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含情水含笑简谱:再论关羽攻襄樊失荆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08:24:11

再论关羽攻襄樊失荆州
在关羽攻襄樊之前是刘备取汉中
建安二十二年(丁酉,公元二一七年)
法正说刘备取汉中,备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下辨。魏王操遣都护将军曹洪拒之。
建安二十三年(戊戌,公元二一八年)
夏,四月,代郡、上谷乌桓无臣氐等反。操以其子鄢陵侯彰行骁骑将军,使讨之。
刘备屯阳平关,夏侯渊、张郃、徐晃等与之相拒。
秋,七月,魏王操自将击刘备;九月,至长安。
曹彰击代郡乌桓大破之,北方悉平。
冬,十月,宛守将侯音反。时征南将军曹仁屯樊以镇荆州,魏王操命仁还讨音。
建安二十四年(己亥,公元二一九年)
春,正月,曹仁屠宛,斩侯音,复屯樊。
夏侯渊与刘备战於阳平,为备所杀。三月,王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夏五月,引军还长安。
秋,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
我觉得如果关羽要攻襄樊,应该是趁着建安二十三年秋冬之交曹彰征辽东、曹操发兵至长安而曹仁又还讨侯音的时候最为合适,同时也能给在汉中刘备减轻压力。但当时他还没有假节钺,出兵要由刘备决定,看来当时刘备没有叫他发兵攻襄樊。为什么呢?估计有以下原因:一是物资上刘备可能不足以确保两线作战;二是几年前也就是建安十九年在荆州和孙权闹了矛盾,还是要防备孙权;三是刘备对取汉中很有信心,不用关羽为他分担。
那么到了曹操引军还长安、曹彰和曹仁先后平定辽东和南阳之乱,关羽再攻襄樊似乎就有点勉强了。并且刘备为取汉中和曹操一方相峙了近两年之久,物资上消耗绝对是巨大的,在这时还主动发起攻击令人费解。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关羽进攻襄樊的呢?
我认为还是和关羽的性格有关。由于没有参加刘备取西川夺汉中的数次战斗,关羽的战绩就显得非常有限了,这可能叫他感到很是郁闷。不妨看看三国志里关于关羽被授予前将军的描述:羽闻黄忠为后将军,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诗谓羽曰:“夫立王业者,所用非一。昔萧、曹与高祖少小亲旧,而陈、韩亡命后至;论其班列,韩最居上,未闻萧、曹以此为怨。……羽大感悟,遽即受拜。——三国志费诗传
黄忠以军功而得与关羽同列,导致关羽极为不满,费诗以汉韩信故事来作比喻虽说一时说服了他,但这个比喻只怕是极大地刺激了人称万人敌的关羽了,如果黄忠算是刘备的韩信,那他关羽又是什么呢?蜀记曰:羽初出军围樊,梦猪啮其足,语子平曰:“吾今年衰矣,然不得还!”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关羽攻襄樊,实在是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味道。
再看看东吴的吕蒙。吕蒙想袭关羽绝不是一时心血来潮,简直可以说是蓄谋已久。三国志说:初,鲁肃等以为曹公尚存,祸难始构,宜相辅协,与之同仇,不可失也,蒙乃密陈计策曰:“……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权尤以此言为当。请注意这个“初”字,不是在孙刘两家分荆州时他才有这个想法的,应该还要更早。因为三国志中又有: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这是在周瑜病死而由鲁肃继任后不久发生的事,因此说他蓄谋以久实不为过。并且从“权尤以此言为当”可以看出孙权是很同意吕蒙的意见的。而且他们似乎还不单是造了一个不准备袭荆州的假象,好像还摆出了要在合肥方向进攻的姿态。资治通鉴里有:孙权攻合肥。时诸州兵戍淮南。……已而关羽果使南郡太守糜芳守江陵,将军傅士仁守公安,羽自率众攻曹仁于樊。但三国志中却没有孙权在关羽攻襄樊时进攻合肥的记载,只是在裴注中有一段被裴松怀疑的记录——“典略曰:羽围樊,权遣使求助之,敕使莫速进,又遣主簿先致命於羽”,即孙权表面上做出了一个支持关羽攻打襄樊的姿态来麻痹关羽,总之东吴为了荆州可谓处心积虑,而关羽却毫无察觉。不论关羽在襄樊一战中打成什么样,除非关羽速败撤兵——不过这几乎不可能,南郡被袭只是时间问题。
