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十行开过什么生肖:中 国 园 林 史(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2:36:00

中 国 园 林 史(2)  

2007-09-19 12:21:21|  分类: 园林与景观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第七章 园林艺术的集盛时期——明清

一、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

    明、清是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集大成时期,此时期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多与离宫相结合,建于郊外,少数设在城内的规模也都很宏大。其总体布局有的是在自然山水的基础上加工改造,有的则是靠人工开凿兴建,其建筑宏伟浑厚、色彩丰富、豪华富丽。

    明、清的园林艺术水平比以前有了提高,文学艺术成了园林艺术的组成部分,所建之园处处有画景,处处有画意。

    明、清时期造园理论也有了重要的发展,出现了明末吴江人计成所著的《园冶》一书,这一著作是明代江南一带造园艺术的总结。该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园林中的空间处理、叠山理水、园林建筑设计、树木花草的配置等许多具体的艺术手法。书中所提“因地制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等主张和造园手法,为我国的造园艺术提供了理论基础。

    元、明、清三代皆建都北京,从元朝的元大都到后来易名北京,明清两代它又是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的西郊,自然条件比较好,经几代修建,成了园林胜地。

    这一时期宫苑园林的代表作是西苑和太液池。至明朝天顺年间,北海与中海、南海连在一起,总称西苑,共同组成北京城内最大的风景区。现在的北海共有七十多万平方米,其水面占了—半以上,视野比较开阔。立于水面南部的琼华岛,是三海的重点,以它那高耸的白塔,玲珑的山石和各种园林建筑组成了一个整体。

    北海的整个布局以白塔山为中心,形成湖中有山的四面景观。白塔山是扩大北海时挖土堆山而成的。山高仅32.6米,周长973米,白塔高35.9米,据说当时是从北宋汴梁劫掠来大量的太湖石,并仿宋朝营建艮岳的意境和某些形式,叠山植树。白塔山不高,但有峰石奇秀,林壑之美。如从白塔山顶俯瞰,春天繁花似锦,杨柳依依;夏日,北海水面上莲叶一片,荷花映日;秋来,枫叶等树木的色彩绚丽多彩;冬天,整个北海成了一片雪海,湖山银装素裹,使人耳目清新。

    在总体布局上,东、南两面有石桥与岸边有机地联系在—起,更与东面的景山、故宫互相辉映。借景山、故宫于北海,构成了一幅景色壮丽的园林画面。正如明朝人游记中所说:“东望山峰倒蘸于太液波光之中,黛色岚光,可悒可掬”。

    如今,当你站在北海的西岸向东望去,远借景山五亭,倒映水中,暗影浮动,为北海大为增色。白塔山之北,临水有双层的游廊,东起倚睛楼,西至分凉阁,共六十楹,中部有漪澜堂、道宁斋二阁,从上层两侧之廊折下,是一组节奏韵律极好的独特建筑。在此处看山时,山坡上点缀假山,亭阁错叠,洞室相通,高下曲折。北瞰碧波,视野开阔。这种远眺近览借景等手法,正是我国园林艺术中优秀传统手法的运用。

    清朝,尤其在乾隆年间,除重修增建琼华岛半月城、智珠殿以外,又在北海的东岸建画舫斋等,在北海的北岸修建静心斋、天王殿、琉璃阁、万佛楼等。其中静心斋是北海园的园中之园,而小园之中又用小的几组院落和山石树木组成多变的空间,堆石叠山的奇巧和空间层次的多变,实为佳构。

    明清宫苑,特别是清朝的园林,除继承了历代苑园的特点外,又有新的发展。它的特点是使用上的多功能,如听政、看戏、居住、休息、游园、读书、受贺、祈祷、念佛以及观赏和狩猎,栽植奇花异木等,如在著名的圆明园中,连做买卖的商业市街之景也设在其中,直可以说是包罗了帝王的全部活动。

    还有一个特点是建造的数量大,特别是清朝,园林艺术装饰豪华、建筑尺度大、庄严,园林的布局多为园中有园。在有山有水的园林总体布局中,非常注重园林建筑起控制和主体作用,也注重景点的题名,形成清代山水园林与建筑宫苑的明显特点。这种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如北京西郊的圆明园、颐和园、承德的避暑山庄以及故宫中的乾隆御花园,还有众多的私家园林。

    康熙统一中国后,成为清代的全盛时期,他修建禁中三海,又建静明园、畅春园、万春园和热河避暑山庄等。乾隆登位后,效法康熙,此人能书善画,又喜欢游览风景名胜和园林。他曾六下江南,所见江南一些好的风景和园林建筑的重要景观,都仿制建造在宫苑中。他大兴园林工程,几乎把所有清代的离宫别苑都加以改建修饰。

    康熙在位六十年,期间修建圆明园的工程一直未停过,后又雍、乾、嘉、道、咸五朝,一百五十年的经营,建成了我国历代王朝前所未有的、世界园林史上奇迹的皇家园林——圆明园。清代帝王还广收古今中外珍贵文物藏于园中,使风光绚丽的园林,同时成为宏伟壮丽的博物院。

    乾隆在《圆明园图咏》后记中,曾得意地写道:“规模之宏敞,丘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备,亦可观止……。到过圆明园的一位法国天主教士,曾称赞圆明园为“万园之园’。

    可惜这座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园林艺术杰作,宏伟壮丽的圆明园,世界上最豪华的瑰丽宫苑,却在咸丰十年(1860年)十月,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侵略者攻进北京,闯进圆明园,进行了疯狂的抢劫。尔后,又在1860年的10月18日清晨,英国的一个骑兵加强团进园纵火,全园顿成火海,火势三日不止。在短时间内,这个应用了无数的工匠、人力修建而成的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的圆明园,被焚掠殆尽。宏伟美丽的园林,已经变成灰烬,它不仅是损失了园中所藏中国历代珍传的文物和各种金器珠宝,更重要的是毁坏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明园,这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空前浩劫和创伤,这在人类文化史上的损失是无法估计的,也深为世界人土所婉惜。

    圆明园的兴起到被英法帝国主义毁坏,从园林建设这一个侧面也是清朝的兴亡史。显然清政府也想修复它,但始终未能如愿,这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穷民穷有关。

    清朝皇家园林的另一代表作,是位于北京西郊10公里处的颐和园,颐和园是由昆明湖和万寿山两大部分组成,明代有西湖之称,曾在此建园静寺。清乾隆时期,在此挖湖堆土于湖东岸成为东堤,以此蓄湖水,改名万寿山、昆明湖。在国静寺旧地建大报恩延寿寺,又置亭、台、楼、阁、轩、榭之后,易名清漪园,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被毁。光绪十四年(公元1887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重修之后,改名颐和园。这座占地290公顷的大型天然山水四林是中国最后的一座皇家园林,慈禧太后曾在这里居住和处理朝政,因此颐和园具有“宫”和“苑”的双重功能。

    现存皇家园林最大的是避暑山庄,清初这里还只是帝王狩猎途中的一座行官。由于这一带地区峰奇水美,气候宜人,又离京城较近,自康熙四十年(1701年)起,开始营建大型离宫别馆。至乾隆年间,在山峦连绵起伏,松林苍郁的自然山地,建成了这座规模宏大的宫苑。

    为修建皇家宫苑,无论是康熙还是乾隆,他们都遍访名胜,看到名园美景,便命人记下,回京后即在园内仿造。他们曾游遍江南的无锡、苏州、杭州、嘉兴、扬州、镇江等地,被江南私家园林艺术中那种极为高超的艺术手法所吸引。

    在宫宛园林中,许多造景皆模仿江南山水,吸取江南园林的特点。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是模仿无锡寄畅园;后湖的苏州街,是模仿苏州江南水乡风光;昆明湖上西堤六桥,是模仿杭州西湖苏堤六桥;承德避暑山庄的小金山,则是模仿镇江金山寺的金山亭;避暑山庄的烟雨楼是模仿嘉兴南湖的烟雨楼;文津阁是仿宁波天一阁等。圆明园中的许多景点与题名也多直接套用苏抗的园林景观题名,如“平湖秋月”、“三潭印月”、“雷峰夕照”、“狮子林”等等。众多的景与题名,也都与江南著名园林艺术的景与题名对得上号,多处模仿江南园林的设计构思,或具体的布局手法。

    不管是专供以宴为主的内苑北海,还是以清代皇帝“避喧听政”、“避暑还凉”的圆明园、热河避暑山庄、颐和园等,都有帝王受理朝政的宫殿以及朝署值衙,作为大臣视事的功能作用。以上类型的园林,我们都统称它为皇家园林。皇家园林的艺术特点也就在于:存山淡冶如笑,宜游;厚山青翠欲滴,宜观;秋山明净汝妆,宜登;冬山惨淡好睡,宜居。

    几百年间,北京除修建过规模宏大的帝王宫苑外,还兴建了大量的宅园。明清时期,城市宅园发展较快,其中著名的私家园林有五十余处,清朝时期有一百多处。如有名的北京恭王府邸园,至今还保存得比较完整。又因为它有“大观园”之疑,更引起人们的重视。

    恭王府是府邸与宅园相结合的园林建筑。府邸部分由三组气魄雄伟的宫殿式建筑组成,而从府邸进入园林部分,是一道恰如缩小了的城关,把府邸与园子分割开来,这在我国的园林设计布局中是非常罕见的。它把城墙的门洞作为入后花园的园门,在城门洞拱卷的上面,有花岗石一块,上刻“榆关”二字,点出了与一般园林入口的不同,城墙上还保存着完整的城垛口。

    府邸在城墙之南,园邸在城墙之北,城墙东西向布置。城墙南北两侧皆叠置以青石为主的假山,攀登假山,即可登上城墙。假山低处,城墙显露,假山高处,又可俯视城墙,假山与城墙浑为一体,处理得非常得体自然。

    站在“榆关”之顶,只见东端竖有非常显眼的青石一块,上刻“翠云岭”三字。妙在这“翠”字上,点出了恭王府邸园城市山林的意境。北部园景轩谢隐约,竹影扶疏,林木参差,葱笼荫郁,正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好去处。

    从“榆关”下行,沿着山涧小径,石级时而上下蜿蜒,时而有平台过渡。到了山下的北部,回头望去,那假山簇拥着城墙,象马蹄形一样兜抱全园。以青石为主叠成的假山,使人有山石峥嵘,群峰耸翠,刚劲挺拔之感。前行,穿过“青云片”洞门,迎面有一块五米多高的太湖石峰,上刻“福来峰”三字,也有人称为飞来峰,此石既有嶂景的作用,也有景观的作用。

    在这奇峰异石之东,有青石假山对峙。在青石假山东面有方井一口,据说汲水顺石槽可流至“流杯亭”内。这里叠石檀木,增建亭宇,布置自然、秀雅,使人有坐石可品泉、凭栏可观花的清意幽新之感。

    在“福来岭”之北,有一池清水横在眼前,在这水池北岸南望时,才发觉它的妙处所在。假山水面遥相呼应,山水多变,高下有致,近处独峰耸翠,秀映清池,使人绝无孤山独水之感,又有隐露于山林中的城墙。正有“一城山水半城湖,全城尽在湖水中”的画意。在这里,方使人体会到此种山、城、水、亭、绿化等组景的布局手法之奥妙了,真可堪称园林艺术的佳作,这也是恭王府与其它园林艺术极为不同的重要艺术特点。

    从这里往东,有一组“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小庭院,幽深而清静的院落内回廊曲折,翠竹摇曳,清意幽新的庭院建筑成了邸园中的小园,与山石水景区形成封闭与开朗的对比,成为园中之园。传说,这里曾是林黛玉住过的“潇湘馆”。此庭院有回廊与戏楼和该园的主要建筑后堂相连接。后堂位于园邸中轴线的中心,在这后堂的北面,便是全园的主景部分:观月台。

    观月台在假山的顶部,山前临一池湖水,池中点以玲珑的山石,假山石脚的结构是下为洞,上为台,湖石叠置横卧悬挑很有章法,台上建榭,下为洞壑,洞内正中,有康熙手书“福”字碑。洞之东西各有爬山洞,盘上洞顶,是自然式小平台,由此拾级而上,可达顶部平台,台上之树是全园中轴线上最高点——观月台了。

    站在这观月台上,俯视全园,使人联想起《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中,史湘云对景色的逼真描写:“这山上(凸碧堂)赏月虽好,总不及近水赏月更妙。你知道这山坡底下就是池沿,山凹里近水一个所在,就是凹晶,可知当日盖这园子,就有学问,这山之高处,就是凸晶,山之低洼处,就叫凹晶……这两处,一上一下,一明一暗,一高一曲,一山一水,就是特因玩月而设此地,有爱那山高月小的,便往这里来;有爱那皓月清波的,便往那里去”。

    顺着史湘云当年指点的山涧登道,下到“凹晶”处看时,果然使人会联想起曹雪芹所描绘的一番情景,“只见天上一轮皓月,池中一个月影,上下争辉,如同置身于晶宫殿室之内,微风一过,粼粼然皱碧叠纹,真令人神清气爽”。身临其景,确有心旷神怡之感。

    从观月台北面沿叠石假山下来,到最后一排书斋,依它为主组成了最后部一进庭院。它是全园的收尾处。这里的登山盘道与书斋建筑相连,山脚悬挑与建筑台基相接,下面腾空的台基与东西走向的通道组成了别出心裁的立体交通。游完全程,会感到我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家所提出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四条园林艺术空间的处理标准,在恭王府中皆兼有之。

    恭王府整个园邸平面成方形,东西长约170米,南北宽约150米,总面积约38.5亩。由于恭王府园邸中某些景点与曹雪芹所描写的大观园景点有许多相似之处,使该园成了注目之地。而目前的恭王府,至今保存尚完好,这确实是非常可贵的,1983年已经开始修整。

    至于这所府邸和园邸是否就是《红楼梦》中的荣国府,确实难讲。但是就在这深宅大院里,类似贾母、贾政、王熙风、薛宝钗等这样的人物,在这里住过,大致是可以肯定的。到底是曹雪芹以它为模特儿来写“大观园”,还是恭王府中的园邸以曹雪芹所设计的大观园的意境来布置恭王府,这都需要以认真的态度来考证。

