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相思的债下载:>企业管理 (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4:39:02
  企业管理 (5)  戴尔、IBM、强生人才栽培
 

  戴尔公司:高管内部授课

  作为戴尔公司新领导力精英项目的第一批学员,去年9月份,大卫·马曼蒂在奥斯汀度过了10天,在这期间他与其他17位快速提拔上来的高管人员一起沟通、畅谈,其中3天还和公司董事长迈克尔·戴尔及首席执行官凯文·罗林斯进行了战略探讨。像许多在技术革新年代里一飞冲天的高速成长公司一样,长久以来,戴尔完全依赖着一股冲劲使马曼蒂这样的管理人员不断获得挑战,并使公司业务蒸蒸日上。戴尔从一个新兴公司以闪电般的速度成长为一家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当时公司充满活力,想进来的人几乎挤破了头,股票期权使许多中层管理人员成了百万富翁,进不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几乎没有差别。

  戴尔目前的销售收入已达490亿美元,随着公司开始向800亿美元的目标进军,销售增长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且更多的销售将来自距离公司总部奥斯汀很远的地方。3年前,戴尔和罗林斯意识到,公司一度充满魔力的组合(高品质产品、低价位和超精简高效)已经不足以支撑销售额的高速增长,他们必须把人才管理也纳入关注视线。于是他们便委派内部人员设计出新的培训项目,主要由戴尔公司自己的高级经理授课,其中也包括戴尔和罗林斯本人。这两位公司带头人进行了360度评估,希望他们手下的高级经理也能这么做。目前,管理人员的薪酬部分由他们在栽培人才时的表现决定。

  马曼蒂已把自己的工作方式作了相应调整。现在,他花在人员管理上的时间大约占30%到35%,比过去要多,由他亲自指导的管理人员也比过去多得多。马曼蒂说:“一旦确定了所需要的人才类型和数量,我们会在公司内部搜寻并且问自己‘我们有达到目标所需要的人才吗?’”他有一位高层经理教练,能够不断获得有关自己表现的反馈,这也是领导力精英课程中长期项目的一部分。

  虽然要想确切地知道这个范围广泛的培训项目是否有效尚需时日,但以目前的标准来衡量,马曼蒂团队的表现相当不错。在过去15个月里,它在戴尔公司雇员满意度调查中的得分上升了20%。真正的考验将是,戴尔是否能留住这些员工并使他们成为公司的下一代领军者。

  IBM>IBM 公司:锁定内部有才之士

  IBM>IBM公司领导力培训中心的石头和玻璃建筑位于纽约州阿尔蒙克的公司大院中,四周绿林环抱,从首席执行官的办公室信步走来几分钟就能到达。蓝色巨人以及通用电气和宝洁是经常被引述为人才管理黄金楷模的公司。如果说阿尔蒙克的培训学校是了解IBM>IBM人力资源管理历史的一扇窗口的话,那么它的未来就是被公司称为“雇员管理方案”(Workforce Management Initiative)的一种以技术为后盾的人员部署工具。这一系统可以被看作是招聘网站Monster.com的公司内部版。它建立在拥有3.3万份个人简历的数据库的基础上,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它搜寻到拥有完成某些特定项目所需全部技能的员工。

  这一方案把几十年来公司作为电脑硬件生产商所学到的物流知识应用到了人力资产上,它的绩效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为IBM>IBM公司节省了5亿美元,此外还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比如,今年2月,一个保健公司客户需要一位有临床经验的咨询师。系统几乎立刻将目标锁在了雅布洛夫身上,她以前是注册护士。而过去,要想找到她可能需花一个多星期的时间。

  但这一方案最大的影响可能是它能帮助管理人员分析雇员所拥有的技能,以及这些人才是否和公司的业务前景相匹配。目的就是在可预见的变化来临之前对人员进行培训。今年,IBM>IBM公司将从7.5亿美元的员工教育预算中拿出4亿美元,用于指导员工学习新技能,公司认为这些技能将来会大有用处。

  强生公司:兼并者如何栽培新雇员

  强生是一个热衷于兼并的公司。在过去10年里,这个药品巨头完成了价值300亿美元的兼并交易。1999年强生收购了总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莫尔文市的Centocor公司,这是个和往常一样的兼并交易。当时,这家规模较小的公司拥有一种被命名为Remicade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其前景颇被看好。这一药物最终成了强生公司大受市场欢迎的产品,许多随兼并交易一起来到强生的高管人员也成了公司的顶梁柱。53岁的哈兰·威斯曼就是其中之一,目前他是强生公司药品研发部集团主席。作为一个管理者,他表现出了不同寻常的能力。

  在完成收购之后,要留住像威斯曼这样的管理人员通常是很困难的,但总部位于新泽西州新不伦瑞克市的强生公司在这方面的记录却相当好。这要归因于公司广泛而分散的组织结构,它给与了管理人员充分的回旋余地,这对习惯了自己做主的高管来说相当重要。

  强生公司也非常善于为雄心勃勃的管理人员提供新挑战。比如,在Centocor公司,威斯曼专门负责“生物技术蛋白质疗法”的研究工作,它们一般是要通过静脉注射的大分子药物,这和强生公司的小分子药物开发工作有着天壤之别。小分子药物是制药商的传统产品。但强生公司并不是就让威斯曼待在原来的职位上。在兼并完成后不久,他开始了两年的过渡时期,在此期间,他弄懂了小分子领域的业务。如今,威斯曼管理者5500名员工,控制着大约20亿美元的研发支出。

  公司认为应该建立一个不断为人才培养做贡献的体系。作为一名高管人员,对威斯曼的评价不仅要看他培养人才的效果,而且还要看他在向其他部门输送人才方面做得如何?后者至关重要。虽然很多公司都提倡用调换部门的办法来锻炼人才,但要让经理们认为应该放走手下的好员工却很困难。

  哈兰说,公司研发工作的整体声誉已有所改善,处于人体试验最后阶段的药品数量已从2001年的两种增加到了17种,其中许多药品的研发工作都是在威斯曼团队指导下进行的。说到强生公司,他认为:“这里是最佳工作之地。”

浅谈中国玩具产业的五大变革


点击数: 37 更新时间:2010/5/14 10:30:13 www.zxwh.com

  中国虽然拥有6000多家玩具生产企业,却仍不是玩具强国。从历史沿革看,世界玩具制造业经历了从欧美国家向日本、台湾、香港转移的过程;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又从日本、台湾、香港转移到中国沿海的珠江三角洲等地区。中国大部分的玩具生产企业仍然是以加工出口贸易为主,许多企业主要为美国美泰、孩之宝、迪斯尼、日本万代等国外大玩具商代工。

  自去年以来,经历了产品召回事件、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风暴之后,广东几家知名玩具厂商倒闭,中国玩具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华尔街日报》登出这样的标题——《中国玩具厂商成为全球金融危机牺牲品》。国内一些媒体也曾经使用“倒闭潮”这样的刺激性字眼,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玩具业已经走向了没落边缘。

  中国玩具业变革的五大方向

  中国玩具产业的积极探索,也给出了未来玩具业发展的新方向。对比国际玩具产业发展和中国玩具产业现状,玩具业将面临如下五大变革:

  1.DNA革命:赋予玩具生命

  国内玩具产业最大的欠缺是品牌缺失。通常来说,玩具消费仍是感性大于理性,如何激发人们的情感,是玩具产业在品牌方面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泰迪熊是历史上最成功的玩具之一,喜爱它们的人数众多,有时甚至到了着魔的程度。1989年一只名叫亚法诺(Alfonzo)的极为罕见的红色泰迪熊以1.21万英镑拍卖成功,被收藏在Teddy Bears of Witney商店的博物馆里;1904年版的肉桂色泰迪熊——泰迪女孩(Teddy Girl)则在1994年创下了11万英镑的全球价格;一只黑色的泰迪哀悼熊(Steiff Mourning Bear)(在泰坦尼克海难后制作了600只)在2000年12月以9.175万英镑的价格成交。

  为什么泰迪熊有这么大的魅力?最主要的原因是制造者赋予了它生命,它不再是一件普通的玩具,更是拥有者的朋友和感情依托。泰迪熊的收藏,是一个用“爱”推动的市场,它唤起了收藏者的爱与热情。对于一个不爱玩具熊的人,熊不过就是熊,但对一个玩具熊爱好者而言,每只熊都有自己不同的表情(泰迪熊仍属于手工制品,因此不同的熊表情真的是不一样的),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把自己的那群熊叫做“抱抱家族”(hug),每只熊都是一个“抱抱宝贝”(hugster)。

  品牌竞争的最后是文化的竞争、人性的竞争。正如可口可乐前总裁所说,“你不会发现一个成功的全球品牌,它不表达或不包括一种基本的人类情感”。换言之,如果消费者爱上了它,那么心在哪儿,就会把钱花在哪儿。

  2.设计革命:激发玩具活力

  中国玩具竞争力不强,很大程度上缘于设计力量薄弱,玩具抄袭化、脸谱化严重。同样是熊,Be@rbrick熊和泰迪熊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也同样大获成功。它反其道而行之,将一款没有脸的小熊“设计”得千变万化,设计无疑是其最大的法宝。

  Be@rbrick熊是Bearbrick的昵称,它的手脚像积木,身子像机器人,是由著名的玩具公司Medicom Toy出品的一系列“熊积木”玩具, 第一代发行于2001年8月,一炮而红后,现在已经发展成十分庞大的家族。其基本款是一只没有脸也没有服装的小熊,它的成功归结于“通过设计赋予小熊活力”。

  Be@rbrick每一代都有所谓的基本款,包括BASIC、JELLYBEAN、PATTERN、FLAG、HORROR、SF、CUTE、ANIMAL、ARTIST。因为造型多变可爱, 再加上每一代都有几只限量版跟别的不同, 于是熊迷们纷纷大花银两搜寻,大大增加了收集迷的乐趣。

  Be@rbrick熊是典型的跨界品牌,凭借其独特的设计理念,与诸多一线品牌均有合作,百事、三得利、华纳、夏奈尔、Levis均推出了它的主题产品。华纳兄弟推出一个Bearbrick系列进行市场推广,12只造型各异的Bearbrick来自华纳兄弟旗下10部不同的电影,其中包括了《超人归来》、《黑客帝国II》、《蝙蝠侠之黑暗骑士》等。   现代企业创新商业模式靠什么?
点击数: 51 更新时间:2010/5/14 10:30:16 www.zxwh.com

  中国很多企业也有很好的商业运作模式,但是为什么一种商业运作模式不能持续?

  彭剑锋:企业家思维创新是根本

  商业模式的创新如果从构成要素来讲,首先是游戏规则的重新确定,比如:最初的中国家电零售行业。家电零售企业像国美、苏宁,最初的商业模式创新就是通过店址资源的抢占,通过占用生产企业的钱而获得成功。最近美国的一个零售企业可能颠覆这个游戏规则,就是现款现购,这种颠覆行业游戏规则的商业运作模式就可能颠覆整个产业的秩序。

  第二是客户价值服务模式,就是说你如何创新客户价值,如何发现新的利益增长点。比如说一些大药房,把药品当成快速消费品卖,这种商业运作模式也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这种模式使得大药房快速的发展,获得了新的市场和新的客户。这就是基于客户价值的商业模式创新。

  第三是如何处理与相关利益者间的关系,比如流通行业和厂商之间的关系恶化,下一步都面临一个迷茫期,怎么改变,现在找不到出路。

  我认为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是盈利和发展,找到新的盈利点,寻找到新的市场空间。管理创新的核心是速度与效益,最为关键的是整个运营流程能不能面对市场提高效率。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讲,我认为任何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它的最大障碍还是来自于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因为商业模式创新背后所要改变的是整个企业内部的管理系统,包括组织、流程以及人的行为方式。所以商业模式创新,首先是需要企业家思维要创新,要自我超越。另外是领导团队的领导能力必须要提升。我们看到中国很多企业也有很好的商业运作模式,但是为什么一种商业运作模式不能持续?最终原因是企业家不能自我超越。

  跨国公司的方法是比较简单的,就是炒掉原来的,换一个新的,这样的方式是不是更好呢?能换思想和思维最好,如果原来的团队换不了思想和思维,就换人。但是目前的问题是我们职业经理人市场上没有可换的人。

  陈春国:适者生存

  海尔是中国著名的企业,海尔最直接提出的,或者是我们老百姓直接感受到的是服务。所以,海尔通过服务已经在老百姓中树立了非常强势的品牌印象。海尔最近的变化就是要做成套家电,它发现每到一个住户家里面,有海尔的冰箱,但是可能是松下的洗衣机、日立的空调,还有其它的品牌。于是想到:一个新的住户里面从大家电到小家电都可以实现海尔的整套服务。既然海尔在老百姓心目中已经确立了服务好的印象,就完全可以把这种模式扩大,让每一个家电都成为海尔的。所以,这种成套家电的模式推出之后,我认为销量会迅速扩大,会通过这种模式的延伸达到盈利的目的。   企业供应链管理如何有效实施?
点击数: 47 更新时间:2010/5/14 10:30:20 www.zxwh.com

关键字:企业竞争 企业供应链管理 什么是SCM>SCM

  “企业之间现在的竞争,早已上升到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这句话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格言。

  在经历了最初几年业界的狂热吹捧与商家的大肆炒作之后,中国的SCM>SCM市场逐渐冷静下来,市场进入了较低速增长的平稳发展阶段。不过,前几年大肆炒作的流毒依然存在。一边,对一部分应用企业来说,一次性“大而全”的建设思想流行;另一边,在SCM>SCM市场中,市场依然非常混乱。因此,在这里有必要对SCM>SCM具体内涵及未来发展状况做一剖析。

  什么是SCM>SCM?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简称SCM>SCM)是一个将产品、服务和信息从供应商到客户最优化传递的过程。SCM>SCM是指在交易伙伴群体中,围绕着满足最终用户这一共同的目标所形成的一系列业务过程。

  SCM>SCM是企业供应链的管理,是对供应、需求、原材料采购、市场、生产、库存、定单、分销发货等的管理,包括了从生产到发货、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的每一个环节。供应链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商业循环系统,是企业电子商务管理中最重要的课题。统计数据表明,企业供应链可以耗费企业高达25%的运营成本。

  供应链管理包括五大基本内容:

  计划:这是SCM>SCM的策略性部分。你需要有一个策略来管理所有的资源,以满足客户对你的产品的需求。好的计划是建立一系列的方法监控供应链,使它能够有效、低成本地为顾客递送高质量和高价值的产品或服务。

  采购:选择能为你的产品和服务提供货品和服务的供应商,和供应商建立一套定价、配送和付款流程并创造方法监控和改善管理,并把对供应商提供的货品和服务的管理流程结合起来,包括提货、核实货单、转送货物到你的制造部门并批准对供应商的付款等。

  制造:安排生产、测试、打包和准备送货所需的活动,是供应链中测量内容最多的部分,包括质量水平、产品产量和工人的生产效率等的测量。

  配送:很多“圈内人”称之为“物流”,是调整用户的定单收据、建立仓库网络、派递送人员提货并送货到顾客手中、建立货品计价系统、接收付款。

  退货:这是供应链中的问题处理部分。建立网络接收客户退回的次品和多余产品,并在客户应用产品出问题时提供支持。

  供应链管理能为企业带的益处:

  增加预测的准确性。

  减少库存,提高发货供货能力。

  减少工作流程周期,提高生产率,降低供应链成本。

  减少总体采购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加快市场响应速度。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网络实现SCM>SCM。即利用互联网将企业的上下游企业进行整合,以中心制造厂商为核心,将产业上游原材料和零配件供应商、产业下游经销商、物流运输商及产品服务商以及往来银行结合为一体,构成一个面向最终顾客的完整电子商务供应链,目的是为了采购成本和物流成本,提高企业对市场和最终顾客需求的响应速度,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诺基亚销售渠道被剪断 回顾其渠道运作策略
点击数: 61 更新时间:2010/5/14 10:30:23 www.zxwh.com

       诺基亚销售渠道被剪断

  对于近期发生的诺基亚经销商拒卖事件,家电专家罗仁宵昨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在不景气的行业环境下诺基亚手机单机利润进一步降低,激化了经销商与诺基亚之间的矛盾。

  竞争加剧 诺基亚优势趋弱

  在华北做过诺基亚二级发展代理商的上海诺基亚窜货商吕兵 (化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他开始做手机销售起,就一直在进行窜货。在2007年以前,吕兵虽然也受到过诺基亚的窜货处罚,但并没有感觉每月的收入会受到罚款的威胁。但是现在,吕兵每月的收入都被罚款占去了很大份额,甚至还有个别月份发生收入不抵罚款的现象。

  在吕兵看来,发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诺基亚成立‘第三方公司’之后,对窜货查得太严、罚款定得太狠了”。而罗仁宵认为,诺基亚对渠道的管理变得严格,还不是让吕兵觉得生意做不下去的主因,“利润被摊薄、损失的利润没有办法填补才是主因”。

  罗仁宵介绍,在诺基亚自2004年起成为中国手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品牌后,其价格透明度也逐渐提高,而在这一过程中,销售渠道利润在被逐渐压低,“几年前,诺基亚的单机利润基本在10个点 (即10%)以上,而2007年、2008年已经降到了6个点。经销商窜货的做法本来就是压低价格增大销量,原来单机利润高的时候,让几个点出货,本身还是有钱赚,现在单机利润低了,再像以往那样让出同样的点的出货,本来就是赔着钱赌一把,最后返点再被罚掉,经销商当然就不干了”。

  此外,手机市场竞争加剧,以及诺基亚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采取多种措施压缩成本,也是诺基亚经销商感觉“生存空间被不断压缩”的原因。

  罗仁宵表示,自金融危机以来,手机销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同时,近年来,运营商定制渠道在中国的发展使得用户的选择变得多样,诺基亚在传统渠道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诺基亚手机产品本身对用户的吸引力也在下降,在HabboHotel网站对30个国家112000名青少年进行的调查中,被访者将诺基亚列为自己最喜爱品牌的比例由上年的29%下降至21%。

  “厂”与“商”的博弈

  罗仁宵告诉记者,窜货问题发端于家电渠道,“渠道商和厂家为了窜货和罚窜货所起的冲突经常发生”。但目前,窜货矛盾主要发生在手机销售领域。

  记者了解到,家电渠道内现在很少发生窜货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家电销售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由连锁卖场和百货渠道主导销售市场的局面,“这两个渠道内部各地的价格都是基本统一的,所以没有必要窜货”。

  而在手机销售领域,却没有这种具备明显优势的强势销售渠道。据罗仁宵介绍,目前手机销售渠道包括家电卖场、百货公司、超市、手机卖场、电脑卖场等多个模式,“因此,为了让尽量多的产品量流通在本渠道内,也就是尽量多的利润留在本渠道内,一个渠道模式内部就出现了各地之间的互相窜货”。

  那么,诺基亚对窜货进行罚款,其目的是不是为了对渠道商进行优胜劣汰,使手机销售市场也形成像家电销售市场那样,由一到两种渠道强势控制整个领域呢?

  “当然不是”,罗仁宵表示,多样化的渠道模式更会受到诺基亚这样的大品牌厂商欢迎。渠道越多样,产品的销路就越广,而渠道越单一,则说明单个渠道内的产品流通量就越大,则该渠道在与厂家合作时话语权就越强,厂商对渠道商的依赖性就越高,“像诺基亚这样的市场主导者基本上是不会允许这样的局面出现的”。

  从当前情况来看,发展多样化渠道模式和防止窜货存在一定的矛盾,对此,罗仁宵认为,这一矛盾的解决过程,也就是诺基亚和经销商“厂”与“商”之间博弈的过程。罗仁宵指出,诺基亚严格进行渠道管理、避免窜货有两大目的,“第一,为了做好售后服务”;第二则是为了对其品牌产品的价格体系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制定自身市场竞争策略。

  当诺基亚针对中国市场调整了渠道的运作策略以后,它在产品质量、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就可以得到凸显,而这方面国内品牌是难于在短时间内赶上的。而渠道方面的强力渗透,一直都是诺基亚传统对手摩托罗拉、三星的弱项。

  营销事件回放:

  2003年,中国本土手机品牌上演了翻天大戏,低价格、渠道渗透力、市场快速反应能力,被称为他们的三大法宝。

  诺基亚和其他国外品牌原来采用的总代理制虽然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市场,但国内手机品牌的渠道模式也并非完美无缺。

  国内手机品牌渠道模式需要的销售人员比较多,人员数量多,费用大,所以必须有较大的销售额和利润来支撑,厂家也必须提高销售组织的管理能力。有些国内家电企业已经在这方面吃了不少苦头。所以,国内手机品牌也在对它们的渠道策略进行调整。

  诺基亚中国公司手机销售总监傅雷告诉记者,为了弥补各种原有渠道策略的不足,诺基亚对渠道进行了中国特色的大幅度改革,既保留全国总代理,也采用省级代理制,同时强化了对零售终端的管理。

  策略解析:

  从总代理制到省级经销制

  在2000年以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国外品牌,采用的渠道策略是找一家或几家全国总代理,厂家通过总代理向市场铺货。

  总代理制最适合刚刚进入市场、没有渠道基础的厂家,好处是渠道范围广,可以迅速把货铺到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大中城市。但缺点也非常明显:从厂家到最后的零售商之间,至少要经过三个批发层次,层层都要沉淀利润,造成渠道成本高;销售终端主要局限在一级城市和二级城市;经销商多是国有企业出身,主要利用已有的销售渠道,有坐商习气,渠道开拓能力差。

  由于当时的手机普及率还比较低,购买力主要集中在一级城市,而且利润率也比较高,所以,总代理制的缺点,并没有给国外品牌带来大的麻烦。

  2000年以后,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2000年6月底,国内手机用户数量达到5928.7万户;2001年一季度突破1亿;2004年10月,手机用户已经达到3.2亿。手机在迅速地普及,不再是一级城市中高级收入人群的专利品,二、三级城市甚至农村的普通人群,也开始成为手机的消费者。普遍采用总代理制的国外品牌,面对迅速成长的二、三级市场,鞭长莫及。而国内一些手机品牌,则抓住这个机会,占领了二、三级市场。

  记者从有关途径了解到,2002年6月份,诺基亚开始在全国寻找省级分销商,同时推动被保留下来的几家全国总代理转型。

  2003年年初,省级分销商已经发展了二三十家。之后,寻找省级分销商的步伐逐渐加快,到2004年年中,已经扩展到近百家。几家保留的全国总代理也成功转型,比如中邮普泰,除了在全国设立一个总部的基础上,还在全国分设了10个大区,在大区之下再在全国设立了64个分公司。这些分公司不仅可以分销来自总部的产品,同时在得到总部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从诺基亚那里拿到省级代理的业务。

  从代理制到直供制

  2000年以来,手机渠道还出现了另外一个新变化,即手机大卖场、专业连锁店和家电连锁企业等新生力量介入。赛迪顾问的报告显示,2003年,以国美、大中、苏宁等为代表的家电连锁企业以零售网点规模、售后服务和客流量的优势,获得了大量消费者的认可。2003年手机专业连锁店销售手机的比例达到全部销售量的38.6%,是手机销售的主要渠道;家电连锁店的销售比例达到10.8%,也成为手机销售的重要渠道之一。这些新兴力量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一般都采用绕开代理商,直接从生产企业进货的采购形式,避免中间环节过多造成的进货成本高昂。

  相关资料显示,2001年,诺基亚开始直供试验,当时诺基亚选择了上海的润讯、光大开始直供,在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反馈之后,这种模式开始全面铺开。2002年,诺基亚在内部成立了一个DRP(Direct Retail Program)小组,专门负责向大的终端零售卖场供货。2004年,诺基亚的直供力度进一步加大,与国美签订了全国性的直供协议,向国美所有的连锁店直供产品。迪信通、永乐、光大、苏宁、国商等家电连锁企业也从诺基亚那里得到不同程度的直供优惠。直接从诺基亚手中提货,使得家电


施恩“身份门”背后的乳品业乱局
点击数: 101 更新时间:2010/5/14 10:30:26 www.zxwh.com

  施恩肯定没想到,自己会在短时间内接二连三地栽跟头。2009年5月底,北京消费者郭利向媒体报料称,生产日期为2008年3月17日的一款施恩奶粉三聚氰胺含量超过国家限量值的100倍。实际上,2008年施恩已经因为涉及“三聚氰胺”事件,赔偿了消费者1800万元人民币。

  紧接着,施恩奶粉所宣称的“100%进口奶源”遭到质疑,随后更被披露施恩并不是所谓“美国公司”。6月15日,施恩董事会的公开声明称:施恩公司、施恩品牌完全由华人拥有。此次公告,也被媒体解读为“施恩公开承认自己并非洋品牌”。

  甘做“假洋鬼子”的“施恩们”

  “像施恩这种情况的企业,我们行业内部称之为‘假洋鬼子’,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长期为乳制品企业服务的北京盛华永道营销策划机构总经理雷永军告诉记者。

  “假洋鬼子”们集中出现的时间节点是2004年。

  2004年之前,婴幼儿奶粉市场的主力是三鹿、伊利、完达山这样的企业,市场上婴幼儿奶粉的价格主流是20元左右,当时市场上主要的竞争方向是价格竞争,谁的价格低廉,谁的产品就好卖。

  但是“阜阳奶粉”事件打破了这种市场格局。不少消费者错误地认为价格高的奶粉质量才好。同时,该事件也将婴幼儿奶粉市场的竞争从价格竞争转变成了品牌竞争,在2004年之后的短短两三年时间内,雅士利、圣元、贝因美等品牌异军突起。

  “现在想要奶粉价格卖得贵,有三点:一,品质好,也就是奶源好;二,要有卖点,比如添加物,营养均衡等等;三,要有洋背景。”雷永军说,“‘阜阳奶粉事件’之后,婴幼儿奶粉主流的定价上升到45元左右。”实际上,惠氏、多美滋等几个洋品牌的定价更高。沾上点洋味,马上身价倍增,这让不少乳品企业看到了机会。

  “实际上2004年之前20元左右的产品和现在40元、60元甚至上百元的产品质量是差不多的。”雷永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国产基料粉(即未添加任何添加剂的原料奶粉)的价格是每吨2万元,按奶粉400克每袋包装计算,每袋成本8元,进口基料粉的价格是每吨2.5万元,按奶粉400克每袋包装计算,每袋成本10元,即使加上添加剂及管理和人工成本,每袋奶粉的成本也不会超过20元。实际上,国产基料粉的价格最低曾降到每吨1.2~1.3万元,按奶粉400克每袋包装计算,每袋成本仅4.8元~5元左右,这意味着,普通婴幼儿奶粉理论上至少有100%的利润。“实际上洋品牌过百元的产品成本基本上也就是这么多,这意味着洋品牌有4~5倍的利润是很正常的。”雷永军说。

  “这些‘假洋鬼子’在2004年之后,销量至少增加了一倍。”雷永军如此概括“洋身份”给这些企业带来的好处。“这些‘假洋鬼子’有两个特点,第一是在包装宣传的时候,喜欢用国外孩子的形象做宣传,像惠氏这样的国外品牌都是用中国孩子做宣传,使用国外孩子形象做宣传的,十有八九就是‘假洋鬼子’;第二,这些企业都喜欢宣称自己是美国或者澳大利亚的企业。”

  高利润率、政策优惠、消费者的追捧,让“假洋鬼子”在乳品行业渐有泛滥之势。

  “身份门”背后的乳品业乱局

  “假洋鬼子”们的背后是整个乳制品行业的混乱局面。

  “原来三鹿还在的时候,是行业的老大,它有20元左右的产品,基本上不挣钱,就是为了让孩子喝上相对优质的奶。现在整个行业没有领导者,没有人来正确引导消费者。”雷永军说起目前乳制品行业的局面感慨颇多。

  而现在的婴幼儿奶粉市场中,只有伊利的B+系列定价是29.5元,除此以外,再也没有30元以下的产品。“即使伊利的奶粉当时检出了三聚氰胺,但是不到30元的B+奶粉还是在三鹿垮台后销量翻了一番。”雷永军说,他担心的是一旦伊利这样的厂商砍掉平价奶粉,奶粉的价格就会越来越高,“谁把价格定低了谁就是众矢之的。”

  高价奶粉并不意味着国内奶粉企业获得了高额利润。“厂家把利润全投入到广告营销上去了。”雷永军说。“目前我国一些乳品企业投放广告的支出占到经营成本的20%以上。”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崑岡说。

  真正得到了好处的是在中国市场上的国外品牌奶粉。“这些国外品牌在赚取了高额利润之后还不愿意做出贡献,他们现在是闷头挣钱。”雷永军说。这些国外品牌除了强大的品牌优势之外,还通过医院渠道控制了婴儿的“第一口奶”。他们通过医院获取消费者的信息,进行跟踪,推广自己的产品。“婴儿的‘第一口奶’往往就意味着他以后就喝什么。”雷永军告诉记者。三聚氰胺事件后,获益最大的也是国外品牌。数据显示,2009年一季度,我国进口奶粉6.6万吨,同比增长83%。

  “对于国外品牌来说,他们也不愿意进行正确的消费者教育,进行了消费者教育就意味着告诉消费者,奶粉卖那么贵是不对的。”雷永军说。

  让雷永军担心的是即将来到的八九月份的奶粉价格战高潮,“国产奶粉的价格战会越打越激烈,说不定哪家企业就一下子资金撑不住降低了质量标准,到时候又是一次重大事件。”

  而想要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最终的根源还是在奶源问题。雷永军认为必须提高奶农的地位:“应该是奶农参股乳制品公司,像新西兰那样,奶农投票决定让谁来当董事长,这样才对。”


铁矿石价格谈判困境暗示行业积弊
点击数: 82 更新时间:2010/5/14 10:30:30 www.zxwh.com

  危机以来,国际铁矿石降价似乎成为业内共识。但在与矿业寡头的协议价格谈判中,依赖外部资源的中资钢厂却明显办法不多,乃至2009年以来,先被日本厂商抢先定价“偷袭”,后又因韩国厂商与人暗地“媾和”而几乎丧尽有利筹码。其间的起落,颇值得玩味。

  中资钢厂的“血拼”并非首次。媒体所指的行业“放水者”也不仅包括日韩厂商。在屡谈屡败的结局中,国际铁矿石价格已经历了连续六年快速上涨——2005年度涨幅71.3%,2006年度为19%,2007年度近10%,2008年度更超过70%。或许,已到了我们抛开厂商竞争成见,乃至历史偏见,冷静思考中资钢厂何以始终缺乏足够谈判能力的时候了。

  作为行业协会的“中钢协”能力是不宜被轻易质疑的。近年来,“中钢协”表现中规中矩,各家钢铁巨头也基本做到了步调、口径一致。因此,笔者以为,中资厂商整体的谈判力之所以薄弱,除了掌握上游资源有限之外,钢铁行业的集中度过低、低端产能比重过大是制约我方谈判力的重要原因——集中度过低,难以真正集中行业大比例需求与本就高度寡头化的矿石厂商谈判;低端产能比重过大,又在扰乱整体需求结构的同时,更因矿石综合利用率、效益水平不佳,拖累整个行业抵抗成本扰动的能力脆弱。加之,中国钢铁产能的分布是分散的,但世界矿石的分布却是集中的;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等“三巨头”团结是容易的,但“中钢协”内部协调和外部沟通却是困难的……因此,尽管我们看到“中钢协”在对外谈判中几乎充分借助了国人擅长的兵法、谋略等传统智慧,以至忽而要联吴抗曹,忽而狠话施压,忽而又好言相向,但计策的效果却总是不好,屡谈屡败并不令人意外。

  或许,有人仍然抱怨,列举中国需求量大(2008年中国共进口4.4366亿吨铁矿石,占全球海运铁矿石比重约为52%)、库存量大(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共进口铁矿石1.87亿吨,总计库存超过1亿吨)、国产矿自给率高(2008年中国的铁矿石原矿产量82401.11万吨,自给率超过50%),乃至外部权益矿比重在提升云云,将谈判结果不好拼命归咎于谈判技巧不成熟,其实大谬不然。笔者以为,需求大恰是最大命门,有例为证,2008年,韩国进口铁矿石约5000万吨,日本进口约1亿吨,这使得“中国需求”是根本无法绕过的题材与口实;库存方面,尽管据说可以靠库存坚持数月,但这些库存矿石实际的销售价格也并不稳定;至于国产矿的品位低、权益矿的绝对比重小,也更是无需重复的老问题。

  再进一步说,今天,钢铁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几乎是中国诸多行业所面临问题的缩影。从玩具到纺织品,从冶金到水泥,曾被美誉包围的“中国制造”在危机中表现多数难如人意,产业产能大而不壮、外强中干。景气阶段依靠投资盲目发展,低迷阶段只能靠天吃饭或者怨天尤人。从此出发,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实在应该早日落实。

  曾几何时,似乎还有限制“两高”等促进结构调整的消息,但到后来似已偃旗息鼓。中小钢厂在地方政府的呵护下垂而不死,大型钢厂则期待政府关照完成行业整合,慵懒风气充斥行业。设若今年的协议矿石价格果不如意,也真希望它成为淘汰落后产能的好时机。当然,这既需要行业中人的坚忍与决断,又需要习惯付出“父爱”的行政力尽早退出市场。

苹果软件商店成功的是秘密


点击数: 60 更新时间:2010/5/14 10:30:33 www.zxwh.com

  苹果的创新神话吸引了众多的追随者。从终端厂商诺基亚、加拿大通讯公司RIM、手持设备制造商Palm公司,到操作系统提供商微软和搜索老大谷歌,以及运营商中国移动[77.10 0.92%],都不约而同盯上了苹果的一个钱袋子:软件商店App Store。

  2008年7月,苹果应用软件商店正式上线,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下载量就超过10亿次,应用总数超过5万个。据预计,该应用商店今年营收至少将达3.65亿美元。让众多企业真正感受到了手机应用软件和内容产业巨大的商机。

  应用软件商店的火爆也源于手机消费者对于应用软件的需求高涨。3G网络的建设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更多的手机应用成为可能,消费者对应用的需求大大增加。支持丰富应用的智能手机成为手机市场中的一个亮点,智能手机较强的企业市场份额在持续上升。据Informa估计,2009年,智能手机将占据手机市场份额的13.5%,而到2013年这一比例还有望增加至38%。

  随着智能手机销量的增长,手机应用软件可能成为一个有很大潜力的市场。2008年,手机应用程序商店的销售额为10亿美元,而到2014年,据咨询公司Juniper Research估计,这一市场将达到250亿美元。苹果应用软件商店的成功进一步推动了产业链中各类企业对于应用软件商店的投入。

  苹果软件商店成功的是秘密

  苹果对于应用软件商店的成功取决于两个重要的因素:开发者和用户规模。只有有大量的开发人员,才能保证丰富的应用供应,从而吸引大量的用户。而另一方面,只有存在大批乐于购买应用软件和内容的用户,才能够确保开发者的盈利。

  事实上,苹果正是从这供应和需求这两个方面奠定了应用软件商店成功的基础。

  

  在需求方面,苹果跨时代产品iPod说起只是个播放设备,为了便于用户下载音乐等内容产品,2001年苹果与上游内容提供商合作,使iPod用户通过iTunes下载音乐,实现播放设备与内容的完美结合,随后苹果将这一模式扩展至手机领域。2007年4月,苹果已经售出1亿部iPod,iTunes也已售出25亿首歌曲、5000万部电视节目及逾130万部电影。也正是在2007年,苹果推出首款iPhone,内含iPod音乐播放功能,iPhone用户也能够通过iTunes获取音乐。

  可以说,多数iPhone用户正是因为苹果能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应用而选择iPhone,而他们也习惯于通过iTunes来获取这些内容和应用。

  2008年,苹果开设主要销售游戏、应用软件等产品的App Store,并与iTunes进行整合,iPhone用户按照以往利用iTunes购买音乐的方式,就可方便地下载手机内容和应用。从iTunes到App Store,苹果培养了消费者使用应用软件的消费习惯,壮大了消费群。因此,在开设App Store时,苹果已经拥有了一批高质量的内容和应用的消费群。

  在充足消费群的拉动下,苹果积极通过多种手段吸引开发者,保证应用的充足供应。应用软件的开发者除了少数个人爱好者以外,大多数是专业的程序开发商,只有充分大的消费群才能够保证其开发投入得到充分的回报。

  同时,苹果还通过降低门槛费用、提供快捷的软件检测服务等手段来吸引开发者。要成为苹果App Store的开发者,只需交99美元,就可以无限量上传应用并对应用自行定价,并可获得销售收入的70%。

  相对而言,微软的开发者交纳99美元后每年只能上传5个应用程序,RIM开发者则需要交200美元。当然,现在也有一些后加入的企业进一步降低了入门费,如谷歌Android开发者只需交纳25美元。据统计,苹果App Store现有约13700名开发者,每天平均可以提供近300个新应用。

  苹果通过在产业链各环节的有效参与,成功地构筑了终端用户与开发者之间的良性循环。苹果通过iTunes和App Store平台,使终端用户能够获得丰富的内容和应用,并吸引大量的开发者参与其中。

  能否复制苹果?

  可以说,绝大多数iPhone用户正是因为苹果能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应用而选择iPhone,而他们也习惯于通过iTunes来获取这些内容和应用。据comScore在2009年1月对英国手机用户的调查,iPhone用户用手机浏览新闻、邮件、移动音乐、下载应用软件的比率要大大高于其他智能手机使用者和普通手机用户。

  相对而言,尽管在全球有大约5000万诺基亚手机能够使用Ovi Store,但是其中真正会进入Ovi Store消费的可能比例却很小。

  又由于基于某种操作系统的应用往往只能在使用该系统的手机上使用,苹果目前使用单一的自有操作系统OS X,仅3款iPhone手机,这让App Store平台的运营相对简单。相对而言,无论是运营商还是其他大多数终端制造商,都会面临有着多种产品型号、多种操作系统类型的问题。对于苹果公司来说,App Store的成功不仅本身能带来销售收入,更为关键的则是其能够推动手机产品的销售。2009年6月19日星期五,苹果发布新版3Gs手机,据估计第一个周末的销量就可达70万部。

  对于终端制造商来说,诺基亚拥有市场份额最大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Symbian和智能手机用户群,但是在游戏、音乐、商务应用等方面都没有突出的竞争力,并且它的终端消费者中习惯消费应用和内容的比例并不高。而Google虽然通过将其Android系统对外开放,得到了不少终端制造商和运营商的支持,但是目前用户数量仍很少,每天新增应用程序也仅为15-20个。

  作为中国实力最强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也计划于下半年推出应用软件商店。他有庞大的用户基础,但是在理解消费者的应用需求以及应用软件研发能力方面不具有竞争优势,因此需要发展一定的研发能力,并且更为开放地与上游展开广泛的合作。

  苹果模式暗含矛盾

  苹果App Store的成功有其独特的产业发展环境,未来能否持续成功仍很不确定。苹果在向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产品应用方面具有前瞻性,通过(iTunes+ App Store)+(iPod+ iPhone)的创新商业模式,进入了一个几乎空白的市场。

  苹果的模式中暗含着与运营商的矛盾,手机上网、流媒体等应用往往耗费运营商大量的带宽,运营商需要后续投入大量的网络建设成本。据阿尔卡特-朗讯对北美无线网络使用情况的调查,互联网浏览占据带宽的69%,而电子邮件则仅占据带宽4%。而苹果的手机用户互联网浏览、下载游戏、流媒体的比率要大大高于其他手机用户。2008年11月,Cast Catcher Internet Radio软件由于可能会带来过大的数据流而被苹果禁止销售。

  苹果自身操作系统的封闭性可能对其长期发展不利,开源的谷歌Android系统降低了终端商使用该操作系统的成本,终端用户数量可能会快速增长。据Informa估计,预计至2012年,谷歌Android智能手机销量将超过苹果iPhone。HTC、中国移动、联想、华为等企业均已经或者正在准备推出基于Android的手机。目前市场份额最大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Symbian也在逐步走向开源。

  随着平台上开发者和应用数量的增加,开发者为了取得一定的盈利难度将会越来越大。据软件开发公司Pinch Media研究,在6个月的时间内,App Store中的应用为了在Top 100排行榜中出现,所需的下载次数从1000次增加到了5000次。长期来看,成功的应用软件商店属于拥有强大的内容提供商整合能力以及应用研发能力的参与者。

  

  后来进入应用软件商店领域的处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企业,很难取得苹果那样的成功。

  诺基亚拥有市场份额最大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Symbian和智能手机用户群,但是在游戏、音乐、商务应用等方面都没有突出的竞争力。Google将其Android系统对外开放,得到了不少终端制造商和运营商的支持,但是目前用户数量仍很少,每天新增应用程序也仅为15-20个。运营商的应用软件商店有庞大的用户基础,但是在理解消费者的应用需求以及应用软件研发能力方面不具有竞争优势,需要更为开放地与上游展开广泛的合作。

  而且,相对于苹果、RIM等针对细分市场的企业来说,后来进入该行业的企业往往针对的都是大众市场,对应用和内容的整合能力、平台的运营能力要求更高。正是由于对于内容和应用研发力量的整合能力对于应用软件商店至关重要,可以预期各类参与者都会加大对于操作系统的重视。微软、谷歌、苹果以及诺基亚等目前都有一个自有的操作系统作为软件开发的平台。为了能更便利地在定制终端中植入自己的应用,中国移动也已自行开发基于Google Android的自有操作系统OMS。


豆捞坊:为火锅嫁接时尚
点击数: 70 更新时间:2010/5/14 10:30:36 www.zxwh.com

  如今已经在北京、上海和南京拥有16家分店的高档火锅连锁店豆捞坊,它的创始人是一名毫无餐饮业经验的律师、一名有餐饮业经验但从未涉足火锅行业的连锁餐厅运营官,以及一名财务投资者。

  2002年,当时24岁的李舸从英国留学回来,进入上海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但是这位每个月赚5000块薪水的年轻律师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2003年时,李舸在跟客户的一个会议上遇见了另外一名年轻人,他其貌不扬,神色焦虑,公司毫不知名,主要业务是代理一款韩国游戏,因为筹备公司上市而找到李舸所在的律所,“不过一年之后他就很有名了,他叫陈天桥。”这让他更加认识到,一个行业的爆发,往往是由企业家开始的。不是行业的专家,通过个人的奋斗和努力,也可能成为撬动行业大潮的领路人。

  “那时候上海的火锅市场很有意思。表面上乱云飞渡,铺天盖地全都是一种味道、一个定位,小肥羊[3.63 0.00%]、小美羊、小尾羊、牧羊人家??”李舸说。他试图从中发现自己的商业机会。“表面上看这个市场的竞争异常惨烈,利润率都很低,几乎没有什么空间了。不过仔细来分析,虽然火锅品牌很多,但几乎都是人均消费在30元到50元之间的。在上海人均消费在80元以上的火锅是没有的,而其他如上海菜、川菜、湖南菜都有。火锅的消费人群很大,上海消费群体的消费能力毋庸置疑,大家都在找蓝海,我觉得这就是个蓝海。本来我还担心南方太热,不习惯吃火锅。但是小肥羊等品牌的成功让我没有了这种担心。”

  于是,“这么大的消费空间没人做,我就想如果我做一个成功几率会很高。”接下来,他往火锅店跑的次数更多了。只要不加班,他都会把晚上的时间用在不同的火锅店,而且,吃饭也尽量吃火锅,“反正总是要吃饭”。他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去吃火锅、看菜单,然后更加坚信了自己的想法:要打造一个人均消费定位在80元以上的中高档火锅品牌。

  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了一份商业计划书,在2004年的春节利用假期坐火车回到自己读书的城市长春,试图寻找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因为他没有钱,也没有餐饮业的经验,只能通过合作来弥补这两个劣势。在吃了无数次闭门羹之后,垂头丧气的李舸回到上海。两个月后,他意外接到了后来成为豆捞坊总经理的高青春的电话。高青春当时是著名的餐饮连锁集团“东方饺子王”的运营总监。李舸终于找到了认同自己商业模式的合作伙伴。高青春后来成为了豆捞坊的整个运营团队的核心。接下来,他又找到了一名信任自己的财务投资者。这是一个创业者最常见的经历模式。它的背后是长达数月的每天数个小时的电话、坐长途汽车和火车硬座往返于上海、北京和长春,以及为了省钱晚上在洗浴中心的大厅过夜。

  他们2004年在上海租金昂贵的徐家汇地段开了第一家店,到第二个月时开始有人排队,用了5个月时间他们开了第二家店。然后在没有任何追加投资的情况下,到今天开了16家店。

