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资讯的网站:圣严法师教默照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0:24:16
圣严法师教默照禅(2011-05-18 22:49:48) 转载标签:

文化

分类: 佛学

壹 默照禅的旨趣——照见本来面目,体现本地风光



  默照禅法是最容易用的修行方法,不需要像修次第禅观那样,一个次第一个次第地修。但是,默照禅法的功能是涵盖着次第禅?的。因为其内容是非常直接的,用的方法也非常简单,只要掌握着不把自我意识的执著心放进去,不作瞻前顾后的妄想思索,当下是什么便是什么,那就跟本来面目相应了;放舍我执是“默”,清清楚楚是“照”,这就是默照禅。



  一、什么是“本来面目”

  所谓“本来面目”,有的人说是在未出娘胎之前的本来面目,这可能会造成一些误会,认为是中阴身、是识、是神、是鬼、是灵魂,不同的宗教信仰者,会给它不同的名称,那都是生死界的生灭因缘,不是本来面目。禅宗的意思是说,在没有生与死之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已经进入了生死,这?一种现象,是身体的现象、心理的现象、环境的现象,这些现象加起来,就是生与死。那么,离开了这些生死现象,既不生也不死,既无生也无灭的本来面目,是人人本具的,那究竟是什么呢?那是不可思议的真如佛性。

  “不可思议”与禅宗讲的“不立文字”,这两个名词事实上是同样的意思。只要用文字表达的,就是语言、符号;而思议则是用嘴巴讲、用头脑思考,这也是一些符号,所有的符号都称之为“相”,都是现象。因此,“不可思议”与“不立文字”讲的都是同样的东西,那就是放舍诸相之后,当下便能够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

  随时能?舍诸相,随时就能见到本来面目,只要有一个念头没有办法离开现象,便是著相;只要执著于任何一相,那就跟本来面目不相应了,自然也就见不到本来面目了。许多人误解,在打坐时所产生的身心反应,例如:轻安境、光明境、空灵境、感应境、神通境……就是开悟的悟境,其实那也只是生理现象、心理现象,最多是精神现象。有这些现象是很好的,那是已经放下了粗重的身心负担,心志专注,凝神安住,故有异于一般的经验出现,但它只是一种身心现象,不是开悟,未见本来面目。这种经验能够使你对打坐有信心,并且喜欢打坐,也能够鼓励着我们继续打坐下?。

  《六祖坛经》所讲的无住、无念、无相,就是讲的本来面目,就是悟境,就是放下了所有一切自我中心的执著。好比演员需要化妆,需要穿着各种不同的戏服,可是在卸妆以及脱下戏服之后,就显出了演员自己的本来面目。禅宗所讲的本来面目,是指放下了自我中心的执著,心无所住,念无所系,放舍诸相之后的大解脱、大涅槃。当你对于一切现象的执著心统统放下时,这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来思索的如实境,所以叫做不立文字,也称为不可思议的悟境了。



  二、何谓“本地风光”

  所谓“本地风光”,是在没有任何执著的状况?,还有智慧及慈悲等的一切功能。风光,是春光明媚的风景;悟后的心地,称为本地,是如实的自在清净,能摄一切善法,能生一切功德,虽无自他对立之心,亦无善恶分别之思,但有如实反应的一切功能。悟境中的心地,如阳春白雪、无尘明镜,自身不著有无、善恶,却能如实灵活地因应众生所需,故形容为本地风光。

  中国禅宗有一篇《十牛图颂》,那是用十个颂文配十幅牧牛的图画,画的就是十个禅修层次的境界。图意是说有一个牧童在看牛,最初他看不到牛,在找牛;然后见到了牛的脚印;接着是见到牛的尾巴尚不见牛身;又看到牛在吃草,于是牧?好不容易把牛抓住了;接着牛已驯服地让牧童骑在它背上;后面是牧童和牛都在休息;接着牛不见了,牧童也不见了;接下来又出现一幅春天的风景,只见春景很美,但是看不到人;接着是个圆相,什么东西都没有,这就是本地风光了。相当于《金刚经》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也是《六祖坛经》的无住、无念、无相。最后,牧童和牛不见了,图中走出来一个很有钱的慈悲菩萨,拿着一个大袋子,见了人就施舍,见了人就施舍……所谓的“本地风光”是从第九幅图开始的,风景很美,却没有自己,为了度众生,应化显现,永不疲倦。这代表着所有的境界都?于众生,就是没有自我中心的执著,所以能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来度一切众生。[请参阅圣严法师的英文著作《十牛图讲录》(OX Herding at Morgan’s Bay)或《禅的体验》中的《禅的悟境与魔境》部分]

  在日常生活的任何一个时间里,不论是打坐、运动、工作、走路等,都要放松身心,不起我贪、我嗔、我慢、我疑、我烦恼、我兴奋、我忧虑等的执著。不要说:“我好讨厌、我好喜欢,这个真麻烦、那个真有趣……”不要有这些分别执著心,只是在运作、在活动,知道正在发生什么状况,并且恰如其分地正在处理这些状况。若有情绪性的反应,便是自我中心的烦恼在作怪了。要练习着见到本来面目、见到本地风光,便得先练习放舍诸相的默照禅法,否则,是永远不可能见得到本来面目的,也永远没有办法体验到本地风光了。


贰 修行默照禅法


  12世纪,中国有两位非常著名的禅师:一位是临济宗的大慧宗杲(1089—1163年),他提倡话头禅;另一位则是曹洞宗的宏智正觉(1091—1157年),他提倡默照禅。我自己则正好连接上了这两个系统的法门,当我在跟老师修行着力时,用的是话头禅,在六年的闭关期间,修的则是默照禅。这两种禅法对我来讲,都有很大的利益及效果,直到目前我还是在教授着这两种禅的修行法门。

  我初到美国的数年期间,在禅七中指导的是数息观以及参话头,到一九八○年便开始在禅七中指导默照禅,并且讲《默照铭》,到现在已经讲了十多次了。默照是先照后默,但是为何不叫照默,而要叫默照呢?通常在任何状况下,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叫做照。譬如说:“我在吃饭,我在胡思乱想,我真烦恼,我真生气,我好快乐……”知道在做什么,是照,但不是在用功修行。因为知道自己痛苦、不舒服、麻烦、高兴、快乐,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办,那就不是在修行了。若在修行时,发觉有这种种状况发生,马上终止它,并且告诉自己说:“我不要跟着它跑!”这就叫做默。因此,默的功夫是对于所照的心境要默,默那些所知、所觉、所想、所受的身心状况,不再被它们影响下去,也就是默其所照,所以要倒过来,称为默照而不是照默。

  照是觉照,是心中知道自己的心境正在什么样的状况下,如果连对自己当下的心境是怎样都不知道,那就不是在用照的功夫了。有一些人,整天叽里咕噜地讲话,但是他们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讲?在讲些什么?还有的人身体会像猴子、小狗似的不断在动,他知道自己在动,但不知道为什么要动,这些都是没有觉照的盲动。照,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在想什么,也清楚地知道心里所产生的种种反应是怎样的,但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有时候,希望想的事想不到,不要想的事却一直在想。默的功夫,就是发现了这些心里的状况时,马上切断它;知道有诸相,知道有万事,那是照。但是我们的目的不仅是照,而在默照。刚开始用方法时,一定要先默那个照,等方法用得很得力、很成功时,则是默照同时。



  一、方法

(一)调身

  修行的方法,就是用功的着力点。修行的观念指导了修行的原则和方向,修行的方法则是调息、调身、调心的技巧。调身、调心,是从调息开始,先把呼吸调匀了,身体自然会舒畅,心念自然会安静。

  调身,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坐姿,让身体感到平稳、舒服、轻柔。打坐姿势的要领是,将身体的重心感,放在臀部和垫子之间,脊椎和后颈是垂直的,后脑、后颈,直到尾椎骨为止,呈一直线。不要弯腰驼背,也不要左曲右歪;坐的时候头顶与上空成一条垂直线,不要低头或仰头,下半身最好将双腿盘起,如果不能盘腿,交叉坐或者坐在椅子上也是可以的。双手的手心朝上,左手掌在上,右手掌在下,重叠置于腿上;然后轻合嘴唇,舌头轻抵上颚,轻叩上下牙齿,眼球放松,两肩、两臂、两手均不用力,腰部挺直,小腹放松。这是最正确的姿势。

(二)调息

  正确的坐姿,可以使身体稳定、心念集中,全身的气脉循环更为通畅。重心的感觉,不在头部或上身,而是在臀部和垫子之间,身体其他部分则不去管它。眼睛可以闭着,但是这样很可能会打瞌睡、有幻相、有幻境、有杂念、有昏沉,那么,可以将眼睛睁开百分之二十。但是,睁开眼睛不是要看什么东西,或者用耳朵去听什么,只是睁开而已,眼前的东西不需要去注意它。要练习将我们的心,用来享受呼吸从鼻孔出入的感觉。能够如此,心有所寄,就不会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了。

  呼吸的感觉是在鼻孔的前端部位,但是不要特别去留心吸气在进鼻孔之后是进到肺部或进到哪里;就是自然的平常呼吸,不要控制它,不要故意使呼吸快或慢、深或浅,只要知道有呼吸出及呼吸入的感觉就好。这时你的心,就好比站在电影院门口的收票员,收到一张票,就让一个人进去,至于进去之后是坐在哪一个位置上,那就不是收票员该管的了。

  有的人想控制呼吸,希望呼吸越长越好,越深越好,这不但没有必要,而且会引起呼吸不顺、胸闷气塞的副作用;也有的人呼吸时注意小腹,最初能够感觉到小腹在蠕动,但是,这只能使心一时间安定下来,却没有办法入定和开智慧。所以,当横膈膜下降时,呼吸的深度可能会使小腹起伏蠕动,但不要试着用意志去控制它蠕动,只晓得呼吸的感触是在鼻孔就好。也许有人已经习惯呼吸在小腹的蠕动,并且心境平静,那么可以暂时用它,直到你的心已安定之后,就不要再去注意小腹了。

  每次开始打坐,都要把姿势坐好,这是调身。坐好之后觉得身体很舒畅,然后晓得呼吸,享受呼吸,知道自己的身体在打坐,而呼吸只是身体的一部分,所有的感觉也都只是身体的一部分,不需要特别去注意某一或某些部分。

  不去特别注意局部或局部的状况,不被身体的状况、环境的状况以及心里的状况困扰,还是保持清明的心,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在打坐,这是“默”;晓得身体在打坐,清楚地知道身体及周遭环境的状况,也觉察到心里所产生的杂念妄想,则是“照”。很清楚地知道身体在打坐,也知道身体上的状况,但是不去管它,这便是 “默照同时”。

(三)调心

  默照修行法有四个调心的层次:

  1.收心

  把心从缘过去境以及缘未来境的状况,收到缘现在境的这一点上。舍下过去境及未来境,是“默”;缘现在境是“照”。

  2.摄心

  摄心是将收回的心摄于现前正在用的方法上。也就是把心从过去境及未来境中收回来,只缘现前境之后,进一步将现前境的范围缩小,对于现前境里所发生的种种状况,虽然可能都看得到、听得到,但是不要被它们所影响而生起情绪反应。接着,很清楚地把现在的这一念,既不被杂念、妄想、瞌睡所困扰,也不要跟杂念、妄想、瞌睡缠斗,只要把心轻松而又绵密地用在方法上,其他的问题就不会产生了。不跟杂念、妄想、瞌睡缠斗是“默”,把心用在方法上是“照”。

  3.安心

  是将心念安住于正在用的方法上。此时的心,已经可以不受身心环境的各种状况所影响,平稳、安定、持续地在用方法。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在打坐,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已在平稳、安定的状况中打坐。清楚地知道就是“照”,平稳安定则是“默”。

  4.无心

  是放下一切攀缘心,既不执妄境,也不求真境,但仍如常人一般地生活,这便是《金刚经》的“无住生心”,亦即《六祖坛经》的“无念心”、“无相心”。从安心而至无心,是持续用功,不断地放舍诸相,一直到了无心可安亦无相可舍的状况。在这过程之中,收心的层次要舍过去、未来;摄心的层次要舍杂念、妄想;安心的层次要舍身心环境正在发生的状况;无心的层次要舍妄、舍真,不执有无两边,也不著中间。一如《永嘉证道歌》所说的“不除妄想不求真”,但也不是躲在无事窟中享受安逸,而是随缘摄化,悲智无量。



  二、态度

  修习默照禅必须遵守的基本态度有三,那就是:发大悲心,放舍诸相,休息万事。

(一)发大悲心

  大悲心就是菩提心,也是能够让我们彻悟成佛的心。如果要彻悟,首先要发大悲心,然后才能够顿悟成佛,因此,大悲心就是无上菩提心。既然发大悲心,那么对任何人、任何众生,都不能有对立、仇恨、伤害、疑惧以及嫉妒的心,代之以包容、怜愍、体惜的平等爱护、普遍救援,那就是大悲心了。

  发起大悲心的目的,在于找到自己的本来面目以及体验到各人的本地风光。为了达到修行的目标,就得从放舍诸相下手,虽然尚未见到本来面目,尚未体验到本地风光,但是要练习着朝这个方向努力。放舍诸相即是“默”,努力于放舍诸相的练习即是“照”。这就是默照禅法的入门方便。

(二)放舍诸相

  放舍诸相就是不执著任何现象,实际上就是无住心。心不住于心理现象,不住于身体现象,不住于环境现象。所有心内、心外的一切现象,都是有的,但不要去执著它,不要去在乎它,便是放舍诸相。不住于任何一种现象,就是“默”;知道所有的现象都是正在发生中,那就是“照”。所有的生灭状况,都是知道的,只是不去执著它,不因各种状况的发生而心生波动,这就是放舍诸相;但这并不是说,就像木头、顽石或者死人那样。了知任何现象,是正常的人,这是“照”;知道任何现象都可能发生,但不需去忧虑烦恼,这是“默”。在打坐中,了知任何一种现象出现时,能够不起第二念,就是默照同时的放舍诸相。

  如何放舍诸相?就是从放松身心、安定身心着手:第一,先把眼球放松,然后将整个身体放松,头脑不要去注意什么,也不要去思考什么,只晓得自己是在放松状态。第二,身体坐直,脸部的肌肉放松,肩颈放松,臂不用力,手结法界定印置于腿上,不再管它;后腰放松、小腹放松,然后享受呼吸,欣赏呼吸从鼻孔出和入的感觉,其他的不要管它。第三,进一步,心已比较安定,杂念也少了,此时如果不清楚体验呼吸从鼻端进出的感觉,很可能会打瞌睡。这个时候便可用只管打坐的方法,很轻松地体验、知道自己的身体正在打坐,但不要特别注意身体的某一部位或某些部位的感受状况,也不去特别注意心里的反应,以及周遭环境里正在发生的任何状况,你的责任只是晓得你正在打坐。事实上,这就是提起默照的方法,正在练习放舍诸相、休息万事。

(三)休息万事

  彻悟的人,我们称之为无事道人。道人,就是修行佛道的人,无事道人是心中已经没有自己的事,既然自己没有事,那还有什么事呢?事实上,对于凡夫而言,修行和烦恼都是事,凡在心中有所牵挂的,就叫做“事”。随时随地要把心中的牵挂停止,心里没有任何牵挂之时,虽也照常过生活,但那就是休息万事。

  有位菩萨来参加禅修,尚未办妥报到手续,就接到他太太的电话说,如果他参加禅七,她就要在家里自杀。于是这位菩萨问我:“师父!我该怎么办?”我问他太太要自杀是真的,还是假的?他说:“她过去好像也说过这样的话,不知道是真是假,我想我还是在这里打禅七,过两天再看看会发生什么事吧!”于是我跟他讲:“我想你不必看了,禅七期间你的心中老是牵挂着‘我的太太不知道自杀了没有’?还打什么禅七呢?你心中有事,太太说要自杀是大事,而且是不得了的事,我看你还是回去吧!”

  请问诸位的心里有事吗?虽没有家人自杀的问题,心中也会牵挂着很多很多的事,也许你们一边打坐一边在想着许多之前和之后的事,也可能想着:“默照禅能让我开悟吗?能给我智慧吗?默照禅何时才能够让我断烦恼呢?”有的人可能没有想到这么多问题,只是期待着平顺地打完禅七,或者想:“禅修期间会发生什么事啊?再往下会怎么样呢?”一类是期待、等待,另一类是担心、推测,这些全都是“事”。其实,修行就是用方法修行,不要瞻前顾后,不要羡慕他人,不跟他人比较,也不跟自己比较,否则,便成不务正业的闲事了。

  你的心,不要被任何状况所动,不要被任何现象牵着走。当发现鸟在叫,风在吹,苍蝇、蚊子在飞舞;或感觉到肩颈痛,腰椎酸,皮肤痒;或者觉察心里正有杂念、妄想、邪思在浮动,这些都是现象。被你发现了,便是“照”;发现了之后,随时放舍,就是“默”。

  事,是不可能没有的,吃饭、走路、打坐、睡觉、上洗手间、打扫环境等,每一样都是事,但你千万不要把前一念已发生过的事,以及后一念尚未发生的事,牵挂在身上。刚刚做的事已经做过了,可以有记忆,但不必牵挂;还没有发生的事,可以有计划,但不要悬念;凡跟当下所用的方法不相应者,全是闲事,必须随时放下,这就是“休息万事”了。

  发现心中有事,就是“照”;不讨厌它,不去管它,休息心中所有的事,则是“默”。当你清清楚楚没有杂念妄想而只有方法时,便是正在修行默照。

  三、要领

  修行默照禅的要领,首先就是要放松身心,接着是晓得自己在打坐,然后享受呼吸从鼻端出入的感觉,等到心的状况安定之后,便告诉自己:“我的身体是在打坐!”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体在打坐。但请你不要去注意身体的某一个局部是否有感觉,是否有负担,只需知道你自己的身体是在打坐就好。不特别去注意身体的某一部分,不去特别在乎令你有兴趣的念头,或去特别讨厌令人不快乐的念头,只是不断地说:“我知道自己在打坐,我知道自己在打坐……”知道打坐,是 “照”;不被身体某一或某些部分的感觉所困扰、吸引,也不被心里的任何妄念所影响,继续不断地只晓得“我在打坐,我在打坐……”这就是“默照”。



  四、默照禅与次第禅观的同异

  次第禅观,是先修五停心,然后修四念住。五停心有五种修行方法,只要用其中的任何一种,就可以停止五盖;五盖就是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法五种覆盖善法的心理状况。五停心观就是: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念佛观。其中的数息观,就是先体验呼吸在鼻孔出与入的感觉,称为随息;如果昏沉及散乱难除,即用数息观,以此来停止那些麻烦的五盖心。五停心是四念住的前方便,乱心安伏之后,即修身、受、心、法的四念住,由观慧而进一步修三十七道品,以证声闻四果为目的。

  五停心、四念住是次第禅修,从观呼吸、观身体、观心念入手,是次第的修行方法。默照禅法,也是从呼吸法入手,也是从观身受着力。因此,默照的修行方法并非有什么奇特,也不是中国人没有根据就发明的东西,它是以传统修行方法做基础的。

  默照是从有次第到无次第。有次第是身体放松,心情放松,体验呼吸,体验身、受、心、法,这是结合五停心的观息和观身法门,进一步修四念住的。默照禅不落次第,面对身、受、心、法的任何现象,都采取不要管它的态度,只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在打坐。

