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种子搜索大全v0.6:蜀道第一古镇青林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2:56:12

蜀道第一古镇青林口

青林口古镇位于江油市东北五十六公里的潼江河畔、号称“鸡鸣三县”之地的江、剑、梓、三县交界。宝成铁路、绵广高速公路、中雁公路从西穿行,青云公路由东向西直通剑阁,交通十分便利。

该镇建于元代、鼎盛于明清。这里流水潺潺、绿树重重,王爷山、人字山高峻雄奇,两山夹一镇,形成了险要的隘口,故名“青林口”。

座南朝北的王爷山,又名廻龙山。山势狭长,绵延几十里。峰顶上耸立着一颗百年老松,观其形态,昂首如鹤,挺立如凤,虽历经百年,仍绿装不改!苍劲挺拔的树干,卷曲如虬的树枝,郁郁苍苍,生机勃勃,注目远眺,犹如鹤翔凤舞,让人叹为观止!

座东向西的人字山,象两条匍匐的巨龙,两山的余脉向北蜿蜒至广元的五指山,向南至神龙河,龙头断脉在此交汇,故此地有“龙脉宝地”之美誉。这块风水宝地上,新老街道依山而建,傍水而设,合意桥作为纽带把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了古镇建筑结构的基本框架。

每逢春节,镇上有舞龙的习俗,数条长长的火龙、彩龙、水龙和各式各样的龙灯,在新老街道同时舞动,或游走,或翻滚,或出没于烟云之中,或腾翔于灯光之下,让人目不暇接!慕名而来的游客,十里八乡的村民们无不争先恐后,先睹为快!小镇沸腾了,燃烧的激情把这座古镇装点得魅力四射!

街上的房屋,大多采用古檐式木结构建筑,也有四合院、三进式房屋,还有奇特的悬空式吊脚楼以及别具一格的楼阁殿堂。

房顶间隔,尚有风火垛子,街坊商铺尽是木板门面,昔日家家门前的阔叶梧桐,早已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炎夏时节,人们在树荫下纳凉,尽情地享受着舒适、惬意的生活。

发源于雁北崇山峻岭中的潼江,蜿蜒百余里,环饶古镇东流而去,“七里古堰”水利工程使河边数百里的良田沃土,有了灌溉之利,除此之外,古镇沿河一带的村民还利用水流,安装了七架竹制的自动筒车提水灌田,每年芒种时节,布谷鸟的啼叫和两岸筒车咯咯唧唧的旋转声,形成了独有的山乡交响曲。“江绕青林荫槐柳,蝴蝶坝上好耕耘”的诗句,就是这种田园生活的真实写照!

古镇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宽而幽静。这里有古老的松树,青翠的扁柏,参天的黄连,曲虬的青乔,婆娑的菩提,这一处处绿荫,和古镇的翘角尖楼交相辉映,形成了一个个光彩夺目的自然景观。

青云溪,溪水清澈见底,涓涓细流,不断地冲刷着河中的碎石。溪边,竹林茂密,曲径通幽,夕阳西斜,晚霞漫于天际,鸥鹭栖于苍林,游鱼穿梭于水中,游客流连于溪滩,牧童在牛背上吹着他心爱的曲子,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村民忙着收拾东西往家里走去,此时此景,不由得使人想起辛弃疾“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人,人在行云里”的词句,感受明朝扬基“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的闲适。

横跨潼江的铁索桥名叫永济桥,曾三次毁于洪水。民国十五年,由邓桂贞女士倡导,经三年集资,筹得善款后方动工修建。此桥桥墩和八根铁索所用之铁,都是从汉阳经水路运抵重庆,再用人力运达青林口的,建桥之难,由此可见一斑!此桥系铁索木板桥,宽四米,长一百二十八米,于公元年  月  日建成。一九二七年,次桥更名为桂林桥。为镇水护桥,在桥头上,还修建了一座三楼一殿的云楼,名曰“镇水寺”。该寺采用三重檐歇山式屋顶,屋脊上的彩陶人物、走兽、活泼可爱,栩栩如生。山门前有一快巨型石碑,高四米,上书“桂林桥”三个大字,其书刚劲有力,落款“三丰神笔”传说是武当鼻祖张三丰所书。左边是集资功德碑 ,山门照壁上画有“八仙过海”的神话故事。大殿塑有三丰祖师金身像。为纪念邓桂珍女士集资建桥的功绩,她的遗像被永久地悬挂在侧面墙壁上。