  在豆捞坊的成功因素中,最容易被看到的就是它的定位精准。最初它为自己加的注释是“澳门时尚火锅”,尽管公司跟澳门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李舸希望借此吸引来第一批的客人。接下来他希望自己的公司品牌能够成为“时尚火锅”的代表;“第三步,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的够好、够长久,我们当然希望能成为中餐火锅的代言品牌了”。这是豆捞坊的品牌战略。“现在我们基本上已经是时尚火锅的第一品牌了,”李舸说。“以时尚为荣”,高性价比的时尚美食体验,是豆捞坊将一直延续的发展路线。

  豆捞坊对自己“时尚、精品、格调”的品牌定位以及“人均消费80元”的精准程度可以从它进入北京市场的过程中看得更清晰。直到2007年1月豆捞坊才开始在北京西单的大悦城开第一家店。李舸坚持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他宁肯暂时放弃北京市场,让豆捞坊专注于成为上海火锅的第一品牌,也不愿意匆忙进入新市场而导致资源的分散。“重点在于你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是否足够地获得差异化的领先地位、是否有相比同类品牌更卓越的消费体验,最后决胜的关键在于单店的质量而不完全是数量和速度。”

  而豆捞坊进入北京市场的契机则是其他北京火锅店的涨价。一些与豆捞坊定位相似的火锅品牌在2006年开始大幅涨价,“一下子涨到150元以上”,“我听到这个消息太兴奋了”,因为“他们培育了这么多年的庞大的北京中高端火锅客户群体,在涨价之后全都留给我们了”。

  至今为止,豆捞坊在二线城市只有南京一家店。李舸希望通过这家店来试验豆捞坊的商业模式在二线城市是否仍然通行无阻。“我们的发展一直是偏保守的,毕竟豆捞坊的消费群体更在意消费体验、消费的价值,而一旦因为快速扩张而损失了品牌的美誉度,那反而得不偿失了。”

  谭鱼头

  “谭鱼头”诞生于1996年,火锅以其“辣而不燥、鲜而不腥、入口窜香、回味悠长”的独特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1998年6月谭鱼头走出四川,在全国各地开设连锁店,以平均每年300%的速度飞速发展,在成都、北京、上海、广州、台湾、香港等全国50余个大中城市拥有100余家连锁店。媒体曾一度称其为“谭鱼头现象”、“谭鱼头模式”。

  小肥羊

  内蒙古小肥羊餐饮连锁有限公司创立于 1999 年 8 月,以小肥羊特色火锅连锁为主业,于2008年6月12日在香港上市。截止到2009年5月15日,公司拥有383家连锁店,其中包括136间自营餐厅及247间特许经营餐厅,并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港澳等地拥有20多间餐厅。依靠稳定高质量的草原羊肉源,加上“不蘸小料涮羊肉”的特色食法,小肥羊一度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并迅速吸引了不少加盟者。“以加盟为主,重点直营”的经营政策为小肥羊起步之初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好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弊端:加盟者素质、服务以及管理质量参差不齐。2002年底,小肥羊调整加盟政策,由原来的“以加盟为主,重点直营”变为“以直营为主,规范加盟”。2009年十大火锅品牌榜,小肥羊位居第一。

  鼎鼎香

  北京鼎鼎香餐饮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专门经营“精品火锅料理”,迄今为止已从一家精品餐厅发展成为拥有6家直营店,3家特许加盟店的餐饮连锁企业。鼎鼎香由北京甘家口一间不起眼的店面起家,但因回味悠长、浓香不绝的调料,鲜嫩可口的肉质,独特的烤串,外酥里嫩的火烧及考究的餐具,揭开了京城排队等号吃鼎鼎香火锅的第一页。2004年,鼎鼎香聘请国外设计师担纲策划,融合火锅精品料理与流行时尚元素,新开了全方位贴近层峰食客高品位消费需求的鼎鼎香东环店。鼎鼎香将此举认为是品牌战略实施的开端。


不容忽视的十大商业趋势
点击数: 608 更新时间:2010/5/14 10:30:40 www.zxwh.com

  多年来,麦肯锡公司一直在追踪一些最重要的趋势。如今,有些趋势仍旧朝着既定方向发展,而其他一些趋势却呈现出了诸多不确定性。总之,商业环境的整个格局发生了变化,想要重新回到此次经济危机发生前的世界,恐怕已经不可能了。

  资源吃紧 虽然经济危机使石油等资源的价格大幅下降,但是供给方的供应依然紧张,并可能进一步恶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战略分析师们应当针对资源价格上涨、波动甚至资源短缺的前景未雨绸缪。若干年后,“资源生产率”必将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全球化受阻 由于需求下降,国际贸易持续疲软,商品和服务的全球化进程可能会在一段时期内停滞,但这一趋势不太可能发生根本性转变。就人才的国际化来看,全球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市场仍将不断增长。与此相比,金融的全球化将变得更加脆弱。目前,战略分析师们应当把自己的业务模式置于不同的情境之下进行压力测试。

  商业信任耗竭 企业和民众间的关系本来就有剑拔弩张的迹象,而危机进一步加剧了这种紧张关系。从战略上说,企业的当前要务是尽量赢回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同时拓宽关键利益相关者的范围。

  政府更为强势 政府越来越多地插手商业活动,一些决策过去是管理人员和董事会的专利。因此,管理者应该从两个方面反省自己的战略。一是要准备好在新的监管体制下展开竞争;二是要认识到,公共部门的开支越来越大,因此它的地位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一门科学的管理 此次危机暴露了某些管理工具的局限性。这些工具应该融入对人类行为的更现实的看法——也就是利用行为经济学、采取发展的眼光,并结合现实世界的反馈。同时高层管理者们也要更善于利用这些工具。

  消费模式的变化 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储蓄缩水的现状意味着,美国的消费增速可能再也回不到危机前的水平了。未来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亚洲成为新的市场重心。二,消费分布呈现多极化格局。究竟采取何种战略取决于最终发生的是哪种情境。

  亚洲崛起 虽然亚洲国家在此次经济危机中并未幸免,但是我们仍要看到,亚洲有强大的经济增长驱动力。其一,亚洲的劳动生产力提高了。其二,高储蓄率推动了资本的积累。这两者都会进一步推动GDP的增长。

  实业呈现新格局 虽然经济衰退会影响行业内的所有企业,但实力强大和弱小的竞争对手之间的绩效差距在不断拉大。这给了实力强大者重塑竞争格局的机会。

  继续创新 虽然许多商业投资放慢了脚步,但在诸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清洁技术等领域,创新空间并未因经济衰退受影响。这给了高层管理者明确的启示:尽管资源稀缺,还是要尽量确保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

  价格稳定存疑 经济危机对很多经理人来说,最直接的威胁就是通缩。然而,政府近来在遏制危机及推动经济增长方面的努力也增强了另一种可能性,即通货膨胀卷土重来。无论在哪种情况下,企业都应该尽可能将产品售价与原材料采购成本挂起钩来。企业应该把明确采购职能的战略地位作为当前要务。

提升中国企业管理水平的十大举措


点击数: 148 更新时间:2010/5/14 10:30:43 www.zxwh.com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企业管理取得了较大进展,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如管理比较粗放、管理现代化水平较低,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对此,张彦宁提出,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全球化趋势的新形势,中国企业必须从10方面全面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第一,不断更新观念,树立现代经营理念。

  第二,积极运用国际企业管理标准。中国企业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要求,寻求更优的资源配置和市场环境,提高产品附加值,必须熟悉和掌握国际通行规则,尽快与国际接轨。

  第三,建立和健全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创新是企业管理进步和持续成长的活力源泉,要推进管理创新,必须建立和健全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

  第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重建。

  第五,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只有健全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并规范运作,才能真正形成企业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机制,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第六,加强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对中国企业来说,就是要高度重视企业的战略管理,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长期适应性,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第七,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第八,加速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第九,树立诚信经营理念。

  第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企业管理的三字经
点击数: 84 更新时间:2010/5/14 16:12:29 www.zxwh.com  企业管理是任何企业皆不可回避、且极富挑战之要事;本人在此岗位多年,虽不称职,却感受颇深!今将之罗列,取三赋韵,斗胆称经。若能与君有助,作笑柄不亦乐乎?若与同仁径庭,面谈之、书信之,愚皆纳之!

  企之管,重中重,门类多,各不同。管理者,务谨慎,莫照搬,重实用。千里行,始足下,楼万丈,起地平。企之管,同此理,先基础,后深层。多方法,少教条,学原则,练内功。

  企兴衰,事非轻,大与小,皆巨轮。船航海,靠舵手,齐努力,破浪行!为管者,责任重,不学习,咋成功?!

  企战略,重经营,对市场,要适应;析环境,要客观,集信息,刨深层;对机会,要把握,把握住,方成功。

  闲资金,要吸引,何绝招,首诚信。我是谁?要宣传,公益事,要热心。树形象,创名牌,借CIS,扬我名。管现场,“5S”,经验好,益无穷。厂清洁,人称颂,重环保,扬美名。知名度,无形产,知珍惜,续改进!

  曰产品,贵在新,要找准,消费群;群体小,不要紧,肯消费,最为真!人有之,我亦有,关键点,要区分!扬己长,避己短,靠信誉,去竞争;或可有,或可无,谨切记,莫沾身!

  多元化,尚争论,无人保,败与成。入新行,要谨慎,四阶段,要细评:一启蒙,二跟风,三混战,四平定。风险大,数启蒙,若成功,定惊人;跟风期,要快速,速度慢,难成功;混战期,凭实力,实力小,切莫进!平定期,局已成,若成功,除非神!
  企运转,靠资金,多与少,合理用。周转率,要提高,固定产,不放松。用资金,有计划,切莫要,盲目行;抓生产,控成本,成本高,咋竞争?

  为总者,要记清,唯大权,局势控!财务权,要抓牢,任免权,不放松。此两权,集己身,稳坐台,任雷动。若小事,要放权,莫巨细,都躬亲。

  设部门,要谨慎,不求洋,重实用。若授权,先任命,名不正,言不顺!任命后,再授权,隶属谁,管何人?权多大,咋沟通?啥职责,咋考评,凡此类,要认真,切不可,空口凭!

  工薪事,事非小,岗与岗,要测评。工资数,给岗位,谁上岗,靠竞争。薪多少,未知数,关键点,看考评。岗若变,薪必变,奖与罚,须分明。

  若开会,只点题,切莫要,观点明。若如此,先画圈,既已定,谁敢评?善引导,多鼓动,多分析,认真听:几观点,几多路,何利弊,综合评。作指示,少而精,先三思,而后行。作承诺,事非小,若出口,必履行!遇大事,要冷静,偏信暗,兼听明。

  下任务,要三定:定期限,定标准,谁负责,定一人!受权者,照章办,依职责,再分工。为上者,多检查,若指挥,莫隔层!擦亮眼,多考察,做伯乐,掘才能!能者上,庸者下,举贤才,不唯亲!

  为上者,要切记,兵百万,藏心中!有布置,有检查,优与劣,看考评:工作事,可空白?职责事,可分清?工作事,可条理?先与后,可规程?好和坏,咋衡量,优与劣,如何分?科学测,合理评,业绩榜,自然明。

  制度事,要严谨,先摸底,后论证:此与彼,可冲突?彼与此,可呼应?先与后,可程序?对与错,咋界定?类此事,多思考,切不可,莽撞行!颁制度,留缓冲,先贯彻,后执行。企制度,即为法,法面前,都平等!为总者,不例外,执法者,要严明!
 一企业,何聚凝?企文化,企精神!劣保底,靠制度,优无顶,靠精神。善借事,做大题,树正气,惩歪风。上与下,方向明,力量大,事自成。

  管企业,何为本?条千万,首推人!为人者,多需求,先温饱,后业成。此两条,事非小,若轻视,难留人。无志者,混日月,有志者,择期蹦。若用人,要记准:升与迁,机会等。若条件,差无几,先内招,后外聘。老员工,贡献大,知根底,熟内情。干得好,可升迁,大家仿,力无穷!
哲学智慧与企业管理
点击数: 159 更新时间:2010/5/14 16:13:45 www.zxwh.com中国管理哲学创新论坛2009学术研讨会简述

  由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哲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等单位举办的“中国管理哲学创新论坛·2009”学术研讨会,10月24日在京举行。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和企业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围绕哲学智慧与企业管理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郝立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肖明教授等在大会致辞中强调,管理哲学要走进管理,哲学与管理要实现相互结合、相互提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涉及具体的操作手段,又涉及深层的哲学价值观,因而十分需要管理哲学指导。

  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张立文在发言中提出和合智慧的管理哲学思想,认为管理必须创新,应该立足中国实际和传统文化,走出一条中国创新的道路。中国哲学中有丰富的管理思想,其中和合、整体变易的思想,对于处理当今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信仰危机、心理危机和文明问题等,有积极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葛荣晋教授提出,企业家应该具有知识、道德和智慧的人生境界。他认为,知识决定高度,道德是知识的方向盘,企业家要具有人本、诚信和宽容精神,还要具有智慧,包括辩证思维头脑、认识和把握市场机遇的眼睛和平静如水的心态。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提出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十个方面,认为企业在不同时期应该选择不同的文化,而在团队文化方面,主要是处理好个性差异和价值观认同的关系。中共中央党校毛卫平教授就和谐与管理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管理追求的目标是实现和谐,稳定与平衡是和谐的两大要素,是管理要解决的两大基本问题。复旦大学管理哲学研究中心袁闯教授认为,中国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管理哲学是一种混沌管理哲学,有其自身的合乎于中国大多数人群的特殊优势。尽管各种管理模式都在进行着试验,但每个中国人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儒家的混沌管理哲学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哲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敬鲁教授通过分析福利特的企业哲学,强调了辩证法思维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中小企业化茧成蝶
点击数: 70 更新时间:2010/5/14 16:14:46 www.zxwh.com在此对中小企业的定义为年销售额不足5千万,年龄在50岁以上的企业主。

  许多中小企业都有过十分辉煌的时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艰难夹缝中求生存,抓住机遇,大胆奋进,经历过无数次的磨难,终于达到了今天的规模与成就。其艰苦程度不亚于重走长征路。企业老总更是尝尽人间百味,从挫折走向成功,再从挫折走向成功,一步步走来,满眼辛酸。所幸他们终于走到了现在,获得了成功的回报,至少目前是成功的。

  创业是艰辛的,成果是不易的。因为所走过的路太曲折,这一辈企业家对企业甚至比对亲生孩子还亲。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口里怕化了。其用心良苦,天地昭昭。

  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前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的最大瓶颈就是惯性思维,束茧自缚。

  成果就在手中,江山已有,再发展,前途未卜。大多数人的保本意识油然而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保本型:小富即安,有吃有穿有钱花,有点积蓄就可退休了。

  2,权力型:企业做大了,位高权重,卧榻之侧又岂容他人酣睡。与人斗其乐无穷。

  3,顺心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听不进一点意见,消摇自在做安乐公。

  4,顾盼型:想进取,想发展,可外界因素太多,今学赋诗,明日练剑,几番下来最后不了了之。

  5,家族型:因前期创业所需而造就家族人员过多,尾大不掉,致使企业进退维谷。

  6,投机型:因以前曾因投机而成功过,所以一直心态难纠,一直在等新的投机机会。 7,综合型;因中小企业发展轨迹较长。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策略,或因人性的多方面因素,往往包含各种因素,如权力型和投机型较易结合,保本型和家庭型易联姻。

  如此种种,使中小企业主在当今的市场浪潮中如无根浮萍,不知身在何处,也不知在何处触礁,懵懵然滑向深渊。

  以上种种弊端存在,难道中小企业就不能生存,就不能发展?答案是否定的,中小企业能生存更能发展壮大,并且空间会更大。

  中小企业主经历了吐丝作茧阶段,当然所有企业都会有这个阶段。之后至关重要的就是化茧成蝶。美丽的蝴蝶让人赞不绝口。也只有蝴蝶方能交配产卵,才能生生不息,永续经营。

  中小企业主们谁不想化茧成蝶?都想。但却不知怎么化?化成什么样才是蝶?

  我们来列出怎么化的几种方法:

  1,彻底忘记过去,面对现实,迎接挑战。过去的成绩只属于过去,就像你在小学时一学期能拿五张奖状,在高中一学期能拿一张奖状吗?在大学时能拿一张吗?明天对任何人都是全新的,都是要认真对待的。

  2,参加学习,修练自我。以前因时间,或家庭条件不允许,那么现在呢?不学习就会落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学习,才能掌握更新的方法与思路。齐白石暮年用功,终成为一代国画大师。

  3,大胆放权,启用能人。对权力的看重,是因为你的目光太短,对手中的一丁点权力牢牢不放,又怎能去纵观天下呢?大凡能人都是有个性的,用人就是要用能人,也必然要用他的个性。你自己能做出个手机吗?但你不是也拥有一部手机吗,道理都一样。

  4,广布金钱,招贤纳士。要舍得出钱,能养得起人,方能养的起人才。人心所向,其利铄金。用天下人才,方能成就天下大事。古时的战国四公子,就以所养门客之智能成就了丰功伟绩。

  下面再说化成什么样的问题,用半年时间为界,回顾一下自己,当有下列情况时,恭喜你,你终于化茧成蝶了。

  1,你周围的人中高学历的人多了。说明你也进步了,你的企业也就有知识层次了。

  2,你的时间变多了,可企业发展确越来越好了,说明你的能力提高了。

  3,你企业中的人员工资水平提高了,纯利润同比也高了,说明企业中人员能力和知识结构调整到位了。 4,企业中外姓人多了,人员的流动性很正常,年轻人在领导岗位上的多了。

  5,你的企业在行业中已位列第一了,并与第二名的差距较大。

  6,企业的接班人已对企业有独到见解并能实施取得实效。

  当然,前进的道路还很远,有很多的事业在等我们的到来。成功也在不远的地方向我们在招手。
企业经营,花钱多问几个为什么?
点击数: 57 更新时间:2010/5/14 16:15:32 www.zxwh.com本文适合于:创业者及有创业打算的读者

  案例:朋友创业,开了一家商贸公司,招聘了10来个营销人员。为了激励员工,同时便于管理,朋友将所有营销人员的定额费用(包括通讯费、短途交通费、长途差旅费、业务活动费、公关费等)全部纳入到营销人员的提成中,根据营销人员的提成来确定他们的工资收入,并以工资形式来发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取消了营销人员的定额费用,一切凭提成来衡量。

  朋友自认为这种模式非常成功,并很是得意的在笔者面前炫耀。对此,笔者深以为憾,并专门详细给朋友剖析了一番。

  从表象来看,朋友的这种模式确实简单明了,将营销人员的各种猫腻全部给消除了;但是,换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朋友的这种做法,是变相的为自己增加了大量经营成本。

  我们知道,注册资本达到一定标准的公司,其定额费用属于公司的经营成本,要扣减公司的营业收入,即减少公司的营业所得税。朋友将所有的定额费用(其实也是公司正常的经营成本)全部取消,即大量的经营成本没有被扣减出来,导致公司的营业收入“虚涨”一大截,其后果就是公司要交纳更多的营业税。

  同时,朋友将营销人员的全部定额费用全部纳入到工资额度中,导致营销人员工资额度“虚高”,营销人员需要为此付出一笔不菲的个人所得税;更严重的是,营销人员和公司都需要为此付出更高昂的“社保金”。笔者曾经粗略的计算过:一个员工月工资收入是1万,那么公司需要为此承担的“五险一金”月累计将达到3535元!员工需要承担的金额也将达到1600元!

  所以,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朋友应该将营销人员的定额费用全部纳入到营销人员的提成中来,但是这些定额费用是单独报销,不纳入到营销人员的工资收入中,即从营销人员的提成中扣出这部分定额费用作为营销人员的工资收入,这样才是最科学、也是最节约成本的一种模式。

  以上述案例为由,笔者在此只是想强调一点:企业经营过程中,凡是涉及到花钱的地方,企业和企业领导人一定要刨根问底,对花钱的每个环节、每个不明白的地方,多问几个为什么:

  为什么要花这笔钱?

  为什么要这么花钱?

  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

  ……

  笔者非财务专业出身,在多年营销管理过程中,积累了一些“个人经验”,现谨提供出来,不足之处,请各位大方之家指正:

  1、不懂就问。千万不要“不懂装懂”,现代财务制度日益完善,我们所不明白、不熟悉的地方非常多,这个时候一定要虚心请假,向专业人士请教,向亲朋好友求教。绝对不能人人亦云,某些企业的财务人员图自己方便,要求企业的所有帐目全部按照最死板的规章制度来办理,最后是企业在不知不觉中就破产了。

  2、对花钱的每个环节刨根问底。在这种“深挖行动”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合理、合法、合情”的规避风险、降低成本的方式方法。事实上,这还谈不上所谓的“合理避税”,它就是企业内部机制、制度不完善,内部的内耗和漏洞。我们如果抱着精益求精的心态,就必然会发现很多奇妙的事情发生。 企业经营亏损或者破产,根源往往不在于企业是否“合理避税”,而在于企业内部机制、制度是否完善,管理是否到位。通过对花钱的每个环节跟踪到位、一查到底,往往能够发现我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病,并以最快的速度弥补和解决,从而为企业稳健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3、各项花钱的地方,尤其是金额较大的投入,采取公开竞标制。“货比三家,择优录用”。笔者在营销管理过程中,采用竞标制,为企业省下大笔费用。前年,笔者组织一次演示设备招标。招标前,我们的演示设备是安徽某家企业提供的,单价4000元/台,性能和质量非常糟糕,售后服务更糟糕;经过1个半月的公开招标,最终我们确定上海的两家演示设备厂家中标,单价1450元/台,性能和质量远超安徽企业的产品,售后服务更是随叫随到。那时,我们全国每年采购演示设备的需求量在5000台左右,单此一项,为企业节约费用就达1200多万。笔者最初对演示设备也是一窍不通,然而,通过公开招标及一一询问,最后也变成了半个专家。

  4、采购办公用品及其他固定资产,遵循“适用、耐用、价格低廉”为优先原则。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说,我们的费用都是很紧张的,绝对不适合铺张浪费、大肆挥霍。笔者有一个亲身经历:

  办公室主任花费1880元购买了一台某国际品牌最新型的打印、传真一体化的打印机,结果从买回来第二天起,问题不断,几乎每隔一两天都要打电话通知维修人员上门维修,一个星期后,没有人再愿意使用这个“最先进、最时髦”的打印机了,后面直等一年后变成废品卖掉。反之,同一天,笔者托办公室主任花费350元购买了该品牌最便宜的一款打印机,自己私用,结果一直使用到现在,从未出现过故障,员工们都抢着使用。

  5、主动加班,区别看待。很多企业特别喜欢员工主动加班,周末加班,周一到周五晚上也要加班,对于此种做法,笔者认为该区别看待。在某些时候,比如说销售旺季,或者紧急赶单,那么鼓励员工加班是好的;但是,将加班变成一种常态、甚至是一种病态,笔者就不敢苟同了。

  此处,笔者不多谈有关工作与生活、正常作息时间的话题;在此,只是就经营成本来做一个简单分析。

  员工到企业加班,肯定需要消耗企业大量的水、电,夏天或者冬天还有空调使用费、暖气使用费,这些都是钱,都是经营成本。而且,员工加班,真能创造出更高的价值吗?员工会甘心情愿加班、会全心加班工作吗?答案不言而喻!

  笔者认为:除非特定时候,否则不鼓励员工主动加班;员工的工作必须在规定的上班时间之内完成;如果员工完成不了,那么员工需要自己想方设法在家或者在其他地方完成,办公室只负责员工在正常上班时间的工作!

  这样一种策略,也有助于我们的员工更好的、充分的利用好上班时间,全心全意完成自己该完成的工作。笔者认为,这种效果比强制性要求加班效果更好!

  总之,企业经营,花钱的事情,永远不是说找到一个好的财务经理就能万事大吉;它需要我们的企业和企业领导人,真正从战略高度关注和重视财务,重视经营成本,对于花钱的每个环节,一定要打破常规思维,追查到底,否则,吃亏的总是企业和企业老板。“一分成本就是两分利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管理故事:响尾蛇的目标
点击数: 154 更新时间:2010/5/14 16:16:38 www.zxwh.com一条雄性响尾蛇钻出了洞穴,它的目标是寻找一条自愿交配的雌蛇。

  它的爬行速度并不快,时速只有1.6公里。它的视觉和听觉都不敏锐,判定方向主要依赖其特殊感觉器官。但它选择沿着一条非常直的线路爬行,即便偶尔偏离线路滑到某片池塘或一块大石头周围,他也会很快地回到那条狭长的直线上来。

  这种强迫性的痴迷行径有其根据所在:寻找啮齿类美餐的雌蛇倾向于散乱分布于栖息之地。雄蛇要想找雌蛇,与其一会儿左爬,一会儿右爬,倒不如顺着直线往前爬,这样反倒会最大可能地碰到雌蛇。响尾蛇给我们的启示:直击目标,线路越直,碰见雌蛇的机会就越大。

  管理上的根本考核必须锁定在一个问题上:我们如何同时满足个人和组织的目的?在现实管理中的一个难题是:如果个人和组织的需求未能紧密配合,那么个人除了处理必须要做的工作,完成已被明确界定的目标之外,还必须和组织进行奋战。

  著名管理学者列文森建议:职员和老板就需要一同评估员工想去什么地方,组织走向何方,以及二者之间的差异有多大。如果个人和组织的方向非常不一致,双方就只有分道扬镳。

  列文森认为,现在的目标管理擅自假设个人需求和渴望与公司目标完美结合。而且,如果不是这样,个别员工就应该离职。

  一个解决方案是:

  1.评估激励方式。好的激励方式必须在员工和组织之间培养真诚的伙伴关系,而且每个人对于其他人都具有某些影响力。

  2.集体行动。每一个目标和评估计划都应该包括:集体设定目标,集体对个人和团体任务进行界定,集体评估成果,基于一些已达成的团体目標需要共享薪酬。

  3.评估“评估者”。这种将信息用于自我控制,而不是用于上级对下级评估的做法,会使员工产生对公司的信心和信任感。
企业管理者的军师“诸葛亮”
点击数: 431 更新时间:2010/5/14 16:17:19 www.zxwh.com谈到三国,我们就不得不谈一下诸葛亮,诸葛亮的谋略才识以及用兵之道出神入化,此乃奇才之首也。中国的企业在布局与谋略上差强人意,很多企业的成功都是机会成本。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上,企业管理和用人的瓶颈往往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绊脚石。“倘有诸葛在世,定能定夺乾坤。”一位企业家说。这其实也是很多企业家的心病,急需人才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

  在机械制造行业摸爬滚打近三十余年了,王凡的企业做到3000万就再也没有什么突破了,由于本身是技术出身,他很重视信息化管理,希望通过信息化的实施来提高自己在管理与决策上的不足。

  小试牛刀,信息化初见成效

  企业生产规模不足1000万时,王凡引进了ERP,通过进销存等业务系统的科学信息化管理,原来一切都采取手工订单、手工收据的时代一去不返了,原来经常出现的纰漏也通过ERP的上马及时的纠正了过来,当时这套ERP系统的引进也算是为全员开了一个很好的头。企业效率通过ERP软件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进到王凡的公司,井然有序的电脑桌,每个电脑都在高效的运转着。王凡介绍,为了达到订单下单的高效率,我们专门成立了网络信息部。通过网络部,我们上了OA系统,将行政审批及考勤打卡都搬到了网上;公司全员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虽然员工效率提升了,可作为管理者的我们却更加的繁忙了,因为要决策、要拍板、还要制定目标,还要对整个工作体系进行监控,有时候根本分身乏术,这时候就特别希望有一个信息化的管理工具,让我们管理者解脱出来,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快我们的工作进程,提升我们的管控能力。

  决策弊端,诸葛思想赢先机

  信息化给我们提高了效率,但根本解决不了企业的决策方向。很多时候我都很困惑,企业就我一个人说了算,但我个人的决策往往带有一定的偏差,而且由于精力所限,我的企业再也不现当年每月十倍赢利的绩效。我觉得现在做得非常乏力,我急需一个谋士,能够帮我提供真实全面的数据,并且跟踪检查、贯彻落实我的方针和目标。我有刘备的胸襟却没有诸葛亮似的谋臣。王凡打趣道。

  王凡的一番话,道出了众多企业创史人的问题——守业更比创业难。其实最适合王凡的不是人,而是一套信息化的专业决策软件,一个专为管理者的管理软件。

  管控过程,直达目标,企业军师不难求

  针对企业家最头疼的事情:管事、管人、管利润。管易达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及理论经验,融合了中国企业家的管理精髓,通过方便快捷的电脑化管控手段,让目标管理变得简单起来,让决策也变得简单起来,从而使企业主轻松的从繁重的任务中解放出来。

  6个步骤:帮助管理者改善管理,从而达到天下没有难做的管理。

  从明确指标到落实任务;从动态执行到跟踪检查;从绩效管理到持续改进。管易达的六大科学步骤让王凡真正解决出来。

  王凡没有想到,他想的军师竟是“管易达”,通过管易达软件,王凡的销售额如今已达到了5000万。“真是不可思议,优化管理过程竟会得到这么高的回报”。王凡兴奋的说。

  在对王凡企业的实际应用,管易达为企业目标产值带来了56%的提高;而对员工的管控与执行落实情况下的监控达到了85%的效果。尤其对于这家3000万的中型企业来讲,其执行效率能够提高75%以上。

 

企业管理需经验 本科学管理没出路
点击数: 79 更新时间:2010/5/14 16:18:35 www.zxwh.com  “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无门,管理没戏。”安徽合肥某公司总经理陈凤江说,自己企业近两年招聘的20多名管理人员,全是社会上或同行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而大学管理类应届毕业生一个都不要。

  新一轮的大学应届毕业生招聘活动即将开始,记者却在很多场合听到企业人士对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不满,认为“管理”这个词其实是给学生设置了障碍,什么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管理什么呀?非常蠢。

  然而据记者所知,很多大学却在报名时给学生家长暗示,好像考了管理专业,将来出来就是人上人,是管别人的,以此招收高分考生。

  “当今,管理类应届毕业生进入社会后能直接从事管理工作的几乎是凤毛麟角”,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传化集团战略总监黎恒剖析:“企业需要的是有经验的管理者,而不是有知识的管理者。这道看似无形胜有形的门槛把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挡在了管理岗位之外。”

  “科班生”不敌“草根一族”

  管理是一种软科学,尤其是企业管理没有固定的公式与定律。上海华彩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白万纲直截了当地说:“企业管理中‘科班生’敌不过‘草根一族’”,即企业的管理人员几乎都是从生产一线成长起来的,通过实践摸索逐渐建立起对企业管理的个性化认识并积累经验。

  大学管理类毕业生恰恰与此相反,他们在不知道企业为何物,不熟悉企业上中下职员关系与内外部环境时,就由外而入地先学管理定义、标准模式与共性规律等。他们到了企业较一线管理人员磨合期会很长,而且这个过程不会给企业产生多大效益。

  “企业家毫无疑问会倚重第一种管理人员。”白万纲说。

  上市公司、杭萧钢构人力资源部经理赵晓莉则指出:“中高层管理人员都是与企业一同成长起来的。他们对工艺技术流程了如指掌,对企业文化高度认同,不会像本科生、硕士与博士‘空降’管理岗位后产生那么大的碰撞。”

  老总陈凤江对此深有感触,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人员不能老是给领导出问答题,而应该多提供选择题。

  他举例,应届管理类毕业生去办土地规划许可证回来报告他说“办不好”,直接把矛盾与问题交给领导。而企业管理人员去办事碰到同样问题回来就建议领导:事情暂时没有办好,赵科长提出的意见也不是没有道理,要不公司先按这个要求整改好,我再与他沟通一下;如果有需要,请领导是否出面与分管的高处长协调一下,“方案一二三,非常明确地供领导参谋与决策”。

  浙江国泰密封的副总经理沈铁伟就遇到过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他派一名招来不久的管理类毕业生去工商部门办理公司登记、注册。工作人员告诉小伙子手续不全不能办理。他就照搬书本知识辩论起来,“公司法第几条第几款规定可以办理,你们怎么不给注册?”最后工作人员打电话给沈副总:“这样的人过来办事可不行。”实际上,一些枝节问题稍许变通就OK了。

  “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业务与团队,需要对人与企业文化、地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而不是对某个理论、模式的理解。”华彩咨询白先生说,“其实,融洽地方政府关系,搞定工商税务,为企业生产经营优化环境也是一种管理能力的体现”。
 企业需要的老师根本不会教

  小刘站在一个1.5米高的平台边缘,身体伸直准备往后倒,教练告诉他:“这么倒下去有两种结果,一种是你被12个队友用手与肩搭成的人体‘浮桥’平稳托起;另一种可能则是因其中一名同事配合不好,你后背落地脊椎受损,终生瘫痪”。

  应着队友们激情的呼喊声,小刘安全过关。训练老师告诉他:“是团队的氛围激励了你,是团队的协作保护了你,离开了团队你永远站不起来。”

  听了教练的现场点评,今年刚毕业的小刘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们在大学一年的团队管理与协作课程学习,还不如团队训练现场具体与生动。”

  黎恒博士认为:“这是高校老师的弱势,他们缺少市场实践经验,也没有办法去弥补,只能‘空对空’地给学生讲理论与模式。”

  浙江恒逸集团正在建设一个大型化工项目,人才需求达六七百人之多。据项目筹建组副总杨旭透露,企业内部只调配五分之一的管理人员,其余都向社会招聘,“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都是希望管理人员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则胜”。

  以聚酯纺丝车间为例,管理人员不但需要熟悉化纤工艺生产流程,了解聚酯设备运行特点,而且需要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甚至还要有处理断丝等突发问题的思考与动手能力。杨旭说:“你可以问一问管理类毕业生,大学4年学到了什么?”

  据赵晓莉经理介绍,2005年两名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同时进入杭萧钢构工作,一个在人力资源部做职工培训,虽说学非所用但也能勉强过得去;另一个则去了企业综合计划部门,四五年时间过去了,业务上的事情至今没上手,他也感觉“非常累”。

  “管理是一种服从于业务的体系与方法。只有当企业把业务做大以后才谈得上管理,只有对业务充分理解与认知后才能真正管理”。浙江三弘集团董事长、总裁章军华表示,十多年前企业初始阶段根本不需要什么管理,十年后有了这个需求,“大学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派不上多大用场”。

  章军华眼下正在组织30多个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他给大家主讲持续改进产品质量问题。比方说,现在产品合格率是87%,下一阶段目标提高到99.7%。那这12%的数据怎么统计出来?其中影响产品质量的人的因素是多少,工艺流程又是多少?统计学的工具在大学都学了,可到了实践中他们却不知道怎么去统计、分析与管理,“学了也白学”。

  在合肥从事地产业的陈凤江接触过不少管理类本科毕业生。他告诉记者,“搞管理,来了后要做哪些事这些学生一问三不知,他们学的那一套纯粹是纸上谈兵”。沈铁伟副总则发现,管理类毕业生在工作中遇到了困难,不是低头、虚心向单位老人请教,而是“把书本当作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或信奉上网找答案,一抄了事”。

  “本科第一专业学管理根本没有出路”

  大学管理类专业招生历年来持续火爆,但就业市场却遇冷。章军华一语破的:“中国企业系统化管理与国外整整相差一代人,大约70%的企业不具备现代意义上的管理系统,大批学习发达国际先进管理理论的毕业生去企业能管理什么!”

  谈到这个问题,白万纲董事长分析:“越是学管理的毕业生到了企业越难以适应,他们忘不了所学管理的理论模式与共性规律,这些与企业的个性化管理,潜规则运行狭路相逢。因此,本科生第一专业学管理根本没有出路。”

  江西景德镇市华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炜则透露,2008年企业从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财经学院招聘了10多名管理类毕业生,但“他们来去匆匆,纷纷改弦易辙,只有一个人坚持下来并做到部门经理”。

  管理类毕业生去企业都是带有一种先天预设去的,即“我是去管人与事,重建企业流程与规范制度”。殊不知,这是需要建立在一定资源与经验之上。当他们去了企业并发现自己只是一名普通员工,面对企业管理与流程缺陷又无力改变时,就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

  “心中无‘剑’天地宽”。白万纲说,在没有管理实践前千万不要去做管理。采访中,企业家们不约而同地建议:首先,管理类毕业生忘掉那一套形而上学的“本本论”,放下身段从具体岗位做起;其次,正在大学管理类就读的学生最好是攻读第二学位,提倡本科先选择一个学科小方向,然后到硕士、博士阶段再去学管理;第三,改变目前高校管理类专业三年、四年一贯制的培养模式,变为“3+1”甚至是“4+1”,让管理类学生走向社会前至少有一年时间在管理一线学习实践。大力推进“企业家进课堂”等进程,给学生传授一些教授们难以涉及的实践经验
中国企业管理:是"二构成一"还是"一内含二"?
点击数: 138 更新时间:2010/5/14 16:19:21 www.zxwh.com最近看曾仕强先生的<管理思维>一书,虽然只看到第一章但感触良多。

在第一章节里,曾先生将目前流行于企业界的管理模式归纳为“AB式”、“甲乙式”和“大和式”。很显然,这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分别为美国式、中国式和日本式的管理思维模式。

“AB式”为典型的美国管理理念,讲究“是非分明、有力制衡”,不压制对的也不放纵错的。有这样思维的原因,曾先生认为:其一是因为美国历史短,其二是因为美国人看世界的角度与东方人不尽相同。法国哲学家兼数学家笛卡儿在他做著的《方法论》中曾这样说:“人们的意见所以发生各种不同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由于个人的理想有好有坏,或者想象力有优有劣,而是因为对于宇宙万物的观察法以及观察的处所各不相同。”这段告诉我们:只要立场不同,很可能意见就不一致。


本文发表于博锐管理在线|www.boraid.com|4
西方人发现,一切生物原本都发端与一个基本细胞。基本细胞分裂为二、二分裂为四、四分裂为八,这样持续分裂下去,由简而繁才构成宇宙万物。所以,“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是西方人观察地球所得出的结论。

这个结论认为:一可以分为二,那么二也就构成了一。进而在这种认识下,西方人认为一个所谓的观点必须有对立,既正确与错误的构成才是一个完整的观点,没有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观点,西方人比较倾向于“以个体的对立看事物”,所以他们可以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自己的真实感觉和意见,并不受其他因素限制。比如:孩子可以很直接的表达出对父母观点的不同意见,不会遭到父母的反感,更不会让父母觉得孩子“忤逆”,孩子也在表达过程中不会有心理障碍,不觉得这是“不孝”。

仅从此处分析来看:西方人在表达观点方面的开放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容纳和公平探讨的原则在东方人的企业中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这样有利于观点之间的真正沟通和交流。在国内的策划公司里,我了解到只有北京一家相对出名的策划公司在公司制度里有过类似的条例:创意会上无大小,只分对错;管理会上无个性,坚决服从。东方人有严格的等级制度,这是文化沉淀的结果,我们并非鼓励“突破等级制度的壁垒”,因为这种思想已经深入骨髓,改变并非一朝一夕。但我们鼓励在某些问题上进行必要的“解套”,解放思想才能将个人的创造力不断的凝聚和升华使其成为组织发展的源动力。这一点尤其在创意类公司比较重要。目前我国相对出名的创意类企业的成功,在对思想的开放和道德观念的突破都是相对成功的。也是因此他们才能将单个人的能力最大化并实现整个组织的腾飞。

与西方人观点不同的是东方人的观点。

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时代下,中国、中国文化以及中国思维已经进入了世界主流文化的范围之内,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全球各大跨国公司的必修课。这对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是一个相当有利的现象。在企业界,对中国员工的认识、对具有特色的中国市场经济的深度理解和剖析已经成为跨国公司想在中国取得市场成功的法宝。LG用了10年时间才真正了解了中国市场、联合利华、SAMSUNG、NOKIA、MOTOROLA等无不在中国经历了多年的摸索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其发展的道路。杰克*韦尔奇在他的中国之行曾说过:适合西方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手段未必适合中国。GE可以以一天吞并一个公司的速度超快速发展的案例也许只能在美国这样的西方国家出现,而在中国,独特的中国文化造就了中国企业更独特的管理和思维文化,我想在几年之后,中国的管理文化必将成为全球主流文化之一,其重要性将不逊色于美国文化!