  四念住的次第观名为“别相念”,整体的综合观名为“总相念”。禅宗是从总相念的基础上,教我们只管打坐,便是默照禅的入门手段了。因为总相念是需要次第修行的,而默照则是一开始就教我们不要管次第,只要求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在打坐,呼吸也只是身体觉受的一部分,其他的问题不去管他,知道、放下,便是直接而简单地在修默照禅了。


叁 步上修行之道


  一、基本观念

  修行的观念称之为“正知见”,修行的方法是“正行”,而“正精进”则是指修行的态度。这几项要能够互相配合,如果缺少其中一项,打个比方,不是失明的瞎子,便是缺腿的瘫子,但是配合起来,既能看得见,又能走得快,就是一个健康的人了。

(一)正知见

  正知见,这里说的知见,是属于佛学和佛法的观念,就是因果法和因缘法。

  所谓“因果”,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过去的努力可得到现在的结果,过去的不负责任形成了现在的许多困扰,这就是因果。讲因果并不仅仅是这一生,一定要相信有过去生、过去生、无尽的过去生;有未来生、未来生、无穷的未来生。只是单看此生的话,因果就没有办法解释清楚了。

  许多人都会羡慕他人、嫉妒他人,或者对自己失望、自责、骄傲、自负,这都是因为没有因果的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因果,就像不同的身体条件、心理条件,以及环境条件等,这都是果。这些结果,都有原因的。

  例如我这个人,也许有人会觉得我已经很了不起,其实我从小就是在不顺利中成长的,一向比不过人,也没办法与人相比。在念书的时候,我好几次应该可得第一名,但是总有因缘,阴错阳差地把我的名次弄到后面去。直到最近,大家更会认为我是很顺利的,其实我的身体,老病相侵,我的弘化事业、建教团、办教育、带禅修,也是障碍重重,但是因为我相信因果,任何事的发生,一定有它的原因,既然有原因,就不能算是挫折,也不必失望了。

  大家可曾听说过,修行得道需要多少时间吗?以小乘的解脱道而言,阿罗汉果最快的是三生,最慢的则是六十劫;辟支佛果,最快四生,迟则百劫;而大乘的成佛之道,最快的是三大阿僧祇劫,最慢则是无量阿僧祇劫。现在有许多人,一下子就希望证得阿罗汉果,或者即刻证得无上道果,这都是不正确的邪知见,跟因果的原则是不相应的。相信因果的话,对过去的,必须要接受;对未来的,从现在开始就要精进地努力。

  所谓“因缘”,是以主观的因素加上客观的因素,成为一个现象的事实;客观的因素很难掌控,就连主观的因素也未必能够掌握。有些事可以自主,但更多是无法控制的。所谓能自主的,就是以现在所具备的条件积极修行;而不能自主的,便是属于因缘的配合而产生的。自主与非自主,主观的自我与客观的环境,这两种因缘相加,就是从因缘而生的结果。

  譬如前面说过,有一位先生来参加禅七,却由于太太威胁说要自杀,我劝他回去了,这是非自主的客观因缘不具足。又如另外两对夫妇同来禅修,这四个人就是因缘具足,互为善因缘来同修佛法,这是很可贵的助缘。

(二)正行

  正行,是指有正确观念及正确方法的修行生活。由于每个人有不一样的因缘,所以有不一样的结果,这包括身体状况、心理状况,以及环境状况,都跟因果及因缘有关。我们要接受因果、因缘的事实,同时要时时设法来努力改变、改进、改善因果和因缘的事实,这就是成佛之道的修行原则。修行成佛之道的过程中,一边要精进不懈,一边要不怕阻碍,不求安乐,不惧艰难,也就不会在阻碍之前退失道心。

(三)正精进

  很多人不清楚精进的意思。要知道,紧张和心急不是精进,这只会使你容易疲倦,甚至烦躁、不安。正确的修行心态,就是要将心情放松、身体放松。所谓精进,是细水长流,就像天然的泉水,汩汩地、缓缓地、持续地、不断地往下流注。不会修行的人,往往拼老命似的用猛力,那就好像下了一阵暴雨之后,山涧的洪水于一时间内排山倒海直奔而下,但雨过天晴,洪水冲完就没有了;而且猛冲狂奔的洪水,会造成灾害损伤,那不是精进,而是一种自我摧残的行为。

  精进的态度,不是希望马上得到结果,或希望马上见到、经验到打坐的好处。打坐,首先要练习持续的毅力、平静的心情、放松的身体,自然而然就会体验到坐禅的好处。如果心浮气躁、希望速成、急求效果,那便等于揠苗助长,所得到的必定是反效果了。

  正精进,是以精进心对治懈怠心,正精进有异于盲修瞎练的苦行,而是不急不缓、不苦不乐的中道行,要像细水长流的泉水,而不是像一泄而下的洪水,泛滥成灾。

  我在年轻的时候,有几位很用功的道友,他们非常精进,睡眠时间不多,资生物质很少,打坐拜佛时间很长,见面时他们总会勉励我说:“老兄啊!你的身体比我们差,什么时候会死都不知道,还不赶紧用功,等死期到后,就来不及了!”从他们的角度来看我这个人,是个不太精进的懒骨头,因为我虽也很用功,但在该睡的时候就睡,该饮食的时候就饮食,感到有病之时,就延医治疗。结果他们都很年轻就用功死了,而我还活着,在我这一生之中,虽无多大的成就,于己于人,也不能算是白过。我知道自己的体能,也知道自己的心力,总是在带几分勉强,而又绝不十分勉强的情况下,全力以赴、尽心而为。我虽不能算是正精进的好榜样,也不算是坏例子吧!

  有的人稍微有些不舒服就不随众作息,不打坐,不看经,不求上进,也不奉献了,总会推三托四地找到理由少花一些力,说是等到他们把身体养好了,把心情调顺了,才来好好地修行。这样的人就是颠倒,只是尽量找借口懈怠而已。

  二、增上(四种基础条件)

  修行的基础条件共有四个:那就是信、戒、定、慧的四种增上。

(一)信增上

  信增上是信自己能成佛,信佛是不诳语者,信法是苦海舟航,信僧能住持佛法。

  1.相信自己

  自信是非常重要的。修行禅法的人,必须先要相信自己有佛性,佛在心中住,只缘迷妄,所以未见,因信起修,就是为了转迷成悟,亲见自心中的佛。

  一切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我们是人,当然要相信,而且唯有以人的身心,最适合修行。一旦建立起自信心,认知我们有修证的条件,便该着手修行。

  不过有许多人是缺少自信心的,特别是缺少能够明心见性的信心,所以需要有人接引、有人鼓励、有人协助,那就是善知识的重要性。让信心不足的人,知道他们能够生而为人,就是有了善根的。

  要使我们对自己有信心,除了听闻善知识说法,得知自己的确需要修学佛法,也知道自己真有善根,所以听到了佛法,便是有了信心。进而更应该如法修行,在练习修行方法的过程中,使信心更加增长,善根更加深厚。

  如何相信自己真有善根?佛说人身难得,我今已得人身;佛说佛法难闻,我今已闻佛法——这不就证明我有善根,并与三世诸佛,都曾有过因缘吗?以我来说,我自信是有善根的,否则我不会出家做和尚,不会终身以学法、护法、弘法为专职;诸位也应该相信自己是有善根的人,否则怎么会正在阅读这本讲佛法修行的书呢?将自信心建立起来之后,就会珍惜这个善根因缘,虽在用功修行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挫折与困难,但应该勉励自己说:“这些都是成就道业的大好因缘,经得起无数的历练,善根就越来越深厚、越来越壮大,终究完成无上菩提的圆满佛果。”

  多打一次禅七,多得一次利益;多用一天工夫,多得一天的好处,同时也多增一分自信心。很多人误以为只有开悟见性才算有用,事实上,凡是修行,便会有益,虽尚未实证佛性,却已亲证信心了。

  2.相信三宝

  接下来要说明信仰佛、法、僧三宝。

  (1)佛

  是指我们的教主释?牟尼佛;信佛,即是信仰他的人格、他的智慧、他的悲愿。由于相信佛是真实语者的大导师,所以接受佛所说的观念及方法,并且用来帮助我们。从思想上来纠正我们、指导我们,从方法上来让我们练习着如何离贪、嗔、无明之苦,而得解脱自在之乐。

  (2)法

  是指佛所说的离苦之法,也就是佛教圣典中所记载的道理和方法。是由佛及佛的圣弟子们说的,梵文叫做“达磨”(Dharma),这是佛法的根源,即是禅法的根源,已经流传二千五百多年。凡曾经接受佛法的人,都很受用,所以值得我们生起信心。释迦牟尼佛经过长劫修行,最后悟得的便是正法,也就是佛、法、僧三宝中的“法宝”。释迦牟尼佛将他从修行中开发出来的成果,传给了弟子,然后代代相传,直到我们,称之为法脉传承。

  (3)僧

  是指住持佛法的、如律如法的、清净精进的、和乐共住的团体。僧伽本可通用于僧俗四众的团体,但在《阿含经》及《毗奈耶》中,皈依三宝中的“僧宝”,是指出家的比丘僧。由于这是个修行正法律的团体,能将正确的佛法守护、应用、传持下来。然而为什么是团体而不是个人呢?因为个人不能持久,也不能代表清净和合的精神。所谓僧团,就是有众多精进学佛的人在一起。但是在各种团体之中?能依佛的正法律,清净、精进、和乐共住、同修菩提道的,就只有出家僧伽了,所以标准的僧宝必是以出家的团体为原则。出家僧的重点,是在于坚守不淫欲的梵行,实践不蓄私财的出离行。少欲、离欲,是解脱道的基础,也是菩萨道的共法,所以唯有如律如法的出家僧团,才能真正负起住持佛法的重责大任。

  信奉三宝,又称为归敬三宝,这对于修持佛法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修行用的法宝是佛说的,法宝是由僧传播的,如果不信三宝,便无佛法可修。大彻大悟之时,自己便与三宝融合为一,称为自性的“一体三宝”,故仍不离三宝。然在尚未彻悟?前,必须要深心信仰住持三宝,否则,若只信自己而不信三宝,那就是一个大狂人了。

  (二)戒增上

  戒增上中的“五戒十善”是人天善法的根本,“比丘比丘尼戒”是解脱道的基础,“三聚净戒”是菩萨道的原则。戒分为“声闻戒”及“菩萨戒”两大类。声闻戒重于自律自清净,自己求解脱;菩萨戒则在于自利,而尤重于利他行。人天善法是成佛的根本,解脱道是成佛的基础,菩萨道则是成佛的过程。

  1.戒是度脱苦海的浮囊

  一般人听到“戒”这个字时,都会有点害怕而心生抗拒,认为那是用枯燥不合情理的教条,禁止人的自由,拘束人的行为。其实不是这样的。譬如说我们美国纽约象冈道场有很多鸟,鸟在生蛋之前一定多半会在树上筑巢,其目的是为了安全的防护,以免所生的蛋,会受到地面上老鼠、蛇,乃至人类的破坏。在孵蛋时,有了这个鸟巢把几个卵集中在一起,也容易把小鸟孵出来。修行人持戒,就像是鸟儿筑巢,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智慧蛋以及慈悲蛋,顺利地孵出成佛之道的鸟来。

  我曾说过:“鸟儿要有后代,必须有巢;人类要有后代,必须有家;出家人要有后代,必须有寺院;修行人为了成就道业,必须有戒体。”因此,受戒如筑巢、如起屋。在佛经中将持戒譬喻为度脱苦海的浮囊,那是防止我们放逸而作不善业的保护伞。

  戒的主要功能,在于防非离过、防微杜渐。受了戒的人,自然会提高警觉心,减少犯罪的几率,声闻戒戒身口恶业,菩萨戒尤重于起心动念处,但也不必担心犯戒。《菩萨璎珞本业经》说:“有戒可犯是菩萨,无戒可犯是外道。”受戒之后难保不犯戒,但总比还未受戒的人少造恶业多造菩萨业。

  2.五戒的内容

  戒增上的根本项目共有五条,称为“五戒”,也是声闻戒及菩萨戒的基础,故将五戒介绍如下:

  (1)戒杀生

  主要是不杀人,如能进一步也不杀动物更好,乃是为了增长慈悲心的缘故。杀生的种类有:自杀、杀他、教他杀、见杀随喜。杀生的动机有:因贪杀、因嗔杀、因愚痴不正知而杀;因疑杀属于愚痴,因妒杀属于贪嗔。所以,杀生的行为,既伤慈悲心,也无智慧心。

  (2)戒偷盗

  不与而取,名为偷盗。暗窃是偷,明抢是盗。偷盗的种类包括:自行偷盗、教他人偷盗、见他人偷盗而生欢喜。偷盗的动机,与杀生的动机类似,所以既伤慈悲心,也损智慧心。

  偷盗是出于不劳而获的心,因此,对于一些不愿好好地修行,却想顿悟成佛的人,称为偷心的人。如果不能脚踏实地,老想占人便宜,专门在期待奇迹,就是很危险的偷心了,因为那跟因果律不相应。偷盗是恶业,必将得恶果。

  (3)戒妄语

  言而非实是“妄语”,语中有刀是“恶口”,挑弄事非是“两舌”,淫词秽言是“绮语”,这四类都属于妄语。

  妄语也包括自妄语?教人妄语、闻说妄语而生欢喜。其动机性质与前二戒类似,所以既伤慈悲心也损智慧心。妄语的人,必然自食恶果。

  (4)戒邪淫

  凡是不稳定、不正常,不受法律、风俗所认可的性行为,皆名为邪淫;此对个人的身心、家庭、社会,均能造成失衡现象。在精进禅修期间不得行淫欲,称为修梵行,在平常生活之中的在家人,则应遵守不邪淫。若修禅定,须修梵行。梵天行是色界天人,住于定境,自然没有欲界众生的淫行,如有淫欲,纵入禅定,必落魔境。

  平常人在打坐时,生理上可能会有性冲动的现象,这种反应,对于血气方刚的年轻男子,往往会无法控制。可以用禅修的方法化解,或用勇猛精进、参话头,乃至大声地参问,性冲动便会消失。默照的方法亦最有用——只晓得自己的身体在打坐,不要特别去留意身体某一部分或任何部分的状况,渐渐地这种性反应的感觉就会消失。如果性的反应非常强烈,根本无法安心打坐,则可以惭愧心及快动作来拜佛,拜到全身是汗,性的冲动也就自然化解了。

  (5)戒饮酒

  酒精本身不是罪恶,饮酒的人可能酒后乱性而造作恶业。经典中曾有一个例子:有一位居士,由于误将一大碗酒当做凉水喝光,便酒性大发,失去理智,见邻居的鸡跑进他家,便?起来杀了、煮了,当做下酒的菜;邻女来问他,见到她养的鸡吗?居士说没有,又见邻女貌美,便强暴了她。这则故事是说,由于饮酒,竟然使这位居士连续犯下了偷盗、杀生、妄语、邪淫的四条重戒。

  在精进禅修期间,由于禅修规则,故不可能违犯以上的五戒,然而回到平常生活环境之后,若不随时提醒自己是在修行,就难免会偶尔违犯。假如违犯了,应当恳切忏悔。若能如此,犯戒的机会便越来越少,就会成为一个五戒清净的修行人了。

(三)定增上

  定增上又叫做“禅定增上”,可分为两大类:1.次第禅定,就是九次第定,是慢慢地由修?禅八定而修得第九解脱定;2.顿悟禅定,则不讲次第,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是指中国的禅宗所传。次第禅定一定是在打坐时用的,有它的时段性,也就是说不打坐时,不在专一修定的时间内,就不算是在定中。次第禅定是小乘禅法,此处暂不论。

  1.四种大乘禅法

  依据中国天台智者大师《摩诃止观》介绍的大乘禅法,共有四类,称为“四种三昧”:①常坐三昧,②常行三昧,③半行半坐三昧,④非行非坐三昧。

  《六祖坛经》所主张的“一行三昧”,即属于第四类的“非行非坐三昧”,又可名为“随自意三昧”,因为《六祖坛经》的《定慧品》有云:“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什么是“一直心”呢?即是“于一切法,勿有执著”。如何是没有执著呢?即是“于念而无念”、“于相而离相”、 “念念之中,不思前境”。也就是说,一行三昧的一直心,便是无念、无相、无住,是不论何时何处,于日常生活的四大威仪之中,皆可修行的一种大乘禅法。六祖惠能大师自己,就是修一行三昧,所以他也以之传授弟子。

  2.默照禅法的定境

  从六祖惠能的传记资料,很难证明他曾打坐。不过《六祖坛经》的《坐禅品》中有云:“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所以“不思善,不思恶”便是禅修方法。而在六祖惠能之前的中国禅师们打坐,惠能之后的禅师们也都打坐。

  默照禅法虽于十二世纪由宏智正觉禅师提倡,但默照禅法的源头,主要是出于六祖惠能禅师一行三昧的坐禅法门。现在介绍如下:

  (1)不著心

  不执著虚妄心,实际上就是“放舍诸相,休息?事”。当发现妄念时,不讨厌、不怨恨、不排斥、不喜欢。发现有妄念,那很好,勿拒勿迎,那就是不著心;不要将妄念当成对象,妄念就不是问题了。普通人在练习修行时,要完全没有妄念是不可能的,只要不管妄念,回到默照的方法,妄念就会愈来愈少。

  (2)不著净

  欣净厌垢是分别心,取净舍垢是执著心,将心待悟是生死心。故在用默照禅法时,“默”是不著一法,“照”是全体齐收,没有善不善法的分别之思,只有我在打坐的一个念头。遇到坏状况不用烦恼,遇到好状况不用高兴,心中朗然,不受影响,该坐就坐,该起便起;有杂念无杂念,皆不在乎,只管默而常照,照而常默,既不见心净,亦不见不净,净与不净,都是平等。

  (3)不著不动

  “不动”有两层意思:一种是不动情绪的智慧心,另一种则是心止于一念的禅定境。《金刚经》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是住于禅定的不动心,而是不动情绪、执著的智慧心。入了一般的次第禅定后,身不动、心不动——身不动是坐姿,心不动是住于静境。禅宗的坐禅,不是教人“常坐不动”,亦不是教人“看心观静”,乃是于相而不著相,于念而离于念,念念之中不思前境。知有相是照,不著相是默;知有念是照,离于念是默;念念分明?照,不思前境是默。因此可知,默照禅法的源头,是与《六祖坛经》接轨的。

  不论是次第禅定或大乘禅法,“舍”了一境又一境,乃是基本原则。例如:四禅中有离生、离喜、定生、舍念等,都是在进入一种定境后,便当舍离,始能更上一个层次。逐层地舍,连四无色定也舍掉,即成为舍无可舍的涅槃境——其实没有涅槃,乃是不住于境,故大乘禅法要讲无住。《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执著定境的不动相,也是虚妄境。因此,《六祖坛经》主张“定慧一体”,也就是说,大乘的禅定和智慧是不一不二的,是体用不离的。

  定是默,?是照,定慧一体,即是默照同时。

(四)慧增上

  慧,梵文称之为般若,这和英语中的Wisdom,以及中国人用的智慧,意思稍有不同。我曾经说过,智慧的梵名是般若,它不是知识,不是经验,不是学问,而是无我的态度。

  1.佛法根本即智慧

  智慧增上,虽列于第四项,其实,第一信增上,即需信佛的正见,也就是依佛的智慧来指导我们信什么——信三宝,信自性即佛性;持什么戒——有七众声闻戒及大乘菩萨戒;修什么定——有世间定、出世间定、如来定,亦即四禅八定、九次第定及一行三昧等大乘禅法。如果缺乏正见,前面三种增上?会有问题,就有麻烦了。那便可能变成了迷信,可能是持狗戒、牛戒、鱼戒等的苦行外道,也可能是修习与贪嗔等夹杂的邪定了。所以在四种增上之中,均以慧增上为依准,行者未开慧眼之前,须援用佛菩萨及诸善知识的智慧,来修前三种增上,待开了慧眼之后,仍以和佛菩萨及诸善知识相应相同的智慧,继续圆满四种增上功德。

  从禅宗《六祖坛经》的《般若品》中见到:“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又说:“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一切时中,念念不愚(迷),常行智慧,即是般?行。”又说:“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

  由《六祖坛经》中所明的般若智慧,即是菩提的异名,亦是悟见自性的功能,是不执著诸境的觉照力用。智慧是离相而无相的,因为离一切相,所以能如《心经》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便是慧增上,亦即六波罗蜜中的智慧波罗蜜。也可以说,佛法的根本,就是智慧。世间的一切知识、学问、聪明、才智,虽有用,却不能破除烦恼,唯有离诸相、离执著的般若智,才是波罗蜜多(度脱),才能开悟而出迷愚的世间?

