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家自制的水晶:有根才有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6:44:46
──《易中天文集》第十五卷前言

──《易中天文集》第十五卷前言 本卷所收之《我山之石》和《中国智慧》,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延续。 实际上,2007年跟“百家讲坛”的新合作,题目原本就叫“中国智慧”。方案,则是从周易讲到禅宗。小标题也拟好了,比如“浅谈周易”、“实话孔子”、“漫说禅宗”等等。但这样有两个问题,一是战线过长,二是张力不够。最后,决定还是只讲诸子的争鸣。 争鸣富有魅力,诸子难以尽说,于是又有了《我山之石》。这并不简单地只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另一版本。思路、结构和说法,都有不同。这也是有先例的。冯友兰先生,不就写过好几种“中国哲学史”吗?至于两书之外,也应涉及到的思想文化遗产,比如周易、中庸、孙子兵法、道家方法论、魏晋风度和禅宗,就构成了《中国智慧》一书的内容。 至此,我们民族那些最重要的古老智慧,就差不多都讲到了。 但这与所谓“国学”无关。 我是不赞成所谓“国学”的。一是这个概念本身就含混不清,二是因为当年有人提出“国学”,是为了对抗“西学”。这样的概念,怎么能使用?反正我是不用的。所以,有人质疑我之所讲,究竟是“真国学”还是“假国学”,我听了就只觉得可笑。我根本就不承认自己讲的是“国学”,怎么是“假国学”呢?“非国学”才对嘛! 不过,说到传统文化,就是另一回事。 实际上,这些年的所谓“国学热”,其实是“传统文化热”。说成“国学热”,是因为有人不学无术,又要附庸风雅。他们以为,开口闭口“国学”,自己就显得有文化。殊不知这样“拽”,是会穿帮的。不信你问问他,国学是个啥玩意,保证张口结舌。 那么,传统文化,又为什么会热? 读一下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大约就能明 

    本卷所收之《我山之石》和《中国智慧》,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延续。

    实际上,2007白。在这篇文章里,马克思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而只能在前人留下的既定条件下创造。因此,一切已死先辈们的传统,会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也因此,每到“革命危机”的时候,人们就会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借用他们那些久受崇敬的名字、衣服和口号,演出自己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这就什么都清楚了。现在,便正是马克思说的“革命危机时代”;传统文化,则正是“可以借用的衣服”。如果还嫌不够体面,那就再穿一件“塑料雨衣”,号称“国学”。这样一来,便可以显得很“时尚”,就像把所有的墙面都贴上马赛克。 借用“塑料雨衣”,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借壳上市”,一种是“借尸还魂”。所谓“借壳上市”,即名为弘扬国学,实为市场营销,甚至趁机赚钱。某些“国学总裁班”,便大体如此。所谓“借尸还魂”,则是为过去的专制张目,或者为反对改革开放寻找“理论依据”。这样的“国学热”,要得吗?要不得! 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要传统文化,或者不要文化传统。恰恰相反,传统对于我们,极其重要。这不仅因为任何人,都只能在前人留下的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也因为任何外来的制度和经验,如果不跟本国的传统沟通交融,就只能在天上飘着,落不到实处。有根才有底。这个根底,就在传统文化当中。 因此,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但要关注,还要研究、琢磨。但这个工作,不能简单地表述为“弘扬”。不要一提起“传统文化”,就想到“祖传秘方”;也不要一说起“文化传统”,就以为“天下第一”。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传统,如果当真完美无缺,尽善尽美,怎么会有鸦片战争,又怎么会有辛亥革命? 可见,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深刻而清醒的认识”,不能不假思索地一年跟“百家讲坛”的新合作,题目原本就叫“中国智慧”。方案,则是从周易讲到禅宗。小标题也拟好了,比如“浅谈周易”、“实话孔子”、“漫说禅宗”等等。但这样有两个问题,一是战线过长,二是张力不够。最后,决定还是只讲诸子的争鸣。

    争鸣富有魅力,诸子难以尽说,于是又有了《我山之石》。这并不简单地只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另一版本。思路、结构和说法,都有不同。这也是有先例的。冯友兰先生,不就写过好几种“中国哲学史”吗?至于两书之外,也应涉及到的思想文化遗产,比如周易、中庸、孙子兵法、道家方法论、魏晋风度和禅宗,就构成了《中国智慧》一书的内容。

