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小贷加急多久审核:学校德育实效的调查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07:09:55
学校德育实效的调查研究*
一、前言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德育实效一直是困扰广大中小学的“难点”问题,并逐渐成为教育理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早在“六五”(1980——1985)期间,王逢贤教授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 “中小学爱国主义与共产主义教育的研究”,就对德育的效应进行了研究1。此后到“九五”、“十五”,直接以德育实效为主题的教育部重点课题多达8个,地方性课题就更多。我们查阅了1990年以来公开发表的有关论述学校德育实效的论文,计106篇。尽管这些论文对德育实效的理解和界定不尽一致,所提的对策也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识”,即认定我国学校德育实效低。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尚未见到论证或“赞扬”学校德育实效性高的文章。而所有论述德育实效的论文,都是在“认定”德育实效低或德育效果差的基础上,进而分析原因,探讨对策的2。
不过,问题在于,何谓德育实效?如何来考察德育实效呢?或者说,判断德育实效高或低的依据究竟是什么?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讨论德育实效的论文有106篇,但对德育实效下定义的只有5篇;其中,又以两种观点最有代表性: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实效包括效果、效率与效益,另一种观点认为德育实效是现实功能与期望功能的吻合程度3。遗憾的是,这两种观点都未能在相应的分析中得到彻底的贯彻。
其实,似乎用不着把德育实效的定义复杂化。所谓实效,就是“实际的效果”4;德育实效,就是德育的实际效果。真正的问题是,如何来判断或评价德育的实际效果。纵观已有的研究,虽然有论文分析或罗列了德育实效低的种种表现,但存在不足:第一,是不是因为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存在问题就判断德育实效低?反过来说,如果学生的思想品德表现没有问题了就能说明德育实效高吗?第二,这些对德育实效低的判断,缺乏系统的实证调查研究,停留于感觉现象的层面;第二,是“谁”在抱怨德育实效低?现有的研究只是以成人的眼光和立场来讨论德育实效,而未见到德育工作的对象同时也是德育主体——学生的意见与看法。
有鉴于此,我们目前在考察德育实效时,仍然坚持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德育的直接效果这一立场;但以什么作依据来衡量学生思想品德呢,我们不主张用理想的、“高大全”的学生形象作为依据——理想的学生形象正是许多人批判和指责现实中的学生的借口,而主张用中小学德育目标与内容作为依据,因为它们代表了国家、社会对学生的期望与要求,也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依据。此其一;其二,我们不仅想了解德育工作的结果——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更想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状况,它是评判德育实效的前提;其三,我们不仅想了解成人对中小学德育和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看法与评价,更试图了解学生本人对学校德育和自身思想品德的看法与评价。基于上述考虑,我们编制了五套调查问卷,即小学生卷、初中生卷、高中生卷、家长卷和教师卷(问卷附后),重点了解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学生、教师和家长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看法与评价,主要包括学校重视德育工作的程度、德育的地位与作用、德育的内容、德育方法等;二是学生、教师和家长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看法与评价。通过前一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学校是“怎样做”德育工作的;通过后一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学校德育“做得怎样”。我们认为,对德育实效的判断,应该建立在综合把握两个方面情况的基础上。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选择湖北省嘉鱼县县城与乡镇两级中小学作为调查对象,包括县城的县一中(高中)、县镇中(初中)、县实验小学、一所城乡结合部小学,和潘湾镇高中、初中、小学各一所。其中,小学选取三、四、五、六年级各两个班,初中选取一、二、三年级各两个班,高中选取一、二年级各两个班。调查共发问卷3350份,收回问卷3203份(其中学生2688名,教师298名,学生家长217名),回收率达到95.2%。具体情况是:
小学生回收问卷996份,其中:各年级有效问卷964份(即三年级142份、四年级203份、五年级310份、六年级309 份);性别有效问卷978份(男生561份,女生417份);地域有效问卷928份(城镇学生699份,农村学生229份)。⒈
初中生回收问卷991份,其中:各年级有效问卷980份(初一 1 份,初二788份,初三191份);性别有效问卷980份(男生534份,女生 446份)。
高中生回收问卷701份,其中年级有效问卷658份(高一年级345份,高二年级313份);性别有效问卷661份(男生439份,女生222份);地域有效问卷648份(城镇学生321份,农村学生327份)。