二、明清皇家园林实例

1、北京明清宫殿——西苑(三海)

    明代西苑是在元代太液池的基础上加以发展而成的。元代太液池只有北海和中海两部分,明代又开凿南海,于是形成了中、南、北三海,清代在三海中进一步兴建。

    由于三海紧靠宫殿,景物优美,所以成为帝王居住、游憩、处理政务等的重要场所。清代帝王在城内居住时,常在西苑召见大臣,处理国政,宴会王公卿士,接见外蕃,召见与慰劳出征将帅,武科校技等,都在南海惇叙殿、涵元殿、瀛台、紫光阁等举行,冬天还在西苑举行“冰嬉”。

    紫禁城皇宫殿宇的庄严与三海的自然条件,生动地形成对比,愈显得三海景色的幽美自然。三海本身布局的成功之处主要把狭长的水面处理得毫无呆板,而是灵活生动,各有其姿态。

    北海在三海中面积最大,形状不规则,琼华岛突出于水中,岛的面积较大,也相当高,用土堆成。岛山选山石建殿宇,岛顶在元明时代原有广寒宫,是皇帝赐宴群臣的地方;清代顺治八年,在此改建成一座白色喇嘛塔,构成北海整个园林区的中心,对整个北海起到收敛凝聚的作用。乾隆时,又在岛山添建了一些亭台楼阁,如悦心殿等建筑以及构山筑洞,并在岛北面修建了弧形长廊,使北海更加壮丽。廊的中部有漪澜堂、远帆阁等建筑,使长廊不感平整呆板。岛的石洞工程很大,艺术水平也相当高,好处是在山石间有堂榭房屋,房屋内又有山石掺合在一起,使人感到建筑是在自然之中,而自然又引进室内。

    岛的美妙处,还因为有一座拱桥和岛南的团城作陪衬。一座是全鳌玉炼桥,是北海和中南海的分界,用大理石砌成,共有九孔,在琼华岛与团城之间有一座永安桥,起着团城与琼华岛的联系作用,两桥之间巍然高耸的团城,上有承光殿(元代为仪天殿),另有亭树、山石、廊瓦等,登此顶可以俯瞰三海。

    北海西岸建筑物很少,东岸看到一些土山与树木,北岸有几组宗教建筑,如西天、阚福寺等。而整个布局中,重点是集中在琼华岛上,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中海是南海和北海联系过渡的狭长水面,两岸树木茂密,园林建筑较少,仅在东岸露出万寿殿一角和水中立一小亭,西岸也只露出紫光阁片段。南海水面比较小而圆,水面却十分清幽,在碧波清清的湖水中,构置岛屿,称为瀛台,岛上建筑物都比较低平,远远看去,高出水面却十分协调。

    南海中的“静谷”一组庭院,可以说是南海中的园中园了,是一个十分精美的游憩园,该院中叠石构洞和亭桥的摆布等可以称得上是小园中绝妙的园林艺术之精品。

2、圆明园

    在北京的西北郊有西山、香山、玉泉山、万寿山等。在这一带山陵的东南则是沃野平畴,又有玉泉流经其间,风景佳丽,气候宜人,为建筑苑园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所以清代帝王的苑囿多向这一带发展。于是就有了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的圆明三园。

    为了满足帝王的游心赏思,寻幽探胜的要求,圆明园收尽天下名胜。还在雍正做皇太子的时候,康熙于1709年把原来是明代的一个废墅赐他建园。初建成后,康熙赐名叫圆明园。从1709年开始兴建到1860华焚毁为止,前后共经历161年。

    雍正之子乾隆做皇帝时,六下江南,凡看到所喜爱的奇花异石,就移置到圆明园中,不能移置的就仿造。如杭州南宋德寿宫旧址的“芙蓉”石,玲珑刻峭,乾隆看了十分喜爱,用手拂拭,拍马献媚的官吏心顿神会,就赶快把芙蓉石运至北京献上,乾隆就把它安置在长寿园的倩园太虚室的庭院中,并赐名青莲朵。圆明园中平湖秋月,南屏晚钟,雷峰夕照是模仿西湖十景,连命名都相同。1737年(乾隆二年),乾隆又命画院的朗世宁、唐岱、沈源等画出圆明园全图。

    圆明园共占地二千五百亩,是我国园林艺术史上的罕世珍品,也是我国园林艺术历史发展到清代时期一个综合的杰作。宏伟壮丽的圆明园内造景繁多,有四十八景,万春园和长春园各有二十景,三园共一百零八景。每一景由亭、台、楼、阁、殿、廊、榭、馆等组成。

    圆明园大致可分为五个重要的景区。一区为宫区,有朝理政务的正大光明殿等;二区为后湖区;三区有西峰秀色、问乐园、坐石临流等,其中有一景叫舍己城,城中置佛殿,城前还有买卖街,仿苏州街道建成,是皇帝后妃们买东西的地方。福海则为第四区,中心为蓬岛瑶台,福海周围建有湖山在望、一碧万顷、南屏晚钟、别有洞天、平湖秋月等景点共十多处;第五区有关帝庙、清旷楼、紫碧山房等。

    乾隆时的圆明园将苏杭等处的许多风景名胜仿建于园内,出于清朝统治者的猎奇心理,在西洋教士朗世宁、蒋友仁等的耸动下,仿照欧洲“洛可可”式建筑,出现了有西欧建筑风格的谐奇趣、储水搂、万花楼、方外观、海宴堂、远瀛观、线法山等石构建筑。雕刻华丽、繁多,也很精细。其中以远瀛观最为宏伟,观前有用西方水法所建的喷水池。这一区异国情调的建筑,丰富了圆明园的景色。

    圆明园建筑虽然有西方建筑形式引入,但仍不失我国传统的园林建筑风格。它吸取了历代宫殿建筑的优点,建筑形式上有所创新。一反过去那种宫殿建筑不变的积习,园内各组建筑可分为许多单体,有三间、五间,或出廊,或带袍厦,或工字形或乙字形,式样繁多,变化多端。园内的木构建筑多不用斗拱与琉璃瓦,而多是青瓦、卷棚顶,显得比较素雅。

    内部装修较之宫殿更为精致。嘉庆时在园内构竹园一所,两淮盐政承办紫擅装修二百余件,有榴开百子、万代常寿、芝仙祝寿等花样。嘉庆22年,园中接秀山房落成,两淮盐政承办紫檀窗两百余扇及宝架、地罩地,俱用扬州周制(明朝末年扬州周姓工匠创此法,故名。其以金银、宝石、珍珠、翡翠、水晶、玛瑙、青金石、象牙等物,铸刻山水楼阁、人物花卉、虫鸟于紫檀漆器上)。嘉庆时装修如此豪华,乾隆时也可以想见。以装修取胜,也是圆明园建筑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园林景现的组织上,圆明园有三个建筑区,福海四周建筑区,后湖以北的建筑区,前湖周围的建筑区。这三个建筑区结合地形和水系,巧妙布置。有的四面临水,犹如江南水乡;有的湖山对景,明快舒畅,如南屏晚钟等景;有的正面临水,以水取胜;有的就低地而构,造成山岗环抱之势。这种天工的造化与人工相结合,使自然更美。

    圆明园非常注意与环境的和谐协调,在红花、绿树、湖光、碧池、溪涧、山色、曲径、白云、蓝天之中,点缀着亭、台、楼、阁的建筑。宫殿建筑金瓦红墙、壮丽宏伟;有的建筑轻巧绚丽,而其中德买卖街则喧若闹市;北远山村酷似乡间;海岳开襟宛如蜃楼;丽蓬岛瑶台则胜似海外仙境;琉璃宝塔金壁辉煌;九孔石桥朴素大方。圆明园由于整个布局毫无生硬拼凑的感觉,园林建筑与环境气氛和谐,景物协调,因而符合清代帝王的“宁神受福,少屏烦喧”及“而风上清佳,惟园居为胜”的思想要求。

    圆明园的特点一是水景丰富,它以福海和后湖作为造园的中心。单是福海,这一片水面就占去了将近三分之一的面积,沿着水面的岸边,构置建筑景观,因水成景,形成波光浩淼,景色优美的重要水区。

    第二个重要的特点是建筑类型多。一是宫殿式建筑较多,而且多是左右对称的布置,如正大光明殿、大定门、左右朝房、安佑宫、淳化斋等,又都是比较重要的建筑物;二是宗祠寺庙建筑,如关帝庙、正觉寺、舍己城等,三是仿造南方园林风景的建筑,多是环山绕水的布置,是比较成功的;四是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出现了西洋楼,这是皇家宫苑中的先例。

3.避暑山庄

    清初,康熙皇帝为了笼络蒙古族以及避暑的需要,在承德兴建了行宫避暑山庄。此后,直到清朝末年,皇帝后妃每逢夏天常来这里避暑,或在秋初时,在避暑山庄之北的围场打猎,并会见蒙古贵族们。承德是打猎出发和归途的中间站,因此更增加了它的重要性。

    避暑山庄的总面积约为560公顷,它的特点是园内围进了许多山岭,只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平地,而平地内又有许多水面,这与圆明园、颐和园的布局上有所不同。园的周围绕以防御性的砖石构筑的宫垣,似宫城一般,宫垣高约一丈,厚约五尺。四周设六个门,南面有丽正门、德汇门、碧峰门,东边及东北、西北各一门,形成与一般皇家园林的不同特点。

    居住和上朝理政的行宫区,布置在山庄南端的山岗上,构筑正宫、松鹤斋和东宫三部分,紧靠承德市。宫区正南向,正宫大殿为“淡泊敬诚殿”,是皇帝接见王公大臣和朝理政务的正殿,全用楠木构筑,又称楠木殿。正殿后是一长排“十九间房”是居住区。过夹道是正宫后院,正中是幢高二层的“烟波致爽”楼(康熙第一景),在楼的左右,都置有供后妃居住的四合小院。楼后另有高楼突起,叫“云山胜地”(康熙八景),人于楼上可远眺近览避暑山庄的胜景。原宫区建筑较多,但有些已不复存在。

    整个山庄西北高东南低,东南有泉水聚集的湖泊和平地,西部及北部是地势起伏的山丘,这里林木茂密。山庄的湖水总称塞湖,在广阔的湖水区四周,群山环抱,宛如天然画屏。常年不断的默沁、汤泉等温泉和茅沟河、赛音河河水,滋润着漫山的林木花草,寒冬不结冰,夏日凉爽宜人。

    清代皇帝选择这块山常绿、水常清、天常蓝的地方作园址,充分利用热河泉源和数条山涧,因地就势,加以人工穿凿,形成镜湖、澄湖、上湖、下湖、如意湖等水景区。其间又用杨柳依依的长堤或桥相联,形成水面的深远、曲折、含蓄、多变的园林艺术意境。又叠石堆山于湖中,构成了月色江声洲、如意洲、金山洲等众多的洲与岛,丰富了水面的变化与层次。随着水面的曲折变化,将楼、台、亭、榭等,或倚岸临水,或深入水际,或半抱水面,或掩映于绿树鲜花丛中,皆以因水成景,因水而秀。而那热河泉水,蒸汽弥漫,更为奇雾。雨中山庄,湖光浩淼,更有魅力。

    避暑山庄湖洲区中的重要一景金山,三面临湖,一面溪流。山石堆叠,峭壁峻崖,层层斜上,山势雄奇秀丽,构成湖区极为重要的高视点和构图中心。山上楼阁,下筑亭台,临湖背山,环如半月,波光岩影,佳丽异常。整个布局紧凑而有韵律。在人工金山岛这个有限的面积中,有不同的层次和变化的空间,而苍松翠柏几株,又突破了平野横空之感。在远望金山之景的观赏线上,前有波平如镜的湖面与清幽浓重的金山倒映,后有溪水,远处真山淡雅清晰,成为前景金山的余韵,而金山则又为远景的序曲,形成了一种有前奏,有高潮,有余韵的强烈的节奏感,给人以极好的艺术享受。

    起伏的山峦横卧在避暑山庄的西北部,松云峡、梨树峪、松林峪等幽谷奇峡环抱湖洲,园林建筑不施彩绘,不加雕饰,清雅宜人。这里有许多景观是其他皇家园林所没有的,如万树园的大片榆树,山谷区的水泉沟、松林峪,大面积的古松林,姿态奇特。梨树峪到春天时一片梨花盛开,有梨花伴月的诗境。秋天梨熟,一片丰收景象。

    园外东、北两面的外八庙,借景于避暑山庄,这是该园的另一特点。八大庙中的普陀宗乘与须弥福寿寺等是仿藏等地的建筑形式,各具异态,蔚为壮观,为山庄大为增色。

    康熙时期,避暑山庄有三十六景,到乾降又增三十六景,共七十二景,景景各异。当游人循径登高,立于山颠,鸟瞰山庄园林时,但见由岛洲堤桥分割成的若干水景区,湖水清波荡漾,万树成园,水面植菏,亭台楼阁隐露其间,涧泉潺潺,长流不断,山光水色,竞秀争奇。这时人们就会发现,由行宫区、湖洲区、谷原区、山岭区组成的山庄园林意境,凭着这一带的天然胜地,人工为之,巧夺天工,妙极自然。

4、清漪园(颐和园)

    清漪园在北京城西北郊约10公里,公元1888年光绪把英法侵略者焚毁的清漪园修复后,改称为颐和园。

    在一千多年前,北京的颐和园还只是一座荒山。山前的湖泊在元代疏浚后,作为通惠河的一个水源。明代,人们在这里开辟田垅,种植水稻和菱、莲等水生植物,为原来的荒山、水源增了一点景色,始有北国江南水乡风景之感。为此,有人把这里比作杭州西湖。

    到了清代,乾隆皇帝看上了这一带的自然山水,开始建园。挖湖堆山,两年后初具规模,并命名为”清漪园”,将西湖命名为”昆明湖”。原来纯朴自然的山水,经过造园家的巧妙布置,逐渐成为峰峦凝碧,洞壑幽深,碧波荡漾,绰约多姿,秀美的湖山景色。