寺外,左边是化纸塔,右边是至今保存完好的四方碑亭,对岸山腰上还矗立着一座白骨塔。寺内有“善堂”“青云斋”,每年的庙会,四方香客云集,热闹非凡。

锁水云楼被誉为“江油八景”之一。楼下,碧波荡漾,江中,索桥飞渡,“云楼锁水镇潼江,神笔桂林张三丰,圣地善斋青云路,古镇青林在画中”。

合益桥是一座廓桥,这是我国古代独特的一处桥梁建筑。一九三五年四月,红四方面军北上抗日,攻打青林口,不少红军战士壮烈牺牲,为了表彰革命烈士的历史功绩,解放后,此桥经人民政府修缮后更名为“红军桥”。在这里,红军留下了许多珍贵革命遗迹和革命文物,是对青少年和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历史教育的极好教材。“红军桥”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市红色旅游的重要景区之一。

古镇还建有“五省会馆”,五座大型宫殿,五座古戏台以及一幢别具风格的过街凉亭。夜晚,七盏巨大的街灯把古镇照的如同白昼一般,昔日商贾云集的繁荣景象,可见一斑

在镇北数十株高大的古黄连树的旁边,有一座巨大的古牌坊,上书“青林场”三个大字。进场是陕西街,陕西会馆就在这依山而建的“人字山”麓下,此馆系三层殿宇式建筑,红墙碧瓦。殿外青石铺阶,殿内雕梁画柱。馆里种有紫荆、桂花、还有一种不知名的珍稀树木,每年秋天,象光皮老鼠一样的果实挂满枝头,十分引人注目。“忠义宫”大殿供奉着关圣帝君,塑像威严肃穆、逼真传神;关平、周仓侍卫两旁,一人手执印信,一人拿着青龙偃月刀,虎目圆睁、威风凛凛;殿侧有“桃园结义”、“三顾茅庐”、“千里走单骑”、“古城会”等描写三国故事的壁画。“忠义宫”中的匾联、石碑,其书法稀见,气韵古拙,石雕上的飞禽走兽、花鸟人物都十分精致,堪称一绝。

江西会馆系古牌坊式建筑,“一步九口砖,吊脚狮子挂两边”的词句形象地道出了他的建筑特色。阁楼台阶上的石柱、古砖,雕刻着“四龙吐水”、“黄鹤与日月争辉”等古画,脊梁翘角旁的彩陶动物,形态逼真,制作精美,是一件件颇有欣赏价值的艺术品。

湖广会馆位于古镇中心,建于大清乾隆年间,馆门上雕刻的文臣武将,刻工细致,线条流畅,人物形态各异,逼真传神。进入屏风,就是由青石板铺成的广场。走上三级台阶,一对高大的石狮子分立左右,雄壮而威严。路边,奇花异草,美不胜收。顶端是大同门,两面墙上,皆用梅花洞装饰,上面有葡萄架,四周苍木翠林,枝繁叶茂。

正殿是禹王宫,殿堂肃穆森严、金碧辉煌。大殿中央,高大的禹王塑像让人敬而畏之。殿中的“万岁牌”木雕,被誉为“木雕一绝”!此牌龙纹图案系镂空雕刻,内堂可旋转,其规模与工艺与平武报恩寺“万发牌”在伯仲之间,让人叹为观之。