回收教师问卷298份,其中年龄有效问卷282份(30岁及以下的66人,31-45岁 179人,46-60岁37人);学历有效问卷283份(本科以上的21人,大专与本科220人,高中、中师 42人,高中以下0人);执教学段有效问卷280份(执教小学108人,初中 143人,高中29人);班主任任职与否有效问卷280份(担任班主任的156人,未担任班主任的124人);担任班主任年限有效问卷247份(30年以上的4人,21-30年的32人,11-20年的73人,5-10年的78人,5年以下的60人);职务担任情况有效问卷262份(担任校长或副校长8人,教导主任14人,党支部书记或团委书记6人,少先队辅导员3人,没有职位212人,其他职位的19人)。
回收家长问卷217份,其中年龄有效问卷216份(30岁以下2人,30—45岁196人,45岁以上18人);学历有效问卷216份(小学及以下学历5人,初中学历26人,高中学历101人,大专及本科80人,本科以上4人);职业有效问卷216份(工人41人,农民3人,干部91人,教师14人,其他67人)。
调查方法:除了问卷调查之外,我们还在学校进行了访谈调查;所有问卷调查数据均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上机处理,并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眼”中的德育
1.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从小学到高中,德育从未占据“首位”,而且学生年级越高,认为学校越不重视德育工作
在小学学段, 97%的学生认为小学思想品德课或品德与社会课1重要,其中,79.6%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17.4%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认为不太重要和不重要的仅占1.2%。94.1%的学生指出自己班上每个星期都在上小学思想品德课(或品德与社会课),94.0%的学生指出班上经常和有时组织班会,83.5%的学生指出班上经常和有时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果仅看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乐观的结论。但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学生年级提高,学生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逐渐降低,如对德育课“非常重要”的认可,三年级是96.4%,四年级是92.0%,五年级是77.7%,六年级是64.4%。而且当问到“如果你认为小学思想品德课或品德与社会课‘不重要’,你的理由是……”时,37.3%的学生认为是因为它没有语文、数学重要,27.0%的学生认为是因为老师强调这是一门“副课”,5.9%的学生认为老师讲得不好。可见,对于小学生而言,德育也并非“首位”。
在初中学段,问到“你认为在各育中学校最重视什么”时,49.6%的学生认为是智育,41.5%的学生认为是德育,其他依次是体育(5.3%)、劳动教育(2.3%)、美育(1.3%)。在高中学段,对此问题的回答依次是:智育(75.7%)、德育(19.9%)、体育(2.4%)、美育(1.4%)、劳动教育(0.6%)。在初中学段,74.7%的学生认为学校是重视德育工作的,其中认为非常重视的为33.4%,认为比较重视的有41.3%,认为不太重视和完全不重视的占8.1%;在高中学段,认为学校重视德育工作的占43.5%,其中9.6%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视,32.9%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视,而17.8%的学生认为学校不太重视德育,甚至有8%的学生认为学校完全不重视德育。从学生的回答来看,德育总体上居于智育之后,而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对德育重要性的认可程度愈来愈低;相反,智育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愈来愈高:在初中段,智育高出德育8.1个百分点,到高中段则高出55.8个百分点,二者相差悬殊,不能“同日而语”!
2.关于学校德育的作用:随着学生独立意识的增强,学校德育的影响越来越小,主导作用难以体现;小学生与中学生的认识存在根本差别
在小学段,问及“你觉得学校进行德育工作对你是否有效”,70.4%的学生认为很有效,23.9%的学生认为比较有效,认为不太有效和完全没有效果的学生仅占2.1%;当问及在学会做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中,哪一个对自己帮助最大时,69.3%的学生认为是教师,28.5%的学生认为是父母,只有0.3%的学生认为同伴对自己学会做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帮助最大。可见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作用举足轻重。在问及“你遇到麻烦或困难时,你会向谁请求帮助”这一问题时,41.5%的学生首先选择的是班主任,34.5%的学生选择的是老师,12.4%的学生选择的是同伴,另有9.6%的学生选择的是父母。从调查结果看,小学生认可学校德育的影响作用,表现为小学生对学校和老师较强的依赖性。
与小学生相反,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大大降低。问到“当你有苦恼时,你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初中生的回答依次是,“告诉好朋友或同学”(45.1%)、“自我调整”(36.4%)、“向父母倾诉”(8.0%)、“找老师谈心”(6.6%)、“找心理医生”(4.0%);高中生的回答依次是,“告诉好朋友或同学”(49.1%)、“自我调整”(36.8%)、“向父母倾诉”(7.4%)、“找心理医生”(5.1%)、“找老师谈心”(1.5%)。
