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闲君txt下载:股票基本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23:03:53
修炼公司分析 洞察价值核心

价值投资简单易成功

  对于最初从事资产评估工作的张东伟来讲,股票也是一种资产,但他像巴菲特一样从来不认为投资需要科班出身、需要很高深的学问。他幽默地告诉我,巴菲特从事投资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用到过代数或者微积分,当然如果需要算出企业的价值,然后把它除以它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总数,这里要用到除法。正如一个人准备出去买一个农场,一栋住宅或一台干洗机,根本没有必要带帮人帮助他来计算,他唯一需要做的是看买卖是否合算,这完全取决于那些企业的未来获利能力与买价的相比较。很显然,张东伟对当今大学里用来教授学生的证券投资等教科书嗤之以鼻,他认为那些理论依赖于推理而不是基于常识,学生们学习了那这些课程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平庸。张东伟提到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的最后一章中道出了投资中最重要的四个字:保证安全。他认为只要投资者具备理性的态度加上适当的知识结构,就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

  尝试过技术分析的张东伟承认在证券分析领域有着很多流派,而各种不同流派的存在有其一定的道理,“用技术分析来选择股票做投资是一种不同的感觉,我曾取得过非常大的成功,那种成功的喜悦足以让人陶醉,就像发现了新大陆。在我看来,技术分析是一种更高深的投资方法,我对之存以敬畏的态度,我还没有发现当今有人用技术分析方法选择股票做投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只有智力超群的人才能驾驭它。”

  身为国内价值投资理念先驱的张东伟却有着用技术分析方法投资的经历,这并不值得惊奇,因为就连巴菲特本人也有着类似的投资经历。巴菲特曾经说过,“我可以向你承认我曾经是个套利者。我早期在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学会套利。套利的基本形式是在一个市场上以低价买进,然后在另一个市场上以高价卖出。在一个公司宣布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购并另一家公司时,我就进行套利。我关注他们宣布了什么,它值多少,我们要付出多少,我们要参与多少时间。我们要算出这一方案被通过的可能性。考虑这些时,参与公司的名头是否响亮并不在考虑之列。”可见,崇尚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大师也尝试过技术分析,但是为什么他们最后会坚定的站在价值投资理念这一方呢?张东伟告诉了我们答案,他说,“从历史经验来看,根据价值进行投资是如此地简单易懂且易于复制、成功率较高,以至于到大学拿一个经济学博士都显得是一种浪费。进行投资就是在恰当的时间买进好股票并一直持有它,只要它还是一家好公司。”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分析公司

  格雷厄姆曾用“市场先生”这种形象的说法,来说明市场行为。在他看来,股票市场应该被看作一个情绪容易波动的商业伙伴。这个伙伴每天都会出现,告诉你一个价格,他会以这个价格买你手中的股票,或把他手中的股票卖给你。这个伙伴每天都有一个新价格。张东伟强调我们要做市场先生的主人,而不是做他的奴隶。当我们投资股票时,我们实际上是投资股票所代表的企业。当我们找到了喜欢的公司时,市场高低不会对我们的决策产生影响。我们一个一个地寻找公司,很少花时间考虑宏观因素。我们只考虑那些我们熟悉的企业,而且价格和管理状况要让我们满意。

  凯恩斯曾经说过,不要试图去弄清楚市场在做什么。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企业。由于某些原因,人们热衷于寻找价格变动中的线索,而不是价值。在这个世界上,最愚蠢的买股行为莫过于看到股价上升就按捺不住而出手。

  在前面提到,张东伟认为只要投资者具备理性的态度加上适当的知识结构,就能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换句话说就是,投资者必须理性地投资。

  张东伟认为投资者要把自己当成公司的管理层、把自己当成公司的董事长来考虑将怎样经营它?竞争对手是谁?客户是谁?走出门去并和他们交谈,分析你想投资的公司和其它公司相比,优势和弱点在哪里?如果投资者这样做了,就可能比公司的管理层更了解这家企业。如果投资者没有办法来熟悉企业,就干脆不要做它,只做自己完全了解的事。他强调投资者一定要非常重视确定性,如果投资者这样做了,风险因素就没有意义了。

  以低于价值的价格买入证券不是冒险。以巴菲特购买《华盛顿邮报》的股票为例,它就是一种无风险投资。1973年时,《华盛顿邮报》的市值为8000万美元,而且没有任何负债。商界人士认为《华盛顿邮报》值4亿美元,所以即使是凌晨2点在大西洋当中进行拍卖,也会有人来买。这种投资是非常安全的,令人不可思议。

  张东伟认为,对于价值投资来讲,80%的工作量都要放在分析企业的环节,估值反而不是价值投资的核心所在。价格是投资者将付出的,价值是投资者将得到的。在决定购买股票时,内在价值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没有公式能用来计算内在价值。正如前文所说投资者必须了解所要买的股票背后的企业,然后给企业估价。“如果有人说他能估出交易所上市的所有股票的价值,他一定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但如果你集中精力去研究某些行业,你能学会许多和估价有关的东西。最重要的不是你的能力范围有多广,而是你的能力有多强。如果你知道你的能力的界限在哪里,你就比那些能力范围比你大五倍而不清楚界限在哪里的人强多了。”

  不过,为什么巴菲特在几十年的投资生涯中只投资了区区几只的股票?张东伟的解释是,“原因在于对了解的企业上画个圈,然后剔除那些价值、管理和应变能力达不到标准的企业,剩下的可以进入到估值环节的股票已经不多。”

  上述选择股票的方法也许可以用伯克希尔登在《华尔街日报》上的一则广告来加以总结。广告说:以下是我们所寻求的东西:A税后盈余越大越好;B可靠的持续获利能力。(对投行业景气之时机不感兴趣);C企业股东权益回报水平良好而且债务水平很低或为零;D适当的管理;E简单的企业。(如果需要太复杂的技术就无法了解)。

  不买“大众情人”股

  投资不是智商160的人战胜智商130的人的游戏,理性是最重要的。张东伟认为大多数人在别人也感兴趣的时候买入,实际上最好的买入时机是别人不感兴趣的时候,并且买“大众情人”股不会有好成绩的。他觉得中国的绝大多数企业是可塑性非常强的企业,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才十几年,而美国已经有200年的历史,国内的研究员要客观地去看待A股的企业,一味将之与国际企业相比可能会犯大错误的。对于在竞争环境下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大众情人”股要格外警惕,这类股票容易被高估。

  当然,利润和未来利润的前景决定了股票的价值。张东伟喜欢那种资本投入能产生高收益的并且很可能持续产生高收益的股票。他举例说巴菲特买入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时,它的市盈率大约是23倍。用巴菲特的买入价和现在的收益比,市盈率只有五倍了。购买高利润公司的股票实际上是对通货膨胀的对冲。高利润公司信用评级很高,但它对债务资本的需求却相对较少。那些获利能力较差的公司最需要资金,却得不到足够资金的支持。

  张东伟认为,正如巴菲特所说,我们最喜欢的公司应该是这样的:美丽的城堡,周围是一条又深又险的护城河,里面住着一位诚实而高贵的首领。护城河就像一个强大的威慑,使得敌人不敢进攻。首领不断创造财富,但不独占它。换句话说,我们喜欢那种具有市场统治地位,别人难以模仿,耐久可靠的大公司。你的企业要有一定的保护能力,使得对手难以进入并以低价与你竞争。当我买股票时,我就认为是买下了整个公司,就像在街边买了家商店。如果买下了商店,我就要了解它的一切。1966年上半年迪斯尼的每股价格为53美元,看起来不太便宜,但以这个价格你能以8000万美元买下整个迪斯尼公司,等于你有了白雪公主和其他一起的卡通人物,有了迪斯尼乐园,还有沃尔特·迪斯尼这个天才当合伙人。

  另外,企业的商誉价值值得看重。商誉就像企业之城的护城河。可口可乐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商誉价值。巴菲特曾经说过,“如果你送给我1000亿美元,让我打败可口可乐在软饮料市场的霸主地位,我会还给你,告诉你这是不可能的。”除了商誉价值外,一个好企业还应具有价格的灵活性和调价能力。

  “我们总把自己想象成拥有整个公司。如果管理层也这样想,并依此制定政策,这便是我们应该喜欢的管理层。由于我们不是专家,所以我喜欢那种专家型的经理。管理很重要,但好公司更重要。我们的结论是,如果让声名卓著的优秀管理人员来经营行业基本素质不太好的企业,企业的状况不会有多大的改观,很少有例外。”张东伟的话点醒了我们,巴菲特也说过,他喜欢那种即使没人管理也能赚钱的企业,那才是他想要的企业。
快、准,狠 投机高手的绝招

投机就是投准获取暴利的机会,就是短期内为获取高额利润而冒一定风险进行的交易活动。研究了国外无论金市、汇市、期市还是股市,凡是获得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的投机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遵守执行铁一般的止损纪律,牢牢把风险控制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决不抱有任何侥幸心理。这是在投机市场上生存下来的唯一法宝。
  投机高手的三字诀:快、准、狠。
  投机高手的绝招之一:快字当头。投机市场机会稍纵即逝,要求投机高手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平时要有日积月累的经验,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抢在最前面。俗话说得好:“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对政策理解快,对消息反应快,思维快,对市场公众反应预期快,做好战术布置。买入快、出手快、买与卖决不犹豫与拖泥带水。
  1999年7月1日刚开市,大盘便跳低开盘,市场绝大多数投资者还没有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大盘就迅速下挫,仅过半个小时许多个股纷纷接近跌停,少数投机高手马上意识到大顶已构成,纷纷以跌停价抛出。不少中小散户还希望反弹后再卖出,这种反应慢的习惯在急跌的非常时刻只会贻误战机。大盘暴涨710个点,市场获利筹码多,稍有风吹草动将引发如潮的抛单。前期大幅上扬的高科技股如清华同方、方正科技,上海贝岭,中兴通讯等股开盘30分钟后全部跌停,排队卖出者众。敢于买入者少之又少,随后竟有600多只股票跌停。这次下跌构成了大头部,随后第二、三、四天股价大幅下挫,甚至3-4个跌停的个股仍很多。7月1日开盘后的30分钟是高位逃顶的最后时刻。30分钟容不得左思右想,投资者决策要快,出手要快,稍有犹豫就成为套中人。
  跟庄炒作强庄股时,最大风险就是主力庄家采取“自杀式”突然跌停出货,跟风者若不迅速以跌停价排队抛出,将被主力庄家狠狠套在高价区。1998年11月16日沪市一只庄股轻纺城(600790)股价从13元逆市上扬到20.58元,第二天该股突然以跌停价开盘,不少中小散户眼见昨日升势如虹今日竟以跌停开盘,主力庄家从容抛售。临收市最后十几秒,主力庄家对倒一笔成交,股价跌停打开反弹上扬6%报收。第二天该股又以下跌9%开盘,主力庄家又以跌停价出货,临收市又对倒一笔成交反弹上扬4%,第三天主力庄股故伎重演再次以跌停价抛售,许多中小散户认为连续3个跌停将会反弹纷纷介入,主力庄家全部抛售,当天创下3553万股的成交天量、换手率高达70%。从此该股不断盘跌到9.05元/股。套牢者损失惨重。主力庄家这种狠招,跌停价抛售,若跟风者不能抓住开盘前的3-5分钟识破主力庄家招数、迅速挂单以跌停价抛售,成为套牢一族就难以避免。
  投机高手的第二招:讲究一个“准”字。没有把握的时候决不轻易出手。投机讲究成功率,谁的命中率高谁就可能成为投机高手。真正的投机高手并不是每日频频短炒的炒手,频频短炒的炒手绝成不了投机高手。投机高手绝不留恋于平日的小打小闹,高手讲究的是蓄而不发,一旦出手疾如闪电,抓住几次大行情则足已。
  投机高手的第三招:讲究一个“狠”字。据统计世界上著名的投机家们获得的暴利95%是来自几次大行情的捕捉,只有5%的财富来自于平时的买与卖。世界超级投机家索罗斯深有感触地总结自己投机经验说:“投机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你研判次数正确的多与寡,关键在于当你判断正确的时候全力以赴。”
  当大行情爆发时,敢于全力以赴,重仓出去,当行情到顶,即使你被套造成损失,敢于壮士断臂,要有“狠”劲及时割肉。许多中小散户明明自己已意识到大行情已结束将掉头下挫,没有“狠”劲,割不下手,自然短痛变为长痛,浅套变为深套。要牢牢树立“少亏就是赚”的理念,没有股“狠”劲,是绝成不了投机高手的!
  投机成份大的市场一定要掌握投机的手法。要想在投机市场上获得成功,要勤学苦练快、准,狠这三项绝招,当你哪天领悟到这三招的精髓你就会成为一名真正的投机高手。 “大小非”为新一轮牛市埋下伏笔
目前沪深两市股票市值有限,而可供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选择长期持有的优质股票则更是僧多粥少。像中信证券、三一重工等被机构精心挖掘并大量持仓的蓝筹股,“大小非”正是为机构提供了一个加码的机会。同样的原因,增发和新股发行也受到市场追捧,从本质说,“大小非”也是一种股票配售行为,与增发和新股配售性质类似

  股改进入第三年,越来越多的公司非流通股东按股改承诺所持股

份进入解禁期,大量的原非流通股东二级市场减持行为(以下简称“大小非”)引起了市场的普遍关注。近期大盘的剧烈波动,更引发了人们对“大小非”的忧虑和心理恐慌,甚至有人认为非流通股东的大量减持会动摇牛市的基础。那么,该因素究竟对市场产生什么影响呢?“大小非”因素会不会成为牛市的终结者?这无疑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先分析“大小非”的几个典型案例,看看“大小非”对该个股股价是否产生了重大负面影响?

