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辰乐怎么去了sm:透视中国丑陋的“感恩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59:30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中心编者按:应媒体的要求,仲大军先生对当前国内出现的民间资助问题写下了这篇文章。矫枉必须过正,仲先生在这里似乎忽略了社会间那些可贵的慈善情怀,但此文更多指责的是制度层面的问题,特别是指出某些形式的民间资助可能剥夺被资助者的人格尊严,所谓的感恩就带有这样的性质。如果中国社会和中国政府还没搞请“施舍”真正的内涵,就在大搞什么民间资助,搞到最后非要搞出啼笑皆非的事情来。]

透视中国丑陋的“感恩文化”

----真正的现代社会不是感恩社会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 仲大军

2007年3月23日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真正的现代社会不是施舍社会》,现在我又在写“真正的现代社会不是感恩社会”。为什么这样说?这是因为,施舍和感恩都不是现代福利社会的产物,而是社会贫富分化、发展不均衡的结果。如果一个社会存在着大量的施舍,感恩现象成为一种固态,只能说明这个社会还是一个落后的社会,是一个缺少人格尊严的社会。

    济危扶困,我们更应当寄希望于一个好的社会制度,而不仅是个人的善良和怜悯。感恩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偶发危机事件引出的感恩,有制度因素导致的感恩。譬如,西安一个大学生在外出旅游时不慎落入潭水中,被科技大的一位同学救起。这位同学苏醒之后,到处寻找救他的那位同学,在西安整整找了好几个月,终于找到。当两人的手握在一起时,被救者心中涌出的是真正的感谢救助之恩的心情。而他这种苦苦寻找救人者的表现就是感恩表现。这是发自人类内心的一种本能,我相信任何一个健全的人都有这种天然的感谢帮助的本能,如果没有这种本能就可能连畜生都不如。对于这种感激之情我们是大力赞扬的。

   但还有一种社会感恩是需要质疑的,这是一种社会和制度造成的人为的感恩,这种感恩并不是来自人类正常的天性和本能,而是被一种约定俗成的文化力所驱使。我这篇文章主要从制度的层面来分析这种感恩现象。

施舍和感恩的时代背景以及其社会意义的分析

   施舍和感恩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代,施舍和感恩有不同的表现。在封建特权等级时代,弱者一般都依赖强者而生存。譬如,一家王府,所有的仆人、下人都是依靠王爷而生存。一个庄园里的内部关系也是这样。感恩文化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产生的。感恩文化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奴才主子文化,是由社会贫富悬差、社会贵贱不平等造成的一种人文现象。

    由于封建社会存在着很大的不平等,存在着较大的贫富差距,特别是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当穷人遇到困难时,只能靠富人来救济。在这样的社会里,在这样的制度下,富人的施舍(有时也有官府的赈济)是唯一能救穷人于水火的方法。

   在没有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封建社会,慈善和施舍是社会唯一济贫的手段和方法,这时也产生了这一时代特有的心理情感表现----感恩,奴才对主子的感恩,穷人对施舍者的感恩。感恩成了一种社会文化。被救济者对施舍者感激涕零,施舍者洋洋得意,心理得到极大的满足。总起来看,感恩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封建文化。

    在这里,施舍是一种交换,富人付出财物,穷人付出感情。因此,施舍并不是一种完全无偿的行为,它往往要求有相应的报酬,只不过这种报酬是一种感情和心理的回报。特别是在封建社会里,施舍往往是统治阶级笼络平民百姓的一种手段,以此来更好地维护社会统治。

 仔细分析一下感恩现象的发生,就可以发现它主要是一种封建文化。我们从电视剧里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谢主隆恩”。在封建社会里,封疆大吏天天都要感谢皇帝,小民百姓更是要天天感谢地方官吏和财主老爷了。这是一种制度性的感恩,在一个皇权所有制和地主所有制的社会,所有的社会财富都被统治者和地主霸占着,小民百姓只有仰赖于帝王与地主的施舍。感恩文化就是在这样一种王权私有制下产生的,是维持封建统治的一种精神工具。说到底,感恩文化是愚弄老百姓的一种手段。

   到了今天,施舍与感恩文化隐藏着太多的与现代社会的矛盾。怜悯、善良和同情尽管是人类的自然本性,但平等、自尊和尊严,也是与生俱来的人格。当一个人要靠别人接济才能生存时,就违背了它自尊、自立、自强的天性要求,就丧失了它做人的基本尊严。因此,在现代社会里,施舍和感恩是与现代精神格格不入的一种行为。

