得担任护旗手的光荣。
而每年的毕业典礼,校长的深情讲话,则是对孩子的一次精神洗礼,让他们胸怀天下、拥抱梦想。
小学是要给孩子宽广的未来。“我们坚信,只有宽广的课程才能给孩子‘适切的教育’。”杨志渭说。
在开齐、开足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树人加快校本课程开发步伐,形成了具有树人特色的课程体系。这是他们的校本课程:
内容属性
课程名称
学科
课程
分科课程
书法、卡通画、竖笛、葫芦丝、每周一歌、树人小学校史
综合课程
少儿礼仪与形体、科技博览等
活动
课程
学科
拓展
活动
树人科学院:小实验家、航模队、车模队、建模队、机器人队等;
树人艺术院:合唱团、舞蹈队、曲艺表演队、管乐队、版画队等;
树人文学院:经典诵读、小记者团、巧口英语等;
树人体育院:田径队、足球队、踢跳队、篮球队、游泳队、乒乓队等
综合实践活动
树人传统“三节”、班队活动、班级博客建设、德育模块活动、校园电视台、课前精彩三分钟等
有了这些做人生底色,还怕学生不能走向远方吗?
树人为学生远行所作的准备,远不止这些。
他们组织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要求全校学生2000多人人人研究课题,100多个教师各个辅导。学生研究领域相当广泛,涉及国际理解、社区参与、健康安全、环境保护、生活经营、科技制作以及学科拓展等。活动过程中,每个孩子都去调查,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他们的创造意识开始觉醒,他们自主研究的能力得到锻炼。
他们还进行学科教学“革命”,探索“学生主体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确定目标、选择内容、自我发现和自我校正的权利,充分实现学生的主动学习。“树人的每个孩子,都可以为自己制定学习目标,而教师主要从意愿和技巧两方面为他提供个性化指导。”正是由于这一“革命”,品德与生活成了学生最热爱的课程之一。
只有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自己的伟大,光明的未来才会属于他们。
“为百年树人,树百年之人”,觉醒的树人,一面仰望天空,一面脚踏实地,向着更美好的明天走去。
◎附小:等待每一个生命绚丽花开
附小的特色发展之路似乎自然天成。
作为大学的附属学校,附小在教育改革上,有着先天的体制优势。“经费由教育部直管,人事编制在地方教育局,我们有财力优势,人才优势。”校长唐炳琼说。
有一点她没有说,就是学校比别人更不受影响,可以安静地做一些自己的事。
所以,附小的教改一直很活跃。“学校一直努力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上世纪80年代,我们与北京景山学校联谊,景山学校的教材实验我们也搞,还举办过现场会。到了90年代,西南大学的赵玲教授,又在我们学校做‘大美育实验’,通过实验,教师们学会了从审美的角度考虑课堂教学,学生的审美意识也得到了提高。”
不过,对学校今后发展带来根本性影响的,是1998年,他们成为中国中小学绿色教育行动试点学校。“绿色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各个工作领域。老师经常出去培训,像自主、探究、合作这样的理念,我们当时就接触了,学校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唐炳琼说,“最重要的是,我们对教育树立起了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的效果是滞后的,最不应该拔苗助长,最不应该功利化。”
2005年,唐炳琼任附小校长。当时附小的亮点很多,“科学教育搞得轰轰烈烈,数学的思维训练也非常不错,教材实验更是历史悠久,绿色教育就更不用说了”。
但是,就是缺乏对学校办学核心东西的提炼,也就是说,学校的独特文化还没有明晰起来。
唐炳琼的使命,就是要找到附小的精神内核,找到附小今后的特色发展方向。
“我们发动老师一起思考、讨论,包括退休老师。讨论了1个多月,渐渐地把目标锁定在绿色教育上,因为它的理念最先进、最前沿。”唐炳琼说,“但是,要把它从环境教育的概念中超脱出来。”
怎样让绿色教育上升为学校的一种整体教育理念?
绿色教育是要让人遵守乃至敬畏自然规律,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那么学校不也是要遵循乃至敬畏教育规律,以让学生健康成长吗?
