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别人给自己找工作:佛教寺院的由来与演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8:26:59
《云青寺》序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诞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现在的尼泊尔境内蓝毘尼园无忧树下,自幼聪敏善学世出世间的一切学问,最终选择了舍弃世间拥有的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依然越城剃染过着苦行僧的生活而寻求人生的终极目标,终于在三十九岁那年于菩提树下降伏魔怨成等正觉,自此开始了他三百余会讲经,四十九年说法,普度九法界众生的伟大事业之后,随着僧团的扩大,信众之供养,佛陀及其出家弟子们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的简朴生活条件,逐渐有了改变,建起了名为“僧伽蓝”的固定居住办道的园苑庭院,亦名“精舍”,意谓精进修行者所居宅舍。由给孤独长者施建的祗树给孤独园,和迦兰陀长者、频婆娑罗王施造的竹林精舍,为佛陀时代的两大伽蓝,佛陀于中说法多年,并制定了营造伽蓝的基本法则。佛弟子如大迦叶尊者等,皆亲自带头建造僧舍。当时的僧伽蓝,只是众僧集体居止修行的处所,其建筑主要有僧房、讲堂、斋堂、浴室等,并无佛殿、佛像之设,与外道作为祭祀处所的天祠、神庙性质颇为不同。除大伽蓝外,还有小型的兰若建于离开村落的僻静之处。在山林中开凿的石窟伽蓝,中间为僧众集会、经行之处,两边排列僧房。

  佛陀灭度后,尤其是大乘佛法盛行后,印度僧伽蓝中才供奉了佛像。在国王臣民的虔诚供养下,佛教盛期的印度僧伽蓝,规模宏大,建筑壮观精美,如著名的那烂陀寺,不但是修行的大道场,而且是国际性的佛教高级学府。

  佛教因汉明帝敕命迎请白马驮经东来传教的摩腾、法兰二尊者于鸿胪寺(现在的外交部),后于洛阳雍门外另建白马寺,正式以汉语翻译传入华夏之初,遂称为寺院。后世沿袭,西晋以来,随佛教之盛传,寺塔石窟建立遍布神州大地,至佛教盛极的南北朝,杜牧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唐百丈怀海禅师创立禅宗“丛林”,当时丛林只有方丈、法堂、僧堂、寮舍等建筑,不设佛殿,与佛世僧伽蓝的风格相近,并适应中土国情民俗,建立了农禅并举的制度。

  宋代以来,丛林寺院逐渐形成诸宗大体一致的规制格局:包括供佛、菩萨护法神像的三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大悲坛)、地藏殿、伽蓝殿,安置法宝藏经的藏经楼或毗卢阁,祖师殿、罗汉堂,供讲经说法、集会、用的讲堂、念佛堂、供僧众起居、接待用的茶堂(方丈接待室)、客堂、斋堂、僧寮、客房、延寿堂(养老之处),塔院、海会塔,置钟鼓的钟楼、鼓楼,及放生池、亭台园林等。明代以来,最常见的“伽蓝七堂”的建筑格局,一直沿袭至今。

寺院为弘扬佛法、进行社会教化、满足民众精神需要,及僧俗修学佛法的道场。寺院以其巍峨壮观的殿堂,悲智双融的佛菩萨像,庄严富丽的法器供具,浩瀚的藏经及柱壁门楹上随处可见的经文、楹联,连环画,僧尼清净离欲的生活方式和威仪风度,向人们直观地展现出三宝的形象与佛教的基本教旨,在观瞻者心识中留下对佛法僧的深刻印象。寺院是社会大众瞻仰佛国净土的窗口,为礼拜祈祷的投诚之地,更是提供给比佛教四众弟子更广大的民众信仰佛教的基本方式,这种低层次的信仰,观瞻礼拜、祈祷供养,即使是出于某种世俗的功利心,也起码能使人放松心理负担、获得精神安慰,受佛菩萨形象的熏染,心灵得到净化,积集福智资粮,种下了成佛种子。《法华经》偈云:“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佛寺作为住持三宝的载体,自然成为弘扬佛法,联系佛教与民众的枢纽,举办法会集体学修活动。

寺院也是重要的社会文化设施,它装扮祖国山河,点缀名山胜景,是丰富文化内涵的不可或缺的人文景观,具有极高游赏价值,古人有“天下名山僧占多”之说。寺院那青瓦红墙、雕梁画栋、飞檐塔影、暮鼓晨钟,与山林花木相辉映,与自然景观结合为一体,提供给人们一种超凡脱俗的清净境界,所谓“僧寺无尘意自清”,使人在赏心悦目中默受佛光法雨的沐浴熏陶,得到清凉安稳。自古以来,游观佛寺,为雅俗共赏的高级享受,唐人“偶来萧寺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的诗句,道出了人们游赏佛寺所得的受用。名山大刹都有千百年的历史,是保存、传播东方传统文化精华的最为牢固的基地。宋儒朱熹当年观佛寺钟鼓齐鸣,梵呗清幽,僧众上殿过堂威仪整肃,进退有序,赞叹“三代礼乐,尽在于斯”,从而激发他们复兴先秦儒学,振兴中华文明礼乐的志愿。