民间救助的问题

    如果一个社会有太多的施舍和感恩,就说明这个社会是一个财富分配极不均匀的社会,是一个存在着严重贫富差别和贵贱差别的社会。鉴于施舍和感恩行为有悖于人类的基本尊严,进入现代民主社会和工业社会后,社会救济逐渐替代了私人救济,社会行为更多地替代了个人行为。

    具体表现是,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制度的建立,由社会来统筹财富,分配财富,而不是由个人来担负这些社会职责。

   由于我国社保制度不完善,特别是收入分配不公平,城乡差距巨大,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中的配置十分不均衡,以致于出现了大量的贫困现象和贫富悬殊。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自发的出现了民间救助行为。这是一种善举,应当赞扬,但凡是民间救助行为,本质上都是一种感情投资。尽管施舍者不要物质回报,但却索取感情和心理回报,甚至期待有朝一日自己落难时能得到被救助者的报答。因此,民间资助尽管是一种善举,但也带有较大的功利性,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种有偿的民间扶贫行为。

   譬如,重庆那位店主,一旦被资助学生不知去向,便动用律师将其告上法庭。这件事充分反映了民间资助的动机问题和性质问题。这位店主所为,已经完全失去了善举的意义,已经成为一种有偿资助。如果是真正的慈善行为,就不应图回报,甚至情感和心理上的回报。如果将资助强加上各种条件,这种资助就成了商业行为,投资行为。

   这样的行为当然会与被救助者天生的自尊、自强心理形成矛盾和冲突。特别是由于制度造成的贫富差距,更使被救助者对救助者缺乏感谢的心理。有些农村孩子会认为城里人就应该救助乡下人,农村的贫困是不平等的城乡差别造成的,不是农村人天生缺陷造成的。物质上的贫困,并不意味着心灵上和精神上的贫困。物质上的匮乏并不意味着着尊严的缺乏。

    这就是一些被救济学生不积极感恩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如果那些救助者硬要索取感情回报,那么这种救助很可能事与愿违。因为,在社会主义的国家里,在现代民主平等的社会里,感恩本身就是违背平等精神的。

    特别是由于不平等因素造成的社会分化,由此产生富人让穷人感恩,更会使贫困者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感恩并不是一个光彩的词语,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了一个令人恶心的词汇。感恩一词在中国社会广泛流行,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中国社会的畸形和堕落。

感恩已经成了丑陋的中国企业文化

    譬如,有一次当我路过一家企业的门口,听到管理者在大声教育站成一排规规矩矩听训的员工:“你们要懂得感恩,是老板给了你们薪水,给了你们就业机会,你们要对企业感恩,对老板感恩。”

   当时听了这种样子的“企业文化”,我真的从心里感到恶心。目前的中国,感恩已经成为企业文化的一个内涵。天与地颠倒了,没有这么多普通员工的辛劳工作,能有企业的运行吗?真正感恩的应该是老板向员工感恩。然而,在今天的中国,劳动者的地位已经完全被颠倒了过来,劳动者已经被资本踩到了脚下,没有一点尊严。甚至,有一次路一家店门,我还听到一个小老板对一个员工呵斥:“你不愿干就滚!”

   这就是当前中国社会固有的现象,只有在这种没有罢工权、没有工会结社权的国家才会出现这种现象。中国社会到处流行着“感恩”文化,这不能说不是一种劳动权利被剥夺的悲哀,是非颠倒的丑态。我们要大声质问:是谁制造了“感恩”这种局面?是谁造成了贫富分化悬殊?是谁造成这么多人需要“感恩”?

    重庆市那位玻璃店主李富华还将自己资助的北京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段霖夏告上法庭,追回4万多元学费。既然如此,何必当初。从这一举动中,我们看到了民间赞助的伪善和功利性。

    所以,从今天开始,必须给民间救助者立一条规矩:不图任何形式的回报,只有心甘情愿的奉献,否则就不要充当假善人。与此同时,要加大政府救助的力度,该社会担负起的责任不要推给社会。当然这需要调节当前的社会收入分配,需要加大对富人税收的力度。中国要向北欧国家学习,走均富的发展道路,而不是向美国学习,走拉大贫富差距的道路。

资助者不要剥夺被资助者的人格尊严

   总之,中国今后要建立起一个能维护公民人格尊严的社会,减少让人感恩戴德的施舍慈善行为。有人想行善,就把财富捐献给社会慈善机构,尽量减少那种一对一的带有要求感情回报的民间救助。但遗憾的是,国家教育部的官员们仍在这件事上大放厥词,说什么“民间资助可附加条件”。你要附加条件就变成借款和借贷了,就完全失去慈善和救助的意义,还要你资助干什么?

