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和老鼠问号表情:中国五千年的教育(教育教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1:19:03

中国五千年的教育

  人们谈中国教育,往往从孔子谈起,认为他是教育家。
  教育家,是近现代的说法。其实,教育不是始于孔子。教育的问题,自从有了人就有,甚至有了动物就有。
  豺狼虎豹要教子女觅食打猎。
  藏羚羊要教会幼仔躲避风险、涉河、寻找草场、回可可西里。如果不是头羊,它也许不需要学这么多,它只要学会从众就行了。头羊带你过公路,你就跟着过;头羊在什么地方过河,你也从那里过河;头羊如何迁徙,你也跟着羊群走就是了。
  藏羚羊用不着把羊群集合起来,花一个小时,讲道理,讲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可行性,讲道理没有用,现身说法就行了、带头行动就行了,告诉他怎么做就行了。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

☆ ☆ ☆

  整体要从时、空两个方面看。
  从时间上看,要从头到尾,要有全过程,要有来龙去脉。
  历史上产生的,一定要在历史上消灭。
  孔子的教育理论,是历史上产生的,所以也一定要在历史上消灭。
  五四运动打倒了孔家店。五四运动可能有它的局限性,但五四运动既然打倒了孔家店,就说明孔家店有该被打倒的理由。打倒孔子的教育理论,不是打倒孔子,不是打倒教育;孔子教育活了两千五百岁了,封建社会已经结束了,中国人不但学孔学,也学洋学了。留学生学成回国,他们也是“学而优”,不能只让读孔子书的人“学而优则仕”,也要让海归们“学而优则仕”,不能不让他们也“学而优则仕”。
  新陈必须代谢。过时的丢掉,没过时的留下,这才是正道。
  这是新文化关于教育的说法,历史比孔教还短。
  五千年的积淀,是厚重的;二百年的积淀,是浅薄的。

☆ ☆ ☆

  分层次、级别;从上一层次着眼,从本层次着手;从大处着眼,从细处着手;这是中国人都知道的。
  讲教育,必须从源头讲起,要统观全局,要有整体观念。中国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五千年,不是孔子之后的两千五百年。
  教育的目的,完全是为了用,不是只为了在学者的课堂上进行推衍。
  从普适的角度看,教育就是教行动。讲理论,讲道理,没有用,因为它不是普适的,动物是不讲道理的。所有孩子都知道讲道理没有用,你能造出一个道理,他也会造出一个道理。你能讲100条道理去说服他,他会用第101条道理反驳你。
  说白了,所谓道理,无非是一部分人编出来,要另一部分的服从的一种说辞而已。

  真正的教育,最正确的教育,必须是普适的,不但对人适合,对豺狼虎豹也适合,对藏羚羊还适合。

☆ ☆ ☆

  庄子说,“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德充符》)
  中国文化,是求同的文化;《黄帝内经》说,“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中国人是智者,他们说“通于一而万事毕”(《庄子·天地》);他们能够以不变应万变;一就是不变,万就是变;能得一则万事毕。 
  中国人是智者,他们说“知常曰明”;他们说最基本的,是最简单、最正确、最重要、最管用的。
  中国人讲教育,就要把五千年的教育一统共论,而不是只讲一段。

☆ ☆ ☆

  中国人是善于找共同点的,是善于求大同存小异的。
  人类的所有先进文化,在不同民族形式之下,有着共同的本质。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就是说,所有幸福的家庭,在不同的幸福形式之下,有着共同的本质。
  所有成功人工智能士都一样,未成功的,各有各不成功的原因。这就是说,所有成功人士,在不同的成功形式之下,有着共同的本质。
  看本质还是看形式,是智者和愚者的差别。

☆ ☆ ☆

  教育,就是培养接班人,培养种族延续的接班人,培养事业的接班人。
  人所追求的,都是人自身的解放。
  人的解放,就是思想的解放,思想的自由;就是个性的解放,人格的充分发展;就是身体的解放,挑战生命极限和开发潜能。
  世界上的所有先进文化,都是讲这三点的。孔子讲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佛家讲明心见性,神仙家讲大易黄老炉火,法国讲民主平等博爱,孙中山讲民主民权民生,毛泽东讲德智体全面发展,联合国讲思想、人际关系、身体三健康。