在初中学段,学生认为对自己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社会风气” (32.5%),其余依次为,学校教育(24.5%)、同伴交往(22.0%)、家庭氛围(14.0%);在高中学段,学生认为对自己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影响最大的同样是社会风气(36.2%),其余依次为同伴交往(24.9%)、学校教育(18.1%)、其他(4.6%)。
可见,随着学生独立意识的不断增强,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依赖性逐渐降低,学校德育的影响越来越小,主导作用难以体现,而社会风气的影响作用则愈来愈大。
3.关于德育途径: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传统教育观认为占主导途径、发挥主导作用的德育课,其地位和作用却在不断降低
中小学德育各途径在学生品德发展中的作用见表一、二、三:
表一:德育各途径在小学生品德发展中的作用(表中数据为百分数)
途径             作用
帮助非常大
帮助比较大
有一点帮助
不太有帮助
根本没帮助
思想品德课
81.5
16.1
2.0
0.2
0.2
语文、数学课
73.3
15.4
7.9
1.7
1.7
班会、队会
64.4
28.2
5.2
1.4
0.8
课外实践活动
55.6
26.4
13.8
3.3
0.9
表二:德育各途径在初中学生品德发展中的作用(表中数据为百分数)
途径             作用
作用很大
起一定作用
一般
作用很小
基本没作用
思想政治课教学
24.3
38.9
27.4
4.8
4.6
其它各科教学
33.2
38.4
21.0
4.2
3.2
班主任工作
40.9
33.3
16.8
5.4
3.6
班会、团队活动
25.4
33.4
28.5
7.3
5.4
劳动和社会实践
25.3
28.3
28.5
9.6
8.3
课外活动
23.8
27.3
28.3
10.2
10.4
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
31.9
22.7
23.7
13.0
8.7
表三:德育各途径在高中学生品德发展中的作用(表中数据为百分数)
途径             作用
非常大
比较大
一般
比较小
非常小
思想政治课教学
17.8
42.9
25.4
7.4
6.4
其它各科教学
22.0
43.3
23.2
7.7
3.8
班主任工作
28.5
38.6
20.3
8.0
4.5
班会、团队活动
13.4
33.0
26.4
16.0
11.2
劳动和社会实践
39.7
29.9
15.6
8.5
6.3
课外活动
33.6
29.9
19.8
9.2
7.5
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
52.6
23.6
12.4
3.5
7.9
德育的途径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各自在青少年学生品德发展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从表一、表二、表三可以发现,排在前三位的途径,在小学是思想品德课(97.6%)、班会和队会(92.6%)、语文和数学课(88.7%),在初中是班主任工作(74.2%)、其它各科教学(71.6%)、思想政治课教学(63.2%),在高中是心理健康教育(76.2%)、社会实践活动(69.6%)、班主任工作(67.3%)。而对学生品德发展作用较小的因素(后二位),小学是班会和队会活动、课外活动;初中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外活动;高中是班团队活动与课外活动。
尽管我们一直强调德育课是中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是中小学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应在中小学生的品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从调查结果来看,小学、初中与高中三者之间相差甚大。在小学德育课还称得上是“主导地位”,在中学德育课却无论无何算不上“主导地位”。
4.关于德育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虽是社会提倡的“主旋律”,是学校德育内容的“主旋律”,但并不是学生所认可的“主旋律”
初中、高中学生对德育内容的重要性的评价见表四、表五:
表四:初中、高中学生认为“非常重要”的德育内容排序
排序
学段
1
2
3
4
5
6
7
8
初中生
道德
教育
(64.6%)
心理健
康教育(60.6%)
理想
教育
(57.5%)
爱国主
义教育(50.2%)
社会主
义教育(46.7%)
集体主
义教育(46.5%)
民主法
制教育(42.9%)
劳动
教育
(28.9%)
高中生
心理健
康教育
(75.3%)
爱国主
义教育(53.8%)
道德
教育
(49.0%)
民主与法制教育(46.6%)
劳动
教育(43.1%)
集体主
义教育(40.4%)
理想
教育(36.4%)
社会主
义教育
(16.7%)
表五:初中、高中学生对德育内容评价认为“不重要”排序
排序
学段
1
2
3
4
5
6
7
8
初中生
劳动
教育
(7.2%)
民主法制
教育(5.8%)
社会主义教育
(4.2%)
爱国主
义教育(3.7%)
心理健康教育(3.6%)
理想
教育(2.8%)
集体主义教育(2.1%)
道德
教育
(1.4%)
高中生
社会主义教育(13.1%)
理想
教育(6.3%)
劳动
教育
(4.0%)
民主法制教育(3.7%)
集体主义
教育(3.7%)
道德
教育(2.9%)
爱国主义
教育(2.7%)
心理健康
教育
(2.0%)
