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文章url:“我们也应该有一种精神” 八旬老人坚持十年学英语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2:05:41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04:02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成都有一位年高82岁的老先生,从1995年起开始学习英语,每天坚持学习五六个小时,如今已经能听懂英语广播,并能跟外国人对话了。这位老先生文化水平并不高,但他自学英语的意志却非常坚定。武侯祠、杜甫草堂、塔子山公园常常出现他的身影。他简直在跟时间赛跑,走路时看到什么东西就立即想相应的英语单词,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他给自己定了个规矩:与人闲谈绝不超过20分钟……
',1)">
公园朗读交了不少朋友
这位老先生住在成都市大学路,名叫尚家光。记者跟他联系了多次,他都安排不出时间。10月15日,他托人告诉记者:“今天是周末,上午9点在武侯祠桂荷楼见面。”记者欣然前往。
见到尚先生时,他正专注地拿着一本《活用英语会话全程》小声读着,栏杆上放着一个旧布包,里面装着笔记本、茶杯、单放机等东西。这时,一位外国人走过来,被老人的举动所吸引,主动坐下来,两人很快攀谈上了。
尚老说,他朗读英语的时候,常常吸引一些大学生模样的年轻人或外国人驻足观望,他便主动跟他们打招呼,然后说:“我读一段你们听听,看我的发音准不准?”他的认真和执着让人感动,不少外国人拉他合影留念,或者主动索要他的地址、电话。“我都不会给,”尚老说,“因为我不想被电话和信件打扰,我还给自己定了个规矩,就是跟别人闲谈绝不超过20分钟。”
据武侯祠一些游客讲,久而久之,常来这里玩的人都认识尚老了,一见到他,都会笑着说:“看,学英语的老人又来了。”
学习让他快乐又健康
尚老告诉记者,他祖籍河南洛阳,早年在老家只读了两年高中,就随刘邓大军投入了革命,后来又随解放军入藏,1982年回到地方,在原华西医科大学后勤科工作。从1995年起开始学习英语,如今已经10个年头了。
每天早上7点钟,尚老准时起床,7点半到9点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英语广播,然后泡一杯浓浓的绿茶,带上茶步行去公园读英语。“武侯祠、杜甫草堂、塔子山公园是我经常去的地方,从我家到塔子山公园和杜甫草堂来回一趟都是30多公里,我全靠步行。”尚老说,“在路上,我看到什么就去想相应的英语单词,这样记忆会更加深刻。”
到公园后,尚老找个僻静的地方坐下来,然后拿出书小声朗读英语。“有时候也会故意到人多的地方,目的是让过路的人听听,好让他们纠正我的发音。”
到下午4点,尚老便又步行回家,休息一会儿,晚上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一天下来,尚老感到非常充实,身体也十分舒坦。“晚上睡在床上,想到今天又记住了哪些单词,又学会了几句话,心里特别欣慰。”尚老笑着说。就这样周而复始,一晃就是10年。现在,尚老已经掌握了对话常用的2000多个英语单词。长期坚持走路、喝茶和学习英语,尚老还有一个新发现,10年前的糖尿病悄然消失了,趋于衰退的脑细胞又被激活了,他现在耳聪目明,思路清晰。
尚老的学习精神感动了不少人,他们受尚老的影响也加入到学习英语的行列中。同样年高8旬的省邮政局离休干部晏玉清老人,看见尚老在武侯祠朗读英语,感到好奇便上前攀谈。晏玉清老人告诉尚老,她女儿在美国,一直想去看看,很想学点英语会话。尚老鼓励她还教给她一些简单用语。于是,晏玉清不仅自己学起了英语,还带来几位老人一起学。
拼命精神让人生更加美好
年过八旬,偏偏对英语感兴趣,这是为何?尚老说,这个问题不少人问过他,“我不搞什么研究,也不是为了出国定居。”
原来尚老女儿在美国。他离休后不久,第一次去大洋彼岸看望女儿。尚老刚到美国,由于语言不通,曾遇到很多麻烦。上街买东西,跟人交流,不懂英语怎么行呢?于是,他用笔把看到的路标、街名、店名抄下来,回来后立即翻英语词典或是向女儿请教。几个月后,他居然可以独自上街靠简单的口语和纸笔与美国人交流了。
他说,“我在国外看到,不少白发苍苍的老人还争分夺秒地到大学进修,他们的精神和生活、学习态度令人佩服。”尚老告诉记者,他已经报名,准备参加老年大学的英语班学习。“我们也应该有一种精神,它会让人生更加美好。”■本报记者李传君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