  股价越减越高

  3月10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其发起人股东扬子石化至3月8日止,在二级市场上减持了6000多万公司股票。我们注意到,在3月9日,该股创出了43.88元的历史新高。而在春节前,另一“大非”雅戈尔也减持了3000多万。上述两发起人目前仍合计持有近1.5亿股解禁股待减。

  三一重工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公司控股股东三一集团及其子公司1月22日至2月16日期间,在二级市场大幅减持1.65亿股,减持价高达37.85元,但该股在3月8日也创出了45.56元的历史新高,期间不到一个月,股价反而上涨了20%多。前周控股股东大幅减持的豫光金铅在随该板块回调企稳之后,上周五再度上攻,逼近历史新高。

  去年9月伟星股份成为股改后首家被“大非”减持的上市公司,其后该市场表现怎么样呢?去年9月该股的最高价仅为13.25元,上周五的收盘价26.77元,整整翻了一倍。

  事实上,上述几家公司在“大小非”之后的市场表现并非个案。统计分析表明,“大小非”并未成为改变各“大小非”类股票走势的关键因素。如果“大小非”对个股走势没有负面影响,那么该因素更不会对大盘产生负面影响了。故从实证的观点看,“大小非”动摇牛市基础的观点只是推测,缺乏有效的支持。相反地,有证据支持“大小非”让多数股票保持原有走势或更强。

  谁是接盘者

  在以往的市场和投资者的经验里,“大小非”类股票的这种市场表现是反常和不可思议的。毫无疑问,“大小非”的最大动机是来自原股东获利回吐落袋为安的思维,其原持有成本很低,加之去年以来股价的大幅上涨,其投资收益率从数倍到几十倍不等,可以说,暴利诱惑是“大小非”的最大诱因。但另一方面,在股价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大部分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究竟是谁还愿意在相对高位接盘“大小非”股份呢?这让很多投资者感到困惑。

  我们知道在一个牛市里,只有持有股票才能赚钱,股票是获利的载体。而相反,在熊市里,则是现金为王,抛售股票才可以避免损失。以牛市思维来看,机构投资者接手他们看好的股票是很自然的事,和原抛售者的持有成本和获利情况关系不大。而且,由于机构本身已经大量拥有了的这些股票,通过进一步吸收筹码,让股价进一步上涨,符合其自身利益,并因此可获取更多至少是账面的盈利。

  此外,目前证券市场的外围资金规模庞大,各类投资者入市意愿强烈,最近新基金遭遇疯狂申购可见一斑。与此相对应的,目前沪深两市股票市值有限,而可供基金等机构投资者选择长期持有的优质股票则更是僧多粥少。像中信证券,三一重工等被机构精心挖掘并大量持仓的蓝筹股,“大小非”正是为机构提供了一个加码的机会。同样的原因,增发和新股发行也收到市场追捧,从本质说,“大小非”也是一种股票配售行为,与增发和新股配售性质类似。

  “大小非”或成就新一轮牛市

  2月27日国内股市大暴跌曾引发市场恐慌性抛盘,周边市场和欧美股市受此影响也应声而落,有人更作出“熊来了”的结论。但此后的的8个交易日,上证综指6阳2阴,展开了较强反弹,上周五报收2937点,近期股指可望重回3000点附近历史新高区。大盘之所以能有如此优异表现,除了低价重组股活跃吸引人气外,“大小非”概念机构重仓蓝筹股的再展雄风居功至伟,起到稳定军心的关键作用。

  分析人士认为,基金等专业投资机构接棒原非流通股解禁减持的股份,对内地市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善其基本面,具有深远的积极影响,成为新一轮牛市的核心推动力量。

  相对于原非流通发起人股东,尤其是小非,接盘的基金等机构可以称为资本市场的精英,对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起到积极的监督作用,并能为其资本运营提供指导和帮助,进而改善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另外,作为战略投资者,基金经理人也可以委派代表进入公司董事会,直接参与公司的重大经营决策。我们注意到,在近几年来,持较大比例流通股的基金在公司内部重大决策和外部监督促使公司改善治理结构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随着今年“大小非”减持高潮的到来,基金等机构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将有助于公司规范治理和投资价值全面提升,为新一轮牛市埋下伏笔。 建AH股套利机制问题复杂 涉清算及外管因素

随着愈来愈多H股返回内地上市,两地市场互动性大增,A股打「喷嚏」,H股也「感冒」,故有市场人士建议两地应建立互动套利机制。但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朱从玖昨日表示,虽然在技术方面不难做到,但还涉及清算、外汇等问题,并非上交所可以单独解决。

  对於近日A股市场暴跌,朱从玖认为是市场调整,但难以解释是否有不正常情况出现。对於内地股市大跌,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四川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亦有其一套理

论,他指出,内地股市曾出现一段较长的熊市,投资者曾深刻地体会到熊市带来的风险和压力。但最近一年中,中国股市特别好,大家都眉飞色舞,感觉非常兴奋。

  体现中国融入国际

  他说,多年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向好,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股市并没有反映中国经济整体走势,故相信,完成股改後,股市将真正成为中国经济「晴雨表」,不但反映中国经济发展,亦会在国际社会产生影响。他说,前几天中国股市大跌,国际资本市场也有同样走势,这说明中国经济日渐成长,对国际影响力愈来愈大,体现中国正在融入国际。

  自去年五月内地股市恢复发新股,及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多次高调表示欢迎海外上市国企回归後,不少大型H股都争相发行A股,令不少市场人士忧虑港交所吸引力减弱,甚至有传闻指中国证监会不鼓励大型国企境外上市,而去年九月起已再没有批出国企海外上市申请,但朱从玖说并未听到相关消息。

  对於目前部分A股与H股价差过大问题,他认为,沪港两地属於不同市场,而同股同权并不应表现在股价这一方面。但他承认,对两地价差问题上交所给予关注,并注意到香港市场有两地应建立互动套利机制的呼声,不过由於内地外管等原因,采取何种方式建立该机制,是相当复杂的问题。

  上交所关注价差情况

  朱从玖表示,目前技术上实现内地股市与香港市场的套利交易并不困难,关键是清算、外汇及资本流动等问题不能单凭上交所的力量解决,亦非上交所能考虑的事情。虽然港府「十一五行动纲领」及港交所数次提出要与上交所合作,但他就指目前暂未与香港讨论有关问题,合作与否尚在观察。

  内地去年亦指要推出股指期货,朱从玖再次肯定了股指期货对内地股市具有正面的作用,他坦言,由於监管层担忧股指期货一经推出就会大幅飙升,故相当审慎。

行情震荡 如何年报掘金

年报中的两类信息尤其值得投资者关注。

  一类是上市公司重大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它是影响上市公司成长性的重要因素。例如:焦作万方2007年计划生产铝产品28.1万吨,这一产量比2006年实际产量增长了23.63%,使公司07年盈利预期乐观。

  另一类重要信息便是有关资本运作情况的。近来,整体上市、资产置换等资本运作已成为市场热点,而且很可能持续升温。年报中,一些公司对此类事项也作了说明。

  仔细阅读年报,投资者还可以对各上市公司面临的机遇和困难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有选择的投资。

  2006年业绩增长已成定局。投资者可以关注几类公司

  1.已经公告业绩预增预盈的白马股。其中包含金融、地产、消费、汽车、机械制造、有色金属等主流板块中的绩优品种。但就每股收益这项指标而言,少数ST公司也凭借资产重组搭上了绩优股班车。但这类公司中有些公司的盈利基础尚不牢固,持续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都有待进一步考验。

  2.短期大盘的热点是整体上市和低价股补涨。短线谨慎参与。

  3.公司准备送股方案实行高送配的个股,投资者可以用短线的态度参与这些股的炒作。

  4.随着新会计准则实施,一些上市公司资产进行重估,对他们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有望明显提高,对股价也是强力支撑。如有色金属、港口运输和电力等行业的个股。

  相信随着税率改革,上市公司的缴税费用会有下降,这更加大了公司的业绩增长。

  5.高分红的上市公司比较容易受到大资金青睐,在正式分红之前也可能出现主力资金的快速抢筹而诱发股价的大幅飙升,可以适当关注。

  随着年报陆续披露,我们看到上市公司业绩增长的同时要把握机会。在2007年整体牛市尚未改变的形势下,年报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投资机会。 财务指标综合搭配分析
企业的经营盈利能力主要反映企业经营业务创造利润的能力。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有很多,但是单一指标的分析,往往使投资者对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判定处于一个模糊的状态。在这里,我们通过介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财务指标之间的联动关系,来评价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和未来获利能力,从而为投资者了解企业的经营现状提供一个清晰的分析思路。

  1、负债经营率与利润增长率的综合搭配分析
  
  负债经营率=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它反映企业资金来源结构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它反映了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值。
  
  我们将上述指标结合考虑,可以综合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增长潜力。如果两者同时增长,说明企业虽然加大了外部资金的投入,增加了一定的风险,但同时企业合理利用了资金,利润也有所提高,其举债经营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利润,说明举债措施是对的。如果同时下降,说明企业在缩小负债规模的同时也缩减了盈利水平,其盈利潜力受到制约。
  
  2、流动负债率、流动资产率、利润增长率的综合搭配分析
  
  流动负债率=流动负债/资产,流动资产率=流动资产/资产,利润增长率=(本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上期净利润
  
  我们将上述指标结合考虑看企业的盈利前景。如果三个指标同时提高,说明企业扩大生产经营业务,增加了生产,也扩大了利润;如果流动负债率提高而流动资产率降低,但利润率提高,说明企业的产品销售很好,供不应求,经营形势依然保持良好的局面;如果流动负债率提高,流动资产率降低,利润率降低了,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势恶化,企业将发生资金困难;如果流动负债率和流动资产率、利润率同时下降,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业务正在萎缩,企业的盈利前景非常不乐观。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通过将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进行关联搭配分析后,如果显示企业的盈利能力都在减弱,那么该企业的盈利能力的潜力值得我们商榷,投资者应该谨慎对待。
  
  案例分析
  
  我们先利用禾银上市公司分析系统,运用第一种方法举例分析。以华天酒店 000428 2002年12月31日数据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的负债经营率由2001年年末的1.59%上升到2002年年末的11.77%,但利润增长率为-19.8%,呈下降趋势,说明企业的举债并未给企业带来预期的报酬。
  
  再用第二种方法举例分析,仍以华天酒店为例,我们分析流动负债率、流动资产率、利润增长率三者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指标名称   2001年  2002年  增长率
  流动负债率  35.8%   27%   -25% ↓
  流动资产率  32% 22%      -31% ↓
  利润增长率           -19.8% ↓
  
