焱妃晓梦弄玉紫女:[转贴]书海拾贝(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3 23:19:17
■别让怜悯的锁链缠住了你
——列宁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片名:Lenin in 1918
译名:列宁在1918
分类:故事/战争
色彩:黑白
产地:苏联
年份:1939年
长度:123分钟
导演:米哈尔•罗姆
主演:S•史楚金 H•奥赫洛普柯夫
译制:上海电影译制厂
【内容简介】
1918年,苏维埃的敌人企图突袭克里姆林宫杀害革命领袖。打入敌人内部的副官马特维也将敌人准备暗杀列宁的消息及时通知了瓦西里。但因为布哈林的阻挠,瓦西里未能找到列宁。列宁被刺受伤。斯大林率领红军猛烈打击敌人,敌人节节败退。革命领袖列宁和斯大林在凯歌声中悄悄会面。
【主要配音演员】
列宁~张伐   斯大林~冯   瓦西里~李农   捷尔任斯基~孙道临   特维耶夫~张雁
●列宁在工厂的演讲词:
苏维埃俄国被敌人包围了,反革命的暴动象火焰一样从这一端烧到那一端。这些个暴动都是因为全世界的帝国主义的金钱所供养所支持的,是由社会革命党与孟尔什维克所组织的。
这里就有一个证明,你们都已经知道,普列夫斯基同志今天在彼得堡被暗杀了。这种卑鄙的把人暗杀的行为,正是社会革命党党徒的特色,还有富农的暴动和捷克斯洛伐克俘虏的叛乱,所有这些向我们进攻的战争,象北方、象东方与南方,一切战争都是统一的战争,他们要攻击我们的苏维埃俄国。
我们在流血,我们惨痛的伤口在流着鲜血。我们正处在,我们正处在最困难的环境中,我们在挨饿,煤和煤油的来源被切断了。……
啊,关于粮食的问题等一会儿我再回答你好吗?
同志们,要维持一个政权,比夺取他还要难。我们的革命正在前进,正在发展和成长,可是我们的斗争也在发展着成长着。
我接到一张纸条子,你们大家来听我念一念:“你们的政权反正是不能维持的,你们的皮将要剥下来做鼓面。”
安静一点,安静一点同志们。我看出这些字不是工人的手所写的,恐怕写这张纸条子的人我看他未必有胆量敢跑出来站在这儿,……对的,同志们我猜他是不敢出来试一试的。
同志们,当革命还正在进行的时候,就是说当整个阶级在灭亡,他和一个人的死亡根本是完全不相同的。人死后尸体可以抬出去,但是旧社会在灭亡了的时候,很可惜,资产阶级的这个尸首,那就不可能把他一下子钉在棺材里埋葬在坟墓里,资产阶级的尸首在我们心里头腐烂着,他把毒气传染给大家,他在发散着臭气!普列夫斯基的被刺杀,说明了反革命对我们的白色恐怖。
安静一点,同志们,安静一点,同志们。被人民意志判决的叛徒们,一定要无情地消灭他们。我们让资产阶级们去发疯吧!让那些无价值的灵魂去哭泣吧!工人同志们我们的回答就是这样的。加上三倍的警惕和小心,还要忍耐。大家应该守住自己的岗位。
同志们你们必须要记住:我们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胜利。还有另外一条路那就是死亡。死亡不属于工人阶级!
●1924年1月21日,列宁因脑溢血去世。遗体经防腐处理后被安放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红墙下的列宁墓中。为纪念列宁,彼得格勒因此改名为列宁格勒,直至苏联解体后于1992年1月恢复圣彼得堡旧名。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小山村】
一条小路中央,
悠悠青山两旁,
依然是山花暗自香.
我借江水清凉,
洗去一路风霜,
遥听那山歌晚唱.
今日重回故乡,
又见炊烟绕梁,
召唤那晚归的牛羊
哦……我借山外夕阳,
一路不住眺望.
黄昏中故人脸庞.
山高水长别来无恙,
无限相思尽在心上.
风雨多年别来无恙,
知心的话说到天亮.
知心的话说到天亮!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猴哥哥,俺来了!
——八戒
(转帖)
在地震废墟里饿得只剩皮包骨头的肥猪“猪坚强”再次风靡网络。它在地震废墟里顽强生存36天被救的故事感动了几位职业音乐人,一个月时间不到,一首欢快诙谐的励志歌《猪坚强》横空出世。
6月17日,被埋在地震废墟里36天而顽强存活的一头猪被救,因为只靠水和猪圈里的木炭,外加消耗自身多达100公斤的脂肪艰难生存下来,这头猪感动了建川博物馆的负责人,不但买下它为其“颐养天年”,还为它取名“猪坚强”。
北京二炮文工团的曲作者张云腾从网上看了“猪坚强”的新闻,几天之后,他写出了这首同名歌曲,并且找朋友金明作了词。随后,团里的著名歌手金波携手歌手广智,应邀演绎了这首歌曲,并托朋友做了一个长达3分多钟的flash视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猪坚强】歌词:
你膘肥体壮的确有点胖,
憨头憨脑日子过得很坦荡。
你的肚子吃得像个大粮仓,
不管好的坏的都往里装。
你生在叫天府之国的地方,
如果去选美真的很不漂亮,
可是当灾难突然从天降,
你创造的生命奇迹叫坚强。
像猪一样的坚强,
积蓄更多的能量。
在绝境中把最美的梦想守望,
不会害怕不会慌张。
像猪一样的坚强,
拥有平凡的力量,
让死神在无奈中仓皇逃亡,
决不退缩决不投降。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冏!菜是自己的,车是公家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昆明市昆沙路,一辆挂云G牌照的奔驰300SEL驶向街头。 “老奔”你真够牛啊!怪不得如今的蔬菜昂贵,原来是用奔驰运输的。
【奔驰300SEL】
奔驰(Mercedes----Benz),1990,300SEL:奔驰300SEL是最传统的车款,也是销量最好的车种。老款SEL的底盘是126式的,外观庄重,但缺少灵气,车体也欠流线型,在1990年停产,为新款S系列或E系列流线型车款所代替。老款的300SEL、400SEL、500SEL、560SEL等外观很难区分!