关羽攻襄樊时手里兵力有限,从刘备和孙权争荆州时 “使关羽将三万兵至益阳”来看,关羽手里的士兵应不少于三万,经过几年的发展,很可能有四五万人的样子。三国志中有“羽以舟兵尽虏禁等步骑三万送江陵”一说,曹仁又剩有七千人守城,那么曹仁一开始可能有近万人在樊城,于禁七军大约是三万五千人左右(刚好五千人一军),估计一开始双方的兵力差不太多,当然,这个差不多是在关羽“撤备兵,尽赴襄阳”的情况下。关羽淹七军是运气还是计谋或者说运气加谋略已经不是很重要的了,不过关羽敢出战,并且特意选在汛期出战一定是有他的考虑的,有可能正如书中所言“今水潦方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猾,正恐征南有变耳”。但作为主动进攻的一方,尤其是在围城后,关羽的战事仍然吃紧了,因为徐晃的援军赶来了,所以他向刘封求助——关羽并不是在兵败后才向刘封求助的,三国志记载: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刘封不发兵相助的理由不是说不过去的,很可能是他不认同关羽攻襄樊之举,加之房陵、上庸属益州,不由关羽节制,所以没有发兵。刘封和孟达手里估计也就是一万人左右,既使他们出兵了,只怕也不一定能拿下樊城(襄阳倒有可能拿下),而早被东吴盯上却又疏虞防备的南郡,失守已经是必然的了。曹操的援军也从四处赶来,徐晃之后还有张辽的无敌之师(有点夸张了,不过张辽在曹操手下的确未尝败绩),曹操也亲率大军前来,估计就算是关羽拿下了襄樊,也还是要被夺回去的。
至于刘备不援关羽,史书上缺乏记载。但不妨先看看刘备取汉中时曹操的动作,刘备是建安二十二年末开始部署的,二十三年春后发起攻击,而曹操是二十三年七月才领兵出发,九月到了长安,到二十四年春刘备袭杀夏侯渊之后,曹操才出斜谷。那么刘备取了汉中后又遣刘封、孟达、李平等攻申耽於上庸,应该没有还军成都,七月进位汉中王,关羽八月水没七军围襄樊,战事吃紧,叫刘封发兵相助,刘封不肯发兵,徐晃自宛出兵救襄樊,与关羽相峙,此时刘备应该回到成都了,此时他听到的应该是关羽在前线大破敌军的消息,当然也不排除他不是很清楚关羽在前线的战况,因为荆州一直有零星的战事,关羽和曹仁(吕常)对峙了很长的时间,加上关羽假节了,荆州战事无需刘备过分操心。对这段时间的记载三国志中只有寥寥数语——典略曰:备於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馀区。时关羽攻曹公将曹仁,禽于禁於樊。俄而孙权袭杀羽,取荆州。这就是说刘备的确没有派兵到荆州,哪怕是在关羽战败、南郡被袭之后,刘备也没有动作。从“俄而”二字可以看出,问题应该是出在时间上。从上面曹操应对刘备攻汉中的反应,就不难发现,当时的反应还是比较慢的,刘备春后发动进攻,曹操可能直到七月才知道是刘备亲征,所以也马上亲征。当时夏侯渊也是假节(个人认为他和关羽颇为相似),主动攻击刘备,结果战败,没能等到曹操的大军。曹操七月出兵,冬天可能在长安休整准备,第二年春再从长安到汉中。那么再看刘备,西线战事结束,军队可能要进行一番休整,此时要刘备给关羽增兵似乎是不现实的,何况他也不知道关羽准备发动这样的大战。南郡被袭非常突然,消息可能也被封得很严,估计关羽到十月才知道南郡出事了,刘备甚至要更晚才能知道这个消息(成都到南郡江陵不是一般的远,几乎是成都到汉中的两倍,是汉中到长安的三倍),而这时已经是冬天了。从成都到荆州不是短时间内能办到的,在汉中和曹操大战一场之后还没休整好,马上又要置办粮草船支,还要在大冬天走老远的水路(估计等他到了,关羽应该也死了),恐怕是不现实的。刘备只能等消息,当然有可能他也在做一些准备,但出兵不是简单的事情,后来刘备伐吴也是七月出兵打下秭归,冬天休整,第二年春后再进军,所以刘备面对荆州战事非不为也,实不能也。至于刘备当时到底做了些什么,现在已经无从考证了,不过总觉这事实在是不大好办,因为他隔那么大老远在没有电话的情况下摇控战事是不可能的,增兵也不现实,也许写封信叫关羽撤军回南郡是最正确的,不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以关羽的心态,只怕难以从命。也许他应该在人事上有些变动,但很遗憾他没有这样做,也许是兴奋过头了吧。关羽在南郡失守后其实还有机会保全实力,如果他能果断点——当然这也不太可能,如果他真的够果断,那么在徐晃来的时候他就该撤了(如果这样可能南郡还不会丢)。得知南边出事后他没有选择往上庸方向撤(往上庸走可能会被曹军攻击,但绝不至于覆没),而是南回,有可能是想把南郡再夺回来,不过这实在不现实的,结果正如他自己所说“吾今年衰矣,然不得还”。
总而言之:关羽攻襄樊应该说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虽然他曾一度取得了优势,但他这一战事实上是以半个荆州(其实说三分之一个荆州更准确)来抗衡天下,焉能不败耶?