☆ ☆ ☆

  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国五千年的教育,是思想的活跃和步调一致的统一。
  我们要目标一致,要共同的目标,我们要步调一致,因为只有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我们要大脑风暴,要思想活跃,要解放思想,而不要思想一致。
  强调思想一致,没有思想的沟通,没有思想的交锋,其结果,只能是两面派,只能是阳奉阴违,只能是同床异梦。
  民主集中制是允许有不同意见的,只是一旦形成决议,就不能在行动上有任何反对的表现。

☆ ☆ ☆

  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国人五千年的教育,是原则与具体操作的结合。
  以不变应万变的原则,就是道、经;详尽、具体的操作,就是角色定位,就是行为规范,就是像武术套路一样的标准操作程序,就是像秦始皇时代制造百万大军的弩机零件都能互换一样的“企业”标准。
  道就是道路,经就是路径,都是方法。中国教育,是教渔猎,教打鱼打猎的方法;鱼和兽则要学生自己去打、去捕。
  中国教育的教材,是两千年不变的,是五千年不变的,不像现代教科书,几年就要出新版。
  它们之所以不变,是因为它们不过时,是因为它们有生命力,是因为它们不是短命的,是因为它们至今正确,至今管用。

☆ ☆ ☆

  中国人五千年的教育,是案例教育。
  《国语》、《国策》、《左传》、《资治通鉴》、《25史》,都是案例。
  中国不但《经》不变,《史》也不变。中国的史官都忠于自己的职守,那怕刀架在脖子上,也不易一字,决不篡改历史。
  从经到史,再从史到经,学生自己去悟,自己去归纳总结。

☆ ☆ ☆

  教育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理的作用,只在言之有理、合情合理。真正要行动的时候,是来不及思考的,是来不及推理的,来不及做可行性分析的。
  决定行动的,只有三种因素:
  ①洞察力,直觉,灵感。看明白了。
  ②习惯,条件反射。
  ③感情和情绪。

☆ ☆ ☆

  在行动三要素中,洞察力和习惯是在过去、在以前培养出来的。有什么样的因,就有什么样的果。临时抱佛脚是没有用的。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增益其所不能。这要增益的,就是洞察力和习惯。
  成功是因为养成了成功的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胜可待而不可为。孙子说,先为己之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在中国五千年的教育中,对洞察力和习惯的培养,认为必须有教练、有“师傅”、“太傅”和“少傅”,必须手把手地指导。
   《易经·系辞》说,爻者,效天下之动。中国文字学,形、声都很重要。學,在东北方言中读作“xíao”,繁体字“學”中有“爻”。学,首先要效仿。“效”字中有“xiao”,也有“爻”。习惯很难自己养成,所以有要有一个场所,要有一个组织,要有一个制度来规范,这就是“校”。“校”字中有“xiao”,也有“爻”。

☆ ☆ ☆

  在行动三要素中,感情和情绪是魔鬼。人们做错事,都因为感情用事。
  古人非常注重陶情,他们说难得糊涂;他们说制怒;他们说忍是心上一把刀。
  庄子说,“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使鼻不灵;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取舍乱心,使性飞扬。此五者,皆性之害也。”
  去掉感情因素,坐忘,知止,忘我,超然物外,无物无我,无为,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不自长、不自生、不自为大,是古人修身的要求。
  修身,就是修道,修行,修德,修心。
  中国古代教育,始于修身,修身就是忘我。忘掉了“我”,才有家、乡、邦、国和天下。心里装着自我,就装不了别人,装不了家、天下。中国人的出发点是家,是集体主义,不是个人。中国人是不吃独食的。中国人要分享。他们的著作,是在封底上印“欢迎流通”,而绝不是“版权所有”。
  中国人的教育,是齐家,安邦,治国,平天下。
  中国人的教育,不是以我为中心,不是个人主义;而正是去掉个人主义,是换位思考。