   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官员认识水平的低陋(请看文后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的讲话)。这帮精英官员的目标,就是恨不能把中国变成一个奴隶主国家。

   在这种情况下,我不得不呼吁:中国的慈善行为要从维护公民个人尊严和人格的角度出发,改变社会救助的方式。民间资助者们也应当反省,要维护被资助者的自尊和尊严,不要让金钱和财富凌驾于人格之上。在某种意义上,你们更应该资助给对方的是一种人格尊严,而不是剥夺这种做正常人的尊严和心理。

   象重庆那位资助者李富华先生的举动,实在不宜赞赏。如果中国社会和中国政府还没搞请“施舍”真正的内涵,就在大搞什么民间资助,搞到最后非要搞出啼笑皆非的事情来。

------------------------------------------------------------------------------------------

背景阅读文章:

教育部官员谈受助生不感恩:民间资助可附加条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3日01:41 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 郭少峰)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昨天在电话中表示,民间资助是对我国资助困难学生政策的一个很好补充,应充分尊重民间捐助人的意志。他认为,民间资助困难学生的方式和方法可适当发生改变。

昨天接受电话采访时,王旭明表示,无论是国家资助还是民间资助,都应在经济支持的同时考虑到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他建议,民间资助可以改变单纯给予的方式,给予的同时要有一定的前提条件———比如变成某种契约的形式,在契约中加入受资助学生每年写几封信报告学习生活情况、报告成绩单以及经费使用情况,如果没有报告将停止资助等内容;或借鉴国家资助政策,资助的同时有一种激励机制,培养他们有一种报恩思想。

  他介绍说,国家资助政策的教育功能更加突出,效果也十分明显。比如,勤工俭学政策是要求困难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报酬;国家奖学金是要学生通过突出的努力才能获得,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则更是要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让学生相信自己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学业,并对未来要负责。

  相关新闻

本报讯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8月中旬,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去年8月,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业家承诺向22名贫困大学生伸出援助之手,4年内向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入学前,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

  但一年多来,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其中2/3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有一名男生倒是给资助者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一个劲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让资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

  今夏,该市总工会再次组织女企业家们捐赠时,部分女企业家表示“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结果22名贫困大学生中只有17人再度获得资助,共获善款4.5万元。

  多年来为资助贫困生东奔西走、劳神费力的襄樊市总工会副主席周萍,为此十分尴尬。她感觉,部分贫困生心理上“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缺乏一种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的“阳光心态”,有的学生竟自以为“成绩好,获资助是理所当然的”,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

  九年助学 少人道谢

本报讯(记者郭少峰)襄樊市总工会女工部负责人昨天接受电话采访时说,“金秋助学”的方式有一次性资助和帮扶对子,这5名不再接受救助的大学生中,2人属一次性资助;另外3人属于帮扶对子,但女企业家选择了不再继续资助。那位曾写信要求继续得到资助却通篇没有表达感谢的男生,今年没有得到继续资助。

  帮扶对子前景堪忧

  对于媒体所报道的“部分女企业家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一说,这位负责人解释称,只有一家企业明确表示不再继续资助贫困大学生,“她也有自己的困难,因为自己的企业濒临破产”。

  她在电话中还对帮扶对子的未来表示了担忧,“‘金秋助学’活动已经继续了九年,但到明年‘结对子’还能不能继续下去也是一个问题”。据她透露,襄樊市总工会九年间联系资助了几百个学生,“但给我们写感谢信的却只有几个,我们感到也很寒心”。

  家长态度让人不解

她还表示,总工会组织助学活动时一直注意感恩意识的培养。此前,在开展活动时,受助者和资助者也一起跳“感恩的心”,当时的场面非常感人,“也有人当场就流了泪”。不过,这样的教育并没有让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有所增强。她转述说,有位女企业家很生气,表示受助的学生如果想要继续得到资助,应该到公司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