  2.般若为基,信戒定相依相生

  在释迦牟尼佛悟道成佛之前,这世间尚无般若智慧,在佛悟道之时的能悟之心便是智慧心,成道之后所说的一切教法,都是从佛的大觉智海中流露出来的,我们后世的一切佛弟子,皆因佛的智慧之教而获大利益,甚至也能开发各自心中的本有佛性,也是仰赖佛智的引导而浴于佛的大智海中了。

  四种增上,以信增上为方向和目标,以戒增上为行为的准则,以定增上为修三昧的方法,以慧增上贯穿悟前悟后。这四种增上是相互依存的,四者若缺其一,便不是正确的佛法。

  有些人为了求财、求子、求寿、求官运等而到神祠、神宫、鬼灵显现处许愿拜祭,那是民间信仰,不是正信的佛教,因其缺少戒定慧的三种增上。

  有些人与佛教徒相同,也持五戒,目的是为现世福泽,称为人天善法,不是正确的佛教。因其缺少对三宝的信心,未曾修习禅定,未与佛法的智慧相应。

  有些人修习禅定的目的,或是为了健身,或是为求神通。其结果,禅修的道场,变成了健康中心;禅修的方法,变成了魔术棒;禅修的人士,变成了气功师及魔术师。最危险的是修定入魔,自称是神再来,是佛菩萨化现,说得好听是新兴宗教的创教主,说得不好听,则是巫筮性质的江湖术士。

  几年前,台湾有位中学教员突然变成了一位教主,他叫他的几十户信徒们移民到美国德州的一个小镇,准备乘飞碟升天。这使得台湾、美国的新闻媒体和警察单位都很紧张,就怕他们像几年前的人民庙教派那样集体自杀。后来,约定的日子过了,并没有上帝来接他们升天,也就不了了之了。

  修习禅定,假如不用佛法的智慧做指导,最高点也可能获得四禅八定,但却极可能有许多的副作用产生。只要心里有所期待,就会有状况发生,有的是神经错乱,有的则是一些幽灵或灵体趁机而入。因此,遇到任何身心的状况时,都要“放舍诸相、休息万事”,这是最安全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是《金刚经》的智慧所见。

  3.智慧是无我的态度

  智慧不是知识、学问、经验,而是一种无我的态度,但是真正要具备无我的态度是相当难的,常人必须练习修行的方法。如果不通过方法修行,而自以为已有无我的态度者,就是常人口头所说的:“我不在乎人家怎么看我、怎么说我!”“我绝对不是为我自己设想的!”“我全部都是为了你们!”这就是一种傲慢心。或者说:“我没关系的啦,我真的什么也不懂!”“我不重要的啦,真的不要把我算在里面!”则是一种自卑心。很多人误以为傲慢心与自卑心便是无我的态度,那是错的。

  根据《六祖坛经》所讲,般若和智慧既是一种修行的方法,也是一种修行的体验。没有开悟的人,用它作为方法;开了悟的人,它就是经验。怎么说呢?《六祖坛经》的《般若品》里用三个名词形容摩诃般若波罗蜜:“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无住,是不住于现在;无往,是不执著过去;无来,是不执著未来。如果具足了这三种心,就等于超越了时间上的现在、过去、未来,不受三世所限,便是大智慧者,便能与三世诸佛同起同行,三世诸佛即在现前的一念心中。

  有的人想象力很丰富,认为真能与三世诸佛牵着手同行,想象之中真是太微妙、太有意思了。其实这只是对大智慧心的一种形容,因为没有执著,所以智慧心的功能“竖彻三世际限,横遍十方涯畔”。

  只有此心彻底地不住于过去,不住于现在,不住于未来,才能够绝对地自由自在,这个时候称它为“无心”。不过,当你在练习用方法时,可以先有现在,而不管过去,不管未来。念念念于现在,念念放下现在,这便是不住于过去,不住于未来,也不住于中间的现在,这就是“中观”,亦名“空观”。此心如《六祖坛经》所云:“于一切法上,无有执著”,亦即一行三昧。

  《六祖坛经》的这个观点和《金刚经》所云“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亦不可得”是相同的。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有开始,现在的这一念,介于过去及未来之间,既无过去及未来,现在这一念缩短到极限,也是不存在的。若从智慧之心所见,念念只见过去的前尘及未来的梦景,现在的状况并不存在。凡夫不能亲证,因此,要用禅修方法来体验它,体验念念不住,念念不牵挂前尘,不憧憬后影,也不住于现在极短的一点,这实际上就是修刚才所讲中观、空观、一行三昧。初用功时的下手处,仍得随时随地练习在方法上,不论有什么好的、坏的,以及各种各样的身心状况反应时,都不要去执著它,放舍诸相,只住于方法;当把方法用到既不执著前、也不执著后的时候,那就可以连中间的现在也不执著了。不过,没有执著三世的情绪心,仍有如实应用的智慧心。至此便可了解《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深意了。

  4.无念、无忆、无著

  此外,《六祖坛经》的《般若品》里,还有三个名词是可用在方法上的,那就是无念、无忆、无著。它的原文文句是:“智?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这是说,每一个人的智慧,是经常现成的,因其未离每一个人的自性。若能悟得这个智慧之法,即是由于无念、无忆、无著;悟后的智慧之心,便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所以真如自性之用,即是智慧观照的功能。如何才算是智慧观照?那是“于一切法,不取不舍”。也即是放舍诸相而至舍无可舍,连舍亦舍,那就能够见性成佛了。

  现将无念、无忆、无著的修行方法,条列说明如下:

  (1)无念

  即是念念于念而无念,即使把心系于方法,也是妄念,是以方法的妄念取代散乱的妄念,既不住于散乱的妄念,也不执著方法的妄念。有散乱的妄念时,就用方法的妄念;没有散乱的妄念时,连用方法的念头也是该舍的妄念。当执著妄念之心,成了不取不舍之心,便是无念的智慧心现前。

  (2)无忆

  就是不要回顾,刚才使用修行方法的这个念头,只要一回顾,便成攀缘过去,那就离开了正在使用的方法而成了妄念。因此,已经过去的念头究竟是怎么样,不要去回顾它,不论是好的、不好的,均不要执著牵挂,不取不舍,便是如实地以智慧观照。

 (3)无著

  也就是不要有取舍心,既不要执著诳妄的散乱心,也不要执著使用方法的专注心;既不要执著使用方法的专注心,也不要执著方法绵密时的统一心;既不要执著与宇宙化合的统一心,也不执著纯净自在的解脱心。到了此时,才是不取不舍的大智慧心现前。

  其实,无念、无忆、无著的不取不舍心,就是默照同时的大智慧心,既然是默,当然要晦、要隐,可是心里非常清楚,这就是照。只是对于身心环境的一切现象,虽会如实因应,但已不起诳妄的自我执著心,这就是默照同时。这种默照同时的功夫,其实也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境界。



  三、保任(四种辅助法门)

  前面已经解释了四种增上,接下来将陆续说明四种增上的四种辅助法门:

(一)以求法闻法心,来坚固信心增上

  求法闻法,乃是修学佛法者的基本工作,因为信心的成长,要靠多闻熏习,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求法闻法依教奉行,便可由仰信、解信,而至于证信。

  修学佛法的第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要将信心建立起来。如果信心不坚定,其他的都谈不上。

  “信”有许多层次:

  1.迷信

  第一个层次是“迷信”。也就是自己不知道、不清楚,不管是什么,只要有人相信,我也跟着相信,是盲目的信仰。所谓不清楚,也就是没有一定的道理,就是 “人云亦云”,人家信,自己也跟着去信。还有信的目的不纯粹、不清净,是为了得到不合理的利益,而相信一样东西或者是人,或者是无形的鬼神。所谓不合理,就是不合因果、不合逻辑,像这种信仰,就是民间信仰的层次。

  迷信并不等于没有用,迷信也可以有若干的功能。但是因为它不合理,所以有后遗症;因为不合理,所以未必见得有用。如果真的有一些用处,也只是寅吃卯粮,只是借贷的性质。借了高利贷,借了多少钱,将来要还的钱更多,双倍以上地还。

  2.仰信

  第二个层次是“仰信”。仰信是听着可信的人,譬如听释迦牟尼佛说,或者是听某某善知识说修行有用,说佛经怎么讲,说修行禅法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那是我们自己不知道、不清楚的道理,只是听到对方讲,因为我们相信这些人的人格,我们相信这些人不会说谎,不会骗我们,于是我们相信,这就是仰信。也就是说自己是不清楚的、不了解的、不明白的,但是有比我们智慧更高的人,他们的福德智慧都超过我们,值得我们相信他们讲的话。我们接受他们讲的法,他们信了我们也跟着信,这个叫仰信。

  我们对于佛菩萨和所谓神明的崇拜,往往也都是在这个阶段。在“仰信”的阶段,对象并不一定,凡是他有特殊的技巧、技能,或者是他的成就特别高、特别大,我们一般的人做不到,就会对他产生崇拜的信仰。这种好不好呢?很好啊!虽然我们做不到,但是见贤思齐也不错的。

  3.解信

  第三个层次是“解信”。解是理解的意思。从道理上能使你觉得这是值得可信的、讲得通的,而且正是你需要知道、所向往的,而其他的?没有讲过,只有佛经里面讲了,或者是在大善知识写的佛书之中讲了,因此你就相信。从文字、书本、理论而进入佛法之门,这些都是解信。

  仰信比较容易,解信要花时间研究以及理解。有很多的学问家或知识分子,都是从“解”而进入佛门。禅宗主要是靠证信而不是解信。可是证信如果没有解信的基础,这个证可能有问题。切切不可以不懂佛法、不懂佛经,而以自己修行的体验来解释佛经,那就是以外道见来看佛法的正知正见,也就是用非正见来解释佛法,而把佛法变成了外道法。

  重视禅修的人,不一定要去做学问家,不一定要去考证,从文字?来做整理,从资料上来做汇整、研讨、探索,不一定!但是正确的、基础的知见还是要有的。所以解信是不论是谁,不论是哪一宗、哪一派,这是共同的基础,然后才能够谈到证信。

  4.证信

  第四个层次是证信。也就是说,学习了解的同时也照着去做。照着做的时候,做多少就兑现多少,这样子会觉得“真有用”!有用,就会产生信心。

  所以证信是通过自己的体验,无论在生活上或是自己禅修的过程中实际体验佛法,用佛法的观念和方法照着去做;在生活中得到利益,使身心健康得到受用,待人接物得到好处。对于生存环境的看法、想法和验,跟过去完全不一样了,这就是让我们得自在、得解脱,这就是慈悲和智慧的现前。而究竟是谁在修?谁在用?谁得利益?是自我得利益,自我得解脱。以自我得到的利益,再分享给和我们相关的所有的人,或者是我们能够接触到的所有的人。

  凡是用佛法自利而又利他,那是真正地已经体验到、得到佛法的利益,会让我们不仅对三宝产生信心,也会对自己产生信心。因为只要用、只要练,就能够成功,能够得到利益。因此我们自己的身心就是一个道器,就是一个练习、修持、弘扬、护持佛法的工具,我们就会相信自己是很重要的,能够修学佛法,能够弘?佛法,能够实证佛法。

  我们自心中如果证信完成了,或者是证信生起的时候,我们自心就是和谐的,就是和合的。我们的自心没有矛盾冲突,跟外境也就没有矛盾冲突,都是和合、和谐的。进一步而言,因为没有自我的执著,没有自我的棱角,因此和任何人、事物都能够相应。因为没有自我中心,只有众生而没有自我,如此,自己就和佛法僧三宝是一体的,这叫做“一体的三宝”。

  如果我们修行佛法而进到证信层次的话,心外没有三宝,自心就是三宝,这个时候是不是说我们不要拜佛了?不要看经了?也不要供僧了?错!自心本身就是三宝,当然会自然而然地信佛、学法、敬僧,否则的话,你就是在自己否定自己了。

(二)以知过忏悔心,来保护持戒清净

  知过忏悔,乃是用忏悔心来扶助戒增上,因为凡夫受了戒,随时还会犯错,如何弥补犯错的行为?便是要忏悔。在声闻戒的忏悔,主要是针对身口二业的恶不善行及恶律仪要忏悔;大乘菩萨戒的忏悔,包括身口意三业的恶不善行及恶律仪,都要忏悔。声闻戒在于长养出离心,菩萨戒重在长养无上菩提心。

  持戒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修行禅定成功,可是持戒而不犯戒是很难的,也就是说接受了戒的准则和规定之后,常常还是会犯错的。因此?《菩萨璎珞本业经》中说:“有戒可犯是菩萨,无戒可犯是外道。”犯戒之后要以忏悔心来修补。一次次地犯戒,一次次地忏悔;一次次地忏悔,一次次地改善,终至于持戒清净。声闻戒的忏悔方式,有犯小错的自责己心忏悔,得罪了某一个人时的当面对首忏悔,犯了稍大的过失须在三人中忏悔,犯了大过失则要在十人或二十人前忏悔。大乘菩萨戒的忏悔方式,则有自责己心忏悔,在佛菩萨像前忏悔,乃至要礼三世诸佛,恳切忏悔,直到见光、见华等瑞相现前,始知罪已忏除。

  不一定要犯了什么重大的过失,才需要忏悔,而是要随时存忏悔的心。因为不仅?生曾犯的过失,往往已经忘了,何况过去世的无量劫来,有许多许多的行为是不正确的,有意无意,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自己。有的是因贪心,有的是因嗔心,有的是因愚痴心;凡是做了害人害己、或知或不知、或忆或不忆的恶事,这都是需要忏悔的。

  忏悔,可以使烦躁、闭塞、不开朗的心,变成清凉、豁达、很舒坦的心。不忏悔,则会使自己假借理由来推卸责任,而犯下更多的错误;犯了错误还找理由,以为是正当,这就是邪见了。邪见是不知因果、不信因缘,自己造了恶业,还认为是理所当然。

  通常的人,都会认为他们自己是个善良的好人,?有受过他人的伤害,自己是不曾伤害过他人的,因为自己从没有做过杀人、放火、强暴、抢劫等这些坏事。但是,当我们在修行禅定、听闻佛法之后,就会发现自己所犯的错误及过失是满多的,自然而然就会生起忏悔心。因此,忏悔能护持净戒,修习禅定不得力时,要知道忏悔。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者,制造了一个“大东亚共荣圈”的好理由,认为中国太穷、太落后了,所以便发动侵略中国的大东亚战争,理由是为了帮助中国人。这样的理由,有点像一个寓言所说:曾有一匹狼,看到有一只羊要过河却过不去,狼就说:“我来带你过河,不?你过去的话,你会不安全,我心里真是不放心。”羊说:“你这么好心,真是谢谢你,可是你怎么带我呢?”狼说:“最安全的就是你进入我的肚子,那就会永远安全了。”这似乎很有道理,若要叫那匹狼承认错误而来忏悔,那就难了。除非侵略者受到大挫败,才不得不忏悔,普通人是不容易承认自己的错误而愿主动忏悔的。

  一般常人,平时不知要忏悔什么。如果遭逢灾病厄难祸事,尤其是中国人,便相信延僧拜一堂什么忏,例如:水忏、大悲忏、梁皇忏之类就没事了。这不是没用,就信仰上这也真的有用;但在祸事过后,又不知要忏悔了。其实,忏悔是?常生活中随时都该做的,表示对于所犯的过失负责,是诚实的做人原则。

  如果在修习禅法之时,心绪不宁,妄想杂念太多,便是心浮气躁的业障现前,此时应当以至诚恳切之心,做忏悔礼拜,一边礼拜,一边口念心系:“弟子某某人,至诚忏悔,先世今生,一切恶业,尽皆消灭。”或者礼诵《忏悔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尽忏悔。”诵一遍,拜一拜。经过忏悔礼拜之后,心绪就会沉稳,可以顺利打坐了。

  以上所说,不论是声闻忏法或是菩萨忏法,都属于有相忏,《六祖坛经》更说有“无相忏”的法门?那是自性已明者,随师称念:“前念、今念、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不被骄诳染,不被嫉妒染,愿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所有恶业骄诳等罪,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忏者忏其前愆,悔者悔其后过,今已觉悟,悉皆永断。因为“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犯过失造恶业,皆由情执的虚妄之心,迷情不除,业障不消。一旦情消执亡,明心见性,性本空寂,罪亦不存,所以最上的忏悔是无相忏法。但亦切切不可否定有相忏法对于初机修行者的重要性。

  (三)以柔软忍辱心,来促进禅定增上

  柔软心即是忍辱般若蜜,似乎与《维摩经》所说的“直心是道场”不一致。

  若依《六祖坛经》所释的“一直心”是“于一切法,勿有执著”,等于就是不受一切境界所动的忍辱心及柔软心。《六祖坛经》中有三处提到“不思善,不思恶”的心,其实也是柔软忍辱的一直心。世界上最柔软的物体是水,修行人最柔软的态度是忍辱,禅修时最有力的功夫是一直心。

  水的适应性很强,因为它柔软,所以能适应一切状况,能随机缘而变化多端。常流的溪水,遇到了小石头,它会翻过石头或把石头带着走;遇到了大石头,水就绕过石头从缝里渗透着走;石头太大、太多,形成了堤坝,挡住了去路,水就停在那儿,变成水池、水库,等水慢慢多了之后,再从挡住?那个堤坝上翻过去;如果天旱,太阳强,温度高,水就变成蒸气,升空而去。水就是这个样子,它总是有办法过去的,可以化零为整,也可以化整为零,遇到什么样的环境,它都能以柔软的姿态来如实地因应。

  冷天,水会变成冰;热天,水会化为气;在天空,水会变成云雾;遇到冷风,云雾会变成雨、霜、雪。它随时随地都可以变化成不同的形态,但只要一有机会,又可以变回水。因此,水的本质没有变,永远是水,但是它的形态可以千变万化,也可以根本不变,只是为了适应环境的状况而暂时改变了形状,这就是可资禅修者们学习的柔软心、忍辱心、一?心。

