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天使上单天赋:[转载]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之绝世珍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9:19:08
[转载]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之绝世珍品 (2011-05-22 18:32:09) 原文地址: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之绝世珍品作者:安徽老文




翡翠白菜
  一件高67厘米、底宽21.6厘米的清代象牙雕刻“九层宝塔”。这件六边形九层塔牙雕每层雕有弥勒佛一尊,檐下各有风铃。

 






清 松花石砚

明,永乐。青花蟠龙天球瓶
  



  
毛公鼎

  西周晚期(Ca.9th~8th centuries B.C.)毛公鼎是中国二千八百多年前的一件宗庙祭器。它的内壁铸有五百个字的长铭,是现存商周两代七千多件有铭文的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铭文的内容可分成七段,

大意是说:周宣王即位之初,亟思振兴朝政,乃请叔父毛公为其治理国家内外的大小政务,并饬勤公无私,又令毛公族人担任禁卫军,保护王室最后颁赠厚赐,毛公因而铸鼎传示子孙永宝。由内容推测,毛公鼎应铸于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时,其铭文是可凌驾于〔尚书〕的一篇西周真实史料,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贵的文献,也因此毛公鼎可称是举世的瑰宝重器。

清,掐丝珐琅


 
图为原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一件明代玉雕《白玉偷桃双猿》

明正德青花阿拉伯文番花插
 





 

 




钧窑粉青窑变粉红碗

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玉琮






 

  婴儿枕,宋 定窑(A.D.960~1279)瓷枕在唐朝時,一般可見到的有三彩、褐釉、黑釉、長沙銅官窯等釉色,而造型則有睡枕及脈枕等。到了宋朝,瓷枕造型更是多樣化,特別是陪葬用者,器型增大、樣式與紋飾都以含有寓意者為取。此件嬰兒枕應為日常生活用品。造型活潑可愛,健康兒穿著衫褲及套上有花紋的寰勯L背心(北京故宮博物院亦有一件造型相同,但背心則素無花紋),趴在鍓|上,雙腳往後交*,一副悠哉狀,令人疼愛。此枕以前、後模壓製而成,再以刀剔刻臉部五官及衣著線條,使其表情更生動明確。器底平整,左右挖有二小圓洞,這是為避免燒造時因密閉的器內,空氣熱漲而爆裂。釉牙白略帶灰。定窯在燒造時因以煤炭為燃料,窯內為氧化燄氣氛而使釉色泛黃略帶灰。在器底有幾處流釉現象,此即文人們所形容的「淚痕」。此件器底刻有乾隆癸已三十八年(西元1773年)春之御題詩款。


 

  

玉瓣金叶水仙(清代)


 




康熙御制黄地牡丹纹珐琅碗

康熙珐琅彩胭脂红地梅花纹碗




 

 



酒壶铜狗






明,成化斗彩花鸟杯
  

 

 

 

 





 

  
皇宫御用珍玩(多宝阁),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肉形石

五彩龙凤大盘,明 万历

  高4.6cm,口径30.3cm,足径20.3cm。

  侈口大圆盘,窄唇,矮圈足。胎薄,施釉洁白,器面图案为釉下青花与釉上低温彩共同描绘成。




 莲花式温碗宋汝窑(A.D.960~1279)



玉荷叶杯(闪玉)

  宋─明,长15.2cm,宽5.9cm,高9cm。



玉鸟形佩  商,高11.35cm,宽5cm,厚0.3cm。赭色玉质,大部分沁为灰白色。以镂空与浅浮雕技法,雕琢出一枭鸟的侧面造形。鸟头上站立一龙,比例上龙头甚大,龙身较短。龙与鸟的眼睛,都是商晚期〈约公元前十四至前十一世纪〉典型的「臣」字眼,全器最下端,即鸟爪部分,形成一凸榫,证明此器曾插于某种易朽物质之上