他们由此悟出一个道理:教育是尊重学生的生命。
“人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有他自己的智商、情商,如果不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教育就要出问题。”唐炳琼说,“人是可以化育的,但要根据其特性、特长,潜移默化,循序渐进,而不能急功近利。”
这就是附小新的绿色教育的思想精髓。
随即,他们构建出了一套绿色教育的理念体系。办学核心理念是“让生命在绿色中绽放”,学校精神是“同心同德,朝气蓬勃”,校训是“呵护生命成长,畅享快乐时光”。
由此,附小的教育教学涌动着活泼的生命气息。
绿色教育是对学生天性的顺应。
“我们的德育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开展活动。比如从2007年开始,学校开展‘我爱我家’的活动。这个家就先从亲情的家开始,再到学校这个家,后来扩展到国家。”唐炳琼说,“因为按照孩子的天性,首先是要保护自己,尊重自己,尊重生命,然后才是爱他人。我们就是要顺应孩子的天性。”
又比如开展“无风跑周”、“无垃圾周”,无非都是一些小事。但孩子的习惯就是从小事做起。在全国中小学都害怕带孩子外出的今天,附小却定期组织学生外出活动,比如参观垃圾、污水处理厂。每个年级都有固定的活动。“有关部门可能会觉得我们不听话,但是孩子就是渴望出去走走,我们必须满足他们的需求。不能把孩子关在笼子里。”
绿色教育是满足学生生命成长的需求。
“每周五下午,是全校兴趣班活动。有兴趣作文、趣味数学、科技制作、英语口语、健美、棋类、播音主持、影视欣赏、京剧表演等30几个活动项目。在此基础上,又组建了合唱、管乐、舞蹈、田径、篮球、武术、科技等学生团队,进行特长提高训练,学校提供场地、器材和经费的保障。”
这些班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不收费。这样无利可图,又费心费力的事,附小为什么乐此不疲呢?“我们就是想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唐炳琼说。
绿色教育是等待生命的花开。
西南大学一个教师的孩子,原来一直在美国,回来后进入五年级。“在国外他根本就没怎么学,只认得几个字。美国学校人非常少,他所在的学校不到200人,到我们这一看这么多孩子,学习、吃饭、玩耍他都适应不了。”唐炳琼说,“后来这个孩子心理就出问题了。他不敢来学校,还住医院院了。我就去了解情况,和他谈,发现他的外语很好。学校接待外国考察团比较多,我们也不懂外语,外事活动就让他来当翻译,给他树立自信心。渐渐地,他改变了,后来顺利考取了中学,现在各方面都很好。许多人都不相信,一个孩子一两年就适应了国内的教育,而且还考出优秀的成绩。”
在附小,这不是一个孤例。“还有一个学生,有自我封闭症,已经7岁了,但他的智商只有3岁左右。我就让老师对他进行个别教育,要有耐心,我相信,可能哪一天他就醒来了,那时他会好得不得了。”
唐炳琼和附小的老师们就是这么呵护幼小的心灵的。
四年级的王红梅老师,还相当年轻,但她教过的学生,都舍不得离开她。“她的班全是‘关系户’,都吵着非要跟她的班。”她只是做到一条:尊重、信任学生。
“我不喜欢急功近利的教育思想。对孩子不能着眼于眼前,而要考虑未来。”王红梅说,“可能有的孩子现在有很多缺点,但我会包容。”2010年下学期,她接手了一个比较棘手的班,但她做好了准备。“我跟家长说,这个班我暂时要放弃一些荣誉,暂时评不了优秀班级,但是我要保护好孩子们良好的个性。要有一个等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瑕疵,但是我们都要包容。”现在,这个班有了明显的进步。
包容,等待,附小的老师们迎来了每一个生命绚丽花开。
同时,附小也在这样的绿色教育中拔节生长。
文化的自觉,精神的持守
1936年,全面抗战日益临近之际,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溯江而上,到重庆寻觅办学之地,为国育才:“大江东去我西来,北地愁云何日开。盼到蜀中寻乐土,为酬素志育英才。”这就有了重庆南开中学(以下简称南开)。70多年来,南开秉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办学宗旨,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
与南开一样有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高卓的教育精神的,是兼善中学。1930年,著名爱国实业家卢作孚痛感“今天的中国什么都不缺,只缺乏训练有素的人才”,遂在重庆北碚创办兼善中学(以下简称兼善)。取名兼善,盖源于《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一办学精神学校80年来坚守不渝。
这样的学校,特色已极鲜明,还需要特色发展吗?