  我们看到,三个指标同时呈下降趋势,说明企业的盈利能力随着生产经营业务的萎缩而逐渐变弱。  公司估值法:没有最佳只有最适用

公司估值方法是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的重要利器,在“基本面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 基本逻辑下,通过比较公司估值方法得出的公司理论股票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异, 从而指导投资者具体投资行为。

  公司估值方法主要分两大类,一类为相对估值法,特点是主要采用乘数方法,较为简便,如PE估值法、PB估值法、PEG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另一类为绝对估值法,特点是主要采用折现方法,较为复杂,如现金流量折现方法、期权定价方法等。

  相对估值法与“五朵金花”

  相对估值法因其简单易懂,便于计算而被广泛使用。但事实上每一种相对估值法都有其一定的应用范围,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上市公司。目前,多种相对估值存在着被乱用和被滥用以及被浅薄化的情况,以下就以最为常用的PE法为例说明一二。

  一般的理解,P/E值越低,公司越有投资价值。因此在P/E值较低时介入,较高时抛出是比较符合投资逻辑的。但事实上,由于认为2004年底“五朵金花”P/E值较低,公司具有投资价值而介入的投资者,目前“亏损累累”在所难免。相反,“反P/E”法操作的投资者平均收益却颇丰,即在2001年底P/E值较高时介入“五朵金花”的投资者,在2004年底P/E值较低前抛出。那么,原因何在?其实很简单,原因就在于PE法并不适用于“五朵金花”一类的具有强烈行业周期性的上市公司。

  另一方面,大多数投资者只是关心PE值本身变化以及与历史值的比较,PE估值法的逻辑被严重浅薄化。逻辑上,PE估值法下,绝对合理股价P=EPSP/E;股价决定于EPS与合理P/E值的积。在其它条件不变下,EPS预估成长率越高,合理P/E值就会越高,绝对合理股价就会出现上涨;高EPS成长股享有高的合理P/E 低成长股享有低的合理P/E。因此,当EPS实际成长率低于预期时(被乘数变小),合理P/E值下降(乘数变小),乘数效应下的双重打击小,股价出现重挫,反之同理。当公司实际成长率高于或低于预期时,股价出现暴涨或暴跌时,投资者往往会大喊“涨(跌)得让人看不懂”或“不至于涨(跌)那么多吧”。其实不奇怪,PE估值法的乘数效应在起作用而已。

  冗美的绝对估值法

  绝对估值法(折现方法)几乎同时与相对估值法引入中国,但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地位,绝对估值法一直被认为是“理论虽完美,但实用性不佳”,主要因为:(1)中国上市公司相关的基础数据比较缺乏,取得准确的模型参数比较困难。不可信的数据进入模型后,得到合理性不佳的结果,进而对绝对估值法模型本身产生信心动摇与怀疑;(2)中国上市公司的流通股不到总股本1/3,与产生于发达国家的估值模型中全流通的基本假设不符。

  不过,2004年以来绝对估值法边缘化的地位得到极大改善,主要因为:中国股市行业结构主体工业类的上游行业,特别是能源与原材料,周期性极强。2004年5月以来的宏观调控使原有的周期性景气上升期间广泛使用的“TOP-DOWN”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分析—行业景气判断—龙头公司盈利预测)的重要性下降;而在周期性景气下降,用传统相对估值法评价方法无法解释公司股价与内在价值的严重背离的背景下,“细分行业、精选个股”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上升,公司绝对估值法开始渐渐浮上台面。

  尤其是2005年以来,中国股权分置问题开始分步骤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解决后,未来全流通背景下的中国上市公司价值通过绝对估值法来估计价值的可靠性上升,进一步推动了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对绝对估值法的关注。

  绝对估值法中,DDM模型为最基础的模型,目前最主流的DCF法也大量借鉴了DDM的一些逻辑和计算方法。理论上,当公司自由现金流全部用于股息支付时,DCF模型与DDM模型并无本质区别;但事实上,无论在分红率较低的中国还是在分红率较高的美国,股息都不可能等同于公司自由现金流,原因有四:(1)稳定性要求,公司不确定未来是否有能力支付高股息;(2)未来继续来投资的需要,公司预计未来存在可能的资本支出,保留现金以消除融资的不便与昂贵;(3)税收因素,国外实行较高累进制的的资本利得税或个人所得税;(4)信号特征,市场普遍存在“公司股息上升,前景可看高一线;股息下降,表明公司前景看淡”的看法。中国上市公司分红比例不高,分红的比例与数量不具有稳定性,短期内该局面也难以改善,DDM模型在中国基本不适用。

  目前最广泛使用的DCF估值法提供一个严谨的分析框架系统地考虑影响公司价值的每一个因素最终评估一个公司的投资价值。DCF估值法与DDM的本质区别是,DCF估值法用自由现金流替代股利。公司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 for the firm )为美国学者拉巴波特提出,基本概念为公司产生的、在满足了再投资需求之后剩余的、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前提下的、可供公司资本供应者(即各种利益要求人,包括股东、债权人)分配的现金。

  硬币双面 两法合宜

  笔者认为,相对估值法和绝对估值法为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不同的估值方法适用于不同行业、不同财务状况的公司,对于不同公司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谨慎择取不同估值方法。多种相对法估值和至少一种绝对法估值模型估值(以DCF为主)结合使用可能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例如:高速公路上市公司,注重稳定性,首选DCF方法,次选EV/EBITDA;生物医药及网络软件开发上市公司,注重成长性,首选PEG方法,次选P/B、EV/EBITDA;房地产及商业及酒店业上市公司,注重资产(地产等)帐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差异可能给公司带来的或有收益,应采用RNAV法与PE法相结合的方法;资源类上市公司,除关注产量外,还应关注矿藏资源的拥有情况,应采用期权定价(Black-Scholes)模型模型。

  在目前周期性行业(股市主体)景气下降的背景下,投资者应加强对绝对估值法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相对法和绝对法结合使用,使投资者分析公司的基本面时既考虑当前公司的财务状况、产品结构、业务结构又考虑未来行业的发展和公司的战略,了解公司未来的连续价值,从而对公司形成全面的认识,作出更理性的投资判断。  沿着政策导向寻黑马
 把握住新政策的导向,就能抓住后期二级市场的新机会。历史上“5·19”行情、“6·24”行情都是在政策推动下产生的,而板块和个股的战机也蕴涵在新政策之中,从政策面寻找黑马也就成为我国证券市场中比较独特的选股思路。


  以钢铁板块为例,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了《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标志着钢铁“新政”正式拉开帷幕,为钢铁股反弹注入了新的活力。实行新政策后,要综合考虑市场分布、矿产资源、能源、水资源、交通运输、环境容量和利用国外资源等条件,依托有条件的现有企业,结合兼并、搬迁,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进行改造和扩建。也就是说,部分地处中心城市的钢铁厂面临搬迁,大规模重组兼并将为钢铁股提供丰富的炒作题材。而由于大城市地价往往高于搬迁目的地区的地产价格,部分钢铁上市公司将获得可观的收益,股价活跃程度也大大提高。如从北京市区搬迁的首钢股份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在钢铁新政策中,对外资控股的限制最为市场所关注。但是,除了控股一条路之外,外资还有合作、收购项目股权等多种途径,在新政实施后,钢铁行业的外资并购更有可能出现“曲径通幽”的局面。从规模上看,很多外商目前都已达到了新政策规定的条件,而浦项、新日铁、阿塞洛、蒂森克虏伯、米塔尔等国际著名钢铁企业都已经进入中国。而一些规模较小、重组要求迫切的公司如大冶特钢等等,外资运作的力度可能会加大,其二级市场股性也将呈现反复活跃态势,其投资思路值得我们借鉴。

投资者怎知道何时卖出股票

选择有潜力的股票、把握最佳的股票买入价格固然重要;但是股票卖出的时机可能是投资盈利最为关键的一环。没有把握住卖出的时机,你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有可能成为“无用功”。

  买的好不如卖的好

  “10只绝对不能错过的股票。”

  “5只在未来10年最值得持有的股票。”

  投资者经常能看到这类投资建议。这些投资建议都在强调买入股票。当今的投资世界倾向于更关注买入而不是卖出股票。很显然,知道该买入哪只股票的确很重要。

  然而,笔者认为,何时卖出股票对投资者而言是最大的挑战之一。人性的弱点决定大部分投资者会卖出表现好的股票以锁定利润并避免账面利润蒸发。可经常发生的情况却是表现好的股票在我们卖出后继续表现良好。另一方面,大部分投资者会继续持有表现差的股票以避免承受损失和避免承认做了错误的投资决策。我们总结了一些股票卖出的原则以减少人性对我们做出卖出决策的影响。如果遵循了以下四条原则,就很有可能改善你的投资结果。

  当以下几种情况发生时,卖出股票是一个很好的主意:

  1. 股票达到卖出的目标价位

  有时股票市场对短期事件反应过度,这就给了你机会去获得好的投资机会。几乎每一家好公司都有被市场严重低估的时候。同理,几乎每一家好公司都有被市场严重高估的时候,股价远超出其实际价值,这种情况在挑战者对公司前景过于乐观时发生。如果你刚好持有这类被市场严重高估的股票,那么你就应该考虑减少你在那只股票上的仓位以实现部分利润。比如说上海汽车
(600104),在经历了2003年汽车行业井喷后,大部分投资者认为2004年汽车行业将继续高速增长,与此同时上海汽车的股价在2003年股价翻倍的基础上也被继续看好,可最终结果是2004年国内汽车行业仅为低速增长,而且利润率大幅下降,因此上海汽车的股价在2004年也惨遭腰斩。

  2. 公司基本面恶化

  一旦注意到公司的基本面开始恶化,你可能希望卖出该股票。通过分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你可以得知公司基本面是否恶化。上升的负债水平、上升的库存和应收账款比收入上升更快,以上是判断公司的效率开始恶化的3个常用预警信号。如南开戈德(000537),主营收入由2002末的2.22亿元下降到2003年末的0.98亿元,而应收账款仍然由2002末的2768万元上升到2003年末的2958万元,这就表明公司的基本面已经严重恶化。投资者如果继续持有该股票,可能会遭受更大的损失。下面还列举了一些其它的公司基本面开始恶化的预警信号:

  *降低的股东权益回报率

  *下降的利润率

  *市场份额收缩

  *不明智的并购

  *意想不到的管理层变更

  3.错误买入的股票

  无论你在股票研究方面花多少精力,你都有可能会犯错。即使像巴菲特和彼得林奇这样伟大的投资者都犯过投资错误。当买入一只股票后,你有可能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比如说有问题的关联交易、变更的会计方法和下降的竞争优势等等。如果在购买这只股票后发现了类似的问题,你就应该考虑卖出,即使卖出意味着损失。明智的止损,寻找更好的投资机会远优于继续持有一只注定会表现不佳的股票。比如说实达集团(600734),从2000年开始由于电脑行业竞争的加剧,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下降,股价从2000年开始到现在已经下跌超过80%,远超市场平均跌幅。

  4.实施投资组合的再平衡

  牛市的时候,由于几乎所有的股票都上涨,投资者经常习惯于忽略公司的基本面。通常只有到了熊市的时候,投资者才会认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有些股票即使在熊市也能上涨。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公司能承受住经济的下降周期,但是没有竞争力的公司在市场变差的时候会下降更多。比如说青岛啤酒
(600600),作为中国啤酒行业第一品牌,从2001年中到目前,上证综指下跌了一半,而它的股价几乎没有下跌。这就是为何你应该时刻保证在你的组合里用高质量的股票替换低质量的股票。

  当一只股票上涨到占你的组合很大比重的时候,你也许会考虑卖出一部分该股票以获得利润。如果一只股票在过往只占你投资组合的20%,但它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股价翻倍,而你组合内的其它股票价格变化不大,那这只股票现在占你组合的近40%的比例。这样的话,你目前组合的表现就太过于依赖一只股票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考虑卖出一部分该股票以实施投资组合的再平衡。 如何认识系统风险
证券市场系统风险又称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和变化导致股市上所有股票价格的下跌,从而给股票持有人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在虚假陈述案件中,投资者在受到虚假陈述行为侵权的同时,也可能遭受到其他风险。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下称《1·9规定》)第19条规定:被告举证证明原告具有以下情形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虚假陈述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四)损失或者部分损失是由证券市场系统风险等其他因素所导致。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本条规定的核心部分在于由被告即虚假陈述行为人承担系统风险存在的举证责任。被告如以证券市场存在系统风险进行抗辩,就要承担严格的举证责任,其首先应当举证造成系统风险发生的事由存在,再举证是因该事由导致了投资者的损失。