宝石红僧帽壶 

  明 宣德

  通盖高19.2cm,口径长16.1cm,口径宽11.2cm,底径7.6cm。

  壶口沿呈三阶渐高边,形似僧伽帽,故名。



书丽人行卷 李公麟(1049-1106),字伯时,舒城人。北宋画家,擅绘人物鞍马及历史故事画,为王安石、苏轼、米芾所推崇。本卷以杜甫乐府诗《丽人行》訂名,描绘了杨貴妃姊姊虢國夫人等初春出游的情景。夫人体态丰盈,脸润衣鲜。女侍、女倌怡然放羁,马匹高大俊健。“绣罗衣裳照暮春”的手法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 行书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快雪时晴帖》纵23cm;横14.8cm ,行书四行,二十八字。其内容是王羲之写他在大雪初晴时的愉快心情及对亲人的问候。此帖以“羲之顿首”四字行草开头,以“山阴张候”行楷结尾,此帖笔法雍容古雅,圆浑妍媚,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止而流。无一笔掉以轻心,无一字不表现出意致的流利秀美。



寒食帖

宋 苏轼 卷 纸本 纵34.2公分,横18 公分。  

  释文: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子点去),病起须已白。




溪山行旅图 

北宋 范宽

  绢本墨笔纵206.3厘米,横103.3厘米此画单从构图方面说,应属于平易之境,但它却产生了非凡的力量。究其原因一是造型的峻巍,其次是笔墨的酣畅厚重。此图经清内府收藏,《石渠实笈初编》著录



散氏盘散氏盘的造形西周晚期(Ca.9th~8th centuries B.C.)、纹饰均呈现西周晚期青铜器简约端正的风格,而它最吸引人注意的还是铭文。散氏盘的铭文共三百五十七字,全篇记载西周时,散、矢两国土地纠纷的事

 大意是说:矢国侵略散国,后来议和。和议之时,矢国派出官员十五人来交割田地及田器,散国则派官员十人来接收,于是双方聚集一堂,协议订约,并由矢国官员对散人起誓,守约不爽。矢人将交于散人的田地绘制成图,在周王派来的史正仲农监交下,成为矢散两国的正式券约。青铜盘原为盛水的器皿,但散氏盘在镌铸契约长铭后,已然成为家国宗邦的重器。




宗周钟

  西周晚期(Ca.9th~8th centuries B.C.)

宗周钟的铭文自钟身正中起读,接着左下角,再转至背面右下角,全篇约123字,是商、周单件钟铭最长者铭中因为有一个人名「」,可与周厉王的名字「胡」音相通,故得定为周厉王之器;


厉王时有南方的濮国,大胆来犯周土,厉王便效法他的祖先文王、武王,努力巩固疆土,挥军攻敌,直追到濮国都城,濮君只好派使者来迎,表示臣服。同时,南方及东方的26个邦国代表,也随同朝见。厉王感激天帝及百神保佑,特作此「宗周宝钟」,并祈求先王们降赐子孙福寿,安保四方太平。


颂壶

西周晚期(Ca.9th-8th centuries B.C.

颂壶因作器者为「颂」而得名。形制庄重、纹饰瑰丽,腹呈椭方形,颈部两侧有兽首衔环,此类形制硕大的方壶流行於西周晚期。器身上的花纹以环带纹、蛟龙纹为饰,圈足与壶盖则饰垂鳞纹及窃曲纹。西周晚期青铜器上的花纹一反主轴中线、两两对称的铺排,而喜用连续环接的纹饰。颂壶口沿内环壁上及盖口外壁四周铸铭151字,两处铭文的内容相同,记录着「颂」接受周王册命掌管成周洛阳仓库此一职务的过程。而这件壶则是典礼完成後,「颂」为颂扬天子的美意,及荣耀先父母龚叔、龚姒,表达未尽的孝思,并祈求家国康乐大福、周王万年长命而作。



6北宋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
.9公分,横23公分,纵16.4公分,口径 23 公分,足径 19.3X12.9 公分,重670 公克,
汝瓷中第一。北宋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是椭圆形盆,侈口、深壁,平底凸出窄边稜,四云头形足;周壁胎薄,底足略厚。通体满布天青釉,极匀润;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口缘与稜角釉薄处呈浅粉色。裹足支烧,底部有六个细支钉痕,略见米黄胎色。全器釉面纯洁无纹片,此种传世稀少,温润素雅的色泽,正是宋人所欲追求如雨过天青的宁静开朗的美感。