从表中可知,在德育内容“非常重要”的排序中,初中生的选择前三位依次是: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想教育;高中生的选择前三位依次是: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而学生认为“不重要”的德育内容,前三项内容:初中生的选择是:劳动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高中生的选择是:社会主义教育、理想教育、劳动教育。
5.关于德育课教学:照本宣科、为考试而教越来越不受学生欢迎,德育课的教学方法有待更新
毫无疑问,德育课的教学方法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进而影响到德育实效。在问及学生最喜欢教师何种教学方法时,小学生的回答是:71.6%的学生主张教师结合学生身边的事例进行讲道理,19.4%的学生主张教师边提问边讲解,5.5%的学生喜欢教师照着书本讲,2.3%的学生愿意自己看书。初中学生的回答是:43.6%的学生主张教师结合事例进行讲授,33.9%的学生主张教师创设特定情境让学生体会,18.5%的学生主张教师边提问边讲解,2.7%的学生愿意自己看书,而只有1.5%的学生主张教师“照本宣科”。不难看出,传统德育中强制性的灌输与抽象空洞的说教,以及为考试而教,为分数而教已经不受学生欢迎,对话式、交往式课堂教学方法愈来愈受学生欢迎。
(二)教师“眼”中的德育
1.对学校德育重要性和作用的认识:学校是重视德育工作的,但德育地位不高,流于形式,效果一般,作用有限
一方面,在调查中96.5%的教师认为学校每学期都有德育工作计划,93.8%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经常和有时研究学校德育工作;另一方面,多达64.5%的教师认为德育在学校实际工作中没有地位,75.5%的教师认为德育工作普遍存在着形式主义,见表六:
表六:教师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与看法(数据为百分数)
现象                    评价
非常普遍
比较普遍
一般
比较少见
几乎没有
德育在学校实际工作中没地位
7.3
20.3
36.9
26.1
9.4
德育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13.9
37.3
24.3
17.8
6.3
社会环境、风气大于德育对学生的影响
42.1
31.7
16.6
9.0
0.7
家长对学生的影响大于教师
13.1
40.5
28.7
17.0
0.7
比较家庭与社会的影响,德育在学生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4.8
29.3
41.7
13.1
1.0
表中矛盾之处还在于,尽管有85.8%的教师认为相比家庭与社会的影响,学校德育在学生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德育在学生品德发展中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有90.3%的教师普遍认为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大于德育对学生的影响,有82.8%的教师普遍认为家长对学生的影响大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而且在评价当前学校德育实效性高低时,有48.4%的教师认为学校德育实效性一般,而认为较高的仅有31.30%,而有17.7%的教师认为学校德育实效性低。
2.对学校德育途径的认识:基本认可学校德育各途径的作用,但德育课所起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
对学校德育各途径作用的评价见表七:
表七:教师对德育各途径作用的评价(表中数据为百分数)
途径             作用
非常大
比较大
一般
比较小
非常小
思想政治课教学
13.5
36.7
35.6
11.4
2.8
各科教学
9.8
31.2
40.0
15.4
3.5
班主任工作
47.9
40.1
10.9
1.1
0.0
班会、团队活动
24.4
41.8
24.4
7.7
1.7
社会实践活动
16.0
36.9
26.5
12.5
8.0
课外活动
7.3
38.8
39.5
11.9
2.4
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
19.9
28.2
27.5
10.8
13.6
从表七可见,教师基本是认可各途径的作用,从“非常大”和“比较大”两项看,约有88.0%的教师肯定班主任在学生品德发展中所起的作用,66.2%的教师认可班团队会所起的作用,而仅有50.2%的教师较认同思想政治课的作用,有41.0%的教师较认同各科教学所起的作用。而且在回答“上述途径,哪种作用最大”时,教师的回答依次是:班主任工作(45.4%)、班团队活动(17.5%)、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12.0%)、思想政治课教学(10.9%)、社会实践活动(8.7%)、课外活动与各科教学(均为2.7%)。
(三)家长“眼”中的德育
1.家长承认学校应该重视德育工作,并认可学校德育的效果
在问到“您认为,学校应该主要抓什么”时,49.0%的家长认为应该主要抓德育,36.5%的家长认为应主要抓智育。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评价,53.5%的家长认为“比较满意”,33.5%的家长认为一般,没有人认为学校德育工作很差;对学校德育效果进行评价,40.4%的家长认为学校德育效果比较好,46.9%的家长认为一般,而认为“很不好”的只有0.5%。59.3%的家长认为,当前青少年品德发展中有一些优点,主要归功于学校教育,而当前青少年品德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81.8%的家长认为这主要归咎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可见,在家长心目中,学校教育对孩子品德发展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家长也基本认可学校教育(德育)在学生品德发展中的效果。