各型号的奔驰轿车命名分为数字和英文字母两部分,如“300”和“SEL”。凡是W124和W126底盘的,数字部分表示排气量,如奔驰300SEL,采用W126底盘,数字300表示排气量3.0L。字母则表示不同的意义:S――高级、E――汽油喷射发动机、SL――运动轻型、SLR运动轻 型赛车、T――旅行车、L――加长轴距、G――越野车、D――柴油机。所以,“300SEL”就表示3.0L排气量/高级轿车/汽油喷射发动机/加长轴距。但“数字在前、字母在后”的型号表示法基本上对1994年以前生产的奔驰车适用。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中国一百仕女图(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宓妃
伏羲皇帝有一个女儿,从小就体弱多病,纤丽如玉树临风,谁都可以看出她是个美人胚子。伏羲帝对这个女儿不甚喜欢,因为一则他的儿女太多了,二则他赞美的是丰腴壮健的女子,好像他的妹妹、妻子女娲那样的女子。
没有家庭的羁束,女儿整日价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徜徉,潜移默化地感受自然的毓秀钟灵,渐渐地长大了。她多愁善感,心仪姣美,可无人怜惜。一天,她来到黄河的支流洛水畔,洛水慑服于她的魅力、倾倒于她的神采,向她求爱了。粼粼波光幻化出无数绚丽的景象,霭霭水雾又为之盖上隐约的轻纱;那河岸花树,那水潭崖影,那涓涓细流,那汹涌巨浪;那险峻的峡谷,那广阔的滩口……
她为洛水所颠倒,就投身洛水的怀抱,沉没了。
伏羲帝许久不见她的踪影,才焦急地四出寻找。有一天,他来到洛水畔,只见碧波漾漾,一位绝色佳人从水中冉冉浮起,向他凝眸微笑,她不正是他要找的女儿吗?他这才发现在他的儿女中,她是最楚楚动人的,他这才懊悔先前对这个女儿不够疼爱。伏羲帝知道他再也不能把这个女儿与洛水分开了,为了不失去她,为了对过去作补偿,他就封她为洛水的神祗——洛神。
黄河的河神巡视他的疆域,在洛水与洛神一见钟情,遂娶她为妃,封号洛妃。又因伏羲帝亦名宓羲,所以也称洛妃为宓妃。
宓妃是中国文学里形象最美的女子,无数大文豪都为她写下最美的辞章,以寄寓他们倾慕的情思: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杨雄的《甘泉赋》、曹植的《洛神赋》、谢灵运的《沉妃赋》、李纲的《莲花赋》、宋之间的《秋莲赋》、李商隐的《东阿王》、温庭筠的《莲花诗》、汪道昆的《洛水悲》……
让我们信手撷取其中一两段仰慕宓妃的文字,以见她的神姿罢: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掖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束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曹植《洛神赋》)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李海鹰作品巨星璀璨大型交响音乐会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陶行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46年7月25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上海患脑溢血去世。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我国现代教育建设和改革的先行者和典范,其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和丰富的办学实践充分体现了革命性、实用性和科学预见性。他一生致力于救国事业、民主事业与教育事业。 “
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他在教育实践方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早年留学美国,先后获得伊利诺大学政治硕士和哥伦比亚大学“都市学务总监资资格凭证”。1917年回国后,他先后创办了晓庄学校、山海公学团,新安旅行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培养了大批人才。
●陶行之小故事
一天,值日的学生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对正在讲课的陶先生说:“蒋主席来了,先生是不是去接一接?”陶先生推了推老式眼镜回答:“你去问问他,是找我有事,还是来参观学校?”说完仍旧继续讲课。
一会儿,值日生赶回通报:“蒋主席说是来看看。”陶先生“唔”了一声,略一思索后说:“那……我就不见他了。”蒋介石见这位教书匠居然如此傲慢,耿耿于怀。不久,晓庄被查封,陶先生被通缉,罪名是晓庄通共,有碍风俗。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古典与唯美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海边捡拾鹅卵石的希腊女孩》 英国   弗雷德里克.莱顿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高考奇文
【不要轻易说“不”】
(08年广东高考作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黄昏,最后一缕夕阳即将消失在连绵不绝的大楼里。树上,知了也用尽了最后的力气。一切仿佛都沉浸在虚无的空间里。
起风了,卷着吊灯左右摇晃,地上的人影也跟着移动。所有人的心情都像那一盏灯,不知什么时候会掉下来,摔成碎片再也拼不起来。
王老师很漂亮,甚至比武藤兰还漂亮,大大的眼睛荡漾着一池春水,动人的身材被职业装包裹的淋漓尽致。
一般人看到王老师样子早就翘起来了,但是我没有。我不是一般人,我是王老师的学生。所以我用最清纯的眼神看着王老师,她在我们的眼里就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
王老师没有被我的眼神所诱惑,悠然的抿了一口咖啡,道:“知道找你们来是为什么么?”平时我恨不得变成老师手里摩挲的杯子,但是现在我只能和其他人一起老实的回答:“不知道。”
其实我知道这次和王老师亲密接触是为什么,但是我不能说,也不敢说,因为这件事比高考还重要。
王老师没有想到我们会这样回答她,失神了两秒,遂挂着一脸冷笑,神情淡漠的扫过我们的脸。那一刹那,我有一种想承认的冲动。最后,还是默念了五遍三字经后才打消这种冲动。
眼角扫了扫其他人,我也装出一副瞻仰仙女的痴呆相,不否认,王老师的姹女心法已经到了装清高的境界了,要不是我有这一颗五产阶级之心,她怎么也不是我这个三字经才练到第十页的江湖小卒能抗衡的了的。
“看来你们是不承认了是吧?”王老师又换上了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使得我们觉得小时侯掏蚂蚁窝都是一件罪大恶极的事。
没想到王老师的姹女心法已经到了装清纯的境界,我强提一口真气,压下到了咽喉的血,但是空气中那若有若无的香气还是让我心浮气躁,差点道心失守。
王老师一个个的对我们点名教育。所有人,都低下了罪恶的头颅。但是没有人承认。
前面的人都没有认罪,只剩下最后一个我。王老师看起来很自信,99.99999%,认为我的嫌疑比纯金比例还要高。所以她加大了对我的精神轰击。
“周星星同学,你知道说慌是不好的吗?”老师用上了她能用的最高心法——装可怜。
“知道。”我的道心就像暴风雨种的海燕一样。
“身为一个五产阶级的接班人你认为还有什么比做了错事不承认更为可恶呢?”
王老师弯下腰,不再居高临下的看着我。
不好,连肉体都出动了,看了我真的是守不住了。
正当我准备放弃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三个点,恩?怎么是三个点,不是两个点才对嘛。我定睛一看,道心立刻稳下来了,三字经终于领会到了第二十页。
看着王老师气馁的样子,我在心里放声大笑,谁叫你MM上还长颗大痣。
王老师摇了摇头,缓了缓精神,从抽屉里拿出一本三十年前绝版的PLAYBOY道:“看来没人承认了,那就算了。”
说完双手一用力,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放佛看见PLAYBOY的封面女郎流下了来生再见的泪珠,福灵心至地大喊一声“不!”