味弘扬。 这就先要梳理,弄清楚哪些是该弘扬的,哪些是不该弘扬的。鉴定的标准,我认为首先是人类文明的共识,比如自由、平等、人权、泛爱。其次,则要看这些传统,能否帮我们实现“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个人幸福”的“中国梦”。符合这些标准的,就弘扬之;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抛弃之,或者束之高阁。 梳理之后,还要对接。谁和谁对接?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学者与大众。为什么要有这“三个对接”?因为如不对接,则梳理也好,弘扬也罢,都将失去其现实意义。传统文化,毕竟是跟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它不能只呆在书斋里。 这样看,我这三本书,也还只是开了个头。后面的事情,正所谓“任重道远”。 易中天 2010年12月5日 《易中天文集》共16卷,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第十五卷收录《我山之石》和《中国智慧》两书。文集目前只在当当网有售。 本文刊载于2011年8月24日《南方都市报》,责任编辑刘炜茗

    至此,我们民族那些最重要的古老智慧,就差不多都讲到了。

──《易中天文集》第十五卷前言 本卷所收之《我山之石》和《中国智慧》,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延续。 实际上,2007年跟“百家讲坛”的新合作,题目原本就叫“中国智慧”。方案,则是从周易讲到禅宗。小标题也拟好了,比如“浅谈周易”、“实话孔子”、“漫说禅宗”等等。但这样有两个问题,一是战线过长,二是张力不够。最后,决定还是只讲诸子的争鸣。 争鸣富有魅力,诸子难以尽说,于是又有了《我山之石》。这并不简单地只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另一版本。思路、结构和说法,都有不同。这也是有先例的。冯友兰先生,不就写过好几种“中国哲学史”吗?至于两书之外,也应涉及到的思想文化遗产,比如周易、中庸、孙子兵法、道家方法论、魏晋风度和禅宗,就构成了《中国智慧》一书的内容。 至此,我们民族那些最重要的古老智慧,就差不多都讲到了。 但这与所谓“国学”无关。 我是不赞成所谓“国学”的。一是这个概念本身就含混不清,二是因为当年有人提出“国学”,是为了对抗“西学”。这样的概念,怎么能使用?反正我是不用的。所以,有人质疑我之所讲,究竟是“真国学”还是“假国学”,我听了就只觉得可笑。我根本就不承认自己讲的是“国学”,怎么是“假国学”呢?“非国学”才对嘛! 不过,说到传统文化,就是另一回事。 实际上,这些年的所谓“国学热”,其实是“传统文化热”。说成“国学热”,是因为有人不学无术,又要附庸风雅。他们以为,开口闭口“国学”,自己就显得有文化。殊不知这样“拽”,是会穿帮的。不信你问问他,国学是个啥玩意,保证张口结舌。 那么,传统文化,又为什么会热? 读一下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大约就能明     但这与所谓“国学”无关。

    我是不赞成所谓“国学”的。一是这个概念本身就含混不清,二是因为当年有人提出“国学”,是为了对抗“西学”。这样的概念,怎么能使用?反正我是不用的。所以,有人质疑我之所讲,究竟是“真国学”还是“假国学”,我听了就只觉得可笑。我根本就不承认自己讲的是“国学”,怎么是“假国学”呢?“非国学”才对嘛!

──《易中天文集》第十五卷前言 本卷所收之《我山之石》和《中国智慧》,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延续。 实际上,2007年跟“百家讲坛”的新合作,题目原本就叫“中国智慧”。方案,则是从周易讲到禅宗。小标题也拟好了,比如“浅谈周易”、“实话孔子”、“漫说禅宗”等等。但这样有两个问题,一是战线过长,二是张力不够。最后,决定还是只讲诸子的争鸣。 争鸣富有魅力,诸子难以尽说,于是又有了《我山之石》。这并不简单地只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另一版本。思路、结构和说法,都有不同。这也是有先例的。冯友兰先生,不就写过好几种“中国哲学史”吗?至于两书之外,也应涉及到的思想文化遗产,比如周易、中庸、孙子兵法、道家方法论、魏晋风度和禅宗,就构成了《中国智慧》一书的内容。 至此,我们民族那些最重要的古老智慧,就差不多都讲到了。 但这与所谓“国学”无关。 我是不赞成所谓“国学”的。一是这个概念本身就含混不清,二是因为当年有人提出“国学”,是为了对抗“西学”。这样的概念,怎么能使用?反正我是不用的。所以,有人质疑我之所讲,究竟是“真国学”还是“假国学”,我听了就只觉得可笑。我根本就不承认自己讲的是“国学”,怎么是“假国学”呢?“非国学”才对嘛! 不过,说到传统文化,就是另一回事。 实际上,这些年的所谓“国学热”,其实是“传统文化热”。说成“国学热”,是因为有人不学无术,又要附庸风雅。他们以为,开口闭口“国学”,自己就显得有文化。殊不知这样“拽”,是会穿帮的。不信你问问他,国学是个啥玩意,保证张口结舌。 那么,传统文化,又为什么会热? 读一下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大约就能明