    公元1860年,清漪园如同圆明园一样,遭受到英法帝国主义侵略军的破坏,几乎全部焚毁。1888年又重新修复,改名颐和园。1900年,在“八国联军”侵占时,颐和园又遭到极大的破坏,直到1903年才修复成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情景。

    颐和园的面积约为285公顷,其中水面约占五分之四。它的总体布局是根据所处自然地势条件和使用要求,因地制宜地划分成四个景区:东宫门和万寿山东部的朝庭;万寿山的前山部分;后湖及万寿山的后山部分;昆明湖的南湖及西湖部分。

    颐和园不仅是一个供游憩的园林,它同时还具有宫廷的作用。东宫门是颐和园的正门,这里布置了一片密集的宫殿式建筑,以示皇家园林严肃、庄重的气派。东宫门的仁寿殿,是清朝皇帝处理朝政的宫殿,慈禧在这里受朝理政,并度过了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仁寿殿的西侧乐寿堂便是慈禧太后的住处。为了取得园林气势,在庭院中布置山石盆景等,建筑采取了灰瓦卷棚顶,以区别于故宫的建筑,使整个建筑在均衡对称的布局中,有一定的活泼性。

    园中主体建筑佛香阁,作为全园的构图中心。它北面依山,以取山林意境;南面临湖,故得看水的意境。从临湖的牌坊经排云门、排云殿、佛香阁直达山顶的智慧海,构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而且层层上登,仰之弥高,气魂雄伟。佛香阁原是仿黄鹤楼设计修建的,阁基为八方式,阁高达38米,堂皇富丽为全园建筑之冠。置于万寿山前山的正中,地位适中得体,起到了控制全园的作用。

    沿着昆明湖边,东起于乐寿堂,西到前山的最西端,建了一条728米长廊。它象—条纽带把前山上下的各组建筑联系在一起,并且成为各组建筑中的大过道,可以在这里散步,或坐在栏杆上欣赏远近建筑和大自然的景色。长廊建筑本身在一定距离内又布置了亭子或通到临湖的轩榭,把它分成有节奏的段落,又蜿蜒曲折。长廊把万寿山与昆明湖连系在一起,既起空间分割作用,又有使园林空间有机过渡的作用,丰富了空间的变化与层次。

    颐和园后山的景色与前山迥然不同。后山山路盘旋上下,曲折自然,道旁松柏掩映,鸟语声声,山下一条弯曲的河水,忽宽忽窄,间以石、木桥梁,沿溪流缓行,绿水清新,非常幽静,眼耳俱适,心旷神怡。

    颐和园的东北角,后山的东端,地势低下,因地就势,构成以水面为中心的谐趣园。这是一个园中之园,以水池为中心,在水面周围布置亭、台、楼、榭,用游廊、小桥相连,配以古树修竹,又有满池荷花,自成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宁静小天地。

    颐和园南部的昆明湖,是一片广阔的水面。用筑堤和洲岛的分隔将湖面划分为四个湖口。昆明湖的十七孔桥是仿卢沟桥,每个石栏柱顶部都有石狮子,姿态各异,犹如一道长虹飞架湖上,使水面既分割又有联系,湖山大为增色。在西堤上又建了不同形式的六座桥梁,有玉带桥、界湖桥、练桥、镜桥、驼背桥等,它们的姿态与自然景色十分协调。这种水面分割的办法,增加了湖面的空间层次和深远感,把宽阔的昆明湖点缀得更加生动秀丽。

    据记载,清朝的统治者,因无限倾慕杭州西湖的秀美,曾要求在清漪园中再现西湖的景色,因此清漪园的布局与设计,在许多地方都取法于杭州西湖,深受江南园林的影响。如西堤六桥仿杭州苏堤六桥,还有仿杭州西湖湖心亭式的岛屿。水面的形状也尽量模仿西湖,也有“雷峰塔”式的报恩寺塔(后为佛香阁),也有模仿无锡寄畅园的谐趣园等。但清漪园也结合自己特有的条件和要求,比杭州西湖来得富丽浓冠,具有许多不同的风格和处型方法,也显示出帝王的骄奢豪华的生活享受。但由于自然条件所限,无论是水面或绿化方面与杭州西湖的自然景观还是实难相比的。

    颐和园的总体布置是继承了中国造园的传统手法。颐和园是以山水风景为主的山水宫苑,辽阔的湖跟巍峨的山是平面和立面的对比,是动和静的对比,成为对比的湖和山又互相借鉴,而呈现了湖光山色的多种形态,荡舟湖上时,万寿山及其豪华壮丽的建筑群是视景的焦点,身在山上时,昆明湖水清波堤桥辉映又成为风景的焦点。

    颐和园的后山与前山具有完全不向的情调,它是一处非常幽静的地带。前山和后山,或广阔明朗的昆明湖和曲折幽静的后湖,这种对比手法的处理,在颐和园中是很成功的。

    在颐和园也运用了中国造园中巧妙的借景手法。如布置一些适当的眺望点,使西山、玉泉山诸峰的景色组织到园里来。至于园内各组景色则通过曲径、高台、游廊、亭阁串联系起来,互相衬托,极尽变幻之能事。

    颐和园的建造也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营建了许多美丽的景物。如雄伟轩昂的佛香阁及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众多建筑。临湖的雕石栏杆,大量的叠石山和饶有风趣的建筑小品:什锦灯窗墙、铜牛等。

    清漪园是中国现存古代园林中规模大,最华丽,而保存又比较完整的一个例子,尤其是国内建筑物有很高的创造性。它的精神体现了几千年来我国造园技术和艺术传统的积累。

三、明清时期的江南私家园林

    明、清是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集成时期,此时期除建造了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之外,封建士大夫们为了满足家居生活的需要,还在城市中大量建造以山水为骨干、饶有山林之趣的宅园,作为日常聚会、游息、宴客、居住等需要。

    封建士大夫的私家园林,多建在城市之中或近郊,与住宅相联。在不大的面积内,追求空间艺术的变化,风格素雅精巧,达到平中求趣,拙间取华的意境,满足以欣尝为主的要求。

    宅园多是因阜掇山,因洼疏地,亭、台、楼、阁众多,植以树木花草的“城市山林”。在数量上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其个比较集中的地方有北方的北京,南方的苏州、扬州、杭州、南京。其中江南的私家园林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江南私家园林是以开池筑山为主的自然式风景山水园林。江南一带河湖密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又有玲陇空透的太湖石等造园材料,这些都为江南造园活动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江南园林不仅在风格上与北方园林不同,在使用要求上也有些区别。江南园林以扬州、无锡、苏州、湖州、上海、常熟、南京等城市为主,其中又以苏州、扬州最为著称,也最具有代表性,而私家园林则又以苏州为最多。为此,苏州又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称。

    文化古城扬州,至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大小园林已有百余处,为此,有“扬州以园事胜”的说法。由于扬州地处南北之间,它综合了南北造园的艺术手法,形成扬州园林具有所谓北雄南秀皆备的独特风格。从隋、唐开始,扬州由于经济繁荣,富商大贾麋集,文人雅士荟萃,对扬州园林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地处江南水乡的苏州,城市中水道纵横、气候适宜,植物繁茂,花草树木品种丰富,当地又产湖石,叠石掇山的技巧高明,造园条件特别优越,物资又很丰富。为此,富饶的苏州,成了官僚豪富掠夺和享乐的一个重要地方。明清封建社会末期,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就成了私家园林的集中地,苏州的造林活动达到高潮,官僚地主争相造园,一时成为风尚,造园之风达三百余年之久,苏州也就成为私家园林的集中地。

    皇家园林一般总是带有均衡,对称、壮严豪华以及威严的气氛。而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多建在城市,并与住宅相联。占地甚少,小者一、二亩,大者数十亩。在园景的处理上,善于在有限的空间内有较大的变化,巧妙地组成千变万化的景区和游览路线。常用粉墙、花窗或长廊来分割园景空间,但又隔而不断,掩映有趣。通过画框似的一个个漏窗,形成不同的画面,变幻无穷,堂奥纵深,激发游人探幽的兴致。有虚有实,步移景换,主次分明,景多意深,其趣无穷。

    如苏州拙政园,园中心是远香堂,它的四面都是挺秀的窗格,像是画家的取景框,人们在堂内可以通过窗格观赏园景。远香堂的对面,绿叶掩映的山上,有雪香云蔚亭,亭的四周遍植腊梅;东隅,亭亭玉立的玉兰和鲜艳的桃花,点缀在亭台假山之间;望西,朱红栋梁的荷风四面亭,亭边柳条摇曳,春光月夜,倍觉雅静清幽。国内植物花卉品种繁多,植树栽花,富有情趣,建筑玲珑活泼,给人以轻松之感。

    巧于因借是江南园林的另一特点,利用借景的手法,使得盈尺之地,俨然大地。借景的办法,通常是通过漏亩使国内外或远或近的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给有限的空间以无限延仰,使人游来意无免有时也用国内有国,大国包小国,造成空间多变,层次丰富,这种园中之园,又常在曲径通幽处,在你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队却又“柳暗花明又一村”,使之产生“迂回不尽致,云水相忘之乐”。有时远借他之物、之景,为我所有,丰富园景。

    江南私家园林大都是封建文人、士大夫及地主经营的,比起皇家园林来可说是小本经营,所以更讲究细部的处理和建筑的玲珑精致。江南私家园林建筑的室内普遍陈设有各种字画、工艺品和精致的家具。这些工艺品和家具与建筑功能相协调,经过精心布置,形成了我国园林建筑特有的室内陈设艺术,这种陈设又极大地突出了园林建筑的欣赏性。

    如苏州留园的楠木厅里,家具都由楠木制成,室内装饰美观精致、朴素大方,形成了一个欣赏性的典雅的室内环境。室内布局一班都采用习惯的对称手法,墙壁上的字画挂屏以及室外的石案、石墩等,也部采取对称的布局,在重复中富有节奏。室内外装修与家具陈设品均以枣红、黑、栗壳等三色为主要色调,从而与园林其他部分的紫青色、白色相调和呼应,体现了园林建筑室内外设计的宁静要求。这恰恰与皇家宫殿建筑追求豪华壮丽,用大红大绿的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

    楹联、诗词、题咏与园林相结合,利用文学的手段深化人们对园林景色的理解,启发人们的想象力,使园林更富有诗情画意的手法在江南园林中也是极为成功的。造园匠师们善于用文学上形象思维的艺术魅力来美化园景,厅、堂、亭、谢上的楹联常常是赏景的说明书。如拙政园中《海棠春坞》指的是庭内种有海棠的小院,宜春日小憩;《荷风四面》亭指的是四面临池的小亭,宜夏夜纳凉;《待霜》亭周围遍植桔树,宜深秋登临;《雪香云蔚》亭附近遍植腊梅,宣冬日踏雪。文联辞对兼有书法之妙,更引入欣赏。

    这一时期也有更多的文人画家参与园林的设计与造园实践,明朝有著名的张南阳、周秉成、计成等,清代有张链、张然、叶眺等。他们既善长绘画、又是造园家。其中计成总结了造园的理论,著有《园冶》一书;张涟叠白沙翠竹与江村石壁;计成叠影园山;石涛叠片石山房、万石园等。他们的实践和理论,大大地促进了江南园林艺术的发展。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意境达到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木的有机统一。与一般艺术不同的是,它主要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品。成功的园林艺术,它既能再现自然山水美,又高于自然,而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

四、江南私家园林(上)

    江南以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所形成的园林与北方园林有很大的不同。江南地区的无锡、苏州、扬州、杭州、上海、常熟和南京等地,所建园林大都是城市中建造的宅园,是为地主以及文人士大夫的需要而建造的具有城市山林式的园林。唐朝杜苟鹤的诗“君到姑苏见,人家皆枕河,姑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反映了江南水乡的面貌,所以江南园林的特点:“妙在小,精在景,贵在变,长在情”,“高低曲折随人意,好处多从假字来”。这也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精华所在。

    苏州是我国古老的城市之一,远在三千年以前称“荆弯”之区。春秋时为吴国的都城,秦汉时代称会稽郡,六朝称吴都,隋朝起称苏州,宋元时称为平江府,明清时又复称苏州。从以上这些苏州名称的变迁,可以看出苏州历史的悠久。

    苏州造园历史也相当悠久,特别是自明清开始,地主官僚竞相建园。自明迄今,据记载有七十多处,较著名的如沧浪亭、拙政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等。

    1、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元朝为大宏寺,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621年)御史王献臣始建园,名拙政园,后多次易主,几经兴废。现园大体为清末规模,由中区(拙政园)、西区(补园)及东区(归田园)三部分组成。它是明清以来,苏州著名园林之一,也是我国江南园林的代表作之一。

    拙政园全园的五分之三为水面,造园者采用了“南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的因地制宜的手法。不同形体的建筑物都傍水而建,建筑造型力求轻盈活泼;在开阔的水面上或布置小岛,或架设小桥,打破了单调的气氛,衬托了深远,使游人如置身于构图严谨的山水画中。

    拙政园由园和住宅两部分组成,园子位于住宅的北侧。入口部分有院门,内迭石为假山,成为障景,使人入院门不能一下子看到全院的景物。在山后有一小池,循廊绕池便豁然开朗。

    拙政园中部清初时归吴三桂婿王永宁所有,太平天国时属忠王府。总体布局以水面为中心,临水建不同形体和向低错落的建筑。山林葱郁,颇富江南水分情趣,是全园精华所在。

    水池东西向长,池小仿瀛海三岛的意境,岛的南面隔水为远香堂。岛的东、西、南三面都有曲桥可通,西面从“柳荫路曲”的石桥可至西端小岛,路上布“荷风四面亭”,过亭往东,则可到三岛中最大的—个,岛上建“雪香云尉”亭,亭的周围遍植腊梅,山间曲径,两侧乔木丛竹相掩,满山遍植树木,蔽日浓荫,富有山林之感。由亭下坡,有一溪流横陈眼前,这水系正是水绕山转之意,过溪便到三岛之中的东面小岛,上建“北山亭”,又叫“待霜事”。