番外语:
本来去年我就要参加高考了,就是因为这声“不”,我的人生延迟了一年,在些这篇作文的时候我泪流满面。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我绝对不说:“不!”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天安门导游词】
各位游客: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天安门广场,面积达到了44万平方米,而且北京在世界上的地理位置就是以广场的经纬度(东经:116°23′17″,北纬:39°54′27″)来确定的。在明代,这里曾叫做承天门广场,出现了T型广场,清代的时候才改为现在的天安门广场。解放以后,将T型广场拆除,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和历史博物馆,革命博物馆等大型建筑。而在1976年,毛主席去世后,在原来中华门的位置上建立起了毛主席纪念堂,从而形成了广场今天的建筑格局。
各位一定很向往我所描述的天安门广场,没有关系,在接下来的游览过程,我将向大家一一介绍。
明代永乐年间,这里叫做承天门,只是一个木牌坊,取“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可是明代的时候被烧毁了,后来修建了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城楼,真正体现了帝王的九五之尊。但是明朝末年,又被毁了。而在清顺治年间,重修城楼以后,改名为天安门,将另外的三个皇城门儿都改名为带安字的,将故宫三大殿都改名为带和字的,体现了内和外安的美好愿望。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看的城楼,它由城基、城台、城楼三个部分组成。基座是汉白玉须弥座,这是我国古代最高等级的基座,高1.59米。城台高14.6米。而城楼重檐歇山顶,这也是当时殿宇屋顶的最高等级。整座建筑高33.7米,在70年重修后,升高了一米。
这座建筑等级非常高的城楼,它的作用也同样非常重要。明清时候,凡是遇到国家大典,都要在城楼上举行“金凤颁诏”的仪式,(就是颁诏时,在城楼正中堞口设宣诏台。宣诏后,用黄丝线机上一只木雕金凤,金凤口中衔着诏书顺墙而下,礼部官员用朵云盘接住,然后放入龙亭,送到礼部,随后颁布天下。)而且每当皇帝出宫祭祀的时候,这里是必经之路。
在天安门城楼前面的这一条河,被称为金水河。那这里为什么被称为金水河呢?因为这条河是从北京的西北方向被引过来的,而在阴阳五行中,西属金,北属水,所以这条河命名为金水河,而河上的7座汉白玉桥,就是金水桥。其中最旁边的这两座桥叫做公生桥,分别对应着太庙和社稷坛,也就是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而中间的这座是御路桥,是皇帝皇后专用的,它旁边的两座是皇族桥,供宗室王公行走,在旁边的两座是品级桥,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才可以通过。
在金水桥前面,左右各有一个石狮子。左边的是雄师,右边的是雌狮。我们是如何分出雌雄的呢?因为雄师脚踩的是绣球,而雌狮则是踩着幼狮。在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华表,其实华表的原名叫做诽谤木,是皇帝为了表示自己能够采纳意见和接受意见而设立的,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华表。它的顶端的异兽叫做吼,北华表上的叫做望君出,意思是为了让皇帝出宫体察民情,而南端的则叫望君归,意思是皇帝不要留恋宫外的花花世界,应该及时回宫处理政务。
现在请大家向后转,在我们身后,就是天安门广场。
在明清时候,这里是成T字型的,中间是南北走向的御路,在御路两侧,建有千步廊,两边都有廊房110间,到了长安街南侧,在随着红墙向东西两侧延伸,有廊房34间,所以千步廊共有228间廊房。而在御路的最南端明代时是大明门,清朝则改为大清门;东西两侧的门分别是长安左门和长安右门,也分别称为龙门和虎门,因为在科考之后,黄榜在长安左门公布,考中的进士要从这里进入皇城,所以称之为龙门,而虎门的来由则是每年霜降以后,朝廷都要对犯人进行审查,而审定的犯人则被带出长安右门,等于落入虎口,所以称为虎门。而订立这些,都是与五行有关。
在我国古代,有文东武西之说,所以在千步廊东西两侧就是五府六部的所在地。在广场东侧,现在的历史博物馆一带,基本上都是中央文职机关,而西侧,也就是人民大会堂一带,则是五军都督府和特务机构锦衣卫。为了方便这些官员进入皇城,所以就在龙门虎门外各建了一道南北走向的大门,东公生门和西公生门。
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那时候的痕迹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有历史意义和政治特色的现代化建筑。
在广场西侧,是人民大会堂。它于1958年10月动工,历时一年,在59年国庆节前就完工了,占地面积17.18万平方米。整座建筑像一个“山”字,中央最高处是46.5米,是整个天安门广场中的最高建筑。大会堂分为三个部分:中央是万人大礼堂,总面积达36000平方米,有席坐一万个,礼堂顶部有巨大的红五角星,放出70到光芒,整个穹顶的装饰布局不仅很壮丽,而且还象征着万民一心,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北部是宴会厅,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是我国最大的宴会厅;南部则是人大办公楼,这里包括全国37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特区格局特色的会议厅,例如重庆厅,香港厅等等。
在广场东北部是中国革命博物馆,61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主要展品是五四以来的革命资料,而周恩来同志纪念馆爷在博物馆中,展品内容极为丰富。广场东南部是中国历史博物馆,它的前身是北京历史博物馆,在26年改为国立历史博物馆,过了4年,改为中央研究院北平历史博物馆,而在34年4月,这里又改为中央博物馆筹备处、北平历史博物馆。它的展品内容是从奴隶制社会夏商周直到清王朝灭亡数千年历史的文物,货币,图画等30多万件,分朝代展出。
正对着天安门城楼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根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在天安门广场修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向全国征集了240多幅设计方案,选出了3个方案,最后决定以梁思成的设计方案为主,在综合其他三个方案,融为一体。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纪念碑。1952年8月1日正式兴建,1958年4月建成,5月1日隆重揭幕。重达百吨的碑芯巨石是由青岛运来北京的,经过一系列的加工雕琢后,成品高14.7米,宽2.9米,厚1米,重60吨,碑身有413块花岗岩组成。而石碑基座是由17000多块花岗岩和汉白玉组成,面积为3000多平方米。
纪念碑的正面向着天安门,刻有镏金板镶嵌,毛泽东亲笔书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则是由毛泽东起草,周总理书写的158字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碑座四周共有8幅浮雕,高2米,总长40.68米。从东面起,由历史顺序排列,依次是: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运动、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胜利渡江。在胜利渡江的旁,还有两幅装饰性的图案,内容是:支援前线和欢迎人民解放军。全部浮雕共有180个人物。
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南边,就是毛主席纪念堂。纪念堂在1976年11月24日动工兴建,仅用了六个月,就全部建成。于毛泽东去世一周年时正式开放。在纪念堂北门前有东西两组泥塑,都以革命史诗为内容。纪念堂的台基四周是用来自大渡河畔的枣红色花岗岩砌起,基石周围砌进了来自珠穆朗玛峰的石头和浇灌了台湾海峡的水。整个纪念堂主体建筑由三个部分组成:一进入碑大厅,迎面有三米高的毛主席塑像,这里是举行纪念活动的地方;从北大厅南侧的金丝楠木大门进去,就是瞻仰厅,毛主席的遗体就安放在这里;瞻仰厅的南侧是南大厅,毛主席的《满江红》诗词镌刻于这里。三个大厅的东西两侧,有休息厅和老革命家纪念室,现在新增了邓小平和陈云同志的纪念室。
在毛主席纪念堂后面,就是内城的正门——正阳门。在过去,正阳门就是全国最高的建筑,取意:圣主当阳、日至中天,万国瞻仰的意思。现在这里是北京所剩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城楼和箭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解放前的天安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现在的天安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大清门,民国改为中华门,是真正的“国门”,位于天安门正南,50年代扩建天安门广场时拆除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01年慈禧、光绪自西安回銮时进大清门时的情景,远处是天安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11年,从正南向正北方向拍摄的正阳门箭楼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地安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解放初期的前门大街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沧海一声笑
——黄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
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事几多骄
清风笑
竟惹寂寥
豪情还剩了
一襟晚照
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苍天笑
纷纷世上潮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江山笑
烟雨遥
涛浪淘尽红尘俗事几多骄
苍生笑
不再寂寥
豪情仍在痴痴笑笑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女人如花
□楚明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女人的年龄真是一件讳莫如深的大事。
尤其是五十岁以前的爱美的女人。……男女老少均爱听好话,女人犹甚。
其实,这个世界给予人们最公平的莫过于时间,正如古代大诗人陆游所说,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这是没人能拒绝的事。
……
我相信多数爱美的女人长寿。爱美的女人因注意面容的光滑,会在意睡眠质量;为了保持体形匀称,会节制饮食科学搭配、参加文体活动并持之以恒。爱美的女人喜欢别人夸赞,便会在保养外形的同时修养自己的言行举止。她知道发怒很不体面,知道宽厚待人很舒坦,因此她的心胸总是洋溢着温柔,跳跃着快乐的音符。……
……
将美丽进行到底,能吗?……你看见时针的移动,你看见树叶的飘零,你从镜子的映照中看见自己日渐增多的白发,……你还爱美吗?