西清硯譜 不分卷 。清朱絲欄寫繪本 ,總函數:六函
總冊數:二十四冊
附圖總數:六百七十四幅
高廣:22.4x15公分

收藏印記: 「乾隆御覽之寶」朱橢。 附註: 目錄前有〈欽定西清硯譜凡例〉/ 乾隆四十三年在戊戌嘉平月臣于敏中臣梁國治臣王杰臣董誥臣錢汝粘疾芪嫩冀鹗克沙缄愋⒂痉恭校訂。


和阗白玉错金嵌宝石碗,清乾隆,高4.8cm,口径14.1cm,足径7cm。清宫旧藏。 碗玉质莹白。器壁薄,横截面为圆形,由口及腹斜收,桃形双耳,花瓣式圈足。腹外壁饰花叶纹,独具特色的是枝叶由金片嵌饰而成,花朵则以108颗精琢的红宝石组成。腹内壁有阴文楷书乾隆帝御制诗一首,全文为:酪浆煮牛乳,玉碗拟羊脂。御殿威仪赞,赐茶恩惠施。子雍曾有誉,鸿渐未容知。论彼虽清矣,方斯不中之。巨材实艰致,良匠命精追。读史浮大白,戒甘我弗为。并有“乾隆丙午新正月”、“御题”款识及“比德”印。碗内底正中有隶书“乾隆御用”四字。艺术作品的风格与制作者的审美取向相关,在白如凝脂的玉上错以黄金,镶嵌红色宝石,显得格外豪华富丽。本器具有典型的痕都斯坦风格,通过器物外在的华美体现出西部民族特有的热情奔放的性格特色。正因此碗具有独特的艺术神韵且仿制功力精湛,所以自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制成后始终为乾隆皇帝所珍爱,甚至在庆典活动时还被当作御殿赐茶的用具。

 


宋郭熙早春图轴

纵:158.3厘米,横:108.1厘米 郭熙现存的作品有《早春图》、《幽谷图》、《关山春雪图》、《窠石平远图》、《溪山秋霁图》等。包含了郭熙的主要绘画思想和经验总结,代表了当时山水画理论的最高水平,对当今的绘画创作依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文渊阁四库全书》

康熙宜兴紫砂胎画珐琅花卉纹壶


宋至明 玉鸭 长8.5厘米 宽2.8厘米 高4.5厘米


 
唐春雷琴长:126.0公分,高:10.8公分,肩宽:22.1公分,尾宽:17.2公分。件琴作连珠式,表面松涂的黑漆,断纹细密。玉徽、玉轸、玉足,轸上均细刻篆字。肩部共鸣箱的龙池为圆形,凤沼长方形。琴底颈部刻行草书「春雷」二字填绿。龙池左右分刻隶书铭︰「其声沈以雄,其韵和以冲」、「谁其识之出爨中」,钤印一,印文剥蚀。龙池下似曾有一大方印,但经漆补,隐晦不清。「春雷」为唐代名琴的名称,斲琴世家雷威所作。明代《清秘藏》记之:「春雷,宋时藏宣和殿百琴堂,称为第一。後归金章宗,为明昌御府第一。章宗殁,挟之以殉。凡十八年,复出人间,略无毫发动,复为诸琴之冠。天地间尤物也!」传世唐琴极珍罕。此琴於民国时,曾经何冠五、汪景吾、张大千等名家收藏。当代琴家试弹,皆称此琴音韵沈厚清越,十分难得。
 

唐人宫乐图图轴,绢本,设色画。纵:48.7 公分,横:69.5 公分这件作品并没有画家的款印,原本的签题标为「元人宫乐图」。仔细观察画中人物的发式符合唐代女性的装束所以,现在画名已改定成「唐人宫乐图」。