注:所谓错误的时间,是说打得太早;错误的地点,是说打错了方向(如果要按隆中对的意思,应该打江夏,也就是说在打襄樊之前应该先搞定江夏);所谓错误的战争,呵呵,前面两个都有问题,这一战已经是不合理了,自然错了。
另附:对于隆中对导致失荆州一说的看法
个人认为,不能把问题推到隆中对上来。以诸葛亮的才能,不至于如此不知变通吧,要知道东吴的荆州战略也是反复经过调整的,诸葛亮难道就如此缺乏战略眼光吗?南郡和公安事实上一直都是对东吴保持一定警惕的,沿江都有哨兵,如果关羽不倾巢出动的话,想袭破南郡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另外就是东吴的战略在鲁肃死后经过了调整,请注意鲁肃死的时间,建安二十二年,从资治通鉴上看是在建安二十二年末,这时正好是刘备在部署攻打汉中,孙权起初是让严畯代鲁肃,但严畯推辞了,这才让吕蒙继任,也就是吕蒙差不多要到建安二十三年才到任。刘备方正全力以赴在打汉中,对东吴方面的人事变动缺乏深入研究,对东吴的战略变化更是没有来得及预料,很可能鲁肃时的政策也多少给刘备方一种相对安全的感觉,让人觉得东吴不会轻易破坏同盟,何况在分荆州之后双方也算得上是达成某种平衡了。这里我反复强调的是东吴的战略变化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也就是东吴事实上准备放弃同盟了,这一点确实是有点突然的,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关羽倾巢出动围攻襄樊无疑是个诱因。至于后来刘备伐吴时孙权求和,一方面可能是缓兵之计;另一方面则是吕蒙在袭破荆州之后很快就死了,很可能导致东吴在战略上再次出现摇摆,不过事已至此,孙权也只能硬着头皮迎战了。
隆中对是建安十二年提出的,当时东吴面对荆州几乎是无可奈何的,但在经历刘琮降曹、赤壁之战、瓜分荆州等一系列的大事之后,事实上已经宣告当初“跨有荆、益”这一战略构想的破灭,刘备也从来没有“跨有荆、益”过,也就是说,刘备事实上已经调整了自己的战略。即使退一步说,如果一定要按照隆中对的设想走的话,那么取汉中后下一步不应该去攻襄樊,而是要打江夏,从而达到跨有荆、益,而关羽攻襄樊也就直接违背了隆中对的战略构想(这里先不讨论攻江夏的可行性)。因此,不论怎么说,都无法把失荆州的责任扯到隆中对上来。虽然毛*泽*东提出了“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的论断,但我却不禁要问,在当时的情形,莫非还有别的更好的战略可行吗?毛自己不也曾在江*西建根*据地吗?个人认为隆中对从战略构想上几乎是无可挑剔的,至于其具体实施过程,以及其后局面的变化,我想这不是战略本身所能包容的了,正如毛泽东无法预见到长*征和西*安事*变。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如果我们以僵化的目光去看隆中对,继而把失荆州的责任也扯到隆中对上来,我以为,这是断不可取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