    经亭过曲桥便到池畔的“梧竹幽居”亭。梧竹幽居亭是一个坐观静赏的极好景点,小阁枕清流,桥下水声长,人于亭内可望绣绮亭、远香堂、荷风四面亭、香洲、雪香云蔚亭等景点和水面之景,中部的景色也尽收眼底。

    拙政园的主体建筑远香堂置于山池之间。周围环境开阔,建筑又采用四面空透的窗格,像是画家的取景框,以便尽收四周水山景色。远香堂周围环绕着九组建筑庭院,远香堂东隅,即从梧竹幽居南行,可到“海棠春坞”小庭院,庭院内海棠二株,翠竹一丛,东西有半廊,南为粉墒,北为书斋,这是一个极清幽的小庭院。海棠、翠竹、山石与粉墙组成一幅极好的立体画图。

    远香堂之西,有朱红栋梁的荷风四面亭,亭边柳条摇曳,春光月夜,或中秋佳节,漫步其中,倍晌雅静清幽。丽在远香堂西南角上,有小飞虹和小沧浪等一组建筑。这些庭院都饶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味。

    由于水多,故而桥多,桥皆平桥,设有低栏,轮廊横平,简沽轻快,与平静的水面十分协调。当人们由小沧浪凭栏北望,透过小飞虹遥望北向的荷风四面亭时,以见山楼作为远处背景,空间层次深远,景面如画。而那迂回曲折的石桥紧贴水面,人们站在桥边小憩,犹如到了瑶池仙境。漫步其中,水光倒影映照其面,正是“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苏州园林大都为封闭式,难借园外景色,于是采取了另一种借景的办法,即对景。如拙政园内的枇杷园,月门正对雪香云尉亭,漏窗、洞门既联系空间,又组成对景;而雪香云蔚亭一景,又是枇杷园小庭院的借景。绣绮亭在假山之上,紧倚枇杷园,在绣倚亭内俯视枇杷园小庭院,可远眺见山楼,这是前后左右高低互借的佳例。

    拙政园西区也有一片水池,池北水面低处建倒影楼,池南有宜两亭,隔池互为对景,并倒映于清澈的池水之中,成为一处佳景。宜两亭建于山上,人于亭内既可看到西区园景,又可以俯瞰中区园景。宜两亭和北边的倒影楼之间有一曲折起伏跨水而建的波状长廊相连,水廊沿池水走向,顺势而建,空间贯通多层次。

    以池为中心,环绕水池布置了三十六鸳鸯馆与十八曼陀罗花馆,形成院中院。池中挖土堆石成岛,扇亭建于岛上。流水环抱,近水楼台,池岸亭榭,构筑得体,倒影浮映,为拙政园西部园景的绝佳处。

    东区为“归田园居”旧址,旧有建筑及山石大半已不存在,现有者多系解放后所建。园内设假山、水池、亭榭、茶室等,与中区依墙构复廊,辟南北二门相通。此区山池建筑的布置较为疏朗,又置大片草地,与我国传统造园手法有所不同,是一种新尝试。

    2、留园

    留园在苏州市榈门外。明嘉靖时太仆徐泰时建东园于此,清嘉庆时为刘恕所居,名寒碧山庄,又名刘园。咸丰同治年间,苏州诸园多毁于兵乱,而此园独存,光绪时盛康重修,易名留园。园中有湖石峰十二,其中冠云峰最为突出。从布局上看,留园分为中区、东区、北区和西区四个主要部分,而以中区和东区为全园的精华所在。

    园林艺术的时空变化与持续,在苏州园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其中虚实、高低、明暗、动静、变化等,处理得巧妙的佳例,莫过于苏州留园了。留园的入口是一古朴典雅的大门,而从入口步入到庭院,利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走进入口是一小小的庭院,有几只盆景,使得小小的庭院富有生机。然后,游人进入一条小过道,这可以说是收。游人经过了这一段迂回曲折的狭小空间之后,来到“古木交柯”处,古树、山石、天竺,犹如立体的四面,进入视野的恰是那美丽的花窗。不同的精巧的楼窗有数十种,具有将景物隔开,又将景物联成一气的功能。透过漏窗,浏览窗外若隐若现,一藏一露的景色,千变万化,令人神往。—忽儿紫藤、桃花、茶花等万紫千红,芬芳四溢;一会又是远处亭台矗立,假山壁立,深壑丛林,溪流潺潺。透过漏窗上的各种图案北望,园林中部的山池楼阁隐约可见,步移景异,时过境迁,随着一年四季和一天内早、中、晚的时间变化,出现不同的景色。

    当游人穿过涵碧山房,空间骤变,视野顿时开阔。眼前一汪湖水,湖中堆土成的小岛,犹如缩小了的“蓬莱仙境”,使人心逸神飞。

    从寒碧山房西北,缓登爬山游廊,中途有亭,叫“闻木樨香轩’。这只可环视景色绝佳的中区各景。望园东部的建筑群前后参差,高低错落;相互呼应的楼阁轩屋,掩映在古木奇石之间;东南角是水池的尽头,灵空的长排空窗,古木交柯的廊屋和水连成一角美景。再看那涵碧山房的平台突出水际,层次错落分明,更有倒影清晰在目,富有山林野趣。

    因东部以建筑与庭院为重点,远翠阁、曲豀楼、清风池馆、汲古得绠处、五峰仙馆等皆参错有致,颇具匠心。主厅五峰仙馆又称楠木厅,是目前苏州园林中最大厅堂,内部装修甚为精美,馆的前后左右都有置石成景的院子,厅南庭中矗石峰五座,山上相传有十二生肖,后院也堆叠石峰假山,低处又砌筑小小金鱼缸,一汲清泉,清意幽新。所叠假山后沿墙绕以回廊,可通达前后左右。整个五峰仙馆就置身在山石、树木、水池形成的庭院中,不出室门,而能坐观山林之美。

    五峰仙馆与林泉耆硕之馆之间,夹有两个小院,南面是石林小院和辑峰轩,北面是“还我读书处”。小院占地不多,却回廊环绕,空间通透,层次分明。庭中又植佳木修竹,芭蕉数片,精巧得体。

    东区竖立着江南著名的峰石美景“留园三峰”,高耸奇特而冠世,又具嵌空瘦挺之妙,隔沼与鸳鸯馆相望,成为极好的对景。左右又有瑞云和灿云两峰作伴,成为江南园林中峰石最为集中的一只。林泉耆硕之馆的鸳鸯厅,是欣赏石峰主要所在。冠云峰之北为冠云楼,登楼可一览全园景色。留园北区原建筑已毁,现广植竹、李、杏,余地辟置盆景。

    留园西区之土阜为全园最高处,可借景虎丘、天平、上方诸山,阜上植以青枫、银杏,秋季红叶遍山,堪称一绝。

    3、网师园

    网师园在苏州市友谊路,南宋为史正志万卷堂址,园称“渔隐”。清乾隆时宋宗元重修,取其旧义,改名网师园。它是园与居住相结合的宅园,园在宅西,全宅面积约九亩,以布局紧凑,建筑精巧与空间尺度比例良好著称,是当地中型园林代表作。

    园中部凿池,岸周叠砌石矶、假山,其东南与西北并有水湾,曲折深奥,若渊源之无穷。池东为原住宅厅堂,有大门、轿厅、大厅、花厅及庭院二重,依中轴对称布置。池南为小山丛桂轩,是园中主厅,四周罗石植竹,环境甚为清幽。

    从北岸看松读画轩与集虚斋退隐于松石轩廊之后,而东北角的竹外一枝轩以其玲珑空透突出于诸景之前,使建筑有前后空间变化,又有对比。东侧厅屋的巨大山墙,因局部作了处理而不显得呆板,从各个角度都能构成良好画面,是此园设计成功的一个方面。

    园林艺术中的动静处理手法,在以小巧玲珑、曲折幽深见长的网师园尤为成功。如在“月到风来亭”,游人走进了静中有动,而又变化着的美妙景色之中:那沿墙走廊、爬山廊、回廊等迤逦曲折,满池清水倒映着园中的景色,随着一天中时间的变化,景色也跟着变化,待到皓月中天时,月光、灯光、池水波光交相辉映,具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这种景观随着时间而变化,形成了静中有动的艺术效果。

    造园家不仅注意到一天中时间的变化,还考虑到一年四季的变化,那种春宜花、秋宜月、夏宜凉风、冬宜晴雪的静中有动的艺术构思手法,在网师园中是极为成功的。

    殿春簃是网师园中极好的—景,该庭院以梅和芍药闻名。院内有简朴、古雅的小轩两间,另有复室,竹、石、梅、蕉隐于室内后窗几块小小的空地上,窗框仿佛是中国山水画的轴绫边,画就是一角空地上一一湖石,几支翠竹或三二华滋的花草,几株芭蕉构成生机勃勃而又不同的静观画面。

    这些“插曲”运用前后不同的层次,随时间的变化,在不同的光阴效果之下,犹如浓、重、淡、清的水壁画展现在人们眼前,而又是静中有动的画面。通过漏窗或隔扇看殿春簃的室外院内景色时,移花栽木,假山重叠。

    假山靠墙处,有“冷泉亭”,亭旁泉水清澈见底,又有滴水叮咚,形成殿春簃极幽的静境,又有拨动心弦的动境之意。占地虽只一亩左右,庭院构思却有极妙之处。

    4、狮子林

    狮子林与拙政园、留园、沧浪亭共称为苏州四大名园,它位于园林路,始建于元代(公元前1350年前后)。据记载,创园者天加禅师为纪念其师中峰和尚,邀请当时名画家共同策划构思而成,因中峰曾在浙江天月山“狮子峰”住过,故定名为“狮子林”。

    园的整个布局以东西横向的水池为全园中心,池的东、西、南三面都叠石堆山,山上峰峦起伏,山下洞壑宛转,间以溪谷,古木交柯,绿树掩映。园以叠山取胜,奇峰林立。其中有含晖、吐月、玄玉、昂霄等峰,而又以狮子峰为最。

    园东有三院二厅的一组建筑,即鸳鸯厅、燕眷堂和其后的小方厅,原是园主宴客所在,西侧前有立雪堂、堂侧有洞门可登假山,山间建有卧云室、修竹阁,山北为二层建筑揖峰指柏轩,轩沏石桥横架于溪上,跨桥便登假山北部。

    苏州狮子林不大,但其叠山理水的艺术处理较佳,那飞瀑亭的瀑布,分成三段跌落,依崖壁泻下或临空直下,犹如岩崖峭壁上飘下一层薄如蝉翼的水纱,声如激流澎湃,状若万马奔腾。一流清水运转注入荷池,其上又架以石板桥,桥上行人,仿佛置身于山谷间。这景色俨如缩小了的自然式瀑布,人工为之,妙极自然。特别是池上架桥的处里办法,可使水面空间相互贯通,似分非分,增加空间层次,又有倒影效果。

    桥面临水,既便于观赏游鳞莲蕖,又使人感到水面宽阔。池岸叠石参错,池中莲荷高下,水面亭楼倒影,池边绿树拂波,附近又有假山、岩壁,烘托出了飞瀑山势的峥嵘。

    园北部以园林建筑为主,有真趣亭、暗香琉影楼、早船等,全园廊庑周接,随地势起伏变化,高下错落,曲折多变。

    5、环秀山庄

    环秀山庄位于苏州景德路,宋时为景德寺,清乾隆时建为私家园林。它的特点是以山为主,辅以池水。此山为清乾隆时叠山名家戈裕良所建,能逼真地模拟自然山水,在一亩左右的有限空间,山体仅占半亩,却构出了谷溪、石梁、悬崖、绝壁、洞室、幽径,建有补秋舫、问泉亭等园林建筑。以质朴、自然、幽静的山水,来体现委婉含蓄的诗情,通过合理安排山石、树木、水体,体现深远与层次多变的画意。

    全园布局是池东为主山,使人有在一畴平川之内,忽地一峰突起,耸峙于原野之上的感觉。山虽不高,却如巨石磅礴,很有气派。主山分前后两部分,其间有幽谷,荫山全用叠万构成,外形峭壁峰峦,内构为洞,后山临池水部分为湖石石壁,与前山之间留有仅一米左右的距离内,构成洞谷,谷高五米左右。

    一山二峰,巍然矗立,其形给人有悬崖峭壁之感。其间植以花草树木,倍觉幽深自然。山脚止于池边,犹如高山山麓断谷截溪,气势雄奇峭拔。构置于西南部的主山峰,有几个低峰衬托,左右峡谷架以石梁。站在石梁仰望,仰则青天一线,俯则清流几曲,形成活泼生动的园林艺术空间效果。

    池在园之西、南,盘曲如带,又有水谷二道深入南、北假山中,婉蜒深邃,益增变化。水上架曲桥飞梁,以为交通。北面之补秋舫,前临山池,后依小院,附近浓荫蔽日,峰石嵯峨,是为园中幽静所在。

    环秀山庄凿池引水,富有情趣,使得山有脉,水有源,山分水,又以水分山,水绕山转,山因水活,咫尺园景富有生机。

五、江南私家园林(下)

    6、沧浪亭

    沧浪亭在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北宋诗人苏舜钦(子美)买别墅临水筑沧浪亭,是苏州造园史上最早的园林。元、明时期,园废,为佛寺所有。清康熙时,沧浪亭重建。

    该园入口很有特色,有一条小溪从门前而过,东连水池,木桥横架水溪之上。因此,入口既可船来,又可步入,顺应自然,布局灵活,显出了江南水乡的特点。

    借景因地不同,而有所异。苏州的沧浪亭借景颇有妙处。园外有一湾河水,在面向河池一侧不建园墙,而设有漏窗的复廊。长廊曲折,敞一面,封一面,间以漏窗,空间封而不绝,隔而不断。外部水面开朗的景色破壁入园,使沧浪亭园内的空间顿觉开朗扩大。人游廊内,扇扇花窗,步移景换,动静结合,处处有情,面面生意,既是法,又是理。