看来,韦尔奇先生还是高瞻远瞩的,在几年已经对中国文化充满信心了。

《易》有云: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东方人比较倾向从“整体的和谐看事物”,站在一的立场看二,所以比较偏向于“一内涵二”,因为“一内涵二”,自然一可以生二。
 
 集中化管理:当理论照进现实
点击数: 101 更新时间:2010/5/14 8:56:10 www.zxwh.com  集中管理是基于实现集团管理方面的需要,统一报告制度、统一管理制度的一种信息采集的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集中管理的基础是信息集中,实现集团信息的集中监控,达到企业集团成员之间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要实现集中管理必须认真分析企业集团当前存在的问题,明确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然后制定符合本企业集团需要的目标。

    长期以来,大型国企在寻求有自身特色的集中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宝钢,国家电网和中国外运等企业,都结合自身的实际,建立了行之有效的集中管理制度。而在电信行业,集中管理制度也成为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方面,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根据自身的特点,走出了一条特色的集中管理之路,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副总裁李跃的话说,“中国移动没有秘诀,如果要谈经营之道的话,那就是以集中管理、精细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高效运营。”

    宏观环境推动集中管理发展

    集团企业实行集中管理应是很自然的,也是很必然的。这正是集团企业优势所在。但对于国有大企业集团而言始终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副局长周放生指出,国有企业管理分散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在改革开放初期,为实现政企分开,即以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作为突破口,中央曾发文要求落实企业自主权。并具体明确了14项权利。这样规定在那个历史时期是必要的,起到了积极作用。”

    他表示,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不论大小,均直接隶属政府。再大的企业也是单一法人企业。那时不存在集团企业,不存在企业之间的母子公司关系。但随着市场竞争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企业对外投资设立子公司,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形成母子公司关系。除市场因素外,国有企业之间通过政府(股东身份)授权形成母子公司关系。也有在若干国有企业之上新设立一家母公司,形成母子公司关系。对此我们通常称之为“先有儿子,后有老子”。总之,企业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集团企业出现,企业集团应运而生。

    中国国有企业三十年来由单层企业迅速发展为多层级企业组成的企业集团,有些集团下属企业甚至多达七八层之多。集团企业的产生是产业集群化的必然趋势,随之带来的就是集团企业内部集权与分权的界定。集团企业产生以后如何看待改革初期的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提法,就碰到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如果继续固守改革开放初期历史背景下提出的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概念,在集团企业里每一个层级的下属企业都强调要拥有企业经营自主权,这个集团企业就必然是一盘散沙,毫无集团经营优势可言。这种认识与现代集团企业组织所要求的集中管理相冲突。集中管理是针对管理分散而言的,是针对集团下属企业而言的。因此,梳理理念,与时俱进,统一认识就显得十分必要。

    按照产权交易理论,集团企业集中管理是集团企业产生、生存的理由,集中管理才可以使有产权关系的集团企业的管理费用低于无产权关系同样范围企业之间的交易费用,以此决定集团企业的边界。

    集中管理:在摸索中前进

    随着经济改革的推进,集中管理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型国企的必然选择。其中,宝钢,湖北电网和中国外运等都是实行集中管理的典型代表。

    宝钢在建设初期就决定实行高度集中的直线职能制(linestaffstructure)。为此,宝钢的组织设计是把管理职能集中于总厂,并根据专业化协作的原则把生活后勤的服务行业和外围配套工程全部外包。接着,宝钢的管理层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实行了主线和辅线分离的政策,即把主体生产系列之外的辅助部门统统划分出去,使其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以这些结构变化为条件,宝钢逐步建立起不同于传统国有企业模式的“集中一贯”管理体制。所谓“集中”,就是管理职能全部集中于总厂,二级厂以下单位专门生产,没有专业管理职能,没有财务,也没有经销权。所谓“一贯”,就是总厂对整个钢铁生产流程的全部工序统一协调和控制,各二级厂无权自行控制生产的速度、方法和技术参数。

    在最终确立起来的“集中一贯”体制下,宝钢现场管理的核心内容由五个方面组成:计划值控制,作业长制,标准化作业,自主管理和点检定修制。坚持集中化管理和企业不办社会的实践排除了对生产过程实行管理控制的结构性障碍。不仅如此,在管理层的领导下,企业组织沿着这个方向的运动导致了精简人员的行动。

    在电力行业,集中管理也获得了成功的运用。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的统一部署,湖北公司自2004年开始大力改革过去行政味道相对浓厚、管理资源相对分散、管理链条相对较长的旧营销体系,不断推进营销集约化组织机构建设。2007年,湖北公司建成了包括客户服务中心、电费管理中心、电能计量中心、营销稽查中心的“一部四中心”营销管理体系。两年多来,湖北公司营销资源得到整合优化,营销业务流程更加清晰规范,营销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营销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极大提高。

    如今,通过电费集中管理,国家电网公司所属湖北省电力公司月末应收账款余额下降了83%以上,每月产生的近6亿元预存电费,让湖北公司每年融资成本减少1500多万元;通过开展集中用电秩序整治和电价稽查活动,湖北公司每年增收8100万元。

    在物流行业,集中管理也显现了不凡的价值。中国外运广东公司(以下简称中外运)是中国外运集团属下在广东省经营对外贸易运输和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的骨干企业。公司实行应用的集中化管理后,以位于广州黄埔的总部为中心,建立应用的集中管理:将货代、船代、财务和仓码等应用集中在一起,各地的用户可以不用安装任何应用系统的客户端软件,就可以凭借各种网络对应用系统进行访问,无论用户是在公路、机场还是码头,距离不再是问题! 
电信业集中管理:中国移动经验正当其时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是一家资产规模超过8000亿元的大型国有企业,拥有全球第一的网络和客户规模,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在中央企业中名列前茅。在这非凡的业绩背后有着怎样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秘诀”?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副总裁李跃表示,中国移动没有“秘诀”,如果要谈经营之道的话,那就是以集中管理、精细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高效运营。

    李跃介绍说,尽管成立于2000年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是一家年轻的公司,但传统的烙印仍清晰地印在这个寻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集团企业身上。过去几乎是有一级行政区划就有一级移动的分支机构,一直到县市。而有一级分支机构就会有相对统一的设备、人力、财务等配置,不管在西部业务量极少的地区,还是在东部沿海业务集中的地区,企业资源的分布并无太大差异。本来一份投资可以做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用几十份的投资去做。

    李跃说,那时仍延续着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企业资源按照政府行政体制而非市场机制进行配置,由此带来的弊端就是极大的资源结构不均衡,用极高的成本支撑着企业的低效运转。企业分散运营造成投资的分散,也造成投资的大量重复与浪费,投入产出水平低,投资安全性差。

    “资源配置的路必须要改,要明确全国一盘棋的集中管理理念,否则不可能做成世界一流企业”,这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领导班子的共识。集中管理的思路就这样形成了。

    中国移动多年来实行集中管理的实践证明了产权交易理论的分析是有道理的。中国移动的集中管理是由三个相互关联的板块组成。

    第一个板块:网络设施集中建设。1.网络设施集中。按集中原则进行业务布局。先由3000多个县的分散管理集中到300多个地市集中管理,后又集中到30多个省区市集中管理,最后集中到全国一两个管理中心集中管理。2.网络运行维护集中。网络设施集中设立,随之带来的必然是设施集中维护管理,进而网络数据集中处理。3.企业管理集中。网络设施的集中带来的管理层被压缩,由过去四级管理体制压缩为二级管理体制(中央、省区市)。与之相应的是集中财务资金,集中采购。

    第二个板块:标准化是集中的技术保障。过去中国移动分散运营时,各自为战,设施型号、规格五花八门。设施集中建设的前提是设施标准化:通信机房的标准化、铁塔标准化、配套设备标准化。随之带来的是设施建设成本下降。标准化程度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部门、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标志。标准化不仅指技术规格标准化,还包括标准成本、标准流程、标准费用、标准利润、标准管理。

    第三个板块:信息化是实现集中管理的手段。可以想象集中管理后信息量剧增,传统的数据处理手段必然被信息化手段代替。管理体制的改变推动技术进步的实现。中国移动的ERP、OA系统有了英雄用武之地。电子营业厅应运而生。网管系统提高了设备故障的自动筛选、定位,以江苏为例,故障告警减少99.95%。

    中国移动的集中管理是以网络设施的集中建设开始的,随之带来管理层级压缩的体制变化,进而带来网络运行维护集中、财务管理集中、采购集中,又推动了设施标准化,提升信息化手段。网络设施的集中建设产生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集中管理对市县电讯部门而言是减法,对中国移动的全局来说是加法。对中国移动的客户来说也应是减法。市县电讯部门付出的是改革成本,无此便不会有中国移动全局的改革收益。

    对于脱胎于传统通信管理体制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来说,推进企业改革要面
 中小企业如何摆脱“执行力差”怪圈


点击数: 514 更新时间:2010/5/14 9:18:05 www.zxwh.com 在近期公司召开的管理班子总结会上,各中心副总对相关部门工作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总结。其中,大多数管理者不约而同都提到一个共同的话题:目前公司各层级管理者的执行力差。大家认为公司内部存在有制度不按制度执行,有方案不按方案操作,有计划不按计划落实,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推诿扯皮、职责不清、管理混乱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执行力差、管理责任意识淡薄而造成的。但执行力差,究竟是谁的责任?如何才能摆脱“执行力差”的怪圈,相信大多数中小企业都会遇到或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困惑。

  其实,导致企业执行力差的根源在于企业的决策层,在于企业没有形成完善的经营管理系统,从管理的角度去剖析,导致企业出现“执行力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形成凝聚力的执行文化。在企业中管理习惯在规范和约束着员工的工作行为,而管理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持续改善的过程,靠员工自觉性是不够的,需要管理者把提升执行力作为一种日常化、常态化工作常抓不懈。

  二、管理规章制度不严谨,不合理、朝令夕改。尤其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会存在这种现象,中小企业的管理往往是补丁式管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大多数规章制度单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制订,管理制度缺乏系统性和严肃性,时间一长随着问题的解决制度就会自动失效,但制度依然存在,下属在执行过程中就会陷入盲区:执行吧已经不合理了,不执行吧制度还存在。

  三、管理制度执行过程过于繁锁。高效执行是效率和效益的最优结合,但在实际工作中制度制订者没有考虑执行的流程,造成高的执行成本,低的执行效率,在实践中往往无疾而终。

  四、缺乏将工作分解和培训的方法。在执行中讲究有章必依,有章可依。就需要把工作进行分解,每一项工作需要明确工作完成标准、完成时间、具体责任人、考核办法及考核提报部门,同时要给员工进行制度培训,形成可量化、可考核、可操作的执行标准,保证在执行过程中不偏离目标,不转嫁责任。但现实中往往存在领导只给目标和方向,没有过程和方法,“摸着石头过河”使我们的执行力大打折扣。

  五、缺乏执行过程中的检查系统。现实中很多领导喜欢对员工说:“不要给我讲过程,我要的是结果”,就像一位将军对其营长说:“不要给我说死了多少人,我要的是山头给我拿下来没有”。执行要的是“结果”,讲究的是“过程”。没有检核和监督的工作是无法按要求标准和时间完成的,工作靠自觉性是不行的。因此,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有专人或专门的部门负责监督稽查工作,保证制度执行的严肃性,让员工养成良好的执行习惯。

  在工作中,如果安排某一项工作下属不做,则是态度问题;如果下属做不了或不会做,则是能力问题,而往往后者是造成执行力差的主要原因。因此,做为企业决策者应该为公司执行力差负责,要敢于面对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总的来说,摆脱“执行力差”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企业的基础管理体系,制订系统化的管理规章制度。

  企业管理者应该基于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对企业发展架构做出清晰的规划,对各项工作流程进行梳理,进而制订出系统的管理规章制度,这样员工在执行过程中真正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目标计划明确,责任到人。

  企业的高层领导不能只把目标制订出来,分解到部门就完事了,中层管理者更不能把目标领回来之后,不再往下分解。企业经营目标如果只停留在公司和部门层面上,没有分解到员工层面,没有责任到人,那么目标将是一纸空文,没有可执行性。因此,高层领导必须监督中层管理者把公司目标分解到部门目标,部门目标细化分解到每个人,每个产品、每个区域,指导制订具体的执行计划。

  三、对员工的培训指导到位。

  很多企业招聘新员工,培训几天就安排具体岗位和工作了,结果员工到岗后很茫然,不知该如何有序地开展工作。企业高估了员工的能力,员工只会做你安排和检查的事,不会做你期望的事。因此管理者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指导工作,首先教会员工怎么去做,如何去做,然后做好督导,把控执行方向和进度。管理者应该首先是个教练员,要学会培养和培训下属,让下属能够称职的工作。

  四、建立检核奖惩体系,责权奖罚到位。

  管理者建立检核奖惩体系,要明确执行流程和每人的责权力,将员工的业绩与薪酬挂钩,促动员工各极性和达成目标的动力。要每月定期进行工作汇报、分析、总结,每月按业绩和能力两大因素进行业绩排名,优者奖、劣者罚,通过建立奖惩体系,达到员工和企业共赢。

  五、形成良好的执行文化。

  小企业管理靠人治,中企业管理靠制度,大企业管理靠文化。打造强有力的执行力的前提需要公司上下形成良好的执行文化,让员工都能养成良好的执行习惯,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执行力差的问题。

  总之,作为企业管理者应该做到分析总结执行力差的原因,完善各项制度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做好员工的制度培训工作,从管理层做起,带头执行公司各项制度,为全员提升执行力打造一个良好的氛围,摆脱“执行力差”的怪圈。  十大举措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点击数: 194 更新时间:2010/5/14 9:20:48 www.zxwh.com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中国企业管理取得了较大进展,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如管理比较粗放、管理现代化水平较低,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对此,张彦宁提出,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全球化趋势的新形势,中国企业必须从10方面全面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第一,不断更新观念,树立现代经营理念。

    第二,积极运用国际企业管理标准。中国企业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要求,寻求更优的资源配置和市场环境,提高产品附加值,必须熟悉和掌握国际通行规则,尽快与国际接轨。

    第三,建立和健全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创新是企业管理进步和持续成长的活力源泉,要推进管理创新,必须建立和健全企业创新的动力机制。

    第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重建。

    第五,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只有健全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并规范运作,才能真正形成企业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机制,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第六,加强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对中国企业来说,就是要高度重视企业的战略管理,增强企业对环境的长期适应性,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第七,大力开发人力资源。

    第八,加速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第九,树立诚信经营理念。

    第十,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点击数: 56 更新时间:2010/5/14 9:30:06 www.zxwh.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 455 号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已经2006年1月11日国务院第121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六年一月二十一日
  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预防爆炸事故发生,保障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的安全,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运输和燃放,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烟花爆竹,是指烟花爆竹制品和用于生产烟花爆竹的民用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等物品。
  第三条 国家对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运输和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实行许可证制度。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运输烟花爆竹,不得举办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
  第四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烟花爆竹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公安部门负责烟花爆竹的公共安全管理;质量监督检验部门负责烟花爆竹的质量监督和进出口检验。
  第五条 公安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组织查处非法生产、经营、储存、运输、邮寄烟花爆竹以及非法燃放烟花爆竹的行为。
  第六条 烟花爆竹生产、经营、运输企业和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主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烟花爆竹安全工作负责。
  烟花爆竹生产、经营、运输企业和焰火晚会以及其他大型焰火燃放活动主办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对从业人员定期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应当加强对本系统企业烟花爆竹经营活动的管理。
  第七条 国家鼓励烟花爆竹生产企业采用提高安全程度和提升行业整体水平的新工艺、新配方和新技术。

第二章 生产安全

  第八条 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当地产业结构规划;
  (二)基本建设项目经过批准;
  (三)选址符合城乡规划,并与周边建筑、设施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四)厂房和仓库的设计、结构和材料以及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等安全设备、设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
  (五)生产设备、工艺符合安全标准;
  (六)产品品种、规格、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七)有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八)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九)依法进行了安全评价;
  (十)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和人员,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九条 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应当在投入生产前向所在地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安全审查申请,并提交能够证明符合本条例第八条规定条件的有关材料。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材料之日起20日内提出安全审查初步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45日内进行安全审查,对符合条件的,核发《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十条 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为扩大生产能力进行基本建设或者技术改造的,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
  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持《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后,方可从事烟花爆竹生产活动。
  第十一条 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应当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核定的产品种类进行生产,生产工序和生产作业应当执行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第十二条 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应当对生产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对从事药物混合、造粒、筛选、装药、筑药、压药、切引、搬运等危险工序的作业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从事危险工序的作业人员经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第十三条 生产烟花爆竹使用的原料,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生产烟花爆竹使用的原料,国家标准有用量限制的,不得超过规定的用量。不得使用国家标准规定禁止使用或者禁忌配伍的物质生产烟花爆竹。
  第十四条 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在烟花爆竹产品上标注燃放说明,并在烟花爆竹包装物上印制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警示标志。
  第十五条 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应当对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的保管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建立购买、领用、销售登记制度,防止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丢失。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丢失的,企业应当立即向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报告。

第三章 经营安全

  第十六条 烟花爆竹的经营分为批发和零售。
  从事烟花爆竹批发的企业和零售经营者的经营布点,应当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批。
  禁止在城市市区布设烟花爆竹批发场所;城市市区的烟花爆竹零售网点,应当按照严格控制的原则合理布设。
  第十七条 从事烟花爆竹批发的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企业法人条件;
  (二)经营场所与周边建筑、设施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三)有符合国家标准的经营场所和储存仓库;
  (四)有保管员、仓库守护员;
  (五)依法进行了安全评价;
  (六)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和人员,并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八条 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者,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主要负责人经过安全知识教育;
  (二)实行专店或者专柜销售,设专人负责安全管理;
  (三)经营场所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张贴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九条 申请从事烟花爆竹批发的企业,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委托的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能够证明符合本条例第十七条规定条件的有关材料。受理申请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提交的有关材料和经营场所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核发《烟花爆竹经营(批发)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说明理由。
  申请从事烟花爆竹零售的经营者,应当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能够证明符合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条件的有关材料。受理申请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对提交的有关材料和经营场所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核发《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说明理由。
  《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应当载明经营负责人、经营场所地址、经营期限、烟花爆竹种类和限制存放量。
  烟花爆竹的批发企业、零售经营者,持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后,方可从事烟花爆竹经营活动。
  第二十条 从事烟花爆竹批发的企业,应当向生产烟花爆竹的企业采购烟花爆竹,向从事烟花爆竹零售的经营者供应烟花爆竹。从事烟花爆竹零售的经营者,应当向从事烟花爆竹批发的企业采购烟花爆竹。
  从事烟花爆竹批发的企业、零售经营者不得采购和销售非法生产、经营的烟花爆竹。
  从事烟花爆竹批发的企业,不得向从事烟花爆竹零售的经营者供应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应由专业燃放人员燃放的烟花爆竹。从事烟花爆竹零售的经营者,不得销售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应由专业燃放人员燃放的烟花爆竹。

业管理 > 正文关于某国有公司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思考
点击数: 31 更新时间:2010/5/14 14:57:27 www.zxwh.com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自1991年进入海南投资并设立代表处以来,曾有过短暂的辉煌,取得过不小的业绩。然而,体制上的混乱,头脑过度发热以及部分人员的腐败等原因不但使短暂的辉煌成为历史,而且怡患无穷。作者自1994年8月应聘来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代表处工作以来,参与了公司一些主要工作,对公司的状况已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并耳闻目睹了公司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作为一名有着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职员,我不能不对公司存在的问题深表关注并进行深入的反思。现将自己对公司存在问题的认识及思考总结如下,供公司领导参考。 目前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
  
  公司目前所处的这种困境,每位职员都是有目共睹的。目前这种困境的形成,必然可以在公司过去的经营管理活动中寻找出其原因。找出使公司陷入这种困境的根源,是使公司走出困境的首要问题。本人主要通过对××代表处存在问题的思考和总结,概括认为,公司目前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体制混乱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自成立以来,至今资产规模已达160多亿元人民币,发展是极快的。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尤其是1992年和1993年的高潮期间,公司似乎一夜之间突然设立了许许多多的分支机构、子公司、孙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这些分支机构、子公司、控股参股公司等几乎遍布大半个中国。然而,公司似乎又缺乏对这些不同机构、公司管理方式的系统思考,没有理顺总公司、分支机构、子公司、孙公司、控投公司、参股公司相互间的关系,同时也许是由于缺乏了解和信任的高素质人才,于是,在这些机构、公司设立起来以后,就出现了各不同机构、公司的领导相互兼任不同职务的混乱局面。如总公司的总经理兼子公司的董事长,总公司的副总经理兼子公司的总经理,总公司的总助兼代表处主任,代表处主任兼子公司的副总经理、孙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总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代表处主任等又兼任各控股公司、参股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等等职务。总而言之,从总公司到各分支机构、子公司的主要领导几乎都分别担任着许多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职务。这种一人同时身兼不同性质、不同机构、不同层次的数种职务的混乱现象是极不正常的,它为扯皮、推诿、不负责任提供了一种最佳的借口。由于一个人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应付完其所挂全部职务应负责的全部工作,于是只有委托其他人全权代理,但对代理人又疏于管理、监督,所以许多数百万、数千万甚至超亿元人民币的项目最后均以失败而告终也就不足为怪了。

  另外,公司虽设立了分支机构、子公司、孙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但却没有划分清楚各自的责、权、利关系,更由于领导相互兼职,使这些机构、公司间的责、权、利关系更加混乱,最后往往导致孙公司的责任由子公司承担,子公司、分支机构的责任由总公司承担,甚至控股公司的责任也由总公司承担的不良后果。

  由于体制上的混乱,必然会导致决策混乱、领导不力、管理不善等恶果。

二、决策不科学

  由于上述体制上的混乱状况,使公司各分支机构、子公司、孙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的决策没有章法可依。上述体制,是一种典型的金字塔式的集权管理方式,它根本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由于总公司的各位领导,往往身兼子公司、孙公司、控股公司数职,自然,各种不同机构、公司的决策权也往往集于一身。然而大量的经营活动往往又必须靠普通职员去操作,但普通职员甚至下属公司、分支机构的领导都无权参与决策,也不用承担决策错误的责任,这样,就形成了决策的人不了解详细情况,了解详细情况并具体操作实施的人员又无权参与决策的怪状。这种状况是很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同时也为一些思想不纯、动机不良的职员提供了谋取个人私利的可乘之机。这种状况下,决策者们虽然很忙,也很辛苦,却往往无法得到满意的回报。于是,也就有了"权力下放-收回-再下放-再收回"以及下级公司"早请示,晚汇报",上级领导应付不完的批示等等怪状。

三、领导不力

  我们常说,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现代化企业必须要有高素质的人才。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关键的人才则是企业负责人。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也即这个道理。中国现代企业领导,不但要有非凡的才能,更必须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正义感、是非观,不能损人利已,损公肥私,以权谋私。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领导的重任,才能赢得职员的尊敬,也才敢直面职员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目前,公司一些分支机构和子公司的负责人,一方面由于体制上的原因,其责权利不明确,因此决策不果断,管理松驰,事业心不强,拍担责任,抱着一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工作。另一方面,也许是个人能力问题,或者是自身存在的其他问题,因而缺乏主见,往往对职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熟视无睹,抱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怕管事,怕得罪人。于是公司的电话有人乱打,交际应酬费有人乱花,车辆有人乱开。而对于工作,有人不负责任,有人马马虎虎,甚至有人从中谋取个人私利;于是该解聘的人员不解聘,该降职的也不降职,该处分的不处分,同时该表彰奖励的也无人表彰奖励,该升职的也得不到升职。一些领导还时时公然流露出自己也是替共产党打工的消极心态。甚至有些职员在公司领工资而自己又开公司,干自己的私活,有些职员利用公司的电话收听股票行情、信息炒股也无人干涉。这种状况极大地挫伤了那些有责任心的职员的工作积极性,使一些真正的人才流失了出去,而一些无能平庸之辈却悠然自得在公司混工资又无任何压力。 

四、缺乏民主、监督机制

  公司分支机构、子公司的负责人,多是由总公司直接任命的,而分支机构、子公司的大多数职员,都是从各地招聘的。自然,公司的大多数职员要对分支机构、子公司领导负责,分支机构、子公司负责人则对总公司领导负责。这种单线式的联系很容易使中间环节欺下瞒上而不被发觉。首先,一般职员无权参与公司重大事项的决策活动,一些重大决策主要由分支机构或子公司负责人决定或由他们报告总公司后决定,那么这些决策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公司经济利益等,一般职员无权发表意见也无法监督。其次,由于公司实行的是全员劳动合同制,职员的饭碗往往直接掌握在分支机构、子公司的负责人手中,所以一般职员对他们的任何所作所为不敢有任何非议,甚至发现其决策中的某些问题,也只能敢怒不敢言。如果个别负责人存在谋取私利等不法行为,部分职员也会上行下效。总公司领导到分支机构、子公司视察或处理某些问题时,往往是由分支机构、子公司负责人陪同在宾馆、酒店渡过的,对于普通职员来说,一年难得见到总公司领导几面,甚至连所在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不认识,自然更谈不上与领导有任何沟通了。这样,一些分支机构、子公司领导有时大权独揽,一手遮天,出现腐败甚至经济犯罪也就不足为怪了,而有时却又不负责任,推诿扯皮,把球踢给总公司,自己保得高枕无忧。这种状况,即使经济形势再好,谁又能保证必然取胜得好的经济效益呢? 五、职责不清,管理混乱

  从总公司来说,过去曾设分支机构管理部门,最后又决定分设专业公司。设专业公司搞资产划拨重组已作了大量工作,现在又似乎不了了之。这都是在管理上缺乏明确且富有远见的思路的一种表现。从××分公司的情况来看,过去投资房地产,却没有设立相应的房地产业务部门,结果各部门竟相购房、购地。而今市场变化,原所谓的发展部、金融部实际上已无所事事,却仍予保留。公司自1994年以来面临的大量工作是追债、诉讼活动,但公司不设相应的法律事务部却设立了不伦不类的综合事务部负责法律事务,并安排一位无处可安置的非法律专业的且不负责任的人任负责人。结果公司单诉讼律师费就已花费了数百万元人民币,其实这些费用却并非非花不可的。

  由于公司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自然各部门、各职员的工作职责也就不甚清楚。于是就出现了一些人无所事事、一些事又无人问津、一些人越做事越多、一些人不做事老没事做的奇怪现象。由于总公司体制上的混乱现象,一些分支机构、子公司负责人的职权、责任也不甚清楚,于是他们往往对职员承诺的奖励不能兑现,甚至发了奖金又从工资中扣回,工作中到底什么该请示总公司,什么该由自己决策也都说不清楚。 

  这种混乱不堪的状况首先无法使职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其次也会严重挫伤职员的工作积极性,所以若想使公司在这种状况下出效益,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六、漠视职员生活和精神面貌,企业缺乏凝聚力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是一家全国性的大公司,作为公司的职员,本来是有一定的自豪感的。从工资水平及其他待遇来看,公司基本上都能严格地按照国家有关劳动法规办理。这些都是其他非国有企业难以相比的。这对于吸引人才,稳定职工队伍具有一定的作用。 

  然而遗憾的是,公司对一些职员尤其是外省籍单身职员的吃、住等基本生活问题却未作妥善的安排。公司领导及部分职员居住高级公寓,里边电话、沙发、彩电、冰箱、空调、录像机、灶具等家用电器及日常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出入有专车,生活上毫无后顾之忧。而公司的其他单身职员,公司仅为其提供一间偏避地方的空房而已,其他概不负责。这些单身职员如果自己配备各种电器及生活用品,成本很高且有许多不便。不配备的话,就得常年花高价在外买饭吃,并且业余时间也无法得以很好地休息。无形之中,公司部分人享有特殊化优待,而其他人却似乎低人一等。这样职员中无形就划分出三五九等,使一些职员的工作积极性大受挫拆,也使部分职员无法长期在公司干下去。 

  由于公司没有很好地从工作、生活上把职员组织起来,公司缺乏自己的企业文化、集体活动,职工也就缺乏相应的敬业精神。于是部分职员沉醉于打麻将、玩牌机等赌博活动,白天上班时论输赢,或者下棋、玩电脑
如何搞好企业非业务人员的考核
点击数: 30 更新时间:2010/5/14 14:57:33 www.zxwh.com
  在《管理科学化 考核是关键》一文中,我曾说道,企业员工的考核从内容上可分成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两大块;对于二者必须先分后合,综合形成被考核者的考核总分;为了使考核的价值取向趋于积极,引导员工成为积极有为的开拓者而不是谨小慎微的谦谦君子,企业考核必须侧重于业绩方面的考核;由于业绩考核比较客观、准确,而素质考评比较主观、模糊,因而考核侧重于业绩也有利于提高考核结果的客观、准确性。 

  但是,企业中的业务人员固然可以考察其"业绩",然而企业中还有一些非业务部门,比如行政部门;甚至业务部门中还有些非业务人员,他们?quot;业绩"如何考核?其次,对于非业务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考核对其"素质"的要求也不应同于业务人员。本文就是要讨论这两个问题。 

一、如何考核非业务人员的"业绩" 

  事实上,我们所说的"业绩",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并不只是指企业中的业务人员取得的那些可以用经济指标衡量囊滴袷导ǎ欠褐钙笠抵兴懈谖簧系墓ぷ魅嗽彼〉玫墓ぷ鹘够蛲瓿梢滴袂榭觯黄渲杏行?quot;业绩"是无法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至少是无法直接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 

  那么,如何考核这些无法直接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业绩"?从我们的实践来看,考核制度与计划管理的紧密结合,能够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1、计划管理用一定质量要求下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为指标,把非业务人员的工作转换成可以用比较精确的数字来加以衡量的东西。 这里的要素有三: 

  A、"一定质量要求下的";B、"工作量";C、"工作进度"。 

  2、计划管理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计划,而是有着多维精确刻度的一个计划体系、一个计划网络,它使整个企业的工作,从长期、中期到短期,从整个公司、各个部门到每个个人,从生产经营到各方面工作,都成为可以把握、可以衡量的东西。

  一个较大企业的计划管理体系,应该是一个由集团计划、部门(子公司)计划、小组计划和个人计划相衔接;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年度工作计划、月度计划、周计划相衔接;经营项目计划、销售计划、成本费用计划、利润计划、人事计划、财务预算计划、日常工作计划相衔接的,总目标与分目标相结合、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相结合的,严密、完整的计划管理体系。必须真正做?quot;层层有计划、人人有计划、事事有计划、时时有计划"。 

  没有这样的计划体系为基础,无论是业务人员的考核,还是非业务人员的考核,都是没法搞好的,都不免会流于空泛、模糊、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 

  3、计划管理的原则 

  A、适度从高、从严的原则--我们知道,目标太高、要求太严,与目标太低、要求太松,都是不合适的;计划中的目标和要求,必须是人们通过付出较大努力而能够达到的。 

  B、周密、完备的原则--中短期计划、部门、局部及个人计划应是公司长期计划、整体计划的分解,因此计划要覆盖全面、衔接完美;再者,计划中任务与计划外任务要处理好关系。 

  C、充分量化的可衡量性原则--例如,完成一项计划可以得多少分、完成计划的多大比例可以得多少分,计划中任务与计划外任务各占多少分,都应有明确规定。 

  D、"民主"与"集中"、"自报"与"公议"相结合的原则--为激发员工的参与精神,公司整体、中长期计划,部门、局部等计划的制定,必须有员工的参与讨论、提议;员工个人的计划,更需以员工"自报"为基础。为了计划的一致性、衔接性和计划的质量,则需"集中" 和"公议"。但"民主"与"集中"、"自报"与"公议"之间,必须是充分的上下交流;否则,不切实际或不得人心的计划,是不可能贯彻好的。 

  E、依法制订、依法执行、依法修订的原则--计划的制订必须依法而行,按照上述"民主"与"集中"、"自报"与"公议"相结合的程序进行;一旦订立完毕,就当视之为法,认真执行,特别要防止企业领导人随心所欲更改或推翻计划,否则对计划管理破坏性极大;计划的修订也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什么程序下制订的计划,也必须在什么程序下修订,否则就应当视之为违背计划,视之为违法;考核应当严格以依法定程序制订的计划为准,而不是以未经法定程序的变动为准,不管这种变动是出自哪个领导人的意志。 

  这样一来,我们实际上已经把业务人员的"业绩"考核与非业务人员的"业绩"考核用"计划管理"统一起来了:与"计划管理"紧密结合的"业绩考核",既适用于非业务人员,也适用于业务人员。 

二、 如何考核非业务人员的"素质" 

  企业对所有员工在"素质" 方面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不仅对业务人员和非业务人员的要求不一样,而且对非业务人员中的各个岗位的要求也不一样;考核制度也必须体现出这种差别。 

  1、"素质"考核必须体现积极的价值导向 

  为了使考核制度的价值导向趋于积极,我们除了要在"业绩"和"素质"二者的考量中体现"崇尚业绩"的原则外,在"素质"考核内容中,也大有文章可做。 

  通常的做法是,在员工素质考核表中罗列一大堆指标,往往有几十项,其中有"劳动纪律"、"廉洁奉公"、"尊重同事"、"关心下属"、"言谈举止"、"知识广度"、"健康状况"、"表达能力",等等、等等,全则全矣,然毫无重点。且不说有些指标是否适合考评,也不说对所有人都作统一要求是否合适,单说如此求全责备,四平八稳,就足以使人畏首畏尾、趑趄不前。 

  对企业的全部工作人员,包括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各个岗位的不同要求作不同的考核;而且要突出抓住少数几个体现企业积极的价值导向的"关键指标",不宜如此面面俱到。 

  2、"素质"考评中究竟应该考察些什么 

  在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考评中,应作三个层次的要求:对其"廉洁奉公"、"遵章守纪"、"尊重同事"、"关心下?quot;等素质的考察,是对干部的基本要求,处基础地位,分数可以占一定比例。但是应当侧重考察其管理素质,即主要从其计划、组织、用人、指挥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来考察,其核心的是协调能力;这是对干部的主要要求,居主干地位,分数应占最大比例。"能否通过自己的创新能力而对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文化和社会形象做出较大贡献",则是对管理者的最高要求,占顶峰地位,分数比例虽不大,但体现了公司的价值导向,是极为重要的。 

  对于管理人员,还应该根据公司领导(高层)、部门领导(中层)和主管(基层)三级分别作不同要求。比如,在对各层管理者上述三层次素质的考察中,不但具体的要求应该不同,而且在三层次中的侧重点和分数比例也应不同。再者,在对各层干部能力结构的要求中,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如对高层领导干部要特别注重其出思想的能力、协调的能力,对基层干部应强调其具体操作技能,而中层干部的思想能力、协调能力、技术能力则应大体均衡。从我们的实践来看,对于高层,应是50:40:10;对于中层,30:40:30;对于基层,则是10:30:60。其三,在对干部的管理能力的考察中,高层干部的计划能力权重应占25%,组织能力应占20%,用人能力占30%,指挥能力占10%,控制能力占15%;中层干部的这个比例分配应该是:20%,15%,20%,35%,10%;基层干部则是:15%,10%,15%,55%,5%。同时,对高、中、基层干部这五个方面管理能力所要求的具体内容也应不同。 

  对于普通员工、特别是对于业务人员的素质考评,则主要考察其工作素质、操作能力,兼顾对其管理潜能的考察,以为其上升留下空间。 

  3、"素质考核"与"业绩考核"为什么一定要先分后合 

  在一些企业的现行考核制度中,"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分工不明,往往是将二者混在一起。结果造成许多混乱: 

  有的企业每月都评一次"业绩"与"素质",年终又来一次,不免形成重叠和冲突:到底是以每月的考核为准呢,还是以年底的考核为准?而不管选择何者为准,都会使另一种考核成为多余。 

  再者,"业绩"本是客观的东西,只适合"考核";而有的企业也将其交付"考评",结果就使本来可以客观准确衡量的东西变成众说纷纭的东西了; 

  其三,"业绩"应该是短线考察项目,"一月事一月毕";年终再来笼统考察一次,有不少弊病:a:干部员工每月的工作情况事过境迁,工作表现逐月不同,到年底笼统打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打分者当时的主观印象;b:如果中途发生主管人变更,年终的评分就很容易脱离干部员工一年来的工作实际;c:干部员工每月的得分与年终的得分容易发生冲突,同时评分者也很为难:年终重新给下属打一次分呢,还是按照各月的平均分打分?按照前者,就使每月的评分受到了否定,按照后者,则使年终评分成为毫无意义的多此一举。?quot;素质"本应是长线考察项目,往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做出评判,却把它放到每月去考察,让人如何能说得清楚? 

  其四,"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混于一处,也使被考核者无法了解自己得分、失分于何处,从而不利于其改进工作、改正缺点。 

  业绩是短线考察项目,素质是长线考察项目,应该明确分工、先分后合。应当每月察业绩,年终评素质,最后综合形成干部员工的全年得分。 

  还有一种往往存在于实际操作中的情况是,当下属完全完成甚至超标完成了工作任务后,主管在进行业绩评分时又加进对下属综合素质或主观印象的评议,挑出员工非业绩方面实际存在或想象中的缺点扣分,使下属有苦难言;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考核制度中将业绩考核与素质考核严格分开;而且要求所有主管和领导在具体评分时将被考核者的"做事"与"为人"二者严格分开,避免使被评议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积极性遭到挫伤。这一点至为重要。 

  4、考核如何与奖惩、任用挂钩 

 关于企业开展绿色需求激励的探讨
点击数: 37 更新时间:2010/5/14 14:57:39 www.zxwh.com
所谓绿色需求,就是市场需求的生态化,即人们的生态需求在具体市场需求中的体现,或者说是人们的生态需求与物质需求在现代市场条件下的一种糅合。人类作为生物圈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离不开生物界和大自然的给予,因而可以说,人类的绿色需要在人类产生的那一天起,它就存在。但直到今天———当人类工业文明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较高阶段,人类生态的有效供给与现实需要发生严重失衡的情况下,绿色需求才逐步由潜在转化为现实,从而也才有绿色营销活动。如同有了市场,而后才有市场营销一样,正因为有了绿色需求,也才有绿色营销。因此,绿色需求是绿色营销的直接推动力,是开展绿色营销的前提。只有当大多数消费者已形成现实的绿色需求或其潜在的绿色需求得到有效激励,正在向现实需求转化,绿色营销和绿色产业才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从根本上讲,是绿色需求决定了绿色营销的产生、规模、运作模式和发展趋势。

企业开展绿色需求激励的对策建议

1、强化现有绿色产品的功能,并积极开发适销对路的绿色新产品。因此,企业应根据绿色需求信息,以绿色科技为依托,不断充实、突出、完善已有绿色商品的内涵,在提高产品质量、改进功能上下功夫,并逐步增加绿色商品的种类和品种,扩大规模,在满足现有绿色需求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绿色需求。

2、根据消费者心目中的“觉察价值”来定价。绿色商品的价格由于包含了环境成本,高于非绿色商品的价格本也无可厚非,但企业在确定价格的涨幅时,不仅要考虑绿色商品品质提高的幅度和环保费用支出的多少,还必须考虑消费者对绿色产品价格的理解。有些产品的“绿色化”能直接增加消费者的个体和眼前利益,如无公害农产品;而有些产品的“绿色化”只能增加消费者的整体和长远利益,但对直接使用者的利益没有明显和直接的增加,如无氟冰箱、无铅汽油等。笔者认为,对前一种“利己型”绿色产品可以采用高价位的“撇脂定价”策略。这首先是因为它与使用者利益增加直接相关,高价有其市场基础,其次是高价位对绿色产品会起到一种“显示”作用,有助于与其它产品的“差别化”。对后一种“公益型”绿色产品应采用低价位的“渗透定价”策略。由于该类产品不能直接增加使用者自身的利益,高价位只会限制其市场销售。尽管汽车的尾气污染、氟利昂对臭氧的破坏与产品使用者也有一定的关系,但这种关系是比较间接化的。如果这类产品的价格明显高于原有产品,消费者不会主动选择,因此只能是“低价渗透”,用低价来引导消费者采用。

其次,为了进一步扩大绿色需求规模,企业还应通过努力控制成本来降低绿色商品的价格。

(1)争取获得各种有形无形的优惠政策,如财政和信贷优惠政策等。

(2)利用资源优势,降低投入。如把产地设在边远山区、经济不发达地区,不需投入许多资金用于防治污染,却能生产合乎标准的绿色产品。

(3)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途径有二:一是对本企业废弃物的资源性利用开发,化害为利;二是企业之间互利合作,将对方的废弃物作为自己的原材料或能源,变废为宝。如柯达公司生产的“绿色相机”,86%的零部件能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该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4)提高原材料及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使用量,实行集约化经营,节约成本。

3、建立畅通的绿色渠道。绿色渠道畅通与否决定着消费者是否能够放心、便利、及时地买到所需的绿色产品,因此是绿色需求激励的关键。因此,企业要加强绿色渠道的建设,首先要以丰富的商品组合、较高的可信度和合理的功能价格比,赢得流通企业的积极配合,提高绿色商品在各个城市的商场、超市及便利店的上架率,使绿色商品对于消费者而言是垂手可得,而非遥不可及。其次,企业应选择具有绿色信誉的中间商,如关心环保的中间商,借助该中间商本身的良好信誉,推出绿色产品。三是所选择的中间商应不经营相互排斥的、相互竞争的,而且相互补充的非绿色产品,便于中间商虔心地推销企业绿色产品。最后,企业还可以设立绿色产品专营机构,如绿色商店、绿色产品专卖店、专柜等,以回归自然的装饰为标志,招徕顾客。

4、以“消费者教育”为核心整合促销组合。企业要承担起对人们进行绿色教育的责任,其促销活动应以传播绿色商品知识、倡导绿色消费观念、营造绿色消费时尚为主要内容,来促进消费者价值观的变化,诱发出其绿色需求和购买行为。在形式上,除了传统的人员宣传、媒体宣传和公关活动外,还可通过展销会及近年新兴的工业旅游等促销方式,让消费者有机会真正接触、了解绿色产品,使绿色消费成为一种受尊敬的、高尚的社会流行,这样才能使绿色消费意识深入人心,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绿色需求。

5、争取绿色标志,树立绿色企业形象。绿色标志,又称“环境标志”,是指依据有关的环境标准,由国家指机构确认并颁发,标明产品从生产到使用以及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中符合特定环保要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危害的标志。作为一种信誉证明,它是消费者选购绿色商品时的判别依据,也是打破某些国家的“绿色壁垒”,加速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重要手段,是同价格、质量一样重要的市场竞争因素。因此,企业应该认真执行有关的环境管理标准,积极采用绿色标志,树立绿色企业形象,增强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信心。同时,企业要注意做好防伪标志的处理工作,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破坏绿色产品的信誉。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点击数: 30 更新时间:2010/5/14 14:57:46 www.zxwh.com
摘要
本文从评述国有企业的现有改革方案开始,通过对国有企业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和
国有企业自身的认识,指出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人。从而结合西方企业优
点和中国国有企业的长处以及自己的一些想法,探索性的提出了一整套的国有企业的改
革方案。这一方案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一、整体监督体系。二、名义资产制
度。三、分配制度。

关键字: 国有企业 整体监督体系 名义资产制度


文章结构
摘要
前言
一、选择
二、目的
三、认识
四、再认识
五、对选择的分析
六、对策
七、一些补充
结束语
前言
中国经济事实上己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国有企业,主要特征是国家所有制的企业,
增长缓慢,亏损普遍且严重,负债比例很高,职工大量下岗。由于这部分企业仍然是国
家的主体,无论从它所处的地位、上缴利税、职工比例、资金总额、等等。都是“老
大”。它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另一部分则是非国有企业。其主要包括:集体所
有制、私营企业、个体企业、三资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非常迅速。97年国有企业的
年增长率为-0.6%。也就是说,97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由非国有经济完成的。
现实是严酷的。国有企业己成了中国经济中最大的问题,也同样是最困难的问题。 
如何面对在中国经济中占主体地位但又困难重重的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国企)对于国
企改革的问题,许多人己立文论述,己有很多种意见、观点、方案。本文便从此入手,
探讨国企改革的出路。


一、选择

1.私有化。
国家保留一部分的国有企业。其中主要是基础资源供给、公用事业、以及高新科技
产业。而其它的行业,大都可以转化成私有。
2.集团化
进行“资本运营”,资产重组。说的清楚些就是组成合并成韩国那样的巨型集团。
这种方案颇受政府人员的青睐。
3.市场化
实施彻底的政企分开、独立核算的现代企业制度。其核心是把企业推向市场。
4.股份化
即“一股就灵”。
5.领导人培训计划
把所有大中型企业的老总们进行培训,接受MBA的教育。
6.承包制
象农民承包土地一样,承包国有企业。

哪一种选择是正确的、可行的。或是把以上一些观点综合起来?认识论告诉我们,
要认识清楚问题的实质,必须了解两个方面:一是知“己”,即我们的目的,二是知
“彼”,即事物本身和它所遵循的规律。只有了解我们的目的,才能明确行动的具体目
标和方案。只有认识事物本身,行动计划才是符合现实的规律和规则。 二、目的

1.中华民族的振兴
中国近代史阐明了一个真理:“落后要挨打。”在西方人编写的电脑游戏“文明”
中,这样写道:“文明法则一:和强大的文明结盟,消灭弱小的文明。”八国联军正是
这样做的。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便是因为要振兴中华。
二十一世纪战争是经济的战争,弱小的东南亚各国己经在战争中尝到了滋味。中华
民族唯有强大才能生存。从这个意义上讲,姓社姓资的问题是次要的。振兴中国经济,
首要振兴中国经济的主体:国企开始。国企改革的终极目的也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振
兴。
2.政治、思想、制度。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企正是中国的经济基础,它的改革直接决定了中国的政
治、社会构成和方方面面。所以,这也就是国企改革复杂的原因。不管中国是什么政治
制度,社会中最优秀的人治理国家是所有人的愿望。
思想是一种工具,但它又是一种能量存在于人脑中,并影响人的行为。有时,它的
影响力足以让人放弃生物本能——生存的欲望。社会制度、阶级分析等思想不仅是工
具,同时也是目的。从改革开放到十五大,人们观念逐渐开明:中国的国情只能创新。
不是书本上的完美社会主义也不是资本主义。问题的焦点己从形式转向更深层:价值 
观。
任何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理论、思想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价值观基础之上的。社会
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差别也在于价值观不同。社会主义认为人的价值等于人对社会的
贡献。资本主义则认为人的价值等于人自身的满足,人在社会中的占有。这种占有是在
各个层面上的:地位、权力、最重要的则是财富。
资本主义社会通过个人利益极大化的奋斗,实现了社会财富的积累和文明的进步。
建筑在这一价值观上的制度己获得成功。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呢?这种根本立场的差别
导致了我们目的上的差别。既然做事情目的不同,差异也很根本了。公有还是私有?这 
是国企改革问题最大的本质上的焦点。
这一点等给本文后面所论及的人的本质研究。
3.上兵伐谋
库兹涅兹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
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
意识之相应调整的基础之上的。”
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就是这样一种“所需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之相应调整”。
孙子曰:“上兵伐谋。”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经济的竞争。经济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制度的
竞争。如何生产人才、吸引人才、激发人才、优化配置人才。这一切由制度来实现。 
以长远的观点看,国企体制改革实是一种“上兵伐谋”。我们所要做的,不仅是解
决亏损,使国企生存,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优越的企业制度。未来的企业,具有制度上
领先世界的企业。也就是绝对不照搬,这样只能落后。上兵伐谋,谋在创新。
中华民族的强盛来源于经济的强盛。技术上我们落后于西方,只有在制度上领先,
才能后来居上。

以上的论述表明:国企改革终极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要求尽量能实现“上
兵伐谋”。
“知己”完成,“知彼”开始。

