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小鸟的小说:文化的含义、特征和作用 - 踏浪而来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2:36:32

文化的含义、特征和作用

 1.文化的含义

“文化”这个概念极为抽象和复杂,国外的学者已先后对它下过近200种定义,但至今尚未取得一致的意见。我国的学者一般认为,文化有广义、中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大致可归纳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部分。其中,物质文化指生产工具、生产设备、交通工具、房屋僳俱、衣饰与饮食等,社会文化是指社会制度、生产方式、风俗习惯、人际关系、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模式等;精神文化指科技知识、文学艺术、哲学、思想、信仰等。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部分。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它包括上述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和精神文化的全部,即,科学、文化艺术、哲学、思想、信仰、风俗、习惯、人际关系、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模式等。有的人将其归纳为:真,真理化;善,道德化;美,艺术化等三个方面。又可归纳为两点: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2.文化的特征

(1)社会的历史性

文化就其本质而言,它不是单个人创造的,是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的人们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文化就其存在状态而言,不是凝固不变的,它将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在阶级社会中,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随着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变化而具有不同的阶级性。在社会发展中,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还具有民族性。

(2)继承性

文化虽然具有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历史性,但文化的这种历史性的特点,并没有使文化的发展完全脱离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大道,任何后来的文化都包含着对以往文化的继承。尽管社会历史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新文化也不断产生,但新文化总是在吸取以往文化的营养成分基础上产生的。

中国的文化与西欧的文化存在着显著不同的特色,是因为前者继承了先秦以来的文化传统,而后者则继承了古希腊、罗马以来的文化传统。

(3)抽象性

文化并非指某一种具体的文化表现形态,而是指体现在这个具体表现形态之中的心智文明程度,是人们对具体文化现象进行抽象和概括,由此而形成的关于文化的概念。如物质文化虽然包括工具,但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工具,它是对所有工具的能体现人类文明程度的共同本质的抽象、概括。

(4)模式性

文化就其动态而言,是指社会的生活方式,体现为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价值观念等。它是人类群体(包括家庭、民族、社会)共同享有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某一个人独享的生活方式。中国长期在封闭的、稳定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条件下生活,于是形成了中华民族礼让谦逊的文化特色。美国是一个移民性的国家,美国长期在自由、开拓的环境中生活,于是形成了多样化与进取的文化特色。

(5)功能性

由于文化归根结底是人们的生活方式集中地表现为人们的行为规范.所以,文化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很大的能动作用。有怎样的文化,就有怎样的行为规范,就会有怎样的文化功能和文化效用。不能设想,一套现代化先进设备能在缺乏现代文化意识、现代文化规范,基本上过着原始野蛮生活的人群中使用。

3.文化的作用

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既表现在对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上,又表现在对社会的规范、调控作用上,还表现在对社会的凝聚作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上。

(1)文化是社会变革的内燃机。任何社会形态的文化,本质上不只是对现行社会的肯定和支持,而且包含着对现行社会的评价与批判,它不仅包含着这个社会“是什么”的价值支撑,而且也蕴含着这个社会“应如何”的价值判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当一种旧的制度、旧的体制无法进一步运转下去的时候,文化对新的制度、新的体制建立的先导作用十分明显。蕴藏在新制度、新体制中的文化精神,一方面为批判、否定和超越旧制度、旧体制提供锐利武器,另一方面又以一种新的价值理念以及由此而建立的新的价值世界为蓝图,给人们以理想、信念的支撑。因此,人类历史上新的制度战胜旧的制度,文化起到了内燃机的作用。

(2)文化是社会常态的调控器。如果说新的制度代替旧的制度、新的体制代替旧的体制的过程,是社会处于非常状态的表现,那么,新的制度、体制建立后,社会在一定秩序中运行发展就是社会常态的表现。由于社会是人的社会,而每个人所处的环境、自身素质和精神物质需求又不尽相同,所以常态中的社会仍然会存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矛盾,而且还存在人自身的情感欲望和理智的矛盾。如果这些矛盾不能妥善解决,这个社会的常态就会被打破。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看,人们解决这些矛盾常常采取多种手段,而依靠文化的力量去化解这些矛盾就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方面。这是因为,法律、理想、道德、礼俗、情操等文化因子,内含着社会主体可以“做什么”和“哪些不可以做”,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那样做”的意蕴。所以,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种种矛盾,就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的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通过有说服力的、贴近民众的方式,将真诚、正义、公正等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植入民众的心田。只有这样,一个社会才能健康、有序、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3)文化是凝聚社会的粘合剂。文化虽然说是属于精神范畴,但它可以依附于语言和其他文化载体,形成一种社会文化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产生同化作用,为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是非观、善恶观涂上基本相同的“底色”,也为他们认识、分析、处理问题提供大致相同的基本点,进而化作维系社会、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

(4)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文化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文化的导向赋予经济发展以价值意义,经济制度的选择、经济战略的提出,经济政策的制定,无不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以及决策者文化水平的制约。文化给物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思想、理论、舆论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方式。二是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极高的组织效能。人作为文化的单元,不仅受文化熏陶,而且也依一定的原理相互感通,相互认同,从而形成社会整体。文化的这种渗透力是人的社会性的体现,它能够促进社会主体之间相互沟通,保证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在一定的组织内有序开展。三是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经济活动所包含的先进文化因子越厚重,其产品的文化含量以及由此带来的附加值也就越高,在市场中实现的经济价值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