    漏窗敞露外向,使沧浪亭与封闭的私家园林形成迥然不同的特点,为此园独异之处。该粉漏窗建筑朴素无华,但造型图案精美生动,无一雷同,冠于苏州名园。

    沧浪亭的总体布局以“祟阜广水”、“杂花修竹”为特色,富有自然情趣。该园分为南北两个部分,中心是一座隆起的由东往西的土石假山。环山随地形高低绕以走廊,配以亭榭。假山最高点偏西有方亭,上悬有“沧浪亭”三字匾额。亭东的山上石径曲折多变,间以桥梁溪谷,林木森郁,藤萝蔓挂,犹如深山野谷。

    由廊向南,可达五百名贤祠、翠玲珑,并有—组“旺道堂”为主体的建筑群。顺此往南,过“瑶华境界”,穿花墙过洞门,登梯来到“看山楼”。山际置亭,宜坐宜留,待月迎风,俯视全园。

    南望园外姑苏城墙,一片农村景色。再远望去,天平诸山隐约如云烟,轻淡迷朦,山色如画。而当游人来到北园假山北长长的游廊中时,通过漏窗浏览园内山石、树木、花草、轩榭时,不是静止的画面,而是若隐若现动态的景色,千变万化,美不胜收。利用粉墙窗框来划分空间,使闭合、开敞、明暗、左右、纵深相结合,达到有变化、有层次的园林艺术空间体系。

    7、艺圃

    艺圃在苏州市区“文衙弄”内,明代始建,祟帧末年改称艺圃,又称“敬亭山房”。

    园林面积不大,但布置别致。园的布局以水池为中心,周围布以建筑、山石、花木。北面以建筑为主,构成了一首“闲适古诗”,幽静的环境令人神往。南面以山景为主,而主要的观赏点是池北厅堂前的水谢(有一座明代四角亭,弥足稀贵),人于树内南望,尽收园内。山水之美,比较开朗自然,也很有自然山林之感。

    院内除了环绕水池所形成的主要景区外,还有若干小的景点。西南角围墙以内是一区比较幽静的封闭性小院落,可经由月洞门而入。在南面假山背后,也有一些小空间,具有山径风光。

    园的观赏路线以环池一周为主,另设一些辅助路线。西面一段有游廊,接连两处主要建筑物。园的大门在东部,进门如一普通旧宅院,入园需经一段曲折而修长的巷子,步入内园豁然开朗,这在空间上造成与园景的对比,这是江南园林中所惯用的手法。

    艺圃的水池处理以聚为主,仅略分小水湾与东南及西南二角。由于聚多分少,因此使人感到相当开阔,而东南、西南的水面,增加了水面有延展不尽之意。水上又架设了低平曲折的石桥,以此衬托池水大,山石高,是成功的对比与衬托手法。

    8、寄畅园

    寄畅园位于无锡西郊惠山脚下,初建于明代正德年间,是明朝户部尚书秦金的别墅,明隆庆年间改为现名。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华)园毁,现在园内建筑都是后来重建的,但池沼假山,古木碑石,回廊亭榭都还是旧时的风貌。

    寄畅园西靠惠山,东南是锡山,园的总体布局抓住这个优越的自然条件,以水面为中心,西、北为假山接惠山余脉,势若相连。东为亭榭曲廊,相互对映。园的面积虽不大,但近以惠山为背景,远以东南方锡山龙光塔为借最,近览如深山大泽,远眺山林隐约。山外山,楼外楼,空间序列无穷尽。

    园内池水、假山就是引惠山的泉水和开采山中的黄石作成,是惠山的自然延伸,这更是得天独厚了。所以,此园在借景、选址上都相当成功,处理简洁而效果丰富,水平甚高,宜为江南名园之一。

    寄畅园的水池和山的处理也很成功。水面南北纵深,池岸中部突出鹤步滩,上植大树二株,与鹤步滩相对处突出知鱼槛亭,划分水面为二,若断若续。池北又有平桥浅低,似隔还通,层次丰富。山的轮廓有起伏、有主次。其中部较高,以土为主,二侧较矮,以石为主,土石间栽植藤蔓和树木,配合自然。山虽不高,而山上高大的树木却助长了它的气势。假山间为山涧,引惠山泉水入园,水流婉转跌落,泉声聒耳,空谷回响,如八音齐奏,称八音澜,与“天下第二泉”相连。

    在观赏路线的组织中,也运用江南园林常用的空间疏密相间手法。从现在西南角的园门入园后,是二个相套的小庭院,走出厅堂,则视线豁然开朗,一片山林景色。在到达开阔的水池处前,又都必须经过山间曲折的小路、谷道和涧道。这种不断分割空间、交换景色的处理手法,造成了对比效果,使人感到园内景色生动和丰富多彩,从而不觉得园小。

    该园原作为别墅之用,所以建筑物所占的比重较少,以山水为主。建筑的布置上,以秉礼堂处较好。一个不大的庭院分隔成数个空间,它们之间主次分明又互相流通。在视线上则增加了层次,扩大了空间。庭院内的走廊、小水池、石峰和花木则更显得生动活泼。但从秉礼堂向东、西、北三面看,由于墙上漏窗的位置较高,不能隐约见到园内景色,略显封闭。

    寄畅园的一些布置手法,特别是在模仿自然情趣上所达到的效果是很好的。但园的布置也存在一些缺点,园东南角处过于开敞、单调,与园内的整个气氛不协调,园内建筑不够精巧,彼此之间也比较缺乏联系。

    9、上海豫园

    上海豫园原为明代潘允端以“豫悦老亲”,为其父所建,取名豫园,是上海著名园林之一。豫园建于明朝嘉靖、隆庆、万历年间(公元1559年~1577年),占地二公顷左右,设计精巧,相局疏密得当,具有小中见大的特点,融合了明清两代南方园林建筑艺术风格,曾被誉为“奇秀甲于东南”的古园林。今日豫园约有48个风景点,由五条龙墙把它们分割成六个不同景区,各有特色。

    豫园的造园艺术尤以园林空间虚实对比的处理手法为佳。它的入口处是一座朴实无华的大门,进入园内,过三穗堂,便是仰山堂、卷雨楼。在仰山堂可凭栏仰视北部那高约12米的黄石假山山景,这就是明代园林建筑第一高手上海张南阳精心设计的遗作,至今保存完好,名扬海内外。卷雨楼北临池水,这池水既是造景的重要部分,又起到分割空间的作用。视线无阻却又被大池相隔,这可以说是有虚有实了。

    池之东有一条游赏路线,以游廊相联,廊中有方亭一座,又有“渐入佳境”匾额。在游廊中可欣赏大水池周围形貌苍古的自然景物,但又与中部园景相隔,不是一览无余,而是有虚有实。游廊左侧又有高三米左右的石峰,起到障景和增加空间层次的作用。廊的尽端正面墙壁上有“峰迥路转”的石刻,在这里既可去大假山,又可通中部园景,逶转分开,通前达后,曲折深奥,渐入幻境。在假山山麓有挹秀亭,在挹秀亭中既可窥见大假山和池面荷花的秀丽景色,而又不让你见似真似假的大假山全貌,一虚一实的造园手法,运用得极妙。

    仰山堂前的池水分流两支,使山景有溪流纵横之感。一支向西入山间,深奥莫测,一支向东过水榭绕“万花楼”下。清流狭长,而其上隔以花墙,流水复自月门中穿过,望去有深远不知其终之感,有虚有实。更为引人之处是用清流与复廊联系,中有一道漏窗的墙,把景物分隔成两个境界,南面是流水山石,北面是厅堂过道。游人步入廊内,左顾右盼,彼此衬托,充实情趣,顿觉空间扩大,层次加多,有虚有实,咫尺之地,有极妙的安排。

    万花楼东是以点春堂为中心的建筑群。点春堂是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为上海人民革命斗争的遗址之一。堂前有打唱台,堂东倚墙叠山筑屋,下有小溪石洞。山颠的快楼形体轻巧玲珑。出点春门楼,就是豫园东部胜景,会景楼风景区展现在眼前。明代风格的长廊“点春廊”引你穿过翠竹,会景楼与九狮轩隔水相望,傍水的九狮轩水榭,静卧在青石古树之中。

    玉玲珑、玉华堂、积玉峰、积玉廊是玉玲珑风景区的精华,天工奇石玉玲珑,据说为宋徽宗花石纲的遗物,实乃石中异宝。积玉峰置于积玉廊上,与玉玲珑、玉华堂似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又得碧水相衬,真可谓交相辉映。

    积玉廊北尽头新堆砌了一座假山,山道曲折盘桓,山洞幽致别趣,洞中套洞,错综相交,路中盘路,起伏相间,且有洞流,聚而成泉,顺悬崖直下,绕山道,过石室,随廊而去……。

    粉墙围住得月楼,得月楼为之俏丽,而会景楼和玉玲珑两风景区又被巧妙隔开,墙间洞开一门,“玉玲陇”正好映在洞门之中。人随曲桥引,石在洞中游,恍惚之中有一种朦胧美。

    整个东部占地7亩,水池就占了60%,使东部景致倒映在碧波水池中,虚实相间,相映成趣。

    内园原为邑庙后花园,占地二亩,以“晴雪堂”为主体。堂东有溪流与廊、亭、花墙组成庭院。厅前叠山,山后建楼,参差错落,间种古木,植物繁茂,花草树木品种丰富。

    嘉定秋霞圃是上海最古老名园。这座园林原系明代工部尚书龚弘的私人宅园,园中有给人以四季之美的“丛桂轩”座落在桂花丛中,堪称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佳品。

    10、个园

    在扬州市东关街北有一座个园,清初称寿芝园,相传园内叠石出于石涛之手。嘉庆时属两淮盐首黄氏,因种竹多,得名个园。此园以四季叠石假山著称,南为入口,中部有二池:东池以小桥划水域为二,池南桂花厅,面阔三间,单檐歇山,是园中主要建筑,池北有六角亭一处;西池较小,北岸砌有湖石假山,南岸为竹林。园北有长达十一间的二层园林建筑。

    以四季假山闻名的个园,春景在桂花厅南的近入口处,沿花墙布置石笋,似春竹出土,又竹林呼应,增加了春天的气息。夏景在园的西北,湖面假山临池,涧谷幽邃,秀木紫荫,水声潺潺,清幽无比。秋景是黄石假山,拔地数仞,悬崖峭壁,洞中设置登道,盘旋而上,步异景变,引人入胜。山顶置亭,形成全园的最高景点。

    冬季假山在东南小庭院中,倚墙叠置色洁白、体圆浑的宣石(雪石),犹如白雪皑皑未消,又在南墙上开四行园孔,利用狭巷高墙的气流变化所产生的北风呼啸的效果,成为冬天大风雪的气氛。而就在小庭院的西墙上又开一圆洞空窗,可以看到春山景处的翠竹、茶花,又如严冬已过,美好的春天已经来临。这种构思设想的园林空间变化的艺术极具新意。

第八章  园林建筑的类型和特点 

(一) 亭

    亭的历史十分悠久,但古代最早的亭并不是供观赏用的建筑。如周代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塞的小堡垒,设有亭史。到了秦汉,亭的建筑扩大到各地,成为地方维护治安的基层组织所使用。《汉书》记载:“亭有两卒,一为亭父,掌开闭扫除;一为求盗,掌逐捕盗贼”。

    魏晋南北朝时,代替亭制而起的是驿。之后,亭和驿逐渐废弃。但民间却有在交通要道筑亭为旅途歇息之用的习俗,因而沿用下来。也有的作为迎宾送客的礼仪场所,一般是十里或五里设置一个,十里为长亭,五里为短亭。同时,亭作为点景建筑,开始出现在园林之中。

    到了隋唐时期,园苑之中筑亭已很普遍,如杨广在洛阳兴建的西苑中就有风亭月观等景观建筑。唐代宫苑中亭的建筑大量出现,如长安城的东内大明宫中有太液池,中有蓬莱山,池内有太液亭。又兴广宫城有多组院落,内还有龙池,龙池东的组建筑中,中心建筑便是沉香亭。

    宋代有记载的亭子就更多了,建筑也极精巧。在宋《营造法式》中就详细地描述了多种亭的形状和建造技术,此后,亭的建筑便愈来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

    亭子不仅是供人憩息的场所,又是园林中重要的点景建筑,布置合理,全园俱活,不得体则感到凌乱,明代著名的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有极为精辟的论述:“……亭胡拘水际,通泉竹里,按景山颠,或翠筠茂密之阿,苍松蟠郁之麓”,可见在山顶、水涯、湖心、松荫、竹丛、花间都是布置园林建筑的合适地点,在这些地方筑亭,一般都能构成园林空间中美好的景观艺术效果。

    也有在桥上筑亭的,如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北京颐和园中西堤上的桥亭等,亭桥结合构成园林空间中的美好景观艺术效果,又有水中倒影,使得园景更富诗情画意,如扬州的五亭桥还成为扬州的标志。

    亭子以其美丽多姿的轮廓与周围景物构成园林中美好的画面。如建造于孤山之南,“三潭印月”之北面柳丝飞翠小岛的杭州西湖湖心亭,选址极为恰当,四面临水,花树掩映,衬托着飞檐翘角的黄色琉璃瓦屋顶,这种色彩上的对比显得更加突出。岛与建筑结合自然,湖心亭与“三潭印月”、阮公墩三岛如同神话中海上三座仙山一样鼎立湖心。而在湖心亭上又有历代文人留下“一片清光浮水国,十分明月到湖心”等写景写情的楹联佳作,更增湖心亭的美好意境,而人于亭内眺望全湖时,山光水色,着实迷人。