寺院依大乘利乐众生的精神,曾设有救济养护贫病孤弱的悲田院、养病坊、施粥施药,赈济灾民,积集佛教净财的“无尽藏”(一种佛教银行)。佛寺曾收留保护过各种难民,解决了每个时代的一些社会问题。隋文帝、武则天、唐宣宗、明太祖朱元璋等帝王,即位前皆曾寄迹于佛寺。近代李大钊养精蓄锐于河北省昌黎五峰山圆通寺,“妙手著文章”,“登高一呼群山应,从此神州不陆沉”;滦县大觉寺既是辛亥北方革命发动的秘密聚会之处,又是大军阀张学良“东北易帜”决策之处。佛寺还成为贫士寒儒读书治学的处所,古来如刘勰、吕蒙正、范仲淹、近代毛泽东的警卫员许世友,亮剑中的和尚等,都曾读书学艺于佛寺,不少名篇巨制,是在寺院中写成。

近代改革开放落实宗教政策以来,恢复佛教的首要工作,自然是修复修建寺庙。近二十年佛教界的精力主要用于复修寺院,国内大多数寺庙修复一新或正在修复中,已逐步开展各项佛事活动,培育僧才、保护文物、旅游观光,正在日益显示其应有的社会功能。佛寺开展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的传统进一步得到发扬,在近几十年来又有开办素餐馆、茶馆、法物流通处、旅游服务等,直接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贡献,佛寺护山育林的成绩,古今更是显而易见。

饱经沧桑的罗山寺庙群,在历史上不知重修了多少次,自古以云青寺为主,佛道儒三教并存,历代虽屡经荡毁,但遗址尚存。1990年云青寺佛教人士,地方贤达共同努力,随山就势,中轴贯通,拓地展院,逐进增高,在其庙宇遗址上逐步得到恢复。重建的云青寺优美古朴,巍峨壮观矗立于罗山寺庙群,如众星捧月,似百鸟朝凤。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居士亲笔恭题 “云青寺”和“大雄宝殿”匾额。

古老而又年轻的云青寺兴建工程,业已告竣。山林间静听百鸟和鸣,梵刹内常起经声佛号。古人云:“人能弘道,道非弘人”。根据中国佛教的传统和国情时势,皆法赖僧传,恢复后的云青寺一定要诚请僧侣常住,弘扬法化、进行佛事活动,使其成为佛教徒和社会人士心目中名副其实的法城净土,寺院主持修建者任重而道远,必须以智慧眼审视佛教传统和时势人心,根据弘扬佛法和社会文明建设的需要,树立寺院建设的正确主导思想,继承传统,应机弘法。在建筑风格、佛像塑画等方面,更宜古香古色,保护佛寺的文物价值,造成一种古而常新、清净脱俗的梵刹气氛,现代化的建筑、商业性的设施,应尽量置于正院之外。旅游观光的寺院,须努力维持庄严清净,严禁男喧女闹、喝酒抽烟、播放靡靡之音。

在这去圣遥远,人根陋劣,善知识稀少的末法时代,讲经说法,打佛七应成为寺院佛教四众弟子最重要的修持活动,还应辟有供四众交流学修心得的接待室、佛学咨询室等。寺院以保障僧侣的生活和寺院的建设外,并以余资资助社会的教育、救济灾荒贫病等福利事业。还须从应机弘法的需要出发,对传统寺院格局巧作取舍,增加必要的新设施。一所能适应新时代弘法需要的寺院,应具备学修的重要设施和功能。

近百年来世道人心,一代不如一代。人人都心怀私见,迷信科技,崇尚功利,互相对立,彼此竞争。由于人们以恶业所感,自然界便以灾害来回应,于是水灾、旱灾、疾病、瘟疫,台风、地震等种种惨烈的灾害,便频繁地出现,即使志士仁人想发心弘扬儒释,奉行道德,拯救灾难,却苦于力不能及!

因此,寺院的宗教教育更显得极其重要了,遵循传统,儒佛并弘,奉行道德仁义,深信善恶因果,挽回劫运护国救民。道德仁义,本来是我们自性具有的功德。因果报应,实在是天地教化孕育众生的大权巧。人类生于天地之间,以藐小的七尺身躯,却能够与广博浩瀚高不可测广不可量的天地,三者并称为“三才”。这是因为人类能够敬仰、体察天地的德行,都可以成为尧舜一样的圣人,也都可以成佛作祖啊!