2.虽然家长与老师之间保持着较好的联系,但联系和交流的内容,第一位的是智育,其次才是德育
95.8%的家长认为孩子跟自己交流过学校的事情;78.5%的家长了解孩子的老师,而且家长对孩子教师的了解主要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其中前者占68.3%,后者占21.2%;80.4%的家长和孩子的老师有联系,81%的家长与老师联系是通过电话和开家长会等方式,而与老师联系交流的内容,47.8%的家长认为是“孩子的成绩”,21.1%的家长认为与教师谈的是“孩子的品行表现”。
(四)学生“眼”中的学生
1.小学生“眼”中的小学生:更符合传统的“好学生”的要求
对“好学生”标准的认识:在调查中,63.6%的小学生把“品德好”作为评价“三好学生”最重要的标准,24.6%的学生把“成绩好”作为评价的最重要标准,有2.0%的学生把身体好作为最重要的评价标准,4.2%的学生把“有特长”作为评价标准,有5.6%的学生把“听话”作为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关于兴趣:在问及“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时,63.7%的学生关心的是国家大事,17.7%的学生较关心世界大事,14.4%的学生比较关心个人的前途,而仅有1.2%的学生对金钱感兴趣。
关于价值取向:在回答自己最崇拜的人时,小学生的首要选择依次是:父母(41.2%)、教师(25.0%)、历史名人(16.0%)、同伴(14.2%)。第二选择依次是:教师(52.4%)、同伴(18.3%)、历史名人(12.7%)、父母(9.8%)。可见,小学生学习的榜样主要是自己身边的人,父母和教师是小学生学习和模仿的主要对象,同伴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关于理想:在问及“你长大后,最想干什么”这一问题时,学生的回答依次是:教师(33.6%)、歌星和影星(20.6%)、军人(18.5%)、干部(9.0%)、商人(4.2%)、农民(2.2%)、工人(1.5%)。从性别上看,学生在这一选择上的差异较为明显,如男生长大后最想当的是军人(27.3%),其次是教师(22.2%),而女生有49.2%的人首选当教师,然后是歌星与影星,有25.6%。而在学生长大后最不想从事的职业中,学生选择的依次是农民(50.9%)、歌星与影星(14.5%)、工人(10.2%)。
依据以上调查结果,小学生心目中的“好学生”更符合传统教育观念中“好学生”的标准:他们对国家和世界的关注多于对个人的关注,他们以老师和父母作为自己学习和崇拜的榜样,他们的理想受老师和父母的影响较大。
2.中学生“眼”中的中学生:自觉、自主,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关注个人前途
关于自觉性:在回答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情况时,初中生是:28.3%的学生认为自己完全能自觉遵守,60.7%的学生认为有时能自觉遵守,6.3%的学生认为在监督下能遵守,仅有1.2%的学生认为自己根本不遵守。高中生是:16.7%的学生认为自己完全能自觉遵守,67.8%的学生认为自己基本能自觉遵守,10.7%的学生认为在监督下能遵守,仅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常常不能遵守。
关于自主性:初中生:学业跟不上,88.5%的学生认为最主要的责任在于自己,6.3%的学生将责任归咎于教师,2.5%的学生将责任归咎于家长;追究思想不上进的原因时,61.2%的学生认为最主要责任在自己,另外,有14.2%的学生认为是社会的责任,10.2%的学生认为是老师的责任,7.6%的学生认为是家长的责任。高中生:学业跟不上,86.0%的学生认为最主要的责任在于自己,7.8%的学生将责任归咎于教师;在回答思想不上进的原因时,62.9%的学生认为最主要责任在自己,另外,有19.8%的学生认为是社会的责任,8.0%的学生认为是老师的责任,4.6%的学生认为是家长的责任。
关于兴趣:在回答“目前最关注的是什么”的问题时,初中生的回答是:44.3%的学生最关注自己的个人前途,18.3%的学生关注国家大事,15.9%的学生关注的是世界大事,有10.1%的学生对金钱最为关注。高中生的回答是:42.1%的学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事业”,29.2%的学生认为最重要的是“朋友”,第三位为“爱情”(11.3%),仅有6.8%的学生认为是金钱。
关于价值取向:在回答“你最崇拜的人”的问题时,初中生的回答依次是:历史名人(38.5%)、同伴(17.8%)、父母(17.7%)、教师(10.9%)。高中生的回答依次是:历史名人(45.1%)、父母(21.7%)、明星(10.1%)、同伴(3.7%)、老师(3.6%)。
从上述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中学生肯定自己具有行为的自觉性与自制力。自觉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初中生高达89.0%,高中生高达84.5%。与小学生依赖性强相比,中学生具有更强的独立意识、责任意识:88.5%的初中生认为“学业跟不上”最主要的责任在于自己,86.0%的高中生认为“学业跟不上”最主要的责任在于自己;61.2%的初中生认为“思想不上进”最主要责任在自己,62.9%的高中生认为“思想不上进”最主要责任在自己。与小学生相比,中学生更关注个人,注重自身发展、个人前途与幸福。小学生最崇拜的是“互动性重要他人”——老师、父母,而中学生崇拜的是“偶像性重要他人”——历史名人。
(五)教师“眼”中的学生: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
教师对当前学生品德面貌的评价,见表八、表九:
表八:教师对学生品德发展积极方面的评价(数据为百分数)
表现               评价
完全符合
基本符合
不清楚
基本不符
完全不符
爱祖国,爱人民
26.1
63.6
4.5
5.8
0.0
关心集体,热爱集体
26.9
63.8
3.1
5.9
0.3
爱党,爱社会主义
18.7
46.8
24.3
9.5
0.7
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14.0
51.9
8.1
23.5
2.5
热爱科学,相信科学
33.9
56.1
6.2
3.5
0.3
遵纪守法,遵守秩序
24.7
67.4
2.8
4.4
0.7
有民主观念,平等待人
19.1
53.5
12.2
13.5
1.7
有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
15.9
57.6
10.3
14.8
1.4
正直诚实,意志坚强
16.7
54.9
11.8
14.9
1.7
生动活泼,富有个性
42.0
47.2
4.5
5.6
0.7
有远大理想,积极进取
16.2
54.8
12.8
15.9
0.3
表九:教师对学生品德发展消极方面的评价(数据为百分数)
现象                   评价
非常普遍
比较普遍
一般
比较少
几乎没有
学生懒惰,不思进取
11.4
46.2
24.1
18.3
0.0
学生攀比吃穿,贪图享乐
13.1
39.5
25.4
21.0
1.0
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人云亦云
11.9
39.9
33.9
13.3
1.0
学生校内校外表现不一
14.0
44.4
26.2
14.7
0.7
从表八来看,教师对学生品德和个性表现的积极面是高度肯定的,除对学生“爱党,爱社会主义”、“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肯定低于70%以外,其余各项符合均达到70%以上。但从表九来看,学生品德和个性表现中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57.6%的教师认为学生懒惰,不思进取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52.6%的教师认为当前学生较普遍存在攀比吃穿,贪图享乐的现象,51.8%的教师认为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的现象是很普遍的,58.4%的教师认为学生较普遍存在校内校外表现不一的现象。
(六)家长“眼”中的学生:家长对学生的肯定普遍超过教师对学生的肯定
家长对学生品德与个性表现的评价见表十、十一:
表十:家长对学生品德发展积极方面的评价(数据为百分数)
表现               评价
完全符合
基本符合
不清楚
基本不符
完全不符
爱祖国,爱人民
31.0
57.7
8.0
3.3
0.0
关心集体,热爱集体
35.1
55.5
5.7
3.3
0.5
爱党,爱社会主义
24.3
42.9
26.7
3.8
2.4
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27.0
53.6
6.2
11.8
1.4
热爱科学,相信科学
53.3
39.2
5.7
0.5
1.4
遵纪守法,遵守秩序
45.3
47.2
5.7
1.4
0.5
有民主观念,平等待人
26.9
50.5
15.6
1.4
0.5
有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
26.4
52.8
16.7
6.6
0.5
正直诚实,意志坚强
32.4
47.9
11.3
7.5
0.9
生动活泼,富有个性
50.0
41.7
4.6
3.2
0.5
有远大理想,积极进取
32.4
55.4
10.8
1.4
0.0
表十一:家长对学生品德发展消极方面的评价(数据为百分数)
现象                   评价
完全符合
基本符合
不清楚
基本不符
完全不符
学生懒惰,不思进取
0.5
14.6
8.3
42.7
34.0
学生攀比吃穿,贪图享乐
3.8
19.7
6.7
31.7
38.0
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人云亦云
3.3
25.6
15.6
33.6
21.8
学生校内校外表现不一
6.6
25.0
15.1
26.4
26.9
从表十可见,家长对学生品德发展是持积极的、肯定的态度,对学生每一方面的表现,家长认为符合的均在75%以上。从表十一来看,家长虽然也认为学生品德表现中存在一些问题,但与教师回答相比,并不十分突出,如仅有15.1%的家长认为学生懒惰,不思进取是符合实际的,只有23.5%的家长认同“学生攀比吃穿,贪图享乐”的说法,28.9%的家长认同“学生缺乏创新精神,人云亦云”的说法,31.6%的家长认同“学生校内校外表现不一”的说法。
四、问题讨论
依据上述调查结果,如下几个问题值得讨论:
(一)关于学校德育实效,存不存在各方公认的“共识”
如本文开篇所述,关于学校德育实效,已有的研究有一个“共识”,即认定德育实效低。但是,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分析,学生、教师和家长并不存在这样的“共识”。小学生与中学生的看法不同:70.4%的小学生认为学校德育工作很有效,而中学生认为自己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社会风气。教师与家长的看法各异:48.4%的教师认为学校德育实效性一般,17.7%的教师认为学校德育实效低,而认为较高的仅有31.30%;40.4%的家长认为学校德育效果比较好,46.9%的家长认为一般,而认为“很不好”的只有0.5%。相较而言,家长比教师对学校德育更满意。概观已有的研究和我们的调查,我们只能说,部分教育研究者和大多数教师认为德育实效性不高,或对德育的满意度不高。