需要。
特色学校建设,是要激发每所学校对自己独特教育精神的痴情追求,并最终确认或涵育而成自己鲜明的学校文化。说到底,这是一种文化的创造、精神的守望。
历史名校,更需文化的自觉、精神的持守。
◎南开:办中学里的大学
什么是特色?南开校长宋璞有自己的理解:“就是一种氛围,一种环境”,是经过若干年教育实践自然而然形成的。因此,“没有稳定性就没有特色”,“一任校长说搞文艺特色,下一任校长说要搞科技特色,再下一任又搞一个特色”,结果学校就没有特色。
特色是一种坚守。
对于宋璞来说,在社会日益功利、浮躁的今天,怎么把南开精神坚守住,从而不断为国家、社会培养能够担当重任的学子,就是最大的特色。
老南开是重视体育的。张伯苓说:“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他在南开执行了一个“三点半”政策:下午三点半后,所有学生不许留在教室,必须出去运动、玩,即“三点半,操场见”。“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是南开毕业的。当年他差点比不了业,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游泳不行。他只好跟校长求情,最后校长‘破例’,允许他用跑步代替游泳,体育合格了,他才毕业。”宋璞现在已不可能再执行“三点半”政策,但他坚持让每个学生都要体育合格。“每年10月中旬,我们都要开两天的学校运动会,每个学生都要参加,高三也不例外。”
老南开很重视给学生充分的活动空间。“学校不能像插葱一样,要给学生场地。”现在南开占地360亩,有50多亩是给学生活动的。“我们现在只招了5000名左右学生,如果像有的学校,有空间就建大房子,我们也能招上两三万人。”但宋璞坚决不这样干。从学校场地看,南开是大学校;但从学生人数看,却是重庆的小学校。没有一定的空间,教育怎么能让学生的心胸宽广?“我们决不能只给学生一张书桌!”宋璞说。
宋璞最重要的坚守,是在课程领域把南开“公能”教育精神发扬光大。
何谓“公能”?张伯苓说:“公,韩子说:‘背私为公’。南开学生应该为国家尽责,为大众做事。能,就是要有能力,有本领。没有能力和本领,怎么去尽责,做事?”简单说,南开就是要培养“既要有服务国家、社会的公德,又要有服务国家、社会的能力”的学生。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南开“公能”教育突出体现在课程建设上。
1984年,全国中学课程还是铁板一块的时候,南开率先开出了6门选修课。当时质疑声一片:会不会影响学生的成绩?会不会影响升学率?“上世纪90年代最艰难,许多人说必修课都没有办法上下去,还上什么选修课!”一开始也的确对升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最困难的时候一年升学只有106人”。但为了培养有“公能”精神的学生,他们咬紧牙关坚挺。这一坚挺就是26年。
26年,多少学校以“创新”的名义喜新厌旧,但南开却一任校长接一任校长地把选修课做深入做精细。“现在我们的选修课多达140多门。选修课时间为每周四下午第1-2节,同一门课程第1节与第2节内容相同,每学期为一个独立体系。”教科室主任卫晋丽介绍说,“这样,每个学生一年就可以选修4门课,大大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像“中国传统文化选讲”、“儒家伦理”、“美国高中生工商管理学”、“跆拳道”、“管锥游墨海”、“航模制作与放飞”等精品课程,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选修课这样的事情,不是什么秘密,人人都可以做,但我们第一做得比较早,第二坚持得比较好,这就形成了传统、习惯。”宋璞说。
有人说,如果你几十年围着一件事情转,世界最终就会围着你转。
良好的教育文化、独特的教育精神,就是这么一点一滴累积而成。
又如他们的“南开讲坛”。