 
唐玄宗禅地玉册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十三年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岱顶封天,社首山禅地。其禅地玉册于一九三一年在社首山出土,为研究泰山帝王文化提供了宝贵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玉册书体八分,唐玄宗御笔写成,十五行,每行三至九字不等,每字约二至二点五公分,中锋运笔,结体方扁,体态端庄,排列整齐。唐玄宗禅地玉册的出土,为研究泰山帝王文化提供了宝贵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史料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
 朱熹尺牍《与彦修少府帖》,纸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熹顿首彦脩少府足下:别来三易裘葛,时想光霁,倍我遐思。黔中名胜之地,若云山紫苑,峰势泉声,犹为耳目所闻睹,足称高怀矣。然猿啼月落,应动故乡之情乎;熹迩来隐迹杜门,释尘棼于讲诵之馀,行简易于礼法之外。长安日近,高卧维艰,政学荒芜,无足为门下道者。子潜被命涪城,知必由故人之地,敬驰数行上问。并附新茶二盝,以贡左右。少见远怀不尽区区。熹再拜上问彦脩少府足下。仲春六日。


 明    文徵明  醉翁亭記


 
米芾《蜀素帖》,亦称《拟古诗帖》,被后人誉为中华第一美帖,系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墨迹绢本,行书。纵29.7厘米,横284.3厘米;书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米芾三十八岁时,共书自作各体诗八首,计71行658字,署黻款。是米芾三十八岁时(1088年),在蜀素上所书的各体诗八首。

永乐大典》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大型古代典籍,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为后世留下许多丰富的故事和难解之谜。《永乐大典》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永乐大典》共计22,87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0,095册,全书字数约3亿7千万字。


 
.宋    
孟子註疏解經
外觀尺寸(高、廣)29.5x20(公分)
版框尺寸(高、廣)21x16.5(公分)  

 

大汶口文化晚期白陶鬶是一件远古时期人类艺术家制作的精美器具。白陶是用含有大量的三氧化二铝的泥土烧制的陶器。大汶口文化的陶艺家,用泥土塑造一只抽象的,引颈鸣啼的鸟儿;然而,它却是可以盛装美酒的容器。


 
山东龙山文化黑陶高足杯高24公分,口径11公分,足径6公分4500至4000年前为直立式,粗柄高足,柄部镂空,质地为磨光黑陶,有轮制痕迹,系典型的山东龙山文化遗物。龙山文化时,发展轮制拉胚技术,可制作很薄的、甚至还可镂雕图案的陶器,又可称为“蛋壳陶”。在窑中用最后加碳或封闭空气入口等方法,让窑中产生渗碳作用而烧制出黑陶。[1]


 
南宋龙泉窑青瓷凤耳瓶 高25.5公分,口径9.4公分,足径9.6公分,重1270公克

盘口长颈纸槌瓶式,器身硕长,平底浅圈足,颈的左右饰凤首为耳,胎厚质细,粉青釉色莹亮无瑕,盘口稜处釉流缩而呈浅青色,足内有釉,足底无釉。


元哥窑高足碗

元哥窑高足碗,高10公分,口径13.2公分,足径4公分,碗体宽广,撇口、弧形壁;圈足瘦高,上窄下宽。全器施米色青釉,表层泛灰白,釉面满布清晰的开片;黑色线纹间浅褐细线,具传世哥窑所谓“金丝铁线”的釉色特征。口缘釉薄呈黯褐色。高足里釉色稍青,制作的轮痕明显。足缘平削无釉,剥落处露灰黑胎



明永乐青花人物扁壶 29.7厘米,口径3.6厘米,足长12.0厘米,足宽8.0厘米小圆口,细直颈,溜肩,扁圆腹,椭圆足,平底微凹,颈附双如意弓形耳。颈画蕉叶纹一周,上下加饰青线七道,肩及底边各画仰覆莲瓣纹一周,腹部主纹则绘山水园景,一面三人,一面二人,各持乐器,歌舞其间;乐人面貌、服饰皆异族相。青花浓重,多处带褐绿及铁褐疵斑,斑处微下陷。白釉泛青,耳边聚釉处则显湖绿色。胎骨匀轻,质坚细腻,胎釉一线呈浅橘色。
 
清雍正珐琅彩蓝料山水把壶 高9.2公分,口径7.5公分,足径8.1公分

  

()