过合益桥就是青云溪北的广东馆,此馆由广东福建两省的移民所建,故又称广褔馆。宫门匾额上“粤闽会同”四个大字,书法苍劲、有徐渭之风。宫内青石铺地,石雕盖排列两旁,殿堂系平檐歇山式,脊座是光彩如镜的万宝金锴葫芦,翘角上的风铃可随风摆动,发出清脆悦耳的铃声,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思。

由红军桥南下不远处便是文昌宫,一对高大的石狮子雄踞宫门,殿宇也是三层重檐歇山式木建筑,十分华美。面向潼江的台阶有精雕细刻的盘龙,石栏上有滚龙抱柱。正厅两侧陈列着名人字画,灿若群星。二楼神台上,左供仓颉、右供关公,中间是文昌帝君。三楼是魁星楼,供奉着四尊神像。文昌阁至今保存完好,是我省不可多得的古建筑之一。

青林口古镇不仅有著名的五省会馆,宫阁,还有许多戏台,其中,最为壮观的就是位于潼江与青云溪汇合的悬空戏台。当年的五省会馆每逢节日或庙会,江、梓、剑三县的剧团以及各地的民间艺人无不云集于此,登台献艺。此间,不说他们争相上演的各种戏剧,也不说烧火龙、舞彩龙、耍水龙等各式各样的龙灯和舞狮表演,只说那独居特色的放河灯、牌灯、宫灯、跑马灯的精彩表演,就令人大开眼界!这种独居古风的戏种,发源于江浙苏杭一带,据说是由清初五省移民带入川内、扎根于青林口古镇的。这种戏用大木方桌为戏台,铁钎耸立,把童男童女绑在钎台上,其穿袍戴冠,道具化妆一应俱全,表演者在四人抬着的高台上进行表演。观众无不连连称奇叫好,故而名声大振。在江油市的文艺汇演中,青林口古镇的高台戏,得到了上级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古镇除了有众多的会馆和古戏台之外,镇郊四周还有不少庵、观、寺院,其中最著名的是活佛寺、黄鹤寺和青华观。

黄鹤寺在镇东两公里外的山顶上,建于明末清初,该寺殿宇宏大,布局精巧,苍松翠柏,环绕四周,是一个十分幽静的去处。这里的木雕石刻最为人所津津乐道,其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堪称一绝。

青华观位于离镇不远的旱坪山上,属明代建筑。观前有百级石阶。观中上清、太清、玉清三清塑像,端庄肃穆,令人肃然起敬。两旁的封神壁画,线条飞扬,形象逼真,色彩鲜艳。观内的铁塔、炉鼎、碑文、匾联无不向人们显示这座古观的文化底蕴,证明它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斑斑印记。

活佛寺在镇南一公里处的王爷山上,它是古镇最为壮观的一座寺院。该寺原名叫“积善堂”,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据传当时从陕西省城固县来了一位叫张善清的游僧,他怀着普度众生的良好愿望,带着《金刚经》、《大乘经》、《华严经》三部佛教经典,到这来讲经授徒、广传佛法。此僧教化之功,功德圆满,僧众无不敬之为神灵。数年后,大师合掌圆寂,众居士、僧人将其尸骨泥塑金身,供奉于正殿顶礼膜拜。之后,此寺便更名为“活佛寺”。

青林口古镇地灵人杰,饱学之士层出不穷。符开泰、邓大方进士及第,李深甫入翰林学士,禀生、贡生、秀才类中不鲜,数不胜数。至今,此地好学之风不绝,为数众多的青年才俊考入了国家名牌大学,在全国各地,青林口籍的专家、学者、教授也不乏其人。

青林口古镇是绵阳市仅存的两个古镇之一,她从元、明、清到现在,走过了一条漫长的道路,是古代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我国古代历史的基础和缩影,是展示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多姿多彩的画卷。记录古镇的历史变迁,发掘、整理、保存、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对于确定古镇今后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制定完善的建设和保护规划,增强人民群众的历史使命感和爱国热情,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改革开放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青林口古镇将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和与时俱进的雄心壮志,敞开胸怀,迎来八方宾客,迎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四川邓良朝撰稿  陕西元叙校改

                     二零零八年九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