“我们老校长提出过,要把南开办成中学里的大学。”宋璞说,“大学就是要有大师,要让学生可以面对大师,走近大师,倾听大师。”学校之前也有一些讲座,但没有系统化,而且层次较低。2002年,任校长不久的宋璞决定,开设“南开讲坛”: 每周四下午,邀请中外名家给学生做1小时的演讲,学生自愿参与。讲坛的内容非常广,“从金庸的武侠小说到国际金融危机,从生物多样性到葡萄酒与西方文化,从中西方建筑艺术到教育问题……”数学专家顾永兴教授来了,中科院院士、生物学家赵进东来了,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来了,人民艺术家阎肃来了,维也纳大学苏泊尔教授来了……“大学校长、院士一到重庆,我就请他们来。”宋璞说,“他们有的宁肯不去大学讲,也要给我们学生讲。”这一坚持就是8年。
8年,“南开讲坛”开坛两三百次。很多内容与高考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作为“贵族”学校,南开有责任把学生熏陶出一点“贵族”的气味来。“我们不能只给学生一点必修课的知识,而必须利用所有手段,让学生有开阔的视野,有国际的眼光,让他们全面发展。”宋璞说。
为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南开很注重“自修课程”的建设,“南开讲坛”即是其中一部分。此外,他们充分开发图书馆的功能。“我们鼓励学生进图书馆。除大年初一外,学校的图书馆每天都开放。图书馆的座位天天爆满。”宋璞说,“我们不搞电子借书,就是把书库敞开,让学生一本一本地选,真实地拿到书与在电脑上看书目借书,感觉是不一样的。学生借的书,我有时都很惊讶,比如有的借沈从文的服饰研究。也许他不会全部看完,但只要读上两三页,对他也是有影响的。我们每个月新进的书,都要向学生公布。”
教育的精神,就是在这样的坚守中越来越厚重、坚实。
南开的特色,因而也就多了一点历史的气味和精神的光芒。
◎兼善:建设符合时代潮流的中学
兼善建校之初,卢作孚就定下一个培养目标,即这所学校培养的学生“是生产的而不是享受的,是平民的而不是特殊的,是前进的而不是保守的,是强有力的而不是懦弱的”,他们能“创造理想的社会”。
这样的精神,作为兼善的立校之本,80年来始终未变。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兼善人都要注入时代的内涵,以建设“一所符合时代的中学”。
进入新世纪之后,兼善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思路是:整体构建兼善文化,以兼善文化化育学生。
首先是对学生进行“文化身份认同”教育。
兼善非常重视新生入学教育。这样的教育要持续1周。“有8个专题是固定的。第一,让学生认识我们的学校。就讲学校的办学历史和成绩,讲卢作孚先生和张博和先生(兼善第二任校长,为兼善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讲他们办学之艰苦,曾经有几次都办不下去了,卢先生就去化缘度过危机。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学校,记住兼善的奠基者和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懂得感恩。”校长罗统碧介绍说。
“第二,是带学生参观兼善文化广场(由三组文化建筑构成:一是与兼善历史、办学理念有关的建筑,二是反映重庆及当地著名风光的建筑,三是关于抗战文化的建筑),教师要逐一讲解广场文化建筑的意涵,让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学校,让他们觉得兼善与众不同,在兼善是幸运的,从而下决心要好好学习。第三,就是兼善天下和脚踏实地精神的培训。我亲自讲,讲学校教育理念,讲我们应该怎样去理解、怎样去做,就是立志教育。第四,讲在学校里与同学、老师怎样相处。第五,认识同学。这是要培养学生的公众意识、道德意识。第六,学生写感想。第七,对住读学生进行住读规矩的教育,引导他们在学校怎样过好每一天。第八,认识老师,各班班委的竞争上岗、改选。此外还有入学征文活动。”