同样的问题也反映在对学生的评价之中。人们通常对学生品德表现的评价,习惯性的模式是“主流是好的”(就连今年发表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也是这样的模式);但这种习惯性模式在我们的调查面前显得可疑——因为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学生比较普遍地存在不思进取、贪图享乐、校内校外表现不一的现象。由此可见,学校德育实效问题是复杂的,复杂到下任何断语都有危险:要么显得轻率,要么没有意义——因为空洞地肯定主流是好的,有助于解决什么问题呢!要达到对学校德育实效和学生思想品德的准确认识,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二)学校德育对学生的品德发展还起着主导作用吗
至今为止,占主导地位的教育观念深信,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相比社会影响和家庭教育,它应在学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由此类推,学校德育也应在学生的品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然而,我们的调查表明:有90.3%的教师普遍认为社会环境、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大于德育对学生的影响,有82.8%的教师普遍认为家长对学生的影响大于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如果说这是教师工作者“利益本位”的说法,那我们来看学生的回答:在初中学段,学生认为对自己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社会风气” (32.5%),其余依次为,学校教育(24.5%)、同伴交往(22.0%)、家庭氛围(14.0%);在高中学段,学生认为对自己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影响最大的同样是社会风气(36.2%),其余依次为同伴交往(24.9%)、学校教育(18.1%)、其他(4.6%)。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说明我们不能无条件地期望和要求学校德育发挥主导作用。事实上,离开了社会这个大系统,学校德育这个子系统难以有所作为,“小气候”改变“大气候”是很难的。当代社会,大众传媒之发达,其广泛性、普及性、渗透性大大超过学校教育;同时,由于公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家庭的教育能力不断上升。这两个方面共同对学校德育的“权威地位”提出了挑战。在这种挑战面前,学校德育必须“另谋出路”。
以往我们“提”,甚至“倡”德育“主导”,但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准确理解“主导”的含义,以致于以为,学校德育发挥“主导”作用就是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各种因素,并能将这些因素整合起来,形成合力,以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这种说法听起来没错,但问题就出在“控制”上——学校德育应不应、能不能控制住所有影响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因素呢?事实上,在当今社会急剧变迁、利益分化严重、价值多元纷呈的历史背景下,学校德育不仅根本不能控制住所有外在的影响因素,却很有被外在因素控制的危险。而我们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将学校德育的“主导”作用简化,甚至异化为“主控”,令其强力而为,这无异于蚍蜉撼树,自然收效甚微。
为此,我们必须重新全面、深刻地认识学校德育的“主导”地位和作用,使学校德育从“主控”转到真正的“主导”上来。这个问题我们很久以来没弄清楚,当然也不可能指望现在就一蹴而就,这也是本课题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学记》倡导教学应“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德教育似乎也不外乎于此,“牵”“抑”“达”或可称为“控”,“导”“强”“开”或可称为“导”,此说或许对我们有所启示。
(三)德育为什么在学校工作中没有地位
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与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精神来看,学校德育的地位很高,甚至被提到了“为首”的高度。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就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当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江泽民同志在1989年明确提出了“德育首位”,他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200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强调“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一直到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德育首位”的精神一以贯之,毫无动摇。