  默照禅的练心过程是:放松身心、收心摄心、集中心、统一心,放下统一心,即是无心。不是像木头、顽石、死人一般的没有心,乃是打破自我情执的烦恼心之后的智慧心及慈悲心。

  若要实证无心,必须先以柔软心,修习默照禅法,当在实证无心之后,那就是柔软忍辱心的完成。因为自己没有一定要坚持什么思想、观念、立场,唯一的原则就是对人要有慈悲,对己不起烦恼。对自己不起烦恼是解脱自在,对人要有慈悲则是利益众生。为了利益众生而自己不起烦恼,便是利人利己的菩萨行,为了修持菩萨行,可以千变万化,应人、应物、适应环?,这就是将修行默照禅的柔软心、忍辱心、一直心,用在日常生活中了。

  在精进的禅修期间,在禅堂用方法之时,遇到身心上的任何状况,都要用柔软心来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不去管它,便是适应它了。对于逆境的状况,要适应它,对于顺境的状况,也用同样的柔软忍辱心来应对它,那才能够默而常照,照而常默,默照同时,超越了好坏得失的情执之心。

  象冈道场曾为从台湾来访的八十位信众,办了两天的禅修活动。在那两天之中,有一个节目相当有意思,就是每个人从湖边托着一碗水慢慢地走回到禅堂来,途中不能泼出一滴一点,并且自?约束:“如果流出一滴,就等于丢了一个头。”有的人很贪心,把水装得满满的一碗,走不到几步水就流出一滴,虽然很快走回禅堂,但几乎丢了几十个头,这就是心不够柔软,没有耐性的结果。也有人一开始很谦虚,只装了八分满的水,慢慢地走回到禅堂时,一滴也没流出来,这就是用柔软心和一直心的锻炼方法所得的效果。

(四)以惭愧精进心,来维护智慧增上

  智慧是没有我执的态度。可是,当释迦牟尼成佛之后,也是会说:“我,如来!”或“我,佛!”但这个不是情执烦恼的我,而是智慧慈悲的假名我。因为对众生而言,如来还是要以假名讲?。

  对于正在修行中的人来说,所谓智慧,应可分成未见佛性之前,以及见了佛性之后的两个段落。

  1.因惭愧而生精进

  如何养护增上这两个段落的智慧?关键就在“惭愧心”。对于三宝,对于众生,对于自己,应修的未修,应断的未断,已修的不足,已断的未尽,都当感到惭愧。当在尚未开发自己的智慧之前,应当运用佛及诸善知识智慧的教法,精进修习。见性之后,所得的智慧性质,虽与诸佛相同,但所得的智慧力用,仍与诸佛有天壤之别,犹如毛端一滴水与四大海水相比,湿性全同,但量体悬殊。有些狂士,看过一些禅宗语录,就满口?佛言祖语,听起来他们似乎已经大悟彻底,已与诸佛平坐平起。

  事实上,如果自己尚未成佛,就用佛的口气训人;自己尚未开悟,就用祖师的悟后语卖弄;自己尚不是明眼的善知识,就用善知识的姿态来以盲引盲,这就是不知惭愧的人了。麻烦的是,不知惭愧的人往往未得谓得,未证谓证,也不会再去精进修习了。

  《华严经》的《梵行品》有句话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也就是说刚刚发起无上菩提心的人,就已经成佛了。没有错,成的是因中的佛,不是果上的佛,就像是婴儿刚刚入母胎,已经确定是一个人,但尚不是成人。修行时,如果开了的智慧,能把自我中心的执著放下,就会体验到无我的空性,就是见到佛性,已经确信自己必将完成佛果,唯距究竟圆满的无上菩提,还有很长很长的道路要走。所以见了性的人,更需要常生惭愧心,常起精进心。

  不知惭愧、不能精进的修行人,不是懈怠放逸的懒人,便是得少为足的狂人。所以禅修者必须随时警惕,要不离惭愧心,常保精进心。

  2.稳健踏实即足蹈莲花

  精进的目的,是为了开启智慧、长养智慧。四种增上,都是精进的范围,四种增上都须以智慧为准则,也都是以开启智慧?长养智慧为宗旨。打坐、拜佛、看经、忏悔、做大布施等每一个项目,也都得精进;每天的二十四小时中,每一小时的每一念,常常在照顾着默照的功夫。中国禅宗的老师们,经常会问:“走路的脚跟着地否?”意思是说在每一脚踩下时,脚尖、脚掌、脚跟,是否都是脚踏实地?如果步步着地踏稳,便等于步步足蹈莲花,否则可能步步泥淖,乃至寸步难行了。

  有人由于性子急躁、心思散漫、情绪不宁,以致工作时紧张慌乱,左手拿东西,右手丢东西,走路时右脚未踏实,左脚在摇晃。像这种手足无措、六神无主的状况,也可算是脚跟不着地,也不是精进的?度。精进用功的禅修者,应该是在任何状况下,不论快慢缓急,都能保持踏实、稳定、轻松、自然,夙夜匪懈,犹如川流不息。禅修者在修行过程之中,每一念都很清楚地落实在自己的方法上,中国的谚语说:“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精进不是拼命,休息不是放逸;精进是细水长流,休息是养精蓄锐,补充调理。

  例如在慢步经行时,每一步都是非常踏实稳健,轻松自然地一步一步往前移动,便不会感到身体有多少重量和负担了,好像一缕棉絮、一片羽毛,在空中随风飘动般的轻灵、柔软。

  学会了正精进的用功态度,即使面对再严重的状况、?重大的计划、再复杂的事件,也不会有压力感,不会忧愁,不会着急,只是按部就班、持续不断地、一项一项地处理下去。每个人只有一个头、两只手、两只脚,每天只有二十四小时,一个人做不完的,当多结合几个人来做,今天做不完的,明天、后天再做;该睡觉时要去睡觉,该用饮食时就去用饮食,遇到困难阻碍,就想办法运用因缘来解决。绝不轻易改变方向,也绝不放弃朝着目标努力的心愿。


目录

  第一篇  默照禅法

壹 默照禅的旨趣——照见本来面目,体现本地风光/003

  一、什么是“本来面目”/003

  二、何谓“本地风光”/005

  贰 修?默照禅法/007

  一、方法/008

  二、态度/012

  三、要领/016

  四、默照禅与次第禅观的同异/016

  叁 步上修行之道/018

  一、基本观念/018

  二、增上(四种基础条件)/022

  三、保任(四种辅助法门)/037

  四、长养/050

  第二篇  象冈默照禅十开示

◎第一天晚上(报到日) 放松放下,准备用功/057

  一、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057

  二、保持新鲜的感觉/058

  三、只在当下/059

  ◎第二天早上 默照的基础观念与方法/061

  一、观念与方法并行/061

  二、何谓默照/062

  三、以五停心、四念住为基础/064

  四、体验呼吸,珍惜生命/065

  ◎第二天晚上 超越对立,有无双泯/068

  一、不受影响,随时回到方法/068

  二、不思善,不思恶/070

  三、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071

  四、念念系在方法上/074

  ◎第三天早上 随息法与只管打坐/076

  一、改变偏差即是修行/076

  二、只管打坐/077

  三、随息观/079

  ◎第三天晚上 真正的修行是心中无事/080

  一、选佛场/080

  二、不触事而知,不对?而照/082

  ◎第四天早上 心无所求,安住在当下/085

  一、无所求的态度/085

  二、放下执著,放下烦恼/086

  三、好好把握现在/089

  四、身心都在打坐/090

  ◎第四天晚上 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091

  一、天地万物皆在说法/091

  二、以智慧处理事,以慈悲对待人/092

  三、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094

  ◎第五天早上 开悟与默照禅法/096

  一、何谓开悟/096

  二、“无我”的观念最重要/099

  ◎第五天晚上 集中心、统一心、无心/102

  一、放舍诸相,休息万?/102

  二、统一心的三种境界/103

  三、放舍一切,便是悟境现前/105

  ◎第六天早上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107

  一、心中无事,不受干扰/107

  二、止于一念不是无心/108

  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110

  ◎第六天晚上 惭愧、忏悔法门与无相、无我/114

  一、以惭愧、忏悔礼拜来安心/114

  二、用心法练心/115

  三、不动是默,清楚是照/117

  四、历历妙存,灵灵独照/118

  ◎第七天早上 禅修应具备的基本佛教知识/120

  一、佛法的基本原则——“三法印”/120

 二、佛法的变迁/122

  三、佛教的传播/123

  ◎第七天晚上 解脱乐、护法神/126

  一、解脱乐胜于世间乐、定乐/126

  二、不期待护法神/130

  三、踏实用方法/131

  ◎第八天早上 直观与空观/133

  一、不分内外/133

  二、不起对立/135

  三、直观与空观/137

  ◎第八天晚上 以恒常心用功,不急求开悟/138

  一、揽之不得,不可名其有;磨之不泯,不可名其

  无/138

  二、以恒常心修行/141

  三、悟不等于解脱/142

  ◎第九天早上 发出离心与菩提心/145

  一、佛法与其他宗教不共的观念/145

  二、出离心与菩萨道/149

  ◎第九天晚上 以感恩、回向心面对顺逆因缘/151

  一、感恩心/151

  二、分享修行利益就是回向/156

  ◎第十天早上(圆满日) 结束是另一阶段修行的开始/158

  一、将方法带回日常生活中/158

  二、发菩提心/160

第三篇  《坐禅仪》讲要

一、坐禅须发心/165

  二、善调诸事/168

  三、安乐法门/173

  四、禅定是急务/176

附录:《坐禅仪》(长芦宗赜)/179

推荐序

  立身立命的生命智慧

  杨 蓓



  这不是一个安静的时代。纷乱、歧异、虚拟、亢奋、低迷……太多的冲击,让现代人压力丛生,心神始终不知何处安置,?于自心的澄澈、清朗、宁静,往往于追逐中益形缘木求鱼。由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现代人需要的不只是养生、练气或心理治疗,而是一套足以安身立命的生命智慧和处世哲学。

  默照禅法,为这个乱世提供了一个究竟的出路。否则圣严师父不必以高龄之身仍然风尘仆仆地于世界各地带领禅七,遍撒默照禅的种子,也不会所到之处,毫无东方文化背景的禅众,如此迫切地渴望师父的教导。

  有幸参与十来次师父带领的默照七、默照十、默照十四,也有幸率先阅读了这本由默照禅修开示所汇整出来的《圣严法师教默照禅》,边读边回味,脑海中还不时忆?禅堂中师父开示时的领会、开怀、羞惭与感恩。纵然,有些内容已经一听再听,但是仍然如醍醐灌顶,如夜路明灯,让心再次回到明静。

  其中最精妙之处,莫过于师父总在开示中让人不论在修行过程,或生活历练的夹缝中,指出一条明路。

  其实,在修行过程中,困顿常来自于自相矛盾,例如:“想要”精进,却妄念不断;“想要”开悟见性,却又留恋执著;“想要”绵密用功,却又落于紧抓或者放逸;“想要”放舍,却又贪著坐一炷好香。在日常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常常想要的太多,而忘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于是追逐了半天,尚且不?自己在兜圈子,在原地打转,久而久之,焦虑、忧郁一一现形。

  书中,除了介绍默照禅的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师父用各种角度的说明、譬喻,来协助禅众掌握修习默照禅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本身即是默照,即是空观,这正是师父为现代人指出的一条明路。

  例如:不“除”妄想,不“求”真;一旦有了“除”或“求”的念头,都与默照不相应,于是修行,不求开悟,也不害怕开悟;又如:散乱心、集中心、统一心到无心,是修习过程中“心”的变化阶段,但这些阶段是自然发生的,不是刻意进行的,甚至默照修行方法的次第,都不是作意的,那么?行的时候,就只剩下单单纯纯的“默”与“照”,于是“矛”与“盾”都放下了,只剩下方法,到头来,连方法也不见了。这让我想起师父对“空观”的阐释:“不偏左,不偏右,也不执中。”这种态度,正是默照的处世智慧,也是现代人自心困顿的解脱之道。

  有人会说,这样的处世智慧太难了,要何时才能修成?师父用幽默的譬喻告诉众人:动物因为没有前念、后念,所以对“当下”最敏锐,因此,常能预知灾难的来临。所以连“太难了”这一念都是妄念。不论修行或日常生活,如能法住法味,何来“偏”与“执”呢?

  而在禅堂中,师父总是拥?如神通般的敏锐,对禅众做出适时切中的开示,来解惑、引导,所以本书中所呈现的各种主题顺序,其实都是按当时禅众的修行历程而显现的。若以象冈默照禅十为例,读者不妨对照一下自己的禅修经验,当能体会出经验丰富的明师,如何在默照中体察出百多位禅众的心路历程:有时解惑,有时陪伴,有时提点,有时引领,有时警惕;这是何等深广的明与知。所以,默照中,不是什么都没有了,而是什么都恰如其分地有了。

  本书中涵盖三大部分,读者可能会发现:《〈坐禅仪〉讲要》是最精简的提要,《默照禅法》十分实用,而《象冈默照禅十开示》却善?地与禅修历程融合。这三部分目标一致,却有不同的风貌,以便引导不同需求的禅修者,这是编者的良苦用心,希望所有的人均能受益。

  有人说,这是一个什么都在解构的时代,也是一个什么都需要重新建构的时代。就如同师父在开示中,为现代人所关心的“爱”与“快乐”理出脉络时,师父将古老的佛法与现代人的生活,又有层次地扣在一起了。每每坐在禅堂中聆听师父开示时,默思这个时代、这个世界,心中不免升起一些憧憬:当人人的心中都建构起默照的清流时,这会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呢?

  多说无益,打七去吧!

  (作者现为台北?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


话头是什么──“金刚王宝剑”威力惊人


  话头又被称为“不死之药”、“甘露”或是“金刚王宝剑”。金刚已是非常坚固,金刚王更是金刚之中最好的,所以金刚王宝剑是宝剑之中最锋利的,能破除一切坚硬的物体,而不被任何东西所破。

  金刚王宝剑的作用是“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此处所说的“佛”,指的是好境界、好现象或好念头;“魔”则是指不好的境界、不好的现象,以及不好的念头。心中有好境界、好现象,要提话头;心中生起杂念、妄想、烦恼、冲突,或是身体出现任何障碍,也要提话头。无论遇到身心、环境的任何状况,都要提起一句话头,斩断所有一切好的和坏的状况。金刚王宝剑不仅能将妄想、杂念一扫而尽,还能摧破烦恼魔、生死魔、五蕴魔或天魔等一切魔障,如此强大的威力,若是不知运用,实在很可惜。

  禅宗有一则公案说:文殊菩萨曾经拿着宝剑要追杀释迦牟尼佛。诸位也许会想,菩萨是要造反了吗?不是!这则公案寓意着众生的愚痴。有些人修行修得相当执著,常常希望能见到、听到佛菩萨的显现,或是能得到神秘经验、感应,这都是一种执著的心态。烦恼是一种执著,贪恋生死是一种执著,将佛菩萨、神秘感应当做冀求的对象,也是一种执著。

  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文殊杀佛”是譬喻以智慧宝剑断除一切执著,因此禅宗祖师们才会说:“逢佛杀佛,逢魔杀魔。”将魔和佛一起杀,心中无一丝挂碍,才是真正的不执著,否则无论执著什么,都是一种烦恼心。《维摩经》说:“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众(僧)求。”意即不求佛、不求法、不求僧,智慧才能真正现前,才是真的运用禅法。在临济宗义玄禅师的《临济录》里也说:“逢著便杀。”这个“著”是执著的著。有人会觉得似乎祖师们的杀心很重,怎么见到什么就杀什么,杀气腾腾蛮可怕的。其实,这都是要修行者决心放下一切,不执著任何一样东西,真智慧才会现前。

  一般人通常会执著哪些东西?一种是执著身体,叫做“身见”,另一种是执著和身体相关的事物,乃至于观念、名位、经验等,所以禅宗的祖师们发明话头,要以话头将所有执著心赶尽杀绝;若是舍不得杀、舍不得赶,将是个烦恼鬼,会为四种魔所困扰,其中,遭受天魔困扰的人,就是因为心中有执著。有些人能放下一切,但却相当执著于自己的修行经验,并且自信满满地认为自己修得很好,这种人虽然信心坚固,慢心却也同样坚固。会执著自己的经验,就是因为没有处理自我的魔障。

  话头是金刚王宝剑,这把宝剑是在有散乱心、烦恼心出现的时候用,并且在开悟之前用,开悟之后继续用。为什么开悟之后仍然要用?若是开悟之后执著自己的悟,就成了执迷不悟,所以悟后仍然需要继续用话头,这是“保任”。悟前悟后都能用,所以话头是一种非常好、非常干净利落,而无一丝牵挂的禅修方法。

  (一)不可思议的话头

  所谓“话头”,虚云老和尚解释为:在尚未有这一句话之前是什么?也就是说,参话头的目的,是要知道在尚未有语言文字可以表达之前,那是什么,而不是要去解释这句话头。没有语言文字,表示一切语言文字皆无法表达,事实上,此即不可思议。不可思,是无法思考、揣摩;不可议,表示无法以文字表达,不可思不可议即是话头。

  不会产生副作用、不会产生想象空间,而且是一句无意义的话,这样的话头是最好的。南北朝时期,禅学大师傅大士形容得相当贴切,他说:“空手把锄头。”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手中是空的,但却抓着锄头,这是无法以常识理解的;又说:“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不是水在流而是桥在流,这也和常理不相应。像这两句无法以常理来解释的话,即可当成话头。还有其他的话头,譬如“东山水上行”,东边的山在水面上走路;“东山下雨西山湿”,东山在下雨,结果西山是湿的,这些都不合乎常情。

  古代中国禅宗最盛行的一句话头是“祖师西来意”。这句话头是问:达摩祖师从西天来到中国,带来了什么?西天是指印度,印度禅法从初祖摩诃迦叶传至二祖阿难,然后代代传承至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而菩提达摩来到中国,成为中国禅宗的初祖。有人说他从印度带来了一部《楞伽经》,但是他没有翻译这部经,只是教人家要用这部经。也有人说他带来的是禅法。何谓禅法?禅法事实上是心法,所以菩提达摩是用他的心,带来不可思议的禅法。既然是不可思议、无法解释,所以 “祖师西来意”成为古代最普遍流行的一句话头,而且是当时非常有力量的一句话头。现在的人距离达摩祖师的时代已经很遥远,若是参“祖师西来意”这句话头,大概力量不大,因为许多人都不知道谁是“祖师”。

  祖师如何带来禅法?又如何传法给中国禅宗的二祖慧可禅师?其中有一则“断臂求法”的故事:当达摩祖师于嵩山面壁时,慧可禅师来到嵩山向菩提达摩求法。慧可禅师说:“我的心不安,请你替我安一安。”菩提达摩说:“好!将你的心拿出来,我替你安。”慧可禅师马上回过念来寻找自己的心,要拿心给菩提达摩安,但是却遍寻不着,就在慧可禅师说“找不到心”的当下,已经体悟了何谓禅法。如何安心?无心可安就是安心,有心可安永远安不了心。