    不过,说到传统文化,就是另一回事。

味弘扬。 这就先要梳理,弄清楚哪些是该弘扬的,哪些是不该弘扬的。鉴定的标准,我认为首先是人类文明的共识,比如自由、平等、人权、泛爱。其次,则要看这些传统,能否帮我们实现“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个人幸福”的“中国梦”。符合这些标准的,就弘扬之;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抛弃之,或者束之高阁。 梳理之后,还要对接。谁和谁对接?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学者与大众。为什么要有这“三个对接”?因为如不对接,则梳理也好,弘扬也罢,都将失去其现实意义。传统文化,毕竟是跟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它不能只呆在书斋里。 这样看,我这三本书,也还只是开了个头。后面的事情,正所谓“任重道远”。 易中天 2010年12月5日 《易中天文集》共16卷,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第十五卷收录《我山之石》和《中国智慧》两书。文集目前只在当当网有售。 本文刊载于2011年8月24日《南方都市报》,责任编辑刘炜茗     实际上,这些年的所谓“国学热”,其实是“传统文化热”。说成“国学热”,是因为有人不学无术,又要附庸风雅。他们以为,开口闭口“国学”,自己就显得有文化。殊不知这样“拽”,是会穿帮的。不信你问问他,国学是个啥玩意,保证张口结舌。

    那么,传统文化,又为什么会热?

    读一下马克思《路易·──《易中天文集》第十五卷前言 本卷所收之《我山之石》和《中国智慧》,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延续。 实际上,2007年跟“百家讲坛”的新合作,题目原本就叫“中国智慧”。方案,则是从周易讲到禅宗。小标题也拟好了,比如“浅谈周易”、“实话孔子”、“漫说禅宗”等等。但这样有两个问题,一是战线过长,二是张力不够。最后,决定还是只讲诸子的争鸣。 争鸣富有魅力,诸子难以尽说,于是又有了《我山之石》。这并不简单地只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另一版本。思路、结构和说法,都有不同。这也是有先例的。冯友兰先生,不就写过好几种“中国哲学史”吗?至于两书之外,也应涉及到的思想文化遗产,比如周易、中庸、孙子兵法、道家方法论、魏晋风度和禅宗,就构成了《中国智慧》一书的内容。 至此,我们民族那些最重要的古老智慧,就差不多都讲到了。 但这与所谓“国学”无关。 我是不赞成所谓“国学”的。一是这个概念本身就含混不清,二是因为当年有人提出“国学”,是为了对抗“西学”。这样的概念,怎么能使用?反正我是不用的。所以,有人质疑我之所讲,究竟是“真国学”还是“假国学”,我听了就只觉得可笑。我根本就不承认自己讲的是“国学”,怎么是“假国学”呢?“非国学”才对嘛! 不过,说到传统文化,就是另一回事。 实际上,这些年的所谓“国学热”,其实是“传统文化热”。说成“国学热”,是因为有人不学无术,又要附庸风雅。他们以为,开口闭口“国学”,自己就显得有文化。殊不知这样“拽”,是会穿帮的。不信你问问他,国学是个啥玩意,保证张口结舌。 那么,传统文化,又为什么会热? 读一下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大约就能明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大约就能明白。在这篇文章里,马克思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而只能在前人留下的既定条件下创造。因此,一切已死先辈们的传统,会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也因此,每到“革命危机”的时候,人们就会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借用他们那些久受崇敬的名字、衣服和口号,演出自己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这就什么都清楚了。现在,便正是马克思说的“革命危机时代”;传统文化,则正是“可以借用的衣服”。如果还嫌不够体面,那就再穿一件“塑料雨衣”,号称“国学”。这样一来,便可以显得很“时尚”,就像把所有的墙面都贴上马赛克。