三、认识

对事物的认识直接决定着我们对事物的态度,从而决定了我们的观点和行动。我们
在讨论问题时,最大的分歧多数是由对该问题对象解释和理解造成的。对待国有企业改
革的问题,我们必须先问一下:国有企业是什么?因为,正确的决策,高明的决策取决
于认识的深度,认识越深,决策越高。
1.
国有企业是什么?所谓国有企业,是国有的企业。似乎是废话,不过就是这样。进
一步深入的提问:企业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写一篇论文了。它的基本特征有
二:一是资本和人的集合。二是其目的:追求资本增殖,即利润最大化。尽管许多企业
家并非这样认为,但企业就是企业。松下幸之助以产业救国为目的兴办企业。然而,一 
旦是企业,其目的就是利润,产业救国只是结果而非目的。
可持续发展也是另一种企业目的,但其核心是“可持续的”谋求最大利润。“可持
续的”掠夺自然资源。因为人有发展性。增殖自身是人最大的本性。从一颗受精卵开
始,人便开始用物质增殖自身。从此,资本便有了增值自身的本性。因为人和资本己成
为一体。资本家就是占有资本的人。没有资本,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他的增殖就是资本
的增殖。当受精卵变成一个成人之后,其占有物质的本性在生物部分的任务己完成,开 
始向外界表露。
尽管我们可以看到人在有不同思想之后,有了不同追求。虽然为数很少,但企业也
有了不同的追求,操纵它的是可操纵企业的人。但是,和人类社会不同的是:企业所生
存的环境更为残酷。一个无为的老子可以生存,一个追求自然之道的庄子也可以生存,
并且生活质量超过一切世俗之人。但是,企业如果无为,在市场中必死无疑。所谓人在
江湖,身不由己。企业在市场,更加如此。
这一番认识讨论的核心证明了:企业是追求增值自身的资本和人的集合。由于人的
本性不会轻易改变,由于世界市场正在形成之中,并且尚未看到能代替之的世界经济体 
系。所以,这种假设在可以预见的历史范畴内是正确的。由此导出的行动方案也是正确
的。这番认识己深入哲学课题:人的本性。
2.
由此可以了解,企业的核心是人,虽然目前的企业形式与种类繁多。企业的注册条
件也是资本。然而,在资本和人两个要素中,人是活的。只要有人,什么都有了。
不必说知识经济时期人的重要性,就是在资本积累初期,人也是第一重要,否则,
何来资本数量的不同?
人尽其用乃是达到生产力最大化的理想状态。物尽其用,财尽其用都包含在内。如
何实现物资和金钱的最优配置,让最懂得这一行业的人从事这工作。 
如何达成人尽其用?我们不去研究社会中的人尽其用,因为本文主要针对于国企,
所以,主要研究企业的人力资源最优配置的问题。企业是一个团体。团体的人员配置是
由领导来完成的。
由此可见,团体的兴旺的决定因素是领袖。因为在团体中的“人尽其用”是领导人
来实现的。显然,以资本为核心的企业己开始转向人——会用人的人——企业家。人有
三个层次:对物的操作,对人的管理,对思想、制度的创新。对人的管理乃是社会稳定
发展的中坚。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
有人说,企业的员工素质、企业文化、企业资金、企业声誉等等也很重要。不错, 
他们很对。但是,从矛盾论角度出发,主要矛盾是企业家。一个坏企业可以因此而生,
一个好企业可以因此而死。没有产品,企业家能率领员工开发出来;没有市场,企业家
能进行市场调查进而制订合理计划开拓出来;员工素质不高,企业家可以培训,可以招
聘;企业没有文化,企业家可以营造;资金可以筹措,赚来;声誉可以逐步形成……
从系统论的角度上讲,企业家是企业这一系统中最核心、最积极的决定因素。企业
之所以能成一个“系统”,也全赖企业家的努力!
这一段论述表明企业的核心是企业家。是决策者,是“一把手”。也就是问题的主 
要矛盾。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初探
点击数: 31 更新时间:2010/5/14 14:57:52 www.zxwh.com
[摘要] 不当关联交易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近年还有发展的趋势。这些关联交易的特点是形式不断翻新,目的在于利润操纵,在有些行业表现突出。不当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对投资者、对股票市场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

  不当关联交易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近年还有发展的趋势。这些关联交易的特点是形式不断翻新,目的在于利润操纵,在有些行业表现突出。不当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对投资者、对股票市场都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其原因主要是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过于集中,公司内部与外部的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关联交易的重点是加强审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培育中介机构和解决一股独大的问题。
  
  关联交易是指一公司或其附属公司与在该公司直接或间接拥有权益、存在利害关系的关联方之间所进行的交易。在国外,关联交易是在跨国公司、母子公司制及总分公司制得到广泛运用时出现的。在西方发达国家,关联交易常常用于节约交易成本和合理避税。在亚洲的一些家族企业和官营企业中,关联交易则被用作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转移利润或掩盖亏损。在我国,由于对关联交易的监管制度还不完善,上市公司中出现了许多不公平关联交易的情况,并借此恶意操纵利润,造成严重的后果。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关联交易只重披露(事实上,这种披露也是不完整的),而对其交易的公允性不作评判,也不予干预,这使得滥用关联交易的情况不断发展,妨碍了证券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本文将探讨我国不当关联交易的现状、影响及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一、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现状与特点
  
  关联交易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多数集中于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之间或与母公司下属其他子公司之间。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从关联购销发展到股权转让和资产置换,从有形资产的交易发展到无形资产的交易,形式繁多,愈演愈烈。据统计,1997年,深沪两市719家上市公司中有609家披露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交易,占上市公司总家数的84.6%,1998年这一比例为80%。2000年这一比例达到93.2%,呈现出大幅上升的趋势。近年的关联交易有以下一些特点:
  
  1.交易形式不断翻新
  
  在2000年度的关联交易中出现了许多新的交易形式:(1)关联重组行为直接表现为对上市公司的馈赠,特别是对每股净资产值低于1元的ST公司的馈赠。譬如,金荔科技与大股东进行资产置换,置入资产超出部分21998万元由大股东无偿赠予上市公司。该公司每股净资产也由1999年的-0.496元增至2000年的1.89元。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尽快使上市公司实现“摘帽”。(2)以往较少发生的委托经营越来越普遍,重庆港九、神马实业、有色鑫光、峨眉山、公用科技等公司,受托经营关联方资产并获得较好的收益;另一些上市公司则将劣质资产委托给关联方经营,以消除企业的潜在亏损因素。(3)出现了以商标使用权为主的无形资产关联,譬如,厦华电子、万家乐、美尔雅、粤宏远等公司的商标使用权转让金额都在亿元以上。其中厦华电子和粤宏远的商标权转让最后被“叫停”,并由此促成了沪深交易所关于规范无形资产交易政策的出台。
  
  2.利润操纵现象明显
  
  孙诤和王跃堂(200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就总体而言存在操纵净资产收益率的倾向,其操纵盈亏的动机直接源于监管部门的配股政策、特别处理政策和摘牌政策。董俊莉和俞竞(2001年)也指出,只要法规有一项最低值的要求,落在这个点上的企业就格外多。1999年3月证监会对配股条件进行了修改,规定每年的ROE不低于6%,3年平均不低于10%。结果1999年度420家上市公司中,ROE在6—8%的公司就由1997年和1998年的24家和25家,急增至67家;而1997年和1998年ROE在5%一6%的公司则由15家和17家,降为3家。这种操纵的具体方式包括:(1)采用“低买高卖”方式,譬如,华天酒店2000年在与大股东的资产置换中,换出资产帐面价值11237万元,评估价72877元,协议按账面价值实施置换,公司借此消除了潜在亏损因素。(2)用托管经营、承包经营、租赁方式短期内从关联方获取稳定的收益。(3)通过突击收购大股东属下的高收益资产增加上市公司利润。譬如,冰箱压缩2000年以每股1美元的价格购买一合资公司50%的股权,形成7258万元的收益在今后一定年限内分摊记入公司利润。(4)关联方向上市公司支付高额的资金占用费。
  
  3.大量收入来自关联方,大量资金亦流向关联方
  
  一方面,一些上市公司向关联方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所得收入已成为他们的主营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2000年度的统计结果显示,在公布年报的1018家上市公司中,有488家上市公司向其关联方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总金额达1217.58亿元。其中,有116家关联销售收入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在30%以上,有61家在50%以上。另一方面,通过关联交易上市公司将大量资金注入关联方。在2000年度,在1018家上市公司中,有425家向其关联方购买原材料及劳务服务,交易总额达1153.5亿元。其中99家的原材料占其主营业务成本的30%以上,有43家这一比例超过50%,上市公司租赁关联方的土地使用权、商标使用权、生产设施使用权的情况广泛存在。譬如,五粮液向大股东支付的商标权使用费一年达9318万元。
  
  4.资金占用与担保现象突出
  
  2000年,在1018家上市公司中,有844家存在与关联方的应收应付款结算余额。其中,辽河油田的应收款项余额100%来自关联方;而豫能控股的应付账款余额的96.7%是对关联方的。关联应收款总额达828亿元,而关联应付总额为237亿元,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较为明显。
  
  5.关联交易的行业特征明显
  
  统计显示,2000年度在销售活动中发生关联交易频率最高的是电力煤气、采掘业、石油化工等共用事业及重工业行业,采购活动中发生关联交易频率最高的是采掘业、石油化工等重工业及原材料制造业等。这些行业内的企业大多是资本密集型企业,生产流程复杂,资产规模庞大。改制上市时,由于受当时发行额度的限制,只能以其一部分资产为核心改制为上市公司,造成其“产业链”人为脱节,关联交易自然会更加严重。譬如,在关联交易较为严重的石化行业,关联采购占主营业成本比例超过90%的在2000年有中国凤凰(92.1%)、武汉石油(93.8%)、辽河油田(97.2%)、岳阳兴长(90.8%)、中原油气(94.1%)、湖北兴化(94.2%)和三星石化(97.4%)七家;关联销售占主营业收入比例超过75%的有石油大明(82.1%)、锦州石化(78.3%)、石炼化(78.3%)、辽河油田(100%)和湖北兴化(75.6%)五家。
  
  二、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影响
  
  一般地说,关联交易有利有弊,但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大量关联交易中隐藏着许多问题,许多关联交易都属于不公平关联交易。即上市公司与关联方所进行的交易会造成对上市公司、对投资者,对市场的损害。对上市公司的损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上市公司过分依赖关联方,例如,有的公司其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主要的对象都是关联方,其经营自主权受到很多限制。(2)上市公司向关联方提供担保、贷款和资金的数量远远大于关联方向上市公司提供的担保和资金额,大大增加了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譬如,1995年以前的ST猴王还算一家绩优公司,经历1999年每股亏损0.20元后,2000年中报时每股仅亏1分钱,且账面负债率仅为62%,ST猴王的处境似乎不算太糟。但是,时隔半年,猴王集团申请破产,这使猴王A对猴王集团8.9亿元债权和2.44亿元担保面临巨大坏账风险,只有9.34亿元总资产的猴王A由于严重资不抵债,将处于被摘牌的危险境地。
  
  不公平的关联交易对投资者也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处于控股地位的大股东可以利用表决权优势,对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作出安排。如果他们追求的是控股股东的额外利益,这往往会以牺牲上市公司的整体利益为代价,当然也会侵害众多小股东的权益。上市公司利用转移价格将利润向关联方转移;通过关联交易让公司为采购品和劳务支付更多的资金。这些都会导致公司盈利能力下降,财务风险上升。譬如,关铝股份上市前承诺1999年第二季度向全体股东派发股利,可是该公司1998年在“补充公告”中称,由于解州铝厂(关铝控股股东)临时使用本公司7066万元资金,所以暂不进行利润分配。因控股股东占用公司资金而导致上市公司推翻承诺,这无异于是对投资者的欺骗。再如,ST网点一笔本应1992年交纳的441.48万元资本金到1999年发布中报时仍未到位。ST网点的大股东名义上持有22%股权,但实际出资比例不到一半,而ST网点曾经多次选股、派息和转增,大股东凭着虚假的资本享受到更多的利益。这显然侵犯了中小股东的权益。
  
  不公平的关联交易对市场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从市场监管机构的角度看,关联交易的存在使上市公司与关联方资本相互抵消,造成虚假资本、股份垄断和经营缺乏透明度等缺陷。关联方会利用其获得有关上市公司经营信息的优势,在二级市场进行内幕交易、联手操纵。而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价格转移会损害市场进行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2)从市场中介机构的角度看,由于中介机构常常会介入关联交易,负担有关交易的评估、审计、法律等职责,如果关联交易过于复杂、隐蔽,或交易双方有意欺诈,其结果会导致有关中介机构面临巨大的执业风险。譬如,原琼民源公司的5.4亿元的非常收益和6.57亿元的新增资本公积金是通过关联交易取得的,但是由于关联交易的复杂及内部控制、审计测试的限制,注册会计师没有识别关联交易而导致审计失败,被政府有关部门处罚。
  
  三、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主要原因
  
论企业文化传播的主客体二重性
点击数: 37 更新时间:2010/5/14 14:57:58 www.zxwh.com
关 键 词:企业文化 ,传播,传播主体,传播客体

    作为一定历史条件下,某一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以及在规章制度、行为方式和物质设施中外在表现出来的企业文化。必然要围绕着企业相应的目标组织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和企业与外环境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播以协调企业各种关系。在实践中,按照传播范围的不同,企业文化的传播可分为企业内部传播和企业对外传播。传播学认为,传播活动实质上是一个由传播主体(传播者)运用共同享有的符号、系统、媒体(统称媒介),将信息传递给传播受众(传播客体、传播对象),并接受其反馈的过程。但在企业文化的传播活动中,存在一个较为特殊的现象:传播主客体的二重性。

一、 企业文化的内外传播

1、 企业文化的外传播

根据组织传播理论,组织环境是组织生存的土壤,与组织产生与发展有这样或那样关系的各种联系。它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帮助组织发展壮大,顺利地实现组织目标;另一方面,也会阻碍组织目标的完成,成为制约组织扩展的主要力量。环境是组织存在的基础,没有适当的环境支持,组织便不复存在,更无所谓发展。在组织与环境之间约束和适应利用的辩证关系中,传播始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正是传播行为把组织与组织之间联系起来,通过组织边界把环境资源输入组织之中,又把组织信息与产品传递给消费对象,从而对环境发挥作用。因而,对外传播是组织的本性和必需。

企业这一特殊组织,需要进行对外传播活动,其中企业文化传播是其重要的内容。全面、准确地对外展示、传播本企业的文化,最终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一个美好印象,塑造兼具文明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于一体的企业形象,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根据格鲁尼哥和亨特于1984年推出的新的环境划分模式:按组织面对的“公众”类型,把组织环境分为四大部分即职能部门、功能部门、规范部门和扩散部门。而一个企业的文化的对外传播对象就是这些部门,如作为职能部门工商、税务、公安等的各级政府部门;作为功能部门的供应商、顾客、人才中心、银行等;规范部门的贸易协会、专业协会、竞争者等;扩散部门的社区和一般公众。企业将自己的企业文化向这些部门传播,让最具评价力的社会公众来充分认识自己的文化,并塑造良好的公共形象,推进企业发展。因此,企业出于自身的发展目的而主动保持并推进与外部环境的种种联系,其中企业文化的全方位对外传播是促使企业与其他组织间关系及行为的协调,从而保证企业具有良好的运作环境。

2、企业文化的内传播

     如果我们把企业中所有的管理要素都笼统地视为文化信息的话,企业文化传播普遍存在于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它既是企业活动的具体形式,也是企业行为实在的内容。企业的决策、计划、执行、监督等所有管理活动,都离不开文化信息传播,文化信息的传播内容、传播模式、传播手段、传播速度、传播频率的选择,影响企业管理活动的直接结果,也决定了企业生存及发展的状况。因此,企业文化传播活动功能发挥的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企业生命力之所在。作为企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综合体的企业文化必须通过在全企业范围内进行传播来发挥它的振兴、导向、协调、凝聚、美化和育人功能。

首先,任何一个企业的职工、管理者和股东,都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是本企业文化活动的主体,其自身的言论与行动,会对企业文化的客观形象作出贡献或产生损害;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像局外人那样,对本企业文化加以反映、认识和评价,并得出本企业的形象究竟如何的结论。这个结论就是他们头脑中形成的关于本企业文化的主观印象。这种印象首先是由企业文化的客观形象所决定的,但却不是由它唯一决定的,人的认识水平、价值观念和特殊需求也参与决定。一般说来,企业内部的每一个职工、管理者和股东,对于本企业都有一个理想的企业形象要求,在进行对本企业文化的评价时,他们会将认识到的企业文化的客观形象同自己的理想企业形象进行对比,并做出本单位的企业形象是好或是坏的判断。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全方位的传播让他们去更精确的了解、认识客观企业形象甚至按照他们的理想企业形象进一步改善本企业形象。因为,作为企业文化系统所有要素综合表现的企业形象的评价,尽管最主要是由企业之外的社会公众来作出,但是企业形象归根到底是由企业之内的全体职工塑造出来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企业职工手里,他们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而创造出来的客观企业形象,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评价的客观基础。所以,我们在探讨企业文化的主要传播对象时,应首先以企业中的全体员工为一级传播客体。

其次,人们往往通过企业文化的外显部分,即一切能表现企业文化的某种特质的物质形态或动作方式来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外显部分是企业文化的最直接的外在体现,它容易观察,但有时其代表的意义却不易确切定义,即某种现象究竟代表哪种文化内容和意义,观察者的理解是不会完全相同的,描述和解说上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有时甚至会得出相反的意义。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念、精神境界和理想追求是企业文化系统中的种子要素或称为中心要素。企业本身并无价值观,而是企业成员的价值观。人人都有基本的价值观,它通过个体行为及态度意向表现出来。当绝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呈现大致趋同化状态时,便使企业行为方式带有了共同特质,企业文化在价值观层面上达成了共识。多数情况下,企业员工的价值观是不一致的,这使企业形成了许多“次文化”。按照帕特纳姆和普勒1987年对冲突的解释,目标的不一致或人们观念不同造成的理解认识的偏异,总是导致冲突的根源。因此,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在企业全体员工中加强、深化交流和沟通,形成对企业物质文化、制度及行为方式、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共识,以减少甚至消除企业内部冲突和分歧,从而便于以整合和一体化的风貌对外展示企业形象。 

二、 企业文化内传播中的主客体二重性。

传播者本身即使首先应该是接受者,然后才是传播者。只有当传播者接受了企业文化的实质性内容,对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及其相应的体系又全面的认同和准确的把握时,才能够在企业内部像普通的员工进行传播。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文化的内传播者,主要指创业者、管理层人员、负责企业文化的宣传部门等必须首先自己接受本企业的文化,成为本企业价值观的忠实信徒,是本企业精神的践行者,然后才有资格去向普通员工传播本企业的文化,向下灌输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才能够准确地传播本企业文化。

其次,企业的普通职工在企业文化的传播中同样要充当两种角色,企业文化是体现在企业人活动的方方面面的一种看不见而又具有强大影响的力量,即使普通员工,他们能否正确理解本企业文化的实质性内容,作为一个很好的文化接受者,全面而有较为深刻地认识本企业的文化,并在自己日常的生产或工作实践中去不断地强化传播,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的传播效果,职工与职工之间的互动认同和相互传播过程中,一方面作为企业文化的接受者,另一方面又作为反复传播强化的基层实践者,具有双重身份,体现内传播的主客体二重性。

另外,企业文化传播中尤其要注意意见领袖的作用。传播学认为,在信息传播中,信息输出不是全部直达普通受传者,往往是通过意见领袖来传播的,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又叫舆论领袖,是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既非选举产生又无名号的人。这些人是大众传播中的评介员、转达者,是组织传播中的闸门、滤网,是人际沟通中的“小广播”或“大喇叭”。企业文化在内传播中一定要重视意见领袖作为传播者与普通员工之间中介人的特殊力量。企业文化的内传播要求创业者、管理层人员、负责企业文化的宣传部门等就必须首先向意见领袖正确传递本企业的以价值观、企业精神、理想追求为核心、包括企业制度、习俗及体现企业理念的一切物质要素在内的综合企业文化,并将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个人利益统一、同化到整个企业中来。这样,才能使得意见领袖在摄入信息时,消除错误、歪曲式的理解;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他们传播和扩散小道消息和流言蜚语的可能性,切实发挥好其积极进步的网络纽带作用。意见领袖作为传播客体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他们在接受到信息后,会对这部分信息予以加工,进行再传播和再扩散。这时,意见领袖们就成为了企业文化传播的主体,发挥着传播主体的作用? ?/P> 

三、 企业文化外传播中的主客体二重性。

    传播理论认为,传播可分为四大类,即个人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企业文化在对外传播时尤其要善于借助以大众媒体为依托的大众传播的巨大力量来取得更好的效果。

   人们按照传播媒介方式的不同,把大众媒体的发展划分为4个不同的阶段--纸媒介的传统报纸、电波为媒介的广播、基于电视图像传输的电视分别被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媒体,而伴随INTERNET的迅速发展,新兴的基于互联网传输的媒体称为网络媒体即第四媒体(俗称电子报纸)正在蓬勃兴起。

统计显示,因特网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它以前的所有其他技术。前三类媒体尽管受到新兴媒体的巨大冲击,但仍保持有一定的长处。如印刷媒体除信息容量大外,还可长期保存、随时取阅;广播媒体适应了不同文化程度的听众,易于沟通;影视媒体传播范围广阔,尤其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我们之所以强调互动媒体的作用,是因为以电脑、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为主体的信息“生力军”,有着集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的优点于一身的高度综合性。专家说,任何信息一旦进入互联网,几乎就可以同时被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网民在自己的电脑屏幕上看到和随机音箱中听到。互联网是唯一全球性媒体,而传统媒体包括电视在内则由于种种局限(包括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成功的几点思考
点击数: 36 更新时间:2010/5/14 14:58:06 www.zxwh.com
 中创网信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创新谋求发展已成为当今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战略也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第一战略。然而,并非任何创新都能取得成功,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技术创新战略,应考虑下面几个要素。

  一、发现和抓住市场机遇

  满足市场需求,获得商业利润,是检验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所以技术创新要始于市场,终于市场,紧紧围绕市场。企业首先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进而发现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抓住市场机遇。通常讲市场机遇主要来源于市场的拉力和技术的推力。这二者是技术创新的催化剂;而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拉力式的技术创新,对技术创新的成功往往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海尔开发的“双富豪”和“雪富豪”冷柜就属于市场拉动式技术创新。海尔在市场调查中发现,食品店或冷饮店对冷柜的需求量很大,但市场上却没有专门为此设计的产品,海尔从市场需求出发开发的“双富豪”和“雪富豪”冷柜,正是专为食品店和冷饮店设计的,这两款冷柜问世以来,在全国各地市场引起了轰动。

  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表明,在有企业参与的几乎所有成功的技术创新的项目中,企业从一开始就对市场需求情况有所了解,并对创新项目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有一定的估计。同时,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也要作好商业化的准备,抓住创新项目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商机,而不是等到项目完成,新产品或新工艺开发成功后,再去考虑市场,否则创新战略就很难成功。

  二、创新目标要明确

  企业在确定创新目标时要从市场出发,结合技术的可行性,认真制订出简单明确、参与者认同的切实可行的技术创新目标。确定了创新项目的目标以后,还必须据此制定有关的工作计划,把各项目标细分和转化为对项目的实际要求。工作计划分为技术和经济两方面的计划,技术方面要确定所要达到的技术要求和指标,经济方面应确定项目成本和市场回报率。企业在选择创新目标时,技术方面的因素是前提,经济方面的因素是基础,必须把它们结合起来加以考虑,做好可行性的认证工作。

  三、技术创新战略要突出重点

  技术创新战略就是根据技术创新目标来构造其创新过程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一系列规划、内容和程序等方面的决策。它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具体来讲,技术创新战略主要从宏观上解决三类问题:(1)技术创新面向市场竞争采取何种态势,是进攻型或是防卫型;(2)研究开发体积技术;(3)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要获得成功必须制定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突出重点,确定长期、中期和短期发展目标及相应的措施。

  首先,确定技术创新的战略意图。它是企业长期追求的最高目标和理论,其核心内容可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如青岛海尔的战略意图是“真诚到永远”,佳能的战略意图是“打败施乐”。战略意图的主要特点是长期性、稳定性和超越性,它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长期指导并为企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提供动力。

  其次,确定战略意图实现的战略方案和战略措施。企业应将所要达成的总目标划分成阶段性的企业近期可望实现的分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措施。这个目标要突出重点,如邯钢将行业最低成本指标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佳能复印机为打败施乐确定的创新重点是提高产品功能,同时降低成本。  

  最后,技术创新项目参与的各方动机和目的不相同。企业关心的是商业回报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形成;研究机构主要的目的是开发技术,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对企业来讲,协调好技术、商业和生产战略之间的关系特别重要。创新是一种持续过程,企业技术创新的长期战略就是要对产品和工艺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

  四、注意细节创新定位

  企业在从事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并不能一味地追求“高、精、尖”的技术,而要贴近消费者,无微不至地为消费者所想,把消费者的愿望和要求作为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哪怕是消费者的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也要值得认真考虑。企业要学会从消费者的烦恼中捕捉用户的要求,并从解决消费者的烦恼出发来确定自己的细节创新定位。只有抓住一点一滴的细节创新,才能很快得到市场的回报。

  五、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

  一项成功的创新项目,往往是多方合作的结果,这就涉及到合作伙伴的选择问题。

  首先,合作伙伴的选择要有利于形成互补性的伙伴关系,包括横向和纵向互补,横向互补是指合作伙伴具有不同的产品市场目标或技术互补性。纵向互补涉及到研究开发、产品生产、市场开发等过程。合作伙伴一般包括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企业、用户等。建立稳定而有效的伙伴关系必须以互补性为基础,项目参与各方必须各有所长、各有所需、各有所获,具有共同的责任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才能形成较强的合作创新能力,项目成功的可能性才能最大。

  其次,合作协议应确定比较现实的条款和条件。伙伴间的合作关系可由协议予以保障,良好而紧密的合作关系除有法律约束外,还必须有强烈的合作意愿。

  最后,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合作项目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参与创新的人员构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心情舒畅,情绪饱满,能充分发挥参与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项目合作的前提,是创新成功的保证。

  六、具备创新所需的必要资源

  创新需要投入,创新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是看企业是否具备必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为创新项目提供经费,保证创新项目能够及时有效的上马;物力资源也可称技术资源,它分为硬件资源(设备、仪器等)和软件资源(专利、工艺等)以及技术测试能力,它是技术创新能够正常进行的技术保障:人力资源对技术创新的成功起决定性的作用,许多创新活动的成功都与参加项目的核心人员或项目负责人直接相关,项目核心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素质和技能,包括技术水平、商业意识、组织能力和工作热情等。一个合格的技术创新项目负责人应该能瞄准创新目标,实事求是、精心组织、勤奋求实、坚决果断、善于制订计划、勇于面对困难以及具有良好的交际能力、领导才能和创新意识。以上三种资源构成企业技术创新的必备资源,缺一不可。

  七、创新技术的保护与持续开发

  这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创新技术的保护取决于制度环境和技术性质。虽然我国已建立起比较好的专利制度,但目前还有不少企业专利意识差,不懂得用专利法来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和创新技术。通常,创新技术的保护除了用法律武器以外。还可利用技术的特殊性来保护。技术的保护性取决于技术的复制成本,凡易用文字、图表等表达的技术就不易保护,反之,就易于保护,对于企业来说,特别是依靠技术领先占领市场或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技术的企业,应从两个方面加强技术保护:一方面是增强专利意识和法律观念,树立注册在先的观念,另一方面是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发一些有特色、起点高、易于保护的实施技术。

  另外,随着企业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保护市场竞争优势,还要注重技术的持续开发,不断创新,这就需要企业员工和创新人员有不断创新的动机和热情,所以应建立有效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加强对职工创新意识的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求异思维、反向思维、替代思维、模仿思维、想象思维的能力,培养企业创新后劲,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企业竞争优势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
 

浅议WTO对企业的影响
点击数: 36 更新时间:2010/5/14 14:58:15 www.zxwh.com
 当前,大家在研究加入WTO对企业的影响时,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对产业的冲击上。这个问题当然是重要的。随着关税的降低,配额等数量限制措施的消除,政府对企业补贴的取消,以及服务业对外资的开放,某些企业的确会受到一定的冲击。研究如何在过渡期内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环境,这是非常必要的。 

  但冲击是暂时的,是针对某些企业,特别是受到政府高度保护的企业的。事实上,在我们将要加入的WTO中,企业面临的是怎样的一种经营环境,才是我们最应该进行研究的。因为企业只有了解了这一点,才能确定企业长远的发展目标,预见企业经营的结果,也才能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作用。这正如外出旅行的人,只有知道了当地的冷暖晴雨,才能确定如何穿衣带伞。 

  实践中,很多企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并没有完全了解WTO将带来什么,主要原因是因为WTO规则很复杂,企业难以产生兴趣,也难以熟悉。例如,很多企业都不知道,WTO这一法律体制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很多商业利益,而且为他们创设了很多权利。本文即试图对这两个方面作一介绍。同时,本文还对企业在WTO中的作用和企业将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最后,本文结合具体的协议,就WTO对企业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介绍。 

  一、企业可以从WTO中获得的利益 
  WTO是一个以规则为基础的体制,其目标就是保持市场开放,为企业营造一个自由、非歧视、可预见、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WTO的一切活动,无论是主持贸易谈判还是进行贸易政策审议,都是围绕这个目标展开的。各国政府经过谈判,改善了市场准入的环境,使企业可以把这些贸易减让转化为贸易机会。 
  1、给货物和服务的出口商带来的利益 
  第一、进入市场的安全性 
  对于货物贸易,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的关税都受到了约束,不再提高。因此,由于关税削减而改善的市场准入环境就有了保障,进口国不会突然采取提高关税或其它进口限制的措施。 
  对于服务贸易,各国承诺,不会超出各国服务减让表所列的条件和限制而限制外国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提供者。 
  这些由于各国承诺的约束而带来的安全性,使得出口商可以在一个确定性的环境下进行投资和制定生产计划。 
  第二、进入市场的稳定性 
  WTO要求各国实施统一的规则,各国有义务确保其海关估价和检验符合强制性的标准,发放许可证也必须遵守有关协议的规定,因此提供了进入市场的稳定性。 
  2、给原材料和其它生产投入的进口商带来的利益 
  企业为了生产出口产品,往往需要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和服务。WTO的基本规则要求,进口产品支付了关税后,就不应受到进一步的限制,并且在边境所适用的规定,必须与协议所制定的统一规则一致。这些都便利了进口。进口商的需求因此可以不受延迟,并且不会有不合理的花费。此外,关税约束还能够保证进口商的进口成本不会由于关税的提高而有所增加。 

  二、WTO给企业创设的权利 
  这些权利包括两个方面,都是企业针对政府所享有的权利。一个是国内生产商和进口商对其政府所享有的权利,另一个是出口商在其利益受到外国政府行为的影响时所享有的权利。 
  1、国内生产商和出口商的权利 
  WTO的许多协议都要求成员通过立法,对其国内生产商和出口商规定某些权利。政府有义务根据国内的法律制度实施这些权利。对于另外一些权利,政府则应"尽最大可能"确保有关企业可以充分享受。 
  应实施的权利包括《海关估价协议》要求政府授予出口商的权利,即在海关对申报的价值的真实性或准确性有疑义时,出口商有权证明这些价值;出口商有权要求海关当局书面说明其申报的价值被拒绝采用的原因,以便对这一决定向更高的当局上诉。 
  政府应"尽最大可能"保证的权利包括《进口许可程序协议》所指的权利,即许可证应在收到申请后的一段特定时间内颁发,出口商有权期待在此特定时间内得到许可证。 
  当然,这些权利的实现必须满足规定的条件。例如,企业有权要求政府采取保障措施或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但该企业必须证明其代表足够的产业。 
  2、出口商的权利 
  例如,在进口国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时,出口商有权提供证据。当然,如果进口国调查当局没有给予出口商这种权利,出口商并不能直接要求更正,而是应当向其本国政府提出,由它与进口国进行双边磋商,并在必要时提交WTO解决这一争端。 

  三、企业在WTO中的作用 
  1、有效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 
  了解WTO的制度,有利于企业帮助其政府充分利用WTO的机制,监督各项协议的实施,解决争端。只有在出口企业将营销中遇到的由于外国违反协议而产生的问题提请本国政府注意时,本国政府才有可能在有关的委员会中寻求解决这些问题。此外,政府也只有在企业提出问题并提供有关信息时才能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中提起诉讼。 
  2、影响未来的谈判 
  企业的责任并不只限于向政府提出已经出现的问题,企业还可以密切跟踪WTO的活动。值得注意的是,WTO的诸多协议的形成,并不意味着谈判就此结束了。在实施阶段,还常常举行对贸易产生重要影响的谈判,而在对有关协议的实施情况进行审议以决定是否需要修改有关规定时,情况尤其如此。来自企业的反馈对政府修改协议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WTO决定是否开始新领域的谈判时,企业的意见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企业只有密切跟踪WTO对各项协议的审议以及在新领域的谈判,他们的利益和关注才能在政府那里得到反映。过去,企业跟踪WTO的活动有困难,因为WTO的会议是不对公众开放的,并且这些会议的文件和报告也是有限制的。WTO成员现在正在采取措施扩大透明度,使文件在6个月后例行开放,争端解决专家组和上诉机构的报告也应公布。所有这些文件都在WTO网上对公众开放了。 
  人们逐渐认识到,代表商业、环保、消费者、商业协会和农民等利益的非政府组织,只要得到定期的通报,则在增加WTO活动的透明度方面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WTO秘书处正通过举办研讨会等方式,增进与民间社团的联系。现在,非政府组织可以参加部长会议的前期会议,WTO秘书处也经常向他们通报大会工作会议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WTO未来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提高其活动的透明度,增加人们的了解。 
  3、利用自由化的措施 
  除了帮助政府制定政策之外,企业还有责任通过适当的出口促进和发展的策略,将关税减让和自由化的承诺转化为贸易的机会,而要制定这样的策略,就必须非常熟悉货物和服务方面的减让以及可能带来的潜在利益。 
  应当指出的是,贸易不会由于关税减让和贸易障碍的消除而自动扩大。企业应当在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下,采取适当的贸易发展策略。 

  四、关于企业在WTO中将遇到的挑战 
  贸易自由化给企业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挑战。挑战主要是随着关税和其它障碍的消除,国内、国外市场的竞争增加了。企业应当正确认识这些挑战。首先,政府会利用WTO允许的手段,例如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国际收支平衡、国家安全等,保护国内产业。其次,企业应当看到的是,关税、非关税壁垒等贸易保护措施,只是有利于部分企业的,即政府对某些产业进行了特殊的保护。这在客观上对另外一些企业是不公平的。这些障碍消除后,只对这些产业产生了影响,而对其他产业应当是有利的,使所有的企业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从事生产和贸易。当然,对于那些曾经受保护的企业来说,更应当看到,依靠政府的保护只是暂时的。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关键还是靠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五、WTO具体协议对企业的影响 
  (一)多边货物贸易协定 
  新的货物贸易协定包括了农产品和纺织品,使这些产品也受到基本规则的约束,即对国内生产的保护不能使用数量限制的方法,而只能使用关税的方法。谈判还在所有国家的关税约束方面取得了进展,使得关税保持在一个低的水平。这就鼓励了企业进行投资和贸易。此外,关税约束还使出口生产企业在进口原材料时,本国的关税不会提高。 
  货物贸易协定所确定的国民待遇原则,使得进口产品一旦进入国内,就享受与当地产品同等的待遇,即在进口产品销售、流通时,在税费和标准方面,不会高于对当地产品的要求。 
  1、农业协议 
  对于企业来说,WTO的规则开始约束农产品,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农业协议要求进行新的谈判。因此,企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跟上农产品自由化的进程;任何解决各国在履行其当前的承诺时,管理关税配额的不同方法给出口企业所带来的问题;使国营贸易企业的行为受WTO规则的约束;确保农产品贸易满足有些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2、纺织品和服装协议 
  纺织工业对配额取消的速度可能会感到失望。但配额完全取消后,国际市场的竞争肯定会增强。另外,纺织品限制取消后,其利益在出口国之间的分配也不会是平衡的。因此,纺织工业应具体考虑限制取消后对本行业是否有好处。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肯定会有优势,而那些落后的企业应加快增加竞争力。当然,那些不受限的国家也应考虑来自其他国家的竞争。 
  另外,很多企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发达国家的市场。但随着发展中国家关税的降低,对纺织品的需求将有所增加。因此,企业应注意到这一发展趋势。 
  3、技术壁垒和动植检协议 
  两个协议都鼓励成员参加国际标准化的组织。但发展中国家政府由于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原因,参加这些国际组织的活动并不积极。因此,企业应开展科研活动,推动政府参加这些组织的活动。 
  协议要求政府所采
 对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反思
点击数: 34 更新时间:2010/5/14 14:58:20 www.zxwh.com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Schein,1984),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 
十九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西方工业化发展到以大机器和生产流水线为主要生产方式的阶段,企业经营者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比,在这种条件下,泰勒的科学管理模式和韦伯的“科层制”的应用就导致了一系列理性化的科学管理实践,但是,它们都是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经济的报酬。科学管理理论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当时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霍桑实验”使人们注意到组织中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群体等因素对组织效益的影响,开始关注包括自我实现在内的人的社会性需要,于是导致了一系列激励理论的出现。这些理论强调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重要性,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提出用“社会人”概念来代替“经济人”的假设。五六十年代系统论的应用和权变理论的发展导致了西方组织管理在七十年代的“战略热”和“系统热”,即重点由组织内部的管理转向战略管理,强调组织结构和系统的协调与适应能力(徐联仓,1993)。八十年代初,随着日本企业的崛起,人们注意到了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的融合——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领导人用其在企业创业阶段形成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教育新成员,并在此过程中将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进行整合成统一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 



早在五十年代,在我国的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中,就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如鞍钢宪法、大庆铁人精神等,当时虽未冠之以企业文化的概念,但实际上发挥着企业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整合功能。后来,随着人们对精神激励作用的客观认识和对物质激励手段的运用,人们迅速从精神控制的桎锆中觉醒起来,这些“企业文化”也由于未能适应时代的变化而逐渐衰落了。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在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模式又被引入我国的企业中。一时间,许多企业都风起云涌地搞起了企业文化,在全国掀起了企业文化的热潮。有些企业模仿外资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的一些形式,如热中于搞文艺活动、喊口号、统一服装、统一标志,有些企业还直接请广告公司做CI形象设计, 认为这样就是塑造企业文化。固然这些都是塑造企业文化的一般做法,但是,由于多数企业忽略了在这些形式下面的内涵和基础,因此就给人一种误导,似乎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开展的文化活动或企业形象设计。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中国的企业文化热才逐渐降温,许多在当时企业文化热中涌现出来的明星企业也纷纷星辰坠落。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在此期间,也曾有学者对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表示过担忧,他们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等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在当时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冷静地思考时,就不难看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所走入的几个误区:
1 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忽略企业文化的内涵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根据企业文化权威爱得加.沙因所划分的层次,位于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基本假设,其次是价值层面,再次是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层面,位于最表层的才是企业文化的各种表现方式,包括各种符号、英雄、活动等。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活动和企业CI形象设计都是企业文化表层的表现方式。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的策略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这其中渗透着创业者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凝结了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集体形成的经营理念。将这些理念和价值观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企业文化,如果只有表层的形式而未表现出内在价值与理念,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难以持续的,所以不能形成文化推动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不了深远的影响。
2 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精神,使企业文化脱离企业管理
有些企业家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要塑造企业精神或企业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没有多大关系。这种理解是很片面的。有学者曾经指出,企业文化就是以文化为手段,以管理为目的,这种理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组织和事业性组织都属于实体性组织,它们不同于教会的信念共同体,它们是要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业绩来进行评价的,精神因素对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企业生产效率及企业发展固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种影响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它是渗透于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之中,并协同起作用的。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的价值观是贯穿在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中的,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因此不能脱离企业管理。
3 将企业文化视为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直接运用
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用文化来管理企业,如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儒家学说来管理企业,还有些企业家认为应该用老子学说来管理企业。这些学说作为中国文化的思想代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和企业经营理念,应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用传统文化来把握当代人的心理,来把握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来调整对中国员工的工作激励,这需要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找准其中许多具体的联系。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对家庭的归属、对权力的依赖,重感情、重面子,突出以人为本、知人善用等,将这些文化因素和传统思想应用于企业管理,营造一个充满情感、和谐共存的文化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对人性的超越,实现人与社会的共存,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应该说突出了中国特色。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的思想中充满了哲理与思辩,可谓左右逢源,在用于指导企业管理实践中时,需要将其操作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和经营理念。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不利于企业创新和企业发展的因素,如知足长乐、枪打出头鸟等,这些都是抑制企业创新的隐型杀手。另外,人情交往是中国人最主要的交往方式,许多企业家长期依赖于由人情交往所编织的社会关系网即社会资本,而不把重点放在企业创新上,认为这样也能赚到钱,这样下去会逐渐形成对关系的依赖,而削弱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这种现象的盛行固然有其社会的原因,但是,随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社会资本伸展的空间越来越狭小,加入世贸后,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越来越规范,那些津津乐道于依赖社会资本的企业被打垮、被击败就在所难免。所以要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不能简单而为之。企业文化不是对社会文化的玩赏,而是用文化的氛围和文化价值去管理企业,为企业、为社会创造价值。
4 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该企业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不是标准统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综观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方方面面都大体相似,但是缺乏鲜明的个性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其实,每一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构成成分不同,面对的竞争压力也不同,所以其对环境作出反应的策略和处理内部冲突的的方式都会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同样属于日本文化,索尼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开拓创新,尼桑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顾客至上;同样属于美国文化,惠普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对市场和环境的适应性,IBM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调尊重人、信任人,善于运用激励手段。这说明,企业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将企业自身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企业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业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标准化的,但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价值内涵和基本假设各不相同,而且企业文化的类型和强度也都不同,正因如此才构成了企业文化的个性化特色。



中国的企业文化发展之所以走入以上四个误区,其原因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经济基础来看,中国的企业发展规模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企业文化现象之所以在经济发达的欧美和日本迅速发展,这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的阶段有关。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较高级的文化管理模式,它需要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一定阶段,才能将原有的价值、理念整合成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很难想象小作坊和路边快餐店能塑造出整合程度高、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事实上,也没有必要。许多优秀的企业文化都出现在有一定实力的大集团、大企业中,因为这些企业都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需要用文化价值来进行整合。而且,这些企业有高素质的管理层,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有充裕的资金投入,所以有能力塑造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样的企业文化也才能够对企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因此,发展中国的企业文化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企业要明确自己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而不要盲目追求建设企业文化的形式。
另一方面,也有其社会原因。企业文化、企业创新表面上看起来是企业自身的问题,然而,如何从总体上把握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如何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这就涉及到社会引导、社会支持、社会评价和社会激励等许多社会的因素。  乡镇企业要加速科技进步应对严峻挑战
点击数: 33 更新时间:2010/5/14 14:58:27 www.zxwh.com
新世纪中,乡镇企业还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剩余劳力的转移、县域的地方财政收入及乡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都日益依赖于非农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但是,我们应当看到,目前乡镇企业的发展正受到和将要受到方方面面的冲击和挑战,这其中包括国际的、国内的、自身的,研究和探讨新世纪中乡镇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对策,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

国际方面的挑战主要是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以及加入WTO对乡镇企业带来的影响。乡镇企业的结构和布局,人才素质远远无法适应来自国际市场的挑战。目前世界排名前500家大公司中已有200多家来华投资。大跨国公司技术水平高,资金力量雄厚、项目规模较大。其投资方向和规模往往服从于其公司的全球战略,目的是要占领中国市场。外商的投资和进入不仅加快了一些行业的集中度,使竞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而且已经控制了某些市场的份额和某些国内空白行业的“制高点”。如在饮料、洗涤剂、啤酒行业。外资进入后,市《石家庄经济》4/2001·46·探索之光场出现了分化,一部分企业与之合资或不合资而引进其先进技术和工艺,而保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另一部分企业则在竞争中经不住优胜劣汰之考验而败下阵来。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跨国公司同国内一些老企业合资往往成了其进入国内市场的主要形式,特别是他们选择一些我国同行业中的名列前几名的骨干企业进行合资,这前几名骨干企业中乡镇企业恐怕不多或者就没有。长此以往,乡镇企业的竞争对手不但多,而且强,如果乡镇企业在发展上抢占不了“制高点”,市场占有率就会越来越低。

加入WTO也会对乡镇企业带来一定的冲击和挑战。有人说WTO是一只狼,因此惊呼“狼来了”,我们要认清,加入WTO不是一只狼来了,而是一群狼来了!那么加入WTO到底对乡镇企业产生哪些影响呢?首先是对乡镇企业中技术落后的弱势产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像我国的农业,由于乡镇企业直接影响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业的经营规模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又会使农业处于更加不利地位。因为农业本身土地经营规模细小,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农业科技含量与产品质量不高,农业生态环境不好,大多数农产品缺乏竞争能力。加上一些国家高筑“技术壁垒”,必然会给我国农业和农村造成严重的影响。

乡镇企业中的其它行业也不容乐观。像建材、食品、医药、化工、造纸等,大部分是初级产品多、高档的产品少,含有科技含量的产品更少,这种状况,这种竞争力,怎么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呢?