  有心可安是次第禅法,这是一般人通常采用的方法,也就是以数息观、不净观、因缘观、界分别观,或念佛观、慈悲观等种种观法,使妄念逐渐减少,达到安心的目的。事实上,这样的安心并不彻底,只能让心沉淀、安静,似乎感觉没有烦恼了,但遇到重大状况,也就是大嗔、大贪、大问题出现时,心境又会出现烦恼。如同将明矾投入混浊水中,由于明矾的作用,使浊水里的混浊物,逐渐结成固体向下沉淀,因此水面上所见到的是清净、透明的,但是沉淀物仍然在水底,若是往水中搅动,沉淀物还是会出现。用话头禅法,不只是将混浊物沉淀而已,而是从根本解决,将装水的容器一起粉碎,此时才是真正的清清爽爽。如果烦恼再次出现,就再次用话头将其根本粉碎,如此不间断地一直参话头。

  另外,用五停心观或四念住观的方法,是让心有着力点可寄托,就能因此从散乱复杂的状态,逐渐成为集中心,然后达到统一心。而修行大乘禅法时,是否也需要经过相同的次第呢?以我的经验来说,有集中心和统一心的经验是很好的,因为心在比较安定时,参话头容易得力,若是再加上生死心非常迫切,疑情和疑团就更容易形成;否则,若是心里非常混乱,就无法立即将话头使上力。

  现在禅宗所用的话头,都是祖师们曾经用过的,那么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发明话头?这要依据这句话头是否有力量、能否持续疑情来判断。就像嘴里吞了一颗内馅非常好吃,但是非常烫的汤圆,又因为内馅太美味了,虽然烫口,却舍不得吐出一样,此时心中只想将汤圆尽快吃完,或让汤圆尽快变凉,不会有其他的杂念。如果自己发明的话头,能够产生这种感受,就可以参;如果这句话头,有时好像会让你产生疑问,却只能维持一下子,力量不强,无法使疑情持续不断,那么这样的话头只是妄念。虽然禅宗所使用的话头也是妄念之一,但却是能触动警觉心、提起道心的一句话,所以可以成为话头。

  (二)常用的四种话头

  参任何话头,千万不能和自我中心连在一起,若是参到最后总是围绕着自我,将会成为一个傲慢心、自私心非常强的人。所以如果自己发明了话头,要先去请教师父这句话头能不能参,否则最好还是老老实实地用师父建议的话头。以下是四种禅宗常用的话头:

  1.念佛的是谁

  习惯念佛者在开始参话头之前,可以先念佛,但是念了几句之后,便要提起话头连续地问:“念佛的是谁?”但是当你在问“念佛的是谁”时,却自我回答: “念佛的是我!”虽然常识上是自己在念佛,但这个“我”是妄想、执著、烦恼的“我”,不是智慧、清净、无我的“我”,所以这个答案毫无力量,不是正确的。此时该怎么办?还是要立刻提起话头。

  若是感觉问“念佛的是谁”问得很无聊,或是自己已经没有念佛,所以对问“念佛的是谁”觉得奇怪时,可以改念佛号,直到无聊的感觉消失后,才再提起话头。若是又觉得无聊,就再念佛,但是念佛的时间不要太长,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念佛之后,即提起话头来参。

  念佛者参的话头是“念佛的是谁”,这是因为宋朝之后,许多禅修者也念佛,称为“禅净双修”——以念佛求生净土,以参禅明心见性。明心见性者同样发愿往生净土,而发愿往生净土者也需要明心见性,所以参“念佛的是谁”。

  2.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谁

  另外,习惯数息者若是一开始无法马上参话头,也可以先以数息法来放松身心,在数了几次之后,便开始参话头。不一定要等到完全没有妄念才参话头,否则,整个禅修期间可能都只是在数呼吸,而没有机会参话头了。当你清楚知道自己在数呼吸,心念比较平稳时,就可以开始参话头。此时心里也许仍然有杂念、妄想,不过没有关系,要以话头来替代妄想。数息者所参的话头,我的建议是“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谁”。

  何谓“未出娘胎”?不要自以为:“未出娘胎前我是个鬼、是个灵魂、是中阴身、是第八识……”或是认为需要去修神通,修成神通后,就能知道过去世的自己究竟是谁,或是去问能知三世的算命仙,这些想法都是妄念、是魔。所谓“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谁”的意思是“没有生与死的本来面目是谁”?

  何谓“没有生与死”?“出娘胎”是生,有生就有死,死了之后可能又会再出娘胎。“娘胎”指的是什么?人的娘胎是胎,动物的娘胎也是胎,众生在生死之中打滚,即是出娘胎。我们从无始以来就有生命,那么,我们在无始以前是什么?所以,参“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谁”,是要参“无始以前还有什么”?“还没有开始生与死之前是什么?”若是自问自答:“无始以前是真如、是佛性、是如来藏……”凡是给话头任何答案或名词,都是错的。既然任何答案都是不对的,那还要继续问下去吗?要。用话头将一切执著、妄想、杂念全部打得粉碎,在毫无余地、没有退路的时候,本来面目是什么?像这样问下去,就是在参话头。

  3.拖着死尸走的是谁

  另一句话头是“拖着死尸走的是谁”?我们这个身体只要一口气上不来,就成为死尸。而当身体正在动的时候,到底是谁在动呢?如果是身体,可是身体常常在变化,如果是心念,心念也常常在变动;也有人说是灵魂,有人说是元神,更有人说是佛教所谓的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或称为神识,但是这都不能解释拖着死尸走的是谁,那么究竟是什么在拖着死尸走?其实问这句话的目的,并不是要问你的神识是什么,或者你一生又一生的业力是什么,而是问拖着这个死尸的本来面目是谁,这与“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谁”问的是同样的东西。

  4.什么是无?

  若是觉得“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谁”或“拖着死尸走的是谁”句子太长,可以参比较简短的话头,例如“无字公案”的“无”,也就是“什么是无”?

  “无字公案”源自唐朝赵州从谂禅师与弟子的应答。有一天,一位弟子问赵州禅师:“一切众生都有佛性,狗有没有佛性?”赵州禅师只回答一个字:“无。”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狗也是众生,当然也有佛性,但是赵州禅师却回答“无”,为什么?这个“无”究竟是有佛性还是没有佛性?赵州禅师不再回答,而是要弟子自己去参。其实,赵州禅师所说的“无”,指的是佛性。但是,真的有佛性这样东西吗?没有。这是因为众生执著,为了方便度化众生,所以才权巧方便说有佛性,事实上没有一样东西叫做佛性。“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执著有佛性,要斩;说“无”就是佛性,也不对,只要有任何回答都是魔,都要斩。


参话头有什么功能──话头能断一切烦恼

  用话头能破除五蕴,连意识也能一扫而空,此时一切杂念妄想都不会生起。但是这与没有杂念妄想,觉得轻松、快乐和安定的境界不同,后者仍然有想蕴、行蕴、识蕴、受蕴,并不是五蕴皆空的境界。实证五蕴皆空时,即是《心经》所说的,甚深般若波罗蜜出现了;甚深的般若出现,就能离一切执著、烦恼、分别心的苦,这是话头的功能。若是不清楚话头的功能,也不晓得话头的答案是什么,就是处在意识茫茫、醉生梦死之中。

  有人说,婴儿不会说话,也不懂思考,是否就是话头的境界?实际上,婴儿不会说话和思考,这是处于一种混沌状态,不是佛的果位。佛的果位或是已断烦恼而证菩提的境界,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是没有执著,“生其心”是样样分明。心中毫无执著,既无自我烦恼,也无自我的立场,但是该反应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应该如何反应。这不同于婴儿心,也不是赤子之心,婴儿尚未经过学习,所以心智未明,而且婴儿会哭、会贪、会寂寞,因此,若将不会说话、不会思考的婴儿阶段等同于解脱的境界,这是将混沌、迷暗、愚昧误解为无欲、无我的智慧。

  有人自认为平常很少有烦恼或情绪,心十分安定。情绪平稳的人是非常成熟、有修养的人,这样的人是值得信赖的,但是这不等于没有自我中心。情绪平稳与了生脱死无关,因为这样的人仍旧不知道生死心是什么。因为对生死不清楚、一片茫然,所以要用话头产生疑情,疑生死的根本是什么?疑烦恼的根本是什么?帮助自我发现生死是什么?当疑团破裂粉碎,连同执著、烦恼、自我中心也一起粉碎,此时才能体验到真正的自由自在。

(一)除妄念

  话头禅的功能,有着不同的层次,第一层功能是除妄念。当你不断提起话头,提得非常熟练时,杂念、妄想、烦恼会逐渐减少,头脑会愈来愈清楚,甚至一炷香之间没有妄念,都是正念分明地参话头。这是参话头的第一层功能。

  当自己知道了什么是妄念减少,或是没有妄念的状态,有助于在日常生活中少一些情绪,这已经是相当有用了,所以,参话头即使没有开悟,对人格、心性和修养都有助益。参话头不是非要开悟不可,但也不是不要开悟,而是不强求开悟。有一位禅众说:“师父,我知道我这一生是不会开悟了。”他已经为自己下定论是不会开悟的,虽然能够诚实地面对自己,但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是可怜悯者。

  《法华经》中说,大通智胜如来禅坐了几小劫的时间,悟境仍然不现前。他坐了那么长的时间,佛法还不现前,但是他并没有失望,他坚持到最后终于成佛了。有人也许会想:“坐那么长的时间不开悟,还要继续坐吗?”我们用禅法时,是当下接受、直下承当,不去管何时开悟。也许下一念便开悟,也许下一辈子才开悟,都不要管它,即使八辈子、一百辈子不开悟,仍然要继续参话头。只要现在还活着,现在知道要参话头就立刻参,开悟时自然会开悟。在不开悟之前,谁能知道何时会开悟?若是已经为自己贴上标签说:“这一生不会开悟了,等下一生再来吧。”这样很容易生起退心,而且会对自己失去信心。所以,不要想这一生或是这次禅七能否开悟的问题,当下只是用方法、用话头。

  二)破本参

  参话头的第二层功能,是无论悟前悟后,都要抱着一句话头。所谓“抱着一句话头”,即是牢牢地用这句话头,不放弃、不失望、不怀疑,并且持续不断地用它。一直参着的话头称为“本参话头”,“本”是根本和基础。这句话头是从初发心、刚开始参禅时就用起,无论是自己发现的或是师父给的,这句话头一定是触动了你的道心、触动了你的警觉心,让你警觉到原来有自己不知道、不清楚的重要大事,这真是非常糟糕,所以一定要知道这件大事究竟如何,于是对话头产生了疑情。当疑情形成疑团,突然间疑团破了,就叫做“本参破”、“破本参”或是“破初参”。

  所谓“破本参”,就像自己被关在闷葫芦里和葫芦一起成长,不曾从葫芦里头出来过,不知道葫芦外的情形究竟是什么。等到有一天葫芦从藤上掉落,摔裂一条缝的同时,你从这条缝中见到了一些亮光,但是不久这条裂缝又密合了,虽然你仍是在葫芦里没有出来,但是已经见到葫芦外的光,这即是“破本参”。

  这道光是譬喻佛性或空性。见到光的这一瞬间,是自我中心的烦恼、分别都中断了、脱落了,也就是已经知道了离开自我中心或自我执著的情况。虽然离开的时间不长就又回来了,但是知道葫芦外面是有光的,从此以后,修行的信心会非常坚固,对修行不会起退心,并且对于何谓“烦恼”、何谓“自我”认识得更深。虽然遇到大冲击时,仍然会有烦恼,但是终究会回到方法上,更懂得以方法来处理烦恼,所以破本参非常有用。

(三)破重关

  破本参之后,葫芦缝又会合起来,所以还是要持续参话头,将葫芦缝继续冲开,多次之后,也许裂缝会愈来愈大,或是会在许多地方出现裂缝,这叫做“破重关”。无论是第一层的破本参,或是第二层的破重关,都是用同一句话头。

  破本参之前叫做“参话头”,破本参之后叫做“看话头”。虽然是参同样一句话头,但是心态转变了。什么是转变后的心态?就是知道烦恼是什么,但是因为仍然有烦恼,所以要继续参“如果完全没有烦恼的时候,是什么情况”?“如果达到和佛完全一样的境界时,又是如何?”疑团会一个个出现,所以要继续用这句话头达到最终目的。因此,有祖师说,大悟多少次,小悟多少次。

  四)破牢关

  大悟就像将整块冰一敲为二,小悟就像分裂开许多冰块,再一块块地锤碎。因为冰块若是不持续地锤碎,一旦遇到冷空气,这些敲碎的冰块又会融合在一起。持续地锤,锤到没有任何冰块存在为止,也就是重关一重一重地破,破到最后叫做“破牢关”。“牢”是生死的牢狱,牢关是生死关,破牢关就是出离生死、出离三界,从此之后,心不再受到三界所有烦恼的束缚。所以,话头是非常有用的,能够一直用到出三界。

  所谓“出三界”,相当于天台宗别教的菩萨层次。天台宗判教,分成“藏、通、别、圆”四教,每一教的佛、菩萨,层次都不一样。以别教的菩萨而言,从初地菩萨开始即出三界,称为“法身大士”,但是也有人认为,八地菩萨才是真正出三界。修行禅法的人不管这些,只要自己仍然有杂念、妄想、情绪和烦恼,就用话头;无论自己是大悟、小悟,或是没有悟,都是不断地、不断地用话头。

  小乘认为了生死一定要证阿罗汉,而禅宗所谓的“生死心破”,是除烦恼,但是除烦恼不等于永远断除,因为悟后烦恼、分别心的残根仍在,明心见性不等于已经成了彻底的、究竟的、圆满的佛。明心见性所见的是理性佛而不是究竟佛,但是见到了理性佛,就能使修行的信心不退,会继续修行下去。

贰 参话头前的准备和认知



  修行话头禅时,无论参哪一句话头,脑海里出现的任何答案,都是自己的妄想,是从潜意识产生的,即使出现了上千、上万个答案,都不是正确的答案,因为参话头不是自己给话头答案,也不是自己问自己,而是问那句话头,要那句话头给你答案。只有无法以思想、语言、文字表达,而且能破无明、除执著的,才是真正的答案,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开悟了,因为开悟不是这个样子。

  在修行的过程之中,不要老揣摩着什么是开悟。揣摩开悟永远无法开悟,要老老实实不断地用话头。既然没有答案,还要不要继续参?要。这是修行的功夫。功夫到了,有没有答案不是问题,也许有答案,也许根本没有答案,但是修行的功夫却熟练了。

  一、基本认识

  话头只是方法,不是道理,也不是要写文章或辩论,所以不要去分析、解释、研究话头。对话头进行思考、分析,会造成头部发热、发胀、疼痛,身上的血、气容易往头顶冲,这时可能会产生两种状况:一种是变得神经质,另一种是头痛。参话头时,千万不要思考,身心不要紧张,而是放松,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不断地参话头,并以话头来粉碎杂念妄想,使杂念妄想无力且无处可藏,此时头脑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问、在参话头。

  虽然是要话头给答案,但若是一边参话头一边想:“话头怎么不给我答案?话头啊!我已经很急,等了几天,怎么还不给我答案?话头啊!没剩几天了,我还没有得到答案,话头啊!你要给我答案。”这种心态也不正确。有些人因为了解到出现任何答案都是错的,所以觉得问话头很无聊、没有味道,于是放下话头休息,享受打坐的清净安稳,只求心中无杂念。这样的打坐只能感受一份粗浅的轻安,不会有更深的体验,更不可能开悟、明心见性。

  禅宗形容这种状态为“黑山鬼窟”,“黑山”意即没有光明,“鬼窟”则是鬼住的洞窟。这虽然有助于安定身心,但是与大乘禅法不相应,特别是与话头禅不相应。话头虽然不会直接给答案,但能使你得到“无”的答案,也就是《金刚经》所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以及“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里所指的“如来”,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如来,《金刚经》说得很清楚,若有三十二相即是如来,那么转轮圣王也具备三十二相,但转轮圣王也是如来吗?不是。不著相,才能真正见到如来。

  寿者相是时间相,众生相是空间相。在空间之中你我对立,有你就有我,有我才有你,多数的“你”就变成众生相。为什么有众生相?因为有我相,破我相之后,便能破人相、众生相以及寿者相。但是众生因为所有相都没有破,大事未明、生死心未了,所以需要参话头。

(一)憨山大师的六个原则

  明朝末年憨山大师曾经提出了参话头的六个原则,不仅对当时来说很有用,现在对我们而言,仍然非常有用,即使在未来也同样是有用的,并且对任何人都有用。现在将六个原则逐一说明如下:

  1.不得贪求玄妙

  “玄”表示难懂的。“玄妙”有两方面的解释:一是理论上的玄妙,譬如哲学问题或者宇宙人生道理,是需要经过思考的;另一种解释是宗教体验上的玄妙,指的是神通感应与身心变化。

  许多人认为修定或参禅者,一定拥有“五通”的能力——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天耳通,或是在打坐过程中可能发生一些神奇的异象。曾经有位禅师离开大众独自精进修行,住在距离寺院有一段路程的小寮房里,但仍然随众过堂吃饭。后来有一段时间,大众没有看见禅师来过堂,还以为他入定了。当这位禅师再次出现时,方丈和尚问他:“为什么你有一段时间没来过堂?”

  禅师回答:“有一位天人,自称被我的修行所感动,所以天天为我送饮食,因此没有随众过堂。”

  方丈和尚听完之后,立即呵斥禅师说:“我原以为你是个人,原来你是个鬼啊!你怎么和鬼打交道,人不做,却要做鬼去了。不要作怪!”