这样,兼善文化就开始融化进学生的血液。
更能体现兼善时代精神的是“珍珠班”的创办。
为帮助成绩特别优秀、家庭特别困难的孩子完成学业,成为社会有用之材,台湾财团法人爱心第二春文教基金会制定了点亮人生的“拾回珍珠计划”,并在浙江注册了新华爱心教育基金会,负责在大陆各地创办“珍珠班”。
2008年,在北碚区侨联的牵线搭桥下,兼善成了重庆首个“珍珠班”的承办者。
承办“珍珠班”,兼善是要“吃亏的”。“每个学生每个月基金会支助200元(人民币,下同),一年支助10个月,就是2000,另外一年发两次杂用费500,即一个学生一年他们支助2500。”罗统碧说,“他们要求我们,每个学生免除学费,住读生住读费也全免。”这样,兼善就要为每个“珍珠班”学生每年减免费用3000多元。这样“吃亏”的事,罗统碧却积极去做。“2008年申请的时候,我们的方案发过去了,但迟迟没有回音。我就让具体负责的同志抓紧联系,或者亲自去一趟浙江,必须尽力争取。”最后还是她自己与基金会的负责人打电话,“我跟他说,我们的办学理念与办‘珍珠班’的宗旨是一致的,让我们来办,孩子会发展得更好。”结果,2天后基金会就确定兼善为“珍珠班”办学点。
为什么罗统碧这么“傻”?“我给班子成员讲,我们不能仅仅算经济账。办‘珍珠班’是贯彻兼善办学理念的一个极好的载体,我们要当作一个兼善品牌来经营。”
教育不是做买卖,而要有精神追求,“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教育还是需要一点“傻子”精神的。
“珍珠班”的理念是“有爱走遍天下,不放弃就有希望,一切为了学生”。“他们特别强调品行教育,办‘珍珠班’的目的,是要让爱心代代相传。”
基金会对“珍珠生”的选择非常严格。“我们提供的名单,基金会都一一审核。每年我们都要准备10个预备人选,前面有不合格的就替换上去。有的‘珍珠生’中途家庭不贫困了,就退出,把名额留给别的更困难的孩子。”
“珍珠生”要懂得感恩。除了高中3年可以获得支助,考上大学还可以申请“有美奖学金”,一直支助到工作为止。在这期间,“基金会成立了‘珍珠生’联谊会,让‘珍珠生’到基金会做义工”。“珍珠生”参加工作后,每个人必须支助一名“珍珠生”,“这就形成一条完整的爱心链”。
这不正是“兼善天下”情怀的一种体现吗?
罗统碧心甘情愿当“傻子”。2008年下学期,兼善开始招收“珍珠生”,一年一个班,每个班50人。“我们给‘珍珠班’派了生活指导、心理指导老师,还有音乐、美术老师。学生90%来自农村或下岗家庭,有的心理不免偏激,但老师们给予了特别的关爱,付出了大量心血。”最后“珍珠班”成了全校最闪亮的“珍珠”。
“他们是全校生活、学习的一个典范。入学的时候他们的成绩不是最好的,一年后都成了拔尖的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品行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学校的志愿者,有很多就是来自‘珍珠班’。”
“珍珠班”成了兼善文化最好的化身。
由“珍珠班”扩展开去,兼善给每位学子都打上了“兼善天下”的文化烙印,让每位学子都成为“志存高远、完善自我、德才兼备、服务社会”的现代社会公民。
拥抱时代精神,践行兼善文化,培育“创造理想社会”的人才,这就是兼善在新时代的特色发展之路。
特色发展的重庆模式
重庆市有3200多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2300万。中小学8000多所,其中农村学校4000所左右是。
2006年,全市“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学校硬件得到巨大改善,教师工资、学校办公经费基本有了财政保障。
面向未来,重庆的基础教育如何实现新的飞跃?
思量再三,他们选择了特色发展之路,即在全市中小学推进特色学校建设。
特色发展,一种战略选择
为什么选择“特色”?