国内方面的挑战主要来自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合作合资企业。随着国民经济以数量为主发展阶段的基本结束,以结构优化升级和整体素质提高为主要内容发展阶段的到来,国有企业正从前些年的亏损状态逐步走向扭转为盈,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通过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体制创新和资产的兼并、扩张或转让、分立,一方面形成新的增长点,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带动为数众多的相关产业的升级、调整,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增加动力。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中技术力量比较雄厚,技术人员的数量多,职工整体素质比乡镇企业高,这也是乡镇企业不可比拟的。

乡镇企业虽然积累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发展经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国际、国内方面的种种挑战,乡镇企业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性。乡镇企业的一些弱势产业和企业已经面临着“生存危机”,一些原有一定优势和实力的产业和企业也正面临着兵临城下的威胁。从产业布局看,布局分散,企业规模小的问题相当严重,污染环境,生态平衡破坏大多也是由一些小化工、小冶炼、小造纸厂所为,这些企业都是国家三令五申关闭的对象。就拿我市乡镇企业来讲,2000年全市取缔了99家小水泥企业,井陉县依法强制关停了41家灰粉企业;受个人利益的驱动,乡镇企业中的短期行为还是比较突出,中低技术依然是我市乡镇企业的主体。一些高科技产品,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依然凤毛麟角,面对这种状况,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种种挑战,乡镇企业要想在新世纪中更好地生存,更健康地发展,就必须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重新研究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对策,来适应全球化经济的新形势。

在面向二十一世纪发展格局中,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乡镇企业如果在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中没有自己一席之地的话,是难以占据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我国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像江苏常熟市的乡镇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由松散型协作向紧密型合作转变,这种合作在不断深化、层次提升、领域拓宽、科企关系日趋紧密。不少企业以把产学研合作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基本理念。中利光缆、力宝装潢等一批科技型企业,把科技进步、校企联手置于企业发展的战略地位,该市的隆力奇集团通过与中科院上海分院合作,拓宽了发展视野,创新了产业导向,看到了目前普通保健品的潜在危机,增强了调整结构,科技创新的紧迫感,把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加快发展生物制药和生物工程产品作为新一轮投资方向和创业目标,把企业兴衰荣辱的命运牢牢拴在科技上。

经济界权威人士曾这样评价科技进步,“对于生产能力的投入,收获的是产能的增长;对于科技开发的投入,收获的是产品和技术的更新,产品附加值的提高。产能的增长会受到市场容量的制约而不能发挥,而创新的产品和技术却有无限的市场空间”。

科技进步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一个成果能带活一个企业,一项战略能影响一个企业的市场功能定位,这是科技进步给乡镇企业带来的新一轮发展机遇。科研院所通过乡镇企业这个“试验平台”,加快了科技新产品向市场商品的属性转移,提高科技新产品社会化生产,产业化制造的适应力。与此同时,企业也感受到了科技产业化的信息辐射,找到了调整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攻方向,双方收益、各得其所。

乡镇企业是在挤不垮,压不弯的历程中发展壮大的,虽然现在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临着国内外市场的优胜劣汰的竞争压力和挑战,乡镇企业要辩证的分析别人,也要辩证的分析自己,要审视度势,从战略上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思路。
  

    深化企业改革要在有限责任上下功夫
点击数: 28 更新时间:2010/5/14 14:58:33 www.zxwh.com
摘 要:要解决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深层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有限责任。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就必须进一步解决有限责任问题,主要包括:切实保障企业法人财产权不受侵犯;推进股权多元化、分散化、法人化;在加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同时,加大力度抓好减员增效。

关键词:国企改革;现代企业制度;有限责任

近几年来,中央采取了很多实际步骤,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诸如: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刺激消费,增加有效需求,解决企业产品销售不畅问题;科研单位进入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加速成果转化;增加技术改造贴息贷款,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企业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债权转股权,解决企业负债率过高问题;减员增效,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轻企业的社会负担,等等。这些措施对于解决企业面临的种种困难,是有针对性的也是有效的,对于困难企业的脱困,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这主要还是解决迫在眉睫的问题,从长远来说,按照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的精神,要解决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深层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制度创新的问题。

一、有限责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很多,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有限责任问题,这是因为,有限责任是现代企业制度最本质的特征。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工作,我们已经进行了好几年,但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至今人们在认识上还不一致。有一种最为流行的观点,就是认为现代企业制度就是公司法人制度。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公司是多种多样的,法人也是依据各国法律确立的,随各国法律的不同,企业的法律形态分类也必然是各式各样的。因此我们在研究现代企业制度时,只抽象地讲公司法人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明确我们要建立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公司法人制度。

从根本上说,我们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能够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司法人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在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和发展;只有能够分散经营风险、集中社会资金的企业制度,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需求。这是衡量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标准。自然人的个人或合伙经济,由于业主对企业经营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这就决定了它经营风险大,难以广泛吸收他人资本参与,这样的企业当然不是现代企业制度。至于公司法人,也存在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两大类。在美国,个人企业、合伙企业不是法人,美国的法人企业,都是有限责任的公司法人,因此,在美国只有有限责任的公司法人,不存在无限责任的公司法人。在美国是这样,但是其他的国家就不都是如此。例如日本就存在着有限责任和无限责任两大类公司法人。日本公司的基本法是1899年制订的,名为《商法》,在这个法中分别确立了股份责任公司、无限责任公司、两合公司等三种类型的公司法人;到了1938年,又制订了《有限责任公司法》,专门确立了有限责任的公司法人。到目前为止,日本仍然存在着上述四种不同类型的公司法人,其中的两合公司和无限责任公司都是公司而且具有法人地位,但这样的公司法人以承担无限的连带责任为特征,历史已充分证明,由于风险大、集资困难,这样的企业无论在发展规模上还是在市场竞争力上都有明显的局限性,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说这种承担无限责任的公司法人,也不能算是现代企业制度。

基于以上分析,现代企业制度的最本质的特征是有限责任,即公司以其拥有的法人财产承担有限责任,只有这样的公司法人才能够分散风险、广泛集资,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有限责任是现代企业一系列制度特征的总根子

企业形态由无限责任到有限责任,是企业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在历史上,无限责任公司制度的出现早于有限责任公司。人们一般把1602年创立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视为早期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形成的标志,而在此之前,难以吸收他人出资,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局限,可以说是没有生命力的。有限责任公司制度的出现,使企业的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无限责任的企业形态,风险和利益都集中于所有者身上,利益关系结构的焦点非常集中。对一个无限责任公司的所有者来说,由于他必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企业如何经营就成了涉及身家性命、生死悠关的大事,必然要亲掌企业经营大权。因此,在无限责任公司体制下,经营大权不可能旁落,所有权和经营权是不可能分离的,这就决定了现代公司的所谓“治理结构”也是不可能在这里产生的。

而有限责任企业形态的出现,就使企业同过去小业主式的经营以及无限责任公司,在产权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上,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有限责任的企业形态下,股东以实出资本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出资额以外的个人其他财产,不受企业经营的牵连,风险被限定了、分散了,对出资者来说,它不再是无底洞,而是有限度的。这时,才有可能吸引他人出资,广泛集中社会资本,实现资本的社会化;也只有在这时,现代企业的一系列制度特征才能够产生。因此可以说,有限责任是现代企业一系列制度特征的总根子。

分析一下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标准的四句话,就可以看出有限责任的根本。

首先,我们说产权明晰。为什么有人容易把产权明晰误解为私有化呢,原因就在于把产权明晰理解为个人产权,而没有从有限责任这个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特征出发来理解。常常听到有人说,国有企业归国家所有,产权怎么不清楚,难道必须量化到个人才算清晰吗?实际上这是误解,企业产权清晰是有限责任的要求,同私有化无关,在无限责任的公司制度下,企业的最终归属也是很清楚的,但是,企业的财产没有边界,同出资人的其他财产是切不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是不清楚的。我国的国有企业正是如此,国有企业归国家所有,从这个意义上说产权当然是清楚的,但从有限责任的角度来说,又是不清楚的。有限责任要求企业以其拥有的法人财产承担有限责任,如果企业的法人财产没有边界,和国家的其他财产切不开,那又怎样承担有限责任呢?我们讲现代企业制度要产权清晰,主要含义就在于此,并不是把国有企业的财产量化到每一个人才叫产权清晰。因此,只有从有限责任这个根本要求出发,才能够正确地理解产权清晰,才能和私有化区别开来。

其次,我们说政企分开、责权明确、管理科学。有限责任把出资者的责任限定了,企业的经营不会累及出资者的其他资产,更不会累及其身家性命,这时所有者才有可能超脱出来,把经营大权交给他人去掌握,所有权和经营权才有可能真正分离;出现了这种局面之后,专门的经营者阶层才有可能形成、发展和壮大,专家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才有现实可能。我们常讲两权分离、政企分开重要,但怎样才能分离呢?回顾一下历史我们就可以看到,有限责任是关键,它才是两权分离的根本前提。没有有限责任的公司制度出现,就不可能有两权分离;不彻底解决有限责任问题,就做不到政企分开。试想,如果国有企业的一切经营后果都由政府承担,没有明确的有限边界,成了无底洞,政府怎能不去直接管呢,政企怎能分得开呢?这样,企业的权责就不可能明确,经营者阶层就不可能出现,专家管理也不可能形成,总之,我们通常讲的“公司治理结构”等现代企业的一系列制度特征,也就不可能产生。所有这些,都是在有限责任这个前提下形成的。因此我们说,有限责任是总根子。

三、我国的国有企业实际上是无限责任制的企业

从世界范围来看,有限责任的公司法人制度早已确立了主体地位,无限责任的公司法人制度虽然存在,但并非主流。因此有人认为,强调现代企业制度有限责任的本质特征,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我觉得,这也不尽然。对我国来说,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强调有限责任的本质特征,较比其他国家更有特殊的意义。

我国的国有企业,在旧体制下实际上是无限责任制的企业。企业的出资者是政府,企业没有明确的法人财产权,企业的财产同出资者的其他财产连一起,没有边界,可以随意调拨,企业经营的一切后果,实际上由出资者——政府承担着无限的责任。

一般所说的企业的无限责任,集中地表现在企业的债权、债务关系上,但我国国有企业的无限责任,却有所不同,它不仅仅表现在债权、债务关系上,同时还表现在无限的社会责任上。我国的国有企业,并非单纯的经济组织,它全面地承担着基层政权组织的社会责任,不是按照企业的需要来招募职工,而是按照社会的需要来安排就业,职工的生老病死、子孙后代,全部由企业包下来,责任是无限的。这是中国国有企业特有的无限责任。这种状况在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以后虽然有所改变,但至今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何从原来的无限责任的企业制度,真正地而不是名义上地转变为有限责任的企业制度,它的意义和它的难度都是非同寻常的。这就要求我们重视有限责任问题,认真地研究和解决有限责任的问题。

四、深化企业改革要在有限责任上下功夫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几年来,这种状况有所改变,企业有了法人财产权,明确了以企业的法人财产承担有限责任,企业的法人财产在名义上同出资人——国家的其他财产分开了,这就在债权、债务关系上,向有限责任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但是,企业的社会责任远远没有解脱,企业冗员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企业还不得不背着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责任,这反过来又影响着企业债权、债务关系的明确性,使企业不能真正成为承担有限责任的经济组织。

国有企业承担的本应由政府承担的社会责任不解除,它的债权、债务关系也就必然是一种软约束。这是因为,它的债权人多为以政府为背景的银行和企业,而企业背的债务又是为承担同政府有关的社会责任而背上的,这就变成了一笔糊涂帐,责任难以扯请。 企业集团财会人员管理模式探讨
点击数: 29 更新时间:2010/5/14 14:58:43 www.zxwh.com
 近年来,各地纷纷组建各种类型的企业集团,有由原行政管理部门改制而成的松散型企业集团,也有以资本为纽带通过投资形成的母子公司体系,还有以业务为纽带通过相互参股形成的关联企业联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和发展,企业集团这种企业组织形式也将越来越普遍。但由于企业集团经营环境、业务范围的变化,面对崭新的法人治理结构、扩大了的经营规模、陌生的产品和市场,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也必须相应改变。采用什么组织形式、如何实现有效控制、怎样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等问题往往是集团管理层首先要解决的。
  在企业集团的各项专业管理中,大量的内部控制活动需要通过财务会计系统来落实,许多重要的管理数据需要通过财务会计系统来反映,几乎所有的经营决策都离不开财务会计系统的支撑。而在我国的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基础管理薄弱、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因此,如何实现有效的财务控制、达到财务管理目标,往往又是企业集团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正是由于财会系统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发挥的特殊作用,各级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企业集团的总部,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了财务会计人员身上,期望通过对财会人员和财会工作的集中控制,找到一条强化管理和增加监督力度的途径。
  一、目前采用的主要财会人员管理模式及其不足
  基于财会人员角色的特殊性,以及目前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各种类型的财务会计集中管理模式已应运而生,行政、事业单位暂且不说(2000年9月,财政部、监察部已联合下发了《关于试行会计委派制度工作的意见》),单是对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集团)的财会人员管理模式就有:财政部门统管会计人员、资金结算和会计核算工作,融会计服务和监督管理为一体的"零户统管式";财政和主管部门通过行政发文向国有企业委派财会主管的"主管委派式";财政部门或国资部门联合向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委派财务总监的"财务总监制";企业集团把会计从内部分离出来统一办公的"集中办公式";先将财会人员集中起来后委派到下属单位的"集中委派式"等等。这些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实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堵塞管理漏洞、规范会计行为、体现会计监督的严肃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的作用,在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但是,上述管理模式存在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堵代导"。这些模式都不同程度的夸大了财会人员在企业监督中的作用,过分地强调对下属企业和单位的监控,使财会人员的定位产生偏差,难以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为企业提供更加深入的服务和指导。有些模式还使财会人员凌驾于企业之上,把内部会计监督变成了一种外部强制性的行为,下属单位成了政府或上级部门的附庸,影响了企业自身管理职能的发挥。对财会人员个人而言,由于集中管理后工作范围与生产经营接触面的缩小,财会同业竞争加剧,个人的升迁与发展受到了一定影响;由于经常处在企业的对立面,财会人员还容易被孤立或成为"摆设"。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上述财会人员管理模式下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一,由于我国现有的财会人员平均综合素质不高,多数情况下还要接受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的双重管理,要让其肩负起对派驻企业的指导和监督重任,难度较大。要么财会人员为完成监控与所在单位形成对立,工作难以开展;要么财会人员被所在单位收买,实际监控难以到位。其二,企业管理依赖于企业的基础工作,基础工作离不开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在目前这种集中管理模式下,财会人员与所在单位是分离的,企业管理的许多基础工作,如定额管理、预算管理、原始记录的管理、财产清查以及有关财务的内控制度建设等等,往往处于企业、财务两不管的境地。其三,在目前这种集中管理模式下,万一下属企业经营、管理出现不测,实际责任难以落实。单位领导可能指责财会人员监督不力,财会人员为避免承担较大的经营风险也可能采取较保守的监控方式,上级(或集团)财会部门的领导也可能采用较强硬的监控手段,影响下属企业的健康发展。其四,目前国企普遍忽视财务与会计工作的区别,在此前提下一味强调统一监控,可能出现会计核算监督掩盖企业财务管理的现象,影响下属企业的管理效能。
  二、"财务"与"会计"职能分离的改进思路
  现在的企业集团多数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出资人所有权、企业法人财产权、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权的分离,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所有者为委托人,享有剩余收益的索取权,其目标是追求股东权益的最大化;经营者为代理人(或称内部人),享有经营权和劳动报酬索取权,其目标是追求自身薪酬、待遇和荣誉等效用的最大化。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效用目标的不一致,在内部人控制企业主要经营活动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内部人以牺牲股东利益为代价来实现个人效用最大化的问题。在这种企业内部,财会人员一方面要为经营者在加强经营管理,确定企业内部激励机制、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作用,协助经理履行理财责任和经营责任;另一方面要及时、准确、完整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然后据实向所有者报告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理财状况。现实生活中,由于财会人员的直接利益与企业经营者紧密相联,财会人员往往迫于压力而站在经营者的立场上,弄虚作假,文过饰非,使所有者的利益遭受损害。因此,为了抑制经营者急功近利、懈怠无能、粉饰浮夸或藏收匿利的行为,在对企业财会人员分类的基础上,由代表所有者的上级部门、企业集团总部对所属企业会计人员(不包括财务人员)实行集中管理或委派,仍不失为强化基础核算、保证信息质量、提高管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目前条件下,通过对会计人员的集中管理、考核和约束,至少可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解脱会计人员对企业领导的人身依附,削弱企业对会计工作的干预力度,比较完整地体现所有者的受托责任。其次,从体制上把会计工作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转化为部门与单位之间的矛盾,通过部门与单位之间的磨合、沟通,降低内耗,提高工作效率。再次,强化会计人员的专业监督职能,有利于有关制度、政策的落实,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另一方面,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职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分离,从集中的财会人员中选拔具有管理才能、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综合素质较高的财务人员"归还"下属企业,令其专门参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和管理,并运用其财会专业知识和技能指导所属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使企业内部各项专业管理形成闭环,提高企业现有管理水平。财务人员"归还"企业,是对上述财会人员集中管理模式的补充和完善。
  三、一种企业集团财会人员管理模式的框架
  (一)总体原则:
  在集团的统一领导下,实行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职能的分离,会计人员由集团集中委派,财务人员由基层单位自行聘任。
  (二)基本要求:
  寓会计监督于日常服务,以财务管理促效益提高。做到"财务管理制度化,会计核算程序化,工作手段电算化,传递信息网络化。"
  (三)组织体系:  (略)

  (四)职能描述:
  1、集团财务会计管理总部:负责集团基本财经政策的制订,资金宏观调度和管理,对下属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实施宏观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组织对财务、会计人员进行日常管理、专业培训和考核等;
  2、资金结算中心(或内部银行):负责集团日常资金的调配、融通和管理,为集团内部单位之间提供结算、信贷及相关金融业务服务。各基层单位只能在资金结算中心开设内部结算账户,所有外部银行账户由资金结算中心统一管理。资金结算中心按会计核算点设置分支机构,代理各开户单位办理所有资金结算业务(代出纳)。
  3、各会计核算机构:由集团总部委派会计人员设立,按集团业务类型、地域和业务量设置独立于服务单位的满负荷核算机构(类似行政事业窗口单位,接受群众监督和举报),配备最经济合理的会计人员,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法规的规定,负责相关单位的会计核算、报表编制,并通过对原始凭证的审核实施会计监督,保证提供有关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信息。会计核算机构的职能重在客观反映,而不参与和干涉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计人员应竭尽全力全方位满足基层单位会计核算及相关之需,想单位之所想,急单位之所急,并全方位接受委托单位的监督。
  4、基层单位财务机构(或财务人员):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由集团财务、人事部门推荐,基层单位聘任,成为所在单位的一员。财务人员应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知识和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管理等专业技术方法,加强所在单位基础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开展经常性的财务分析,参与公司日常管理和运作,为所属单位管理与决策服务。一般财务人员应较长时间为同一单位服务,以深入理解相关业务。
  (五)信息传递:
  1、财务人员是所在单位内部业务核算、统计核算和会计核算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应敦促、指导有关业务部门开展业务、统计核算,并将有关原始单据及时传递到会计部门进行会计核算。
  2、财务人员要协调好单位与财务会计部门、人员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自己的财会专业知识对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并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为本单位领导出谋划策。
  3、会计核算机构应定期向被服务单位和集团总部反馈有关会计信息,提供相关会计资料、报表,同时提供随时即时查询和电脑联网查询。记账凭证、各种报表由会计核算机构负责编制,定期返还所属单位归档保管。
  4、资金结算中心与会计机构联合办公,分别负责,信息资料共享。
  5、各单位在具体财会业务问题上出现分歧,由本单位财务人员与会计核算机构进行协调,共同商讨可行的解决办法,以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有序、合法进行。重大事项可通过集团财务会计管理部门协调解决。
  6、由集团财务会计部门组织.   企业创新管理
点击数: 38 更新时间:2010/5/14 14:58:52 www.zxwh.com
 江泽民同志指出:现在我们更应十分重视创新。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创新,资本主义不断突破自身的各种局限性和经常发生的经济危机,其最主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自发创新的机制。

  纵观当代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企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做不到这一点。 

  现代信息技术(IT)是企业创新的助推剂。从1954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运用计算机来计算工资,到数据库、互联网、电子商务,无一不是IT技术的功劳。 

  所以,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也有人将创新比喻成带有氧气的新鲜血液。

  国外有关专家在共青团中央举办的培训班上曾经做了这样的游戏:主讲人手上有一个白色信封,里面可能是50元钱,也可能是一张罚款单,也可能是别的惩罚。你有三种选择:(1)可以打开信封,但必须遵从信封里的要求,(2)也可以不打开信封,(3)还可以传给同伴,让同伴打开。究竟作何选择?

  不打开信封,就意味着一切在停滞不前。这样尽管无风险,可是机会会悄然滑过。原地踏步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倒退。发展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我们把发展看成是现实的突破,好比那个信封,撕开它就意味着对现状的突破。要发展就必须创新。

什么是创新

  创新,也叫创造。创造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的条件,产生出新颖、有价值的成果(精神的、社会的、物质的)的认知和行为活动。 

  按照管理大师熊彼特的理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包括5个方面内容:(1)引进一种新产品(2)采用新的生产方式,(3)开辟新的市场(4)开辟和利用新的原材料,(5)采用新的组织形式。 
其实,还应包括观念和思维的创新。这是最重要的。中央党校有位教授在总结深圳特区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首先归功于制度的创新。如果没有特区拓荒者的观念创新,就不可能有制度的创新,更谈不上深圳的惊人成就。 

创新的特点

  创新的最主要特点是新颖性和具有价值。 

  1、新颖性。新颖性包括三个层次:(1)世界新颖性或绝对新颖性(2)局部新颖性(3)主观新颖性,即只是对创造者个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2、具有价值。这个特点与新颖性密切相关,世界新颖性的价值层次最高,局部新颖性次之,主观新颖性更次之。 

  大卫.史密斯发明了"邮包炸弹"梅利莎病毒,到案发时已使100万台电脑瘫痪,造成800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 

  这不是创造价值,而是价值大破坏。

创新的分类

  提起创新,人们往往联想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其实创新的种类远不止这些。创新主要有七种:(1)思维创新,(2)产品(服务)创新,(3)技术创新,(4)组织与制度创新,(5)管理创新,(6)营销创新,(7)文化创新。下面逐一介绍。 

思维创新 

  这是一切创新的前提。任何人都不要封闭自己的思维。西方有人召开头脑风暴会,就某一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注意),定的目标是1小时内想出100个。原来以为至多能想出50个,结果却是103个。

  若思维成定势,就会严重阻碍创新。有些政府部门或国营企业提出,不换脑筋就换人。就是这个道理。有的公司不断招募新的人才,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期望其带来新观念、新思维,不断创新。国外近年来还出现了"思维空间站",其目的就是进行思维创新训练。97年麦肯锡帮助平安进行改革时震动很大。当时遇到的困难主要是思维方面的。下面的案例对我们颇有启发。 

  谁接董事长的班? 

  董事长年事已高,想找人接班,可又拿不定是让位给大儿子还是二儿子。 

  董事长突然有了主意,他告诉两个儿子:前边有两匹马,黑的是大儿子的,白的是二儿子的,谁的马最后到达终点,就由谁来接班。大儿子听后在考虑如何比慢,而二儿子却飞身跨上黑马,迅速赶往终点。结果是二儿子最终接了班。 

产品(服务)创新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是产品创新。对于金融服务而言,主要服务创新。手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已从模拟机→数字机→可视数字机→可以上网的手机。手机的更新演变生动地告诉我们产品的创新是多么迅速而高级。英国70年代首创传统型分红保单。平安保险在大陆率先推出"世纪理财投资连结产品"(unit-link)。现在平安正在着手筹建call center,这在大陆也是创新。麦考密克(Cyrus McCormick)的收割机和Intel的微处理器是创新的典范。

技术创新 

  就一个企业而言,技术创新不仅指商业性地应用自主创新的技术,还可以是创新地应用合法取得的他方开发的新技术或已进入公有领域的技术创造市场优势。人们把军事上核技术转移到核电站建造上;平安保险总精算师Stephen Meldrum制定的标准被采纳为英国行业标准等等皆是创新,举不胜举。不过,我们在此很想介绍一下世界最大零售企业沃尔玛(Wal-mart )的技术创新。沃尔玛1985年启用Hughes Network Systems 六频道人造卫星。老板Sam Walton通过录像带可以同时对所有员工讲话作培训,每一家分店都与阿肯色Bentonville总部相连,分店的温度、销售业绩、顾客的停留时间、购买行为模式等信息统统汇集到总部。沃尔玛还是世界上第一家试用条形码即通用产品码(UPC)技术的折扣零售商。1980年试用,结果收银员效率提高50%,故所有Wal-mart分店改用条形码系统。 

组织与制度创新 

  组织变革和创新的理论基础是系统理论、情景理论和行为理论。系统理论--组织是一个开放、有机和动态的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成,即技术系统、管理和行政系统、文化系统。其特点是相互联系,一处改变,其他会跟着改变。典型的组织变革和创新是通过员工态度、价值观和信息交流,使他们认识和实现组织的变革与创新。情景理论--在企业中没有一个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好管理理论和方法。行为理论--企业中人的行为是组织与个人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企业的组织变革和创新,改变人的行为风格、价值观念、熟练程度,同时能改变管理人员的认识方式。 

  组织与制度创新主要有三种: 

  1、以组织结构为重点的变革和创新,如重新划分或合并部门,流程改造,改变岗位及岗位职责。调整管理幅度。 

  2.以人为重点的变革和创新,即改变员工的观念和态度,知识的变革、态度的变革、个人行为乃至整个群体行为的变革。GE总裁韦尔奇执政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革GE这部老机器。有一个部门主管工作很得力,所在部门连续几年盈利,但韦尔奇认为可以干的更好。这位主管不理解,韦尔奇建议其休假一个月:放下一切,等你再回来时,变得就像刚接下这个职位,而不是已经做了4年。休假之后,这位主管果然调整了心态,象换了个人似的。 

  3.以任务和技术为重点,任务重新组合分配,更新设备、技术创新,达到组织创新的目的。

管理创新 

  前面提到,世上没有一个一成不变、最好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环境情境作为自变量,管理作为因变量。Intel总裁葛洛夫(Andrew Grove )的管理创新:(1)产出导向管理--产出不限于工程师和工厂工人,也适用于行政人员及管理人员;(2)在Intel,工作人员不只对上司负责,也对同事负责:打破障碍,培养主管与员工的亲密关系。有人把管理创新划入组织与制度创新之中。 

营销创新 

  营销创新是指营销策略、渠道、方法、广告促销策划等方面的创新。马总的报告《平安新价值管理文化--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完善平安企业文化》中提到的彼得·沃首创保险电话直销。上海寿险提出"营销文化"的概念。重庆产、寿、证联袂进行交叉销售,并创办客户学校,为客户和准客户提供综合服务。通过文化促销,重庆产险获承保一家美资电厂。Avon的直销和Amway的传销皆是营销创新。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指企业文化的创新。以价值最大化为导向的平安新价值管理文化就是创新。平安厦门分公司(寿险)传经送宝,帮助厦门地税部门创建税务文化。

什么是创新管理 
  创新管理是什么?创新管理有三种互有联系的不同含义:1、管理的创新,2、对创新活动的管理,3、创新型管理。创新型管理不同于守旧型管理。它把创新体现在管理过程中,而且要求整个组织和成员是创新型的。 

  当今的趋势是由单项创新到综合创新(全方位创新),个人创新转向群体创新。 

如何创新 

  首先,树立全方位创新理念,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前面介绍的七种创新,缺一不可,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强大动力,不可偏废。创新激励机制至关重要。

  任何工作岗位都需要创新,也存在创新的可能,不管该岗位是多么平凡。请看下面的案例:

  德国农民卖土豆时把土豆分成大中小三类,这样卖比混着卖能赚更多的钱,但分土豆工作量大,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汉斯家卖土豆时从不分捡,但也能卖好价钱。奥秘何在?原来他们先把土豆装进麻袋,然后再选颠簸不平的山路走,等到城里时,小的落在下面,大的在麻袋的上面。道理就这么简单。

  平安将创新作为企业价值观之一,平安团队价值观--"团结、学习、活力、创新";平安经营理念--人无我有、人有我专、人专我新、人新我恒。 

  其次,企业具备鼓励创新的开放系统,倡导学习和提升个人工作技能。营造集思广益的氛围,中高层以上管理人员鼓励并善于采纳下属意见,员工普遍习惯于采纳同事的意见。许多跨国公司都建立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 

 深化国企改革与建立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问题
点击数: 31 更新时间:2010/5/14 15:01:26 www.zxwh.com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不包括改革开放以前的漫长岁月,仅从1979年算起,也已经二十年以上了。但除极少数以外,从总体上看,至今仍没有摆脱活力不强、效益不高的局面。致使相当多的企业长期处于亏损或虚盈实亏的状态,运转起来越来越困难。

为什么国有企业的改革,几十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除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积累下来的一大堆历史包袱太重,如富裕人员太多,负债率太高,企业办社会的负担太重和退休职工的比例太大等等,一时很难解开、轻装上阵以外,其关键原因,经过长期反复实践,现在已经看得越来越清楚,最主要的还是在主观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太深,很难转变。

由于长期以来,我们把国有企业不仅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企业,而且一直认为,它是公有制企业中最好和最高级的形式,在经营范围上只能扩大,不能缩小;在行政管理上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因此,至今在全国各经济领域中,国有企业几乎仍然无所不在;政府对经营者几乎仍然实行着一种直接任免,奉命上岗,既无激励,又无约束的制度。其结果必然是,国有企业因为一种上下级的行政隶属关系,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就可以随意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经营者对企业经营好坏往往就既无动力,也无应有的压力,企业势必就可以用各种理由吃国家的“大锅饭”,效益效率肯定不高。改革要扭转这种局面,除了应当适当缩小国有企业的范围,将一些既不是必须由国家举办和控制,且效益又不好的企业,逐步转为非国家所有外,最有效的办法,是搞好两个方面的重要制度创新:一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创新,包括产权所有制的创新和产权组织制度的创新,建立起一种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制度,以解决国有企业就是全民企业,名义上人人都是所有者,实际上人人又都可以不负责任的问题;二是国有企业经营者制度的创新,包括对经营者的市场选聘制度和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解决国有企业由真正优秀的经营者来负责经营和国有资产的尽可能保值增值问题。而且,这两个方面的制度创新是紧密联系起来的,缺一不可。没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创新,就谈不上经营制度的创新;只有产权制度的创新,没有经营者制度的创新,国有企业肯定还是搞不好的。但由于传统观念的障碍,长期以来我们就不可能用这两种制度创新的办法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而只能一次又一次地采用种种政治风险不大、比较容易推进的办法。其效果当然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如:

——调整国有企业的隶属关系。1957年和1970年我们曾经两度用这种办法进行改革,即把原来由中央各部管理的企业,绝大部分下放地方管理。结果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导致了经济混乱。为了扭转经济的混乱局面,不久就只好又收回中央各部管理。也就是说,经过两次“团团转”的循环,即“一管就死,一死就叫,一叫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又管”,从那里开始,转了一圈,还是又回到了那里,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调整国有企业的利益分配关系。即从原来的国有企业财务统收统支,利润全部上交,改为多种形式的企业利润提留,包括利润分成、利改税和利润上交承包等。从1979年到1991年,搞了十几年,国有企业的盈亏状况不但没有改善,亏损企业的比例反而从不到20%上升到“三三制”,即三分之一亏损、三分之一虚盈实亏,真正盈利的只剩三分之一。效果也很差。

——调整扩大国有企业的自主权力。从1992年下半年到1997年,搞了差不多五年,名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实为扩大十四个方面的自主权。但因为观念没有转变,政府同企业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照样存在,绝大多数企业的自主权并没有真正放下去。极少数企业放下去了,但往往又放过了头,把所有的制约监督权力也下放了,变成了内部人控制,导致类似于志安外逃、褚时建被判刑等种种严重的后果。 在此期间,1993年中共中央在制定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鉴于以上改革办法都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曾明确提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解决深层次问题,着力进行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正确目标。但因为观念没有转变,认识没统一,在客观上又出现了长达几年的产权改革究竟是姓“公”姓“私”,现代企业制度究竟姓“社”姓“资”的争论。导致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不仅在面上不可能深入进行,即使在百户企业中的试点,也没有真正推开。

有鉴于此,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并且重申,其基本标志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推进的重要方法:一是要采用多种形式,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一是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要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组。这些论述,不但奠定了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而且对国企改革不能涉及产权改革的传统观念,也是一个很大的思想突破。前不久通过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不仅继续坚持了十五大有关国企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而且对如何推进改革的方法有了许多新的发展。如明确提出了,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通过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来解决国有经济分布过宽,整体素质不高,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不仅进一步重申了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必须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组,而且对如何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组,也规定了一系列有效的办法。从而为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为此,在这里我们完全可以预期,有关上述国有企业深化改革需要做到的第一种制度创新即企业产权制度创新,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将有可能根据十五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和对国有企业职能的定位,基本按照以下四种不同分类,逐步得到落实与推进。即:

1、属于国家需要继续独资的企业。基本包括决定中所讲的: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等三种企业基本上仍由国家独资经营。因为这类企业,同我国的国防、金融和财政安全密切相关,对保证人民生活与社会稳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继续由国家独资经营,尽管由于其体制机制不太活,收费不能太高,效益效率不一定很好,但这是国家应有责任,可以更多地重视其社会效益,从全局上看,继续由国家独资经营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还是利大于弊的。

2、属于国家必须坚持控制的企业。基本上包括决定中所讲的支柱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要继续由国家控制。因为这类企业一般都是经济中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先导性的企业,其供应和价格是否稳定,对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支撑和导向作用。因此,国家一定要能够控制,但一般不一定要继续由国家独资,可以改为国家控股,包括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以既利于企业的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减少补贴,提高效益,又大大降低过去用独资办法来控制这些企业给国家带来的高昂成本开支与经济损失。

3、属于国家可以参股的企业。主要指不包括在上述两大类以外的其他行业中尚有较大发展前景和国家还不愿意很快退出的企业,但也不必继续由国家独资或者控股,而可以改为国家参股。至于对什么样的企业参股或不参股,是多参股还是少参股,应该根据两个条件来决定:一是国家财政有没有资金;二是能不能赚钱。财政有资金、能赚钱就参或者多参。反之就少参或不参,以既更好地促进企业和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又有效维护国家应该而又可能得到的利益。

4、属于国家应该退出来的企业。主要指上述三大类以外的其他大量企业,即既不需要国家独资,也不必由国家控制,而且又不值得国家参股的企业,国家就应该逐步退出来。退出的方法可以有多种,或者破产、倒闭、兼并;或者采用各种方式,有偿转让为非国有企业,包括集体、外资、私人和个体。退出的时间,宜早不宜晚。因为,这类企业,一般都经营不好,效益不高甚至长期是亏损,净资产不多甚至已经资不抵债了。退出越晚,损失浪费越多,积累的包袱越重,最终需要国家兜底偿还的开支越大,肯定是得不偿失的。当然,在退出时,有三个问题必须妥善处理好:一是不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或流失;二是不能造成职工的生活无保障;三是不能造成对银行的债务悬置甚至赖帐,从而导致大量的后遗症,增大金融风险,影响社会稳定。 当前,在实践中可能出现的主要矛盾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产权制度创新在相当程度上推进了,如绝大多数企业都逐步进行了公司制改组,但企业经营者的制度却仍然是老的一套,创新明显滞后,从而势必导致按照上述分类改革以后,仍然继续保持国有或国有控股的企业,由于经营者的选人不当,或者其本身素质不高,或者缺少必要的激励和制约,企业的经营管理与经济效益仍然不好,从而直接影响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的效果。因为,国内外许多企业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一个企业要搞好,至少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企业的体制与制度比较合理;二是有一种或者几种在市场上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三是有一个优秀的经营者或经营者集体。而且,在这三条当中,优秀的经营者和经营者集体往往又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这在国有企业也不例外。因此,要真正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除了要认真搞好国企产权制度的创新以外,必须同时搞好企业经营者制度的创新及其相应的激励和约束问题。

在一些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中,对于企业经营者的选择和管理,一般已经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或比较成功的办法,如通过市场物色对象、双向选择、竞争应聘上岗;对搞得好的采用优厚的年薪制、奖励制和期股制等予以激励;对搞得不好的通过减薪、降级、停职、解聘,予以严格的制约等。这些办法,我们都可以参考借鉴,但也不可能完全照抄、照搬,因为我们的国情不一样。从我国当前现实出发,要真正搞好国有企业经营者制度的创新,较快建立起一套对经营者既有激励、又有约束的机制,我初步考虑急需做好的工作主要有:

5、要尽快建立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经营者市场。经营者特别是优秀的经营者,即一般所说的企业家,在我国是一种很稀缺的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包括经营者资源的配置,都有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基础。  公共管理基本问题初探
点击数: 30 更新时间:2010/5/14 15:23:42 www.zxwh.com
摘要:公共管理(学)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公共管理的主体、客体和方法等基本问题作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尤其要注意我国公共管理与西方公共管理的本质不同。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决定了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态势。我国公共管理要坚决贯彻中国共产党领导原则;要立足中国国情,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体系。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公共管理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总体上看,公共管理对我们还是一个新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对于公共管理领域的一些基本问题,如公共管理的主体、客体和方法,仍然需要做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一、公共事务——公共管理的起点


   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没有公共事务,就没有公共管理。所以,研究公共管理,首先要明确公共事务的内涵、性质与范围问题。


   在西方,公共事务是与私人事务相对的概念,是指提供关涉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相关活动。从根本上讲,这种观点来自社会契约论。个人经由社会契约而结成国家,在组成国家的过程中,个人把裁判纠纷等自然权利让渡给国家,形成政治权力,由此,国家的基本职责就是管理这些个人无法完成或不愿承担的事务,即公共事务。在这样的逻辑下,国家管理公共事务就是要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需要,当然也就是符合全体社会成员“公共利益”的。这种看法片面强调了公共事务与全体社会成员的相关性,没有揭示出国家管理公共事务的本质,也没有反映出国家是为谁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在保护和实现谁的利益。


   我们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所谓公共事务,是指该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把社会控制在“秩序”范围内,推动社会发展,所进行的满足社会成员共同需要与要求的一系列社会活动。它具有四个主要特征:一是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的公共利益必然反映出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也必然满足统治阶级的根本需要。二是公益性。公共事务的表现形式是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不能只为供给方单独享有,而是会使社会成员普遍受益。因此,从形式上看,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一定范围的社会公众。三是多样性。公众对公共物品和服务质与量方面的需求偏好千差万别,而且呈现出不断变化的趋势。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种类繁多。内容广泛,同时也决定了公共管理方式。方法的多样化。四是层次性。公共事务所针对的是不同层次的公共问题,所涉及的社会成员范围有大有小,由此,公共事务可分为全球性公共事务、全国性公共事务和地方性公共事务等不同层次。其中,阶级性与公益性是公共事务的本质属性,多样性与层次性是公共事务的表现形式。


   由于不同的公共事务在阶级性和公益性特征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可以根据这一点从理论上把公共事务分为政治性公共事务和社会性公共事务两类。所谓政治性公共事务,是指与国家政权建设紧密相关,涉及国家政权稳定和国家政治发展的,需要依靠国家强制力加以解决的公共事务,如军事、外交。司法、维护公共安全等。政治性公共事务具有明显的阶级性特征,但同样具有公益性,比如,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不仅对统治阶级有利,也对被统治阶级有益。社会性公共事务是不必然依靠国家强制力来解决的公共事务,如教育。科技。公共交通、医药卫生等。这类公共事务与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显示了较强的社会公益性,但在阶级社会中,任何社会性公共事务同样具有阶级性,都必然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与利益。


   在阶级社会,国家承担着管理两类公共事务的职责,对政治性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称为政治职能,对社会性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则称为社会职能。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政治职能是为了人民当家作主,社会职能是为人民服务,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表明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其活动方向、总作用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在政府职能转变问题上要注意防止一种错误倾向,即把我国当前政府职能的转变片面理解为以社会职能代替政治职能,强化社会职能必然要以弱化政治职能为前提。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割裂了国家职能的内在统一性。事实上,强化社会职能只是政府职能重心的转移,并不意味着要弱化国家政治职能,相反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政治职能,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公共事务管理的历史沿革及公共管理的产生


   伴随着公共事务的产生,人类社会就出现厂对公共事务管理的社会活动。从历史上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在主体、客体和手段方面有所不同,根据这些方面的差异,可以把公共事务管理的发展粗略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早期成长阶段,从公共事务管理产生之初起一直到19世纪中叶。这一时期还可以分作两个阶段:门)在原始社会中,仅存在简单的社会性公共事务,社会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自我管理;门)在国家产生之后,政治性公共事务产生并日益突出,政府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当时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主要运用的是经验式的管理手段。


   第二阶段是公共行政阶段,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阶段中无论是政治性公共事务还是社会性公共事务,其内容和范围都迅速扩大,迫切需要通过有效管理来满足社会共同需要;政府最终成为公共事务管理最重要的主体,主要运用行政手段,保证公共事务管理的有序规范。


   第三阶段是公共管理阶段,从周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在这一阶段,社会性公共事务的内容和范围更为扩大,复杂性大大提高。主要依靠政府管理公共事务暴露出诸多弊端,由此引发了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的政府改革浪潮,公共事务的管理主体日趋多元化。另外,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许多管理方法被引入公共管理之中,公共管理手段趋于多样化。


   可见,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古已有之,但长期以来,或者是特定的社会条件限制了政府参与或不需要政府参与,或者是政府力量过于强大而拒斥了社会参与,一直没有形成政府与社会合作管理公共事务的社会条件,换句话说,一直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管理”,当然也不会产生单独的公共管理学科。今天我们所说的公共管理实际上是指对公共事务管理的一个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形成了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的。开放的管理体系。具体来说,公共管理就是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进步,在互动合作过程中,采取一定方式。方法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活动。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将越来越依靠社会自身的力量,在国家消亡之后,国家权力复归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将完全依靠社会自身力量来完成,公共管理这一特定的历史范畴也就会结束其使命。


   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也开始了行政管理改革。其根本的动因来自于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国家与企业。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变化,传统的政府行政管理模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必然要求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观念。方法。体制等方面进行彻底变革。尽管这种变革和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原因不尽相同,但总体上看,我国的行政改革也开启了公共管理的进程,这一进程与国际上从公共行政向公共管理的发展趋势相契合,同样需要我国学者和实际工作者重新思考公共事务管理的主体和方法等问题。


   三、公共管理的主体分析


   公共管理是以公共事务为主要对象的管理活动。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和公共事务本身的层次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公共管理主体的多样性。


   在我国,依据管理主体与公共权力中心的距离,可以将其划分为六类:第一类是直接掌握公共权力处理公共事务的国家机关(广义的政府),也可称为权力组织;第二类是执政党,它在权力组织的形成和运行过程中有着正式的。合法的。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第三类是政治团体,它们与国家权力不具有正式的。直接的。法律程序上的联系,但是也与国家权力相关,如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第四类是依靠法律和政府授权来处理公共事务的公共部门,如各类事业单位等;第五类是在政府指导下,由基层群众组成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第六类是不依靠公共权力来处理公共事务的民间组织,一般分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两类。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中介组织将伴随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发挥越来越显著的作用,成为不可或缺的公共管理主体。可见,随着与公共权力直接联系的紧密程度由强至弱,不同主体所处理的公共事务的性质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政治性趋于减弱,而社会性趋于增强。总之,公共管理的主体应该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开放式体系。目前,这一体系的构成是: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政府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各种非政府公共部门。自治组织和社会团体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这种公共管理的主体体系与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主体范围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我国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党的领导保证了公共管理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在西方国家,政党主要围绕选举和议会开展活动,组织松散,派系斗争激烈,充满权力倾轧,因此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共事务管理主体。而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在公共管理中的领导地位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也是历史经验所证明的。当然,党在公共管理中的领导地位并不意味着党要作为一个权力组织直接管理公共事务。党的核心地位和领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来实现的   营销案例,重塑 “李宁”
点击数: 34 更新时间:2010/5/14 15:23:48 www.zxwh.com
在遭遇成长的上限之后,李宁公司开始激活业已老化的品牌,使自己的品牌成为一种被高度认知的价值承诺:它提供的决不仅仅是体育用品,而是一种生活品质和生活境界。李宁重塑品牌的一系列动作可圈可点,但要有效地激活一个老化的品牌,还有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本刊特约记者原燕飞一个个普通的男孩女孩,出现在很平常的马路、天桥、空地、天台、胡同,没有专业的运动场地,没有观众,没有喝彩,他们正在跑步、踢足球、打篮球、打羽毛球……一切看似平常……他们都身着李宁服装,眼神里流露出对运动无尽的专注与陶醉― 
―他们好像已经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小院里晾着衣服,他们站在两边打网球;胡同中的铁门上划上一个白圈,就成了投蓝板;屋子里,一个孩子以一个标准的投蓝动作干脆利索地关了灯钮……最后,画外音响起:“只要你想,一切皆有可能”。