  禅师一听,心中有所省悟地说:“我知道了!”于是回到寮房精进修行。此时,禅师断除心中一切期待和祈求,打坐就是打坐,用话头就是用话头,从此以后,天人就不再出现了。

  相传浙江天童寺名称的由来,是曾经有一位禅师在打坐时,感应一位青衣童子每天为他送供养,禅师于是问童子是谁,童子说自己是太白金星,只是显现的是童子相。因为这个传说,所以才被称为天童寺。类似这些经历,都可称为玄妙。但是,请不要贪著修行期间发生的神秘经验或奇异现象,贪著玄妙等于是和鬼打交道,请千万要谨记在心。另外,也不要搬弄哲学或玄妙的理论,这些理论虽能愈谈愈妙、愈神奇、愈深奥,但只是一种理论的思辨法,完全与禅法不相应。思辨或许有助于增长常识的知见,但是对于明心见性却毫无帮助。

  2.不得将心待悟

  不得将心待悟,是指不可有期待开悟的念头。许多人认为修行禅法是为了开悟,为什么不能期待开悟呢?因为如果你每次打坐,便期待着要开悟,久而久之,精神上可能会出现问题。虽然疑情的产生,是等待话头给答案,想要知道答案究竟是什么,但是因为仍然不知道答案,所以心中会有一种闷的感觉。制造疑情的期待与开悟的等待不同,只要有了等待开悟的心,就已经无法专注在话头的方法上了。

  有一次禅七,我看见一位禅众方法用得非常绵密,连续坐了几炷香都没有起坐,我想知道他的状况,于是拿香板打他一下。这位禅众被打之后,非常生气地对我说:“师父!我差不多快要开悟,你怎么把我的悟打散了!”我问他怎样地快要开悟?他说自己的心已经非常安定,心中只有一句话头一直问下去,愈问愈深,感觉非常好,结果被我香板一打,将他的悟打掉了,心乱了,禅七也泡汤了,因此非常生气。

  其实我打他是为了试验他,被打了香板之后,若他的回应是笑一笑,表示这是好的,有道理,但他的回应却是非常生气,这还算是有禅定功夫吗?他是应该挨打的,因为他躲进了无事窟里,心在无事窟里不断地钻,愈钻愈深,他是在追求、等待着准备开悟。因为有强烈期待要开悟的心,所以他能坐得不错,假如他没有热切追求开悟的心,可能无法坐得那么久。能够几炷香不起坐,表示腿功不错,但是被香板一打,让他的烦恼无明全部显露,因此他的功夫是过于执著,若是他有《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心态,就不至于发脾气了。

  真正的大乘禅法,不是钻进无事窟享受一份宁静和安逸,也不是一直往下钻,而是非常清楚明白自己正在用方法,心中不受任何状况的影响。

  禅七共修时,可能会有各种状况发生,也许有人大哭大笑,也许有人大吼大叫,出现这些状况都是正常的。不明所以的人,会担心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事,其实听到或见到这些现象,要纹风不动,并且告诉自己:“天下所有的事各就各位,与自己无关,当下就是一句话头。”即使当下有人开枪扫射,也不必惊慌,你不是正在参“什么是无”吗?你在参“无”,就算被击中了,在临终之时终于体验到“什么是无”不是很好吗?当然,你不需要担心,事实上,这种事情是不会在禅堂里发生的。

  修行时有将心待悟的念头,一定会有麻烦,容易走入歧途。因为将心待悟,会将许多存在于潜意识中,自认为是悟境的境界浮现出来,任何千奇百怪的境界,都会从自心产生。此时,你可能会认为自己就要开悟了,但事实上不是开悟,而是发生精神问题了。所以,用将心待悟的心态参话头,可能会发生两种情况:一是无法深入用功,因为你的心总是在期待、揣摩开悟,其实这是在打妄想;另一种是可能发生精神异常,将一些从潜意识中产生的境界,误认为是悟境现前。

  悟,有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统一境,是身心的统一;第二个层次是光音境,听到无限的音声,见到无限的光;第三个层次是聪?境,譬如能闻一知十,下笔有如神助,出口成章,或是所做的判断十分准确,此时会认为自己已经开悟了;第四个层次是悟境现前,自己觉得洒脱自在,心中无丝毫挂碍,无任何烦恼现前,身心轻安而无负担,觉得自己是开悟了,但这是真的开悟吗?其实这是轻安境,而不是真正的悟境;第五个层次是开悟境,此时感觉虚空粉碎,大地落沉,这才是真正的开悟。

  有人害怕“虚空粉碎,大地落沉”之后,自己就会消失,事实上,只要有了害怕的心,是永远无法开悟的。“虚空粉碎,大地落沉”是形容“自我”已经不存在,无内外之分,也无空有之别,此时是正的开悟。悟的五个层次,不一定是循序渐进地从第一个层次到第五个层次,有些人刚开始修行,便能直接进入“虚空粉碎、大地落沉”的层次,这是属于顿悟了。

  3.不得期求妙果

  期求妙果和将心待悟有关,因为开悟之后就是证得果位。一般外道会自称证果来惑众,以自己修行上的一些身心反应和经验,自认为已经证得某种果位。事实上,中国历史上许多大彻大悟的禅师,不会自称证了什么果位,许多宗派的创始者也不会说自己是某种果位,或是已经超凡入圣。真正的修行者是不期待、不承认,也不会去宣传自己证得果位,而是非常强调不执著与?烦恼。

  在释迦牟尼佛时代,证得果位好像非常容易,证初果、二果、三果的人不计其数,证阿罗汉果的人也很多。释尊的十大弟子是大阿罗汉,另外还有五百大阿罗汉,而在《阿弥陀经》里则有“千二百五十人俱”,这些也都是阿罗汉。因为是佛的时代,所以证得果位的人相当多,但是佛涅槃以后,就不曾见到有这么多人证得阿罗汉果了。特别是大乘佛法,不强调也不重视证得什么果位,而是以菩提心与出离心为第一,若是祈求证得妙果,终究会导致负面的影响。

  4.不可自生疑虑

  不可自生疑虑,是不怀疑自己,不怀疑方法,也不怀疑老师?佛法僧三宝。怀疑自己等于是怀疑三宝——怀疑自己能否用上方法,或怀疑自己是否该修行,这都已经离开了佛法。佛说一切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端视自己愿不愿意修行,愿不愿意承认或接受成佛的信心,只要能发起成佛的信心,终究一定会成佛,这是不容置疑的。

  也许有人觉得禅宗说不可以怀疑,又说参话头需要有疑情和疑团,这岂不是相互矛盾?其实并不矛盾。禅宗所说的不要有疑虑,是指不怀疑自己能不能修行或该不该修行,不怀疑佛法所说,不怀疑正在指导你修行的老师,以及所指导的方法正不正确。要怀疑的是这位老师所指导的佛法观念,若?违背三法印的原则,那你就要赶紧离开他,因为这位老师不具备正信和正知正见;如果他所指导的观念,没有违背三法印的原则,那么这位老师即是可以信赖的。疑心生暗鬼,只要有怀疑心,便会失去信心,因此也就无法提起用功的心了。

  而建立坚固的信心,也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仰信,第二个层次是解信,第三个层次是证信。

  证是实证,是自己已经体验到了;解信是指所说的道理与三法印相应;仰信则是虽然你不知道或不认识,但是因为许多人都说佛法好,或是说某位老师是具备正知见的善知识,所以你也接受了。

  5.不得生恐怖心

  参话头禅的第五个原则,是不得生恐怖心。《心经》中提到“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之所以会产生恐怖?,一种可能是对现在缺乏安全感,另一种可能是对未来失去方向感。现在没有安全感,是因为害怕不知何时会遭受伤害、冤枉,或遭他人占便宜,为了求得安全保障,有人是以金钱来保障自身安全,譬如出门要买旅行保险、为房子买火险,或是为生命保寿险……各式各样的保险都买。但是,保险公司真的能保障房子不失火、保障飞机不失事、保障你长命百岁吗?事实上,这些保险只是保障了亲人,当自己出事或死亡时,让家属获得保险赔偿。所以,缺少安全感而担心害怕是没有用的。也有些人患了重病,恐惧死亡的来临,但是听过佛法的开示后,他们就不怕了。当?惧心消失时,反而可能活得长久一些。

  有些恐惧心是在独自打坐时产生,尤其是晚上想起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打坐,就有恐惧感,觉得门窗或天花板似乎都会发出声音,担心是否妖魔鬼怪即将出现等,因为心中恐惧而无法继续打坐。当你心中产生恐惧时,不妨告诉自己:“无论任何东西出现,都欢迎一起来打坐。”只要这样想,就不会那么害怕了。

  我有一位出家弟子,多年前在法鼓山预定地上,一间窄小的老房子里独自打坐。刚开始的前几天晚上,无论是打坐或睡觉,都能清楚地听到天花板上传出声音,像是有人在拖拉沉重的物体。老房子的天花板?薄,他担心有重物掉下来,于是愈听愈害怕,但是开灯查看,又不见有任何状况,可是一关灯继续打坐,就又会听到同样的声音。后来,他对着发出声音的地方说:“嘿!我不怕你了,你要怎么样都可以。我现在要打坐,你干脆当我的护法好了。”说完之后,从此再也没有听到声音了。

  另外,有些人的恐惧,是来自身体所产生的反应,譬如打坐时害怕腿痛、腿麻,担心双腿会因此而无法行走;有人打坐时只要一闭上眼睛,便感觉像是掉进无底深渊一样,一直往下沉,好像要掉入地狱了,因而惊叫、喊救命;有人则害怕自己会像火箭一样冲上屋顶,这都是因?出现反常的身心体验,所造成的恐惧。无论是何种原因,只要有一丝恐惧心出现,就无法继续打坐了。事实上,会产生恐惧心与自己有关,其实只要不恐惧,自己感到害怕的境界就会消失;愈是恐惧的话,恐怖的境界会愈多。一个禅修者是忌讳有恐惧心的。

  还有一种恐惧心的状态:我有一位弟子在禅七期间非常用功,方法用得相当得力,可是在禅七的第五天,他突然说不再打坐了。我问他原因,他说:“因为我怕自己坐得这么好,继续坐下去会开悟。”我问他:“为什么怕开悟?”他说:“师父,不瞒你说,我的女朋友还在等着我,如果我一开悟,就会不?女朋友了。因为开了悟的人,是什么都不要了的,这样我会对不起我的女朋友,所以我不敢开悟。”竟然会有这种人!期待开悟的心是有问题的;害怕开悟的心是恐惧心,也是有问题的。其实开悟之后,仍然是过着一般人的生活,已经有亲属配偶的人,只要将配偶视为同修的菩萨就行了,有什么好恐惧的?

  6.坚定的信心

  坚定的信心,是坚信自己一定能成佛,并且坚信自己必须修行,所以要珍惜修行的机缘。有首偈子写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意指人身是十分难得的,此生已经得到人身,若是?知道珍惜地用今生的色身来修行,要等到哪一生才能再获得可以修行的人身呢?

  有个观念害人匪浅,就是在一些民间故事情节中,常常看见江洋大盗都会说:“死没什么好怕的,砍头碗大一个疤,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是相信有来生,事实上,说这种话的人不仅不懂因果,也不知道人身的难能可贵。在六道众生之中,只有人的身体能作为修行工具,称为“道器”。既然此生已经得到人身,已经听闻佛法,当然要好好地运用人身来修学佛法。一定要相信此生若不珍惜修行佛法的机缘,一旦错过当下这一生,将会万劫不复。若说想要等到?生再修行,但是你能够保证自己下一生仍然生而为人吗?

  我常劝勉禅修中的人不要怕腿痛,不要觉得腿痛很不是滋味,而应该感恩自己现在有两条腿能够盘腿修行,若是成了四条腿、八条腿的众生时,便失去打坐的机缘了。也有人担心腿如此地疼痛,打完禅七后是否还能行走?若是有这样的念头,那么此身就已经算是荒废了。禅七期间都无法念念分明、时时用方法,不顾一切地将全部生命投入,当你离开了禅七道场,还能有精进的机会吗?唯有在禅七中努力练习,克服种种困难,在你回到日常生活中,遇到种种境界现前时,就不至于仓皇失措,也会比较容?调整自心了。所以,一定要全心投入用方法,不浪费每一秒钟;只要你一分一秒打了妄想,生命就少了一口呼吸,就流失了一段时间。

  但是有人误解“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的意思,以为此生一定要证得阿罗汉果,若是无法证果,便对修行失去了信心?这种心态也是错误的。此生能解脱生死,当然最好,即使无法解脱生死,只要心念转变,愿心和信心坚固,这也就是得“度”了。

  坚固的信心,一定是从修行的体验中获得,若是在一炷香的时间里都无法静下心来,修行的信心是不容易产生的,那你再次参加精进禅修的可能性就不大了;又因为对自己失去信心,只觉得打禅七是受罪,于是便认为只有傻瓜才会去受罪了。所以若是不知道要努力用功,就会断了自己的善根和修行的因缘。如果无法提起信心,心中烦躁时,只要生起惭愧心,以忏悔心痛切地拜佛忏悔,心就能逐渐安定了。

(二)话头的层次

  话头方法的使用因人而异,并非一成不变。话头禅也有次第,虽然禅宗说顿悟,但是修行时是渐修而顿悟的,虽有顿修顿悟的人,却非常少见。所谓顿修顿悟,是指不需要经过长时间修行,只要听到一句话,或接触某种状况之后,所有烦恼立即脱落,这就是顿悟。在释迦牟尼佛时期,称顿悟者为“慧解脱阿罗汉”,表示他们见到佛时,只是听到佛对他说一句话:“善来!比丘。”就立即证得阿罗汉果了,于是又称“善来比丘”。

  佛涅槃之后,还有没有这样的人呢?有。佛经记载,在无佛之世,有一种人不需要听闻佛法,而是自己通过观察,接触到某种?物或状态,突然之间开悟,这样的人称为“独觉”或“缘觉”。但是有佛法时,这种状况发生的可能性不大,甚至根本不会发生。在中国禅宗史上也有顿悟者,就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当六祖惠能还是居士时,偶尔听一位居士诵《金刚经》,当他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经文时,立即开悟了。像六祖惠能这样没有人为其解说,只是听闻佛经就开悟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渐修顿悟是正常的,因为渐修,所以参话头也有次第,也有层次。参话头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念话头”,第二个层次是“问话头”,第三个层次是“参话头”,第四个层次是“看?头”。虽然古代的祖师没有提出念话头的说法,但是有这样的事实,所以我将它提出来。我所讲“念话头”的意思,是指参话头,却还没有疑情生起,此时的状况等于是在念话头,也就是念一句话头。念话头能取代、化解杂念和妄想,使你当下有所寄托,进而清楚地知道此刻自己是在念话头。

  1.念话头

  在什么状况下需要念话头?当杂念、妄想很多,心非常散乱时,持续地念话头,能产生如同持咒的功能,心会逐渐安定。持咒能入定也能开悟,但是念话头与持咒不同的是,持咒是不断地持,话头则是念了一段时间,心逐渐平静之后,自己会对所念的?头产生疑问,譬如参“念佛的是谁?”时,话头念得妄想愈来愈少之后,会产生疑问,想要知道念佛的究竟是谁。有疑问心产生,才是问话头的层次。

  2.问话头

  虽然已经有疑问心产生,可能仍然有妄念出现而将话头打断,所以必须持续不断、绵绵密密地继续问话头。若是?话头问得毫无间断,则是进入了参话头的层次。

  3.参话头

  参话头是进入大疑情,想要知道究竟是什么,所以,参话头是连绵不绝地一句接着一句,如泉水般源源不绝地涌出。此时不再注意身上的痛、痒、麻等感受,也不会注意环境中有什么事,而是进入了话头的疑情中。此时自己的身体是一句话头,整个生命是一句话头,全宇宙都是一句话头,铺天盖地就是一句话头,即使鸟叫声也是一句话头,话头涵盖了所有的一切。

  古代禅师们经常说:“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疑与悟到底有什么关系?

  疑情不是怀疑,而是绝对相?自己和诸佛完全一样,只因为自己有烦恼,智慧心尚未出现,不清楚自己的佛心、佛性是什么。因此,参话头起疑情,实际上是要问自己和诸佛完全相同的佛心和佛性是什么。尚未明白、清楚之前,称为“大事未明”。所谓“大事”,指的是生死大事。为什么生死是非常重要的大事?因为人不仅被烦恼的生生灭灭所困扰,还要受生死流转的果报,亦即未悟之前是随业受报,而随业受报就是因为生死未了、大事未明,只有悟后才能自主生死。

  因为“生死未了,大事未明,如丧考妣”,所以心情非常沉重,很希望知道答案,此时要抓住话头,连绵不绝、持续不?地问下去,让“大事未明”的疑情逐渐形成疑团。疑情是自己制造的,疑团则像是被疑情包围,自己在疑情之中而不是在制造疑情。此时,自己本身只有疑情,头脑不会思考其他的事物,既无时间感,也无空间感。

  进入疑团时不一定有话头要问,而是感觉被疑情团团笼罩,有一种非常闷的感受。闷什么?就是非常地想要知道答案。禅宗形容在疑团的状况下,如同置身于一只从未剖开的闷葫芦里。在马来西亚槟城有一位竺摩法师,他画的画非常好,字也写得很好。他曾经送我一幅画,画中有几只葫芦,葫芦上画了几只虫,这几只虫看起来不知道在找什么,旁?题字——“打开闷葫芦”。竺摩法师知道我在指导禅坐,于是送我这幅画。这幅画很有意思,深具禅意,画中的几只虫犹如参禅的修行者,想要打开葫芦。“打开闷葫芦”的主题,便点出了参话头的人,要将自己的闷葫芦打开,闷葫芦未开之前是在疑团之中,打开后就是开悟了。

  参话头一定要有疑情,从疑情形成疑团之后,自己就像在一只闷葫芦里,希望那只葫芦能爆炸并且粉碎,因为闷葫芦粉碎后,便能见到自己的本性,这叫做“明心见性”。也可能没有经过疑团粉碎的阶段而明心见性,但若是经过从疑情到疑团粉碎的过程,明心见性的力量就会相当强?“明心”是智慧心现前,“见性”是见到空性。有智慧,所以能断烦恼,烦恼断除,所以能见到空性。参话头开悟之后,就会进入看话头的层次。

  4.看话头

  禅宗所说的悟,不等于开悟之后,从此不再有任何心理上的问题,而是指一种见到空性和智慧现前的经验。因为自我习气和烦恼的根尚未断除,仍然需要继续用话头。一句话头一直参下去,看住话头,保持开悟时明心见性的状态,不断地保持它、保养它和增长它,如同种下一盆花之后,需要每日照顾,为它浇水、施肥及给予日照。悟后需要持续看话头的保任功夫,即是为了照顾明心见性后的心性?不再被烦恼所困扰与污染。


态度

  有人或许会觉得话头虽然是非常锐利的金刚王宝剑,能够破一切执,破一切魔,但是参话头参了半天没有答案,而且有答案出现都是错的,那么,还要继续参下去吗?

  禅宗祖师以“蚊子叮铁牛”的譬喻,来说明参话头应该抱持的精神:蚊子叮咬人畜是为了吸血,若叮咬的是铁牛,那就无血可吸,这实际上是形容参话头要学习蚊子叮着铁牛不放弃的精神,在同一个位置上不断地叮着,不变换位置地一直叮下去。最后牛消失了,蚊子本身也消失了,再也没有想要叮什么,但是牛还在不在?在,只是对蚊子而言已经不需要了,因为叮到最后,蚊子自己死了。这是譬喻参话头要破除一切执著,所以盯住一句话头一直参下去,参到最后,话头仍然是话头,但是自我不见了,而这才是参话头的目的。

(一)初发心的态度

  无论是老参或新学,每次禅七一定要抱持初发心的态度来练习方法。所谓“初发心”,是让自己像刚开始修行一样,不管以往修行程度的好坏,最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的每一个念头、每一段时间都要用方法。禅修固然非常重视打坐姿势和方法,但是,不是打坐时算不算修行呢?算,从禅七报到开始,一进入禅堂的环境后,就必须时时刻刻、分分秒秒照顾方法,而这个方法就是话头。

  以初发心的态度练习方法,不断地告诉自己每一次都是新的开始,都是第一次,否则会经常和自己比较,比较昨日与今日的状况,比较刚才与现在的差异;对于不好的状况,感到沮丧或后悔,对于好的状况,则起贪著或怀念,这都是将自己放在过去,而忘了现在正在用方法,老是在妄想之中患得患失,浪费时间。唯有不断提醒自己每个念头、每一炷香都是新的开始,不与以前比较,不判断自己现在是进步或退步,回到初发心,只要现在用方法用得很安定、很清楚。所以,初发心的修行态度非常重要。

  刚进入禅修期间,特别是精进禅七,身心状况可能尚未适应、习惯,无法立即进入方法,心可能还在禅七道场之外,还未收回来,容易产生妄想,所以在禅七的前几日可能仍然无法安心,因为方法用不上而六神无主。这只是平时缺少训练,要对自己有耐心,不要因为身心调适的问题,即认定自己不适合修行。打起精神来,不要对自己失望,也不要怀疑方法,而要告诉自己:“我需要用方法,我需要修行!”