  她在电话中说,联系企业资助贫困大学生是工会工作的一部分,今后仍会坚持。但她也对有些学生和家长的表现表示不理解,“女企业家有怨气,我们只能听着,还要继续做她们的工作;而当我们转述给学生家长时,他们就是不反驳、不说话,不解释。” 

贫困生受助不感恩续:男子欲资助被取消资格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3日04:51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昨日,记者走访了“襄樊5名贫困大学生受助资格被取消”的当事双方。

  襄樊市总工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被取消资助资格的5名贫困大学生,其中有3名是今年被取消的,另外2名早在去年就已被取消。

  记者多方打探到今年被取消资格的3名学生的家庭联系电话。其中,樊城区王某家的电话停机,而樊城区杨某、保康县但某的家长接通后均称孩子不在家。当记者说明意图,他们没有说话,立即挂掉。
随后,记者又多方采访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女企业家,但大都拒绝接受采访。一名女企业家称,她去年资助了一名贫困生,打算每年资助1000元,一直到大学毕业。她表示,并不求什么回报,只想知道对方的学习或生活状况,但该生几乎不与她联系,甚至连他还需要什么样的帮助都不知道。因此,她今年停止了对这名学生的资助,换为资助另一名学生。

  襄樊市总工会助学重点可能转向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昨日,襄樊市总工会副主席周萍接受采访时说:“出现这样的事,并不是贫困大学生的错。他们还小,社会经验不多。但作为孩子的家长,应教育孩子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知恩图报。”

周萍介绍,受助学生中,也有同学做得很好。比如妞妞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宋爱洁资助的5名贫困大学生,都经常向她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其中一名学生大一就入了党,经常帮助同学,并先后参加学校组织的西北志愿者、绿色环保行动等活动。每次出成绩后,他都打电话或发短信向宋爱洁报喜。

  周萍表示,今后,襄樊市总工会、襄樊市女企业家协会可能把资助重点,转向山区贫困初、高中生。
“贫困生一个短信能让我高兴很长时间” 

  喻友旺:感恩能形成爱的互动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资助了近600名贫困大学生的新八建党委副书记喻友旺,昨日发表了对此事的看法:“其实,资助者是不求回报的,他们只希望贫困学生能够将感恩之心传承下去,形成爱的互动。表达感激其实很简单,受助学生给我发给个短信,说声谢谢,就能让我高兴很长时间。”

  襄樊学院心理学教师陈玲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贫困大学生感恩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既可以通过发愤学习成为有用之才后反哺社会的方式,也可通过善待、帮助身边人的方式。 (记者陈世昌)

  香港宋先生为五名贫困生叫屈愿意资助他们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襄樊市总工会负责人昨日透露,香港一燃料公司宋姓老板打来电话,称看到报道后,心里很不是滋味。这5名贫困生没有及时致谢当然不对,应该予以教育,但如果因此而失去资助,对他们来说是很不公平的。

  宋老板表示,他打算资助这5名被取消受助资格的贫困生,让他们完成学业。
记者在襄樊市总工会采访时,遇到河南省南阳市一家企业推销员张先生。

  张先生称自己曾资助过一名贫困高中生,该生高中毕业后有半年时间不与他联系,当时他很伤心,甚至有些后悔。半年后,该学生写信告诉他,高考成绩不理想,压力太大,所以不好意思给他写信。这下子,他才知道事出有因。

  张先生说,其实资助者与受助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双方应该互相体谅才对。

  采写:记者姜宗俊 张源 赖力 统筹:记者钟楠 

三大网站就“襄樊5名贫困生受助资格被取消”展开讨论

  新浪:如何看待贫困大学生受助不感恩被取消资格投票总数:169520
应该取消,不知感恩的人很难期望他们将来回馈社会 投票数:140088
不应该取消,既然主动资助别人,主观上就不应图回报 投票数:15303
不好说,也许事情没那么简单 投票数:14129
网易:您觉得资助他人要寻求回报吗?投票总数:7153
要 投票数:2619

不要 投票数:3290
说不清 投票数:1244

腾讯:投票总数:250365
被资助的大学生做人不厚道 投票数:164218
资助就资助吧,要求感恩有点过 投票数:54924
现在很多人都这样,谁感激谁啊 投票数:26229
别管我怎么想 投票数:4994

