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谦说过最心酸的话:花絮新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4:27:15
                              
                           花絮新闻

 

    花絮是对社会生活中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体育等活动的小角度报道形式,因其文字精短、事件细微,在媒体版面中又常常处于“补白”的位置,所以长期以来,很少受到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社会参与意识日渐增强,新闻媒体对重大事件的正面报道已不能使其满足,他们开始对这些事件的台前幕后有更多的关注。这使得花絮这一小巧的报道形式日趋活跃,其报道价值也日显重要。

  新闻的价值是“读者评价新闻作品的尺度”,“它的目的在于评价新闻发表后的社会效应和对读者的有用性。”(卢惠民·社会主义新闻学导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69页)从这一角度来看,在与其它报道形式的配合下,花絮至少可以有以下几种价值体现。

  

    一、表现新闻人物


    新闻人物是大多新闻体裁关注报道的重点,花絮也不例外。但它的关注角度与其它新闻报道体裁不同,一般的新闻如消息、通讯等,往往是对人物进行正面的报道,其重点是新闻人物在重大活动场合的言行。这些言行往往是新闻人物或其所代表的国家、政党和团体的意志态度,自然有很高的新闻价值;而花絮在报道人物时常常是从侧面人手,选取一些零碎的、非正式的而且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如新闻人物在非正式场合的言谈举止。这些似乎是随手拈来的东西,与消息、通讯等报道形式相互呼应,就使新闻人物更立体化、生活化、个性化。这有助于受众对新闻人物的全方位了解,也有助于报道目的的实现。

    1996年7月,在****主席访问罗马尼亚时,《参考消息》转发了路透社的一则小花絮《罗语问候,记者惊奇》:
    罗马尼亚总统伊利埃斯库今天欢迎中国国家主席****访罗。****将对这个前共产党国家进行为期四天的访问。
    ****在从挪威抵达这里时说:“来到阔别多年的罗马尼亚进行国事访问,感到十分高兴。”他说,这次来访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扩大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新途径。”****用罗马尼亚语向当地记者问候,使他们感到惊奇。官员们说,****70年代初率领中国专家组在罗马尼亚工作一年,他在那时学会了罗马尼亚语。 (参考消息·1996.7.1)

    花絮巧妙地捕捉到了江主席一句也许是即兴的罗马尼亚语问候,它一下子拉近了中国主席、中国人民与罗马尼亚记者、罗马尼亚人民之间的距离。听者、读者都会感到此人在可敬之外又多了几分可亲可近,从而使人物形象显得既高大又平易近人。

    花絮对新闻人物的表现几乎不用议论、抒情,其手法类似于文学创作中的白描,极简约的一句话、一件事,就尽现了人物精神。1993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中有一则花絮《市长买书,不约而同》:

    新华书店来到京西宾馆为驻地代表服务。午后,同室的湖北荆门市市长缪合林代表和沙市市长张道恒代表各自买回一本书,两人一看,书名竟一模一样:《走向市场》。两人不禁相视而笑。 (人民日报·1993.3.19)


    买书,买好书本是极平常的事,但记者把这种极平常的事写成报道,公诸于世,它就有了某种特殊意义。在振奋人心的大会精神鼓舞下,两位市长精神大振自不必待言,他们心中肯定已打起了算盘,运筹着回去后怎么样大干一场。买书,又同是买的《走向市场》一书,正是他们这种心态的反映。人民代表紧跟时代步伐,心系改革,面向市场,大胆创业的精神可见一斑。

  

    二、烘托事件气氛


  对重大社会活动的大场面进行全景式的造势渲染,固然可以烘托新闻事件的特有气氛,但对在其背景下的某些小插曲娓娓道来,也不失为一种烘托铺衬的好方法。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小处见精神”道出的正是这种小视角的大作用。花絮就更看重新闻报道中的这种大与小的辩证,虽然篇幅短小、角度细微,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报道重大新闻事实、烘托重要新闻事件气氛的有效方式。

    《下次再讲》是1991年《人民日报》两会报道中一则较短却较为典型的花絮:

    辽宁代表团讨论实行“计划经济”,代表先报名后发言。可是每当讨论开始便出现了“市场竞争”,“计划外”代表不断“夹塞”发言,最后总有四、五位“计划内”代表被挤下来,主持人不得不表示歉意:“对不起,请下次再讲。”(人民日报·1991.4.1)