白。在这篇文章里,马克思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而只能在前人留下的既定条件下创造。因此,一切已死先辈们的传统,会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也因此,每到“革命危机”的时候,人们就会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借用他们那些久受崇敬的名字、衣服和口号,演出自己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这就什么都清楚了。现在,便正是马克思说的“革命危机时代”;传统文化,则正是“可以借用的衣服”。如果还嫌不够体面,那就再穿一件“塑料雨衣”,号称“国学”。这样一来,便可以显得很“时尚”,就像把所有的墙面都贴上马赛克。 借用“塑料雨衣”,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借壳上市”,一种是“借尸还魂”。所谓“借壳上市”,即名为弘扬国学,实为市场营销,甚至趁机赚钱。某些“国学总裁班”,便大体如此。所谓“借尸还魂”,则是为过去的专制张目,或者为反对改革开放寻找“理论依据”。这样的“国学热”,要得吗?要不得! 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要传统文化,或者不要文化传统。恰恰相反,传统对于我们,极其重要。这不仅因为任何人,都只能在前人留下的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也因为任何外来的制度和经验,如果不跟本国的传统沟通交融,就只能在天上飘着,落不到实处。有根才有底。这个根底,就在传统文化当中。 因此,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但要关注,还要研究、琢磨。但这个工作,不能简单地表述为“弘扬”。不要一提起“传统文化”,就想到“祖传秘方”;也不要一说起“文化传统”,就以为“天下第一”。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传统,如果当真完美无缺,尽善尽美,怎么会有鸦片战争,又怎么会有辛亥革命? 可见,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深刻而清醒的认识”,不能不假思索地一

    借用“塑料雨衣”,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借壳上市”,一种是“借尸还魂”。所谓“借壳上市”,即名为弘扬国学,实为市场营销,甚至趁机赚钱。某些“国学总裁班”,便大体如此。所谓“借尸还魂”,则是为过去的专制张目,或者为反对改革开放寻找“理论依据”。这样的“国学热”,要得吗?要不得!

味弘扬。 这就先要梳理,弄清楚哪些是该弘扬的,哪些是不该弘扬的。鉴定的标准,我认为首先是人类文明的共识,比如自由、平等、人权、泛爱。其次,则要看这些传统,能否帮我们实现“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个人幸福”的“中国梦”。符合这些标准的,就弘扬之;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抛弃之,或者束之高阁。 梳理之后,还要对接。谁和谁对接?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学者与大众。为什么要有这“三个对接”?因为如不对接,则梳理也好,弘扬也罢,都将失去其现实意义。传统文化,毕竟是跟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它不能只呆在书斋里。 这样看,我这三本书,也还只是开了个头。后面的事情,正所谓“任重道远”。 易中天 2010年12月5日 《易中天文集》共16卷,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第十五卷收录《我山之石》和《中国智慧》两书。文集目前只在当当网有售。 本文刊载于2011年8月24日《南方都市报》,责任编辑刘炜茗     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要传统文化,或者不要文化传统。恰恰相反,传统对于我们,极其重要。这不仅因为任何人,都只能在前人留下的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也因为任何外来的制度和经验,如果不跟本国的传统沟通交融,就只能在天上飘着,落不到实处。有根才有底。这个根底,就在传统文化当中。

    因此,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但要关注,还要研究、琢磨。但这个工作,不能简单地表述为“弘扬”。不要一提起“传统文化”,就想到“祖传秘方”;也不要一说起“文化传统”,就以为“天下第一”。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传统,如果当真完美无缺,尽善尽美,怎么会有鸦片战争,又怎么会有辛亥革命?