可就在央视“流金岁月”节目,我见到一位87岁的老人,是我们母亲辈的老人———被人们称为中国第一美人的表演艺术家、著名电影演员秦怡。
年近九旬,可她毫无老态。如果用花形容她,那一定是国花牡丹:雍容、鲜艳、高贵、大气。虽然只是略施粉黛,但她的气韵,那用珠宝华服也装饰不出的气韵,真是叫人高山仰止,叹为观止。
不了解她的人,一定以为她像宋美龄一样,养尊处优。其实她比我们许多普通女人活得都苦。第一次失败的婚姻在她心灵烙落的疼痛或随时光减退,第二任丈夫卧病不起20年耗尽中年大好时光也能被她无言吞咽,而患有精神病时常打她的儿子却苦苦地折磨了她一生,直到去年59岁的儿子去世,这位备受煎熬的慈蔼的母亲才得以平静。
不久前的汶川大地震,她拿出仅有的20万元积蓄捐给灾区人民。她说她老了,儿子走了也不用钱了,以后的生活靠每月退休金就够了……
看到这里,我落泪了,我对她的美丽又有了全新理解。那是大苦大难后的涅槃,是大仁大爱而生的大气。纯真善良的品格使她的灵魂光洁无痕。她的终生美丽恰恰验证了“面由心生”这发人深思的四个大字。
女人20岁是桃花:鲜艳;30岁是玫瑰:迷人;40岁是米兰:含蓄;50岁是兰花:淡定;60岁是棉花:温暖。愿我们女人一生如花。
温暖之后,女人该是什么样的花呢?
知道无花果吗?你无从发现它的美丽和灿烂,却见它累累硕果缀满枝头。那硕果包容着万千花果的芳菲,不仅是你劳作一生的奉献,还有你儿孙后代的续延。谁会说无花果不美呢?
这就是女人如花的一生。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
《致友人的二十封信》之五      ——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一点不错,那些老树死了还站着。他们的儿女一个个以悲惨的结局告终。生活以不同方式把他们一个个加以摧毁。是他们每一个人命中注定的吗?或者,仅仅由于他们太脆弱,承担不了历史的重量吗?这重量毕竟摧毁过更粗更大的树干,连根拔掉过上百岁的老树呢。至少他们谁也没有逃避自己的时代。恰恰相反,他们一个个都投身到时代的旋涡中去了,他们的私人生活都被周围发生的事吞没了。
巴维尔是我母亲心爱的哥哥,他俩之间关系更为密切,比起家里别的人来,他长得也更象她,只不过他为人更温和些。他后来变成了一名职业军人。
我说“变成了”是因为他不是自己选择当军人的道路的。革命和内战一开始,他就出征了。他经历了许多战斗:在阿尔汉格尔,在土耳其斯坦,在中亚细亚对巴斯马其反革命作战,对英国军队和白卫军作战。  内战结束后列宁命令他随乌尔万采夫的远北考察队去勘探煤矿和铁矿。他起的只是辅助作用,他毕竟只是个军人,并非科学家,但也总得有人保护科学家在那遥远的野外工作呀。考察队在诺里尔卡河边发现了巨大的煤和铁的蕴藏,正如乌尔万采夫预言的那样,诺里尔斯克城如今在那儿升起,城里有楼房、电影院、户外游泳池、大商店。但是在当年,考察队队员住的是帐篷,骑的是驯鹿,就象杰克•伦敦的小说里所描写的。至今巴维尔的孩子还保留着当年的照片,从中可看到驯鹿、狗、毛皮大衣和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的沙漠地。乌尔万采夫现在还活着,居住在列宁格勒。说不定关于他伟大的业绩他已经写下了著作,或计划要写呢。
二十年代后期,巴维尔舅舅作为我国的军事代表被派往纳粹尚未登台的德国,公开身份是贸易代表团的成员。他和他家里的人在德国一直住到1933年。那是我母亲一生中最困难的时候,她一定想他到了极点。巴维尔舅舅有时送她一件衣服或高级香水,那种为妇女所喜爱的东西,虽然当时大家都生活简朴,厉行节约,不大去想这类东西。我父亲则对所谓的“外国奢侈品”持清教徒态度,甚至连香水的气味也不能容忍。他认为适合于妇女的唯一香气是她自身的洁净清新。因此我母亲只得悄悄地欣赏这些礼品,虽然香水她还是使用了。就我记忆所及,她从来都用香水,我不记得她什么时候不用。她身上总散发着奇妙的芬芳,有时正当我快入睡时她进来抚摸我的头发和我说再见,她在我枕上留下的香气往往几小时不散。
有一回母亲到卡罗维发利(当时叫卡尔斯巴德)去,又在柏林她哥哥处住了一小段时间。以后家里就出现了一些好东西,是给我和瓦西里的,是一些毛衣、内衣等等,在当时都是罕见的奢侈品。怕我们受“欧洲资产阶级有毒影响”,告诉我们那是母亲从列宁格勒带来的,我们长时间信以为真。我父亲对外国货深恶痛绝,直到他临终,他一见外国货就十分不乐,问我:“你那东西是外国来的?”每当我回答是苏联制造的,他就转怒为喜了。这情况在我长大以后很久还是这样。或者我冒大不讳竟然擦了香水,他就双眉紧皱,以厌恶的口气喃喃地说:“你这是干什么,用那号东西!”