    短短的百字花絮,不算事件的事件,却把两会中代表们心系国家大事、畅所欲言、言无不尽的心情给表达了出来,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有力地烘托了两会热烈、民主、团结的气氛。

    花絮的这种烘托功能有时像是向熊熊烈火中再加一把柴,使原有的气氛更明朗;有时又象是寂寂夜空中的一声脆响,可以打破原有的氛围,造出一种新的气氛导向。下面是第26届奥运会开幕前的一则花絮《有惊无险》: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与其他一些国际体坛权贵们下榻的一家亚特兰大豪华宾馆16日发生火灾。所幸的是,火灾迅速被扑灭,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火灾发生在这家宾馆的地下洗衣房。(参考消息·1996.7.18)

    这则花絮选取奥运会开幕前的一件并未酿成大灾的小事作报道,但因其发生在奥运会开幕前仅四天的时间里,发生在国际奥委会首脑居住地,因而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马上就要举办百年奥运的亚特兰大市,仍然时不时地发生这种“令人心跳”的事件,使人们在满心欢喜、共庆百年的关头不能不冷却一下原有的热情,心中也不能不多了几分不踏实:这一届奥运会能平平安安举办吗?它会成为主办者声称的“历史上最好的”吗?这一事件,也使人们对今后可能发生的事情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因而之后,在奥运期间亚市交通的混乱、通讯的滞后乃至奥运世纪公园大爆炸这样的事件的发生,并不让人们感到太意外。这则小花絮和其他诸多的批评与抱怨一起,在某种程度上已较好地做过了铺垫,烘托了亚特兰大市未被热闹、喜庆掩盖的混乱、不安气氛。

  

    三、强化报道效果

 

  依据卢惠民教授的观点,新闻价值体现于事实材料本身,而新闻的价值则重在新闻的社会效应。二者的标准、角度不同,因而不能因为事实的新闻价值小就忽视它报道后可能产生的效应。许多平时看来并不够典型、算不上新闻的事实材料,在特定的时机条件下可能会成为具有特殊功能效应的好题材。花絮所报道的事实往往很难切合新闻价值诸要素,但因其报道的也是受众所须知、欲知、爱知的事实,而且它主要是通过对新闻人物非正式场合的言谈举止、重大活动的台前幕后、重要活动的小插曲的报道,既可满足人们对新闻真实、快捷、全面、有趣的要求,又常会给人预料之外、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在相当程度上又加深了受众对新闻人物或事件的印象,与其它报道形式也有了异曲同工之妙。

    《被迫劫车》也是本届奥运会期间《参考消息》转发的一则花絮:
    英国赛艇运动员雷德格雷夫22日因忍受不了交通的困状,决定离开运动员村,到比赛场地附近的一家旅馆去住。同日,波兰和乌克兰女运动员为到达曲棍球比赛场地而不得不“劫持”一辆汽车。 (参考消息·1996.7.24)

    这则小花絮通过对奥运会期间两个极小的但又很不正常的事件的报道,虽然没有一句带有倾向性的议论,但是它已经很深刻地揭示了本届奥运会组织工作的混乱,这与其他新闻报道中让运动员谈感受、让发言人谈看法等一样具有了很强的社会效应。这种事实报道让受众看到、听到后会对这里发生的一切形成自己更深切的看法和印象。

    大代表陈子镜,4月4日收到一封山西群众来信,反映侯马市医药市场混乱的问题,而且还附有一些详细的调查。陈子镜马上做了妥善处理:将来信转交大会,并马上给来信人复信作答。
    他说,群众对咱人大代表寄予了厚望,书信追到会上来,群众的问题提出来了,咱说什么也不能让它石沉大海。 (人民日报·1991.4.6)

    这是1991年两会期间《人民日报》编发的一则花絮《代表重视信访》。这种大事中的小事与当时的其他报道相结合,有力地宣传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人民代表人民选,人民代表为人民”的精神在小事上得到了体现。它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使人们深受鼓舞。

    大多数花絮因其趣味性较强,还具有一定的消遣娱悦功能。当然,花絮的这些价值是在与其他报道形式结合下才得以体现的,它不可能离开、更不可能替代消息、通讯等其他报道形式。“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是它区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特点,但它又不同于钻营于捕风捉影的、旧的“花边新闻”,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的新闻性。为使这种小巧的报道形式更受欢迎,使它的价值更为人们所重视,花絮应该继续在“真、快、短、活、趣”的轨道上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