所以,古圣先贤所著的《易经》中有“乾”“坤”两种卦象,其中“乾卦”以“自强不息”来效法天道,“坤卦”以“厚德载物”来效法地道,圣人就是用天和地的这种德行来教化我们。所谓“自强不息”,就是希望我们远离邪恶、心存诚敬、克制私欲、恢复礼法,不达到彻悟自心、止于至善、尽除私欲、使天理畅行世间、使我们本具的性德彻底恢复的目标决不罢休。所谓的“厚德载物”,就是希望我们仁爱人民、慈悲万物、从而推己及人,那么就会本着忠恕之道,实行慈悲,将天下人民看成我的同胞兄妹、将一切众生看成我的同类,将万物和我看成一个整体,如此则心怀感恩和慈爱,如果不彻底尽到自己参与和调节天地孕育化导众生的天职就绝不停息。

天下不太平,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假使人人都能够用真诚心,努力尽到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都能实行慈悲仁爱、矜怜孤儿、体恤寡母、救度危难、悲愍贫人、戒杀放生、吃素念佛,那么人类以如此善行感通上天,上天就会以福报来回应人类。世界自然会雨顺风调,物产富足,人人安居乐业。再加上慈悲祥和、仁义礼让,人们互相学习成为良好的社会风气,就算有个别愚痴顽劣之人,也一定会转化为良善之民。

然而,由于人们禀受天地之气,万别千差。天生根机深厚者,自然能够谨遵道德仁义,以尽到做人的本分。如果有宿世恶习浓厚者,恶习障蔽了他本有的性德,以至于他心里想的,嘴里说的,身体做的,每次都与道德仁义相违背。他如果因弘扬三教法义而能听闻到“修善获福、造恶得祸”的道理,以及见到一些善恶因果报应的事实,则没有不战战兢兢,自我反省,希望能获得福德而免于灾祸的人啊。

但是,因为儒道的世间圣人,其教化众生的语言文字简略,而且又只说我们现生,以及子孙的祸福之事。至于我们生前死后。以及从无始劫以来,随着罪福因缘而轮回于六道中的生死之事,都没有显发说明。正因为这个缘故,那些见识浅薄者,虽然每天也读圣人因果报应的言教,却依然不信因果报应的事理。

释迦如来广大圆满的教法,显示出我们心性的玄妙,与三世因果的微细。所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世间法,以及断除迷惑、证得真性、了生脱死的出世间法,无不完备。所以佛陀遇到为父母者,便教导他们慈爱子女之法,遇到为人子女者,则教导他们孝顺父母之道,乃至教导兄友弟恭、夫倡妇随、主仁仆忠、教导每个人都要尽到各自的本分。这与世间儒家、道家圣人所说的,完全没有差异。然而又能够分别开示其前因后果,这就不是世间儒家、道家圣人所能够比拟的了。

佛教慈悲普度之风吹拂于世间,以德化民,感化了很多残暴之人不再杀生作恶。不要说诸侯、大夫、士人,不敢再杀人陪葬。就算是国家帝王,也不敢实行“活人殉葬”这种残忍的恶法。即使有暴虐君王实行了此事,也断然不敢以殉葬人多为荣。假使没有佛法的六道生死轮回、善恶因果报应之说,则后世之人,能够享尽天年然后才死亡者,恐怕便很稀少了。此三世因果之说乃是佛法中至为浅近之法,而其功效尚且能够如此显著。更何况佛法所讲的心性极为深奥的道理,以及断除迷惑、证得真性的究竟佛道了!

而我佛释迦如来,随顺众生不同的根机,循序渐进地善巧诱导众生最终成就佛道。他最初以五戒十善之人天乘佛法,接引劣根机的众生,以作为超越凡情、进入圣位、了生脱死的前方便。若是大乘根性的众生,佛陀则令其发起广大的菩提心,普遍修行六度万行,向上追求佛道,向下度化众生。兴发无条件帮助众生的慈心,生起物我同体施与一切的悲心。又因为末世的众生,根机极为低陋下劣,如果不是仰仗诸佛如来洪大誓愿之力,决定很难在现生就能出离生死轮回。因为这个缘故,释迦牟尼佛以大慈悲心,特别开启了一个专仗阿弥陀佛慈悲愿力来了生脱死的净土法门。只要具有真实信心恳切愿望,并且能够执持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其所修行的一丝一毫的世间善法,以及所修六度万行种种的功德,全部回向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以自己的真信切愿,感得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众生与弥陀彼此感应道交,必定承蒙阿弥陀佛慈悲摄受。等到临终之时,蒙阿弥陀佛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故此祈愿:罗山云青寺的兴建告竣以及志书的流通,佛教四众弟子和爱好宗教,以及热爱寺庙的志士仁人均能借古鉴今,如理如法弘护道场,使其发挥:教化一方信徒,净化一方心灵,安定一方民众,造福一方百姓,功在当代,利及后世而作大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