壶底蓝料书“雍正年制”二行四字仿宋体款字,外加双方框。雍正御用茶壶,喜爱简约大方造型,此类壶身较短,壶口略大的茶壶为雍正时期仿宜兴壶形制而作,单色釉如霁青、茶叶末珐琅彩瓷茶壶,均为相同造型。该件在道光十五年《珐琅、玻璃、宜兴、磁胎陈设档案》内名为“雍正磁胎画珐琅青山水白地茶壶,壹件”。


 

明晚期嬌黃錐拱獸面紋鼎
  高   16.8公分,口徑   13.3公分
  
  圓鼎式爐身,口沿飾雙立耳,底接管狀三足,足壁飾泥條。通體罩施嬌黃色釉,釉質透亮,側視微現五彩光澤。爐身前後兩面劃獸面紋,間飾以金錢紋和朵花,底刻「周丹泉造」四字楷款,為本院典藏唯一刻有周丹泉款識的作品。周丹泉活躍於十六世紀末至十七世紀初,善仿古瓷,能以奇木造器,同時匠心獨具也能疊石造園。據說嘉靖末年,周丹泉曾仿作一件定窯鼎爐,引起收藏界的騷動。據《韻石齋筆談》的記載,仿造之前,周丹泉先「以手度者再」,再以「片楮」摹花紋,燒造出來的成品竟與原作無纖毫差別。讓藏家唐鶴徵嘆服之餘,以「四十金」作為代價,買下偽作,作為收藏的「副本」。足見周丹泉技妙入神及其影響的層面。

 
清康熙寶石紅觀音尊
  高   25.6公分,口徑   7.3公分,足徑   11.1公分
清康熙四十四年至五十一年(1705-1712),江西巡撫郎廷極奉派前往景德鎮御窯廠管理燒造事宜,生產的瓷器中有一種遙仿自宣德的紅釉器,色澤鮮豔,特別引人注目。因是郎廷極監造之下的產物,所以稱為「郎窯紅」。此瓶形制和觀音手持之淨瓶相似,故又有觀音尊之稱。瓶口不規則的脫釉,則是郎窯紅作品的典型風格。



清雍正琺瑯彩山水碗
  高   6.9公分,口徑   14.9公分
  
  相較於康熙時期的琺瑯彩瓷,雍正官窯的作品,逐漸往視器面如同畫面的方向發展,此時彩色底釉漸為白釉所取代,畫琺瑯人彷彿在素白的紙或絹上作畫,無論是由宮廷畫家親自執筆畫圖,或者只是提供畫稿讓畫匠來依稿繪製,在追模文人書畫雅趣的訴求下,琺瑯彩瓷的圖繪愈發精緻細膩,完全以比照院畫水平為能事。此品侈口窄唇,弧形深壁,矮圈足。薄胎白釉,弧形碗壁一面彩畫藍料山水,畫中山崖石壁上由細筆描繪出來的線條,為表現陰陽向背所暈染出來濃淡色澤,與凝聚於山頭的苔點,以及溪旁的林樹、舟渚、茅屋等無不精細入微,大有提供觀賞遊覽之功能。另一面以墨書題寫:「一江綠水浮嵐影,兩岸青山夾翠濤」,題句前後並以紅料描畫「壽如」、「山高」、「水長」三印。底素白,中心以藍料書「雍正年製」,四字宋體款
 
明成化鬥彩雞缸杯
  高4公分,口徑8.3公分,足徑   3.7   公分
  
  此器作侈口,溁⌒伪冢瑴圈足,器表彩繪兩組子母雞圖。圖中公雞、母雞率領小雞覓食於野地,母雞低頭欲啄蟲,小雞展翅雀躍,即使在細小如斯的畫面中,依然令人感受到溫馨可愛的情境。又,畫中的牡丹、蘭草與湖石恰如其分的隔開兩組圖案,杯內純白無紋飾,底以青花書「大明成化年製」六字楷款,款識之外並加畫雙方圈。此足以傳達天倫和樂的子母雞圖,或因帝王的喜愛而深受文人雅士的青睞,故至晚明無不以為「成窯雞缸杯,為酒器之最」。以及明神宗萬曆皇帝桌上之成化雞杯「值錢十萬」之說,遂不逕而走。