    在赏月胜地“三潭印月”,亭子成为构成这一景区的重要建筑。从“小瀛洲”登岸,迎面来的主要景观建筑便是先贤祠和一座小巧玲珑的三角亭,以及与三角亭遥相呼应的四角“百寿亭”,亭与桥既构成了三潭印月水面空间分割,又增加了空间景观层次,成为不可缺少的景观建筑,人于亭内居高临下,可以纵情地远望四面的湖光山色,近览水面莲荷,那红的、白的、黄的花朵,尽情欣赏“水上仙子”的娇容丽色。绿树掩映的“我心相印亭”以及“三潭印月”的碑亭,都为构成三潭印月的园林景观、空间艺术层次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我心相印”因有“不必言说,彼此意会”的寓意,更增“三潭印月”这一景区的情趣。

    亭既是重要的景观建筑,也是园林艺术中文人士大夫挽联题对点景之地。如清新秀丽的济南大名湖,向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美。湖中的小岛上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历下亭,初建于北魏年间,重建于明嘉靖年间。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杜甫曾到此一游,题诗曰:“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清代书法家何绍基将此诗句写成楹联,挂于亭上,名亭、名诗、名书法,堪称三绝。

    在离绍兴不远的关诸山一带,秀峰环抱,青峦叠翠,在一片开阔的地形中,建有—座精致的小亭,离亭不远,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这就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当年作《兰亭集序》的地方。在兰亭泓池水旁有一块石脾,上书“鹅池”两字。据说那“鹅”字是王羲之亲笔,“池”字是其七子王献之所写,“鹅”字一笔写成,清标拔俗,浑润中藏骨而不族,似得神助。而今人们游兰亭,名字、名题和王羲之传说故事,成为人们仰慕的著名园林景区,而整个兰亭景区,也是以兰亭命名,这不能不说亭于园林中的重要行了。

    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而命名的陶然亭,在北京先农坛的西面,建于清康熙年间,亭基较高,故有登临眺远之胜。

    在杭州孤山北麓赏梅胜地的放鹤亭,是为纪念北宋诗人林和靖而建。林和靖曾在孤山北麓结庐隐居,除吟诗作画,还喜好种梅养鹤。在他一生所写的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特别为人所传颂,人因文传,亭因人建,名人名诗名亭和放鹤亭一带梅林,每到冬天,寒梅怒放,清香四溢的“香雪海”中隐一亭,使得放鹤亭更为名闻遐尔。

    在我国园林中,几乎都离不开亭。在园林中或高处筑亭,既是仰观的重要景点,又可供游人统览全景,在叠山脚前边筑亭,以衬托山势的高耸,临水处筑亭,则取得倒影成趣,林木深处筑亭,半隐半露,即含蓄而又平添情趣。

    在众多类型的亭中,方亭最常见。它简单大方。圆亭更秀丽,但额坊挂落和亭顶都是圆的,施工要比方亭复杂。在亭的类型中还有半亭和独立亭、桥亭等,多与走廊相连,依壁而建。亭的平面形式有方、长方、五角、六角、八角、圆、悔花、扇形等。亭顶除攒尖以外,歇山顶也相当普遍。

园门

    我网古典园林中的门犹如文章的开头,是构成一座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造园家在规划构思设计时,常常是搜奇夺巧,匠心独运。

    如南京瞻园的入口,小门一扇,墙上藤萝攀绕,于街巷深处显得情幽雅静,游人涉足入门,空间则由“收”而“放”。一入门只见庭院一角,山石一块,树木几枝,经过曲廊,便可眺望到园的南部山石、池水建筑之景,使人感到这种欲露先藏的处理手法,正所谓“景愈藏境界愈大”了,把景物的魅力蕴含在强烈的对比之中。

    苏州留园的入口处理更是苦心经营。园门粉墙、青瓦,古树一枝,构筑可谓简洁,入门后是一个小厅,过厅东行,先进一个过道,空间为之一收。而在过道尽头是一横向长方厅,光线透过漏窗,厅内亮度较前厅稍明。从长方厅西行,又是一个过道,过道内左右交错布置了两个开敞小庭院,院中亮度又有增强,这种随着人的移动而光线由暗渐明,空间时收时放的布置,造成了游人扑朔迷离的游兴。等到过门厅继续西行,便见题额“长留天地间”的古木交柯门洞。门洞东侧开一月洞空窗,细竹摇翠,指示出眼前即到佳境。这种建筑空间的巧妙组合中,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杭州“三潭印月”中心绿洲景区的竹径通幽处,通过圆洞门看去,在竹影婆娑中微露羊肠小径,用的就是先藏后露、欲扬先抑的造园手法,这也正如说书人说到紧要处来一个悬念,引入入胜,这都说明我国造园的艺趣。又如苏州沧浪亭,门外有木桥横架于河水之上,这里既可船来,又可步入,形成与众园不同的入口特点。

    园林的门,往往也能反映出园林主人的地位和等级。例如进颐和园之前,先要经过东宫门外的“涵虚”牌楼、东宫门、仁寿门、玉澜堂大门、宜芸馆垂花门、乐寿堂东跨院垂花门、长廊入口邀月门这七种形式不同的门,穿过九进气氛各异的院落,然后步入七百多米的长廊,这一门一院形成不同的空间序列,又具有明显的节奏感。

 

    我国建筑中的走廊,不但是厅厦内室、楼、亭台的延伸,也是由主体建筑通向各处的纽带,而园林中的廊子,既起到园林建筑的穿插、联系的作用,又是园林景色的导游线。如北京颐和园的长廊,它既是园林建筑之间的联系路线,或者说是园林中的脉络,又与各样建筑组成空间层次多变的园林艺术空间。

    廊的形式有曲廊、直廊、波形廊、复廊。按所处的位置分,有沿墙走廊、爬山走廊、水廊、回廊、桥廊等。

    曲廊多楹迤逦曲折,用一部分依墙而建,其它部分转折向外,组成墙与廊之间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小院落,其中栽花木叠山石,为园林增添无数空间层次多变的优美景色。

    复廊的两侧并为一体,中间隔有漏窗墙,或两廊并行,又有曲折变化,起到很好的分隔与组织园林空间的重要作用。爬山廊都建于山际,不仅可以使山坡上下的建筑之间有所联系,而且廊子随地形有高低起伏变化,使得园景丰富。水廊一般凌驾于水面之上,既可增加水面空间层次的变化,又使得水面倒影成趣。桥廊是在桥上布置亭子,既有桥梁的交通作用,又具有廊的休息功能。

    我国明末的园林家计成在《园冶》中说:“宜曲立长则胜,……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婉蜒无尽……”。这是对园林中廊的精炼概括。

    廊的运用在江南园林中十分突山,它不仅是联系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在划分空间,组成一个个景区的重要手段,廊子又是组成园林动观与静观的重要手法。

    廊的形式以玲珑轻巧为上,尺度不宜过大,一股净宽1.2米至1.5米左右,柱距3米以上,柱径15公分左右,柱高2.5米左右。沿墙走廊的屋顶多采用单面坡式,其他廊子的屋面形式多采用两坡顶。

 

园林中的景墙

    粉墙漏窗,这已经成为人们形容我国古典园林建筑特点的口头语之—。在我国的古园林中,你要稍加留心,经常会看到精巧别致、形式多样的景墙。它既可以划分景区,又兼有造景的作用。在园林的平面布局和空间处理中,它能构成灵活多变的空间关系,能化大为小,能构成园中之园,也能以几个小园组合成大园,这也是“小中见大”的巧妙手法之一。

    所谓景墙,主要手法是在粉墙上开设有玲珑剔透的景窗,使园内空间互相渗透。如杭州三潭印月绿洲景区的“竹径通幽处”的景墙,既起到划分园林空间的作用,又通过漏窗起到园林景色互相渗透的作用。

    上海豫园万花楼前庭院的南面有一粉墙,上装有不同花样的漏窗,起到分割空间,又起到空间相联的作用。而那水墙的作用则更为巧妙,既分割了庭院,丰富了万花楼前庭院的空间关系。粉墙横于水系之上,使溪水隔而不断,意趣无穷,而又有水中倒影,极大地丰富了水面景色。

    北京颐和园中的灯窗墙,是在白粉墙上饰以各式灯窗,窗面镶有玻璃。在明烛之夜,窗光倒映在昆明湖上,水光灯影,灯影还有生动的图案,令人叹为观止。

    苏州拙政园中的枇杷园,就是用高低起伏的云墙分割形成园中园的佳例,苏州留园东部多变的园林空间,大部分是靠粉墙的分割来完成的。

    景窗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空窗、花格窗、博古窗、玻璃花窗等。

    种类繁多的桥真可以说是千姿百态。在我国园林中,有石板桥、木桥、石拱桥、多孔桥、廊桥、亭桥等。置于园林中的桥除了实用之外,还有观赏、游览以及分割园林空间等作用。在杭州等地的园林中,还有历史故事传说中的桥,如西湖白堤上的断桥。园林中的桥,又多以矫键秀巧或势若飞虹的雄姿,或小巧多变,精巧细致,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慕名而去。

    我园古典园林中所有桥梁的类型,在江南园林中可以说是应有尽有。而且在每个园林,以致每个景区几乎都离不开桥。如杭州西湖园林区的白堤断桥、“西村唤渡处”的西冷桥、花港观鱼的木板曲桥、“三潭印月”的九曲桥、“我心相印亭”处的石板桥等。各种各样的桥在杭州园林的平面与空间组合中,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广阔的西湖水面层次多变的空间关系,主要就是由苏堤六桥、白堤断桥、西冷桥等与长堤结合,把西湖水面划分成层次多处的空间,否则西湖水面就会感到空旷单调而无变化。而桥的作用又可使水面空间隔而不断,桥上行人,桥下行船,丰富了西湖水面的变化。

    在湖中有岛,岛中有湖的“三潭印月”,九曲桥的布置使水面空间层次多变,用曲桥构成丰富的园林空间。园路常曲,平桥多折,这既增加了空问层次的变化,又拉长了游览中动观的路线。

    桥又起到联系园林景点的重要作用,再以三潭印月为例,从“小瀛洲”弃船登岸之后,游人穿过先贤祠就步入九曲桥,桥右是一座小巧玲戏的三角亭,与三角亭遥遥相对,在九曲桥上筑有一座四角亭,形成组合式的亭桥园林建筑。在这里既看到了景点建筑的联系靠桥,而接近水面的曲桥使游人便于观赏水中的倒影和游鱼,又可以欣赏水面莲荷,人行桥上得到极大的快慰和乐趣。

    苏堤上的“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有苏东坡“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路与南桥通。……”的诗句,正点出了桥的妙用。

    杭州园林中的桥又由于它与文化历史或民间传说相结合,更给园林增添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如对建于唐代的断桥,诗人张祜就有“断桥荒藓涩”之句,于是人们走在这座历史上苔藓斑斑的古桥,就会顿生怀古之幽思。而且,它既是历史上的名桥,更因白娘娘和许仙曾在这里相会,而使人们因历史的传说浮想联翩。待到冬雪时,断桥残雪,远山近水,银装素裹,分外妖挠,断桥又是西湖园林风景的重要景观点了。

    在江南众多的私家园林中,在小小的园林空间中不同类型的桥不仅使水面空间层次多变,构成丰富的园林空间艺术布局,它还起到园林景点联系的明显作用。一些一步即过的石板小桥,常常既是游览路线中不可少的构筑。在水面空间的层次变化中,常用小桥收而为溪、放而为池的水景处理手法来丰富水系多变的意境。如苏州网师园里的引静桥,可以说是苏州园林中最小的石拱桥了。长二米,宽仅三尺,这座姿态苗条秀美的袖珍小桥可称得上是网师园林园中的点睛之笔了。

    在江南园林中颠具特色的浙江海盐城绮园内的石拱桥是一座双向反曲线的石拱桥,两边竖有精美的石栏,是一座式样美观、幽雅别致、波摇月影,园林景观中少见的单拱石桥,它即是点景建筑,又起到分割水面空间的作用。

    亭与桥等形式的组合桥,由于它独特的造型艺术特点,往往又成为城市的标志,如杭州西湖三潭印月的九曲亭桥,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都是有代表性的例子。

    在北方皇家园林中,要数北京颐和园的桥墩最具有特色了。如昆明湖的玉带桥,全用汉白玉雕琢而成,桥面呈双向反曲线,显得富丽、幽雅、别致,又有水中倒影,成为昆明湖中极重要的观赏点。桥采用亭桥组合的形式,亭东西备有牌坊一座,犹如护卫拥立。而昆明湖上东堤上的十七孔桥,那更是颐和园昆明湖水面上不可少的点景和水面分割又联系的一座造型极美的联拱大石桥。桥面隆起,形如明月,桥栏雕着形态各异的石狮,只只栩栩如生,极为生动。游人漫步桥畔,长桥卧碧波,又有亭、岛等园林建筑相映媲美,成为昆明湖上重要的点景之作。而在昆明湖的西堤上,则又有西堤六桥,六桥各异,特点不同,桥与西堤成为昆明湖水面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园林中,或在重要的风景点,有些桥也因有著名诗人的咏词赞颂,而使园林或风景区留名千古,与园林风景相得益彰。如苏州寒山寺的枫桥,就是因为有了人所共知的唐代诗人张继写了著名的《枫桥夜泊》诗,而使得寒山寺园林名声更加名闻退尔。

    桥,也有的以它独特的造型和结构,以及它的悠久历史等,单独成为自然风景区的重要名胜景点。如在闽南永春县东平乡的湖洋溪上,有一座罕见的长廊屋盖梁式桥,它以娇键秀巧的美姿,与湖洋溪两岸景色幽美、迷人的风光组成游览胜地。

    距今已有八百三十余年的东关桥,全长85米,宽5米,采用青岗石和特大木料构筑,共六墩、五孔,墩呈船形,均用青岗岩石条互相交错叠压,干砌而成。桥墩上的青石雕刻精巧细致,栩栩如生,而且每一墩的雕刻内容各异。加上此地自然景色诱人,历来有不少文人墨客挥笔赞颂。其中清代王光华写的《通仙桥游》一直令人回味。“桃谷寺源路不迷,垂虹人渡石林西。双鱼塔近残霞散,五岫台空落照低。置驿此间通上国,放舟何日到仙溪。会当立马金鳖上,大笔淋漓认旧题”。

