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1百度云资源:转型发展与质检责任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15:13:47
转型发展与质检责任
.h1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转型发展与质检责任

   ——关于“如何更好地服务于转型发展”的思考

   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更加复杂的形势、更加艰巨的任务,促进转型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服务转型发展是质检系统职责所在,一是服务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二是服务于科技进步和创新,三是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四是服务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五是服务于促进国家改革开放。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全国质检系统半年工作总结会议上要求,质检系统要更好地服务于转型发展。服务转型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质检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质检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转型发展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从国际环境看,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调整大变革之中,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发展模式、供需关系、治理结构调整变化,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未来较长时间低速增长,国际市场变幻莫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据估算,2010年我国有31.7%的出口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直接损失582.4亿美元,占同期出口总额的3.7%。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孕育新突破,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各国围绕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博弈不断出现新变化,我国未来发展面临的国际产业、技术竞争更加激烈。经验表明,美国能够迅速摆脱二十世纪30年代初的大萧条,德国、日本战后迅速发展进入世界经济强国,依靠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是其关键因素。我国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才能在未来的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

   从国内环境看,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4000美元,已经步入国际社会预警的“中等收入陷阱”阶段,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二三产”比重失衡。有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6%,远低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53%和高收入国家的72.5%平均数;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2010年我国居民消费率为34.3%,远远落后于世行2007年统计的中等收入国家居民消费率60%的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2009年我国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GDP比例为1.7%,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投入比例;经济增长面临的“资源瓶颈”和“环境瓶颈”越来越紧迫,我国单位GDP消耗相当于日本的8倍、美国的4倍。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内需、加快科技创新、推动节能减排等,是我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难题,也是质检系统更好地服务于转型发展的重大课题。

   从质量工作要求看,也面临转型发展的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归根结底是要提高产品质量。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对改善生活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明显增强。当前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高,质量安全事件还时有发生。质检部门作为质量综合管理部门,要解决好人民群众的质量需求与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任务十分繁重。质检系统正处于爬坡奋进的关键时期,工作体制机制有待完善,基础和基层能力建设有待加强,工作有效性有待提高。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推动自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工作机制创新,已成为质检工作紧迫的现实问题。

   服务转型发展是质检系统职责所在

   质检系统履行质量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以技术执法为特色,拥有较强的质检科技、人才、信息优势。只有充分发挥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等职能作用,综合运用市场准入、生产许可、注册备案、检验监管、监督抽查、执法打假等多种手段,才能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应有的贡献。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促进需求结构从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转变到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促进产业结构从过度依赖第二产业转变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先进标准的引领作用,大力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只有产品质量水平提高了,充分挖掘和释放出城乡居民消费潜力,才能扩大内需。只有技术法规和标准健全了,建立起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才能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要加快健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标准,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支持优良动植物品种和资源型农业产品引进,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推行先进的技术标准,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和质量管理,改善品种质量,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以交通运输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旅游业、体育产业为重点,拓宽服务业认证,建立公平、规范、透明准入标准,推动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发展。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一直将技术创新视为国家经济未来发展的关键,据统计,美国经济增长有75%来自产业创新和技术革新。毫无疑问,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必须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我们要充分发挥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等质量基础的三大支柱作用,促进经济发展从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向通过技术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积极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和技术标准,指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工艺革新。引导企业参与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发挥计量的科技支撑作用,为科学技术、国防事业和国家重大工程提供准确的计量保障和技术支持。加强企业管理者、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教育培训,提高质量创造者和参与者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素质,为产品创新和质量提升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质量安全是民生的坚实基础。质检部门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坚决打假治劣,保障人民群众的质量安全需求。只有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提高了,才能提振消费者对国货质量的信心,促进企业扩大生产,进而增加就业。消费环境改善了,制假售假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才能吃得安心、买得放心、用得舒心。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未来几十年,我国环境保护压力很大,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我国资源有限承载能力的矛盾将日益尖锐。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严格行业生产许可,提升准入门槛,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发展。通过修订与节能减排密切相关产品的生产许可实施细则,推广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标准,强化节能、节水、节电、节油、可再生资源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和节能降耗。通过建立计量检测评价体系,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通过加强口岸检验检疫工作,防止国内特有的物种资源流失,严防国外疫情疫病传入,为经济发展构建坚实的生态安全屏障。

   坚持改革开放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我国对外开放由出口和吸收外资为主转向进口和出口、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需要我们既促进对外贸易便利化,又利用检验检疫技术手段,调节进出口。要积极服务和保障农产品及煤炭、矿产等战略资源类产品扩大进口,严控“两高一资”和低附加值产品出口,推动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升级。加强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研究、交涉、预警、处置和应用,推动外贸市场多元化,有效防范风险。积极参与对外贸易谈判和交流合作,服务我国企业对外投资、跨国经营,促进“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

   服务转型发展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国家质检总局成立10年来,实施了“十五”、“十一五”两个质检事业发展五年规划,“十二五”时期面临着推动质检事业发展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两大任务。在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和总要求下,质检系统只有加快自身转型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

   一是在转变观念中转型。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从当前质检工作实际来看,最重要的是树立人民质检观念,在做好各项业务工作中,不断提升质检为民的主动性。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前提下,要充分依靠老百姓做好质量工作。比如,通过共建共用12365系统,让老百姓遇到质量安全问题,有处说、有人管;让质量违法行为处于群众监督之下,无处藏身、无法作恶。要强化规划观念,加强对质量安全工作的调查研究,准确把握规律,提高顶层设计能力,由轻规划向先规划、严落实转变。观念转变了,才会增强转变质检事业发展方式的使命感责任感,不断增强服务转型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

   二是在加强宏观质量管理中转型。当前,我国质量发展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宏观质量管理,凝聚质量管理合力,加强质量公共治理。当前要大张旗鼓地推动建设质量强国,动员组织政府部门、监管部门、生产企业、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和新闻媒体以及广大消费者等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齐心协力推动质量发展。质检工作和思想认识要围绕质量发展转变,质量监督和检验检疫的各项职能要服务质量安全,质检工作人员和全社会各层面都要参与质量工作。

   三是在坚持改革创新中转型。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转型发展的不竭动力。质检工作的改革创新,就是要加强质量管理、质量技术和产品监管机制、工作方法创新。只有在改革创新中解放思想、破解难题、提升能力,才能使质检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推动质检事业发展不断有质的提升。

   服务于转型发展,质检系统义不容辞。加快转变自身发展方式,质检系统任重道远。在推动质检事业科学发展中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在加快转变质检事业发展方式中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质检工作一定能有作为,大有作为。(冯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