 
 证券市场系统风险的构成,投资者的损失是否由证券市场系统风险或其他因素导致,证券市场系统风险如何度量,证券市场系统风险造成原告的损失如何剔除,都是司法实践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任凭被告假以证券市场系统风险提出抗辩,则证券维权无从谈起。


  诚然,证券市场系统风险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但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因素起主要作用。2003年初,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九条)更是强调要加强法制和诚信建设,提高资本市场监管水平,并要通过实施有效的市场监管,努力提高市场的公正性、透明度和效率,降低市场系统风险,保障市场参与者的合法权益。这也表明,上市公司虚假陈述引发的诚信危机恰恰是证券市场系统风险的最主要因素。


  虽然,《1·9规定》第19条第4项并未规定以指数作为衡量证券市场系统风险的标准,即对证券市场系统风险如何度量,最高人民法院没有作出规定。一般来说,证券市场系统风险是可以用指数来体现的,但必须以证券市场股票全流通为前提。由于我国证券市场所独具的中国特色,有占总股本2/3的国有股、法人股不流通,证券交易所在编制指数时,将非流通股也计入指数权重,导致指数失真。目前上海和深圳的证券交易所各自编制的几大指数在走势上也有差异,究竟哪一个指数更能代表整个证券市场,长期以来没有定论。既然要体现的是全国统一的证券市场及其系统风险,就不能用某地的某一种指数来度量。因此,在权威机构未编制出更加科学合理并符合客观真实的全国统一的指数体系之前,用任何一种证券交易指数度量证券市场系统风险,都是不准确的。


  在虚假陈述行为人承担严格举证责任基础上,并且有了客观真实体现证券市场的指数体系后,才能正确剔除证券市场系统风险中其他因素造成的投资者损失。具体操作中,还要根据有权机关的权威认定,并结合各种因素不同作用的来科学区分。


  在证券民事赔偿诉讼中,依法认定投资者损失与虚假陈述之间有因果关系,有利于净化证券市场,有利于恢复投资者信心。用某一指数简单加减乘除,以所谓的证券市场系统风险来认定虚假陈述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不仅没有法律依据,而且对证券民事赔偿制度也是十分有害的。

市盈率和股票价格的关系

市盈率又称股份收益比率或本益比,是股票市价与其每股收益的比值,计算公式是: 
市盈率:当前每股市场价格/每股税后利润


市盈率是衡量股价高低和企业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市盈率把股价和企业盈利能力结合起来,其水平高低更真实地反映了股票价格的高低。例如,股价同为50元的两只股票,其每股收益分别为5元和1元,则其市盈率分别是10倍和50倍,也就是说具当前的实际价格水平相差5倍。若企业盈利能力不变,这说明投资者以同样50元价格购买的两种股票,要分别在10年和50年以后才能从企业盈利中收回投资。但是,由于企业的盈利能力是会不断改变的,投资者购买股票更看重企业的未来。因此,一些发展前景很好的公司即使当前的市盈率较高,投资者也愿意去购买。预期的利润增长率高的公司,其股票的市盈率也会比较高。例如,对两家上年每股盈利同为1元的公司来讲,如果A公司今后每年保持20%的利润增长率,B公司每年只能保持10%的增长率,那么到第十年时A公司的每股盈利将达到6.2元,B公司只有2.6元,因此A公司当前的市盈率必然应当高于B公司。投资者若以同样价格购买这家公司股票,对A公司的投资能更早地收回。


为了反映不同市场或者不同行业股票的价格水平,也可以计算出每个市场的整体市盈率或者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具体计算方法是用全部上市公司的市价总值除以全部上市公司的税后利润总额,即可得出这些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


影响一个市场整体市盈率水平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有两个,即该市场所处地区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市场利率水平。一般而言新兴证券市场中的上市公司普遍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利润增长率比较高,因此,新兴证券市场的整体市盈率水平会比成熟证券市场的市盈率水平高。欧美等发达国家股市的市盈率一般保持在15~20倍左右。而亚洲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股市正常情况下的市盈率在30倍左右。另一方面,市盈率的倒数相当于股市投资的预期利润率。因此,由于社会资金追求平均利润率的作用,一国证券市场的合理市盈率水平还与其市场利率水平有倒数关系。  股市入门指导: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怎么读?

 一、阅读了解

 
首先是阅读财务报表。仔细阅读会计报表的各个项目。在阅读时应该注意以下内容:一是金额较大和变动幅度较大的项目,了解其影响;二要了解公司控股股东的情况,以及公司所属子公司的情况,了解控股股东的控股比率、上市公司对控股股东的重要性、控股股东所拥有的其他资产,以及控股股东的财务状况等;三是对关联方之间的各类交易做详细的了解和分析。

  阅读财务报表时应重点关注以下项目:

  1、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的增减关系。如果是对同一单位的同一笔金额由应收账款调整到其他应收款,则表明有操纵利润的可能。

  2、应收账款与长期投资的增减关系。如果对一个单位的应收账款减少而产生了对该单位的长期投资增加,且增减金额接近,则表明存在利润操纵的可能。

  3、待摊费用与待处理财产损失的数额。如果待摊费用与待处理财产损失数额较大,有可能存在拖延费用列入损益表的问题。

  4、借款、其他应收款与财务费用的比较。如果公司有对关联单位的大额其他应付款,同时财务费用较低,说明有利润关联单位降低财务费用的可能。

  二、分析财务指标

  当我们对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有了初步判断,认为其并不存在重大造假行为,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以求得出可靠结论。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企业的偿债能力与获利能力是分析的核心指标。

  (一)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偿债能力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包括偿还短期和中长期债务的能力。

  一般而言,企业债务偿付的压力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一般性债务本息的偿还,如各种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和各种短期结算债务等;二是具有刚性的各种应付税款,企业必须偿付。不是所有的债务都对企业直接构成压力,对企业债务清偿真正有压力的是那些即期到期的债务,而不包括那些尚未到期的部分。企业能否清偿到期债务是建立在足够资产或资本基础之上,要有足够的现金流入量为保证。偿债能力是债权人最为关心的,鉴于对企业安全性的考虑,也越来越受到股东和投资者的普遍关注。

  企业偿债能力低,不仅说明企业资金周转不灵,难以偿还到期应付的债务,甚至预示着企业面临破产危险。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这项比率是评价企业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能力的指标,说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可以用作支付保证。

  一般认为,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流动比率为2:1是比较合适的比率。这是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大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这样,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才会有保证。流动比率过低,企业可能面临清偿到期债务的困难;流动比率过高,表明企业持有不能盈利的闭置的流动资产,企业资产利用率低下,管理松懈,资金浪费,同时表明企业过于保守,没有充分使用目前的借款能力。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100%

  由于流动资产中存货的变现速度最慢,或由于某种原因部分存货可能已报废还没做处理或部分存货已抵押给某债权人。另外,存货估价还存在着成本与合理市价相差悬殊的因素,因此,把存货从流动资产总额中减去而计算出的速动比率,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更加令人可信。

  一般认为,1:1的速动比率被认为是合理的,它说明企业每1元流动负债有1元的速动资产(即有现款或近似现款的资产)做保证。如果速动比率偏高,说明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偿还短期债务,同时也表示企业有较多的不能盈利的现款和应收账款,企业就失去了收益的机会。如偏低,则企业将依赖出售存货或举新债来偿还到期的债务,这就可能造成急需出售存货带来的削价损失或举新债形成的利息负担。但这仅是一般的看法,因为行业不同,速动比率会有很大差别。

  3、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资产负债率反映在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也可以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这个指标反映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占全部资本的比例。这个指标也被称为举债经营比率。从股东的立场来看,在全部资本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时,负债比例越大越好,否则相反。

  4、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100%

  该指标反映由债权人提供的资本与股东提供的资本的相对关系,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

  一般来说,股东资本大于借入资本较好,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从股东来看,在通货膨胀加剧时期,企业多借债可以把损失和风险转嫁给债权人;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多借债可以获取额外的利润。经济萎缩时期,少借债可以减少利息和财务风险。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该指标同时也表明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股东权益保障的程度,或者说是企业清算时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

  (二)企业获利能力分析

  利润是投资者获取投资收益重要保障。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很多,通常从生产经营业务获利能力、资产获利能力进行分析。

  1、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业务收入×100%

  作为考核公司获利能力的指标,营业利润率比营业毛利率更趋于全面。理由是:其一,它不仅考核主营业务的获利能力,而且考核附营业务的获利能力。其二,营业利润率不仅反映全部收入与和其直接相关的成本、费用之间的关系,还将期间费用从收入中扣减。期间费用中,大部分项目是属于维持公司一定时期生产经营能力所必须发生的固定性费用,必须从当期收入中全部抵补,公司的全部业务收入只有抵扣了营业成本和全部期间费用后,所剩余的部分才能构成公司稳定、可靠的获利能力。

  2、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金总额×100%

  这项比率是衡量企业资本金获利能力的指标。资本金利润率提高,所有者的投资收益和国家所得税就增加。利用基准资本金利润率作为衡量资本收益率的基本标准。基准利润率应根据有关条件测定,一般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相当于同期市场贷款利率,这是最低的投资回报。二是,风险费用率。若实际资本利润率低于基准利润率,就是危险的信号,表明获利能力严重不足。

  3、经营指数=经营现金流量÷净利润×100%

  经营指数反映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关系,说明公司每一元净利润中有多少实际收到了现金。

  一般情况下,比率越大,企业盈利质量越高。如果比率小于1,说明本期净利润中存在尚未实现现金的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盈利,也可能发生现金短缺,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破产。怎样阅读现金流量表:看能力、盈利、效率
一看变现能力、二看实现盈利、三看投资效率

  如果把现金看作是企业日常运作的血液,那么现金流量表就好比验血报告。企业日常运作的好坏,从这份报告中可以有个初步判断。因为从其它财务报表中,投资者只能掌握公司现金的静态情况,而现金流量表却反映了企业现金流动的动态情况。投资者在研究现金流量表时,如果再参阅其它报表,那对公司的了解就会更为全面。一个公司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入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其支付股利、偿还债务的能力,还关系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投资者、债权人在关心上市公司的每股净资产、每股净收益等资本增值和盈利能力指标时,对公司的支付、偿债能力也会予以关注。盈利是公司获得现金净流入的根本源泉,而获得足够的现金则是公司创建优良经营业绩的有力支撑。

  阅读现金流量表,首先应了解现金的概念。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指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和现金等价物。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一般就是资产负债表上货币资金项目的内容。准确地说,则还应剔除那些不能随时动用的存款,如保证金专项存款等。现金等价物是指在资产负债表上短期投资项目中符合以下条件的投资:

 1、持有的期限短
 2、流动性强
 3、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
 4、价值变动风险很小

  在我国,现金等价物通常是指从购入日至到期日在3个月或3个月以内能转换为已知现金金额的债券投资。例如,公司在编制1998年中期现金流量表时,对于1998年6月1日购入1995年8月1日发行的期限为3年的国债,因购买时还有两个月到期,故该项短期投资可视为现金等价物。公司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其确认现金等价物的会计政策,并注意使前后各会计期确认现金等价物的标准保持一致。

  现金流量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反映企业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

每一种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又分别揭示流入、流出总额,使会计信息更具明晰性和有用性。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购销商品、提供和接受劳务、经营性租赁、交纳税款、支付劳动报酬、支付经营费用等活动形成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在权责发生制下,这些流入或流出的现金,其对应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不一定是本会计年度,但是一定是在本会计年度收到或付出。


