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津彤微博:语文教师怎样才能上出好课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06:12:25
语文教师怎样才能上出好课来

      冯

 

怎样的课才算是好课是语文教师始终关注的话题,语文教师都渴望自己上出的每一节课皆为好课,但往往很难上出自己满意、学生满意、同行满意的好课来。问题出在哪儿?因为对一节好课的评价因素很多,有教师的基本功,有学生的参与情况,有教材的原因,还有教学情境的问题等等,但评价一节课的优劣总有其相对客观的标准,而一节好课的客观标准是什么,有很多人是不甚了了的,在备课、设计、教学时,大多是处于“随便” 状态下,因此缺乏的是孜孜以求的“较劲”态度。最近读了黄忠敬先生的一篇文章《评价一堂好课的“五维度”》(《中国教育学刊》2011.10P57-59)很受启发,其实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是有维度的,好课的五维度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环节的清晰度、教学过程的开放度、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教学资源的生成度。

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教学目标的确定本身就较难,现在语文教师喜欢套用“三维目标”来拟定教学目标,但大多数是虚化处理,很少有体现语文学科独特功能的,因此似乎目标就成了摆设,成了固定套路,在教学中往往忽略不计,因此教学有时不免是缘木求鱼。语文教学首先要有必须带学生到哪里去的意识,是为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必须是具体的,也应是适宜的,体现语文学科特性,体现具体教材的特点,充分考虑学情,关注学生的现实起点和可能起点,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因生而定,因教材而定,因教学资源而定,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应该首先看教学目标的达能情况。

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实施落实教学目标的过程,就是处理好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去的问题。因此教学环节必须是清晰的,能体现语文教师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导入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得法,对学生正确的学习行为给予恰如其分凡人褒奖;善于变化刺激,如变换感觉的途径,变换交流的模式,变换语言的声调;发问有方,能有效训练、改善学生的反应,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分组活动有效,能组织小型的学生小组,指导咨询,鼓励协作;教学媒体运用湿度,板书的设计、教具的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掌握都自然恰当;沟通与表达能力强,书面语言的使用、口头语言的表达、体态语言的运用都较得体;结课思路清晰,要言不烦;反馈及时,补救教学能力强。

教学过程的开放我以为主要善于进行迁移性教学,善于以内引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多给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多开放课堂的空间,让学生多样化活动,多倾听学生的声音,不要牵着学生走,要善于唤醒学生。

学生的参与度也很重要,参与度的高低不在于课堂上的热闹程度,而在于学生是否真正动起来,是否主动学习、学有所得,有时此时无声胜有声是极佳的参与状态,有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有跃跃欲试的状态是很好的参与。而语文教师的功力就在于能引导学生参与过程活动,参与寻幽览胜、艰难跋涉的全过程,让学生经历、亲历、体验、感悟,领略过程之美,分享参与之美。

说到教学资源的生成度,很多人可能感到费解,其实教学资源的涉及面是很广的,教师、学生、教材等都是,教学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让教师学会教学的过程,就是让文化不断增值的过程,是让学生和教师不断成长的过程,让文化不断在传承中创新的过程。教学中的生成是有度的,不是所有的生成都是有价值的,语文教学中的生成应该是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生成,有利于学生和教师成长的生成。

作为语文教师,了解好课的五维度是轻而易举的,但真正做起来却是很难得,语文教师要做的就是落实到行动上,研究课程、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师自身、研究教学过程,研究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积极反思,注重调整,力求更好,让自己的课上得自己得意、学生满意和同行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