 
明   填漆牡丹圓盒
  徑13.1公分,高3.4公分蔗段式圓盒,平頂直壁,平底湴既恕Iw面及周壁以填漆為飾。蓋面為朱地黃輝觀牡丹花叢,花色以銀粉漆為之,色粉微涣散;枝葉則黑漆黃理。周壁飾卷草紋間八梵字,梵字亦以銀漆為之。器底及裏均朱紅漆。明末高友荊「燕市漆器歌」云:「品題第一號填漆,再次波羅次剔紅」,足見填漆器在當時比犀皮(波羅)、雕漆(剔紅)等漆藝的評價還高。其法有鏤嵌、磨顯二種。鏤嵌填漆是在漆面上刻花紋,再在刻痕內填色漆;如本件漆盒的黃色細宀糠旨词恰Dワ@填漆是以五彩稠漆堆成花紋,後將面漆罩滿全器,再平磨至花紋顯露出來;如本件漆盒的牡丹花卉、卷草梵文等部分即是。兩種方式都使漆面齊平,又色彩嫵媚,故明清筆記多稱述之。兩朝官廷也都有製作,明末文震亨《長物志》述「   內府填漆盒」往往延為文房中的香盒,且宣德時期作品尤受稱道。本件填漆盒同時呈現二種技法,色澤鮮明,圖案如畫,有十七世紀風格。




明   朱三松    雕竹窺簡圖筆筒
  口徑8.2-8.5公分,底徑8.5-8.7公分,高14.0公分,220公克
竹幹一段為筆筒,平口,以竹節橫膜為底。外壁浮雕一盛裝披帛高髻女子佇立屏風前,展讀一手卷。另一女子自屏風後探身而出,以指豎脣間示噤聲窺視狀。另側屏風後,陳設几案、瓶花、爐盒香具、古琴、筆硯之類。屏風上陰刻花鳥畫,下具陰刻楷款︰『三松』。全圖與明末畫家陳洪綬(1598--1652)為《西廂記》所作《窺簡圖》版畫插圖極接近。人物衣裝神態相彷彿,屏風畫、瓶花的筆勢亦自其中剪裁;唯減四扇屏風為一扇,並增加几案陳設,使其既在屏風後,也似在紅娘身後,兼顧了筆筒周壁圍繞、構圖須連貫的特性。其雕刻自平磨素地,而紅娘、屏風、崔鶯鶯,漸起漸高,層次深而雕法變化大,在高浮雕的人物及屏風面上,又兼施毛雕、線刻、湼〉瘢[起磨礱亦施展有致。雕者在構圖上的匠心裁量,試圖營造繪畫般的氣氛,又力求工係繁複的技術表現,使此筆筒直可視為嘉定派竹雕的極致代表。朱稚征,字叔子,號三松,江蘇嘉定人,出自竹雕世家,與祖父朱鶴(松鄰)、父親朱纓(小松),並推為「嘉定三朱」。能畫山水,精畫驢,故於盆景、竹雕皆能自出心裁作畫景般佈置。竹雕傳衍至三松,而技法愈精,聲名愈盛,學之者甚眾,遂使竹雕成為嘉定地區資給衣饌、家傳戶習的特產。
  


明   朱三松   雕竹荷葉洗
  長15.1公分,寬9.3公分,高7.2公分,58公克
  
  竹根雕為一莖荷葉,風起捲掩四合狀,中可容水為洗。葉緣殘破蟲蝕,邊緣棲息一蟹。荷葉外壁隱起筋脈,其間刻行書小字:『三松製』。底部葉柄轉繞,橫伸一枝老荷,花瓣肥短,中心蓮蓬己生成。是寫花葉姿態生動神肖的立雕佳作。朱三松,名稚征,明末竹雕世家「嘉定三朱」間以其技最臻絕妙,故《對山書屋墨餘録》有「人謂小松出而名掩松鄰,三松出而名掩小松」之說。《竹人録》謂三松善刻「筆筒及人物秘閣,或蟹、或蟾蜍之類」,則其於浮雕作品外,取竹根製成立體圓雕作品亦其所長。本器,無論天然取材、人工鎪鏤,皆見獨到之匠心。
  