    可见,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深刻而清醒的认识”,不能不假思索地一味弘扬。

──《易中天文集》第十五卷前言 本卷所收之《我山之石》和《中国智慧》,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延续。 实际上,2007年跟“百家讲坛”的新合作,题目原本就叫“中国智慧”。方案,则是从周易讲到禅宗。小标题也拟好了,比如“浅谈周易”、“实话孔子”、“漫说禅宗”等等。但这样有两个问题,一是战线过长,二是张力不够。最后,决定还是只讲诸子的争鸣。 争鸣富有魅力,诸子难以尽说,于是又有了《我山之石》。这并不简单地只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另一版本。思路、结构和说法,都有不同。这也是有先例的。冯友兰先生,不就写过好几种“中国哲学史”吗?至于两书之外,也应涉及到的思想文化遗产,比如周易、中庸、孙子兵法、道家方法论、魏晋风度和禅宗,就构成了《中国智慧》一书的内容。 至此,我们民族那些最重要的古老智慧,就差不多都讲到了。 但这与所谓“国学”无关。 我是不赞成所谓“国学”的。一是这个概念本身就含混不清,二是因为当年有人提出“国学”,是为了对抗“西学”。这样的概念,怎么能使用?反正我是不用的。所以,有人质疑我之所讲,究竟是“真国学”还是“假国学”,我听了就只觉得可笑。我根本就不承认自己讲的是“国学”,怎么是“假国学”呢?“非国学”才对嘛! 不过,说到传统文化,就是另一回事。 实际上,这些年的所谓“国学热”,其实是“传统文化热”。说成“国学热”,是因为有人不学无术,又要附庸风雅。他们以为,开口闭口“国学”,自己就显得有文化。殊不知这样“拽”,是会穿帮的。不信你问问他,国学是个啥玩意,保证张口结舌。 那么,传统文化,又为什么会热? 读一下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大约就能明     这就先要梳理,弄清楚哪些是该弘扬的,哪些是不该弘扬的。鉴定的标准,我认为首先是人类文明的共识,比如自由、平等、人权、泛爱。其次,则要看这些传统,能否帮我们实现“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个人幸福”的“中国梦”。符合这些标准的,就弘扬之;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抛弃之,或者束之高阁。

    梳理之后,还要对接。谁和谁对接?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学者与大众。为什么要有这“三个对接”?因为如不对接,则梳理也好,弘扬也罢,都将失去其现实意义。传统文化,毕竟是跟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它不能只呆在书斋里。

白。在这篇文章里,马克思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而只能在前人留下的既定条件下创造。因此,一切已死先辈们的传统,会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也因此,每到“革命危机”的时候,人们就会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借用他们那些久受崇敬的名字、衣服和口号,演出自己世界历史的新场面。 这就什么都清楚了。现在,便正是马克思说的“革命危机时代”;传统文化,则正是“可以借用的衣服”。如果还嫌不够体面,那就再穿一件“塑料雨衣”,号称“国学”。这样一来,便可以显得很“时尚”,就像把所有的墙面都贴上马赛克。 借用“塑料雨衣”,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借壳上市”,一种是“借尸还魂”。所谓“借壳上市”,即名为弘扬国学,实为市场营销,甚至趁机赚钱。某些“国学总裁班”,便大体如此。所谓“借尸还魂”,则是为过去的专制张目,或者为反对改革开放寻找“理论依据”。这样的“国学热”,要得吗?要不得! 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要传统文化,或者不要文化传统。恰恰相反,传统对于我们,极其重要。这不仅因为任何人,都只能在前人留下的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也因为任何外来的制度和经验,如果不跟本国的传统沟通交融,就只能在天上飘着,落不到实处。有根才有底。这个根底,就在传统文化当中。 因此,对于传统文化,我们不但要关注,还要研究、琢磨。但这个工作,不能简单地表述为“弘扬”。不要一提起“传统文化”,就想到“祖传秘方”;也不要一说起“文化传统”,就以为“天下第一”。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传统,如果当真完美无缺,尽善尽美,怎么会有鸦片战争,又怎么会有辛亥革命? 可见,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深刻而清醒的认识”,不能不假思索地一