    名桥、名诗,又与春和景明,舟帆片片,鸯鸯戏水,似与游者熙然相乐。夏日林壑更美,满目蔚然而深秀,枕席纳凉,其乐无穷。至秋,风霜高洁,凭栏赏景,听涓涓之流水,眺望恬静之境界,叫人耳目开窍,身心俱适。冬季水落而石出,水尤清冽,越显得幽深雅致。四季之景各异,游人不管何时游览,都会得到极大的满足。桥置于自然风景中,可以成为自然风景园林中的主要景观建筑。

    中国桥是艺术品,不仅在于它的姿态,而且还由于它选用了不同的材料。石桥之凝重,木桥之轻盈,索桥之惊险,卵石桥之危立,皆能和湖光山色配成一幅绝妙的图画。

榭、舫

    《园冶》中说:“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或水比、或花畔,制亦随态”。

    榭与舫的相同处是都是临水建筑,不过在园林中榭与舫在建筑形式上是不同的。榭又称为水阁,建于池畔,形式随环境而不同。它的平台挑出水面,实际上是观览园林景色的建筑。建筑的临水面开敞,也设有栏杆。建筑的基部一半在水中,一半在池岸,跨水部分多做成石梁柱结构,较大的水榭还有茶座和水上舞台等。

    舫又称旱船,是一种船形建筑,建于水边,前半部多是三面临水,使人有虽在建筑中,却又犹如置身舟辑之感。船首的一侧设平板桥与岸相连,颇具跳板之意。舫体部分通常采用石块砌筑。

    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榭与舫的实例很多,如苏州拙政园中的芙蓉榭,半在水中、半在池岸,四周通透开敞。颐和园石舫的位置选得很妙,从昆明湖上看去,好象正从后湖开来的一条大船,为后湖景区的展开起着景露意藏的作用。

(四)楼与阁

    一讲起园林建筑,人们很自然的会提到亭、台、楼、阁。确实,在园林建筑中,楼与阁是很引人注目的建筑物。它们在园林建筑中体量比较大、造型复杂,所以在园林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往往起到控制全园的作用,如颐和园中的佛香阁。

    也有的楼与阁在某些景点作为主体建筑出现,加避暑山庄的烟雨楼,嘉兴南湖的烟雨楼等。也有的风景区,就是以楼或阁而成景,如位于武昌蛇山上的黄鹤楼,座落在湖南丘洲烟波浩渺的洞庭湖边的岳阳楼,以及在南昌赣江边上的滕王阁等。

    楼与阁极其相似,而又各具特点。楼的平面一般呈狭长形,也可曲折延伸,立面为二层以上。园林中的楼有居住、读书、宴客、观赏等多种功能,通常布置在园林中的高地、水边或建筑群的附近。

    阁,外形类似楼,四周常常开窗,攒尖顶,每层都设挑出的平坐等。阁的建筑,一层的也较多,如苏州拙政园的浮翠阁、留听阁;临水而建的就称为水阁,如苏州网师园的濯樱阁等。但大多数的阁是多层的,颐和园的佛香阁为八面三层四重檐,高达41米,其下部砌有一座20余米高的大石台基,沿台基的四周建了一圈低矮的游廊作为陪衬。整个建筑庄重华丽,金碧辉煌、气势磅礴,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是整个颐和园园林建筑的构图中心。台湾高雄莲池谭春秋阁,在高雄市北部,底部外挑作裙廊形式,二阁分立潭中,互为陪衬,艺术造型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建筑传统,结合不同的风景环境形成了独自的风格,很有艺术特色。

    一般来说,楼与阁相似之处很多,如比较轻盈、灵巧,一般多作二层,上层高度为下层的十分之七左右,重檐,四面开窗,平面多作方形或多边形,屋顶作歇山顶或攒尖顶,构造与亭相似。

厅、堂、轩

    厅与堂在私家园林中一般多是园主进行各种享乐活动的主要场所。从结构上分,用长方形木料做梁架的一般称为厅,用圆木料者称堂。

    厅又有大厅、四面厅、鸳鸯厅、花厅、荷花厅、花蓝厅。大厅往往是园林建筑中的主体,面阔三间五间不等。面临庭院的一边,柱间安置连续长窗(隔扇)。在两侧墙上,有的为了组景和通风采光,往往也开窗,既解决了通风采光的要求,又成为很好的取景框,构成活的画面。加苏州留园中的五峰仙馆等。也有的厅为了四面景观的需要,四周围以回廊、长窗装于步柱之间,不砌墙壁,廊柱间设半栏坐槛,供坐憩之用,如苏州拙政园的远香堂。

    鸳鸯厅如留园的林泉耆硕之馆,厅内以屏风、落地罩、纱隔,将厅分为前后两部分,主要一面向北,大木梁架用方料,并有雕刻。向南一面为圆料,无雕刻饰。整个室内装饰陈设雅静而又富有。平面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建筑的外形比较简洁、朴素、大方。

    花厅,主要供起居、生活或兼作会客之用,多接近住宅。厅前庭院中多布置奇花异草,创造出情意幽深的环境,如拙政国的玉兰堂。

    荷花厅为临水建筑,厅前有宽敞的平台,与园中水体组成重要的景观。如苏州怡园的藕香谢、留园的涵碧山房等,皆属此种类型。

    花厅与荷花厅室内多用卷棚顶。花篮厅的当心步柱不落地,代以垂莲柱,柱端雕花蓝,梁架多用方木。

    馆与轩实属厅堂类型,有时置于次要位置,以作为观赏性的小建筑。如留园的清风池馆,网师园的竹外—枝轩等。《园冶》中说得好,“轩式类车,取轩欲举之意,宜置高敞,以助胜则称”。意思是轩的式样类似古代的车子,取其高敞而又居高之意(车子前面坐驾驶者的部位较高)。轩建于高旷的地方对于景观有利,并以此相称。

 

第九章 园林艺术论著——《园冶》

    我国明代不仅造园活动有较大的发展,造园理论也有许多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学习的地方,特别是计成所著,并于崇帧七年(1634年)刊版印行的《园冶》一书,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园冶》作者计成字无否,江苏吴江县人,生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他不仅能以画意造园,而且也能诗善画,他主持建造了三处当时著名的园林—常州吴玄的东帝园、仪征汪士衡的嘉园和扬州郑元勋的影园。

    《园冶》是计成将园林创作实践总结提高到理论的专著,书中既有实践的总结,也有他对园林艺术独创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并有园林建筑的插图二百三十五张。《园冶》采用以“骈四骊六”为其特征的骈体文,是一部历史上的重要造园专著,在文学上也有其一定的地位。

    《园冶》共三卷,卷一的“兴造论”和“园说”是全书的立论所在,即造园的思想和原则,后有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十篇。在十篇的论述中,相地、立基、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篇是专门论述造园艺术的理论,也是全书的精华所在。特别是相地、掇山、借景更是该书精华的精华,而屋宇、装折、窗、墙垣则着重建筑艺术的具体论述。

    《园冶》一书的精髓,可归纳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两句话。这两句话的精神贯穿于全书。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说明造园所要达到的意境和艺术效果。计成处于封建社会的后期,所以在《园冶》中,属于封建士大夫阶层闲情逸趣的内容很多。如何将“幽”、“雅”、“闲”的意境营造出一种“天然之趣”,是园林设计者的技巧和修养的体现。以建筑、山水、花木为要素,取诗的意境作为治园依据,取山水画作为造园的蓝图,经过艺术剪裁,以达到虽经人工创造,又不露斧凿的痕迹。例如在园林中叠山,就“最忌居中,更宜散漫”。

    亭子是园林中不可少的建筑,但“安亭有式,基立无凭”。建造在什么地方,如何建造,要依周围的环境来决定,使之与周围的景色相协调,使环境显得更丰富自然。例如在厅堂前置山,“耸起高高三峰,排列于前”,那就是败笔。

    长廊是游览的路线,“宜曲宜长则胜”。要“随形而弯,依势而曲或蟠山腰,或穷水际,通花渡壑,蜿蜒无尽”。楼阁必须建在厅堂之后,可“立半山半水之间”,“下望上是楼,山半拟为平屋,更上一层,可穷千里目也”。

    造园不是单纯地摹仿自然,再现原物,而是要求创作者真实地反映自然,又高于自然。尽可能做到使远近、高低、大小互相制约,达到有机的统一,要体现出大地的多姿。它有的似山林,有的似水乡,有的庭院深深,有的野味横溢,各具特色。如苏州拙政园,经过造园家的巧妙布置,这一带原来的一片洼地便形成了池水迂回环抱,似断似续,崖壑花木屋宇相互掩映、清澈幽曲的园林景色,真可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佳作。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是《园冶》一书中最为精辟的论断,亦是我国传统的造园原则和手段。“因”是讲园内,即如何利用园址的条件加以改造加工。《园冶》说:“因者,随基势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谢,小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

    而“借”则是指园内外的联系。《园冶》特别强调“借景”“为园林之最者”。“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它的原则是“极目所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方法是布置适当的眺望点,使视线越出园垣,使园之景尽收眼底。如遇晴山耸翠的秀丽景色,古寺凌空的胜景,绿油油的田野之趣,都可通过借景的手法收入园中,为我所用。这样,造园者巧妙地因势布局,随机因借,就能做到得体合宜。

    《园说》是全书的总论,作者从造园艺术出发,就园林所要达到的意境做了描绘,其中最为精辟的莫过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了。它是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一个纲,也是人们评价一个园林艺术作品的重要信条,两篇文字都不仅长,但言简意深。

    造园设计是要创造一种意境的,为着创造这种幽、雅、闲的意境,造成一种“天然之趣”,《园冶》把园址的选择(“相地篇”)作为造园的第一件事,因为它是造园设计的基础和根据。

    “相地合宜”则“构园得体”。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即选址要合理。园址有山林地、村庄地、郊野地、江湖地、城市地、傍宅地。依其天然的条件,“园地惟山林最胜”,它“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如能结合不同特点的地形,发挥不同地形的特点,就能创作出不同特点的园林艺术作品。

    如村庄地,“团团篱落,处处桑麻,凿水为壕,挑堤种柳,门楼知稼,廊庑连芸”,具有浓郁的田园风味,在城市中长久居住的人,到这种村庄地田国园林中另有一番情趣。

    又如江湖地,“江干湖畔,深柳疏芦之际,略成小筑,足徽大观也”。在江边、湖边、深柳或疏芦之地,适当地而又规模不大的建造园舍,就可以取得很好的造园效果,不亚于洋洋大观,建筑太多反而会破坏了大自然原来的美。

    城市地本不宜选园,但也不是绝对的,如能处理得好,却也能“闹处寻幽”,也有“得闲即诣,防兴携游”之便。

    计成对十亩之地的田园如何规划也作了具体布局。他认为,十分之三开池,十分之七中以四分垒土成山,高低可以不论,栽竹最为相宜。内外景色,厅堂空旷,好似开放的绿野,叠石成山,又环篱筑成曲径,植桃李满园,直能入画。总之,造园设计就是要巧于利用园址地势的高低形状,及风景资源来造景。

    “立基”讲的是园林建筑的设计原则。一般园林应以“定厅堂为主”,首先考虑取景,适以南向为宜,其余亭台可以“格式随宜”。主体建筑定了,那么下一步便是“……筑垣须广,空地多存,任意为持,听以排布,择成馆舍,余构亭台,格式随宜,栽培得致。……开土堆山,沿池驳岸;曲曲一湾柳月,濯魄清波,遥遥十里荷风;递香幽室……池塘倒影,拟入鲛宫。一派涵秋,重阴结复,疏水若为无尽,断处通桥,开林须酌有因,按时架屋,房廊蜿蜒,楼阁崔巍,动江流天地外之情,合山色有无中之句”。

    “屋宇”、“装折”、“门窗”、“铺地”、“墙垣”都是园林建筑的具体内容。在《园冶》中不仅都列了专题,而且都辅以图说,为研究江南园林和明末清初的南方建筑提供了文献资料。

    第三篇“屋宇”,指出了园林屋宇的特色和单体建筑的营建。单体建筑的设计首先从平面布置着手,然后设计立面。屋宇的结构有五架梁、七架梁、九架梁;草架、重椽磨角的结构,与现存江南常见的梁架相吻合。

    第四篇“装折”,即内檐装修,如屏门、移动的隔扇、门窗等装修,是中国建筑分隔空间及内外的活动构件,起到空间的分割与联系等作用。

    第五篇“门窗”,这里专指墙上的门窗框洞。“门窗磨空,制式时裁,不惟屋宇翻新,斯谓园林遵雅。工精虽专瓦作,调度犹在得人,触景生奇,含情多致,轻纱环碧,弱柳窥青。伟石迎人,别有一壶天地;修筱弄影,疑来隔水笙簧。佳景宜收,俗尘安到。切忌雕楼门空,应当磨琢窗垣;处处邻虚,方方侧景”。既讲出了门窗的做法与原则,又把门窗在园林室内外空间隔与联,用门窗造成室内外空间的渗透等作了意境深刻的分析。

    第六篇“墙垣”,“凡园之围墙,多于版筑,或于石砌,或编篱棘。夫编篱斯胜花屏,似多野致,探得山林趣味。如内花端水次,夹径环山之垣,或宜石宜砖,宜漏宜磨,各有所制,从雅尊时,令人欣赏,园林之佳境也”。计成认为园内的花前、水边、路旁和环山的围墙、或石叠、或砖砌,或宜砖墙,或宜磨砖,材料方法,各有不同,但总的必须“从雅遵时”合于园林环境。那种把园林的围墙任凭工匠雕成花草、禽鸟、神仙、怪兽之类,以为巧制,反而不美,有损于园林意境,即使在宅堂中应用,也不能成功。他的这种审美观点,对我们今天的造园活动是非常有益的。