其实毫无必要去把我母亲变成一个清教徒——她的爱好已经够简单啦。再说那时候领导人,尤其是党的领导人,过清教徒式的生活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我舅舅只是出于温情,才稍稍娇惯一下我妈妈。
母亲去世时,巴维尔舅舅不幸远在德国,什么也干不了。他唯一能做的事是寻找力量支撑自己,来承当这可怕的打击。
后来他住在莫斯科。在我的记忆里,他总是穿着军服。他的职位相当于人民国防委员会坦克部队中的一个将军,这个委员会是他参与建立的。舅舅是细高身材,长腿,象外祖父一般的棕色眼珠,目光忧郁但特别温和善良。他很爱瓦西里和我,尤其在母亲死后,他不是把他就是把我放在膝上,吻我们,对我们柔语绵绵。
在他1938年去世前不久,他经常来我们克里姆林官的寓所,几小时地坐在瓦西里或我的屋里等侯我父亲,就象外祖父和亚力山大•斯瓦尼泽舅舅那样。他心里一定在十分为难,烦躁不安,因为他常常叹气,而且显然是十分颓唐。我还记得过年和过生日时他到父亲的住所孔策沃来,还有舅母和孩子以及家里其他的人。我父亲很喜欢巴维尔舅舅和孩子们。晚餐的气氛总是很欢乐的,就和人家的和睦家庭一个样。
1938年亚力山大舅舅、舅妈和雷登斯姨父都被逮捕。巴维尔舅舅曾多次找我父亲,为被大浪潮吞掉的陆军中的同事们求情。但毫无结果。1938年秋天,巴维尔去索契休假,这对于他的衰弱的心脏是不利的。他从索契回来,发现所有的同事全失踪了。逮捕是那样多,以至经过逮捕后,这个地方就象打扫过一样,什么也不留。巴维尔心脏病突然发作,死在办公室里。
这时,贝利亚在莫斯科已经有权。关于巴维尔的死,他捏造了许多故事,不断企图使我父亲接受他的说法。最荒唐的是说巴维尔被他的妻子毒死的。天知道贝利亚还含沙射影搞了什么鬼。事实很简单,四面八方的恐怖事态对随便那个人的心脏都是难以承当的,巴维尔是个敏感而缄默的人,完全象我母亲和外祖父。他把痛苦埋藏在心底,直到痛苦最后将他折磨死。
但贝利亚还嫌不够。十年之后,在1948年,他使巴维尔的遗孀遭到指控,硬说她是间谍,说她毒死了她的丈夫,把她关进监狱。她和安娜姨妈——姨父雷登斯十年前就被枪决了——都被判处十年徒刑,监禁在单人牢房里。直到1954年,她二人才被释放。
我母亲对巴维尔比对她的姐姐安娜更亲一些,但这两姐妹彼此之间也是很亲近的。她们性格虽然不同,但不是相互冲突的。安娜善良得象个菩萨,她就是宽恕无边的基督精神的化身。我不知道还有谁象她那样把自己的一生始终如一地奉献给他人,帮助人家,为人家的困难发愁,永远最先想到别人,最后才是自己。她的基督徒容忍态度老使我父亲很生气,他把她叫作“无原则的笨蛋”,而且说“这样的善甚至比恶还坏”。姨妈爱我们所有这些孩子,待我们太好而觉察不到小家伙搞的花招,所以我母亲常抱怨说:“安娜把她的和我的孩子都娇惯坏了。”她不是有意识要这样,她本来就是这样,不可能是别个样子。
安娜一度是个美人,她体态苗条,面容匀整犹如妙手雕成。比我母亲还胜一筹的是象所有的阿利卢耶夫手足们,她有着棕色热情的眼睛,整齐美观的牙齿。她也同样是深色皮肤,纤纤小手,略带东方情调的相貌。她结婚很早,逐渐发胖,也就不再注意自己的容貌了。她那么不在乎,甚至总是服装不整,随随便便,一点不象我母亲那样朴素整齐。她把头发一齐向后梳,用一把圆梳子卡住,全不管好看难看。在她心中只有做好事最要紧,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能否帮助他人,外表如何她全不放在心上。
对于她姐姐的不讲究,她家里的乱糟糟,我母亲感到不快——两姐妹在这点上截然相反。可是我母亲是爱她姐姐的,亲近姐姐的。她们具有相同的看法:仁爱为怀,对人信任。
安娜把家务工作全委托给一位极好的老保姆塔蒂尔娜,这人是带领我的保姆的好友。有了她我姨妈就一切不用操心了。姨妈崇拜我姨父斯坦尼斯拉夫•雷登斯,他是一位波兰布尔什维克,是捷尔仁斯基的同事。在姨妈眼里,他是世上最好、最诚实的人,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我记忆中的姨父长得很漂亮,脸上经常带笑,生气勃勃。他永远高高兴兴,待我们这些孩子十分慈爱。他们有两个儿子,相貌都很漂亮,既有南方人也有波兰人的色彩。他们长大后在温和善良方面象妈妈,在体面方面象爸爸。
有人说雷登斯家的人粗鲁自大,听不得不同意见。我不记得,也未亲见,不敢妄下判断。
内战后雷登斯姨父成了乌克兰的一个负责的契卡人员,一家都住在哈尔科夫。后来他调到格鲁吉亚的契卡,在这里第一次和贝利亚发生冲突。贝利亚野心勃勃,  想当格鲁吉亚契卡的头子。他二人立即彼此憎厌。雷登斯毕竟是捷尔仁斯基的徒弟,  贝利亚则把格鲁吉亚看成是他个人的管辖地,是他将来登上权位的基地。不久雷登斯被迫离开格鲁吉亚,而贝利亚作为格鲁吉亚共产党第一书记,开始了他的统治。
关于贝利亚这个和我们全家有着恶魔般关系并毁灭了我们家一半成员的人,下面将再说到他。来自高加索的老布尔什维克奥莉加•艾图诺夫卡娅知道他的作用,对他有清楚的估计,曾告诉我当年的情况。事实上所有在外高加索的老党员全都对他一清二楚。  要不是贝利亚以狡猾手段骗取了我父亲的好感,获得我父亲无法解释的支持,那么了解外高加索和内战情况的基洛夫、奥尔忠尼启则以及其他的人肯定要阻挡他的进路。当然,一旦机会来到,他们就成了被他毁掉的第一批人。
三十年代早期,雷登斯在莫斯科的契卡工作。由于他职位高——在1936年他是第一届最高苏维埃的代表——安娜姨妈可不必为生活而工作。但她生来就关心社会,她把全部时间、精力都用于别人,帮助人家,照顾人家的孩子。别的身居高位的契卡人员的妻子都有许多外国服装用品,她则什么都不要,和别人不一样。有时有些闲话传到她耳里。她耸耸肩膀说:“我丈夫就爱我这个样。”人家不断地说他不忠。谁知道,也许是——他不是圣人。人家说的丝毫不能影响她;她身上根本就没有妒忌这种情操。她会笑着说:“别说啦,我爱我丈夫,他爱我,管他有没有什么别的事呢。”这不是故作姿态。她信任他,相信他对她的感情,犹如她信任每一个人那样。
任命贝利亚当莫斯科NKVD(内政人民委员部,即契卡和格别乌的后身)的头子对雷登斯意味着麻烦,他懂得这一点。在这以前,他已被分配到哈萨克斯坦的NKVD去工作。他和一家人都到了阿拉木图,在那里不久就被召回莫斯科。他带着沉重的心情回来,从此就再也不见他了。
他象巴维尔舅舅那样,直到最后还试图见我父亲,替别人说情。安娜姨妈后来向我说起他曾经和我父亲发生争吵:  我父亲是不能容忍别人试图改变他对任何人的想法的,那怕是多么轻微的表示都不行。一旦他把一个多年相识抛出心外,一旦他思想上把一个人抛进敌人的行列,那么再向他提这个人是不可能的了。从气质上说,他不能把一个想象中的敌人改变为朋友。劝他这么做的任何努力都只会使他大发雷霆。既然如此,  谁都没有办法,雷登斯不行,巴维尔舅舅不行,亚力山大•斯瓦尼泽也不行。他们这么做的唯一结果是丧失接近我父亲的机会,整个地失去他的信任。当他和他们每个人最后一次见面时,就好象和一个再也不是朋友、已经成为敌人的人在告别。
