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病退工资如何计算:省级联社资金营运管理模式探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1:24:18
省级联社资金营运管理模式探讨 作者:何福魁    文章来源:本刊    点击数: 1755    更新时间:2007-3-20      

 《农村信用社省(自治区、直辖市)联合社管理暂行规定》(银监发[2003]14号)赋予了省级联社“组织农村信用社之间资金调剂;参加资金市场,为农村信用社融通资金”的职能。据此,大多数省级联社成立了专门的资金营运机构。为正确把握和发挥省级联社资金调剂、融通的政策和职能,有必要对其资金营运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成立省级联社资金营运中心的必要性
  调剂农信社之间资金余缺的需要。成立省级联社资金营运中心,一方面可发挥省联社的行业管理职能,通过制定统一的制度办法,约束和治理资金市场违规行为;另一方面可充分利用省联社的信息和服务优势,为辖内农信社提供资金信息和服务平台,解决各地农信社资金头寸松紧不均的现实问题,合理调剂农信社之间的资金余缺。
  提高农信社资金运用效率的需要。虽然农信社各县级联社作为市场主体可以参加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但由于资金规模和交易数量偏小,无法形成规模优势和定价优势,在市场中处于被动地位,导致自身资金运用效率较低,突出的表现就是备付金比例过高,造成大量资金的浪费。成立省级联社资金营运中心,通过全辖闲置资金的集中,不仅可以形成资金规模优势,提升在资金市场中的主动权,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全辖农信社闲置资金的运用效率。
  降低资金营运成本和风险的需要。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是金融机构从事债券投资的重要载体。辖内法人农信社作为市场成员若分散入网,一是席位构建和维护成本过高;二是大部分农信社资金交易规模较小,资金运营成本相对增加;三是专业投资能力和信息来源等的限制,也使其债券投资的盲目性和风险性加大。如果采取省级联社资金营运中心集中统一账户入网的形式,一方面可以节约大量席位费用、业务结算费用和债券托管等费用,降低资金营运成本;另一方面省联社可以随时掌握全省农信社的债券投资状况,较好地控制债券投资比例和风险。
  
  省级联社资金营运管理模式选择
  目前,省级联社开展资金营运业务,受到以下条件的限制:一是与其他商业银行不同,农信社目前仍是多级法人体制。作为相互独立的法人主体,省级联社要在平等自愿、明确债权债务关系和法律责任的前提下,为基层农信社融通资金,不得无偿调动农信社的资金;二是辖内农信社虽然有自主决策和灵活经营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经营权分散、资金无法形成规模优势、区域之间资金融通困难等局限,在资金营运管理上存在各自为政、粗放经营、无序竞争的问题;三是省级联社不具备银行间拆借市场主体资格和国债、金融债、企业债等债券承销商资格以及甲类债券托管账户条件。
  基于以上条件,省级联社在资金营运方面既要进行必要的管理,又要尊重基层农信社的法人自主权;既要实现资金的规模效益,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既要面对现有的资金营运条件,又要最大限度解决基层农信社的实际问题。按照上述要求,省级联社可采取“统一管理、比例控制、集中调剂、利率引导”的模式。
  统一管理。基层农信社法人经营自主权同样必须建立在规范合理的基础上。针对辖内农信社资金营运各自为政、无序运作的问题,省级联社要切实履行起行业管理职责,通过制定全辖农信社统一的资金营运管理办法,建立资金管理体系,规范资金营运行为,防范资金营运风险,将资金营运纳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比例控制。资金营运和管理的重点是压缩低效资金的占用。针对农信社备付金数量明显偏高的问题,按备付金的具体用途和不同程度的流动性需要,将其划分为不同层次的备付金占用。同时,根据辖内农信社网点分布、结算条件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低效备付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