  截至昨晚10时30分的讨论数据

  昨日,本报“襄樊5名贫困生受助资格被取消”的报道被新浪、腾讯、网易网站转载后,引发网友热议。至昨晚10时30分,共有427038人参与了上述三大网站举行的相关调查活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观点一:受助应当报恩
网友:说声谢谢算是回报吗?资助者能慷慨解囊,不管资助1元还是2元,都得说声谢谢,这是做人最起码的礼貌。
网友:如果连基本的感恩之心都缺乏,怎能指望他们回报社会?
网友:试想一下,假如没有感恩之心的存在,这个社会将是多么的冷漠。
网友: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怎么能把受助看成是天经地义的事呢?
网友:感恩是一个人最朴素的感情。比如,在公汽上你让座给别人,那个人理所当然地坐下,瞄都不瞄你一眼,你会有什么感觉?

  观点二:施恩不必图报
网友:捐助者要人感谢、回报,本身就有问题。 捐助贫困生是善事,何必要人家回信表达呢?
网友:对“贫困生受助不言谢”不能简单地加以指责。贫困生可能会因为生活环境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一定要学习优秀、工作优秀,才有资格面对资助者。
网友:要以平常心看待对贫困生的帮助。 那种需要被感激的心态,甚至不经意中流露的怜悯、同情,对他们可能都是一种伤害。
网友:为了感激而资助他人,不是真正的善举。真心想做善事,就应该有宽容精神。

  观点三:最好由社会援助
网友:捐助应该有一个条例,最好不要一对一地搞个人捐助,让愿意捐助的人把款捐到一个慈善机构,由慈善机构来面对受助人。捐助者直接面对受助人,相互的关系往往不好处理。一方面,捐助者可能会期望道德回报;而另一方面,被捐助者因为自卑,或者因为不懂人情世故,可能会疏忽感激这个环节。
网友:受惠于某个特定的人,可能会让贫困生感觉自卑。捐款应该由基金会之类的机构来打理,对贫困生来说,他们只是接受一项来自社会的扶助。这样的形式,比较容易让贫困生摆平心态,减轻他们内心的压力。 

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受助不感恩被取消资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2日06:21 荆楚网-楚天都市报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记者李剑军 通讯员周华玲 姚武)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
8月中旬,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去年8月,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入学前,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

  但一年多来,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有一名男生倒是给资助者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一个劲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让资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

  今夏,该市总工会再次组织女企业家们捐赠时,部分女企业家表示“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结果22名贫困大学生中只有17人再度获得资助,共获善款4.5万元。

  多年来为资助贫困生东奔西走、劳神费力的襄樊市总工会副主席周萍,为此十分尴尬,她感觉部分贫困生心理上“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缺乏一种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的“阳光心态”,有的学生竟自以为“成绩好,获资助是理所当然的”,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

资助者欲起诉贫困生续:称受助者要有感恩之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1日01:35 新京报 

  ●我资助他是想让他好好读书,但没有想到他早早离校,现在投入进去的钱岂不是白花了。毕竟,我的善心在这儿被刺痛了。
●如果他真的有苦衷,我是不会起诉的。如果他还想继续修完学业,我还是会继续资助下去。我希望他还在北京,希望他明天能看到《新京报》这篇报道,再主动与我联系。如果有误解,也是可以协调的。我起诉他,不是为了讨回学费。
●(以后)我会事先调查一下这个受助对象的情况,比如他的学习成绩、个人品行等等。另外,我也会与学校保持紧密联系,不像现在,给了钱,什么也不知道,连他什么时候离校也不清楚。所以,有了这次教训也有了经验。