例如收回以前年度销货款,预收以后年度销货款等。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其营销能力、收现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回避风险能力等相结合的综合体。由于商业信用的大量存在,营业收入与现金流入可能存在较大差异,能否真正实现收益,还取决于公司的收现能力。了解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助于分析公司的收现能力
,从而全面评价其经济活动成效。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分配利润、发行债券、向银行贷款、偿还债务等收到和付出的现金。其中,偿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公司用现金支付的全部借款利息、债券利息,而不管借款的用途如何,利息的开支渠道如何,不仅包括计入损益的利息支出,而且还包括计入在建工程的利息支出。因此该项目比损益表中的财务费用更能全面地反映公司偿付利息的负担。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购建和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以及取得和收回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各种股权与债权投资等收到和付出的现金。其中,分得股利或利润、取得债券利息收入而流入的现金,是以实际收到为准,而不是以权益归属或取得收款权为准的。这与利润表中确认投资收益的标准不同。例如,某上市公司投资的子公司本年度实现净利润500万元。该上市公司拥有其80%的股权,按权益法应确认本年度有投资收益400万元。但子公司利润不一定立即分配,而且不可能全部分完(要按规定提取盈余公积)。如果该子公司当年利润暂不分配付讫,就没有相应的现金流入该上市公司。该上市公司当然也就不能在当年的现金流量表中将此项投资收益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反映。公司投资活动中发生的各项现金流出,往往反映了其为拓展经营所作的努力,可以从中大致了解公司的投资方向,一个公司从经营活动、筹资活动中获得现金是为了今后发展创造条件。现金不流出,是不能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的。投资活动一般较少发生一次性大量的现金流入,而发生大量现金流出,导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出现负数往往是正常的,这是为公司的长远利益,为以后能有较高的盈利水平和稳定的现金流入打基础的。当然错误的投资决策也会使事与愿违。所以特别要求投资的项目能如期产生经济效益和现金流入。

  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利润表的净利润往往不等,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影响利润的事项不一定同时发生现金流入、流出。
  有些收入,增加利润但未发生现金流入。例如,一家公司本期的营业收入有8亿多元,而本期新增应收帐款却有7亿多元,这种增加收入及利润但未发生现金流入的事项,是造成两者产生差异的原因之一。有的上市公司对应收帐款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未及时做好应收货款及劳务款项的催收与结算工作,也有的上市公司依靠关联方交易支撑其经营业绩,而关联方资金又迟迟不到位。这些情况造成的后果,都会在现金流量表中有所体现,甚至使公司经营活动几乎没有多少现金流入,但经营总要支付费用、购买物资、交纳税金,发生大量现金流出,从而使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出现负数,使公司的资金周转发生困难。应收帐款迟迟不能收回,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了所确认收入的风险问题。有些成本费用,减少利润但并未伴随现金流出。例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只是按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要求将这些资产的取得成本,在使用它们的受益期间合理分摊,并不需要付出现金。

  2、由于对现金流量分类的需要。
  净利润总括反映公司经营、投资及筹资三大活动的财务成果,而现金流量表上则需要分别反映经营、投资及筹资各项活动的现金流量。例如,支付经营活动借款利息,既减少利润又发生现金流出,但在现金流量表中将其作为筹资活动中现金流出列示,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反映。又如,转让短期债券投资取得净收益,既增加利润又发生现金流入,但在现金流量表中将其作为投资活动中现金流入列示,不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反映。

  上述两点是使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其实也是现金流量表附注中要求披露的内容。利润表列示了公司一定时期实现的净利润,但未揭示其与现金流量的关系,资产负债表提供了公司货币资金期末与期初的增减变化,但未揭示其变化的原因。现金流量表如同桥梁沟通了上述两表的会计信息,使上市公司的对外会计报表体系进一步完善,向投资者与债权人提供更全面、有用的信息。 如何使用净利润增长率优选黑马股

在用基本面分析选择高成长型个股时,在国外的教科书上一般用每股收益增长率作为参考指标。而由于我国的上市公司总股本经常发生变化,因此每股收益作为判断标准就不准确了。用净利润增长率来判断公司的成长性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之一。在使用净利润增长率判断公司的成长性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主营业务收入,也称基本业务收入,指公司在其主要业务或主体业务活动中所取得的营业收入。它在公司的营业收入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直接影响着公司的经济利益。因此一般情况下净利润增长率和主营业务增长率会保持正相关性,可是因为一些公司在投资收益,特别是证券投资收益中获利较多的时候,你会看到净利润增长很快,但是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很低。这样的情况出现并不代表该公司有很好的成长预期,因为它的投资收益有多长的持久性无法预测。



例如G海虹(000503)06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1161%,但是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却为-18%。查看06年第一季度季报你会发现05年同期投资收益为-2,237,841.46元,而06年第一季度投资收益为124,004,720.74元,由此使净利润相对05年同期有了大幅度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是没有延续的。



因此,我们在选择成长性个股的时候,在关注净利润增长率的同时,主营业务的同期增长率应该保持一致的步伐,最好是略微高一点。

二、净利润年增长率


因为我们寻找的是成长性最好的个股,因此操作的预期周期应该以一年以上的时间为宜。所以在用净利润增长率时,精良的使用净利润年增长率。这样可以很好的排除掉一些周期性行业的季度净利润变化幅度较大的问题。房地产、百货商业等行业都是季度性行业,它在销售淡季或者财务回收淡季,季度净利润都极低,净利润增长率环比可能都是负数。因此,用净利润年增长率来进行纵向或者行业横向比较才有意义。



以G先锋(600246)为例,该公司0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3,090,190.03元,但是05年年报显示净利润为40,402,920.94元。04年净利润为34,307,300.00元,而04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670,026.01元。因为房地产行业的资金回笼都集中在第四季度,所以如果仅仅用净利润季增长率去做纵向比较,你会发现该股没有连续稳定的净利润增长率,不具备成长性。但是你如果使用净利润年增长率做纵向比较,你会发现这是一支成长性极好的个股:连续5年15%以上的年净利润增长率。



所以在使用净利润增长率时,净利润计算周期的选择很关键。一般公司的周期选择建议用年净利润作为基准,至少三年的连续纵向比较才能比较好地反映该公司的连续盈利能力,用它来判断公司的成长性时比较准确。


三、净利润季增长率


使用净利润季增长率一般会在两种情况下比较合适,一是公司的刚上市,可能没有连续三年的财报可供参考时使用,用环比净利润季增长率判断公司是否具有高成长性;二是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时候,还没有出现连续三年的净利润正增长时,使用净利润季增长的同比和环比来判断是否该公司将具备高成长性特征。



想做到先知先觉,你就必须在上市公司成为众所周知的蓝筹股(即所谓的白马股)之前认识到该公司在未来会具备高成长性。因此在某些时候使用净利润季增长率也是可行的选择。例如G天威(600550),在01年到02年净利润年增长率为负,02年到03年净利润年增长率为正,01年到03年的平均净利润年增长率还是为负。到04年前没有出现连续三年的净利润年增长率稳定增长。但是我们在来看03年到04年的净利润季增长率时发现,04年的净利润季增长率同比和环比都在15%以上,因此我们可以判断该股在04年可能刚刚进入高成长期。后期该公司在04年的年报和05年的年报都证实了这个观点的正确性,该公司股价的走势也应证了这个判断。


四、偶发性变动


有的时候,上市公司的年净利润或者季净利润会出现突然的变化,比如说突然增加,然后又回到原来的增长轨道。这样的偶发性变动应该在我们的净利润增长率计算中删除掉。前面提到的G海虹(000503)就是这样的情况。这样的变化不能成为计算连续增长率的依据,反而会产生偏差。

季报选股五项原则

随着月底的临近,上市公司的季报将大规模地出台,而2004年的业绩好坏基本上可以在第三季度报告中就能得到体现。因此,通过在已经公布季报的上市公司中完全可以找到未来行情的潜力品种。


  选股标准:

  第一,公司所属行业景气度相对较高,或者公司中期存在新的利润增长点。

  第二,业绩优良,第三季度每股收益至少应该在0.1元以上。

  第三,价格相对较低,每股价格在4-15之间。我们并不是完全否定这些价格以外的股票没有中期潜力,而是就目前市场情况看,股价超过15元的股票要么前期涨幅已经偏大需要调整,要么价格还有高估可能;另一方面,股价低于4元的股票则多数为业绩较差或者成长性较低的。


  第四,技术上看,中线趋势向上或者底部形态明显。我们不排除有一些潜力股早已经被机构相中,因此股价已有所反应,比如煤炭股、海运股等,这些股票早已经走出了中期上扬行情,但因为行业和公司仍具备中期潜力,股价也尚未被严重高估,因此我们仍应该把它们纳入潜力股之列。另外,有一些潜力股可能因为现在业绩尚不属于优良范围,但成长性在已经体现,因此股价相对偏低,底部形态逐渐形成,这都反应出有主力在积极建仓。但有一点必须注意,那就是,在本次大盘二次探底过程中,股价不应该有创新低的情况,否则它就不是底部。



  第五,特别选择标准,有部分股票可能因为宏观调控或者石油涨价或者其他非经营性原因,导致业绩成长性下降,并且招致投资者无情抛弃,股价严重超跌。由于市场的非理性的存在,我们经常说股价被高估的情况,但证券市场中也经常有被低估的情况。由于宏观调控和石油涨价,我们不排除市场有过分夸大负面影响的可能,一些本身业绩比较优良的板块和股票在大盘调整当中遭到了投资者无情的抛弃,股价受到严重低估,这最终会形成新的一次投资机会。比如部分汽车股、钢铁股以及银行股,它们应该是我们市场当中市盈率最低的板块,但股价已经下跌50%以上,平均股价仅有5元左右。依据市场涨跌的自然规律,也不排除严重超卖的绩优股未来会有一次重新获得新生的机会。


  依据以上标准,我们选出以下个股供投资者参考:中金黄金、武汉中百、沪东重机、好当家、申能股份、华联超市、中海发展、华银电力、上海电力、白云机场、惠泉啤酒、丽珠集团、峨眉山、开滦股份、北新建材、沈阳化工、沈阳机床、天威保变、国电南瑞、天地科技、山东海化、丰原生化、北大荒等。


  操作中注意几个要点:第一,周K线上出现连续上涨30%以上时,不追涨,回落至30日均线分批买入;第二,强势股在10日均线处逢低吸纳;第三,买入持有等待拉升,波段操作。

财务核算不实,影响和调节利润的几个方面


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核算可以说水份比较大,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上市和融资时,还会有行政方面的干预,在企业获利较强时,企业为了少交所得税,会故意隐瞒部分利润,也有的公司是为了使后一年的利澜不会大起大落,有意将利润保留一部分,以便于以后要融资时用和以丰补欠的用途,在企业出现业绩下滑时,企业也会做假,采取虚增利润的做法,并且这些不容易从会计报表中洞察出来。企业的季报还会受到恶庄的指使,人为的调节季报,比如庄家要吸货和洗盘时,莫过于利用故意降低上市公司利润的方法,待业绩公告时再顺势一打压,筹码便揽入禳中,也有的是庄家为了出货,先将季报做成业绩大增,散户看好买进,年报一出,大大出乎投资者的意料,结果是没增长和负增长,有的是为了配股而把季报做得非常的完美,比如去年的南宁糖业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配股的钱一到手,业绩便大变脸,让投资者防不胜防,这些不是会计工作的灵活,而是公司的财务核算违反了权责发生制和收入费用配比的原则,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报表审计验证是通过公司的委托,收费方面有的还采用招投标的办法来选择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又是合伙制单位,其盈利性的目的直接影响了其会计报表的审计质量,所以有很多做假账的行为不容易被披露出来,这些做假账的花招我所知道的平时接触过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材料核算常出现的是计价方法的前后不同,违反了会计的一致性原则,有的原财料的盘盈盘亏挂帐在待处理财产损益科。对有的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计价的,经常会出现材料成本差异核算的错误,特别是在原材料进仓出仓频繁的公司更容易出现差错;


2、多年的应收帐款不清理,有的比较大宗的应收账款已多年收不回,形成一种呆账死账,而提取的坏帐准备金也不够这部分呆帐,形成潜在的风险;

3、部分不应挂帐的待摊费用长期挂帐,也可能出现摊销方法和金额上的错误;


4、固定资产的折旧计提错误,比如折旧年限、折旧方法的错误,有的企业业绩上不去,便以大修理的名义报停而少计提折旧,有的已完工投资使用的工程仍挂账在在建工程科目,时时不结转,不计提折旧。该使用加速折旧方法的高科技企业为了使报表好看而不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等等。


5、生产成本的核算方法有错,有的是月终车间领用的没有使用的原材料没用给财务部门红字冲账,利用生产成本来调节利润的方法是最为隐蔽的,一般审计都难以发现;


