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大墓遇到大雾包围:自学理论五步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5:37:06

自学理论五步骤

 

纵观历史长河,凡有成就的大家名流,除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的指导外,无不是靠自学得来的。理论学习更是如此。怎样自学理论呢?我的体会是:浏览、发问、精读、复述、温习。

浏览。就是说,先不要拿起一本书反复阅读其中的某一章某一节,而是把书浏览一遍,但不要走马观花地浏览那些费解的东西。首先应该读书的序例,即序文和凡例。序文常常讲到写书的纲领、目的。替别人作序的,还讲书的优点。凡例是作者认为应该注意的地方。然后一目十行地将书过一遍,使自己对此书有个大体的了解,同时不要忘记自己的读书目的,如果该书与你的目的不符,那就要广泛查阅,认真选择,直到找到一本较为合适的书为止。“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如果不加选择,读的是一本没有用处的书,或者是一本坏的书,那就是浪费时间,有时还接受些错误的东西,所以考尔德说:“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

发问。“博学多识,疑则思问。”先把准备细读的书逐章逐节速阅一遍,随手记下脑海中闪出来的疑问,然后进行思考和整理,并弄清一些主要问题,比如,作者在其论述中的论据是什么?有哪些独到的论点?他所说的是否与原有的和已经接受的相一致?等等,“不深思则不能选其学”,没有一个聪明的读者是学而不思的。

精读。古语云:“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精读的时候,需要逐章慢嚼细咽,融会贯通,一本好的教科书,其大部分章节都有标题和副标题,这就需要在阅读过程中有个大致的印象,如果有插图或图解帮助说明文章主题的话,那么,把它们复制或自己精心画下来,可算是明智的作法。当然,精读,既不能蜻蜓点水,也不能坐井观天,而应该是在博采的基础上,对书中的某一部分精心地读,反复地读,做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复述。培根说:“即使你把某篇文章读了二十多遍,往往仍然记不住,还不如只读十遍,然后常常试着重复一下,记不起的时候再看看书。”就是说,简单的阅读还远远不够,即使你怀着过目不忘的念头,积极地阅读,阅毕一章的每个主要部分之后,把书放到一边,这样也就提供了一个“骨架”,在随后的学习中就可以用更多的“血肉”使之充实,如果根本记不清什么内容了,那就说明没有弄懂学透,真正掌握。经常地边学边复述,就会意识到,自己的知识在某个部分还有一些空白,需要回过头来补上。正如朱熹所云:“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温习。古语云:“温故而知新”。对那些需要保持长久记忆的材料应该反复温习。每次温习都能使你的记忆进一步加深,相反,遗忘也就愈加缓慢。一般的经验都认为,我们往往很快就忘记了已学材料的细节,通常在学过后的一个小时左右。因此,为了防止过早地发生突然的大量遗忘,需要早些进行温习。这就是说,学习过后要尽可能地早温习所学的段落,动脑思考,或者同别人讨论,或者在练习中运用这些事例和知识,或者结合与其主题相同的书或文章学习,经常试着回答过去的问题,将有助于你更准确地找出自己真正的优势之处和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