    这样看,我这三本书,也还只是开了个头。后面的事情,正所谓“任重道远”。

──《易中天文集》第十五卷前言 本卷所收之《我山之石》和《中国智慧》,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延续。 实际上,2007年跟“百家讲坛”的新合作,题目原本就叫“中国智慧”。方案,则是从周易讲到禅宗。小标题也拟好了,比如“浅谈周易”、“实话孔子”、“漫说禅宗”等等。但这样有两个问题,一是战线过长,二是张力不够。最后,决定还是只讲诸子的争鸣。 争鸣富有魅力,诸子难以尽说,于是又有了《我山之石》。这并不简单地只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另一版本。思路、结构和说法,都有不同。这也是有先例的。冯友兰先生,不就写过好几种“中国哲学史”吗?至于两书之外,也应涉及到的思想文化遗产,比如周易、中庸、孙子兵法、道家方法论、魏晋风度和禅宗,就构成了《中国智慧》一书的内容。 至此,我们民族那些最重要的古老智慧,就差不多都讲到了。 但这与所谓“国学”无关。 我是不赞成所谓“国学”的。一是这个概念本身就含混不清,二是因为当年有人提出“国学”,是为了对抗“西学”。这样的概念,怎么能使用?反正我是不用的。所以,有人质疑我之所讲,究竟是“真国学”还是“假国学”,我听了就只觉得可笑。我根本就不承认自己讲的是“国学”,怎么是“假国学”呢?“非国学”才对嘛! 不过,说到传统文化,就是另一回事。 实际上,这些年的所谓“国学热”,其实是“传统文化热”。说成“国学热”,是因为有人不学无术,又要附庸风雅。他们以为,开口闭口“国学”,自己就显得有文化。殊不知这样“拽”,是会穿帮的。不信你问问他,国学是个啥玩意,保证张口结舌。 那么,传统文化,又为什么会热? 读一下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大约就能明 

 

味弘扬。 这就先要梳理,弄清楚哪些是该弘扬的,哪些是不该弘扬的。鉴定的标准,我认为首先是人类文明的共识,比如自由、平等、人权、泛爱。其次,则要看这些传统,能否帮我们实现“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个人幸福”的“中国梦”。符合这些标准的,就弘扬之;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抛弃之,或者束之高阁。 梳理之后,还要对接。谁和谁对接?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学者与大众。为什么要有这“三个对接”?因为如不对接,则梳理也好,弘扬也罢,都将失去其现实意义。传统文化,毕竟是跟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它不能只呆在书斋里。 这样看,我这三本书,也还只是开了个头。后面的事情,正所谓“任重道远”。 易中天 2010年12月5日 《易中天文集》共16卷,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第十五卷收录《我山之石》和《中国智慧》两书。文集目前只在当当网有售。 本文刊载于2011年8月24日《南方都市报》,责任编辑刘炜茗

                                                        味弘扬。 这就先要梳理,弄清楚哪些是该弘扬的,哪些是不该弘扬的。鉴定的标准,我认为首先是人类文明的共识,比如自由、平等、人权、泛爱。其次,则要看这些传统,能否帮我们实现“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个人幸福”的“中国梦”。符合这些标准的,就弘扬之;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抛弃之,或者束之高阁。 梳理之后,还要对接。谁和谁对接?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学者与大众。为什么要有这“三个对接”?因为如不对接,则梳理也好,弘扬也罢,都将失去其现实意义。传统文化,毕竟是跟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它不能只呆在书斋里。 这样看,我这三本书,也还只是开了个头。后面的事情,正所谓“任重道远”。 易中天 2010年12月5日 《易中天文集》共16卷,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第十五卷收录《我山之石》和《中国智慧》两书。文集目前只在当当网有售。 本文刊载于2011年8月24日《南方都市报》,责任编辑刘炜茗 易中天

味弘扬。 这就先要梳理,弄清楚哪些是该弘扬的,哪些是不该弘扬的。鉴定的标准,我认为首先是人类文明的共识,比如自由、平等、人权、泛爱。其次,则要看这些传统,能否帮我们实现“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个人幸福”的“中国梦”。符合这些标准的,就弘扬之;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抛弃之,或者束之高阁。 梳理之后,还要对接。谁和谁对接?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学者与大众。为什么要有这“三个对接”?因为如不对接,则梳理也好,弘扬也罢,都将失去其现实意义。传统文化,毕竟是跟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它不能只呆在书斋里。 这样看,我这三本书,也还只是开了个头。后面的事情,正所谓“任重道远”。 易中天 2010年12月5日 《易中天文集》共16卷,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第十五卷收录《我山之石》和《中国智慧》两书。文集目前只在当当网有售。 本文刊载于2011年8月24日《南方都市报》,责任编辑刘炜茗                                                               2010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