  修行是一种逐步纠正、调整自己身心状态的训练,所以训练时大多是痛苦的、勉强的,若是身体感觉不习惯时,要用方法;观念上不熟悉时,也要用方法,必须坚持自己现在所做的是对的、是需要的,没有人能勉强自己,将身心安住在修行的环境和方法上。唯有自我努力,心才能逐渐安定,方法才会熟练。如同穿新鞋,很少有新鞋一开始穿就是舒服的,大多数都需要穿几天之后才能适应,修行也是一样,因为没有经常练习方法,才会感到不习惯,所以要勉励自己去熟练运用方法。

  (二)活在当下,全部身心用话头

  禅修的基本原则,是从当下一念着力用功。当下即是现在,而所谓“当下一念”,是现在用方法的这个念头。现在诸位正在用的方法是话头,因此无论你做什么、置身何处,身心都要在话头上,这即是当下。如果你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或是思前想后,回忆刚才用功是否得力?是否有妄念?方法是对是错?……而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所以只要有一念离开话头,那你就不是在当下。

  听到风声、流水声、走路声,或是见到有人在周围时,只要清楚地见到就见到,听到就听到,但是不管它,不需要装作没见到或没听到,否则又是在胡思乱想。有任何身心状况,无论知道与否,都不需要去注意和在意,即使当下房屋倒塌,仍然要继续参话头。在禅修期间,有监香法师、居士,以及外护义工的护持,不需要担心房子会不会塌下来、身体状况如何。除非是用功不得力,或用功用错了,否则,身体是很平安、很安全的,你只管用方法就好了。

  踏踏实实用话头的时候,自己的全部生命就是一句话头,当下的“我”是不存在的,若当下还有一个“我”,这就是杂念。

  什么是“用全部生命参话头”?就是不注意身心状况,不管环境状况,将自己专注地、一心一意地参话头,每个当下都只是一句话头。若是参话头时,听到外面有声音,你开始想:“刚才那只鸟是什么鸟?什么是无?……这只鸟还在叫,什么是无?……这只鸟飞远一点了,什么是无?”像这样一边参话头,一边掺杂了许多问题、杂念和妄想,都不是以全部的生命参话头。将全部身心投入话头,是在每一个当下,也是用功的着力点,也是“不思善、不思恶”。

  在《六祖坛经》里,内文有三处教我们如何“不思善、不思恶”。所谓“不思善、不思恶”,是要我们不思前想后,不攀缘自我的身心现象,以及外在的环境,不分别一切现象、状况的好或坏,与此同时,什么是本来面目?所以“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谁”这句话头,是从“不思善、不思恶”衍生而来的。但是,想知道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为何,只有不思善、不思恶是不足的,还要在不思善、不思恶之时,参什么是自己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这就是在当下,也是禅宗参话头的根源。

  其实参话头没什么可怕的,“魔来魔斩,佛来佛斩”,不贪著,不追求身心的任何好状况,也不害怕坏状况,既来之则安之,将全部身心及生命都用在话头上。所谓“投入全部的生命”,并非要你咬牙切齿、浑身绷紧地拼命,而是不管身体所发生的状况,也不注意心里有什么杂念,只是单纯地参话头。不懂放松身心而参话头,可能会出现精神上的问题,所以在参话头之前,必须将身心全都好好放松。

  (三)提起话头就是修行

  何谓修行?修行是修正偏差,修理不正确、有问题的部分,犹如会摇晃的桌椅,可能是少了一只脚,或是缺了一根钉子,所以需要修理。一般人的心多数是杂乱的、散漫的,通常是想法偏差、方法不正确,所以需要修正观念和方法。将偏差逐渐地修正,将不正确的转成正确,将不习惯的养成习惯,就是修行。所以,当你发觉问了几句话头,心却不在当下,是不是要对自己捶胸顿足?不是,只要发觉心不在话头上,而是在打妄想时,就立刻提话头,让心回到当下。若是哀哀戚戚地感叹自己业障重、烦恼重、妄想多、身体差,怎么老是不在当下而在浪费时间的话,这是遇到了魔境,只要快刀斩乱麻,马上提起话头,妄念便会消失,然后继续参话头。

  头脑里妄想纷飞是正常的,不可能完全没有杂念,但是一有杂念,要立即提起金刚王宝剑,将它斩断,这就是当下,也是在修行。若是一炷香的多数时间都在做白日梦,于是下一炷香就想:“算了!自己大概不是修行的料,等下一次准备好再来。”或是想:“自己这一辈子,大概不是修行的料,等下辈子修好再来吧!”这些心态都不对。当下你正有修行的机会,虽然一炷香可能只参了三句话头,其他时间都在打妄想,但是发觉有妄想,不要懊恼,赶快提起话头即是修行。

  如果身体有些痛、痒的感觉,不要管它,只要没有痛到冒冷汗的地步,是没有关系的,仍然可以继续用方法;身上有了一点小毛病,不要在意它,不要太溺爱身体,若是非常在乎自己有一点不舒服,有一点头痛或脚痛、背痛、身上发痒……会让心不安,那你就不在当下。当下,一定是在用方法的当下,离开方法即是妄念。

  刚开始一定是在练习阶段,不断练习即是修行。你若是不在当下,就不是在修行,但是发觉自己不在当下之时,立即提起话头用方法,那就又回到了当下,又是在修行了。

(四)心念随时随地安住于方法

  有许多修行者其实不清楚、也不承认自己有许多妄想和欲望,反而认为这是自己的抱负、自己的悲愿宏志,因为欲望和悲愿难以分辨。

  有人问我:“法师,您的生涯规划是什么?”我说:“我的生涯规划,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他又说:“这种生活多无聊啊!每天都在撞钟。”我反问他: “每天都要吃饭、上厕所,也会无聊吗?”人生的过程要踏踏实实地走,在什么位置就做什么事。因此,我只要将和尚的角色扮演好,凡是和尚能做的、应做的,和尚能说的、应说的,和尚能想的、应想的,都尽力而为,这就是我的生涯规划。若是我的所做、所说、所想,都不是和尚应该说的、做的、想的,那就违背了我的生涯规划。也有人问我:“师父,您希望法鼓山变成什么样子?”我说这一切都是因缘,因缘好,法鼓山会办得非常好;若是因缘不成熟,我无法预知会变得如何,我只是随着因缘,走往自己的方向。

  世间事是无常的,能掌握的只有现在,所以需要不断地以初发心把握现在,脚踏实地做好现在能做的。对于未来可以计划,但计划要考虑现实状况,若是不切实际或当下没有因缘实现,便不去想它,如此就能少烦、少恼、少痛苦,这即是懂得运用佛法。否则,总是在幻想、妄想、欲望之中生存,痛苦不已,却自以为是大悲愿无法实现,而抑郁终生,这不是真正的佛法。佛法是让我们明了一切都在因缘之中,但不等于束手待毙,因为因缘包含主观和客观两种条件,无论主、客观条件都是可以改变的,只是改变的幅度有大有小。

  参话头时,当下要把握的,是随时随地将心安住在话头的方法上,抱着一句话头不断地参。不要自己给答案,而是向这句话头找答案。因为不需要思考,只是持续地问下去,所以是非常轻松的。如果心处于混乱、散乱的状况,便回到数息或念佛,等心比较安定,不那么浮躁时,就可以开始参话头。

  从此刻开始,便要下定决心好好用方法。生命很有限,一定要珍惜,所以要随时随地保持心念处于修行的状态,也就是随时随地参话头。吃饭、走路、睡觉,心系在话头上,话头不离心、不离念,如此用功,一定能有很大的收获。

  佛经里有个寓言故事是说,有位国王想要试验看看,人在面临死亡边缘时的心力如何,恰巧有一名死囚即将被处决,国王因此告诉死囚,若是能够通过考验,将有机会免除死刑。死囚为了保住性命,所以答应愿意尝试这项考验。于是,国王交给死囚一个装满油的钵,要他捧着油钵通过一条很长的路,过程中若是有一滴油漏出来的话,当场就立刻执行死刑;如果能够抵达路的尽头,而钵中的油一滴都没有漏掉,就算是通过考验,可以免除死刑。

  接着,死囚开始捧着油钵上路了。一路上,他遇到拿刀要杀他的人、遇到对他大声咆哮的人、遇到毒蛇猛兽,还遇到美女及钱财,虽然一路充满诱惑、刺激、恐吓或威胁等各种状况,但是他为了性命,心无二念地捧着油钵,不管路上发生任何事,他的每一步伐都非常小心翼翼,仔细地照顾着钵,一步一步往前走,一心专注地守护油钵。结果当他即将到达终点时,他开悟了!于是他将整个油钵丢掉,表示自己已经不再害怕死亡,可以接受死刑了。国王知道以后,反而免除了他的死刑。

  若是在参话头时,能有即将面临死亡、面临无常大鬼随时会取走性命的警惕心,还能不珍惜每一个用功的机会吗?还会不好好用心地参话头吗?

  叁 进入话头禅法

  虽然参话头能使我们开悟,但并非一开始参话头就准备着开悟,而是要从自己所知的禅修基础方法开始。首先最基本的要求,是有正确的坐姿,之后要懂得如何调呼吸,如何不让念头散乱。这通常是从数息或念佛入手,直到心比较安定、杂念比较少的时候,才提起话头不断地参下去。


要领


  参话头时方法是否得力,因人而异。有些人一开始即可用上话头,有些人则需要从数息、念佛入手,之后才能用话头。正在用话头的过程中,也可能因为心力、体力,或是方法不得要领,结果产生散乱、妄想或烦躁,因而无法用话头。若是出现这种情形,便要回到数息或念佛,但是不要变换方法,一下数息,一下念佛,最好数息就专门数息,不要念佛;念佛就专门念佛,不要数息。

  1.随息和数息

  首先将身体的姿势坐正,不弯腰驼背。接着让身体、头脑、眼球全部放松,眼睛最好闭八分、睁两分,如果张开眼睛,心念会有散乱的情形,可以将眼睛闭上,但若是闭上眼睛会昏沉,那还是睁开眼睛。之后,将注意力放在呼吸从鼻孔出入的感觉上,这是“随息”。

  随息时,如果昏沉,或是脑中有杂念出现,可以改用数息法,也就是数自然的呼吸,并且只数出息而不数入息。当每一口气呼出的同时,数一个数目,吸气时则不需要数,但是让数字继续维持到下一个呼气的数字为止,依此类推数到十,再从一开始数起,这是“数息法”。

  2.念佛法

  如果数呼吸会注意或留心呼吸,致使控制呼吸而发生障碍,可以改用念佛的方法,也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

  念佛非常有用,方法是每念一句佛号就数一个数目,念十句佛号数十个数目,然后再从头数起。数数念佛不要配合呼吸,也不要想象阿弥陀佛的形象,心中可以有数数的声音,但是不去想象数字的形状。

(一)参话头的方式

  话头禅的方法非常单纯、简单,即是以一句话头,破除心中所有杂念、妄想,直到破除一切执著。话头不仅像金刚王宝剑无坚不摧,又像一座活火山,即使执著、妄想如雪花般浓密,遇到火山口仍然是消融于无形,甚至连云雾也都能化掉。

  1.紧的方式

  参话头的方式有紧有松。以紧的方式参话头,必须身体和精神状况良好,而且方法能用得上。

  以紧的方式参话头,像是拿一把大铁锤,锤一块从无始以来逐渐累积而成的冰。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块冰太大、太坚固,需要一锤、一锤不断地锤下去;将冰块逐一锤碎,直到整块冰不见了,仍然持续锤下去,最后连水、水汽也都会消失。要说明的是,锤冰块只是一种形容,脑海中不要想象着有铁锤和冰块的形象。

  所谓“紧”,是指身体姿势坐正,不担心身体不舒服和疲累,不思前想后,也不管方法用得如何,只管现在参话头。在精神上,则是对自己充满信心及精进心,奋不顾身地抱住一句话头不断地参,将全部生命力量都投注于一句话头上。这句话头不仅是此世生命一切能量、心力和体力的总和,也包含从无始以来所有业力、愿力和所有因缘果报。

  天台宗说“一念三千”,现在的这一念虽然是虚妄的,但是这虚妄的一念,包含无始以来所有的功德和罪恶。将无始以来一切因缘果报、功德罪恶,都以一句话头将其粉碎,这就是参话头的功能。一句话头能将一切罪业消除,也能成就从因至果的一切无漏、无相的功德。如此用功,很快便能妄念不起,散心不现,昏沉不发生。

  紧的方式虽然容易着力,但是体力不好,有心脏病、高血压,或是有一点神经质的人,不宜用紧的方式来参话头,否则可能会引起问题。如果身心健康,恰好使用紧的方法,唯一的忌讳是用头脑思考,并且不能配合呼吸及脉搏跳动来参话头。

  2.松的方式

  以轻松方式参话头,身体仍然要保持正确姿势,然后慢慢地、轻轻地问话头。每问一句话头,就将疑问持续到问下一句话头而不起妄念,心是在等待得到答案而无妄念,一句话头接着一句话头,心就像是个放在活水源头下的容器,轻松地,不需紧张或费力,只是等着流水涓涓而下,只要容器不移动,水自然会流进容器里。若是生起妄想,就等于将容器打翻而无法蓄水。

  一心等待得到答案的状态,又可以用“用扇捕羽”来形容。想要以扇子捕捉在空中飘动的羽毛,不能用力挥扇子,愈用力扇,羽毛飘得愈远;动作愈大,羽毛飞得愈高,永远抓不到。最简单的方法是,扇子轻松地随着羽毛移动,当羽毛飘落扇中,只要轻轻托着羽毛,就能让羽毛贴着扇子慢慢地移动了。

  轻松的方法,不需要用太大的气力,但也需要投注全部心力,无论是用扇捕羽或是以容器接水,都需要耐心和细心。要注意的是,以容器接水的譬喻,是要拿着容器持续等着盛接流水,若是将容器放在地下,自己先离开做其他的事,想要等容器盛满水之后再取,这就是心念又打妄想去了。用扇捕羽也是如此,捕捉羽毛之后,不能将扇子和羽毛放下,而是要让扇子在移动时,羽毛仍然是在扇子上面不动,这就需要持续用功及用心了。以轻松方式参话头,即是持续不断、绵延不绝地只是用方法,话头句句分明,字字清楚,妄想杂念不起,功夫自然逐渐成片。

(二)话头的正确问法

  有人会问,参话头时问“什么是无”是不是可以反过来问“无是什么”?问“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谁”是不是可以反过来问“谁是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问“拖着死尸走的是谁”是不是可以问“是谁拖着死尸走”?问“念佛的是谁”是不是可以问“是谁在念佛”?

  举例来说,“什么是无”这句话头的重点是问“无”,若是反过来问“无是什么”?问的重点就落在“什么”,这便容易陷入思考、猜测,或是要求解释和说明了,这是不正确的。应该是期待着这句话头给答案,而不是解释、说明、思考“无”。“无”是无法思考、无法解释、无法猜测的。

  而“念佛的是谁”和“谁在念佛”虽然在解释上相同,但是,祖师所告诉我们的方法,一定有它的道理。“念佛的是谁”问的是法身理体,与诸佛相应的是什么,若是问“谁在念佛”则是围绕着自我中心与执著分别心,是将执著烦恼的自己,当成问的对象,如此一来,不仅话头没有力量,也会被自我中心套牢,脱离不了自我中心的困扰。所以正确、标准的用法是“什么是无”?“念佛的是谁?”“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谁?”“拖着死尸走的是谁?”

  至于参话头时,一定要将话头里所有的字念出来吗?刚开始念话头、问话头的时候,一定要参完整的一句话,等到功夫非常绵密,从疑情进入疑团时,全部的生命进入了话头里,被话头包围,此时有没有念这句话头就不重要了。但若是不念、不问就没有着力点时,还是要再提起话头来。

  1.认定一句话头

  选定一种话头之后,就要抱定一句话头一直参下去,不要更换。若是这炷香参“念佛的是谁”?下一炷香参“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是谁”或“拖着死尸走的是谁”,再下一炷香又参“什么是无”,如此不断地换话头,是无法专注一意的,这是杂修,而杂就会乱,一乱即无法使方法得力。这好比爱情不专一,今天找个对象,明天却换另外一个,后天又换一个,这样的爱情一定问题多多、烦恼重重、纠缠不清。

  不要认为只用一种方法,或是一直念同一句话会无聊、会单调,有这种感觉产生,是因为心不在当下,在参话头的同时,也想着其他的事,结果这句话头反而成为妄想的累赘,所以话头才会变成无聊的一句话。没有好好地参话头,却让话头成为干扰妄想的妄想,这是非常糟糕的!因此请诸位选定一句话头之后,便一直用下去,时时、刻刻、处处都参同一句话头。

  2.单提向上——观、照、提

  话头的方法非常单纯,只有一句话头,不需要思考其他的问题,禅宗称之为“单提向上”。所谓“单提”,是只要提起一句话头,不必思前想后,也不需要分析研究这句话头;“向上”则是向上一着。向上一着是明心见性,是无上菩提心,是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经见到无上菩提心的本性是什么,也就是见到了佛性是什么,叫做“向上一着”;若是执著烦恼、自我、分别心,就叫做“向下一着”。向上一着是进入第一义谛,向下一着则是进入第二、第三,甚至进入第四义谛了。

  第一义谛是一实相印,是脱离言语、文字、思想,是“不可思,不可议”,“离四句而绝百非”的境界。所谓“四句”指的是“正,反,反反,反反反”。以现代的逻辑而言,“正,反,反反,反反反”是相同的一件事,也就是说,无论从正面、从反面解释都是错的,从正反两面一起解释也是错的,所以是不可思、不可议,而不可思议就是向上一着。

  向上一着既非有相,亦非无相,而是“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一般人经常处于第二义谛,或是第三、第四义谛之中,经常是向下一着,即使是在打坐参禅时,也是如此。所以要提醒自己,提起话头是为了向上一着,在向上一着里,没有是非好坏,没有善恶、大小、多少,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若是觉得自己已经有所成就,觉得这炷香坐得很好,大概达到了某种境界,这是向下一着;若是坐得很烦躁、很苦恼,也是向下一着。凡是心中起分别心,都是向下一着。许多人经常是往向下一着去,一句话头提出来,便与妄念混杂不清,一受到妄念干扰,便生起厌恶;没有妄念时,则沾沾自喜,以为已经没有妄念,就是有了境界,这都是在向下一着的范围里兜圈子。单提向上提不起,向下一着却很快,众生真是非常可怜!