  -对话人物 李富华,45岁,重庆市开县人,目前在经营一家玻璃店。

  -对话动机

  7月30日,重庆人李富华正式委托律师高精忠,拟将自己资助的北京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段霖夏告上法庭,追回4万多元学费。原由是,段在读书期间未能完成学业,四年仅修完12门课中的一门。让李富华接受不了的还有,段霖夏与他和学校都失去了联系。
高精忠律师认为,捐赠者的善举是一种赠与行为,与段之间形成了赠与合同关系。二者之间虽无书面合同关系,但从捐赠的目的来看,可知道捐赠是附义务的,即受赠者负有将善钱用于接受研究生教育的义务。事实上,段霖夏违反了这一义务。
李富华欲起诉自己捐助的学生,他想得到怎样的结果?受捐助的学生失去联络,是不是有自己难言的苦衷?这样的情况,会不会削弱以后人们献爱心的动力?昨日,记者通过电话和李富华对话。
昨日,李富华在接受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时,一再表示,希望受资助的学生段霖夏能看到这篇报道,再主动与他联系,如果有误解,也是可以协调的,起诉他,不是为了讨回学费。
发现受助人早已离校非常寒心
新京报:你是怎么想到要起诉自己捐助的学生段霖夏(以下简称“段”)的?
李富华(以下简称“李”):心里难过。我资助他是想让他好好读书,但没有想到他早早离校,现在投入进去的钱岂不是白花了。毕竟,我的善心在这儿被刺痛了。
新京报:什么时候发现段已不在学校读书了?
李:时间应该是7月23日左右。那天,我在万州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四处求助无望时,想起了在北京读书的段。毕竟他在京城,知道的情况、认识的人应该比我们多。
于是,我给他打电话,发现无法接通。进一步查询,发现他早已离校。
新京报:你和段一直有电话联系吗?
李:没有。他入学后曾留给我一个手机号和寝室电话。
后来,他打电话过来说手机号换了,但没有告诉我新号多少。一般,都是他打电话来。
新京报:联系不上他,你当初心里有没有打鼓?
李:担心他出事。但听媒体说段早已离开学校,可能自动退学了以后,说心里话,我非常寒心。唉!苦心等待的却是心酸。
新京报:你等待什么?
李:等待他学业有成,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捐4万多块相当于我一年的收入
新京报:当初怎么想到要资助段上学啊?
李:那是2003年8月,报纸上大篇幅报道了一个为了上学到万州当扁担(记者注:靠帮人家扛、搬东西挣苦力钱)的学生的事情。因为我出身农村,从小吃过不少苦,也没有读过多少书,能理解想读书而没有钱读的心情。所以,我就打算资助他。
新京报:你当时有经济实力资助他?
李:不算富裕,但生活不成问题,每月拿出三五百块钱问题不大。
新京报:家人都赞成?
李:不赞成。起先,我也不敢告诉老婆。时间一长,他们也慢慢知道了,也就不再反对。
新京报:你前后资助段多少钱?都通过什么方式给他?
李:一共4万多块。当面给的、通过银行划款的,都有。
第一次2000块,就是在自己办公室当面交给他父亲的。最大一笔是2.4万,通过工行汇款过去的。
新京报:这4万多块钱都是你做生意赚来的?
李:是的。我现在做玻璃生意,以前干过很多活,照相、修钟表等等。
这钱也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分次汇给他的。4万多元,相当于我现在一年的纯收入。
新京报:事到如今,你的家人埋怨过你吗?
李:当然。几天前,78岁的老母亲知道后就抱怨过,她说,“当初让你不要管,你要管,现在好了,4万多块钱连泡泡都没有冒一个。”新京报:那你现在后悔吗?李:有些后悔。