可是他们大家都是高尚正直的人呀。他们对我父亲是光明磊落、直率忠诚的。他们谁也不想玩弄他的弱点——他们和他相识已经太久了。他们不想欺骗他——他们认为这是不必要也是不可以的。为此,他们一个个都成为失败者。
雷登斯被捕后,安娜姨妈和孩子都回到莫斯科。不同于其他失踪者的妻子们的是允许她继续保有她的住房,但不再允许她来我们家。那时我才11岁,搞不清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纳闷:人都到哪里去了?房子怎么那样空荡荡的?隐隐约约的谣传——斯坦尼斯拉夫姨父是坏人——对我毫无意义,我只是越来越觉得家里的房子是多么空、简直是被人遗弃了,我除了学校和好心的保姆以外什么都没有了。
安娜姨妈丝毫不信我姨父是个不诚实的坏人,不信他是苏维埃人民的敌人。她拒绝接受他已被枪毙这一事实,虽然我父亲竟然残忍到告诉她这件事,那是在1938或39年。他以为这样就能强迫她接受他所
说的她丈夫是敌人,但她却实在无法想象这样的事。她必须相信他还活着,是无辜的,终究会回来的;也确实是这么相信着。
但凡能做到的,外祖父外祖母都为安娜做了。因此她能象以往一样,继续为别人服务出力。她的朋友——一些象她丈夫似的党内老知识分子——都和她站在一起,没有哪个把她抛弃,这给她的朋友们带来光荣。
因为自己干不了坏事而不信别人会干坏事那种真正高尚的人的气质,那种纯朴、天真、信任一切的气质,在安娜身上达到了极度。她常说:“我要去见伏罗希洛夫(或卡岗诺维奇、或莫洛托夫夫妇),在乌克兰时他和斯坦卡是十分接近的。”
于是她就去了,虽然如果别人处在她的地位是做梦也不会干这样的事的。她是对的。他们接见她,留她住下,尽量安慰她,温和地热情地和她谈话。好象有什么魔术把大门敞开,接纳这个创伤深重、可怜无告的小妇人,这个除了温暖的棕色眼睛外昔日容貌已无可辨认的小妇人。她低声诉说,可是没有谁为她振臂一呼。的确,谁不知道我父亲已经和她断绝关系,不再让她跨进他的家门呢。
战争后期她帮助外祖父写回忆录的工作。有人建议她写自己的回忆录,写一个女学生回忆自己的一生,回忆阿利卢耶夫一家,回忆革命。她缺少文采不会写。但是她口述给一位叫尼娜,巴姆的编辑,那人把它写成一本书。这本书我对之不感兴趣,我觉得外祖父的回忆录富于个性,尼娜•巴姆的书太不自然,不能说明我的姨妈。她应当有一本写得更好些的书。
尽管如此,此书于1947年出版时,还是引起了我父亲的暴怒。一篇骂倒一切的书评出现在《真理报》上,其粗暴横蛮,惊人地不公平和教条主义,达到不能许可的地步。书评的作者是费多谢耶夫,但那极度尖酸的词句只能出自我父亲。
人人都吓得要死——唯独安娜姨妈例外。她无视这篇评论,理由很简单:  它既不公正也不真实。她知道这没有什么了不起。她还需要什么?她也不害怕我父亲。对他,她毕意太清楚不过了。在她看来,他也就只是一个人,有着人的通常的弱点和错误。难道他不象任何一个人那样会犯错误吗?她一笑置之,并且说她正着手写第二卷呢。
可是她再没有机会写了。1948年当一个捕人新浪潮又吞噬和重新监禁从1937年起已经服刑十年的人们时,即便是安娜姨妈也没被放过。她被捕了,一起被捕的还有科学院院士林娜•施特恩、洛佐夫斯基、以及我母亲的亲密老友莫洛托夫的妻子波林娜•热姆丘任娜。1954年暮春,安娜姨妈被释放回来了,这些年她一部分时间是单独监禁,多数时间则在监狱医院里渡过。可诅咒的遗传,那祸害我母亲一家的精神分裂症追上了她,连安娜姨妈也未能顶住命运对她的打击。
她的状况很可怕。她回来的第一天我见到了她。她坐在自己原先的房间里,认不得自己的两个儿子了,对每个人都很冷漠。她的眼神象遮着云雾,呆呆地盯着窗外,不为任何新闻动容——我们试图告诉她我父亲已死,我外祖母已死,我们的死敌贝利亚已彻底垮台。她唯一的反应是心神不安地摇晃着脑袋。
打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九年了,安娜姨妈多少好了一些。她的思绪不再飘忽无定,只不过有时在夜晚还喃喃自语一阵。她再次象以往那样参加积极活动。她重新被选进作家协会,出席作协的一切讲演会、会议和专题讲座。她有许多老朋友老相识。她又一次努力帮助眼面前的每一个人。在养老金送到家那天,她认识的一些老太太就出现在她家门口,而她就把钱分给她们大家,明知道谁也归还不了。从未谋面的人也不断来到她家请求帮助:这个要求莫斯科户口,那个要找职业,另一个老教师家里闹纠纷无处可住,诸如此类。安娜姨妈尽量为大家出力,她跑莫斯科苏维埃;她一连几小时等着见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某某人;她接二连三向中央委员会呈递呼吁书,当然不是为她自己,而是为某个有困难的人,为某个老太太——她没有养老金,活不下去啦!
到处有她的熟人,大家都尊敬她,待她好。例外的是她的两个年轻的儿媳妇,两个只知顾自己的人。她的家庭生活是可怕的,没有谁和她商量什么或给她任何注意。他们去看电影,就把她留下看孩子。他们晚上请人来家作客,她这个白发蓬松衣衫褴褛的老太婆就成了没人要的客人。这时她不拿钱包而是抓起暖手套笼或短大衣出门去散步,遇上街上的民兵就和民兵长谈,遇上扫街的就问他近来可好,或者到河上去划船。要是在革命前,人们会把她这样的人看成神圣的女人,在大街上向她俯首鞠躬致敬。
生活对我们开足了玩笑。安娜姨妈毕业后曾在彼得堡开始学神经——精神病学。她心地好,富于同情心,本来可以成为一个良好的精神病医生。可是生活变成另一个样,她成了一名精神病患者。
多子年来,她一直为我们的大楼•居民争取成立自己的幼儿园。这楼里住着五百儿童。许多有保姆照料,但远非所有的孩子都有。安娜姨妈向无数官员呼吁,虽然她心脏有病,肺气肿,因早年患过肝病所以肝也不行,她还是毫不吝啬地贡献时间和力气。这事她没办成,他们总以为我们这里不需要幼儿园,甚至我们漆黑如地窑似的院子里也不需要一个儿童游戏场。
她是善的传播者、圣人、完美无缺的基督徒、未来的精灵、俄罗斯真正的女儿、杜斯妥也夫斯基笔下的古典式的俄罗斯典型。她从不裁判、从不谴责。听到人们谈“个人崇拜”,她失去了控制。她不安,絮絮叨叨。“他们言过其实,这个国家的人总是言过其实,”她生气地说。“现在事事都怪斯大林,但是他的日子也不好过呀,我们知道他的生活不是舒服的。事情并非那样简单。想想他在西伯利亚渡过的时间。我们不能忘记这一点,不能忘记他做过的好事:”    .