然而,我们的调查表明,从小学到高中,德育从未占据“首位”,而且学生年级越高,认为学校越不重视德育工作。在访谈中,有的教师把德育地位概括为“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那么,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透过这种矛盾现象,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通过调查分析,不难发现,国家、学校和学生个人的德育价值观是有差别的。国家强调“德育首位”的根本原因,在于看重了它的政治价值——德育事关学生的政治方向,乃至国家的长治久安。但一所学校重视德育与否,关键在于它能否为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带来益处,即它的经济价值。目前由于考试制度与社会评价偏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升学率,而且这种现象短时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大多数学校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得不重智轻德。学生重视或者说喜欢德育与否,关键在于它能否解决自己成长中的烦恼与问题,看重的是德育的生活价值。而家长,看重的是德育能否有助于学生上大学,上理想的大学,找到理想的工作的职业价值。
为什么学校在德育实际工作中没有地位呢?因为它不能为学校带来直接的经济价值。为什么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普遍呢?因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并不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而只是从上级的或教育部门布置的任务出发,看重的只是德育的政治价值,于是德育成为一种只对上负责而对下不负责的“应景之作”。这种德育工作的实效可想而知。
(四)德育工作只是专职的德育工作者的工作吗
在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实际上被一分为二:一部分是从事学科教学的科任教师,一部分是从事德育工作的德育教师;前者只教书(特指学科教学)不育人(特指德育工作),后者只育人不教书。学校专职的德育工作者队伍,主要由书记、校长、政教主任、辅导员、班主任构成。由于存在这样的管理体制,所以德育工作几乎就成了专职的德育工作者的工作,形成学校中“教书的不育人,育人的不教书”的奇特“景观”。
在访谈中,一位管德育的副校长曾对这种现象作了生动的描述:“现在的德育几乎成了班主任的‘专利’了,班里一有什么事,大家都会很自然地说,这个事你们去找班主任,要不就去找政教处、团队部。有的学生成绩不好或有违规行为,照理来讲,这种事情发生在哪一堂课上就应当由哪一位老师去处理,发生在哪一门学科上就应当由哪一位学科教师解决。现在不是这样了,发生在物理课上的事情,物理老师不解决,一手推给班主任,由班主任老师去处理。” 问卷调查中,88.0%的教师肯定班主任在学生品德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个现象的普遍性。
那么,这种分工究竟有多大的合理性?教书与育人能否分开,应不应分开?分开之后存在什么问题?在访谈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在中小学里,似乎是专业水平低、教不好书的人才来做德育工作。甚至有很多人认为,做德育工作要求并不高,只好把学生管住、吓住,不出事就可以了。所以,产生了如下两种现象:第一,做班主任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没有多少人愿意做,甚至愿意待岗也不愿意做班主任;第二,德育工作者几无参加专业教育与培训的机会,目前的新课改培训,十八科的培训都有,就是没有班主任、辅导员培训。长此以往,德育工作者队伍的素质(不仅仅是道德素质)堪忧。
(五)如何建立德育工作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如何判断德育实效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不仅科任教师,就是部分专职的德育工作者也对德育工作缺乏积极性,存在一种消极和悲观的情绪,这与德育工作的利益激励机制不当有关。如调查中不少教师反映,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责任太大,付出的劳动往往得不到承认,特别是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与考核最终是以所教学生的成绩为标准,因此,相当部分教师不愿在学生品德教育上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这在一定程度影响德育工作的效果。
而且,学校对德育工作本身的评价缺乏一套科学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标准,目前似乎也难以找到这样的标准。学校评价班级,学生成绩的“权重”远大于学生品德的“权重”;而对学生品德的评价往往是班主任说了算,而他们的评价标准往往与学生成绩挂钩,品德差一点没关系,只要“听话”、成绩好就是“好学生”。
也许,关键的问题还得回到我们的主题上来,即如何考察与判断德育实效?追求德育实效一个隐含的意义就是德育效果的即时性。然而,从教育规律来看,教育结果的显现具有长期性、滞后性,德育不仅如此,其效果还有间接性、模糊性,以及归因的复杂性。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中小学生来说,其品德是正在形成发展之中,尚难定论。就是他们已有的思想品德表现,也难以完全归因到学校德育的影响。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以今天学生的品德表现来推断今天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呢!
因此,尽管我们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得到了较为系统的调查数据,但对德育实效问题我们似乎是“始于迷茫,终于更高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