李富华:受助者要有一颗感恩之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1日01:35 新京报 

  受助者要有一颗感恩之心

  新京报:你大概和段见过多少次面?
李:见过三次。第一次是入学前,其他两次是春节。最近一次是今年春节,段来看我,在我玻璃店里。我们简单说了几句话,他就离开了。
新京报:每次见面,你觉得他有变化吗?
李:衣服比以前穿得好了,说话声音都大些了。后来两次,我感觉他说的话有些让人不放心。他总把钱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开口闭口都是一个钱字,还说别人开公司赚了很多钱。一次谈话中,他还劝我去北京合伙开公司,他也想入股。好像是想做网站。
新京报:你没答应吧。
李:我肯定是劝他要好好念书,学好本事毕业后,会有更多的赚钱机会。再说,我肯定不会去北京开公司,一来我在万州有自己的家,也有自己的玻璃店,二来,我对网络也不熟悉,至今也没有学会电脑。
新京报:从你的角度来说,资助了一个学生,想他怎么做,才不会让你失望?
李:要好好读书,每一门功课都要及格,不能逃课,不能让家乡人失望。
另外,他在北京,见的世面多,我们有什么事情可以咨询他,但并非让他出钱出力。
新京报:那现在段是不是让你失望了?
李:肯定是的。他不应该抛弃学业,不应该和我们失去联系。做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尤其对一个受助者,这一点更重要。
新京报:你的意思是,段现在不懂得感恩?
李:至少他和我们失去了联系,我们在担心他,他肯定不知道。
如果受助人有苦衷应该告诉我
新京报:有报道说,你起诉段是要追回4万多元学费?
李:也不是,我不做什么指望。我起诉他,只为提醒更多行善者不再受骗。
新京报:你觉得你受骗了?
李:是的。起先,段接受资助前还信誓旦旦说要好好读书,学成归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资助他的人。事实上,不是这样的。
另外,我原来以为段是公费的,所以就毫不犹豫掏钱给他(后来发现他是自费的)。
新京报:也就是说,如果你知道他是自费的,可能不会资助他?
李:至少不会那么多,他自己也可以通过勤工俭学获取一部分生活费。
新京报:你要起诉他,主要是觉得情感上受到了伤害?
李:让我伤心,甚至让我心灰意冷。另外,我还想让别人知道,我们以后行善要谨慎。
新京报:有人支持你起诉,觉得好人不能被欺骗,也有人觉得你既然已经捐助了,行善不一定要回报,不必起诉。你怎么看这种说法?
李:毕竟,我们资助他的心愿是好的,希望他学成,不辜负众人对他的期望。
到现在,他人在哪里,我们也不知道。所以,期望借助法律,提醒他。
新京报:现在一直没有联系到这位段同学,说不定他也有苦衷,你有没有想过调查清楚再起诉?
李:即使再忙,再有苦衷,他也应该告诉我。
如果他真的有苦衷,我是不会起诉的。如果他还想继续修完学业,我还是会继续资助下去。
我希望他还在北京,希望他明天能看到《新京报》这篇报道,再主动与我联系。如果有误解,也是可以协调的。我起诉他,不是为了讨回学费。
新京报:现在网上有一些人在谴责这位段同学,你希望他做些什么来补救?
李:希望他还是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学业。如果需要钱,我们可以想想办法。
以后资助会事先调查受助对象人品
新京报:如果你的捐款最后被追回了,你打算怎么来用这笔钱?
李:如果能追回,我把这笔钱交给万州,用来资助更多的贫困大学生。
新京报:有人认为,研究生并不是基础教育,没有必要来资助,你自己资助的标准是什么?
李:只要他是真心学习,不管他是研究生,小学生、中学生,我都会继续资助他。当然,前提是他要勤奋,要不断努力,要刻苦奋斗。
新京报:有了此次经历,你以后还会继续资助其他贫困学生吗?
李:肯定会的。我曾经还想过,只要生意不比现在差,我一年都要资助一个贫困学生上学。只要他是真诚的,真心想读书,我还是会资助他,甚至会发动其他朋友一起来帮助他。
不过,我也会事先调查一下这个受助对象的情况,比如他的学习成绩、个人品行等等。另外,我也会与学校保持紧密联系,不像现在,给了钱,什么也不知道,连他什么时候离校也不清楚。所以,有了这次教训也有了经验。

  -新闻背景

  北大:段霖夏早已离开学校

  北京大学软件学院教务处赵老师证实:段霖夏系自费研究生,并非公费研究生。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王老师证实:段霖夏是学位教育学生。
“这种教育主要针对在职人员,户口不需要转入北大。”王老师说,段霖夏学习的课程非常少,12门课程中仅选修了2门,且至今仅过了1门。根据研究生教育2年-5年的期限,如果到2008年还没修满学分,就意味着他弃学。“我们已竭尽全力,但始终联系不上他。”王老师说,段霖夏早已离开学校,估计已自动放弃学业。

  乡亲:段家人外出不知去向
记者联系万州太龙镇万峰村(原岭坪村)段霖夏的家人。村主任段茂平称,自己是段霖夏父亲的堂哥,段父、段母等全家人自今年春节后就已外出,不知去了哪里。目前,段家铁将军把门,且没有电话号码,无法联系。如果不是记者告知,他至今还不知段霖夏已没读书。
段茂平称,段霖夏2003年接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后,因家庭经济不宽裕,其父曾让他不要继续读书,先找工作养活自己,但段霖夏坚持要读。

  据《重庆晨报》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吕宗恕

———————————————————————————————————————————————————————

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

电话:86-10-63071372,传真:66079391,信箱zdjun@263.net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温家街2号,邮编:100031,

网站网址:www.daju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