明景泰    掐絲琺瑯番蓮紋盒
  高6.3公分,直徑12.4公分,重634.6公克
  
  銅胎掐絲琺瑯圓盒,造形取材自蓮花。平頂,以蓮花心含蓮蓬圖案為裝飾。盒身與盒蓋之弧形外壁,模鑄仰覆蓮瓣形,蓮瓣周稜突起,瓣尖微卷外揚。各蓮瓣框稜內,各飾一朵折枝蓮,各蓮之花心圖案及細膊淮


硯長17.3公分,連座長18.2公分,寬11.4公分,連座寬12.3公分,連座高4.8公分,蓋長18.4公分,寬12.5公分,高4.1公分,重2021.5公克,   蓋452.1公克
  
  座底有六雲首形足﹐座底中鐫方圓印各一﹐上方減地浮雕二行篆字:「乾隆清玩」﹐下方陰刻二行篆字:「奉三無私」。蓋面上方浮雕清高宗題蘆洲白鷺畫幅詩﹐字採行草書﹐曰:「穀紋搖漾水天秋﹐蘆葦蕭蕭颭晚洲。妙趣南華誰解得﹐祇應鷗鷺一群遊」﹐款:「乾隆丁巳夏五月題」﹐並雕方印二﹐一方陰刻二行篆體回文印:「惟精惟一」﹐一方減地湼〉瘢骸盖″泛病埂Iw裡陰刻楷書銘:「出天漢﹐勝玉英﹐琢為研﹐純粹精﹐敕幾摛藻﹐屢省成。」並陰刻二行篆體方印:「永寶用之」。松花石產於東北「龍興之地」,清帝視之為珍物,民間不得隨意開採,並將松花石硯作為餽贈的禮物,或以唤j、統御臣下,或以為國交禮物。此硯載錄入《西清硯譜》﹐故曾經清高宗御用。乾隆丁巳年乃乾隆二年﹐西元1737年。
  




 

清嘉庆描金万福连连红地罐,圆口,短颈,宽肩,长直腹,近底处微敛,矮圈足,带宝珠纽拱形盖。全器为红地描金描绘纹饰,器肩画如意纹图案一周,腹部画缠枝莲花纹,莲心圈圆内书佛教“万”字符号与“福”字,底边莲瓣纹一周,器颈及圈足各绘卷草纹一周。底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楷款。茶罐纹饰象征“万福连连”吉祥寓意,“万”字符号与“福”字,以及莲花的谐音为“连”,而缠枝莲又有“连绵不断”之意。通高16.5公分,口径6.7公分,底径6.7公分


 

清乾隆        玉鳩杖首
 
印度          碧玉金絲盤

 

浅碧绿色玉,尚称温润,局部大片浅褐色。琢作椭圆形盘,盘心雕一平展的莲花,莲瓣尖且参差密集,花心镶嵌绕以金丝的红玻璃一粒。盘面及盘底沿周边琢花叶纹一圈;均以带茎叶之大花束规整地分布于器表,再穿插填饰以小花束;盘面沿边还嵌以金丝与红玻璃。呈现伊斯兰玉器特有之对称、华丽的装饰趣味。在盘面空白无纹之处,加琢了乾隆御制诗五十四字,及「乾隆乙未孟春御题」与「比德」、「朗润」二方玺文。经核查该诗「咏痕都斯坦绿玉盘」咏于乾隆四十年(1775),收录于御制诗四集卷28页8至9:量材为器匪琼英,工致讶难意想成,喀吗(诗注:回语以匠人为喀吗)匠能逞彼巧,专诸人或逊其精。(诗注:苏城玉人多居专诸巷)相金钉宝抚无迹,簇叶攒花视有情。每忆旅獒篇着训,摛吟还觉愧平生。由诗注可知,乾隆皇帝认为痕都斯坦的玉工的技术,是优于苏州专诸巷里的中国玉工。

 

 

尺寸:全高 1.9公分 厚0.24公分口径22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