 

这是李宁公司新的广告片呈现的情景。广告在世界杯期间投入播放,长达一分钟。

一位一直关注李宁公司的广告从业者说:“这个广告跟以往的李宁广告的风格完全不同,让人耳目一新。定然有高人指点。”成功的广告可以称为“意义的快速注射”――用精心营造的场景,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丰富的意义传达给受众。曾经为诺基亚、宝洁、微软、SAS等公司做过广告策划的托马斯?盖德(Thomas Gad)认为,一个成功的品牌应该有四个维度:功能效用、社会身份认同、情感的享受和心灵的感召。与之相应,一个成功的广告要让其目标受众迅速地产生对产品或服务的认知,意识到这种品牌给予自身的身份归属感,体验到一种使用同类产品或享受同类服务时难以体验到的感受,最后――也是最难达到的,是感受到一种生动的生活信念和生活境界。

如此看来,李宁公司新推出的这个广告是相当成功的。与它以前推出的广告主题(“我运动我存在”,“运动之美,世界共享”,“出色源自本色”)相比,“一切皆有可能!”(Anything is possible!)给LI-NING品牌的定位精准得多。在年轻、充满活力的人面前,外界的限制都形同乌有,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可以从无到有,“一切皆有可能!"。它以生动可感的画面,向观众强烈地暗示一种价值承诺:拥有李宁牌产品,不仅仅是拥有一种生活用品,而是拥有一种生活质量人生境界。

这非同寻常的“一分钟”透露出一个重大的信号:LI-NING牌将会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它标志着李宁公司谋划已久的重大工程――重塑LI-NING――全面启动了。

成长的上限在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上,李宁的销售收入是8亿多,位居第一,相当于耐克和阿迪达斯在中国销售额的总和。(图一)

但这些年从来都没有超过10亿。(图二)

这是任何一个公司都可能遇到的难题:在经过成功的快速扩张后,企业成长的速度骤降,直至原地踏步,甚至退步。企业上下都感觉到,有一种近乎魔障的东西在阻止企业的规模、效益无法再向上增长。

在李宁公司总经理张志勇的眼里,这一切意味着李宁品牌已面临着危机。张进入李宁公司已有9年,去年3月份接任北京体育用品公司的总经理。在此之前,他先后做过财务会计、财务主管、财务部经理和财务总监。

财务出身的张志勇天生对数字敏感,喜欢从数字中发现问题。他把李宁与耐克、阿迪达斯在不同的城市的销售额作比较,发现李宁在对品牌不太敏感的二类城市售额一直都不错,而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品牌充斥的大城市,李宁的销售额总是上不去。这可以自然地得出一个结论:李宁的品牌号召力已经停滞,或者在衰减,公司已陷入品牌老化的困境,虽然这种困境还没有到毁灭性的程度。

2001年4月,张志勇请盖洛普公司为李宁品牌做了一次全面的消费者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出李宁牌的种种问题:

一,目标消费者不清。李宁公司管理层定位的目标消费者是:年龄在14到28岁之间,学生为主,大中城市,喜爱运动,崇尚新潮时尚和国际化的流行趋势。但真正购买李宁牌体育用品的核心消费者的年龄在18到45岁之间,居住在二级城市,中等收入,非“体育用品的重度消费者”。(图三)

二,品牌面临被遗忘的危险。品牌的忠诚度很高,但忠诚的消费者是崇拜李宁的那代人,更加年轻的新生代并不知道李宁是谁,对新生代追逐的流行时尚,李宁品牌是隔膜的。(图四)

三,品牌的个性不鲜明。在真正的消费者眼中,李宁牌的个性是与李宁本人的形象连在一起的,是具“亲和性、民族的、体育的、荣誉的”,并非是李宁公司最近几年奋力打造的“年轻的、时尚的”品牌个性。(图五)

四,李宁牌的产品线不断的扩张,很难搞清楚他的“旗舰产品”是什么。更多的产品会使得消费者无法弄清楚“李宁牌”到底是什么概念。

著名的营销专家戴维?奥戈尔维说:“任何一个傻瓜都会做成一笔生意,然而,创造一个品牌确需要天才、信誉和毅力。”李宁过去是现在仍然是一个品牌,但它的“品牌力”在悄悄衰减。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品牌重塑,李宁公司或许会成为一个在一些品牌意识不强的地方做成一笔笔生意的公司,而在成熟的市场中,这个品牌可能会逐渐淡出。一个没有强大品牌号召力的公司,将会在市场上遭到两面夹击:一面是深入人心的品牌产品(如耐克和阿迪达斯),一面是没有品牌力但具有价格优势低档产品,而它自身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两类产品会像两个无形而巨大的吸盘,将李宁公司已有和潜在的顾客吸过去。

所以,品牌重塑势在必行。

不要再提类似这样的口号了――不做中国的耐克,要做世界的李宁。也不要再提李宁要国际化了。注意,最棘手的事情是,如何取得新生代对李宁牌的信赖,如何解决品牌老化的问题。

重塑李宁新品牌定位品牌老化问题给张志勇非常大的压力。张觉得关键是建立一个组织机构,来负责品牌的整体规划。但是,因为体育产业在中国尚未成熟,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很多都是经验型的,没有张需要的那种人才。所以,这个团队只能“从天面降”,“李宁需要快速建立完整的Marketing体系,引进一种方法论,至于体育行业的经验,可以在做的过程中不断体验。”2001年10月,李宁公司组建了营销部门,下面分为市场部、销售部和营运支援部。全力负责重塑李宁牌的工作。

营销总监王鹂,来自于班尼路,是第一批为班尼路作市场的元老,开始进入班尼路时做销售部经理,离开的时候是班尼路的总经理。王鹂2000年来到李宁公司,开始做的是销售部。在组建这个品牌重塑的团队的时候,王被提升为营销总监。

王鹂把自己在班尼路掌握的零售终端方面的经验引进到李宁公司来。“产品是一件件被人卖出去的,因此生意很大程度取决于终端的水平,这是连锁经营的优势和前提。这方面有一些做的不错的品牌,象班尼路、佐丹奴这样的公司,它们的终端很厉害,它们像麦当劳一样的标准,对生意有非常直接的控制和帮助,我们也希望我们的零售终端做到这一点。”王再一次强调零售终端的重要性。

市场部经理是在可口可乐做了6年多市场部经理的徐伟军。徐大学毕业以后一直都在可口可乐。徐非常谨慎,对他来说,对李宁品牌重塑的压力很大,徐认为每一个决策都必须谨慎而行。

首先,他进行公司内部的访谈,跟基层的销售人员和各个部门的经理沟通,得到很多关于品牌的片断的认识。

接下来,徐在市场部进行头脑风暴,尽可能激发李宁牌的品牌联想。最后初步选定的是“时尚和运动”、“潜能和运动”这两组联系。

然后他又做了32场消费者座谈,挖掘出消费者对李宁牌的想法。经过定性和定量的研究,他发现消费者更加看重的是运动和潜能的关系。

通过对消费者的调研,一个关于李宁牌的新的品牌个性渐渐浮现出来了。李宁要做成一个运动时尚的体育品牌,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李宁牌应该是亲和的,魅力的,时尚的。李宁牌应该给消费者两个利益支持点:功能性的利益和体验上的利益。而对于体育用品来说,其功能性与体验性是天然相通的。这两者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一切皆有可能”(Anything is possible!)。

“一切皆有可能”的品牌概念就这样被挖掘出来。

新的定位出来以后,整个公司立即开始以这个定位来统一公司对外的口径。公关及品牌经理张庆说:“‘一切皆有可能’是一个品牌精神,如果这个品牌精神融入到消费者心目中的话,那我们的品牌是无法战胜的。”

广告代理商接下来要做的事是选择一个好的广告代理商来负责品牌管理。公司邀请国际著名的5家4A广告公司参加广告比稿。为了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广告公司来传达新的品牌定位,公司决定精挑细选。

评价广告公司的标准有三点。第一,能否提出一个关于李宁公司长远的品牌策略和营销策略;第二是能否制作出一个符合新定位的广告片。第三是报价。

广告片出来以后,徐伟军把广告片拿出去测评。被邀请来测评的观众,有李宁的消费者,也有非李宁的消费者,公司让他们评选出一个他们最喜欢,也最能够刺激他们购买欲望的广告片。

最后,经过细致的评选,代理宝洁、麦当劳的李奥贝纳的方案胜出。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个广告,的确是出自高手。

品牌形象店张志勇当然看重广告的效果,但他更看重的是跟消费者的直接沟通。他要探求一种新的、可行的品牌沟通的模式。

他说,“盖洛普的调查显示,李宁牌给消费者印象最深的是李宁的体育赞助和众多的专卖店。但专卖店是一把双刃剑,店多可以使销售额增加,但消费者反映李宁的专卖店服务不好、店面形象不佳。这给我压力的同时,也给了我一个机会,如果我做得好的话,就会与消费者有直接的沟通。”“做得更好”的专卖店就是品牌形象店。他决定把品牌沟通的工作交给营运支援部去做――开形象店。目前,品牌形象店正在筹划的过程中,第一个试点计划7月份在亚运村开业。

在营销学上,与著名的4P理论相提并论的,是4C理论。4C即顾客的欲望和需求(Consumer's&nbs

 浅论秘书学的研究领域--兼论秘书学研究的重复现象
点击数: 28 更新时间:2010/5/14 15:24:01 www.zxwh.com
  在秘书学的研究与教学中,常有人为秘书学的研究领域难以界定,以及秘书学与相关学科的重复现象而困惑。如何解除这一困惑呢?笔者曾作过较长时间的思索,现将其结果整理成文,以就教于行家。


一、重复现象岂容忽视


在秘书学的建设中,重复研究的现象较为普遍,且迄今未能引起秘书学界的重视。如果此种现象继续存在与蔓延下去,不仅会影响秘书学的发展和成熟,而且也不利于秘书学的教学及秘书专业的课程建设。

秘书学研究的重复现象,是指秘书学与文书学、公文写作、档案学和行政管理学等相关学科在研究上出现的某些相同或相似之处。其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秘书学与文书学重复。现有的劝书学著作(教材),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有文书学的内容,但大多是照搬文书学的研究成果,如文书的一般知识,文书工作的任务和原则,文书处理的程序和要求,乃至文书立卷业务,等等。笔者案头的一部秘书学著作,以全书近六分之一的篇幅,详细论述文书和文书工作,包括文书立卷业务。 ①

其二,秘书学与公文写作重复。多数秘书学著作(教材),都把公文写作的部分内容作研究对象,而且多从微观操作上进行研究。其中有各种通用公文的写作,也有机关应用文的写作,还有经济文书、涉外文书和交际文书的写作,甚至学术论文的写作。如笔者所藏的一部企业秘书著作,有近一半的篇幅是论述企业公文的写
作。②另有一部秘书学著作,则以超过三分之二的篇幅论述各种应用文体的写作,酷似一部应用写作教科书。③

其三,秘书学与档案学重复。
有相当多的秘书学著作(教材),均以独立的章节和较长的篇幅论述档案和档案工作,主要是机关档案工作,其内容与档案学的的某些部分并无二致。如笔者备用的一部秘书学著作,系统地论述了档案工作的性质,档案工作的原则和档案工作的作用,以及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提供利用等业务知识,此外还介绍了档案室的类型、任务和制度。“这些内容,显然与档案学特别是档案管理学的有关部分一模一样。由笔者主编的一部秘书教材,亦将机关档案工作划归秘书学的研究领域。⑤

其四,秘书学与行政管理学重复。
有一部分秘书学著作(教材),或多或少地撷取了属于行政管理学的内容。如笔者手头的一部秘书著作,在“行政与行政管理”的标题下,分六节论述了行政管理与行政原理,行政领导与行政决策,行政组织与行政机关,行政法与行政方法,人事行政与财务行政,行政改革与行政效率等与秘书学关系不大的内容。“另有一部秘书学著作,则以相当的篇幅论述了诸如基建、房产、物资、财务、车辆、食堂、宾馆、招待所和机关环境等后勤工作。⑦

不难看出,秘书学研究的重复现象是普遍的,也是严重的。难怪有人怀疑秘书学能否成为一门科学,也难怪有人认为秘书学不过是多学科的拼凑,尽管看法失之偏颇,但问题确实存在,其症结何在呢?以笔者之见,大体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由于秘书学发展迅猛,致使许多研究者忽视了对秘书学自身理论的研究,如秘书学的学科对象、学科分类、研究内容、研究领域、知识体系和相关学科等。从一定意义上讲,秘书学的兴起是在理论准备不足的背景下开始的,带有某些先天不足的成分。

第二,由于秘书工作与文书工作、文字工作和档案工作密不可分,而且秘书工作迄今包含文书工作和文字工作,因此秘书学与文书学、公文写作和档案学的交叉或重复,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加之秘书学的研究没有处理好借鉴与创造的关系,又助长了重复现象的发生。

第三,由于秘书学评论落后于秘书学研究,学术上的是非缺乏必要的争鸣与批评,象秘书学研究领域如此重大的理论课题,迄今未能开展认真的讨论。因此,使出现了秘书学著作虽然纷纷问世,而重复现象却依然如故的态势。

二、研究领域能否划定

任何一门科学及其分支学科,因受学科对象的规定,都有其特定的研究领域。那么,如何给秘书学的领域划分界限呢?笔者认为,这需要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首先,是认识问题。在划分研究界限的认识上,必须坚持两点论:一方面要承认,给秘书学划定研究领域,到头来可能只是一种姿态而已,甚至有失败的危险。这是因为,不同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研究兴趣、研究重点、研究层次、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再说,任何一种划分,哪怕是最权威的划分,也缺乏约束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要承认,如果不大体上划分其研究领域,那就会出现两种后果:一是漫无边际地研究,致使秘书学无所不包;二是研究领域过窄,致使秘书学的研究难以拓展。不论是哪一种后果,都有碍于秘书学的建设与发展。正确的认识,应象美国社学家亚历克斯·英克尔斯所言:“那些界限应当象一件能勾画出形体的宽大的斗篷,而不应当象一套僵硬的盔甲,盔甲固然能防御别的学科的人对同一领地提出要求,但它毕竟太约束人⑧

其次,是观点问题。秘书学作为一门科学,即使研究内容再庞大,研究领域再广泛,也总是要有个界限的。要给秘书学划分研究领域,首先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即从秘书学自身发展演变的过程,去划分其研究领域。秘书学原来的研究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如清代的幕学著作,就包括刑名、钱谷、挂号、书启、征比等知识。民国时期,由于政治制度的变革,秘书工作开始侧重于文稿撰拟、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等业务,因此研究文书与档案的著作相继问世。在五六十年代,档案工作逐步独立,档案自成体系;文书工作日趋完善,文书学开始兴起。自八十年代以来,写作学另立门户,行政学走向成熟。这就是说,用发展的观点来看,有不少研究内容不断从秘书学中分化出去,不再属于秘书学的研究领域。诚然,也有些研究内容不断进入秘书学的研究领域,如秘书人才学、秘书教育学、秘书心理学和秘书美学等边缘学科。如果将已经分化出去的研究内容继续留在秘书学之中,或者将已经进入秘书学之中的研究内容继续拒之门外,都不利于科学地划分秘书学的研究领域。

再次,是途径问题。要给秘书学划分研究领域,还必须解决途径问题。笔者借鉴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认为有三条途径可供采用:一是历史的途径,即通过对早期秘书学著作的研究,寻找开创者们最为关心和感兴趣的是什么内容。从八十年代初期问世的几部秘书学著作来看,当时秘书学研究者共同关心和感兴趣的内容是秘书史、秘书组织、秘书实务和秘书人员。其中的秘书实务,就包括了公文处理、公文写作和档案工作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内容。“受其影响,在其后的秘书学著作中,大多沿袭了上述研究内容,且成一种传统。不难发现,历史的途径可使秘书学的研究领域保持相对的稳定,保证秘书学发展的连续性。但它也有僵化的危险,因为传统具有保守的天性。二是现实的途径,即通过对近期秘书学著作的研究,探讨研究者们最关心的是什
么问题,以确定秘书学的研究领域。从九十年代初期间世的十余部秘书学著作来看,除了继续保留秘书史、秘书组织、秘书实务和秘书人员等传统领域外,又新增加了辅助决策、沟通信息、督促检查、公共关系和办公自动化等内容。⑩这种变化,不是研究者心血来潮,而是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秘书学研究的重复现象依然存在,且有不断扩大之势,除了沿袭公文处理、公文写作和档案管理等内容外,行政管理学的某些知识成为秘书学的研究领域之一。显然,这是某种程度上的倒退。三是比较的途径,即通过对秘书学与相关学科的对比分析,从总体上区分各自的研究范围,将不属于秘书学的内容归还给相关学科。

三、秘书学领地知多少

划分秘书学的研究领域,应本着宜宽不宜窄的原则,从而勾画出一件形体宽大的“斗篷”来。笔者根据现有的秘书学著作(教材),拟将秘书学的研究领域界定为四个区域、25项内容:

(一)秘书史

秘书史主要研究秘书活动起源、形成和发展演变的过程,其任务有三:一是描述秘书活动的演进过程;二是总结秘书活动的历史经验;三是探讨秘书活动的发展规律。秘书史的研究应包括以下内容:(1)中国秘书史,即综合研究中国秘书活动起源、形成和发展演变的过程;(2)外国秘书史,即综合研究外国秘书活动起源、形成和发展演变的过程;(3)国别秘书史,即研究某一国家或地区秘书活动发展演变的过程;(4)断代秘书史,即研究某一朝代或某一历史阶段秘书活动发展演变的过程;(5)专题秘书史,即专门研究某项秘书活动发展演变的过程;(6)秘书思想史,即研究历史上不同阶级、阶层和人物关于秘书活动的理论和主张。

(二)秘书理论

秘书理论是泛指关于秘书现象、秘书活动和秘书学自身的理性认识成果。其基本职能有三:一是描述;二是预言;三是解释。①秘书理论研究应包括如下内容:(1)基础秘书理论,即研究秘书学自身的理论,如秘书学的学科对象、逻辑起点、知识体系、相关学科、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和历史演进等。(2)应用秘书理论,即研究秘书活动及其构成要素的理论,如秘书活动的性质和特点,秘书活动的职能和效率,以及秘书活动的主体、秘书活动的对象、秘书活动的空间和秘书活动的媒介等。此外,还有行业或部门的秘书活动。(3)交叉秘书理论,即研究秘书学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边缘学科的理论。

(三)秘书业务

秘书业务是指秘书人员或秘书部门的专业工作,由于秘书工作的范围较为广泛,且有扩大之势,秘书业务也随之不断增加。其主要内容有:(1)文字工作,即文稿的撰拟和审核工作;(2)文书工作,即文书的制发、传递、办理和保管工作;(3)信息工作,即信息的收集、加工、提供、存贮和检索工作;(4)协调工作,即组织之间、工作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与改善工作;(5)督查工作,即对重大决策、中心工作、重要行
动和领导交办事项的督促检查工作;(6)信访工作,即人民群众的来信处理和来访接待工作;
(7)提案工作,即对人大、政协、职代会等所提意见、建议、批评、提案和议案的办理工作;(8)会
议工作,即对会议和会谈的准备、组织和善后工作;(9)接待工作,即对客人的迎送、招待.  关于公共管理研究的综合评述
点击数: 32 更新时间:2010/5/14 15:24:07 www.zxwh.com
我国即将启动 MPA 项目。 因为 MPA ( Master  of  PublicAdministration)被译为“公共管理硕士”,即其中的Administration被译成“管理”,而不是如以往那样更多地译成“行政”,因此, MPA内涵的外推使得公共管理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如此受人关注。我们认为,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公共管理都存在着许多重大问题尚未讨论清楚,十分有必要对其展开争鸣。比如,Public Administration 与Public Management都翻译成“公共管理”, 它们之间的区别究竟在哪里?难道仅仅是适用层次不同?有些学者认为,Administration指层次高的管理,Management指层次低的管理。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国研究生专业目录在管理科学类中,  把一级学科“公共管理”定为“PublicManagement ”,      而把二级学科“行政管理”定为“PublicAdministration”的看法,似乎从道理上讲不通。①同样,在 MBA 中Business   Administration  译为“工商管理”,  这里所用的Administration,又如何用层次的高低来解释?也有人认为Management主要用于操作层面,更多地从技术角度讨论管理问题。如果仔细查阅中外管理学的相关? 鳎孟笳庵掷斫庖膊惶妗K淙晃颐遣豢晒谧⒅卮室澹肥敌枰娑韵质等险嫠妓饕幌拢骸肮补芾怼庇搿耙话愎芾怼薄ⅰ靶姓芾恚ü残姓薄ⅰ捌笠倒芾怼钡牧涤肭鹁烤乖谀睦铮?/P>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启示


   目前我国已有许多专家学者正在研究公共管理问题,比如厦门大学陈振明教授在他主编的《公共管理学》一书中介绍了西方政府管理(行政学)的发展与演变历程中所出现的三次范式转换,即从公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再到新公共管理学的三次重大突破。②国家行政学院季明明教授在“当代公共行政的改革实践与公共管理学的崛起”一文中也指出,当代“再造政府”的行政改革浪潮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公共行政学体系,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崛起作了铺垫;公共行政、公共事务、公共政策构成了公共管理学科的三大支柱。③综合上述两位专家的看法及其他国内相关文献,应该说在对公共管理尤其是公共管理的讨论中,有两点看法是共同的。


   1.新公共管理思潮的出现与各国行政改革的浪潮是密不可分的,它有力地推动了“重塑政府运动”。在凯恩斯理论的影响下,当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干预市场并获得巨大成功时,与“市场失灵”相伴随的“政府失灵”也表现得非常明显。一方面政府对社会、市场的管理,不仅使政府所承担的任务越来越多,成为“万能政府”,而且政府对外管理的实际效率也很低,在不少方面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政府中官僚机构膨胀,效率低下,财政支出扩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要求政府进行改革。人们在“实用主义”、“小政府意识形态”、“商业动力化”④等思潮的影响下,要求政府把公共事务特别是公共物品(服务)民营化;推进社区主义,建立理想的政府、市场、社区三足鼎立的公民社会;加强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发展非政府、非营利性组织;用企业精神再造政府,把企业管理中的组织文化注入到政府组织中,提高政府部门的竞争力。


   在全社会和学术界都在反省政府的角色与作用时,英、美、新西兰等国政府掀起了一股大力推进行政改革的浪潮。在英国,从撒切尔政府起就不断提出了一系列坚持市场取向、减少政府干预的行政改革方案。从“阶段革新计划”到“公民宪章运动”,在民营化、公私竞争与融合、公共部门引进私人企业的管理机制、承诺公共服务的内容与标准、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等问题上,英国的行政改革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当然,这种改革被不少人称之为“宁静的革命”。八十年代初,美国的里根政府发动了一场大规模地放松甚至废除政府管制的变革运动,并由此设计了一种使政府官员不仅对管理过程而且要对管理结果负责的新体制。克林顿政府继续推进政府职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提出了若干重塑政府的原则与措施,如把竞争机制引入政府机构,大力降低行政成本,建立“顾客导向”的管理服务体系,以企业精神重塑政府,使政府机构成为“以绩效为中心”的组织。在这场全球化的行政改革浪潮中,新西兰的改革十分激进,因而它备受人们的关注。新西兰的政府再造运动的主要做法是:政府将那些具有商业性的职能与可以开展竞争的服务,从公共部门中分离出来;财务报告、预算、拨款等均需要考虑绩效;在政府部门中区分决策与执行两种不同功能;按契约中规定的竞争原则,在政府部门的部长与执行官之间,签定“绩效协议”、“采购协议”等,强化各自的职能。⑤


   西方国家,特别是OECD国家的行政改革及其政府再造运动,为新公共管理的兴起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践背景。“新公共管理被学者冠以各种不同的名称(如‘经理主义’、‘公共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以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等),这反映了人们对正在发生的行政改革的不同看法。尽管如此,但他们确实存在着某些共识:从传统公共行政关注管理过程中的效率转变到极大地关注管理结果以及管理者的个人责任”。⑥


   2.公共管理研究,特别是新公共管理学是在公共行政学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本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批判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理论越来越多,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新公共行政学、政策科学与公共选择学派。新公共行政学一反以往过于重视效率的价值观,在传统公共行政学的目标中加入了“社会公平”,围绕着“分权”、“参与”、“沟通”等民主行政中的若干问题一直展开讨论。同时,他们反对文官中立,认为在不平等竞争中,这种角色本质上是欺负弱势群体的帮凶。⑦政策科学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针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过于重视官僚制理论,以及把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割裂开来等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它明确地提出了要对政策制定的全过程进行研究,即从政策问题构建到政策方案制定,从政策执行到政策评估全面展开讨论,并提出要改善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公共选择理论以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为出发点,证明市场是最有效的机制,因而需要减少政府的管理职能,把一部分社会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通过市场来提供。总之,新公共行政学、政策科学、公共选择学派都从学科建设方面,有力地批判了传统公共行政学,为它的发展与完善提供一定新的理论依据。然而由于各自的弱点与缺点,它们并没有完全获得预想结果。 


   七十年代美国有许多企业管理学院将研究范围由企业内部管理扩展到外部的社会管理,产生了被人们称之“企业管理型”的公共管理模式。它不同于那种“政策科学型”的公共管理模式,而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研究公共管理,认为公、私部门的管理实质上并无大的差异,企业管理的技术与方法完全可以运用到公共部门。人们为了统一这两种模式,因而就诞生了新公共管理学这个学科。⑧尽管人们对新公共管理的基本问题仍缺乏完全共识,但象早期那样,用“公共管理”一词简单代替“公共行政”,或者视“新公共管理学”也如“政策科学”那样为“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等看法,不可能得到人们的普遍承认。


         二、中外学者对公共管理基本模式的理解


   应该说,国外对公共管理学模式的理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把公共管理的实质内涵定义为政策分析、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对外关系。也有人把公共管理界定为政治管理、资源管理与方案管理。⑨OECD公共管理委员会对“公共管理”的看法是:它更倾向于从效率、有效性和服务质量等方面来关注结果;高度集权的科层结构已为分权式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体制下,不仅关于资源配置和服务供给的决策更强调后者,而且也为民众和利益集团的反馈限定了范围;它能灵活地获得替代直接管制的可行方案,这些方案可能带来以低成本为基础的更有效的政策结果;它极大地关注由公共部门所直接提供的服务效率,包括在公共部门内部和公共部门之间营建竞争性环境;它强化了公共核心部门的战略能力,以指导政府的变革,并允许政府自动地、有弹性地、以最低成本对外部变化和各种利益需求作出反应。⑩


   我国大陆学者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多数文章还是以介绍国外研究的现状为主。我们能看到的有关公共管理的专著有三本,其中之一是我国行政学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夏书章先生的新作《现代公共管理概论》(2000年)。其他两本是陈振明教授主编的《公共管理学》(1999年)和张良教授等所著的《公共管理导论》(1997年)。下面我们仅就公共管理的定义、公共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等四个方面,从他们的著作中摘录出有关内容供讨论。


       1.公共管理(学)的界定


   只限于指政府工作的狭义公共管理(也是狭义的行政管理),而不限于指政府工作的广义公共管理(也是广义的行政管理),如公共事业和所有其他非政府部门、单位的公共事务的管理(其实企业内部也有行政管理)都不得越过其所管辖的范围和事项。(夏书章)(11)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主要是政府)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的学问。(陈振明)(12)所谓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采取各种方式对涉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张良)(13)


       2.公共管理主体


   传统的行政学把行政的研究范围局限于政府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上。尽管它们是研究的核心主体,但公共管理学不仅明确地将其他国家机关(立法、司法机关等)当作研究对象,而且也把其他公共组织的管    做管理项目就象用杀毒软件
点击数: 32 更新时间:2010/5/14 15:24:25 www.zxwh.com
  一天到一家公司拜访一位老总,席间偶然谈起这家公司电脑中病毒泛滥,弄得许多电脑不敢使用。由于我一直对电脑技术颇有业余兴趣,就自告奋勇地提出要教他们杀毒。主人同意之后,我就开始在一台电脑上操作示范。我先用公司现有的杀毒软件进行查杀,杀掉了部分病毒。然后我又从互联网站上下载了若干软件,轮番查杀。有的软件只能防不能杀,有的软件一个病毒也查不出来,有的软件查出病毒却杀不了,有的软件杀不了几个病毒,却造成电脑出现种种异象,比如死机。尽管如此,这些杀毒软件还是功劳不小,杀掉了不少病毒,电脑可以正常使用了。然后我又对各个杀毒软件进行分别处理,留下了个别经证明能查杀病毒的软件,面对那些干不了活的甚至造成电脑死机的软件,试过就删了。还有几个病毒无论用哪个软件都杀不掉,最后我只好删掉有毒文件。

  查杀病毒示范做完之后,我就和老总坐下来谈公司管理,老总就谈起以前也请过管理顾问来做诊断和治疗,可是那些项目做完之后,许多问题依然存在,弄得大家很失望,老总问我这是怎么回事。我顺手就把杀毒软件和管理项目做了比较,说明各个管理项目就象一个个杀毒软件,每一个项目至少只能解决管理中的一部分问题,不能指望引入一了一套管理项目,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不少人一开始对某些管理项目(比如ISO9000)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指望它们能包医百病;一旦事实证明并不是那么回事,他们又对所有管理项目一概怀疑和排斥,觉得还是自己凭经验治理的好。

  我就接触过一个老板,开始是不顾公司一片混乱,哭着喊着非要搞ISO9000不可,劝都劝不住。因为他觉得一搞ISO9000,一切都会好起来。后来刚开始搞ISO9000,他一听说ISO9000基本上不涉及财务,不能帮助他解决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大大出乎他的意料,立马就对ISO9000失去了兴趣。后来人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这家管理混乱的公司的ISO9000做完了,而且通过了认证,这位老板却一点感谢没有;反而觉得公司里还有很多问题,ISO9000没做好,连费用都不想付,证书也不想拿,而在管理上却基本上回到了老路上去。

  不少类似企业好不容易走上了"法治"轨道,略受挫折,就又一头扎回到"人治"的轨道,而且再也不肯回头,让人觉得真是可悲又可笑。

  其实各个管理项目又岂止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的项目还根本不适合你和企业,至少是不适合现阶段下的你的企业,如果硬要导入,说不定会使你的企业"死机"呢!

  有的管理项目,恐怕也只能"查",不能"杀";可以帮您诊断企业一些毛病,至于解决问题,对不起,恐怕您得另请高明。 再者,现在人们推出的各种管理项目五花八门,即使您的企业把这些所有的项目都"做"了,也不可能解决您企业所有的问题,就象将现有的全部杀毒软件都用上,也有可能无法解决全部病毒一样。

  您在企业实施的各种管理项目,还存在一个互相衔接、配套的问题,否则就会互相抵销或冲突。这也象各种杀毒软件一样,不能随便混用。有一次我在一台已经安装了某种杀毒软件的电脑上运行另一个杀毒软件,结果一运行就死机,三番五次,不知原因。后来我把电脑原先的杀毒软件卸载掉,新的杀毒软件才得以顺利运行。

  最后,您的企业要做什么管理项目,需要一番认真调查,深入了解和系统思考,这一点可不象运行杀毒软件那样,可以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过来试一下再说。

  胡乱做一个管理项目,有时不仅无助于企业,还会有害于企业,使企业付出代价。至少,做一个无效的管理项目,即使无害,你也是要花一笔顾问费的。

  总之,企业要导入某一个管理项目,一定要事先进行认真调查,深入了解和系统思考。要考虑以下因素:

  1) 这套管理项目是否确实适合于本企业?

  2) 这套管理项目用来解决哪些问题?

  3) 这套管理项目不能解决哪些问题?

  4) 这套管理项目与其他管理是否兼容、如何兼容?

  5) 对于通过管理项目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您是否有决心和信心整个端掉染病的个人或群体?

  如果您充分考虑了以上问题,我们认为您已经在实施管理项目之前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实施项目的主观因素已经成熟了。

      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反思与批判
点击数: 31 更新时间:2010/5/14 15:24:31 www.zxwh.com
〔内容摘要〕 公共行政的管理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后在特定背景下发展起来并产生广泛影响的政府治理理论以及运动。它为政府管理与改革以及公共行政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视野。管理主义存在着许多值得反思与批判的缺陷:基本价值的偏颇;对市场机制的迷信;公私管理的混淆;不当的顾客隐喻等。21世纪公共行政的重建需要关注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关注政府与社会、市场、公民的互动,不可陷入偏狭的陷阱。


   〔关键词〕公共行政 管理主义 反思性批判


   一、 导 言


   自1980年代以来,公共管理已成为各国政府再造的理论基石和实践指南。正如学者罗森布鲁姆所言,由政府再造所促发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其理论及实务均已展现其独特之处,成为与传统管理途径、政治途径以及法律途径并驾齐驱的新研究途径。(Rosenbloom,1998,P.20)同时亦对公共行政学之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依学者哈贝马斯的分类,科学认知包括三种旨趣,即经验-分析性科学(empirical analytical science)、历史-论释性科学(historical-hermeneutical)以及批判取向的科学(critically oriented science)。本文的旨趣在于分析新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理论主张以及实践的内涵,探讨其出现的环境系络(context),进而进行批判性反思。


   二、 公共行政管理主义之内涵


   从1980年代以后,在西方大部分发达国家,均出现了大规模的政府再造运动,这一运动被冠以不同的称号,如管理主义(managerialism)、以市场为基础的公共管理(market-based Public administration)、企业型政府(entrepreneurial government),甚至具有政治理念色彩的名称,如新右派(New Right)(Gray,1993)、新治理(New Governance),尽管名称各异,但基本上却描述着相同的现象,即传统官僚体制已经被新型态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治理模式所取代,并认为公共部门正浮现出新的典范(New Paradigm)(Owen E.Hughes,1998,P.1-4)。那么,这种公部门的管理主义或新公共管理包含什么样的内涵呢?依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作的界定,西方国家所展现的政府改革的共同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管理技术的采用;


   (2)服务以及顾客导向的强化;


   (3)公共行政体系内的市场机制以及竞争功能的引入(OECD,1990,1993,1995)。学者拉森和斯图亚特(Ronson & Stewart,1994,P14-15)认为,它包括:(1)视人民为顾客,并强调顾客的价值;(2)创造市场或准市场的竞争机制;(3)扩大个人以及私部门自理的范围;(4)购买者的角色须从供给者的角色中分离出来;(5)契约或半契约配置的增加;(6)由市场来测定绩效目标;(7)弹性工资。


   学者胡德(Hood,1991)特别归纳出其七项要点,认为新公共管理的特质为:


   (1) 在公部门之中放手给专业管理,这表示让管理者自己管理;


   (2) 目标必须明确,绩效必须能够加以测量;


   (3) 特别强调产出控制,重视实际的成果甚于重视程序;(4) 走向分解的转变。分解(disaggregation)的意思是透过小型政策领域的机关设立,而将大规模的部会分割开来;


   (5) 转变为更大的竞争性;


   (6) 重视私部门型态的管理行为;


   (7) 资源运用上的克制与节约。


   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来看,公共行政中的管理主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主张:第一,公共行政研究的焦点在于结果而非运作的过程;第二,为了实际结果,公共行政应妥善运用各种市场竞争机制,以提供更佳的产品或服务,同时在市场机制下,政府各机关一方面应如同企业般从供给者与需求的互动过程中取得经费,另一方面也要与其它组织进行竞争;第三,配合市场导向和市场机制的运作,公共行政也应强调顾客导向(Customer Driven)的观念;第四,政府应该扮演"导航者"的角色,政府的主要职责应定位于确保各项公共服务与公共财货均可被顺利提供,但却不必要自己动手处理;第五,政府应推动法规松绑的工作,今日的公共管理应改变过去唯法则是向的观念,更重视市场竞争、顾客需求以及成果的达成;第六,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应授予权能(empowered)以充分发挥创意并投入工作;第七,公共行政的文化应尽可能朝弹性的、创新的、问题解决、具有企业家精神的方向发展。


   三、 公共行政管理主义的历史背景


   在分析管理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时,学者波利特(Pollitt,1990)曾指出,管理主义的核心思想,根本是一种政治人物所信仰的意识形态,因配合社会与经济情境的改变,最后成为社会所接受的观点,并因此在实践中予以推动。的确,导致管理主义兴起,是多种因素所构成的,具体分析,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至为重要:1、 政府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角色的膨胀以及社会对政府之不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福利更加观念的推动下,政府的权力不断扩张,政府的职能范围扩大,政府的角色多样化,尤其是为保障公民之福利,政大量透过立法管制干预人民的生活,包括经济性的管制和保护性的管制,其结果是一方面政府必须投入大量的资源以提供公共服务,另一方面为支付大量公共开支所采取的重税政策也导致经济竞争力的下降和民众的不满。在此情况下,政府遭受到越来越多的抨击,如胡斯所言,对政府的抨击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认为政府的规模太大,而且消耗了过多的稀有资源;二是政府的范围,政府自身陷入了过多的活动,而且许多活动的提供皆有替化方法可以运用;三是政府行事的方法,认为透过官僚体制提供服务必然导致平庸和无效率。


   2、 经济因素与财政压力工业化国家朝福利国家的方向发展,造成政府每年必须负担庞大的转移性财政支出,拖垮了政府的预算和经济,而经济衰退、失业率的上升则形成了政治、经济的不稳定。另一方面,国际经济的自由化趋势所造成的竞争压力逐渐加剧,对各国政府均造成巨大的改革压力,如何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节省政府的施政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自然成为各国执政者面临的核心课题。在此情况下,思经政府改革以缓解财政经济压力,追求国家竞争力必成为一重要策略。


   3、 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随着工业化和科技发展,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如人口膨胀问题、都市化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环境恶化问题、消费者保护问题、失业问题、教育问题、健康问题、种族歧视问题、交通问题、犯罪问题……层出不穷,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政府所面临的公共问题的复杂性、动荡性和多元性环境,导致政府不可治理性(ungovernability)的增加。另一方面,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问题,传统的政府功能实有力不从心之感,加之官僚体系本身的保守、消极、被动,以及官僚制度的墨守陈规、不负责任、衙门作风、繁文缛节、官样文章、腐败,正如凯顿(G.E.Caiden,1991,P.1)所言:不管东西方国家,均可发现许多相似的行政问题,如行政傲慢(administrative arrogance)、无效能(ineffectiveness)、无效率(inefficiency)、行政帝国主义(administrative imperialism),均引发了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使政府的存在充满了合法性危机。在此情况下,政府改革的呼声日盛,特别是让公共服务回归社会、市场的呼声而起,缩小政府职能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


   4、 新右派学说与保守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管理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运动,正如波利特所言,管理主义乃是新右派在思考国家时,一种可接受的门面。从20世纪70-80年代起,具有保守主义政治倾向的政党在西方执政,新右派的政治主张抨击60年代盛行的社会福利国家和政治有许多重要缺点,例如多元主义盛行使公共支出大幅增加;官僚体系偏好扩大自己所能享有的资源以致发生"预算最大化";公共服务系垄断型态的运作模式;政府过度扩张的结果威胁个人自由,同时不利于企业及企业精神之伸张;政府寻求均等的社会正义措施缺乏正当性;公共支出大幅增加会因举债而排斥私部门之成长。在他们看来,政府之失灵比市场更为严重。对于新右派的信仰者而言,更佳管理提供了一种标签,其中私部门领域可引进公部门之中,政治控制可获得强化、预算削减、专业自主性降低、公务员的工会弱化,以及半竞争性的架构将奋起赶走官僚体制天生的无效率。正是在这种意识形态下,亲市场、反国家的信念大行其道,公共行政求助于市场或者类似市场的解决之道,几乎成为一种不可置疑的选择。


   四、 管理主义的反思与批判


   公共行政中的管理主义,自从其产生起,理论界和实务界见仁见智。学者胡德认为,管理主义是一种没有实质内涵?quot;夸大伎俩",它实际上并没有改变任何东西。根据他的观点,管理主义对公共服务造成伤害,同时它在降低成本的中心主旨方面,也没有太大的效果,它认为管理主义"顶多瓶子是新的,但里面的观念却是旧的",并认为这是一时之狂热(Cargo Cult)(Hood,1991,)。而在其它人看来,管理主义代表着一种新的典范,代表着未来公共行政与国家治理的方面。在我看来,公共行政中的管理主义,和其它公共行政的理论和学说一样,均代表着人类寻求良好政府治理(Good Governance)的一种努力;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以及社会公民对有效率的政府服务的合理期待;管理
中国的人力资本与地区协调发展
点击数: 29 更新时间:2010/5/14 15:26:49 www.zxwh.com
内容提要: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人力资本对于地区协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从一般意义上分析人力资本对地区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然后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对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开发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本,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本地区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亦被称为人力资源,表现为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价值的总和,是通过投资于卫生、教育等方面而形成的。在早期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实物资本被视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逐步认识到人力资本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有些经济学家甚至将之视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人力资本对于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差距的缩小、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合理的区域分工格局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从一般意义上分析人力资本对地区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然后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对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开发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本,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一)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因而影响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差距的缩小


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的增长,且收入水平低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将高于收入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假以时日,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将不复存在。这是因为,上述新古典增长理论的预测是在假设资本收益递减的前提下做出的。劳动者人均拥有资本量较少的国家,其资本回报率相对较高,因而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战后几十年来,人们看到的是不断扩大的国家之间人均收入的差距。1985~1995年,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年均增长0.4%,而同期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9%。


为了说明各国经济增长率的差异,20世纪50~60年代,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经验研究。研究发现,相关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均大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如,据美国经济学家所罗门?法布里坎特(Fabricant,Soloman)估计,1889~1957年,美国国内私人经济总产出年平均增长3.5%,而其全部投入年均仅增长1.7%,两者相差1.8个百分点;1919~1957年,前者年均增长3.1%,后者年均仅增长1%,两者相差3.1个百分点。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导致经济增长快于投入增长的原因,一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作用,二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后者是最主要的因素。据舒尔茨估计,1929~1959年,教育收益占余值增长率(余值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国民资源(资本和劳动)增长率)的3/10~1/2。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根据美、英、西北欧9国1950~1962年的统计数据估计,教育、医疗卫生、知识的增进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余值增长率的60%以上。


1970年,麦迪逊(Maddison)研究了1950~1965年的22个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在考虑了劳动者素质、劳动者年龄构成的基础上,“有效的”劳动供给(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1)就业增长;(2)劳动者素质的变化;(3)劳动者年龄构成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35%。1972年,纳德里(Nadiri)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显著贡献(A?P?Thirwall,《增长与发展》(中文版),P123,P124)。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内生增长理论,系统地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由生产中的专业化知识积累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溢出”效应;研究发展部门的人力资本开发对经济增长将产生促进作用;正规教育开发积累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将产生“内生效应”。


经济快速增长是落后地区缩小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基础。以上分析表明,经济增长速度不仅取决于实物资本的投入,还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本的投入。落后地区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入。


(二)人力资本影响地区竞争优势的构造,因而影响合理的地区分工格局的形成


根据传统的区际分工理论,区域分工决定于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与资本)的区际差异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区域比较优势。一个地区,若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则专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若自然资源丰富,则专注于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若资本要素富裕,则专注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在现实世界中,传统的贸易理论解释了很多的区域分工现象。如一些劳动力充沛、劳动成本低的国家,成衣生产和电器装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发达;一些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金属冶炼及压延产业比较发达。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贸易理论所不能解释的区际分工现象越来越多。如一些缺少铁矿的国家,钢铁工业却很发达;一些原本缺少资本的国家,造船、汽车等行业却日渐壮大。


事实上,在全球竞争的时代,区际分工日益决定于区域竞争优势。竞争







不良信息监控拦截系统提醒您:很抱歉,由于您提交的内容中或访问的内容中含有不允许的关键词,本次操作无效,系统已记录您的ip及您提交的所有数据。请注意,不要提交任何违反国家规定的内容!如网站管理员看到本拦截,说明您网站内有一条或多条违法信息,请立即联系我公司技术员协助您彻底检查并清楚所有违法信息,本次拦截的相关信息为:成人文遗寥?达斯古普塔(Partha Dasgupta)在其开创性的著作《福利与贫困研究》中认为,低收入是营养不良的原因,而营养不良又是低收入的原因,因为营养不良损害了工作效率和生产率。根据世界银行估算,缺乏维生素A、碘和铁而导致的残废、死亡和生产率的降低,在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失相当于GNP的5%。