6、在建工程是最容易出现差错的,按照现行的财务规定,工程完工后三个月后的费用就不得计入在建工程,有的企业工程已完工交付使用,为了调增利润,将应计入财务费用的工程借款利息计入到基建财务的待摊投资科目,人为的调节企业利润;

7、各项计提的错误,有的是应计债券利息的错误,因为直接影响到利润;

8、合并报表的错误,有会计处理上的错误,也有上市公司就常出现涉及是否控股的子公司而出现核算方法的错误;


9、销售收入方面的错误,有的企业为了增加当年的利润做假账,虚开销售发票,第二年年初红字冲回;细的方面还有很多做假的方法;

10、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去也常用来调节企业利润,那些业绩突然暴增暴减的公司,有很大的一部分就出在这方面。

11、对外投资方面,的委托理财、有的用现金、财物等对外投资,但对外投资的风险非常的大,大多数是成了失败的投资。  如何判断上市公司资产的安全性

上市公司资产的安全性是公司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投资者选择投资该上市公司的必要条件之一。对上市公司进行基本面分析中体现上市公司资产安全性的主要方面就是分析上市公司偿债能力,所以一般情况下很多投资者(甚至是投资专家)总是将上市公司资产的安全性和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分析联系在一起,因为对上市公司资产的安全性威胁最大的是“财务失败”现象的发生,即上市公司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导致诉讼或破产。


  事实上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即便能够到期偿还债务不导致破产,却无力保障正常的生产运营,这也同样属于不安全。真正的安全应是在安排好到期财务负担的同时,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保持经营的正常进行。从根本上来讲安全性要求企业必须具有某一时点上的债务偿还能力即静态性,而这个偿还能力又是平时盈利以及现金流入的积累即动态性。如果上市公司无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入或盈利,很难想象它能长久生存而不出现危机。


  上市公司资产的安全性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和流动资产比率;二是短期流动性比较强,不至于影响盈利的稳定性。因此在分析上市公司资产的安全性时,应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上市公司资产的流动性越大,上市公司资产的安全性就越大。假如一个上市公司有500万元的资产,第一种情况是,资产全部为设备;另一种情况是70%的资产为实物资产,其他为各类金融资产。假想,有一天该公司资金发生周转困难,公司的资产中急需有一部分去兑现偿债时,哪一种情况更能迅速实现兑现呢?理所当然的是后一种情况。因为流动资产比固定资产的流动性大,而更重要的是有价证券便于到证券市场上出售,各种票据也容易到贴现市场上去贴现。许多公司倒闭,问题往往不在于公司资产额太小,而在于资金周转不过来,不能及时清偿债务。因此,资产的流动性就带来了资产的安全性问题。


  在流动性资产额与短期需要偿还的债务额之间,要有一个最低的比率。如果达不到这个比率,那么,或者是增加流动资产额,或者是减少短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额。我们把这个比率称为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衡量企业的流动资产在其短期债务到期前可以变现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表明企业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支付的保障。流动比率是评价企业偿债能力较为常用的比率。它可以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它要求企业的流动资产在清偿完流动负债以后,还有余力来应付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其他资金需要。从资产安全讲,此项比率越高越好,比率高说明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就强,资产安全性越大。从生产经营讲,此项比率不宜过高,比率过高说明公司的资金大量积压在持有的流动资产形态上,影响到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高速运转,影响资金使用效率。若比率过低,说明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低,影响公司筹资能力,势必影响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根据一般经验判定,流动比率应在200%以上,这样才能保证公司既有较强的偿债能力,又能保证公司生产经营顺利进行。在运用流动比率评价上市公司财务状况时,应注意到各行业的经营性质不同,营业周期不同,对资产流动性要求也不一样,因此200%的流动比率标准,并不是绝对的。


  另外稳定的每股现金流也是保障公司债务偿还能力的主要依据,每股现金流相当公司的血液,每股现金流越低,那么遭遇财务危机的可能就越大。


  其次,是流动性的资产中有两种资产形态,一种是存货,比如原材料、半成品等实物资产;另一种是速动资产。如上面讲到的证券等金融资产。显而易见,速动资产比存货更容易兑现,它的比重越大,资产流动性就越大。所以,拿速动资产与短期需偿还的债务额相比,就是速动比率。速动比率代表企业以速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综合能力。速动比率通常以(流动资产一存货)/流动负债表示,速动资产是指从流动资产中扣除变现速度最慢的存货等资产后,可以直接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那部分流动资产。但也有观点认为,应以(流动资产一待摊费用一存货一预付账款)/流动负债表示。这种观点比较稳健。由于流动资产中,存货变现能力较差;待摊费用是已经发生的支出,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分担的分摊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各项费用,根本没有变现能力;而预付账款意义与存货等同,因此,这三项不包括在速动资产之内。由此可见,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能表现一个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一般情况下,把两者确定为1:1是比较讲得通的。因为一份债务有一份速动资产来做保证,就不会发生问题。而且合适的速动比率可以保障公司在偿还债务的同时不会影响生产经营。

估值水平差异凸显结构性机会

近期,虽然有基金重仓股不时表现,如银行股在招商银行的带动下出现集体大幅上扬。但不可否认,市场表现最为出色的依然以主题投资类品种为主,在9月涨幅排行榜前列的个股均为市盈率高居不下的公司,其中不乏亏损股。近期,贵航股份再度将主题投资、概念性投资引向深入,该股股改复牌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股价再度翻番,成为市场瞩目的超强品种。而周二复牌的S延边路的缩量涨停也给题材股的炒作再添了一把火。


  应该说由于投资偏好以及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每一个投资者对于投资品种的选择以及投资时机的选择均有不同的偏好,市场上也不存在简单地可以套用所有公司价值评估的估值模型。理论上说,股价反映的是公司的价值,而公司价值是公司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值,而DCF(现金流贴现模型)则是衡量公司价值最合理的模型。不过,由于对未来现金流以及资金成本的衡量难度较大,在衡量公司价值时通常使用市盈率指标来评估公司价值。在近期的市场中,业绩优良的个股表现相对平平,市场表现的舞台让位于各路主题性投资,在市场的震荡和个股股价起伏中,整个市场及各板块的估值水平也出现了较大差异。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市场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市盈率水平最低,而市盈率相对较高的无疑是一些亏损股和绩差股。


  价值规律的简单法则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而不会偏离价值太远。一些个股的炒作其实已经远远脱离了公司基本面的基础。股权分置改革为上市公司收购兼并、资产重组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也使得一些亏损、绩差的上市公司实现重大资产重组的障碍减小,新的优质上市公司注入到前景渺茫的上市公司“壳资源”中,有助于提升整个市场的投资水平,也将为市场提供新的投资机会。广发证券借壳S延边路应该是重组成功的典范,市场也期待着类似的事件发生。不过,笔者认为对于重组题材的炒作,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仍需保持足够的谨慎,在信息不对称的投资环境下,处于信息劣势的中小投资者往往需要承担较大的投资成本,而单纯地依靠“讲故事”来维持股价势必将导致价值规律的惩罚。投资者在分享资产重组盛宴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一旦重组失败或者信息失真所带来的风险。


  投资行为的差异也带来投资价值水平的重估,市盈率水平的差异也可成为投资者今后投资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数据显示,目前上证50、上证180以及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市盈率较低,具有相对较高的安全边际。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估值水平也低于其它市场,具有了战略性参与的价值。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大盘蓝筹股的战略地位将得到提升,这也有望成为大盘蓝筹股再度崛起的契机。今后的市场依然将呈现结构性牛市的特征,投资者不妨动态地考察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预计估值水平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品种终将有闪亮登场的机会。  基本面分析的价值
投资者每天都在接触基本面方面的信息和各种研究报告,每天也有不少专家给你分析市场的供求关系以及宏观经济环境,但投资者的交易结果并没有因此而有大的改观,为什么呢?因为投资者并不知道应该如何来利用基本面的分析。其实,就普通投资者来讲,基本面分析有哪些特征和作用都不甚明了,他们大多数要么盲从、要么拒绝基本面的分析,这样做的话,基本面对于他们来讲自然就几乎毫无意义了。

  我们该如何定位基本面在交易中的作用呢?

  基本面的分析一般都含有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并且好的报告里的数据不仅全面,而且相当准确,大部分都是研究人员自己去搜集整理的,有的甚至是自己去行业或田间地头考察而来的。研究员通过大量数据和图表的分析,会得出一个结论:市场未来上涨还是下跌的可能性较大,即他们通过大量数据和图表的分析来预测市场的未来。这样写出来的报告肯定是具有价值的,而且也会得到行业专家或学者的认可,自然也会得到大部分投资者的认可。其实,我们认可的不仅仅是这份报告,更多的是认可这种分析研究的方法与精神,因为人类能够发展到今天的水平都是靠这种分析思考的方法而来的。所以,很多投资者自然的就会用这种分析思考的方法来进行交易,但他很快就会发现这样做在交易中似乎困难重重,市场的走势经常与他得到的基本面分析背道而驰,并且也与很多专家的分析背道而驰!这真的令人困惑!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清楚,研究报告可以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但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则难以确定,而市场才是唯一的权威和裁判!

  很多的人都通过基本面的分析来预测市场的未来,他们总是认为通过研究基本面的情况可以得出市场未来的方向,他们误以为基本面分析的作用就是预测市场的未来,他们误以为掌握了大量的基本面资料就可以掌握未来。我认为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错误。这样的研究人员一生都将生活在痛苦之中,因为他们在做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事--预测未来。也许在某次行情中他们做的很出色,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但永远不会有人或机构可以稳定连续的通过基本面的分析一直对市场做出正确的判断,否则,国际市场上那些大型的投资基金就不会做双向交易。你应该知道,大型投资基金的研究力量比我们国内任何一家公司的都要强大,若他们能够通过基本面的分析知道市场未来方向的话,做单边交易的利润那不是远远高于做双向交易的利润?基金经理可不是傻子呀。我这样讲并不是说基本面的分析就没有作用了,而是说基本面分析的功能不是预测市场,它的作用更多的是:告诉我们市场价格波动的原因,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市场,不至于因为对基本面情况的一无所知而对市场价格的涨跌感到迷茫和恐惧。基本面分析不具有预测市场未来方向的功能,它的这个功能是我们获利的欲望强加给它的。基本面分析只是客观的告诉你市场上发生了什么以及市场价格是如何反应的,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甚至根本无法从基本面上找到价格涨跌的原因,因为:

  1、
没有人可以全面、及时的掌握基本面情况。基本面包括很多内容,除了商品的供求关系之外,还有本国及全球的经济情况、政策、政治、军事、安全等因素,同时还包括天气、自然灾害等内容。可以说,不仅没有个人、甚至也没有机构能够全面的了解基本面情况,我们只能说谁了解的多谁了解的少而已,至于及时了解则更无从谈起。市场上永远存在对价格有影响而你又不知道的基本面情况,所以你所掌握的基本面资料永远不会是全面的。而不全面的、不及时的资料对交易来讲就是错误的资料,因为你所掌握的资料可能不一定能给你带来利润,但你所不了解的情况却常常会给你带来伤害。市场经常出现你无法理解的行情,那就意味着市场已经出现了新的你不知道的变化。市场上永远都有你不知道的情况时刻在发生。

  2、
基本面本身也是动态的、变化的,而不是静止的。基本面未来的变化和市场价格一样无法预测。未来的市场价格由未来的基本面情况决定,而不是由目前的基本面情况决定,我们无法用目前所掌握的静态的基本面情况来分析预测未来动态变化的市场。很多人经常讲:基本面非常利多,为什么价格却下跌?价格已经跌破成本价了怎么还在跌?基本面一片利好可价格为什么不涨?他就是犯了用静态的基本面来对应动态的市场价格的毛病,他总认为基本面…….则价格就应该…….,认为基本面和价格之间必然存在这个因果关系。本质上来讲,确实存在这个因果关系,但问题的关键是你必须在全面及时的掌握基本面资料之后这个因果关系才真的存在。

