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取消玻璃:如何了解孩子所具有的潜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0:12:29

如何了解孩子所具有的潜能

 

这的确是个很重要的问题,要培养总得先知道有什么可以培养的,好比种西瓜就要按种西瓜的方法来栽培,是樱桃就得根据樱桃的规律来种植,所谓因材施教。否则,明明是个音乐天才,却用体育健将的方式来培养,难免会强人所难。但要知道孩子到底有什么潜能又是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所谓潜能就是指潜在的、还没有外显的能力,即使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可以用来帮助了解,也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并非千真万确,毕竟孩子的潜能犹如一个巨大的冰山,我们通过各种方法可能也最多只能了解到冰山的一角。所以,在介绍具体的方法之前,首先要请各位父母记住:孩子的潜能比起矿藏更丰富多彩、复杂多变,往往发现潜能与培养潜能在一个互动的关系中相辅相成,不但“发现”有利于“培养”,“培养”反过来也一样会促进“发现”,了解孩子潜能的过程就是一条尝试培养的道路,培养孩子的过程也就在一步步探测着孩子的潜能。所谓“在发现中培养,在培养中发现”!因此,首先要介绍的一种方法,就是实践法。

 

所谓实践法,就是在给孩子表现、表达能力机会的基础上去发现、总结和归纳,犹如俗语所言:“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比如,想知道孩子的运动能力如何,除了看孩子身体的发育状况,更重要的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给以运动的“题目”:爬、立、走、跑、跳等大动

 

作,握笔、抓物、穿珠、折纸等小动作;要想知道孩子的语言能力,就要让孩子说与听;要想知道孩子的运算能力,就要让孩子计数与计算等。总之,静止地观察不可能知道孩子的能力。必须在孩子的各种活动中去观察记录,并且与孩子的同伴比较,这样才能大概触摸到孩子的潜在能力。

 

实践法需要做父母的有意识地观察孩子,甚至记录下孩子对某种刺激的特别敏感性,这种敏感很可能就是您孩子最突出的一个潜质,而且在您有意识增加敏感刺激的过程中,这种潜质会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成为现实的优势能力。关于这一点,在以后的条目中将继续讨论。

 

在这里,介绍一种比较容易操作的自我评估法,做父母的可以定期观察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表现,诸如语言、运动、数理逻辑、空间、音乐、自我认识、人际交往、自然等方面,然后给以数量上的评价,建议用10分制:10分为最高分,1分为最低分,5.5分为平均值,超过7.5分的方面就是特别突出的,而低于3.5分的方面就显得偏低了。具体给每项能力打分时,可以参照以下几个标准。

 

(1)偏好倾向:观察孩子平时在游戏、解决问题等方面所偏好使用的能力。特别偏好的7.5分以上,比较偏好的5.5—7.4分,比较回避的3.5—5.4分,特别回避的3.5分以下。比如,有的孩子运动能力特别强、语言能力较弱,则会特别偏好运动型游戏,包括肢体大运动及动手类游戏,而较回避需要运用语言的活动,如讲故事、回答问题等;同时这个孩子也更喜欢提出运动型的需求,比如买溜冰鞋、滑板等,而较少提出对话交流的要求。

 

(2)相对表现:将孩子的各个方面表现与同龄孩子比较。特别突出的7.5分以上,比较突出的5.5—7.4分,比较薄弱的3.5—5.4分,特别薄弱的3.5分以下。

 

(3)主动意识:观察孩子在各能力活动中的主动性,一般来说,越是擅长的,孩子越积极主动,反之则较消极被动。比如,孩子的空间能力特别好,则在玩拼图、走迷津、学几何等方面特别主动;而一个自然能力强的孩子,则在野外游戏、在自然探索中充满主动与好

 

奇。因此,根据主动性,您可以这样打分:特别主动的7.5分以上,比较主动的5.5—7.4分,比较被动的3.5—5.4分,特别被动的3.5分以下。

 

(4)自我评价:就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列举与各能力相应的活动或场景,比如,语言类的(讲故事、对话表演、学习绕口令、朗读、演讲等)、运动类的(拍球、滑冰、赛跑、穿珠、骑自行车等)、空间类的(走迷津、拼图、辨方位、学几何、记路、下棋等)、数理逻辑类的(学数学、推理故事、动脑筋题目、时间概念等)、音乐类的(辨音调、唱歌、听音乐、学乐器等)、人际类的(角色游戏、交朋友、做小干部、善于沟通等)、自我类的(自我表达、自我评价、自我目标、时间管理等)、自然类的(喜欢小动物、偏爱生物学科、对自然现象敏感等),让孩子自我评价在哪些方面突出、哪些方面平平。特别突出的7.5分以上,比较突出的5.5—7.4分,比较薄弱的3.5—5.4分,特别薄弱的3.5分以下。

 

不管采用哪一种标准,最后都可以得到一个相对的估计值,将各个估计值画在图上,就可以得到一个粗略的孩子能力组合剖面图了。这种做法能使父母较为直观、方便地看到孩子在哪些方面比较突出、哪些方面比较薄弱。举个例子,如下所示:

 

 

 

 

从上图可看出该儿童在语言、运动、数理逻辑、自我认识等能力上非常突出,其他发展良好。

 

通过能力组合剖面图,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孩子,当然如果您觉得自己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可以到专门的儿童能力评估机构进行。

 

实践法建立在对孩子平时生活的了解基础上,是一个粗略的能力评估,但也不失其实际意义,尤其适合在家庭中运用。而如果需要更为客观、更为准确的评估,则要到相应的评估机构去做专业的测验了。

 

另一种方法便是测验法,它是一种比较专业的方法,需要专门的评估人员来完成。用于测验的工具都是经过专门设计的,就像一把制作精良的标尺,而孩子的能力就是测量的对象,通过测查可以看到您的孩子所处的位置。因此,如果想了解孩子的潜能,到专门机构去做一次能力测验,让专家来评价您的孩子,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但不管什么样的测验都只是一种帮助了解孩子能力的参考,而不是判决书,人的潜力实在是个“谜”,而且每个人身上都可能蕴藏着无法探测的“资质”。许多资料表明,绝大多数人只用了大脑的3%左右,即使像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人也只用了5%。尤其是现在的测验还远远不够完善,对于人的潜能只能是管中窥豹。所以父母可以给孩子做能力测验,但千万不要以为就是最后的诊断了。前面提到的能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的周婷婷,在传统智力测验中也只有中等水平,智商为100~110分,普普通通,但其却发展成天才。

 

实践法与测验法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就是都要借助已表现出的能力来间接地评估潜能,所以它们都不是直接的方法。如果孩子眼下没有表现,那这两种方法就无法评估潜能。所以评估结果说没有某种潜能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不具备这种能力,父母可以尝试着加以培养,说不定您的培养能激发出潜能来。如果一个孩子真的有万般能力,但都没有表现出来,又有何用呢?所以父母要提供机会让这些潜能表现出来,这就是培养。

 

因此,在潜能发现中,我们提倡多角度地去观察,记录、测验与行动尝试,同时更注重一个永无止境的观念,做父母的一定要将成功寄托在培养上,发现也是为了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