市教委主任彭智勇说:“重庆市是大城市大农村并存的直辖市,特色学校建设既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客观诉求,也是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匮乏问题的重要途径。”
“我们的目标是把所有的学校都办好,让农村学校、薄弱学校都能成为好学校。”市教委副主任钟燕说,“怎么实现这个目标?就是进行特色学校建设。”
在重庆市特色学校建设的主推手、设计师龚春燕看来,这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一,我们看到了当时中国学校的变化。2006年,教育部出台政策,中小学学校经费要足额保证。之前校长要去找钱、找社会关系,如何办学他们基本是听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做。现在不愁钱了,他们怎么办?就要思考学校如何内涵发展。内涵发展是什么?是特色。”龚春燕说。
“第二,当时各地都在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但政府投入最大的,是条件的均衡。其实还有更重要的均衡,即质量均衡。只有质量均衡,老百姓对教育才满意。做特色,就是要提高质量,从实质上促进公平。
“第三,我们经常说,学校是一个有文化的地方。什么是有文化的学校?就是有特色的学校。是什么使一所学校与别的学校不同?是文化,是特色。我们需要通过学校的特色发展,让每所学校都展现自己的文化个性,达到文化育人。
“第四,关注公平。以前我们主要关注城市学校、重点学校,现在则要更多地关注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要给它们多一些阳光,促进教育公平。而在特色发展的路上,不论是重点学校、城市学校,还是薄弱学校、农村学校,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只有特色,能让更多的农村学校、薄弱学校起飞。”
一句话,推进特色学校建设,“就是想让重庆的学校有内涵,有文化,从而推进全市教育均衡发展、公平发展”。
特色发展,是重庆中小学走进新时代的战略选择。
特色学校是怎样“孵化”的
方向有了,关键是推进。
“2006年底,我们成立了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课题组,彭智勇主任任领导小组组长,钟燕副主任任课题组组长,并申请成为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的重点项目。”龚春燕说,“2007年初,以市教委的名义开了开题会,愿意参加课题的区县教委和学校都来了。之后我们开始做理论培训,让校长知道什么是特色学校、什么是学校的特色,特色学校与学校特色之间、特色与学校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特色学校与教学特色、管理特色、艺体特色之间又是什么关系。从市里到区县到学校逐层培训。这样我们对特色学校的内涵就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在实践层面逐步推开。
第一步,选点,典型引路,其他学校跟进。“我们选点坚持三个原则:第一,选择农村学校,第二,选择薄弱学校,第三,选择校长有积极性的学校。”龚春燕说,“我们第一个选的是杨小,第二个是江南,第三个是沙小,第四个是木洞中学。当然,我们也选了一些好学校,比如谢家湾、珊瑚、人和、人民小学、巴蜀小学以及重庆一中、南开、重外,都是最好的学校。”为什么这么选?就是要证明,每一所学校都能成为特色学校。
第二步,边总结典型经验,边在全市推广。“先做起来的学校向全市其他学校开放,以生动的事实告诉人家特色是怎么做出来的。这样,一大批学校成长起来了,又有一大批学校加入进来。创建学校由10几所发展到现在180多所。”
第三步,深化提炼,进行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的关联研究。“做特色不是为特色而特色,目的是要让师生获得一种文化的熏染。怎么让特色提升到文化精神层面,需要深入研究。”龚春燕说,“比如江南的国际象棋特色,上升为‘走好每一步’;金小的集邮特色,提炼出‘方寸修身’;杨小的书法特色,凝练出‘立字立人’,等等,特色升华成了文化,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有一些熏染。这样,学校就有了质的飞跃。”