  3、
基本面的变化永远赶不上市场价格的变化。其实并不是基本面的变化赶不上价格的变化,而是投资者了解基本面变化的速度永远赶不上市场价格变化的速度。市场趋势的改变肯定是因为市场本身的供求关系或整个经济周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所导致,资金的运做不可能改变市场趋势。然而,在任何一次市场发生趋势性转变的时候,我们所能知道的基本面都还处于原来的趋势方向,市场已经改变运行方向了,但投资者还是把它看成调整而已,因为基本面还没有改变!一般要等价格往回走1/3甚至1/2的时候,我们才会开始担忧基本面是否发生改变了?市场是否转势了?具体来讲,现货企业感觉到很不舒服了,而期货投资者的高位头寸已经深度套牢了,这个时候各种基本面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报道才会出现。比如今年的大豆和棉花市场就是这样的典型例子。

  以上谈到的都是基本面分析的不足之处,或者说投资者对基本面的使用不当所造成的不利之处。其实,基本面分析有它自己的优势所在,那就是:基本面的情况不会轻易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市场一旦形成某种趋势,则这个趋势就不会轻易结束,它将运行相当长的时间,也就是说基本面的性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不会跟市场价格一样天天变化。因为任何涨势的形成必然是由原来漫漫的熊势所导致。长期的熊势导致供给的减少、产能的萎缩和对这个行业资金投入的减少,这个过程是慢慢形成的。这种状态一直会延续到某一个时期市场突然感到商品开始供不应求了,这时价格第一个开始反应,那就是上涨,而价格的上涨带来利润的增加,企业又开始增加投入,而从开始投入到产品上市绝不是几天时间就能做到的。所以,只要基本面发生根本的改变导致新的趋势开始,则我们就可以认为趋势还将延续,此时若再配合一些简单的技术工具,你就可以很好的利用基本面的研究成果来形成真正的交易利润,这才是基本面分析最有价值的地方所在。

  其实,基本面分析主要的作用就是使投资者更清楚的认识和了解市场目前的状况,使我们能够更好的跟上市场运行的步伐,做出适应市场的交易策略,并根据新的情况来调整我们的交易计划,而不是预测市场的未来。在交易中,我们必须以价格为依据、以市场为中心来进行交易,而不能以基本面数据为依据、以自己的判断为中心来进行交易,因为我们所掌握的基本面数据肯定不是全面及时的,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市场价格来检验我们的分析是否正确。基本面分析就好象是全面了解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工作情况、年龄、社会关系等,通过这个研究来判断这个人未来的发展方向、前景和空间。而技术分析则就是和市场交朋友,它不管这个朋友的贫富贱贵,只要脾气相投就是好朋友。若你真能和市场交上朋友,则你就能理解市场的交易信号。技术分析就是通过读懂市场信号来交易的。

  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的作用其实都是为了使投资者更好的了解市场,使投资者更好的跟上市场前进的步伐,并因此制定出适应目前市场情况的交易策略,而不是预测市场的未来。所以本质上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是完全一样的,它们都不具有预测市场的功能,其本质都是使投资者通过了解市场来更有效的跟踪市场。  看业绩跳跃增长选股
我们分析了公司业绩增长的两种方法,一种是靠原有主业的增长(静态增长),一种靠新项目的业绩增长(动态增长),这种新项目并非原来的主营业务,而是另外一种新的业务,这种增长方式的特点是本身的主营业务还在。如果原来的主营业务大幅度减少或者干脆全身退出,公司以后的业绩增长完全依赖于新的业务,这种增长方式可以称为业绩的跳跃式增长。


判断业绩跳跃增长公司有几个关键点:

1、新旧业务之间关联度很低甚至毫不相干,前后业绩没有可变性。

2、新业务的收益远高于旧业务。

3、公司有合理的业务转换理由。


比如一家公司濒临连续亏损的窘境,随后被置换成新的其它资产,只要新进的资产盈利水平较好就形成了业绩的跳跃增长,这种类型往往发生在ST公司中。



由于公司前后判若两人,所以只要公司未来的业绩有跳跃式的增长,我们就可以在之前买进,相当于持有未来的另外一家公司,就可以顺利获取这两家定位不同的公司之间的差价收益。



这类公司的跳跃式发展一般历时较短,不会多于两年,大多在一年左右,而股价的上涨幅度往往可以达到数倍。而一家静态增长的公司即使再好也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达到这样的速度,因此这类公司应该是我们更愿意冒一些风险的投资朋友所关心的重点,它有可能使我们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获取较大的收益。



由于这类公司一般都有ST的经历,因此之前的股价都比较低,未来的上升幅度相对大得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大的投资机构比如基金之类很少买入ST股票,尽管他们的研究员对此也有所了解。这样,股价的上升速度就会比较缓慢,能够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分析和判断。


还有一点必须记住:当跳跃式增长完成以后,公司的业绩很有可能不会再增长。

利率上调 如何选股

些证券研究机构认为,加息对巩固前一阶段宏观调控的成果有积极的帮助,由于加息幅度有限,对资本市场近期内影响将不会十分明显。

  招商证券研发中心的一份最新报告认为,在我国证券市场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利率调整与股指表现的关联度也不十分明显。该报告认为,从理论上看,升息将导致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下降。但从实际看,升息只要幅度不大,对整体经济及企业盈利增速影响都不会太大,在这种情况下,股市表现将主要取决于其他因素,包括宏观调控、上市公司盈利增长、政策面变化等。因此,建议投资者在升息后可适当关注原油开采、公路运输、港口、银行等行业,但仍应重点关注煤电油运等瓶颈类行业及消费类行业中具有品牌优势的龙头公司。

  申万的一份研究报告则指出,升息后债券市场收益率将快速上升,整体市场收益率上升幅度在30~50个基点左右。长信基金公司研究总监张彻认为,由于主要投资品种是一年期以内的证券,其价格下跌幅度有限,货币市场基金将会从加息中获利。

  咨询机构世基投资的陈宪认为,加息并不是影响股市涨跌的主要因素。总体上,经济的整体趋势和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状况才是决定股市运行方向的主要因素。加息会对银行贷款依赖性较强的行业产生冲击,房地产、交通运输、钢铁、汽车、航空板块将会受到负面影响;而机场、港口、食品、饮料、医药行业受到的影响不大。

  申万巴黎基金公司认为,加息早在市场预期中,短线而言,反而是利空出尽,“除非市场普遍预期,这次加息只是未来一连串加息行动的序幕。”投资者应该回避高负债、高耗能的行业和企业,将投资重点转向消费类的商业零售企业、旅游企业、食品饮料企业和现金流充裕的公司,如五粮液、同仁堂、上海机场、长江电力等。

操盘手记:百分之三十

看行业报告的时候,注意到一个数据挺有意思--30%。当一个公司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达到30%以上份额后,它的股价常常会出现一波非常厉害的上涨。举两个例子:中集在集装箱领域的占有率由36%提升到57%的这段时间,股价涨了三倍多;振华港机在港口机械领域的占有率由30%提升到68%这段时间,股价涨了四倍多
。也就是说,当一个公司在行业里的地位,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股票市场就会对它进行一个重新定位,给予一个很大的溢价。这个溢价,不仅包括它已经被验证的成长性溢价,还包括对它经过打拼所获得的行业领导地位所给予垄断性溢价。市场打拼所取得的垄断性,不同于行政性垄断政策性垄断,是最受市场欢迎的市场性垄断。份额扩大伴随着收入的大幅提高,垄断地位保证了毛利的更加稳定,由此带来的净利增长就更加持续更加有质量。公司的内在价值在跨越三分之一这个门槛之后,量变转为质变,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价值评估体系,合理市盈率就可以比以前提高一个档次。在资本市场眼里,这样的公司就成为了所谓的稀缺的战略性筹码。从这个现象得到的启发是:寻找那些即将跨过30%份额门槛,或虽然离30%门槛仍有一定差距,但历史数据显示有潜力在不远的将来冲击30%份额门槛的公司,在这些公司里面打捞挖掘出大牛股的概率,应该会比较高。还可以放宽一点限制,国际市场30%选大牛股,国内市场30%选小牛股,其中若干小牛总有一天也会变成大牛,大小牛一把抓,抓个不亦乐乎。


  第二季GDP增长11.3%。英国《金融时报》说预警信号已很明确,但中国仍不愿踩刹车,令人担心。GDP预测冠军宋国青教授也跟其他经济学家一样,说加息在所难免。看来加息的舆论条件已经十分成熟,没有什么悬念。中国劳动力廉价且充足,货币泛滥,土地和环境成本也极低,经济增长所需要的各类要素都完备,主要制约在没彻底清扫干净的计划经济管制。现在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如投资过热、消费不振、出口过高、升值压力、利率受制等,究其根源,也都与计划经济残留的尾巴有关。管制解除一点,效率提高一点,经济繁荣一点。大趋势是一路解除管制一路成长。只要不走回头路、不出现大的决策失误,在其他国家已出现过、我们梦寐以求的高增长期,应可持续。目前就是一个对决策能力的考验。  如何分析上市公司年报

目前上市公司年报有两种版本,一种是在公开媒体上披露的年报摘要,其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另一版本是交易所网站披露的详细版本。在详细版本中,披露的信息内容比较详细、全面,投资者如果想知道更多关于公司的信息,最好阅读详细版本的年报。年报内容一般很多,尤其详细版年报通常有几十页的内容,因此,阅读起来是要花费不少时间,而且需要一定的证券投资方面的知识。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位姓李的投资者说,上市公司往往利用年报给投资者设置陷阱,银广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999年及2000年年报中,银广夏的会计师事务所竟然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样一来,上市公司年报的真实性还哪里有什么保障。所以,李先生不相信年报,对分析、研究上市公司的年报,然后据此做出投资决策持反对态度。


中国银河证券的肖汉平博士对李先生关于年报真实性的观点并没有直接作出评论。他认为,上市公司借年报造假的现象肯定是存在的,但就此否定年报的合理价值就过于片面,相信随着证券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的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也将越来越规范。


对于一个业余投资者来说,要对年报信息的真实性作出准确判断是比较困难的,但投资者如果能够仔细阅读年报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肖汉平认为,投资者首先要阅读财务摘要指标,了解公司收益情况,比较公司业绩的变化情况;其次,在分析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时,一些指标要重点考察,比如损益表中的主业收入、毛利、主业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的增长率,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存货绝对变化和相对主业收入的比例等。如果指标出现明显异常的变化,就需要寻找其变化的原因;第三,除了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外,公司年报中这样几方面的内容也需要认真阅读,比如公司管理层对公司经营情况认可程度的信息、公司重大事件、财务报表的附注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从中可以了解公司和中介机构对公司经营情况的解释;最后,对于业余投资者来说,对公司年报的真实性做出准确判断是有困难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向专业人员进行咨询。

财务报表简要阅读方法

 按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把中期(上半年)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公开发表,投资者可从有关报刊上获得上市公司的中期和年度财务报表。
阅读和分析财务报表虽然是了解上市公司业绩和前景最可靠的手段,但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又是一件非常枯燥繁杂的工作。比较实用的分析方法,是查阅和比较下列几项指标。

  
  查看主要财务数据
  
  1.主营业务同比指标
主营业务是公司的支柱,是一项重要指标。上升幅度超过20%的,表明成长性良好,下降幅度超过20%的,说明主营业务滑坡。
  
  2.净利润同比指标 这项指标也是重点查看对象。此项指标超过20%, 一般是成长性好的公司,可作为重点观察对象。
  
  3.查看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凡是净利润与主营利润同步增长的,可视为好公司。如果净利润同比增长20%,而主营业务收入出现滑坡,说明利润增长主要依靠主营业务以外的收入,应查明收入来源,确认其是否形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判断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

  
  4.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主要反映了公司在该主营业务领域的获利能力,必要时可用这项指标作同行业中不同公司间获利能力的比较
。  
  
  以上指标可以在同行业、同类型企业间进行对比,选择实力更强的作为投资对象。
  
  查看重大事件说明和业务回顾
  
  这些栏目中经常有一些信息,预示公司在建项目及其利润估算的利润增长潜力,值得分析验证。
  
  查看股东分布情况
  
  从公司公布的十大股东所持股份数,可以粗略判断股票有没有大户操作。如果股东中有不少个人大户,这只股票的炒作气氛将会较浓。
  
  查看董事会的持股数量
  
  董事长和总经理持股较多的股票,股价直接牵扯他们的个人利益,公司的业绩一般都比较好;相反,如果董事长和总经理几乎没有持股,很可能是行政指派上任,就应慎重考虑是否投资这家公司,以免造成损失。