☆ ☆ ☆

  世界最不该具有的,就是人的格式化;最不该具有的,就是千人一面。
  世界上最应该定制的,是定制个性教育。
  孔子是有教无类的。
  在行动三要素中,培养洞察力和习惯,以及去除以我为中心和个人主义,都必须有针对性的进行,要“定制”。教育者的爱心和耐心,是不可缺少的。

☆ ☆ ☆

  教育中,EQ比IQ重要。
  教育应该授“渔”,而不是售鱼。知识都是孩子自己汲取的。
  人格决定人的认知。
  人格决定人的成败;态度决定一切。
  不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为;不知可以学习,拒绝学习就不能进步。  

☆ ☆ ☆

  忠孝教育,是EQ教育的核心。
  忠孝教育,第一是孝。何为孝?孝者,笑也。
  孝,就是让父母微笑,让父母能发自内心的微笑。在孩子幼年的时候,孝就是不让父母为孩子担心,让父母不为孩子着急上火;在父母衰老的时候,就是不要让父母感到孤独,父母缺少的不是金钱,而是孩子常回家看看。孝,就是让孩子自小就学会换位思考;孝,就是让孩子自小就学会从集体出发;孝,就是让孩子自小就学会心中不能只装着自己,不能总是以我为中心,而要从关心父母开始,学会关心人。
  小时候能让父母微笑,上学时就能让老师微笑,能让同学微笑。
  能让父母微笑,工作时才能让领导微笑,才会有贵人提携;才能让同事微笑,才能让朋友微笑,才会有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才会有团队精神。
  能让父母微笑,做领导时才能让部下微笑,才能让员工微笑。
  能让父母微笑,作企业时,才能让服务对象微笑,才能让客户微笑。
  能让父母微笑,做管理层时,才能让人民微笑,才会有成功的基础,才会有靠山,才会有江山不变色的铜墙铁壁。
  只有养成了孝道,我们才会有和谐社会。否则,不但不会有和谐社会,甚至可能夫妻反目为仇,兄弟反目为仇,父子反目为仇。父子、兄弟、夫妻,都会因为一点财产,打上公堂。

☆ ☆ ☆

  忠孝教育,是EQ教育的核心。
  忠孝教育,第二是忠,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诚于自己的事业。
  忠诚是人力资源的第一原则。 企业选择人才,第一是忠诚。
  古今中外,无不如此。
  培养接班人,最重要的是忠诚。如果不忠诚,他就会做“内鬼”,而他一旦接班,他就把企业改姓。
  历史上,这改姓、改变颜色的例子太多了。狼子野心,是很可怕的。
  忠孝是我们民族的两大特质。
  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只能舍小家,顾大家。
  作为家长,培养了不孝子,到老年你就没有好日子过;作为企业,不培养出忠诚,你的企业也一定好景不长。

☆ ☆ ☆

  教育是终生的事业。
  一个企业也必须不断地培训员工。
  企业开头是比较容易做的,但是根据经济规律,企业七八年就有一个坎,迈不过去,企业就完了。
  而企业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停顿地进行内部培训。
  这对于一个员工学历层次不等,甚至有文盲、小学学历员工的企业,就更是如此。

☆ ☆ ☆

  我教了一辈子英语。
  同最民族的就是最国际的一样,教外语可以反射出所有的教育。
  我教外语,首先是培养习惯。
  语言是习得的。有谁不知道画圆就是画圈?但要把圈画得和画规画得一样,可不容易,得靠练习,靠日复一日地练习。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我们的教育,就是养成教育。
  学生的外语水平,不是老师讲出来的,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练出来的。
  中国人都知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行就是行动,就是练,就是习。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是培养习惯的基本原则。
  当外语学得出口不错、下笔不错之后,就要读万卷书。
  世界上所有人,在学母语的时候,都不是始于学语法、都不是始于背单词。
  说母语,始于模仿和听故事。写作,必然是始于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外语要学好,每天必须拿出20分钟,大声朗读外语。只要能够坚持不懈,一天读一篇,三年读一千篇,外语不可能不好。
  外语学习,还有一个特点,三个月后才见成效。你坚持做了一百天,可能在一百天内,你一直都觉得卖了力气,但毫无效果,只有在三个月后的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我变样了”。老天在考验你能不能坚持。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