第四步,以评估巩固成果、促进发展。“180多所学校,不是在同一个水平上,怎么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我们引进了评估机制。”龚春燕说,“根据钟燕副主任对特色的要求,对于评估,我们形成了几个共识。第一,规范加特色。首先要引导学校规范办学,然后再谈特色。第二,规范加特长。这是针对学生的,学生首先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中小学生守则,然后才是特长。第三,特色、特长由谁来评。特色不是校长说的,而要得到老师、学生甚至家长的认可,只有社区所有人都知道你的特色,才真正是特色。这样评估,学校就真抓实干,真正自下而上开展特色创建。”
于是,每一所创建学校,内在的发展力量被激发出来,形成万马奔腾、万紫千红的生动局面。
如何保证每一所都有特色
4年,重庆的特色学校建设走过了激动人心的旅程。
4年,他们创造了丰富的新鲜经验。
我们只能略举一二。
首先,区域推进特色学校建设,要充分调动行政部门的积极性。怎么调动?不是一味靠命令,同时需要善于借势。“我们每半年搞一次全市或全国特色学校发展论坛,每次都请区县教委主任去讲。教委主任觉得很光彩,他就有了动力。”重庆市教育评估院基础教育评估所所长胡方说,“这是激励鼓动措施。我们还注意舆论导向。我们在《今日教育》上有一个专栏,每期推荐2所做得好的学校。原来没有积极性的,一看杂志,就触动了。还有就是利用我们自身优势,建立相应的督导评估机制,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我们就纳入一个指标,即特色学校建设情况,这样区县就很重视。”
行政重视了,区域推进才能顺利展开,尤其是有助于扫除一些机制体制障碍。比如汇龙的儿童文学专职教师问题的解决,就是靠了永川区教委的支持。
其次,要充分发挥教研机构的作用。面对全市180多所学校,课题要管理与指导,怎么办?就是调动区县教研机构的力量。“我们给他们课题任务。重点的学校我们负责,一般的学校就交给他们。”层层推进,纲举目张,特色学校建设才能风起云涌。
再次,要有一定规模推进。一开始,他们对此认识是不一致的。“是就做10所、20所?还是更多?”胡方说,“后来我们形成共识,必须要有一定的规模,要把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学校都放进去。这样,薄弱学校、优质学校、小型学校、大一点学校的经验都有。结果证明,把门开大一点,不把一些学校关在外面,是对的。”
最后,既要重视学校主体性的发挥,也要注重专业力量的介入。特色学校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一次转型,其重要特征,就是从依赖型发展转变为自主型发展。“在特色创建过程中,对所有学校,我们都看重其主体性作用的发挥。”胡方说。前文提到的学校,哪一所的特色创建过程,不是校长、老师全员参与、自主决策、主动发展的?因为胡方们明白,只有学校的内生力量强大起来,特色创建才有基础保障。
但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学校、社会对特色的认识还不是很成熟,因此,专业力量的介入就非常必要。“专家适时的介入,将起到引领、提升、画龙点睛甚至拨乱反正的作用。”胡方对此深有体会。比如特色定位,他们要求学校先做一个特色问卷调查,目的是促使学校去梳理自己的历史,分析自己的现状,然后进行合理的定位。“可是有的学校完全不看自己的历史。我到一个农村中学,校长说要做英语特色学校。我就问:你的师资队伍能不能保证?他说我正好要跟你交流,我们现在确实英语师资很困难,有的调走了,有的在生小孩。我接着问:你为什么要做英语特色?‘这个事家长很欢迎,招生比较好。’我直接说:你这个特色做不了。可以换一个吗?最后校长同意换。”胡方说,“特色不是赶时髦,不是去迎合潮流。在学校迷茫的时候,专业力量就要介入,及时给予帮助,让学校明晰或校正自己的方向。”
4年来,重庆的特色学校建设风生水起,一大批学校崭露头角,一条新的基础教育发展之路已隐然可见。他们的经验引起了全国教育界的关注。目前,已有20多个省市的几百个考察团到重庆实地考察。
但是,他们远不满足于已取得的辉煌。
他们的理想,是把重庆的8000多所学校都办成好学校,为中小学特色发展注入更丰富的内涵。
这不是空想。4年的实践证明,不论多么弱小,也不管多么强大,每一所学校都能或应该成为特色学校,成为可敬可爱的好学校。
他们已经踏上新的征程。2010年9月27日,重庆市教委召开大会,在全市启动“领雁工程”。“就是用特色已经做得比较好的100所学校,去带动新的100所,然后再加上这被带动的100所,去辐射、影响300所、400所,进而让重庆市所有学校都做出特色——这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钟燕副主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