她相信她丈夫还活着,虽然她已得到他死后恢复名誉的官方通知。她以为他又娶了一个妻子,成的新的家,就在遥远的北方某地如科雷马或马加丹(“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不?”她这么问着),他只是不愿回来。过一阵她又坚持说在梦里或幻觉中见到了她的丈夫,而且和他说了话。
她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过去年代的记忆、幻觉和阴影与当前的混成模糊一片。她从不提起的就是在监狱的六年,她只记得快乐有趣的事,记得可爱的好人——她认识许许多多好人。
她花了很长时间劝我将记得的事写下来。,我很固执,  不听她的。我认为没有人对此感兴趣,而且做这样的事又何等不好意思,欠策略,甚至卑劣。朋友,是你使我改变了主意,你说服了我,现在我的笔竟欲罢不能了。现在,甚至对于我来说,样样事情都成为有意义、重要的了。
关于我母亲的哥哥的故事,如果不提一下费奥多,就不完整了。他同样分担了一家人的命运,不过比起别的人来,他的生活毁掉得更早罢了。
费奥多长于数理化,他在这方面的突出才能使他在革命爆发前被接纳进了贵族的海军学校。革命和内战起来了,他当然参了军。他被指派干情报工作,卡莫要他去。卡莫是个勇敢的传奇式的人物,在梯夫里斯就和外祖父家认识。但这次他犯了错误,远远不是一切人都能象他和他那班具有钢铁般神经的人那样,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地经受那种考验。他有一套测验部下忠诚的方法。有一次他搞了一次假偷袭,他们整个机关好象都被捣毁,所有的人员被捕,捆了起来,指挥员的尸体横陈在地上血泊中,心已经挖了出来。测验的目的是看看这些新兵一旦被俘将会如何,看看他们如何掌握自己。
费奥多舅舅未能通过这场测验。一见这一片乱哄哄和血迹,他疯了,而且再也没有恢复过来。这个见了书就如饥似渴,写过无数论文、文章、剧本的聪明善良的人,在半残废中渡过了余生。他靠养老金生活,在六十岁上去世,再也没有做过什么事,他已经把生命、青春、才华和健康奉献给了革命。也许他应该当个学者或科学家,他天生是这样的材料。那样,他对革命的作用可以比混在卡莫及其杀人凶手一堆要大得多。
我见过费奥多舅舅只是有限几次,几乎不认识他。他非常喜欢我母亲,他爱我们因为我们是她的孩子。他的病使他孤僻怕见人。疾病甚至夺走了他成家的能力。他没有哥哥和妹妹的好相貌,只有那双温暖的棕色眼睛很动人,使他永远那么温柔。象许多精神病患者,他穿得破破烂烂,吃起来笨手笨嘴,不认识他的人望而却步。然而朋友和亲属却知道他那善良的心和他的学识是多么有价值。我父亲为他难受,但是他避开他,取笑他的怪僻。
阿利卢耶夫所有的子女们都脸皮太嫩,过于敏感和好心,以致不能不受创伤地通过这可怖的生活。他们全都有才能,具备创造那种有价值的生活的气质,但没有一个得到善终,没有一个获得平静的富有成果的生存,他们也没有一个曾试图过安乐生活,或得到世俗观念中的“幸福”。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十大元帅第四名
■“当世孙武”,:刘伯承(1892——1986)
战争已经结束了,我年龄这么大了,还是让我去办学校吧!——刘伯承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毛泽东点评:“一条龙下凡”
刘伯承,1892年生,曾用名刘伯坚,四川省开县人。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在护国、护法战争中,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一九二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十五军军长。一九二七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长。后留学苏联。一九三0年回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中革军委总参谋长,红军大学副校长,中央援西军司令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南京市市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二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高等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第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曾获得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4岁。
文章提交者:三十六洞人 加帖在图画人生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永远的军中情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至20世纪70年代末,(在台湾)邓丽君只是星河中芸芸歌手之一。真正的巨星地位,是在她的歌进入大陆之后才奠立的。  ———台湾音乐制作人张培仁
《君在前哨》
今天我把怀念送给你
谢谢你把温暖送给我
我有了你在前哨保护我
为了你我会珍惜我
有时我也问白云
有时我也托蓝天
向你问候
今天我把怀念送给你
谢谢你把温暖送给我
我有了你在前哨保护我
为了你我会珍惜我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邓丽君之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邓丽君纪念公园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邓丽君墓园:塑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置放在邓丽君纪念公园小型广场旁休息处的邓丽君照片
台湾台北县的金宝山邓丽君纪念花园“筠园”,那里看上去是一座花园,而非坟墓。当初墓园地主以一元新台币的代价出让墓地,让这里成为全球邓丽君迷必游之地,也让这半山中景观开阔的豪宅式墓园,贵气逼人中,多了一些质感。
一进墓园,就看到了“邓丽君纪念公园”。与其说是看到,不如说是听到,因为邓丽君的歌曲正随风飘来。我们到达的时候,邓丽君正满怀深情地唱着《襟裳岬》,“海边掀起浪涛,激荡了我的心,记得就在海边,我俩留下爱的吻……我的爱,我等你回来……我的爱,你到底在何方……”
邓丽君纪念公园位于金宝山墓园的“爱区”,分为广场和墓园两个部分,大约占地150坪左右,广场比墓园大一些,约为80坪,广场部分是金宝山墓园的公共用地,真正属于邓丽君的,只有70坪的地方。
走进公园,广场地上埋着一架钢琴,键盘露在地面,过去游人可以在琴键上踏出钢琴的铿锵声音,由于过多地踩踏,钢琴在修了5次后,变成了哑琴。我们现在只能看到一个固定的钢琴键盘。钢琴有十个音阶,只能是钢琴键盘的一部分了。