 


对于贫穷国家来说,投资于教育、健康,将获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世界卫生组织在印度所做的研究表明,如果在结核病控制项目上投资2亿美元,那么,由于治疗病人成本的减少和生产率的增加,经济收益将达到7.5亿美元以上。(A?P?Thirwall,《增长与发展》(中文版),P74)。


(四)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自然资源的急剧耗损和环境质量的不断下降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在这种背景下,实现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全人类的行动纲领。


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经济发展要以自然资源为基础,要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但并不否定经济发展要有一定的速度。事实上,落后地区要赶超发达地区,必须以较快的经济增长为基础。然而,这种增长不能再以对自然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无限制破坏为代价,其方式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由主要依赖物质资本向主要依赖人力资本转变。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不惟如此,人力资本还可导致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收益递增。收益递增意味着在既定的要素投入条件下,社会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或者在既定的产出条件下,自然资源、物质资本等投入减少。这无疑有利于资源的节约和永续利用,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二、 中国东、中、西部人力资本的差异及其对地区协调发展的影响


(一)人力资本的差异


人力资本涉及到劳动者数量、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等诸多方面,鉴于数据方面的限制,本文只对人力资本的主要方面进行区际比较。这些方面包括劳动力资源总量、人力资本的质量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能力等。


1.劳动力资源总量的区际差异。测量劳动力资源总量具有一定程度的复杂性,不同的年龄界限有不同的结果;在年龄界限既定的情况下,还要考虑年龄界限之外的人口参加劳动的情况(如少年打工和老年反聘)和年龄界限之内的人口不能参加劳动的情况(如学生、军人)。为简单起见,本文以15岁至64岁作为劳动人口的年龄界限,认为界限之外的人口不参加劳动,界限之内的人口均可参加劳动。以此为标准,则2000年东部劳动力资源总量为35198万,占全国的40.5%;中部为28931万,占32.3%;西部为24399万人,占27.2%。应该说,东中西部的劳动力资源均很丰富。从劳动参与水平来看,各地区均有大量的劳动资源有待动员,但相对来说,西部地区可动员的空间要小一些。见表1。从分省的情况来看,劳动参与率超过80%的省区,西部有两个,中部也有两个,而东部没有。


要准确地反映劳动力的丰裕程度,必须将劳动资源总量与自然资源结合起来考虑。因为,同样的劳动资源量,用于开发不同的资源时,将显现出不同的丰裕或紧缺程度。由于自然资源种类繁多,包括耕地、森林、矿脉、海洋、湖泊等,这些资源又性质各异,很难用一个综合的指标测度,本文权且以耕地面积作为测度自然资源丰寡的代行指标。由此,本文构造了劳动力相对丰裕程度的指标,它等于劳动力资源总量与耕地面积之比。东中西部劳动力相对丰裕程度的比较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劳动力相对丰裕程度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劳动相对丰裕程度为12.7人/公顷,而中西部地区不到8人/公顷,东部高于中西部60.8%。另外,数据显示,劳动相对富裕程度最高的地区是上海市,其次为北京市

匹 夫 有 责---为改革策划
点击数: 31 更新时间:2010/5/14 15:28:09 www.zxwh.com
   前 言


改革开放已经二十年了。

二十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二十年里,十二亿中国人首次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二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人们的思想获得了极大解放,国民经济实现了翻两番,社会生产获得空前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面对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累累硕果,我们无论用怎样的语言来盛赞改革开放事业和我们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都无法表达我们的欣喜和感激之情。

改革开放的成果有目共睹,但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还远远没有完成,我们还只是刚开了个头。当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时,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问题和困难。过去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教科书中所批判过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如尔虞我诈,残酷剥削,钱权交易,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出卖灵魂等等丑恶现象,在我国均已不同程度地出现,某些方面甚至比资本主义社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如何认识、理解这些现象,怎样对待和解决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所以,现在还不是我们喝庆功酒的时候。相反,我们的前面,既可能是美好的未来,也可能正如朱基总理所说的是"地雷阵"或者"万丈深渊"。

改革开放二十年后,我们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如果将改革开放比作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那么我们可以将改革开放前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比作传统的十字路口。虽然"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缺乏效率,但它毕竟还能保证交通秩序有条不紊。而改革开放的目标我们则可以比作建设一座现代化的、高效率的立交桥。我们目前则好比正处于拓宽马路、撤掉红绿灯,而现代化的立交桥尚在打基础阶段的关键时期。我们已无法走回头路,我们也不可能维持现状,止步不前。我们只有唯一的选择,就是继续前进,尽快架起现代化的立交桥。否则,就很可能于某一天突然发生交通事故或者交通堵塞,后果不堪设想。

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第一个十年,我们主要解决了该不该改革开放、要不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的一些具体措施是姓社姓资等问题,我们所探讨的也主要是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等问题。第二个十年,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我们方进一步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我们先后展开了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产权改革、干部制度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等。然而,由于我们尚缺乏一个总括全局的、宏观的新的体制蓝图和一个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我们在各个领域所进行的改革并不顺利,都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并影响着我们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

就象所有的建设工程一样,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也必须有一套总的设计方案和具体的实施计划。所以,为改革开放事业进行全面、具体的规划设计,这应当是我们迈步走向二十一世纪时必须首先完成的任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选择的是一条由易到难、摸着石头过河的道路。改革开放也主要是围绕着经济体制改革而进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们发现要实现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越来越离不开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套进行。如果没有政治体制的配套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最终也很难成功。当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全面深化之时,我们已无法继续摸着石头过河了。面对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深入,我们必须经过严密的思索和论证,从宏观高度绘制出一副科学可行的新的体制蓝图,以指导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只有这样,我们方可能最终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体制框架来。

在我国,共产党的领导体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政府行政体制,司法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共同构成了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密不可分。所以,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应当包括党的领导体制改革,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五个方面的内容。当我们策划、设计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时,我们必须将这五个方面作全盘、统一的考虑。当这五个方面的改革最终全部完成并统一、协调起来时,我们就可以宣告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已胜利实现,我们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体制框架也就最终建立起来了。

本书正是试图从党的领导体制改革,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这五个方面为改革策划。

后 记

这本拙作终于基本完成了,我很兴奋。在写作这部书稿的过程中,每当完成其中的一篇,我的心情都久久地不能平静,同时也很难将思路转移到另一篇的写作上,所以我每天晚上只能写一篇或两篇。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也曾多次怀疑我自己是否有信心、有能力写到最后,坚持到底。现在,当我完成第100篇文章之后,我终于松了一口气。我想表达的基本上都已写出来了,这100篇文章大概也可以凑成一本书了,我想我也可以到此告一段落了。虽说我还尚不能确定这本拙作能否顺利出版发行,但我还是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因为,即使不能出版,但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能够理顺并表达出来,同样十分地舒畅和愉快。

这些文章,虽是拙作,但我要说,这是用青春和热血共同写就的。

早在八十年代中期,我正读大学,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正在邓小平同志的指引下轰轰烈烈地进行。当党的十三大召开的时候,我和我的同学都曾异常地激动和兴奋。当时,我一方面为我们成长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巧遇了这场伟大的运动而自豪和欣喜,另一方面我又为自己晚生了十年而着急和遗憾。那时我想,面对着这场蓬蓬勃勃的伟大的改革开放运动,由于我们尚还在校学习所以我们无所作为。假如让我们早出生十年,那我们正当年富力强之时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伟大的运动和这伟大的时代潮流之中了,为这伟大的运动和伟大的时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那时,我唯恐再过十多年之后,这场伟大的运动和这伟大的时代早已是硕果累累,而我们虽正值年富力强的三十而立之年,但也可能又无所作为了。

为此,我从那时起,就一直热切地关注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关注着我国的发展和变化,关注着我们祖国和人民的前途和命运。十多年来,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读书、思考的过程中,我随时随地将自己获得的一些思想的火花或灵感都记录下来,积累了近三十万字的笔记。渐渐地,随着积累的日益增多、思考的日益深入,我对我国改革大业中一些问题的观点也逐渐形成并日趋成熟起来,某些关于改革问题的思路也日渐明晰,同时,积聚在胸的创作的冲动也日益强烈。终于,在这世纪之交来临之际,我于一九九八年十一月至一九九九年一月这三个月的时间里,用业余时间将自己的积累所得整理成以上的文字,形成这本拙作,了却了一桩长年的心事。

十多年来,为了这些思想,为了这本拙作,我放弃了许多许多。我首先放弃了用太多的时间去学外语,也就放弃了考研究生,放弃了更高的学历。而如今高学历往往就代表着更高级的人才,也就有着更多的谋职、晋升、出国等等机会。我也放弃了职称。在"海里"闯荡多年,我自信自己无论思想认识水平还是专业工作能力,都已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但由于我已成为社会?quot;边缘人",也就无法按部就班地晋升职称,至今还只能停留在初级职称上。我也放弃了仕途。当初看到或听到一些同学、朋友为入党、提升等等忙忙碌碌、清客送礼,甚至低三下四,唯唯诺诺,拍马迎奉等,我感觉太累,也太没意思。然而如今当一些同学、朋友已经晋升到科级、副处甚至处级,当上了什么主任、科长、处长等等有了一官半职之后,而我却亦然只是一名"下海"的打工者。我曾目睹和听说了一些同事、同学和朋友合法或不合法地赚取了几十乃至几百万元的收入,而我至今仅只是混了个温饱水平。当与我同龄的一些同学、朋友他们的孩子已经上了几年小学的时候,我才迎取了我的新娘……

然而,我唯一没有放弃的,就是十多年来坚持不懈地思考和探索。可以说,这些文章和其中的思想,凝聚了我十多年的青春和热血,这也就是我十多年来最大的收获和成绩。为了这些思考和探索的成果,我遭遇了一些挫折,历经了一些磨难和考验,我曾放弃或失去了很多,但我从不后悔。如果这本书有幸能够出版和发行,我就把它当作我的学历证书或职称证书,我想读者们也会据此来为我评定合适的学历和职称的。

这本拙作是我对自己十多年来思考和探索的汇总和总结。我深知它尚不够圆满,就如同我深知自己的能力、水平还非常有限一样。但是,在这改革开放事业面临着危机关头的关键时刻,在这二十一世纪即将来临之际,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责任积极地参与,为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献计献策,为我们的祖国和民族的发展与振兴尽自己一点绵薄的力量。我想,如果这本拙作始终不能出版,也许说明自己还真的达不到应有的高度,那么我也就暂时到此为止了。今后我将全力去挣钱、养家,干好自己的专业,争取做一名出色的律师或企业家。如果这本拙作能获出版,那也将算是对自己前十多年的思考、探索和追求终于有了一个交待。今后我将从头开始,更加努力地继续关注和思考我们的改革大业,为我国的改革大业奉献自己的全部智慧和才华。

现在看来,我十多年前的担心和遗憾纯属多余。十多年后的今天,虽然我国的改革开放大业已经硕果累累,但我们还有更多更复杂的事情要做。我们的改革已进入了"深水区",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问题,如国企亏损、职工下岗、教育经费不足及亚洲金融危机、长江水患、气候、生态等等。此刻,我们更需要前所未有的勇气和精神。同时,我们也需要前所未有的人才脱颖而出。我们这一代人不但赶上了这场伟大的运动和这伟大的时代,而且还正赶上了二十一世纪的新纪元。因此,我们的担子更重,我们的责任更大,我们需要更加勤奋和努力!

 浅议权力腐败的防范措施
点击数: 34 更新时间:2010/5/14 15:28:15 www.zxwh.com
浅议权力腐败的防范措施    纵观古今中外,腐败都是权力运行失控、失衡所致。“腐败的根本是权力的腐败”。所谓权力腐败,指的是执掌权力的某些机关或干部背离公有权力的性质和原则,把权力私有化、关系化、特权化、商品化,为个人或小团体谋私利。权力腐败的实质是公有权力被滥用。因此,防范权力腐败除了以德倡廉、以俸养廉外,最根本的是通过加强监督、立法制约权力,防止公共权力被滥用。  

一、以德倡廉,筑起“不想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

当前,在社会转型期,由于道德理想的迷失、道德观念的错位、道德准则的失范,引起道德行为的失序。这种失序反映在政治生活方面便是权力的腐败,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等现象严重。深究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行为主体的道德内约松散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所谓道德内约松散,是指人们的道德观念淡薄,道德行为的主体摆脱了自己应遵守的各种道德规范约束的现象。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政治伦理建设,就是要以德倡廉,强化政治行为主体的道德内约,使政治行为主体筑起“不想腐败”的思想道德防线,从而抑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在加强政治伦理建设时,我们要弘扬优良的德政传统,唤醒权力主体的自律意识,培育廉洁自律的政治氛围。具体来说,就是要弘扬儒家“民贵君轻”、“民为邦本”的为民富民的民本意识,继承我们民族、我们党的公正、廉洁、自律等观念,以及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朴素等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意识,从而淡化权欲,诚心为民,廉洁公正,克己奉公,举贤任能,为戒徇私,开拓创新,善于进取。加强政治伦理建设,目的是要以德倡廉,强化公职人员的廉政、勤政意识,引导公职人员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塑造一批廉政、勤政的道德楷模,发挥榜样的影响和辐射作用,通过树立公职人员廉洁公正的道德形象来形成全社会廉洁的风气,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二、以俸养廉,提供“不愿腐败”的经济条件

“不愿”,就是分配公平,公职人员有一份比较稳定的经济收入,因此谁也不愿意为贪小便宜而失去较为丰厚的工作报酬和生活保障。

历史与现实表明,许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出现严重的政府腐败,重要根源之一就是那些政府部门的公职人员因为收入太低无法维持一般的生活水平而不得不利用其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从表面上看,低工资政策好象缩短了政府官员与人民之间的距离,达到了反对特权和实现公正的目的。其实则正好相反,它反而助长了特权思想和各种不公正行为。在大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政府官员滥用特权、徇私舞弊、贪污受贿等行为正好成为低工资的一种合理而不合法的补充。而反腐败比较成功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政府则坚决摒弃了许多发展中国家那种貌似反对特权,实际产生更多特权的低工资政策,对政府工作人员实行比较优惠的工资政策,让他们得到比私人部门稍高的收入。这样,一方面可以促使优秀人才流进政府机构,另一方面,较高的工资收入和其他福利可以使一般公务员能够靠其正当的工资收入来维持中等或中等以上的体面生活,使他们较少有生活上的压迫感和危机感,从而能尽忠职守,比较能够抵制一些物质利诱。因为,在物质利诱面前,公务员必须权衡一下是否值得为一时的眼前利益而牺牲自己的“金饭碗”。所以说,通过法律和规范把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和退休后的优厚待遇规范化、制度化,这是公务员廉洁奉公的思想作风得以培植和强化的物质基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国家公职人员的劳动给以较高的工资收入是符合市场经济的分配公正原则的。国家公职人员较高的社会角色地位与较高的薪金收入之间的一致性有助于在这一阶层中形成“社会公正”的判断,只有当他们有了“社会公正”的判断后,才有可能对自己承担角色的道德、义务、责任和规范产生认同,而认同是他们对自我行为进行约束的前提,否则,他们会把越轨行为作为对“社会不公”进行补偿的手段。薪金越低,与其社会角色地位越不相符,寻求“补偿”的动机就越强烈。

所以,在一个存在分化的市场经济社会里,没有高薪是难以养廉的。但高薪只有与严格、完善的法制相结合才能对国家公职人员的廉洁行为产生真正有效的影响。因为,高薪与严格、完善的法制相结合,实际上是加大了国家公职人员的成本和风险。在生活风险日益增加的当今社会,国家一方面给公职人员较稳定、较好的生活福利以及较高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国家又通过有效的法律监督其行为和财产收入,一旦发现有越轨行为,不仅会失去得到的一切,而且还要受到法律的严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俸养廉,提供“不愿腐败”的经济条件。  

三、以监督保廉,建立“不能腐败”的权力运行机制

监督是指享有监督权的主体依法对社会生活的管理者以及社会管理运行进行监督检查、惩戒和制约的行为,其本质是对权力的监督制约,防止权力的滥用。它是实现国家权力系统内在稳定的必要机制,是防范权力腐败的根本性措施之一。

实践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没有有效的监督就不会有对腐败现象的真正遏制。权力腐败的实质是滥用权力,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反映了对权力的失控失监。改革开放以来,消极腐败现象之所以能乘隙而生,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力度不够大,从而致使某些党员干部视党纪为“摆设”,视政令为“白条”,把中央的三令五申当成耳边风,你禁你的,他干他的。

近几年来,围绕加强监督机制建设虽然作了大量的工作,但从全局来看,还缺乏一个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善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缺乏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和措施。例如,有的监督部门互相摩擦、互相制肘,使监督作用互相抵消,降低了监督的整体功能;有时对同一社会行为实行多头监督、重复监督,浪费了人力物力,影响了监督的效率;留有大量的监督“真空”,使社会运行过程不能受到有效的监督;现有的一些准则、规定、制度在数量上不算少,但对权力腐败的约束力很小,远未达到法律上应达到的强制性程度。此外,监督机构分散,缺乏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整体配合差,领导关系与监督关系合二为一,难以发挥应有的制约力和整体监督效能。上述种种原因,造成制约权力的机制较“软”、较“虚”,致使一部分掌握实权的权力机关和权力行使者,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监督,有的甚至处于失监的状态,从而导致个人或集体违纪案件不断发生。

因此,为了确保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我们必须加强监督机制建设,以监督保廉,从而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权力运行机制,塑造一个勤政、廉洁、高效的人民政府形象。当前,我们要完善监督机制,尤其是要加强监督机制的总体协调,强化以权力互相制约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监督机制,建立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权威性的监督机构。

首先,要加强监督机制的总体协调。目前,我国的状况是监督机构分散,关系没有理顺,缺乏统一协调。我们要通过明确划分各种监督机制的功能和责任,重视监督系统的层次性和明确划分不同层次监督机制的职责权限,加强监督的总体规划和避免各种监督机制的相互碰撞,进而使各种监督机制既能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能发挥监督系统的整体功能,增大监督系统的合力。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实加强人大、政协对党政机关的监督;要重视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使“举报箱”、“举报电话”、“领导接待制度”等监督措施真正发挥作用;要强化职能部门的监督,使得同级党委及其成员的监督检查名副其实,切实解决一些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防止个人说了算和个人专断;要全面推广和落实“两公开一监督”制度;要把群体监督的威力性与舆论监督的曝光性有机结合起来。总之,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在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要切实加强各级党组织和纪律检查机关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加强人民群众、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对我们党的监督,建立健全党内和党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监督制度”,从而形成强有力的监督网络,发挥监督的整体效能。

其次,要强化以权力互相制约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监督机制。从反腐败斗争中揭露出来的大量违法违纪案件看,许多腐败分子作案手段并不高明,但却为所欲为,畅通无阻,屡屡得手,一个突出的原因就是有些单位和部门疏于防范和管理,内部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监督不到位,制约不得力。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核心是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关键是干部权力不能太大、太集中。不能把具有相互制约的职责和权力集中于一个部门或一个人,权力应进行适度分解和有效的制约,改变一个人说了算的权力结构。对掌管人、财、物等容易产生腐败、滋生不正之风的重要岗位、环节和部位,在定期进行岗位轮换的同时,还要加强岗位内部的制约机制建设,强化业务和分工的制约,制订必要的权力运行程序,不经过有关权力运行的制约程序,权力就不能生效,形成互相制约的权力格局。也就是说,要以权制权,即通过在个人、群体和不同机构中合理配置权力,达到权力的相互启动与适度分散及平衡。当一种权力的行使超过其合法限度时,就会引起相关权力的自行制约与限制,这样一种权力制衡机制应包括规定权力实施的程序和标准、权力行使各个环节上的互相制衡、政务公开、财产申报、离职审查和地域交流等制度。

最后,要建立具有相对独立性、高度权威性的监督机构。我国和国外监督实践证明,要实施有效的监督约束,必须建立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高度权威性的监督机构。这一机构应具有相对独立性并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依照法律法规行使其独特的监督使命,才能有效地防止和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加强监督,“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①

一些反腐败比较成功的国家和地区其专门廉政机构都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直属总统(总理)负责,具有
公共事物的责任分担与利益分享――公共事物管理体制改革与开放的思考
点击数: 31 更新时间:2010/5/14 15:28:21 www.zxwh.com
 摘要:公共事物是关系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利益的社会性事务,包括公共物品的生产供给和公共服务的设立开展。政府作为唯一主体,包揽一切公共事物的旧格局,是与高度集中统一的政治体制和单调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公共事物的新形态,要求政府转变职能,推动公共管理社会化,构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责任分担,平等竞争,利益共享的新模式,实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

 


   一、公共事务的内涵与特性


   公共事务就是伴随社会发展过程发生的关系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利益的社会性事务。公共事务包括公共物品的生产与供给和公共服务的设立与开展。从广义上理解,国家事务和阶级事务也可列入公共事务的范畴,或者说它们之间有相互包含的关系。但是,我们认为,国家事务、阶级事务的目标指向与社会公共事务是不相同的,这两类事务的运作也有专门的规制,其承担者也特定不二。因此,还是应与公共事务严加区别,另当别论。


   公共事务的最大特性,就是它的公共性。公共事务的发生源自公共需求的变动;公共事务的承担是政府的责任,但它不排斥任何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的参与;公共事务的成果又可以让参与者(投资人)和非参与者(非投资人)共同享受,普遍获益。这种现象,经济学称之为公共事务的非排他性和不可分割性。公共事务的“公共”特性,决定了公共事务是无利可图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是无法通过市场交易提供的。所以,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企业“不愿管”公共事务,而势单力薄的私人又“管不了”公共事务。那么,公共事务的责任就理所当然地落在专门的公共管理机构――政府身上。


   但是,公共需求的不断变动,又决定了公共事务还具有另外两个特性――多样性和阶段性。


   公共事务的多样性,表现出社会生活的变化发展,公众自主选择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权力的真正实现。公众对公共物品和服务质与量方面的需求偏好倾向不可能一模一样。普遍的需求与特殊的需求。较低层次的需求与较高层次的需求,分布不均地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中。恰恰是公共事务的多样性,检验了政府垄断公共事务权力的优点和缺点,同时,为以益公惠民、服务大众为宗旨,以非营利为基本原则的民间社团组织与政府分担公共事务责任提供了实践依据,并创造了极大的机会和生长空间。


   公共事务的阶段性,表现出公共事务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标准;某些事物在某一阶段会集聚增多,某些事务的范围、对象会发生转移变化。在经济不发达的社会阶段,低层次的基本生存需要是公众普遍的需求,那么,公共事务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都是围绕着提供和保障公众基本的吃饭穿衣展开。社会经济发达了,公众的生活品位发生分化,对生存质量和福利水平的要求更高,更多元化,文化方面、个性发展与享受方面的公共事务增多了。例如,现阶段,居住环境方面的公共事务增多了,人口流动、卫生保健、尊老爱幼方面的公共事务增多了,消除贫富差距、创造平等机会方面的公共事务增多了。而且,一些原来纯属经济事务范畴的事务,也逐渐转化扩大为公共事务,例如,交通、电话通讯、信息网络建设等事务。显然,此阶段的公共事务与经济匾乏时代的公共事务不可同日而语。


   现代社会,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社会,各国政府已注意到治理好公共事务,对国内稳定,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意义。许多发达国家,把改革公共事务管理作为政府的优先目标之一。国际权威评估机构已把公共事务管理作为衡量一国政府施政目标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指数,把公众在公共事务中的地位和参与程度,作为衡量一个社会民主文明进步的尺度。


   二、公共事务管理的旧格局和现时状态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社会公共生活日新月异,公共事务日趋丰富膨胀,旧的公共管理模式受到冲击和挑战,政府担负公共管理职能的各种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诸如:公平与效率的矛盾;相对固定的行政程序不适应日趋变动的公共事务的矛盾;政府机构膨胀、管理成本无限增长、财政负担加剧问题;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问题;难以遏制腐败问题等等。公共事务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


   新中国50年来公共事务管理的基本状况和格局,有四个突出的特点:


   1. 管理公共事务的中心地位。主体地位几十年牢固不变。政府包揽一切公共事务,自上而下,一统到底,方方面面,无所不在。社会一切公共福利来自政府;


   2.各级政府行政部门重叠庞大,低效率高成本运行;


   3.习惯运用行政命令。宣传教育、群众运动。义务劳动综合治理的模式;


   4.政府之外,没有任何自治的承担公共事务职能的机构。


   具体分析,公共事务管理旧格局之“特”与中国过去的国情之“特”也是相互吻合的。


   首先,指导思想上的‘极左”和理论上的教条主义,直接导致体制上的僵化和管理行政的偏执。政府在施政过程中,把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逐渐演变成了包揽~切公共事务,全面垄断公共权力。


   其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公共事务与政治、经济高度集中统一千一体,不仅政企不分,社会公共事务的运行也高度依附于政治权力的要求和政治目标、原则及秩序的规定。政府的职能并没有实现也不可能真正实现分化。体制决定了政府必然包揽一切公共事务。政府办企业、政府办社会,政府把天下的事务、天下的责任一身担,成为唯一的公共事务管理机构,名副其实的“全能政府”。


   第三,从社会公共生活的主体――公众的状态看,民间缺乏公共契约的自律与他律的传统习惯,而政府又没有缔造民主参与、广泛合作的制度进行有效的利益诱导,那么,公共事务除政府独家辛劳经营之外,原本可开采利用的更深厚更广阔的民间资源都白白流失掉了。


   第四,长期以来,我国民众的温饱问题未解决,基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处于低层次,公共事务相对简单,量少。


   客观评价,必须肯定的是,人民政府几十年来在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最基本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方面,是全心全意不遗余力的。不管政府组 织有多大局限性,政策措施多么僵化死板,为全体公民提供基本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还是政府的职责。不过,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面对公共事务的新生长、新形态,政府独家承担的职责也必须向政府外延伸,分解了。


   我国从1998年开始实施新一轮机构改革,对政府机构的整体功能和管理职能进行重新疏理定位,这种职能定位,用朱?基总理一句最简洁的话说就是:政府要管市场,但不能办市场。具体地说,政府职能主要是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三大块。这反映出政府力图实现其行政管理与加速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取向相适应,与社会公共事务呈现的崭新变化相适应。这是一次不同于以往的带有制度性根本转变的改革。已经进行的改革,给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生活带来的效益是巨大的。企业脱离了政府的行政管制,以真正独立的经济主体投入市场竞争,追逐和获取最大的商业利润,整个社会经济总量迅速增长,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日益充实丰富,社会公共事务也日趋膨胀,并随之出现许多新领域、新形态、新问题。但是公共事务的变化并没有像经济事务、政治事务的变化那样引起从政府到民间强烈的关注。在公共事务领域出现的许多问题,更显示出政府目前的体制改革和职能转变在公共事务管理方面还不到位,不配套,不衔接和不适应。这就造成了目前我国公共事务管理总体上呈现“三态”:


   1. 矛盾态。一方面政府体制改革把公共服务作为一项重要职能加强和改进;一方面社会公共事务伴随市场经济发展丰富扩大,大量的公共事务是前所未有的(没见过),政府受职能和人员编制、素质制约,既不可能投入更多行政资源来管理(管不了),又缺乏管理的经验和技术(管不好),若按旧的行政主体模式来管,往往出力不讨好。


   2. 2.真空态。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结构一直局限在第一部门(企业)与第二部门(政府)的二元化格局当中,而对以非营利为目的,以参与公共事务、推进社会公益为宗旨的第三部门(营利组织)构建与发展严重忽视。社会公共事务责任分担的法规、政策几乎空白;民间合作承担公共事务的意识淡漠,能力乏弱;有关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的理论研究和舆论宣传更为少见。


   3. 3.流失态。由于制度的空缺和体制转换的不到位、不配套、不衔接,导致社会公共事务的“利益蛋糕”无法做大,甚至导致利益流失。例如,市民利益社区化后,社区服务与管理制度的空缺;企业污染公共环境并对民众健康造成损害,这种外部不经济问题缕缕发生无力纠正;城镇现有公共文体设施和福利设施长时间闲置甚至荒废,有些转为商业性使用;企业、私人捐赠的公益金,本来有保值增值的能量和效应,由于机构和制度不完善,无监管,账目混乱,致使大量基金不仅难以保值增值,甚至在投资中被骗,被拆借、挪用、流失;许多适宜政府与非营利组织携手开发共同承担的公益事业,未能有效地开发等等。


   4. 公共事务管理的改革正随政府体制的改革在推进中,方向已明确,大势趋好。现在所要做的,就是加速新陈代谢,全方位实现公共事务管理的制度创新。


  

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区别与应用
点击数: 31 更新时间:2010/5/14 15:28:27 www.zxwh.com
  一、 "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

  1、"业绩考核"或"考绩"

  我们所说的"业绩",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并不只是指企业中的业务人员取得的那些可以用经济指标衡量的业务实绩,而是泛指企业中所有岗位上的工作人员所取得的工作进展或完成业务情况;其中有些"业绩"是无法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至少是无法直接用经济指标来衡量的。

  2、"素质考评"或"考评"

  这是对人们"德"(职业道德与个人品德)、"能"(管理能力与操作技能)、"识"(理论知识与实际见识)这三方面的结构和程度的考量。

二、"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的方法不同

  1、"业绩考核"用的是考核制度与计划管理紧密结合的方法

  计划管理用"一定质量要求下"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为指标,把企业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转换成可以用比较精确的数字来加以衡量的东西。计划管理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计划,而是有着多维精确刻度的一个计划体系、一个计划网络,它使整个企业的工作,从长期、中期到短期,从整个公司、各个部门到每个个人,从生产经营到各方面工作,都成为可以把握、可以衡量的东西。以这样的计划体系为基础,无论是业务人员的考核,还是非业务人员的考核,都可以避免流于空泛、模糊、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

  2、"素质考评"用的是综合各方面评议的方法

  评议的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利弊,需善加取舍、取长补短、综合使用。大体说来,直接上级的考评,比较细致和准确,但容易失之过宽;间接上级的考评,比较客观公正,但准确性较差;自我评估有利于上级深入了解员工的具体情况,调动员工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但也容易失之过宽;下级的评分,虽说比较准确,但一般也有过宽的弊病;同级和协作部门的考评,会造成激烈竞争的局面,从而有助于了解到其他形式的考评所不能提供的情况,但又容易失之过严;外聘权威评价部门的考评,不言而喻,客观公正性虽说较好,然不免会有隔帘问诊、隔靴搔痒之弊:总之,没有任何一种考评形式是十全十美的,只能通过它们之间的一定比例的互相牵制才能使总的评价尽可能地做到客观、公正和准确。

三、"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的价值导向不同

  "业绩考核"引导人们重实效、重实绩,积极有为;"素质考评"则引导人们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团体协作:二者均有其积极意义。但是任何一方面的过分强调,都会造成一系列弊病。

  在考核问题上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是重素质,二是重业绩。二者其实不可偏废,因为我们不但要"成事",而且要"育人";不但要抓企业业绩,而且要抓企业文化--象任何一个组织体一样,这两方面的均衡发展和相互促进,才有利于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过于重"素质",会使人束手束脚,过分重视个人修为和人际关系,不讲实效;而且妨碍人的个性、创造力的发挥,使人们但求明哲保身,不思进取;最终是不利于组织体和社会的发展。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人员评价传统的最大弊病,它使考核的价值取向趋于消极。过于重"业绩",又易于鼓励人的侥幸心理,令人投机取巧、走捷径、急功近利、不择手段;这就是西方文化经常暴露出来的弊病,它从另一个角度使考核的价值取向趋于消极。

四、"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的客观性、准确性不同

  1、"业绩考核"用的是"田径标准"

  对于企业人员的"业绩",即其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质量要求下完成的任务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我们一般能够做到相当客观、准确的评价,就象体育比赛中的田径项目一样。

  2、"素质考评"用的是"体操标准"

  对于企业人员的"素质",即其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德"、"能"、"识",就很难有一个统一、明确的标准,就需要综合来自各方的评议,就象体操比赛要由各方面人士组成的评委来打分一样。

五、应当妥善设计好个人考核总分?quot;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所占比重

  一套好的考核标准,必须在"业绩"和"素质"之间安排好恰当的比例。从实际经验来看,考核制度应在较大地(七成以上)突出业绩考核的前提下,兼顾对素质的要求。为了使考核的价值取向趋于积极,引导员工成为积极有为的开拓者而不是谨小慎微的谦谦君子,企业必须侧重于业绩方面的考核;由于业绩考核比较客观、准确,而素质考评比较主观、模糊,因而考核侧重于业绩也有利于提高考核结果的客观、准确性。

  同时,在"素质"考核内容中,也应有意强调积极的价值导向,不要搞面面俱到、求全责备。要突出抓住少数几个体现企业积极的价值导向?quot;关键指标"。比如对企业管理者,应当侧重考察其管理素质,即主要从其计划、组织、用人、协调、指挥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来考察;其中,特别要重视其"能否通过自己的创新能力而对企业经济效益、企业文化和社会形象做出较大贡献",作为对管理者的最高要求。

六、"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为什么一定要"先分后合"

  在一些企业的现行考核制度中,"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分工不明,往往是将二者混在一起。结果造成许多混乱:

  有的企业每月都评"业绩"与"素质",年终又来一次,不免形成重叠和冲突:到底是以"月考?quot;为准呢,还是以"年度考核"为准?不管选择何者为准,都会使另一种考核成为多余。

  再者,"业绩"本是客观的东西,只适合"考核";而有的企业也将其交付"考评",结果就使本来可以客观准确衡量的东西变成众说纷纭的东西了;

  其三,"业绩"应该是短线考察项目,"一月事一月毕";年终再来笼统考察一次,有不少弊病:a:干部员工每月的工作情况事过境迁,工作表现逐月不同,到年底笼统打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打分者当时的主观印象;b:如果中途发生主管人变更,年终的评分就很容易脱离干部员工一年来的工作实际;c:干部员工每月的得分与年终的得分容易发生冲突,同时评分者也很为难:年终重新给下属打一次分呢,还是按照各月的平均分打分?按照前者,每月的评分就被否定了;按照后者,则使年终评分成为毫无意义的多此一举。?quot;素质"本应是长线考察项目,往往要数月甚至数年才能做出评判,却把它放到每月去考察,让人如何能说得清楚?

  其四,"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混于一处,也使被考核者无法了解自己得分、失分于何处,从而不利于其改进工作、改正缺点。

  业绩是短线考察项目,素质是长线考察项目,应该明确分工、先分后合。应当每月察业绩,年终评素质,最后综合形成干部员工的全年得分。

  还有一种往往存在于实际操作中的情况是,当下属完全完成甚至超标完成了工作任务后,主管在进行业绩评分时又加进对下属综合素质或主观印象的评议,挑出员工非业绩方面实际存在或想象中的缺点扣分,使下属有苦难言;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在考核制度中将业绩考核与素质考核严格分开;而且要求所有主管和领导在具体评分时将被考核者的"做事"与"为人"二者严格分开,避免使被评议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积极性遭到挫伤。这一点至为重要。

  最后一点要指出的是,业绩考核主要与工资、奖金挂钩,即与利益分配挂钩;比如每月进行的业绩考核应当与浮动工资、月奖金、季度奖挂钩,年终考绩与年终奖、工资调整相联系等;在同样职位上,广义?quot;业绩"应是决定分配的唯一标准。而素质考评主要与人员任用、干部提拔挂钩;人员任用、干部提拔不但要看有关人员的"业绩",而且要以素质考评为依据,而不能以业绩为唯一依据;正如军队中不以战功为选拔将领的唯一依据、业务员不因其业绩好就能当经理一样。从这一点来说,"业绩考核"与"素质考评"也宜明确区分、先分后合为好

     试论现代税收征管模式实现的途径
点击数: 73 更新时间:2010/5/14 15:30:39 www.zxwh.com
试论现代税收征管模式实现的途径    现行的“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税收征管模式,通过多年的征管工作实践和积极探索,效能逐步显现。它促进了税收征管手段和服务方式的改善,提高了征管质量和效率,规范了税收执法行为,实现了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基本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现行税收征管模式也存在着分工不明、职责不清、衔接不畅、管理缺位、信息传递、反馈和共享不尽如人意等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加入WTO,特别是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颁布施行,税收征管的经济和法律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统一高效的税收征管机制。为此,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关于加速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推进征管改革的试点工作方案》,提出“实现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和专业化’,建设统一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实现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以专业化为主、综合性为辅的流程化、标准化的分工、联系和制约的征管工作新格局”的新一轮征管改革目标。从改革目标可以看出,加速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推进征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在信息化支持下的税收征管专业化管理。构建这一现代化的税收征管模式,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巩固多年征管改革成果,为现代税收征管模式的建立奠定基础。建立现代税收征管模式,应是对多年征管改革的发展和完善,通过多年的征管改革,各级税务机关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锻炼了大批的干部,所有这些都是推进征管改革的重要基础和宝贵财富,因此,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多年的征管改革成果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保护,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减少浪费和投入,保持征管改革的连续性。推进征管改革,应以“依法治税、从严治队”为根本,坚持“科技加管理”的方向,巩固、提高、丰富和完善“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征管模式,在加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税收征管专业化管理,大幅度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
二、建设“一体化”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为现代税收征管模式的建立提供依托。信息化是推进征管改革、建立现代税收征管模式的突破口和前提条件,必须加快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正确处理好信息化与专业化的关系,按照新《税收征管法》第6条“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的规定,建立“一体化”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一体化”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包括统一标准配置的硬件环境、统一的网络通讯环境、统一的数据库及其结构,特别是统一的业务需求和统一的应用软件。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应放在信息网络建设上,加快建立覆盖省、市、县的地税城域网、广域网,按照“稳步推进,分批实施,讲求实效”的原则,市一级地税机关应建立以中小型机为主的城域网,县一级地税机关应建立以服务器群为主的城域网,并配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平均每2人应配备1台),接入三级广域网中,实现广域网上的数据和资料共享;同时,还应加快统一征管软件应用的步伐,注意统一征管软件的兼容性和差异性,充分考虑到城乡有别、税源的集中与分散有别,经济发达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有别的实际情况,逐步修改完善统一征管软件,以避免征管软件与征管实际不相适应,影响征管效率的提高。 
1.建立数据处理中心。数据的集中是实现税收征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保证,是实施科学管理的基础。“集中征收”的关键是税收信息的集中,其实质应是纳税人的各项涉税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集中到税务机关进行处理,税务机关在准确地掌握纳税人涉税信息的基础上,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涉税服务;税务机关通过数据处理中心可以获得政府管理部门的各种经济信息和情报,可以监控各项税收征管和职能的执行情况。税收征管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管理,包括税务登记、发票领购、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等数据信息,通过网络能够准确、自动地汇总到数据库,实现税收征管内部数据汇总自动化,基层征管单位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询上级税务机关相应的数据库,便于强化税收征管分析功能和管理功能,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上级税务机关可以迅速把有关指示和工作安排,及时传达到下级各部门、各单位,提高税收征管工作效率。因此,要根据集中征收的要求,在相应层级的税务机关建立数据处理中心,负责本地涉税数据和信息,特别是申报征收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
2.加强信息交换。利用信息系统加强信息交换,在加速国税、地税系统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的实现与政府有关部门的信息联网,重点应放在工商、银行、财政、金库、审计、统计等部门联网,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税款解缴入库、纳税户控管等环节的质量和效率。
三、划清专业职责,构建信息化支撑下专业化管理的税收征管新格局。
1.建立专业化分工的岗位职责体系。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速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推进征管改革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实现税收征管的信息化和专业化”。专业化是信息化条件下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但目前征管各环节专业化分工并未完全到位,特别是未能充分考虑信息技术?







不良信息监控拦截系统提醒您:很抱歉,由于您提交的内容中或访问的内容中含有不允许的关键词,本次操作无效,系统已记录您的ip及您提交的所有数据。请注意,不要提交任何违反国家规定的内容!如网站管理员看到本拦截,说明您网站内有一条或多条违法信息,请立即联系我公司技术员协助您彻底检查并清楚所有违法信息,本次拦截的相关信息为:售发票闹饕韵笫侵卮蟀讣⑻卮蟀讣亲ㄒ敌缘乃拔窦觳椋饕康氖遣榇λ拔裎シò讣徽鞴懿棵诺募觳槎韵笾饕窃谒笆照鞴芑疃杏刑囟ㄒ逦窕蛐枰蛘咴谀骋换方诔鱿治侍獾哪伤叭恕⒖劢梢逦袢耍染哂屑觳榈男灾剩志哂械鞑楹蜕蟛榈男灾剩康氖俏思忧空鞴埽ふ5恼鞴苤刃颍笆狈⑾趾头乐怪卮蟆⑻卮蟀讣姆⑸H羌觳榈姆绞健⒊绦蚝褪侄尾煌K拔窕橛醒细竦幕槌绦颍岢盅细竦淖ㄒ祷止ぃ骰方诨ハ嘀圃迹徽鞴懿棵诺募觳椋绞搅榛疃嘌绦虿灰欢ㄑ细癜凑昭“浮⒓觳椤⑸罄怼⒅葱兴母霾街柚葱校灰呛戏ā⒂行У乃笆罩捶ň涂梢浴K氖羌觳榈氖奔洳煌K拔窕橛κ嵌阅伤叭艘酝甓鹊纳瓯伤扒榭觥⒆翊铀胺ㄇ榭鼋屑觳椤⒋恚徽鞴懿棵诺募觳橛κ嵌韵角伤叭巳粘I瓯伤扒榭觥⒆翊铀胺ㄇ榭鼋屑觳椤⒋怼?BR>当然,征管部门的检查与稽查部门的稽查也是有联系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征管部门的检查与稽查部门的稽查互相补充、互相支持。税务稽查是防止税收流失的最后一道防线,为打击和防范税收违法,防止税收流失,维护税收秩序筑起一道防洪大堤;而征管部门的检查主要是为防洪大堤做好基础工作,做好维护和修补。二是征管部门的检查往往为稽查部门提供案源,征管部门通过税务检查发现有重大偷税、骗税和其他严重税收违法嫌疑的,通过选案及时传递给稽查部门,成为稽查部门的案件来源之一。三是稽查部门通过稽查发现的问题,将有关情况反馈给征管部门,征管部门据此加强征管,并确定征管部门税务检查的重点,以提高征管质量。因此,征管部门和稽查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不断加强联系和沟通,特别是在选定检查对象后,要及时将检查计划连同待查纳税人清册传递给对方。除必要的复查和举报外,在一个年度内,稽查部门对征管部门已查的事项原则上不得再查;对稽查部门已查事项,征管部门原则上不得再查,实行一家检查共同认账,避免多头检查和重复检查。
四、重组征管业务流程。信息化要求对征管业务的处理以业务流程为导向,以信息流的管理为核心,因此,必须依据对纳税人管理的信息流来重组征管业务流程。信息化条件下的征管业务,可大致划分为税源监控 (包括税务登记和认定管理、发票管理、税款核定、信息采集和资料管理等)、税款征收(包括申报征收、审核评税、税收计划、会计、统计和票证管理等)、税务稽查(包括稽查选案管理、检查管理、审理管理和执行管理)、税收法制(包括税收政策法规、税务行政处罚、税务行政复议、税务行政诉讼、税务行政赔偿)。当前首先应当加强税源监控工作,税源监控是税务机关掌握应征税款的规模与分布的综合性工作,是征管能力与质量的集中体现,是税务部门获取税收征管信息资料的主要来源;税源监控的重点是有效的税源户籍管理、财务核算管理、资金周转管理和流转额的控管等。应按照加强税源监控的要求,对税收征管业务进行重组,重组的重点是按照新《税收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规范基层征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征管程序和征管行为;明确税务机构内部各专业分工及其联系与制约,实现上级机关对基层工作的全面的、及时的监督和管理。在业务重组的实施上,要以流程管理的思想重新设计和优化税收征管业务程序和内部管理程序,建立一套与征管信息系统相配套的业务流程,使之适应信息化征管模式的要求。税务机关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都要主动调整不适应现代化管理的单项制度和内部规程,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规范信息数据的采集、传递、存储、加工和利用,建立标准、规范、真实、有效的信息数据库,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处理和网络传递效能,确保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顺畅运行。
五、规范纳税服务。规范的纳税服务是指作为税务行政执法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纳税人依法自觉纳税的基础性工作,是税务机关的基本职责和义务之一。规范的纳税服务应包括税收政策宣传送达、咨询培训辅导
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对策
点击数: 63 更新时间:2010/5/14 15:30:52 www.zxwh.com
摘要:进入90年代以来,国有资产流失呈快速递增态势。当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流失
渠道:决策失误导致流失;在破产中、改制中、中外合资合作中流失;由于经营不善、
财政性蚕食造成流失以及无形资产、土地不入帐造成流失。针对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提
出了宏观和微观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关键词:国有资产流失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4.7

国有资产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国有资产的快速递增,是完善和发
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源泉保障。但进入90年代以来,国有资产流失也呈快速递增态势, 
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至少流失800 ―1000亿元。国有资产以如此惊人的速度流失,已
经成了困扰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国有资
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建立约束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是经
济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国有资产流失的涵义

所谓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指运用各种手段将国有产权、国有资产权益以及由此而产
生出来的国有收益转化成非国有产权、非国有资产权益和非国有收益,或者以国有资产
毁损、消失的形式形成流失。

二、国有资产流失的分析 国有资产流失的形成及渠道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决策失误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较为普遍,其成因:一是“区域利益”作祟,盲目引进,
重复建设。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目前有上千亿元的投资因决策失误而造成损失。我国
几乎每个省都有彩电生产线,然而,彩电生产线的利用率只有45% ;各地区为振兴地方
经济,不注重实效,盲目引进冰箱、洗衣机生产线,但由于市场及产品本身质量等因素,
只好纷纷停产,目前其生产线的利用率只有40%.