    第七篇“铺地”,铺地篇篇首较长,主要把铺地的道理讲了出来。总的原则是铺街砌地,与花园住宅略有不同。只有厅堂大厅中铺地一概用磨砖;而小径弯路,长砌多用乱石;庭院中多用连叠的胜形花纹,近阶也可用回文。

    八角嵌方,又选鹅石铺地,宛如蜀锦。锦条以瓦片砌成,台面以石版铺平,花间吟诗,则地堪当席,月下饮酒,则石似铺毡,废瓦片也能得时,当作湖石削铺,宛似波涛汹涌;破方砖可供大用,磨制成型,拼成花纹,如冰裂纷坛。路径的铺砌看来是平常之工,铺砌得好,就使得庭阶不落俗套。如此铺砌,犹似足下生莲花,美人从景中走出;翠拾林深处,眷情又何处来。花木间的窄路最好铺石,厅堂周围的空地当应铺砖。计成还认为“园林砌路,惟小乱石砌如榴子者,坚固而雅致,曲折高卑,从山摄壑,惟斯如一,有用鹅子石间纹砌路。尚且不坚易俗”。而用乱青版石成冰裂纹的方法,宜铺在山崖、水坡、台前、亭边,“意随人活,法砌似无拘格,破方砖磨铺犹佳”。

    第八篇“掇山”。山石是中国园林中的重要内容,石块处处有,而山林之妙主要在于设计者胸中要有真山的意境,然后通过概括、创造,使假山的形象有逼真的感觉,也就是“有真为假做假成真”,“多方胜景,咫尺山林,妙在得乎一人,雅从兼于半土”。

    掇山之法首先要掌握石性:形态、色泽、纹理、质地,而作不同的用处。石性有坚、润、粗、嫩……,形有漏、透、皲、顽……,体有大小……,色有黄、白、灰、青、黑、绿……。然后依其性,或宜于治假山,或宜于点盆景,或宜于做峰石,或宜于掇山景;或插立可观,或铺地如锦,或植乔松奇卉下,或列园林广榭中。“立根铺以峰石,大块满盖椿头”,然后“渐以皲文而加”使造型“瘦漏生奇、玲成安巧。峭壁贵于直立,悬崖使其后坚。岩、峦、洞、穴之莫穷,涧、壑、坡、矶之俨是”,“路径盘且长,峰峦秀而古”。

    《园冶》列举的掇山之法可造出十七种山景之多,如“园中掇山,……而就厅前一壁,楼面三峰而已,是以散漫理之,可得佳境也”。计成认为园中掇山,一般只就厅前作成一个壁山,或者楼前掇上三峰而已,如能布置得疏落有致,必能创造出优美的境界。

    对于厅山,“人皆厅前掇山,环境中耸起高高三峰,排列于前,殊为可笑。加之以亭,及登(登临),一无可望,置之何益?更加可笑。以予见:(依我看)或有嘉树,稍点玲珑石块,不然墙中嵌理(装做)壁崖,或顶植卉木垂蔓,似有深境也”。

    关于楼山,“楼面掇山,宜最高才入妙,高者恐逼于前,不若远之,更有深意”。他的意思说得明白,楼前掇山宜高,也能引人入胜,但过高又有逼近楼前之感,如稍远一点,颇出深远之意。

    阁山:“阁皆四敞也,宜于山侧,坦而可上,便以登眺,何必梯之”。计成认为四面开敞的园林建筑—阁,宜建于山旁,而且要平坦易上,便于登阁远望,其内部当然没有再设楼梯的必要了。

    书房山:“凡掇小山,或依嘉树卉木,聚散而理,或悬崖峻壁,各有别致,书房中最宜者。更以山石为池,俯于窗下,似得壕濮间想”。房前窗下山石构砌,一池清水,使人意趣无穷。

    池山:“池上理山,园中第一胜也,若大若小,更有妙境。就水点其步石,从巅架以飞梁;洞穴潜藏,穿崖径水,峰峦飘渺,漏月招云;莫言世上无仙,斯住世瀛壶也”。真可说是人间的仙境了。

    内室山:“内室中掇山,宜坚宜峻,壁立岩悬,令人不可攀。宜坚固者,恐骇戏之预防也”。室内假山峻拔壁立岩悬,人不能登攀,做坚固些以防儿童游戏出事故。

    峭壁山:“峭壁山者,靠壁理也。藉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皲纹,佩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圆因窗”。望去,就如欣赏一幅立塑的画,宛如镜游祖国的大好山水,妙极。

    山石池:“山石理池,予始创者”。将山石布置成池,计成说这是我创造的方法。对园地较小的宅园,计成有简单易行的办法,那就是用金鱼缸。他说:“如理山石池法,用糙缸一只,或两只,并排作底,或埋、半埋,将山石周围理其上,仍以油灰抿固缸口。如法养鱼胜缸中小山”。

    关于峰峦洞崖瀑布等理法,计成都有极为精辟的见解,他认为“峰石一块者,相形何状(看其形状),选合峰纹石,令匠凿荀眼为座,理宜上大下小,立之可观,或峰石两块三块拼掇,亦宜上大下小,似有飞舞势”。

    峦的叠法,“山头高竣也,不可齐,亦不可笔架式,或高或低,随致乱掇,不排比为妙”。即掇山成峰峦,不可作笔架式,而应疏落有致,切忌呆板。

    岩:“如理悬岩,起脚宜小,渐理浙大,乃高,使其后坚能悬。斯理法古来罕者,如悬一石,亦悬一石,再之不能也。予以平衡法,将前悬分散后坚,仍以长条堑里石压之,能悬数尺,其状可骇,万元一失”。

    计成认为掇山有水方妙。“假山以水为妙,倘高阜处不能注水,理涧壑无水,似有深意”。这种干涧的做法,虽然无水,但使人感到意味深远。

    第九篇:“选石”,“……取巧不但玲珑,只宜单点,求坚还从古拙,堪用层堆。须先选质,无纹俟后,依皲合掇,多纹恐损,垂窍当悬”。他还认为古人称湖石好,好事者只知花石之名,门外汉那知黄山之美,小型假山可仿倪云林的稿本,大型山则可取黄于久的笔法。这既说明选石的方法,也说明我国古典园林中选石掇山与石绘画的密切关系。他还主张,选石应尽量就地取材,近处没有的,再图远求。

    第十篇:“借景”,这也是结束篇。计成认为,园林的造法虽无一定格局,但要“借只有因,切要四时”,“高原极望,远岫环屏,堂开淑气侵入,门引春流到泽”,“顿开尘外想,拟入画中行。林阴切出莺歌,山曲忽闻樵唱,风生林樾,境入羲皇。……湖平无际之浮光,山媚可餐之秀色”。

    借景,是园林艺术创作中最重要的原则。借景不拘“远、邻、仰、俯”,更不分“春、夏、秋、冬”,要把自己的视野展开,并加上自己的听觉、嗅觉,去尽情地享受耳目所及的大自然中一切美好的东西:草木、花香、岛语、虫鸣、湖光山色、田畴绿野、晴峰塔影,梵宇钟声……,及四季景物的变化。“因借无出,触俏俱是”,“然物情所逗,目寄心期,似意在笔先,庶儿描写之尽哉”。

    园林意境创作如同绘画,必须意在下笔之先,先构思出极好的腹稿,才能创作出极尽美景的园林艺术空间。

    园林绿化是造园的极重要的方面,是园林的生命所在。可以说,没有树木花草,也就没有园林,而《园冶》一书对此论述甚少。

    水同样地是园林的生命所系,没有水,同样不能成其为园林。而书中没有讲到“理水”,所以从造园学的全面内容来此该书是有局限性的,但它仍不失为一本很有价值的关于中国造园学的教科书。

 

第十章 现代园林—公园的形成与发展

    由于历史的悠久,我国也就被列为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并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从有关记载,我国的古典园林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营,只不过是作为历代帝王、贵族等少数统治阶级享乐的场所。

    如在奴隶社会的周代,就有周文王的“灵囿”,方七十里,养百兽鱼鸟,供帝王游牧取乐。到了封建社会的秦代,在公元前218年于咸阳渭水之南兴建了“上林宛”,周围三百里,有离宫七十所,“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苑中有涌泉,有怒瀑,还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

    到了汉代,“上林苑”相续扩大,分区豢养动物,栽培它地的名果奇树达三千余种,其规模和内容都相当可观。三国时,魏文帝“以五色石起景阳山于芳林苑,树松竹草木,捕禽兽以充其中”。吴国的孙皓在南京“大开苑囿,起土山楼观,功役之费以亿万计”。晋武帝司马炎重修“香林苑”,并改名“华林苑”。到南朝,梁武帝又重修齐高帝的“芳林苑”,“植嘉树珍果,穷极雕丽”。北朝在盛乐(今蒙古和林格尔县)建“鹿苑”,引附近武川之水注入苑内、广几十里。

    到了隋代,隋炀帝杨广在洛阳以西建造“西苑”,周围二百里,其规模虽然没有“上林苑”大,但内容却有过之而不及。苑内造海,周十余里,海中有三座神山,高百余尺,殿堂楼观极多,山水之胜,动植物之多,都是极尽豪华。

    到了唐代,在西安建有宫苑结合的“西内”、“东内”、“芙蓉苑”及骊山的“华清宫”,面积虽不算大,但苑的内容和造园的意境却有了新的发展。在宋代有著名的“寿山艮岳”,周围十余里。元代建“万岁山”,明朝建”西苑”,清代更有占地八千四百多亩的热河避暑山庄,以及世界文化史上著名奇迹“圆明园”等。

    唐宋在以往造园艺术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创了我国园林艺术的一代新风,达到了新的境界。它效法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为我国明清园林艺术的发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明清(1368~1644~191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至清朝特别是乾隆、慈禧挥金如土、奢侈豪华,大造离宫别馆。在风格上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水山宫苑和山水建筑宫苑的特点,同时进一步有所发展。这一时期特别是在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由于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而使我国的古典园林艺术在世界园林艺术中独树一格,自成一体。

    在世界各个历史文化交流的阶段中,我国“人工为之,宛自天开”的自然式园林艺术,自唐朝已传入朝鲜、日本。特别是在十三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把杭州西湖的园林艺术称誉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从而使杭州西湖的园林艺术名扬海外。至今,它更成了五大州的朋友们想往的游览胜地。

    在十八世纪,中国自然式园林由英国著名造园家威廉康伯介绍到英国,使当时的英国曾一度出现了“自然热”。1730年在伦敦郊外所建的植物园,后改为皇家植物园,除模仿中国的自然式布局外,还出现了中国式的宝塔和桥。从此以后,我国园林艺术那种顺应自然的设计手法,在欧洲广为传播。

    从上所述,我国古代的城市园林,主要是皇家宫苑和贵族宅园,平民百姓能够进入的公共园林,多以寺庙附属庭园的面貌出现。

    1840年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转折点,也是我国造园史由古代到近代的转折,公园的出现便是明显的标志。人们把1840年以前的园林称为古典园林,而1840年以后,则称为近现代园林。

    如果说,古典园林具有明显的私人占有性,不管是皇家园林或私家园林,无不都是供帝王、封建文人、士大夫等避暑、听政、居住、游乐等专用,而公园虽然前面加了“公”字,但它也并不是为大多数人服务而建造的。

    在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在我国开设了租界,同时为了满足他们在中国土地寻欢作乐的要求,为了满足殖民者少数人的游乐活动,把欧洲式的公园传到了我国,这其中上海可以说是殖民地公园建立较早较多的地方。

    1868年建造的“公花园”(黄浦公园)是最早的一个,殖民者规定华人与狗不被入内,这一方面说明殖民主义者对中国人民明目张胆的侮辱,也说明“公园”在当时并不“姓公”。之后又有1905年的“虹口公园”,1908年的“法国公园”即(复兴公园),1914年建的“极斯非尔公园”(即中山公园)等。

    此时期公园规划布局的特点多采取法国规则式和英国风景式两种,其中有大片草地和占地极少的建筑,这与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规划设计有明显不同。在功能使用上主要是供他们散步、打网球、棒球、高夫尔球等活动,以及饮酒休息之用。以上可以说皆是为洋人兴建,布置特点主要反映了其外来性质的。

    1906年,在无锡、金匮两县乡绅俞仲等筹资建“锡金公花园”,这是我国最早的公园之一了。辛亥革命后扩建,定名为“城中公园”,该公园的布置特点多建筑无草地,有假山,自然式水池等是吸收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而建的,这与上海早期的公园就有明显的不问特点。虽都叫公园,但内容和特点显然是不同的。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先生曾在广州的越秀山麓读书。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指定将越秀山辟为公园,既越秀公园。与孙中山同时代,以朱启矜等为代表的一批民主主义者极力主张相筹建公园,在他们的倡导和影响下,在我国一些主要大城市中,相继出现了如广州越秀公园、中央公园、永汉公园等九处;汉口市府公园等两处;昆明翠湖公园等七处;北平的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南京的玄武湖公园等六处;厦门的中山公园;长沙的天心公园等。此外,当时也有一些民族资本家私人办园向公众开放的,如无锡的惠山公园等。

    以上诸公园大多是在原有风景名胜的基础上整理改建而成的,有的本来就是原有的古典园林,如锡惠公园等。也有的是在空地,或农地上参照欧洲公园特点建造。这都为以后公园的发展建设打下了基础。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著《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对我国初期的公园建设有一定的影响。1935年,我国的规划师莫朝豪所著《园林计划》一书中提出“都市田园化与乡村城市化”的主张,指出“园林计划……包含市政、工程、农林、艺术等要素的综合的科学”,“应使公园能够均匀地分布于全市各地”等一些至今看来仍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此书也可以说是我国早期公园建设的理论性专著,并对当时的公园建设有很大的影响。

    我国公园的产生可以说这是帝国主义侵略和辛亥革命的结果,又由于辛亥革命的发源地在南方,更加上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无论是公园的最初阶段,还是形成具有我国特点的公园,可以说在南方都最具有代表性。

    以绿化为主,辅以建筑布置于城市或市郊,并为广大人民提供娱乐、游憩的公园,真正姓公并得到迅速发展,那还是解放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