公园内还有小憩之地,游人可以在这里边休息边听邓丽君的歌曲。小憩之地在广场的旁边,有石桌、石凳,是一个露天棚的形状,上面是树枝垂伏。这里最引人注意的是,石座中间有一副邓丽君的照片,是少女时代的模样,这样的安排,仿佛邓丽君就坐在你身边,和你坐在一起谈心。照片是彩色的,邓丽君青春焕发,光彩夺人。照片装在一个镜框中,周围有点发黑和发黄,似乎有些陈旧,可能已经保存相当长的时间了。
走进邓丽君的墓园,前面是一个小花坛,鲜花簇拥着邓丽君的全身塑像,塑像呈青铜色,长长的披肩发被风吹起,面容微笑的她充满青春活力。花坛很有讲究,所栽种的花叫“四季花”,除了四季会开花外,它还会在不同的季节开不同颜色的花,有“四季长青”的寓意;花坛里的花组成一个大音符的形状,借喻邓丽君和她的歌曲,永驻人间,永远流传,把美永远留在世人的心间。
沿着甬道往前走,就到了邓丽君的墓前。邓丽君的墓既简洁肃穆又使人感到温馨,棺盖用的是南非黑色大理石,棺盖上面雕刻的是粉白色的玫瑰花环。棺盖前面摆放着祭拜者献的鲜花,中间镶嵌着一张邓丽君的照片,是彩色的头像。棺盖后面是一个石雕,上面是邓丽君的卧像,左右手交叉于胸前,凝视人间,石雕上写着“邓丽筠,1953——1995”的字样,是邓丽君来到人世生活的时间。石雕后面是一排松柏,青翠吐绿。
邓丽君是1995年5月8日因哮喘病发作,在泰国清迈去世的,时年43岁。她去世后遗体运回台湾,埋于此间。据该墓园管理人员介绍,她的遗体可以保持50年而不变。
有意思的是,邓丽君去世后,精明的墓园老板争相邀请将邓丽君的墓地建在自己的墓园,并提供了许多设计方案。在邓丽君择地安葬之前,她的亲人和好友跑了几个墓地,最后选择了金宝山。这块70坪墓地的取得,只花了新台币一元钱。金宝山墓园的老板之所以象征性地收一块钱,他看中的是邓丽君的名气。他确实很有头脑,把墓园当作花园来经营。在他看来,邓丽君的墓地当然会成为一个旅游胜地,歌迷和游客必定慕名前来参拜。邓丽君的这块墓地在几年前价值几百万,现在已上升为几千万元。邓丽君的名气为这块墓园带来了无限的资产和商机。
邓丽君棺盖的右边,立有一块大石头,上面是宋楚瑜的题字“筠园”。邓丽君原名邓丽筠,艺名叫邓丽君,“筠园”因此而来。石头前有一棵树,树上挂着许多参拜者用小木牌写的挽言,是凭吊邓丽君的。这棵树的奇特之处是,树干上分三股,三股上再分六股,到树顶,树就犹如一把伞的形状,好似“万民伞”。树上所挂木牌上的挽言,似为万民伞上的赞语。这可能是设计者的匠心,把一棵树变成了“万民树”。
邓丽君确实也受得起这一荣誉。
从宝岛台湾飘来的甜美歌声,那是改革开放之初,所有大陆人的共同记忆。“靡靡之音”曾经是一种严厉的指责,但今天,这个词背后,是1950、1960年代出生的大陆人的青春回忆。“白天听老邓,晚上听小邓”虽是流传的玩笑,但也是事实,“老邓”和“小邓”,同时开启改革开放的大门,只是一个是公共领域大开大阖的巨人,一个属于私密的自己。
诚品敦南店,是这家最有台北特色的书店连锁最早的店址。虽然如今诚品已经有信义旗舰店,上万平方米的面积,是亚洲最大书店,整幢楼五六层外加停车库,美术馆一般的创意布置,精品店规格的空间———譬如,美食书区会有豪华厨房操作台,会请五星大厨来操作示范;光椅子就有100多种款式,……但24小时不打烊的诚品敦南店,适当昏暗的灯光,可以席地而坐的原木地板,仍然是台北夜猫族的最爱。
在这里的B2音乐馆,有着邓丽君专架。1989年,从开店的时候,她的专架就设在这里。
邓丽君仍在台湾和亚洲记忆的深处。不过,台湾的记忆,有一些与大陆的邓迷不同,譬如,在这个专架上,她是“永远的军中情人”。大陆的歌迷可能没有听过她的一些歌曲,那倒是台湾的共同记忆。她曾以一曲《君在前哨》成为“劳军皇后”。这首歌的意境,与《十五的月亮》类似。她在金门与战士一起跑步,在哨所扮做哨兵,在观测所对大陆同胞喊话是她留给这个海岛的记忆。
她生前在台湾最后一场演出,就是1994年6月的陆军官校七十周年庆“永远的黄埔”劳军晚会。
邓丽君是音乐神童,1963年,年仅10岁的她参加中华电台的歌唱比赛并夺得冠军。1967年正式加盟宇宙唱片公司,14岁灌录第一张唱片《凤阳花鼓》,15岁获邀在台湾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电视歌唱节目“群星会”中表演,随后开始登台演出、上电视、演电影,四年灌录了20张专辑,从此她在华人歌坛创下一个又一个耀眼的成就。幼时的艰辛,让她在长大成名后长存感恩之心,经常参加慰问活动,完全没有明星架子,即使在半退休之后,唯一不缺席的就是参加义演。
1974年,仍在戒严时期,21岁的她来到金门前线劳军;此时,大陆和台湾双方仍然通过“单打双不打”的方式零星互相发炮,军事对立没有结束。对于她那样在军中长大的外省人,对岸既是敌人,也是亲人,那是她终身无解的尴尬。
她在祖国大陆有十亿歌迷,却从未踏足大陆。她不是政治人,却成为政治拉锯的符号。
在美国终止与台湾的官方联系后,她使用印尼护照来方便旅行的事件被指为“叛国”,只好被迫出走美国去读书;但那时候,通过非正规渠道传播到大陆的歌声,在改革开放的中国熊熊燃起“邓丽君热”。在亚洲早已红极一时的邓,首次成为欧美媒体的焦点,她成为这些媒体眼中,改革开放的中国最重要的流行文化现象。
她成为当时两岸争取民心的“暗战”重点之一。在2006年,在邓丽君逝世11周年纪念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纪念活动上透露,1980年,大陆方面邀请邓丽君回大陆举办盛大音乐会,而邓丽君的经纪团队已经接受演出邀请。但当时,蒋经国宣布了两岸所谓的“不谈判、不接触、不妥协”的“三不政策”,因此,蒋经国罕见地专门在“总统府”召见宋楚瑜,指派他劝阻邓丽君到大陆演出。宋楚瑜与邓家素有私交,于是硬着头皮接受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没想到邓丽君欣然接受了他的劝告。之后,台湾政府主动消除她“护照风波”的影响,并安排了一系列盛大义演。
大陆毕竟在改变,1980年代中期,邓丽君的歌曲在大陆悄然解禁,甚至《北京青年报》还电话专访了她。1984年,她接受了《纽约时报》和BBC的专访;而1986年,《时代》周刊将她列为“世界七大女歌星”,并强调她对大陆听众的影响。
她准备在出道20周年的时候,在天安门举行不卖门票的演唱会,让那些没有见过她的祖国同胞,能够免费听到她的歌声,但她的梦想再次折翼。她在去世之前,曾与男友提起,因为自己早年失学的经历,想在大陆办一所资助妇女受教育的学校。这个愿望尚未实现,她却在两岸复又紧张的1995年,如风中之烛,猝然熄灭。
那一年,她第一次上中央电视台的新闻:在泰国清迈去世。而在海峡的那边,为表彰她的成就,台湾当局曾颁发褒扬令。国民党还追赠了该党最高荣誉奖章“华夏一等奖章”给她。治丧委员会由当时的“台湾省长”宋楚瑜担任主委,时任“行政院院长”的连战,以及前“行政院院长”郝柏村、台北市长陈水扁等政要也亲临致哀。
哀荣至此,夫复何言。不过,当邓丽君去世11年后,她的传记文学出版,书名是《我的家在山的那一边》。她在1990年代定居巴黎,然后转到泰国。台湾已然遥远,而大陆,山的那一边,她始终没有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