由于市场的暂时过热,加上“区域利益”的驱动,从而鼓舞了地方政府、部门领导 
及企业经营者的获利信心,最终导致决策失误。二是决策不民主,一言堂。为使企业能
在更宽松的环境中发展,80年代后期,改革提出了新思路:政企分开。政企分开后,企
业摆脱了众多婆婆的干预,得以快速发展。但同时暴露出来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法人
代表一人说了算,即:一个脑袋、一个思想、一只笔、一张嘴“。某电视机厂,是我国
最早的电视机生产厂家之一,1988年到1990年间,厂长一个决策,投资6000万元与日本
一家公司合资兴建空调器厂,利润分成与外方实行倒四六;而后又投资3000万元引进国
外平绕行输出变压器生产线,由于选择不当,无法使用,成了一堆费铁;后又投资1 亿
元从美国引进纸箱生产线,因产品无市场,到目前为止设备仍无法启动。

(二)、在破产中国有资产流失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价值规律发挥愈来愈重
要的作用,市场机制运行的形式是机遇与风险并存,其结果当然符合“优胜劣汰”这一
自然规律。在这种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破产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正
是由于商品经济客观发展趋势的冲击,破产才应运而生。据初步统计,从1988年试行《
破产法》以来,全国共审结破产案件2000多件,已破产的企业当中,绝大部分企业占用
大量国有资产,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破产的主要动机是逃避债务,企业破产了,银行贷款
理所当然地予以核销。“破产有利”、“先分后破”的现象相当严重,破产企业中的资
产流失,已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主渠道之一。

(三)、在企业改制中,国有资产流失

党的十五大以后,股份制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普遍推广。这种新体制的实施,为我国
国有企业走出困境、重振雄风、注入活力提供了政治保证。但由于一些企业在操作中的
不规范,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其现象为:一是将国有资产低估或不进行评估就低 
价入股。一些股份制企业在组建过程中,对国有资产高值低估。最常见的手法是对其中
有形资产部分按原值等价折合入股,如对土地、房产等大宗不动产按原购入价评估,不
计其市场升值部分。相当一部分企业甚至把原来国家拨给的土地,不计价折合成国家股
份划作自己企业的法人股,对国有资产中的专利、商标、商誉、品牌等极具价值和增值
潜力的无形资产,则不予评估或按极低的价格评估,有意无意吞噬国有资产。二是将公
有资产按比例送给个人。一部分人认为:职工是企业的主人,是财富的创造者,在改制
中为保护一己私利,将公有财产无偿量化给个人,致使国有资产流失。三是在红利分配 
时,国家股、集体股、个人股同股不同利。不合理的利益分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据国
家体改委与财政部估计,仅1997年国家应得的收益流失约3 亿元以上。四是改制企业发
生的亏损由改制前单位负担。

(四)、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中国有资产流失

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提供的资料表明,仅1992年全国与外商合资合作的8550家国
有企业中,有5000多家的675 亿元帐面资产没有经过评估,按45.2% 的升值率(有关部
门计算的)计算,一年中就流失掉305 亿元。

(五)、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企业国有资产流失 企业经营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国有资产的运营,一些企业经营管理混乱,没有章
法,不按照严格的组织程序办事,对项目的开发不作充分的调查和科学的论证,拍脑袋
定盘子,致使决策失误;粗放式的生产技术管理,造成生产技术效率低下,从而导致企
业整体效益下降,甚至亏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如某冷冻厂投资2000万元建立两个万
吨冷库,其利用率仅有13% ,每年折旧及贷款利息共400 万元,企业每年亏损200 万元。
此外,企业资产流失与管理不善有直接联系,财务管理混乱,存在大量的帐外国有资产。
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推算:全国预算内国有企业帐外固定资产净值约147.6 亿元。

(六)、财政性蚕食,形成国有资产流失

财政性蚕食形成的国有资产流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政赤字向银行
透支。这部分早在历年财政预算中支出的资金,财政不可能、也无法归还金融部门,实
际上是财政侵食了金融资产;二是银行垫付款项认购国债。自1981年到1998年全国发行
国库券累计511.3 亿元,银行认购167.4 亿元占32.7% ;三是财政应补企业亏损未补款
项。这部分资金实际上是让银行信贷资金垫付了。这三项合计,财政蚕食金融性国有资
产达1100亿元(《资本经营论》114 页)。

(七)、无形资产、土地不入帐

会计改革之前,无形资产在我国得不到国家和社会的承认,时至今日,很多企业的
无形资产尚未估计入帐,企业的权益无从体现,商标、专利权、专利等无形资产流失于
帐外。自然资源未纳入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土地未被列入固定资产,频频被蚕食侵占,
招商引资不作价,流失严重。

三、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国有资产流失速度之惊人,流失量之大,已形成严重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因
此,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已刻不容缓。

(一)、从宏观方面讲,应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国有经营责任制,理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一是建立科学的,可量度的国有
资产经营责任指标体系,由企业的产品成本、产品质量、产品销售收入和实现利税等主
要内容组成。二是建立一个国有资产经营责任目标的确定方法体系。采用确立阶段目标,
运用具体经营责任目标的确定方法体系。采用确立阶段目标,运用具体指标实行逐步考
核的办法。三是建立一个确定国有资产经营责任制指标体系的规范化工作程序,在认真
进行清产核资、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并由企业主管部门与企业签订国有资产
经营目标责任状,并报同级计委、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四是建立一个严格、合理 
的国有资产经营目标考核及奖惩方法体系。以所列国有资产经营目标的诸项主要内容为
依据,到期由上述诸部门共同组成考核小组,对责任人进行严格、科学的考核。这种考
核是从企业的规模效益的角度评价企业的业绩,兑现奖惩,从而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

2.建立和健全企业监督约束机制。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制定可量化的、可操作的企业监督约束机制,做到每年检查一次。财政部门要搞好企业
年度决算检查,要评出优劣,分清责任,对损失巨大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3.建立一个完善的人才管理机制。企业经营的成败、事业的兴衰,关键在于人。由
于企业领导人的素质低下,知识的局限性以及不民主导致企业由兴旺走向衰败的事例不
少,因此,选拔优秀的企业领导人,组建好的领导班子,往往是搞好企业的关键。

(二)、从微观方面讲,企业的财务部门是国有资产的管理部门,对保持国有资产
的安全完整,促进其不断增值负有重要责任。因此,企业的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应通
过各种方法,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核算和管理,制定出一套合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和
方法,主要有:

1.建立有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财务指标考核体系,财务指标包括国有资产流失率、 
增值率、资产利润率及负债率等。指标的考核采取企业自查、重点抽查与年终审计相结
合的办法。企业要将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的自查结果及时报送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定。重
点抽查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根据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结果,兑
现奖惩。对经营完成国有资产增值考核指标的,予以奖励;没有完成资产增值考核指标
则予以处罚,并终止、甚至终身取消其经营国有资产的资格;对以弄虚作假或其他不正
当手段,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者,必须坚决追究经营者的责任,除令其赔偿外,给予行政&nbs

  • 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及“新公共管理运动”
    点击数: 66 更新时间:2010/5/14 15:30:58 www.zxwh.com
      面向21世纪的中国政策科学必须充分考虑公共部门管理研究(公共管理学)发展的背景与趋势,把它放在公共管理的大视野中加以考虑,这有助于把握政策科学发展的未来取向,拓宽政策科学的研究主题,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加快政策科学的知识创新。

     


             一、公共政策学的缘起


       政策科学又称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学)和政策研究,是二战后在西方(主要是美国)的思想库和大学兴起的一个全新的跨学科、应用性的研究领域。它的出现被视为“当代公共行政学的最重要的发展”、当代政治学的“一次最重大的突破”以及当代西方社会科学领域的一次革命性变化。政策科学的迅速成长以及它对各国政府政策制定和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使它成为各国政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学科。现在政策科学已构成当代公共管理学乃至整个社会科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而富有活力的部分。


       一般认为,“政策科学”概念是美国政治科学家拉斯韦尔首先提出的。早在1943年的一个备忘录中,他就提到了“政策科学”的概念,而这一概念在出版物中的首次出现则是他与卡普兰在1950年合著的《权力和社会:政治研究的框架》一书。1951年,拉斯韦尔在与拉纳合编的《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新近发展》一书特别是拉斯韦尔本人所写的“政策方向”一文中,首次对社会科学中的政策研究方向,即政策科学的对象、性质和发展方向作出规定,奠定了政策科学发展的基础,成了政策科学诞生的标志,拉斯韦尔因此成为“现代政策科学的奠基人”;政策科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形成,则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事,它以德洛尔的政策科学“三部曲”——《公共政策制定检讨》(1968)、《政策科学构想》(1971)和《政策科学进展》(1971)的出版为代表,这些著作构成政策科学发展的第二里程碑。“政策分析”一词则是美国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林德布洛姆首先提出的。他在1958年发表了“政策分析”一文,用“政策分析”表示一种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渐进比较分析类型。在西方文献中,“政策科学”与“政策分析”两个概念的关系颇为复杂,有的学者将两者当作同义词使用;有的学者将它们加以区别,用“政治科学 ”作为一个总的学科领域名称,强调它的跨学科、综合性特征,而将“政策分析”看作政策科学的一个分支,强调政策分析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中的一个应用性学科的特征。


            二、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背景、特征及对政策学的影响


       尽管拉斯韦尔和德洛尔等人所提倡的政策科学是一种全新的跨学科、综合性的学问,是一种“统一的社会科学”(元社会科学),但是政策科学既然主要以公共政策作为研究对象,那么它主要是关于公共部门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的学问。70年代以来,政策科学与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政治学以及公共行政学等学科日益相互融合,最终导致公共部门管理领域新范式或新途径的出现,即“新公共管理”的兴起。因此,要认识和把握政策科学,就不能离开公共部门管理学科(公共管理学)发展的背景与趋势。


       政府及公共部门管理研究领域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分支是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在百余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该学科领域经历了三次范式转变,即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到新公共行政学和政策科学,再到新公共管理学三次重大突破。政策科学可以说是政府管理研究领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传统的公共行政学


       形成于本世纪20、30年代,其理论基础是马克斯·韦伯的官僚体制理论和威尔逊、古德诺等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理论。传统的公共行政学有六大信条:(1 )非政治化的文官制度以及将政治与行政分开的假定;(2)强调层级制和规章制度(即采用官僚体制模式);(3)公务员的终身受雇和政府组织的稳定性;(4 )以文官制度作为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5)对文官的控制(外部规制);(6)要求结果的公平。


       早期公共行政学采取了一种形式主义或静态的研究方法,只注重对官僚体制(正式政府组织机构)的分析,忽视了对行政行为及行政管理过程的研究;它将政治与行政(即政策的制定与政策的执行)绝然分开,忽视了政策制定以及政治因素的地位与作用;它将丰富多彩的行政管理现象及过程仅仅抽象为若干原理或原则;效率的标准则被不恰当地过分推崇(价值因素以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被忽视)。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范式由于公共管理学科本身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必然引起批评,并促使其转变。


           2.新公共行政学和政策科学


       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兴起,标志着公共行政学范式主导地位的终结以及政府管理研究新范式的出现。但是没有最终取代传统的公共行政学而成为公共管理研究的主导范式。新公共行政学学派的代表作是《走向一种新公共行政学:明诺布鲁克观点》(1971),它以公平为核心,因而拒绝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尤其是政治-行政二分法和官僚体制理论;它强调政治与行政的连续性以及行政管理与价值的关联,并寻求具有灵活性的行政组织结构。因此,分权、权力下放、项目管理、组织发展、责任扩大、冲突和顾客至上成为新公共管理分析组织问题的一些基本概念。新公共行政学强调以“公平”为核心,实际上是一种民主的行政理论,与美国政治学的先驱汉米尔顿·麦迪逊等人在《联邦党人》以及托克维尔在《论美国民主》中所表达的民主行政理论具有明显的师承关系。


       与此同时,西方公共管理研究领域出现了另一个影响更深刻、更广泛的趋势,这就是政策科学或政策分析途径的兴起。针对传统公共行政学过分强调的组织结构(官僚体制)的研究,将政治(政策制定)与行政(政策执行)分离等弊端,政策科学的倡导者主张一门以政策制定系统和政策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端正社会发展方向,改善公共决策系统和提高政策质量为目标的新学科,从而形成了政策科学研究的新范式。


       拉斯韦尔、德洛尔等人所提倡的政策科学范式因自身的局限性而在70年代以后的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难题:一是将政策科学当作一种统一的社会科学(即它既整合多种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又超越了它们之上),这造成了在科学共同体中建立共识的困难,包括在划定研究范围边界、建立学科理论体系和形成特有的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困难;二是政策科学为自己确立的目标过于宏伟,难以在短时间内突破,而且它抽象地大谈改善全人类公共决策系统,端正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回避各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和对立,因此被斥为“披着科学外衣的意识形态”;三是拉斯韦尔和德洛尔所确立的政策科学范式过分注重政策制定的研究,而忽视了对政策过程的其他环节特别是政策执行和评估的研究。(德洛尔在《公共政策制定检讨》中将政策过程划分为元政策制定、政策制定和后政策制定)。 这些困难一直困扰着政策科学后来的发展。 在80年代中期,问题仍未得到解决。1986年,德洛尔在其新著《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中检查了政策科学的近二、三十年的发展,提出政策科学需要在14个方面加以突破,包括提供关于政策制定和政策科学的哲学和智力的理解;增加历史和比较的观点,真实地处理政策实际;寻求宏观理论;政策范式批判;探讨宏观政策创新;研究元政策制定和统治设计;考虑政策制定途径的改善;探索政策制定的输入方法;加大学科基础;开发各方面的方法论、方法和技术等。


           3.70年代后政策科学的发展及其特征


       政策科学朝着新的方向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首先,政策分析范式(将政策科学领域理解为一门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学科)迅速成长壮大。其实,在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政策研究领域成长的最大推动力并非来自于社会科学家,而是来自于运筹学家、系统分析家和应用数学家。运筹学、管理科学和系统分析的定量方法及技术的发展实际上构成政策科学以及政策分析方法论的基础。70年代以后政策分析途径的成长引人注目,它的倡导者林德布洛姆、邓恩、奎德等人不再将一般的选择理论、人类社会的基本方向问题或一般的政策系统及过程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而主要关注现实具体的政策问题,因而政策分析方法及技术在其中占有核心地位。与政策科学相比,政策分析的应用性程度更高,它以提供政策建议或备选方案为核心,有具体的当事人或委托者;其研究对象比较明确,研究范围的边界清晰,在学科共同体中较容易形成有关方法论和学科理论体系方向的共识,再加上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的成熟,使得政策分析比起政策科学来更容易取得突破,较快地建立起相对成熟的学科体系;再加上思想库的成功的政策分析实践的鼓舞,使得政策分析范式获得了众多的支持者。


       其次,70、80年代,政策科学加强了对政策过程的其他环节尤其是政策执行及评估的研究。这种由政策制定向政策执行的研究重心转移,构成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公共管理”范式出现的一个契机(公共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政策执行的管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首先发表了一篇《公共政策执行问题的报告》,指出政策执行的政治与行政的方面往往为人们所忽视;有些学者如哈格罗夫指出,在政策形成和政策成功之间存在着一个忽略或错失了的环节-政策执行,必须加以补充,才能使政策生效;加州大学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等则对奥克兰实验案例进行详细的跟踪研究,写成经典性的《执行》一书。该书令人信服地指出,再好的政策方案,如果没有正确、有效的执行,仍将导致失败。这一时期出现了种种的政策执行理论,如行动理论、组织理论、因果理论、交易理论、管理理论、系统理论


  •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中的政府仿企业化问题浅析
    点击数: 79 更新时间:2010/5/14 15:31:14 www.zxwh.com
       摘 要:危机孕育变革,变革呼唤理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行政改革浪潮催生了旨在改变政府行为范式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仿企业化是西方众多行政改革理论中的一种。为了考察政府仿企业理论之于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意义,本文首先考察了其在中国行政改革中的定位问题,同时对政府仿企业化理论的一般阐释方式作了批判性的再思考,最后本文还对政府仿企业化理论作了发展意义上的反思。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的行政模式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批评,当代西方的公共行政理念与治道变迁肇始于此。这一变迁过程至今仍在行进之中,与此相伴的则是波及世界各国的行政改革浪潮。现实的变革要有理论的引导,当代新公共管理(NPM)理论中出现了一股思潮,那就是:以企业精神改革政府或称“政府仿企业化”。政府仿企业化是一种崭新的有关行政体制改革的思考,对于解决行政体制中的一些弊端不乏新的思路,当前,我国正处于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阶段,重新思考政府仿企业化理论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

    一、传统行政模式的危机与政府仿企业化理论及其实践

    传统的行政模式可以追溯到1854年英国的诺斯科特——屈威廉报告,它奠定了英国的现代文官制度,而后马克思韦伯的官僚组织理论和伍德罗威尔逊的政治行政两分法这一传统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一模式发韧于19世纪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并一直延续到80年代,基本可以归结为一种政治领导或控制之下的行政,严格的官僚组织体制和政治行政相对分离是其两大主要特征。[1]

    穷则变,危机是变革的先导或前奏,传统行政模式的危机表现为其不适应性,而这种不适应性的来源则是时代的变革造成的。

    政府仿企业化理论的倡导者认为:传统的官僚组织体制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适合工业化时代的需要并在当时推动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以这种官僚制为基础的行政体制有六大特征,即法制化、层级制、公私分开、专业化、职业化和规律性[2];具有这些特征的传统行政体制基本上适合于传统的工业技术基础和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随着人类社会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过渡,原来与工业时代相适应的政府体制与这个新的环境之间的关联内容及方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行政理念及范式(或曰治道)面临变革或转换的需要。政府仿企业化理论就是试图应答如何转换行政范式的行政改革理论中的一种。

    政府仿企业化的倡导者一般是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论证其合理性的:

    其一,政府必须以变革来回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几大特征:如全球化、信息技术等。在一个日趋全球化和充满竞争的时代,政府作用在提升国家比较优势中是一个重要因素,“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与国家的经济表现之间有一种联系。”[3]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等的关系,由此导致各国政府在行政改革方向中的某些趋同,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适应于工业时代的传统行政模式难以提供适应变革时代所需的政府能力。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官僚组织等级制的形式,组织结构开始由垂直向平行发展;同时也改变了政府与社会及大众的沟通方式,电子政府应运而生。

    其二,企业也同样面临着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问题。奥斯本和盖布勒指出:美国的企业花了大量时间,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变革:下放权力、扁平机构、强调质量、接近顾客[4]。与政府相比较,企业在对知识经济时代的适应能力上表现出众;而政府很难象企业一样站在变革队伍的前列,因此,在为生存或竞争而进行的巨大变革中的企业就值得政府模仿。

    至于政府仿企业化的内容,从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实践中可见一斑。克里斯托夫·波里特在《西方五国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轨道与模式比较》中对英国、荷兰、丹麦、芬兰和新西兰五国行政改革的内容作了归纳,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私有化或公司化、采用市场机制的情况、分权、产出导向、传统性重构。同时他还认为,在行政改革中,威斯敏斯特国家采用是“最小化模式”,北欧国家采用的是“现代化模式”,较少采用“私有化方式”[5]。另外,国内有些学者从模仿企业理念和企业运作机制方面对政府仿企业化的内容作了归纳和区分[6]。

    二、政府仿企业化在当代中国行政改革中的定位

    行政体制改革在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行政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从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改革实践来看,中国采取了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适度分离的、又相互配套的发展模式,同时兼顾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因此,有些学者认为,行政改革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结合部的地位,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那么,政府仿企业化理论对于当前的行政体制改革有什么意义呢?

    长久以来,我们倾向于用精简、高效、统一、廉洁、民主、法治等来描述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但是,这些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并非总是一致,其中民主与效率的张力尤为明显[7]。列维认为,政治现代化实际上是集权化与民主化的综合,其实质是为了达成效率与民主的统一。根据这一思想,有的学者认为,政治现代化应以政治体制改革来追求民主,而行政体制改革则应以效率为核心目标或价值[8]。

    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看,行政改革不外乎包括行政职能合理化及行政结构合理化。应对于现行行政体制的功能和结构,行政职能合理化是通过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实现的;而行政结构的合理化则借助于行政机构改革。一般说来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又引导机构改革,二者相辅相成。

    上文探讨了行政改革在当代中国三大改革中的地位,那么政府仿企业化思路又如何在行政改革中定位呢?

    第一,政府仿企业化是一种值得探索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新思路和新途径,也就是说,政府仿企业化首先是行政体制改革的一个内容层次或方式手段。

    第二,政府仿企业化思路应对于行政职能合理化当中的操作职能层面意义上的优化。即只有当我们可以将政府视为一种应对—操作系统之时(于企业而言,面对的是拥有消费理性的自由消费者,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市场环境则是既定的,因此,企业的运作机制具有典型的应对—操作色彩),政府仿企业化的思路才是比较有意义的。我们采取这样一种视角,既是有意义的又是有条件的。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一点:我们将美国或德国政府称之为应对—操作系统就比将中国政府称之为应对—操作系统,在现实条件中要合适的多[9]——不过这不是说中国政府不是一种操作系统,或没有这种操作职能,而是对于任何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或曰后现代国家政府更应从另两个视角来审视政府职能即发展视角和维持视角。因此,也更应该强调另两个层面意义上的政府职能,即发展职能和维持职能。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职能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促进现代化;而维持职能一般是指人们较为熟悉的政府四大职能(政治统治、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平衡[10])。作为一种应对—操作系统,企业是极具效率和活力的,值得政府仿效。然而企业本身的发展活动和维持活动,与政府的发展职能和维持职能相比,二者的不同是明显的,在这个意义上,政府是政府,企业是企业。

    第三,政府仿企业化是行政机构改革的一部分,然而不是全部,也不是核心。结构与功能紧密相连,上文提到如果将政府视为一种典型的应对—操作系统,仿企业化思路是比较有意义的。但是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作如是政府观,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也就是说,如果从操作职能层面意义上看,操作职能藉以实现的结构或机构形式的变革(其目标是达成效率、节约成本等)对于仿企业化思路是比较有亲和力的;而从政府发展职能和维持职能层面意义上讲,体现发展职能和维持职能的政府机构或结构形式的变革思路客观上与仿企业化改革思路的相容性则比较有限。并且于后现代国家而言,政府的发展职能和维持职能基于后现代国家本身的特征,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并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在对后现代国家的政府作应对—操作系统观的同时,更要强调和突出其发展视角和维持视角上的政府职能及其职能实现的结构形式,这不是单纯的仿企业化思路可以解决的。

    由此可见,政府仿企业化是行政改革的一种思路和途径,本身构成行政改革内容的一部分。它作为服务于政府职能合理化和结构合理化的一种手段,不能涵盖行政改革的全部内涵,也不是行政改革唯一手段或全部手段,于后现代国家的政府改革而言,更是如此。

    三、政府仿企业化思路阐释方式的新思考

    很多学者(包括一些西方学者)在谈到政府仿企业化问题之时,其思路往往是由企业而及政府,也就是说,他们的思维过程是:企业为何表现如此出众——充满生机、活力和效率?而政府何以效率低下,官僚成风,充斥着腐败、无能?企业的效率能否通过政府模仿企业而复制到政府身上?应当说这是我们发现问题并引起兴趣的常见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有自己的意义和价值,但也有缺陷。

    本文着重简述另一种思路,即由政府而及企业的思路。这种思维方式建立在对政府本身特征分析的基础之上,以政府为中心吸取企业某些优势为我所用,实现政府改革本身的“内源发展”。

    上文提及,作为一种操作—应对系统的政府,在行政改革中适当采取“仿企业化”思路,是比较有意义的。下文将分析在这一意义上,政府在哪些方面可以仿效和借鉴企业的优势。

    (一)政府结构与企业结构的比较分析。以中国为例,胡伟在《政府过程》一书中认为:政府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11]。

    首先,是宪政体制结构层面:人大制度,中共领导体制,政党制度,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体制构成了当代中国政府结构的宪政框架。相应的,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当代企业运作的基本框架,给了企业一个相当独立、宽松的条件,也因此企业必须完全对自己负责。宪政体制及其变革属于政治体制的范畴,在这一层面上,是“仿企业化”思路所效力不及的。
      电子化政府:发展及其前景
    点击数: 212 更新时间:2010/5/14 15:31:20 www.zxwh.com
    摘要〕电子化政府是运用信息技术创新政府治理和服务的整合概念。其内涵在于建立一个虚拟政府,为公民提供方便、快捷、高质量的公共服务。电子化政府对于提高政府回应力、政府政策能力、政府效率,实现开放政府和责任政府,最终提高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是故,建构电子政府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政府再造的新趋势。电子化政府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在于政府信息的公开、政府业务的电子化、政府服务的创新、以及信息技术与政府再造的整合等。

    〔关键词〕 信息技术;电子化政府; 政府再造

      


    一、前言


    自1960年开始萌芽发展的新兴信息科技-电子计算机,与1990年代初期开始普及的通讯科技-国际互联网相结合,革命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效率。电脑科技的优势在于信息处理的速度快、正确性高、而且存贮能力强,因此可以增加人的生产力、支援决策、降低成本。而互联网更是消弥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打破了国界、疆界的藩篱,将人类生产力与价值带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信息与通讯技术正在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巨大的影响,促使整个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 从世界范围来看,盘据二十世纪已久的工业社会型经济逐渐为全球化的信息经济所取代,在信息社会之中,信息已取代传统的其它资源,成为战略性资源;信息和知识的生产、加工与处理已成为创造财富的基础;提供信息和知识服务已成为社会和经济的主导产业;信息资源管理和知识管理已成为各行业核心的管理领域;社会经济走向全球化。诸如此类的变化证明了信息经济和信息社会是真实存在的。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欲取得竞争上优势的动机正驱动各国政府去了解、适应、开发正在形成的全球性信息经济,推动社会和经济的信息化。在整个社会走向信息化的过程中,政府信息化处在关键和核心的位置。这是由政府在推动国家信息化的主导地位和特殊角色,政府作为最大的“信息处理组织”,以及政府管理对信息的广泛依赖所决定的。是故,为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各国政府一方面积极发展国家信息通讯基础建设(NII),一方面致力于政府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政府,构建电子化政府。

    本文探讨了电子化政府的意涵及其意义;说明了电子化政府在主要国家的发展状况;探讨了电子化政府的实现问题;


    二、电子化政府的意涵与特征


    对于电子化政府,时下有不同理解。有人认为电子化政府就是办公室自动化,有人认为电子化政府就是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有人认为就是“政府上网”,也有人借用电子商务的概念,将其称为电子政务。“电子化政府”(Electronic Government)则是国际上通用的一个概念。

    事实上,电子化政府的意涵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程度而不断变化和扩展的。在20世纪70-80年代,人们提出办公自动化,其主要是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处理办公室内部业务,偏重于文件的制作、传送和贮存。从80年代以后,管理信息系统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管理信息系统是适应管理者决策和有效履行职能的需要,而建立的信息加工和处理系统,重点是支援决策和满足政府管理职能对适时、准确、相关信息的需求。从90年代以后,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在政府管理中的应用,人们又提出电子化政府或网络化的政府管理这一概念,主要指在政府内部行政电子化与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网络等信息与通讯技术,连接政府各单位以及各资料库,进一步对各系统进行整合,并建立其电子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通过政府网络体系的建立,为社会公民提供信息和其它服务。

    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所谓电子化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透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如电话、网络、公用电脑站等),对政府机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自动化的信息及其它服务,从而建构一个有回应力、有效率、负责任、具有更高服务品质的政府。电子化政府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虚拟政府”(virtual government),即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 具体分析,电子化政府强调:

    (1)倡导科技领先。政府要有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将其整合到政府管理中去,从而实现政府管理的目标。

    (2)政府信息的公开和可获得性。电子化政府,意味着政府信息的公开化,政府有责任与义务以更便利的方式,以更易理解的语言,让民众能够容易地获得政府的信息,从而创造更高的附加值。 (3)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回应机制。电子化政府的目的在于建立起跨越政府机关、企业与民众之间的互动机制,经此互动机制,公民可以获得政府的信息与服务,而政府亦可了解民众的合理需求,从而促使政府更有回应力和责任性。

    (4)更有效率。电子化政府的目标之一,在于透过信息化的过程,改变传统的政府组织形式,使行政程序简单化、统一化、政府业务电脑化、网络化,从而提高政府的效率。


    显然,政府信息化的核心,是通过信息技术改革政府,从而实现一个开放的、有回应力的负责任的和有效率的政府。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信息化或电子化仅仅是一个工具或手段而已。


    三、电子化政府的必要性和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讲,政府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大的“信息处理企业”,政府治理的过程便是信息的收集、加工与处理的过程。政府的职能的履行莫不依赖于适时、准确、相关的信息。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它必须了解民众的需求;政府是导航者,需要了解环境的变迁,从而作出准确的战略选择;政府是市场失灵的矫正者,而政府对市场失灵的矫正的前提是掌握较完备的信息;政府是社会问题的管制者,而这又有赖于对社会问题信息的分析、判断和把握……。可以讲,信息及信息网络,是现代政府的神经系统,没有这个系统,政府管理不可避免地会陷入到混乱之中。

    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电子化政府的价值是十分重大的,举其要者在于:

    ·提高政府的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的品质。 政府信息化,可使政府运用所获取和掌握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诸领域的准确的、可靠的信息,以制定正确的决策,作出理性的判断及采取必要的行动,进而提升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的水准和质量。

    ·促进信息流通利用和平等共享。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就是力量和财富。政府是最大的信息收集者-信息源,若能充分利用此资源,实现政府信息流通和共享,必有助于国家的整体发展。 ·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扩大公民的参与。政府信息化可以使政府机关借助现代信息和通讯技术建立政府组织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广泛的沟通网络,这种沟通网络可以打破时间、空间及行政组织部门与层级之间的限制,提高政府内外的沟通效率,及时传达政府之施政意图、方针与政策,反映公民的要求和呼声,从而提高了政府治理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借助因特网、电子邮件、电子布告栏等新兴的科技方式,与民众建立一个迅速、有效的沟通途径和意见反馈机制,从而实现和扩大公民对政府公务管理的参与。 ·促进政府重组,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率。政府信息化,必将对政府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发生变革和冲击。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政府信息化,使传统的科层组织朝着网络组织方向发展,打破了地域、层级、部门的限制,促使政府组织和职能的整合;政府信息化,促使政府的程序和办事流程更加简明、畅通;政府信息化,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政府信息化,提高了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凡此种种,均对政府效率的提高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公开政府信息,实现开放政府。信息公开是民主政治的基础,也是开放政府的根本。经由网络系统,政府信息除个人隐私、商业秘密、国家机密等不宜公开外,依其性质向社会、组织、企业公开使用,不仅可促使政府信息加值利用;更重要者,便于社会大众、新闻媒体监督政府施政,起到透明和公开的作用。实践证明,网上招标、网上采购等等对于促进政府建设有着重大的作用。

    正是由于电子化政府具有如此重大价值和作用,世界各国莫不把构建电子化政府作为国家发展的一个战略性措施。


    四、电子化政府:国际的发展


    面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挑战,世界各国均致力于发展政府信息化的政策,借助信息科技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与施政质量,并透过构建电子化政府提高国家竞争力。下面以美国、英国、日本为例,说明电子化政府的发展


    美国电子化政府


    自从80年代起不断地受到预算赤字的拖累,在国会消减预算与选民的压力下,由副总统戈尔所领导的全国绩效评估委员会(National Performance Review ,NPR)便针对行政过程与效率、行政措施与政府服务的品质进行了重新的探讨,提出了“运用信息技术再造政府”(Reengineering-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观念,由于传统政府结构呈现出金字塔式的层级节制系统,削弱了员工的创造力与活力,因而欲透过“分散智慧”(Distributed Intelligence)的理念将信息与工具分散至整个组织当中,让员工能够收集信息并与工作一起成长(Collect Information and Work Together),并增强决策人员的能力。

    NPR于1993年提出“创造成本更少,运转更好的政府”(Creating a Government That Works Better and Costs Less)及“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政府”两份报告。其中,前者企图透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政府得到民众的信赖;后者乃利用信息技术来“革新”政府,提出电子化政府的概念以提升政府的生产力和效率。1994年12月“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小组(Govern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 ,GITS),提出“政府信息技术服务的远景”(A Vision for Governm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报 论整合营销传播
    点击数: 163 更新时间:2010/5/14 15:31:27 www.zxwh.com
       将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共同面临的市场环境中,大部分企业已得到以数字化革命(Digital Revolution)、光纤维通信革命(Optical Fiber Revolution),电脑革命(Computer Revolution)等3大技术革命为媒介的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Highway)的恩惠。从这个角度来说,企业正处在进一步细分化、专门化、科学化的市场环境中,仅以一时性、普遍性的现有的对应方法无法提出确切的经营方案。这也意味着信息高速公路带来了人们共享信息的民主化、开放化的新型企业经营环境。

     

    企业在这种经营环境中,如果以持续经营为目标,那么以销售量和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垄断性经营活动就不可能存在。对企业持续发展(Going Concern)最重要的是建立并长期维持与各利害关系者(Stakeholders & Interest Groups)间的良好关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必须在经营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反映利害关系者的意向和希望。市场理念、广告活动或公共关系活动在成为近代企业经营必不可少条件的过程中,逐渐与经营管理中的要求相一致。 这种状况从传播角度来看,它意味着企业经营活动使利害关系者认识和理解企业存在价值和活动领域中的许多内容和方面。

    人们一般对未知的对象或内容往往会产生戒心,力求回避对这种对象或内容的支持和采用。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就是基本避免购买和消费未知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为了突破这种屏障,企业就必须积极开展包括广告在内的各种传播活动。

    如果把确保利害关系者对企业活动情况的认识和理解作为经营的必要条件的话,那么力求提高包括广告在内的企业传播活动的效率将成为企业必需的经营活动。

    可见,传播活动是构筑企业经营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的前提条件,并且已从使利害关系者加深对企业的认识和理解发展成为培养他们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信赖感。这是因为物质日益丰富的社会和社会成员的个性化导致了"个客(Private Customer)"的出现,以此为基础,消费者对企业各种建议的选择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对企业提供的丰富商品和多种服务已很熟悉的消费者可以以多样、自由的方式选择和采用企业各种建议。而保证利害关系者获得最大限度的"满足"或促使它们"接纳"企业建议的重要因素,就是信赖感。

    利害关系者对企业的信赖感大体上可分为对企业存在的信赖感和对包括商品、服务等市场活动要素以及每个具体经营活动的信赖感。前者意味着接触企业名称后产生的一种对整个企业的茫然的信赖感,及对企业本身及企业经营活动的信赖感,接着就会产生消费者购买该企业商品、投资者求购股票或债券、就业者的应聘等行为。这种状况不管在整个企业的活动,还是作为具体的一种活动,利用作为市场要素之一的企业名称,确保利害关系者信赖感,这才是共同的目标。对于一个企业,获得利害关系者的信赖感和确立信赖关系,将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由于得到与企业经营成败密切相关的利害关系者的理解及信赖十分重要,因此企业必须向利害关系者提供丰富且真实的信息。如果所提供的企业经营信息不足,容易引起胡乱猜测及想象,招来对该企业经营不利的结果,并会扩大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恶性谣传。这也意味着作为企业经营前提条件的传播没有正常开展。在企业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企业只有得到利害关系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才能追赶并超越竞争对手。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传播量的扩大、质的提高、密度的增强等都成为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在企业经营不景气时,传播活动作为摆脱困境的核心经营手段,应更加重视扩大发送的信息量。这时的企业传播的特点是整合各要素以扩展其关系领域:即降低事件(Event)或展览等需支付大量费用的活动的比率,减少费用投入的绝对量,宣传或促销(Sales Promotion)、人员销售(Personal Selling) 等传播活动也无须扩大规模,主要以增强传播密度的方式加大整体传播量并提高效率。

    由此可见,对以广告为主的企业传播及其管理的要求已日益严格,把各自分散开展的企业传播活动战略性地联结起来已成为迫切的需求,这就构成了在可能的限度内进行整合的具体传播战略──IMC战略的基础。

    在市场传播领域优惠附单(Coupon)广告或店内推销(Instore-Merchandising)战略的兴盛、在广告战略中商品广告及企业广告的结合开展、促销和宣传的共同推进等企业传播活动的日渐增多,都说明了整合化传播增加的趋势。这种传播整合化不是局限于广告或市场传播等个别活动领域,而是已扩大到企业对内对外开展的所有传播活动中,这是最近企业传播的显著特征。

    整合传播不仅包括广告和促销,而且还包括面向企业外部以企业广告、公共关系、企业宣传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对外企业传播(External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or Extracorporate Communication)与面向企业组织内部以提高组织成员士气、归属意识为目的的对内企业传播(Internal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or Intracorporate Communication),它反映出企业经营的整体水平,即企业面向内、外部开展的所有形态的传播的整体化,也可称为整合营销传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 IMC)。

    关于IMC的诸观点

    整合营销传播这一观点,在80年代中期开始提出。许多学者预感到具有战略意义的"传播协同效果(Communication Synergy)"时代的到来,并从各自的观点出发提出了传播协同效果的定义。企业各传播手段的协同效果发展为IMC这一概念,但还没有确切的定义。研究者们当时都普遍认为根据研究角度、使用立场的不同,IMC定义也应不同。1996年美西北大学赞助的第3届IMC年会上提出的关于IMC定义涉及五个方面,简述如下:

    IMC是一个对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发展和实施各种形式的说服性沟通计划的长期过程;
    顾客决定沟通方式;
    所有与顾客的接触点必须具有引人注目的沟通影响力;
    技术使与顾客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成为可能;
    需要测试营销沟通结果的新办法。

    1989年后,全美广告业协会(AAAA)促进了IMC的研究、发展,他们的定义如下:
    "IMC是一个营销传播计划概念,它注重以下综合计划的增加值,即通过评价广告、直接邮寄、人员推销和公共关系等传播手段的战略作用,以提供明确、一致和最有效的传播影响力。" 
    很多学者引用他们的见解。但是作为这一定义的实例,AAAA列举了属于市场组合之一的促销组合(Promotion Mix)中的例子,因而有可能被认为是着重于促销的狭义的IMC定义。实际上其定义包含着概括性意义,概括起来如下:

    使用了多种多样的传播手段(条件A);
    是对这些手段的整合(条件B),只有同时满足条件A和条件B,才能形成IMC;
    是对多种传播手段的战略作用进行比较分析的战略决策(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是营销传播计划(Marketing Communication Planning)概念。

    然而这定义容易被理解成是从传播者角度观察接受者的单向式传播。定义不仅应对广告主和广告公司有价值,而且对消费者也应有价值。IMC理论的发源地──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组把IMC定义成:

    "IMC把品牌等与企业的所有接触点作为信息传达渠道,以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为目标,是从消费者出发,运用所有手段进行有力的传播的过程"。

    而且,这一研究组的先驱者舒尔茨(Don E?Schultz)教授对此作了如下补充说明:

    "IMC不是以一种表情、一种声音,而是以更多的要素构成的概念。IMC是以潜在顾客和现在顾客为对象、开发并实行说服性传播的多种形态的过程。IMC的目的是直接影响听众的传播形态,IMC考虑消费者与企业接触的所有要素(如品牌)。IMC甚至使用以往不被看作是传播形态、但消费者认为是传播形态的要素。概括地讲,IMC是为开发出反映经过一定时间可测定的、有效果的、有效率的、相互作用的传播程序而设计的"。

    事实上,这些概念还不充分,不能说哪个更为确切。以上概念都是根据整合传播的中心的不同,其IMC定义也不同。根据研究者、实践者的观察角度的不同,IMC形态也不同。

    整合营销不仅以消费者,而且还把从业人员、投资者、社区、大众媒体、政府、同行业者等作为利害关系对象,不是对这些对象进行一次性整合,而是分阶段一步步地进行。目前,不仅美国、日本、欧洲等先进国家的市场,而且发展中国家的一部分商品也逐渐趋向饱和及均衡状态。对于企业,以产品力(Product Power)为基础的产品差别化变得很困难;开发创造性的新技术或新产品也变得很难,即使开发出新产品,由于技术的发达,仿制品会很快上市,产品的先占效果也很难实现;至于价格战略,降价固然很重要,但这也很难与低价的无商标产品(No Brand Product)竞争,何况通过合理的流通渠道节约费用,从而降低单价的方法也有其界限。综合上述观点,通过IMC战略所追求的战略传播的整合创造价值才是企业创造以后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的唯一方法。以方法论而言,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主要核心就是集中管理企业传播要素,能够创造对应于企业利害关系者所提出的充分必要条件。

    [表1]表示了从广告主、广告公司、媒体机构、学术研究等不同角度出发的IMC理论研究。

    [表1] IMC理论的诸观点

    **从广告主的角度看IMC
    以广告,推销,公共关系等多种手段传播一贯的信息,整合传播战略,
    以便提高品牌和产品形象;

    **从媒体机构上看IMC
    大型的媒体公司在80年代并吞了别的媒体机构成为庞大的多媒体机构。
    所以不是个别的媒体实施运动,而是以多种媒体组成一个系统,给广告
    主提供更好的服务;

    **从广告公司的角度看IMC
    不仅是广告,而且灵活运用必要的推销,公共关系,包装等诸多

    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分析(zjstu35)
    点击数: 206 更新时间:2010/5/14 15:31:33 www.zxwh.com
    一、引言
    企业的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在于组织结构既适合自身的现实特点和发展要求,又适应外部环境。但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均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企业组织结构也必须不断进行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如同生物机体一样,只有不断的变化,才能顺利成长、发展,避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在实践中,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往往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关键性课题之一。组织结构的调整对企业的未来有着重大影响,如果调整合理,企业就能解决目前危机,健康发展,而如果调整不当,企业就会陷入新困境。因此,加强组织结构的调整,充分借鉴成功企业经验,保持自身组织结构的先进性,是现代企业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对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也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本文就是根据我在J.N公司一个月的实习所了解的情况,分析了该公司在组织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对J.N公司组织结构的调整提出了一些建议,以解决J.N公司目前困境,从而提升整个公司的整体竞争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同时,通过解决J.N公司组织结构的问题,为中国其他同行业的企业,甚至是其他的中小型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提供借鉴,从而促进整个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组织结构概述
    (一)组织结构内涵与内容
    (二)组织结构作用
    (三)影响组织结构变化的因素    
    三、J.N公司现状描述
    (一)公司简介
    J.N公司前身是重庆某金融系统属下的一个印刷厂,是国家秘密载体定点编制印刷单位。公司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立时注册资本为50万。公司如今拥有资产3000万元,年生产能力产值达4000万元,拥有从美、日、德等国引进的专业票据设备、多功能计算机票证报表印刷系统。具有国内统一流动创意设计制作、工艺和印刷能力的公司。公司今年取得了ISO9002国际认证。
    J.N公司信奉“诚信为本、精益求精”的宗旨,用良好的经营管理方式,不断完善自己,逐步发展成为重庆地区规模最大的专业票据印刷企业。公司承印各类凭证、票据、账单、报表、画册及各类彩色印刷品。服务各界,成绩卓越。公司提出的口号是“为中华印刷事业的腾飞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