  遇到任何状况、心中生起任何念头要立刻提起话头。以思辨的方式参话头,不仅方法不容易得力,也是向下一着。因为思辨是以自我中心来做解释,并没有离四句、绝百非。还未脱离自我中心,就称一切法是佛法,一切相是实相,那么杀人、放火、偷窃或造口业也算是做佛事吗?五逆十恶,也是如来的功德吗?在无法离我执以前,说实相是一切相,这是绝对错误的颠倒见。

  要好好地用方法,不管过去,不担心未来,不在乎有杂念妄想,不要求每一念都是好念,也不要求姿势必须坐得四平八稳,重要的是念念都系在话头上。该如何念念将话头提起呢?有三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观、照、提:“观”,是用话头的方法;“照”,是知道自己在用方法,然后加上渴望着、期待着话头发生效果,因为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效果,所以继续再问;当自己忘掉了、离开了方法,马上将方法提起来,则是“提”。

  3.身心放下、方法绵密

  参话头时请不要自我菲薄,认为自己一开始只是念话头就好了,或是自己大概只能念话头。不能有这种心态,要一开始就发参话头的心。

  虽然念话头对产生疑情有帮助,但念话头只是问话头的第一步,仅仅是停留在念话头,而没有想要、希望知道答案,就不会有疑情。这只能算是静坐的一种,并不是话头禅,而且时间久了,会感觉是在念一句毫无意义的话,非常无聊。但是问话头时,对话头已经产生了兴趣,希望能问出答案来,所以不会感到无聊。

  因此,话头禅至少要进入问话头的阶段,因为问话头存有疑情的成分。想要、希望知道答案,连续不断、一句一句地问话头,清楚知道自己在问,然后期待答案,但是不要想象或揣摩答案,因为有任何答案出现都不是答案,所以要连续不断地问。问的时候要恳切、持久、不间断,话头犹如环扣一样,一环一环地扣紧着,话头与话头之间没有其他杂念。若是因为没有答案而失望,或停止参话头,等于是将已串起的环扣全部散落,前功尽弃;一定要连贯持续地问下去,一气呵成,这样疑情才会形成。在武侠小说中,常常形容武功高强者在舞动刀剑时,因为功夫绵密,所以是连一滴水都泼不进去的,而问话头也要有如此滴水不漏的绵密功夫。

  方法要绵密、恳切,但是心情不能急,也不能紧张,如果心中着急,容易造成精神上的问题。临济宗参话头的方法称为“逼拶”。所谓“逼”,并不等于紧张,而是用话头将自己的杂念、妄想、偷心、烦恼心、贪著心和分别心逼到无路可走,没有进路也无退路,但是目的并非要对抗散心、杂念,而是要将话头用得绵绵密密,达到刀枪不入、泼水不进的程度,自然会进入疑团。如果话头一放松,很容易产生妄想,只要一念妄心起,便不在话头上,这时要赶快回到话头上。什么是“一念妄心”?受到身心种种状况打扰,即是妄心。

  要提起话头,必须先放下身心。若是身心放不下、方法提不起,就无法有疑情,更无法见性。思前想后,是放不下心;在身体的感觉上打转,则是放不下身体,这两样东西放不下,话头无法绵密,话头不绵密,疑情便不会连贯,也就不容易进入疑团。当下全部的生命就是一句话头,死心塌地的只有一句话头,否则,一直在思前想后、人我是非或利害得失之中打转,即使得到了些许的心里宁静,也只是静坐,与明心见性无关。


疑情

  参话头需要有疑情产生,若只享受身心的舒适、平静,贪著无杂念的状态,以为自己大概入定了,快要开悟了,所以不需再参话头斩杂念,参了反而累赘、啰唆,最好不要参了,这种想法是遇到了懒惰魔,闽南话说“懒尸”——懒的死尸。不知提起方法,就像插了一根枯桩;身不动,心也不动,不算是枯木,不知道要用方法才是枯木。有话头就不是插桩,用话头就不是枯木。参话头一定是不断地参,不注意自己是否仍有杂念,即使没有杂念,仍是要继续参下去。

(一)疑情是参话头的着力点

  疑情不是怀疑,而是坚信自己一定有个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一定有个无性的佛性,坚信自己一定能达到明心见性的境界。为什么相信一定有本来面目、有佛性?因为自己经常被环境影响而起烦恼,经常前念与后念矛盾冲突,而这就是无明。因为没有智慧,所以无明,见不到自性和本来面目,所以要相信一定有个本来面目,而自己现在正处于无明烦恼的壳中,而且这无明烦恼的壳相当厚,想要冲破、粉碎无明烦恼的厚壳,就必须以疑情为着力点。

  刚开始念话头时,话头是着力点,产生疑情之后,就要以疑情为着力点,而将话头当成工具。参话头若是无法产生疑情,只是在念话头,也就是只有工具,没有疑情,那参话头便没有了着力点,成了所谓的“冷水泡石头”、“插桩摇橹”。

  什么是“冷水泡石头”?意指光是不断地念话头,可能心里因此非常宁静、安定,好像没有什么杂念、妄想,甚至身体负担的感觉不强或似有若无,感到自我安全地沉浸于宁静的享受中,心中非常贪恋这种宁静。事实上,这种状况只是一种静坐而已。此时,话头成了习惯性的一句话,如同冷水一般,没有力量消融坚固的自我中心。

  何谓“插桩摇橹”?从前有一种小船需要依靠人力摇橹,才能使船前行。如果在地上打根桩,将船绑在桩上摇橹,船仍然会停留在原地。“橹”指的是禅修的方法,不动的“桩”指的是自我,而自我就是烦恼、挂碍、束缚和无明。“插桩摇橹”是指念话头只能将心围绕、寄托在方法上,虽然也是在用功,但是自我仍然很坚固、清楚地存在,而无法化解或减少。禅修的目的是为了明心见性,要明心见性就要化解自我,所以,“插桩摇橹”或“冷水泡石头”的用功方式,与禅的修行不相关,也不相应。

  1.制造疑情的条件

  制造疑情的条件有:(1)参一句话头;(2)清楚知道自己在参这句话头;(3)现在虽然不知道话头最后的功能是什么,但是坚信一定有功能,而且坚信不断地问,一定能得到答案,如同蚊子叮铁牛,虽然毫无味道,但仍是不断地叮下去。

  海伦?凯勒从小是个盲人,有许多人告诉她自然景物的颜色和形貌,虽然是听他人转述,自己没有见过,不过她相信这个世界是有光明的。因此她曾经说,假如上帝能让她用眼睛看一下这个世界,就感到非常满足了!这好比我们自己尚未见到自性之前,早已听说有自性、有佛性、有明心见性这些事情,但是自己未曾亲自体验。可能体验得到吗?可能,而且比起海伦?凯勒希望见到光明而言,还要容易达成。因为海伦?凯勒复明的几率相当渺茫?而佛性、本来面目是天生具有,只要不断地努力修行,一定能亲自体验,所以,要非常恳切地训练自己产生疑情。提起话头能减少烦恼,提起疑情能减少更多烦恼,所以一定要提起疑情。

  2.疑情起自生死心切

  疑情不是他人给予的,是要由自己产生。产生疑情的过程,就像是置身在一间已经失火的房子中,门窗不仅关着,而且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若是想要活命,就要利用仅有的时间逃生,但是却根本不知道门在哪里。如果此时只是不断地问“门在哪里”而没有实际寻找的行动,就会坐以待毙。想要知道门窗的位置,就已经具备了想从火宅夺门而出?心理,但是因为不知道门在何处,所以需要付诸行动去找门。找门时不能心慌,否则可能很快便会放弃寻找的动力,或是即使摸到门,也不知道这就是逃生口。心情保持冷静,采取地毯式搜寻行动,不仅要绵绵密密、一丝不苟地搜寻,还要非常积极地搜寻,因为时间有限、生命有限。这是譬喻要产生疑情,必须先放松身心,并且非常恳切、绵密地用方法,不能懈怠,如此才能摸到进入疑情的窍门。

  疑情的产生,一定与生死心相应。生死心不迫切,方法不会绵密;方法不绵密,疑情无法生起;没有疑情,参话头就没有着力点。所谓“生死心”,是指不明了生?何来、死往何去。因为有妄想、分别、执著等种种烦恼,致使众生在生死之中不得自在,又称“生死未了”。

  能知道自己何时出生,却无法预知何时会死,而在即将面临死亡时,又该如何?修行的因缘是一闪即过的,是无法掌握的,既然此生有因缘接触佛法、修行佛法,便要投入全部的身心,生死心切地把握因缘努力修行。人的生命十分有限,哪里还有时间享受宁静、安乐和舒服?若将享受宁静、安乐、舒服的清修当成修行,这真是愚痴。生死心切,才会想知道本来面目是谁?念佛的是谁?拖着死尸走的是谁?什么是无?如此才会产生疑情。

  无法?生疑情与两种情况有关:一种是心态的问题,另一种是对疑情的认知不清楚。心态问题很重要,通常会有下列几种:一种是心态上根本不想知道话头的答案,所以不会产生疑情;另一种是不相信自己有参话头的能力,没有迫切地认为自己真的需要见性,或是认为这次不见性没关系,以后还有时间慢慢来。如果有这些心态的话,就无法产生疑情。要产生疑情没有捷径,端视自己愿不愿意依照方法练习。话头是心法、见性之法,不是自己没有能力见性,而是缺少见性的意愿。要将话头视同生命一样重要,在尚未得到答案之前,不应该有时间想其他的事,只要恳切地将整?生命投注下去,疑情很快就会出现。

  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今天活着,明天依然还会活着,因为随时随地都可能面临死亡。已经拥有生命,便要珍惜地运用这个人身来修行,一旦失去人身就等于失去了参话头?着力点,何时还能拥有这样的修行道器就不得而知了,所以需要非常恳切、非常急迫地参话头。只要现在有一口呼吸,便要把握这口呼吸来参话头,分秒必争,踏实用功,这就是生死心切。即使年长的人,也要以全部的生命精勤修行。修什么?修福德智慧行,修慈悲行。

  净土宗有一种念佛方法,是以一口气来念阿弥陀佛。在念佛的当下,便准备着下一念没有呼吸了,犹如搭乘的船即将沉没,生命随时会消失,因此当你仍然有一口呼吸时,恳切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期待、恳求阿弥陀佛的接引,这就是生死心切。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师,更在自己房?写了一个大字——死,因此,无论参禅、念佛,一定要将生死放在心上,不要认为:“反正还没老,怎么会死?临终前再参话头或念佛往生西方就行了,现在还早得很哩!”这种想法是一种偷心,以这种心态参话头,是绝不可能产生疑情的。要生起疑情,一定要和生死心连在一起。

  3.疑情即是愿力

  疑情是坚决想要知道的恳切心,就像一只雏鸟在蛋壳里,不知道蛋壳外面究竟是什么,也不知道蛋壳有多厚。但是要寻找缺口,用全部的生命破壳而出,否则便会死在蛋壳里。

  参话头的力量与死后的前程,有相当密切的关联。若是生时不努力修行,死后可能成为毫无目标的游魂;若是全心用方法,死前虽无法开悟或见性,但是修行的力量会持续下去,这是一种愿力。参话头引起的疑情,是希望得到答案,而这就是愿力。求生西方是一种愿力,用话头时不是求生西方,而是有破壳而出的愿心,这样的愿心能引导自己持续往破壳而出的方向去,所以即使没有开悟,修行的功夫也并没有白费。

(二)疑情的保持与增强

  如何增长疑情的力量?将妄念转化为即将面临死亡的恳切心,妄念就会愈来愈少,参话头的功夫才会愈来愈绵密;只要想求得答案的心愈来愈强,疑情的力量就会增长,疑情保持的时间也会拉长。

  持续不断、保持恳切的心问话头,不去思考自己现在的状态是疑情或疑团,也不去想象自己是否由疑情进入了疑团,好像是从一层阶梯爬上另一层阶梯,更不要自认为现在的阶段是疑情,下一步准备要进入疑团去了,若是有这些想法,都是妄念。疑情和疑团只是名相,参话头时不要去分别自己的功夫是深或浅、是强或弱,而是绵绵密密地将全部身心投入在当下的一句话头,不断地参,抱着一定要得到答案的决心一直参下去,自然而然会进入疑团,参话头的力量也就会愈来愈强。

(三)从疑情进入疑团

  不断地问话头,就像将空气不断地注入气球里,这个气球才会愈来愈大,若是为气球灌气时,灌一下就放掉一下,这个气球永远无法饱满;相同地,问话头的心不恳切,问一下就休息一下,话头的力量会无法连续和连贯。为了不使参话头的力量减弱,必须持续不断地问,但是也不要问得太快,否则会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以绵密的方式问,心中没有想其他事的空隙,呼吸是自然进出,而念头是不间断的,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会由疑情进入疑团。

  疑团维持的时间及力量有长短、大小之别。疑团力量小,时间很短,可能只要听到环境里有一些声音,疑团便消失了。有些疑团的力量能维持数个月,有些维持好几日,有些维持几小时,若是只维持几分钟,不算是进入疑团。真正地进入疑团,会达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的程度。“视而不见”是指见到了任何事物,心里没有分别;听到声音,也不会分别是什么声音?好不好听?是谁的声音?这是“听而不闻”。走路照样能走,但是心中没有“走在哪里?这是什么路” 的念头;吃饭也是自然地吃,习惯性地吃完了,究竟吃了什么?好不好吃?全都不知道。自己完全被疑情包围住,自己就在疑团里。

  譬如来果老和尚的修行过程中,有数个月的时间在行脚,同时也在参话头。天亮时知道起身,起身之后知道要背着行李,知道向人托钵;晚上时知道要睡觉,就夜宿屋?下、树下或土地庙里,若是没有地方休息时,便于路旁睡下。他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地参话头,即使睡觉时也在参话头,如此绵绵密密地维持了好几个月,疑团的力量很强。

  有一次来果老和尚在高旻寺过堂,因为他正处于疑团中,听而不闻、视而不见、食而不知其味,动作也比较迟缓。维那见他拿了碗,整个人却呆呆的,以为他是装模作怪,于是当场打了他一个耳光,致使来果老和尚的疑团不见了,并且还岔了气,身体很不舒服。因此他发愿,如果自己当上方丈,就要规定在过堂吃饭时,不准打耳光。

  要进入疑团,方法一定是绵绵密密,不顾前后?不顾旁人和环境;不管吃的是什么、走在哪里,无论何时,只顾自己当下的这一句话头,那么话头的力量一定会增长,一定会进入疑团。疑团必须从疑情产生,从而粉碎疑团。疑团粉碎时可能会有三种状况:一种是见性,一种是彻悟,另一种什么都不是,端视疑情力量的大小。

  也许有人认为自己已经打坐了几天,怎么仍无疑情的讯息?方法是否没有效果?或是念头一动,觉得自己现在身体状况不佳,蛮疲倦的,能用功吗?只要有这种比较心或分析的态度,就会感到没希望了,方法更是无法得力,犹如一个泄了气的气球,即将坠落一样。

  克服的方法?不断地加温,持续地只管用方法,答案一定会出现,但是不管它何时会出现,自己当下的责任和任务,只是单纯地提起一句话头,任何身体上、心理上或环境状况发生,只是提起话头,否则,身上稍痒或稍痛,就抓一抓、摸一摸,不然就是担心哪个地方痛的话该怎么办?这些念头都是在打妄想。安心的方法,就是任何状况发生,即单提一句话头,也就是单提向上一着。


两种辅助的方法

   如果念话头已经能很快地让心沉静、稳定,但是却没有强烈地希望或期待要得到答案,疑情不强,疑团不会形成。若是持续这种状况,那你是在休息,不是?用功,只是冷水泡石头。此时,可以用“空观”,亦即“中道观”,或者是“放舍万缘”两种方法来作为辅助。

(一)空观

  首先,让心处于明和静的状态,不执著也不贪恋。此处所说的“明”不是光明的意思,而是心里非常清楚,明明朗朗,不暗钝也不迷糊;“静”是不动摇的意思。非常清楚自己没有杂念妄想,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心非常安定、安静,就是明和静。但是,若无辅助方法,可能经常守着明和静的状态,这样最多进入次第禅定,而无法与大乘禅法的悟境相应。所以,必须知道何谓“空”、何谓“中”。

  空和中事实上是同样的。空,?等于没有;心中明白清楚,不是空,而是有。不执著、不攀缘、不依赖、不贪恋明和静的境界,而将心住于无所住的状态,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般人达到明和静的状态,会出现追求心,觉得自己住于明和静很快乐、很舒服、很自在,有这些心境出现是“有所住”;“无所住”是指心清楚有明有静的境界,但是不觉得自己很欢喜、很有成就感,这就是空观。

  “中道”的意思,是既不住于中间,也不住于两边。所谓“两边”,譬如以明静和散乱来说,散乱出现时,要运用方法对治,而明静状况出现时也不贪恋,这叫做不住于两边?不住于中间,是指心中不执著任何一种境界。有人会误解,以为不住于中即是只住于空,但住于空也是错的。空,不是心中什么都没有,也不是空空荡荡的状态。那么不住于中间,也不住于两边的“中道观”究竟是什么?事实上是无法解释,也无法说明的。譬如,当你游泳时,自己并不是一直停留在中间的水面上,是要将水不断地往身体两边划出去,而水始终是从身体的上下左右滑过,不会去执著哪一边的水是你的或你所喜欢的,只是一直往前划,这即是类似中道观的修行方法。

  如何将中道观运用在话头禅上?譬如参“什么是无”时,每参完一句“什么是?”就将话头放下,然后继续参“什么是无”,参完之后再将话头放下。放下话头不是休息无事,而是仍然持续地参话头,但是心中没有要追求什么,也不安住于什么之上,只是参一句话头便放下话头,不管是否有杂念,只是持续地参下去。虽然此时没有疑情,但是心中也没有留下种种妄想或执著。不留下任何东西,话头成了工具。这是第一个步骤。

  第二个步骤是持续不断地参话头、放下话头,逐渐地,已经不需要或念不出、问不出整句话头,而是一直让话头过去,有什么经验就离开那个经验,最终话头消失了,心仍不住于任何一境——不住于明,也不住于?,但是不离开明,也不离开静,明明朗朗、清清楚楚,不断放下。

  即使无法产生强烈的疑情,能够将中道观的修行方法练习好,在日常生活中,当你遇到欢喜或讨厌的境界出现时,就运用提起话头、放下话头的方法,凡是当下无法处理的问题也都放下,心就不容易受影响,而能适当地处理问题。

  但是,若是疑情已经非常强烈,疑团也已经非常有力量,就要持续在疑情或疑团之中,而不要使用中道观的方法。

  (二)放舍万缘

  当参话头无法生起疑情,或疑情的力量不强时,那就放下话头,让你的心不住于前也不住于后,不住于有也不住于无,有任何念头?现,就终止那个念头,并告诉自己:“这个念头不是我要的;出现宁静的念头,不是我要的;出现光明境的感受,也不是我要的。”任何一种体验、状况发生的时候,或是心里有任何念头生起时,马上告诉自己:“这不是我要的。”不断地舍、不断地放下,直到心中非常宁静、安定,最后,连“不是我要的”这个念头也放下。之后,清清楚楚地知道,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自己要的,这叫做“放舍万缘”。

  不仅心内、心外的任何境界,以及苦、乐、忧、喜、舍等种种触、受,都不是我要的,连自我执著、自我中心都不是自己要的。放舍万缘,舍到最后没有东?可舍,不舍坏,不舍好,这又回到了《六祖坛经》所说“不思善,不思恶”的方法上。事实上,“放舍万缘”和“不思善,不思恶”的方法是相同的。

  “放舍万缘”的前提是一定要等到心很宁静、安定的时候才用得上,如果心尚未安定,还是提起话头。如果有疑情产生,似乎也有疑团,而这正是参话头所需要的,就不能舍了。
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