  
  查看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
  
  一般来说,投资利润来源单一的公司比较可信,多元化经营未必产生多元化的利润。  财务报表简要阅读方法
 按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把中期(上半年)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公开发表,投资者可从有关报刊上获得上市公司的中期和年度财务报表。
阅读和分析财务报表虽然是了解上市公司业绩和前景最可靠的手段,但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又是一件非常枯燥繁杂的工作。比较实用的分析方法,是查阅和比较下列几项指标。

  
  查看主要财务数据
  
  1.主营业务同比指标
主营业务是公司的支柱,是一项重要指标。上升幅度超过20%的,表明成长性良好,下降幅度超过20%的,说明主营业务滑坡。
  
  2.净利润同比指标 这项指标也是重点查看对象。此项指标超过20%, 一般是成长性好的公司,可作为重点观察对象。
  
  3.查看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凡是净利润与主营利润同步增长的,可视为好公司。如果净利润同比增长20%,而主营业务收入出现滑坡,说明利润增长主要依靠主营业务以外的收入,应查明收入来源,确认其是否形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以判断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

  
  4.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主要反映了公司在该主营业务领域的获利能力,必要时可用这项指标作同行业中不同公司间获利能力的比较
。  
  
  以上指标可以在同行业、同类型企业间进行对比,选择实力更强的作为投资对象。
  
  查看重大事件说明和业务回顾
  
  这些栏目中经常有一些信息,预示公司在建项目及其利润估算的利润增长潜力,值得分析验证。
  
  查看股东分布情况
  
  从公司公布的十大股东所持股份数,可以粗略判断股票有没有大户操作。如果股东中有不少个人大户,这只股票的炒作气氛将会较浓。
  
  查看董事会的持股数量
  
  董事长和总经理持股较多的股票,股价直接牵扯他们的个人利益,公司的业绩一般都比较好;相反,如果董事长和总经理几乎没有持股,很可能是行政指派上任,就应慎重考虑是否投资这家公司,以免造成损失。

  
  查看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
  
  一般来说,投资利润来源单一的公司比较可信,多元化经营未必产生多元化的利润。  半年报如何看?各有各的道

 “借别人的脑袋”

  虽说杨女士只是一位普通散户,可因为她业绩不错并且乐于助人,她在营业部已经小有名气。2001年6月杨女士在大盘最高点出了货就没再进去,去年在太太药业上赚了几块钱,今年抓住了民生银行赚得轻轻松松,真是羡煞旁人



  自1997年炒股以来,杨女士是读书看报、电视电脑、亲朋交谈、聚友会客……凡是股事,事事关心。据她介绍,她一般早上8点到证券部要到下午6点才回家,真是一天到晚泡在股市里。“我一直很关注民生银行。”杨女士说:“刚上市的时候我就读了它的招股说明书,觉得它基本面情况良好,流通盘在也不算太大,而且管理层有开拓精神,开展的一些业务很有前景。”杨女士还专门请教了几位在银行界工作的朋友,他们也一致认为民生银行管理层高素质,有专业。“借别人的脑袋赚自个的钱”,何乐而不为?再说外资如果要进中国股市,大都青睐收益比较稳定的金融类股票,而民生银行在整个银行业的资产质量是较好的。从技术面分析,民生银行自今年3月初一直缩量整理,到了3月中旬更是缩到地量,每天的价位在10元附近基本没什么变化,已经到了投资价值区,跌无可跌。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根弹簧一样,被压得很紧很紧,绷到了极点,突然遇到一个外力马上以几十倍的速度弹跳开来。3月19日一见民生银行发力,杨女士马上跟进,直到4月16日悉数抛出。


  最近的大盘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杨女士也觉得“赚钱真的好难。”每个礼拜都有新股发行、上市或者债转股,市场观望气氛很浓,投资者是有钱也不敢投。对于即将来临的半年报披露,杨女士不敢肯定是否有行情。她觉得中报整体业绩上升的可能性不大,但个股还是会有表现的,如长园新材的产品很好,大股东实力雄厚。另外杨女士觉得重组股里面还会有黑马奔出来,因为她报上看到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上海市领导说对本地上市公司的重组力度要加强,不久的将来让本地股每股业绩达到1元。作为一个投资者,无非是从价格里面去发现价值。中国目前值得投资的企业不太多,就要从这不太多的股票里去挖掘金子。


  “后面肯定有行情”

  小陈对汽车行业的了解从1999年底就开始了,从汽车生产流程到销售他都做过。今年的汽车股一开始上涨,小陈就相中了福田汽车。做销售的时候小陈就知道福田汽车的销路非常好,农用车的材料成本低、毛利高,而且这几年汽车行业的景气度是让人难以想象的,凭经验可以断定它的业绩非常好。从价量关系分析:自2001年6.95元上涨以来,涨时放量跌时无量,一点出货迹象都没有。福田汽车是有配股题材的,证明主力十分愿意参加配股,对股票前景非常看好,主力手头的现金是充足的。从公开资料里面可以看到,筹码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在集中,一般人对一个从低部上涨了80%的股票是不敢买的,这肯定是庄家所为。“配股让我下定决心买进”,小陈在3月7日、3月10日分批介入,参加配股。4月23日该股大幅震荡,加之上一日K线图留下很长的上影线,小陈心想获利已有60%左右,知足长乐吧!留个好心态做下一个。

“中报行情肯定有,大盘仍会创新高。”小陈是这样认为的:一、从理论上看这个行情没走完,外围股市都在涨,中国股市跌了两年都没怎么涨,还要继续跌下去真是有点“无颜见江东父老。”;从操作上看,主力要大盘创新高是很容易的,主流板块不往上做是出不了货的,只有回调到一定的位置再涨上去,主力才能全身而退。小陈认为下半年的行情会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那些基本面不好的、业绩差的,上半年是跌的下半年还是继续跌;而那些有良好业绩支撑的、真正有重组效益的,该怎么涨的还要继续涨。这样的公司有很多,象钢铁、汽车、石化类公司如遇急速回调买进仍有机会,银行股整体业绩不是很好,可能下半年的表现要差些。再比如非典受惠行业,新华医疗小陈就很看好。它是国内最大的医用设备生产基地,现在全国都要建传染病医院,也许大量的定单让公司近两年都不愁销路了。总之,利润的增长点也就是投资的热点,会集中在某些行业中具有规模优势的一些公司。   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是如何构成的
一、分析方法说明   
  
  我们把沪深所有上市公司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对象,则其每股收益可以表示为:    
  
  每股收益=净利润总和/股本总和    
  
  设股本总和为S,相应净利润总和为B,对应的每股收益为A,
  
  上式可以表示为:A=B/S 
  
  (1)  
为了更好地分析新股、配股和资产重组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带来的影响,我们按照上市公司是否发生了新股发行、配股或资产重组等状态,将所有上市公司分成四组:
  第一组为新股集合,记为N群体,其相应的股本总和、净利润总和与平均每股收益分别记为S1、B1和A1;
第二组为配股集合,记为P群体,其相应的股本总和、净利润总和与平均每股收益分别记为S2、B2和A2;
第三组为资产重组集合,记为Z群体(这里将发生重大资产重组行为,但同时属于当年上市新股或发生过配股的样本进行扣除),其相应的股本总和、净利润总和与平均每股收益分别记为S3、B3和A3;第四组为自然基本组,指不属于新股、未发生配股或重组行为的样本集合,即自然经营状态集合,记为J,其相应的股本总和、净利润总和与平均每股收益分别记为S0、B0和A0。
  
  
  根据上述分类,  则:S=S0+S1+S2+S3   
  
  (2)     B=B0+B1+B2+B3     
  
  (3)    由(1)、(2)、(3)式,我们可以得到: A=B0/S+B1/S+B2/S+B3/S  
=B0/S0×S0/S+B1/S1×S1/S+B2/S2×S2/S+B3/S3×S3/S   
=A0×S0/S+A1×S1/S+A2×S2/S+A3×S3/S     
  
  (4)
等式(4)的含义为:总样本的平均每股收益等于相应组别的每股收益的加权平均,其权重为相应组别的股本和占总股本的比重。
由等式(4)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到:
  A=A0×S0/S+(A1-A0+A0)×S1/S+(A2-A0+A0)×S2/S+(A3-A0+A0)×S3/S  
 =A0×(S0/S+S1/S+S2/S+S3/S)+(A1-A0)×S1/S+(A2-A0)×S2/S+(A3-A0)×S3/S
   =A0+(A1-A0)×S1/S+(A2-A0)×S2/S+(A3-A0)×S3/S   

(5)可以帮助我们更加透彻地了解新股发行、配股和资产重组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我们认为,一个存在的公司都有自然状态成分,新股、配股或资产重组是对自然状态施加了外力,这种外力影响了相应公司的业绩,其影响即为(Ai-A0),(I=1,2,3),对总体业绩的贡献为(Ai-A0)×Si/S,(I=1,2,3)
。因此,我们可以阐述等式(5)的经济学意义,即:总样本加权平均每股收益等于自然状态每股收益与各种外力对经营业绩的贡献之和;A0/A为自然状态对平均每股收益的贡献度,(Ai-A0)/A×Si/S,(I=1,2,3)为不同外力对平均每股收益的贡献度。
   
  
  二、方法使用-具体案例分析   
  
  根据上述方法,我们对1999、1998年度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构成进行分析。1998年的有关结果如下:   
每股收益=自然状态基础贡献+新股贡献+配股贡献+重组贡献  
 =A0+(A1-A0)×S1/S+(A2-A0)×S2/S+(A3-A0)×S3/S   
=0.106+(0.321-0.106)×329.11/2394.81+(0.319-0.106)×368.64/2394.81+(0.270-0.106)×395.75/2394.81
=0.196(元) 表1:上市公司98年度每股收益构成 项目 自然状态基础贡献(815) 新股贡献(107)
配股贡献(153) 重组贡献(153) 每股收益〔元〕 每股收益构成(元) 0.106 0.030 0.033 0.027
0.196 构成比例(%) 54.08 15.31 16.84 3.78 100   
  
  注:、自然状态上市公司指未发生重组、配股并扣除当年新股所剩余的公司。    
  
  按照同样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分别得到上市公司99年度的每股收益构成状况,有关结果见下面表格。
表2:1999年度上市公司每股收益构成 项目 自然状态基础贡献(520) 新股贡献(99) 配股贡献(130)
重组贡献(211) 每股收益〔927〕 每股收益构成(元) 0.121 0.023 0.024 0.034 0.202
构成比例(%) 59.90 11.39 11.88 16.83 100

三、方法用来说明什么?  
  
  我们的方法主要用来说明两市所有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是如何构成的,即在不同年份的当年上市新股、配股、资产重组股、自然状态股等群体对总收益的贡献程度;进一步细化后,我们还能够看到这些不同群体的经营收益变化情况
。另外,我们在分别计算出不同群体的每股收益情况,即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同时还可以作纵向分析。   
  
  下面,我们以计算出的98、99年度的数据来进行解释。   
  
  首先,从表1和表2看,99年相对98年发生的变化有:    
  
  一是每股收益有所增长,幅度为3.06%;
 二是新股、配股群体对每股收益的构成影响下降,分别由98年的15.31%。16.84%下降为11.39%、11.88%;
 三是资产重组对每股收益的构成影响显著提高,由98年的13.78%上升为16.83%。  
  
  其次,我们历史地来看,99年与98年比较,出现的变化有:
自然状态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99年显著高于98年,说明以后这类公司将对上市公司整体业绩产生决定性影响;新股、配股类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有所下降,说明近年来上市新股的质量有所下降,进行配股的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有一定下降;资产重组类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在下降,说明重组效果的显著性在降低。
表3:历年每股收益比较 单位:元 项目 自然状态 新股 配股 重组 每股收益 1999年 0.182 0.298 0.270
0.161 0.202 1998年 0.106 0.321 0.319 0.282 0.196 1997年 0.132
0.053 0.039 0.015 0.239 1996年 0.174 0.038 0.017 -0.003 0.226
  
  
  这是我们初步得出的结论。当然,运用此方法还可以做更细致的研究。在以后的报告中,笔者将作进一步分   以市盈和市净选股更保险

在经历了长达两年多的调整后,目前市场平均市盈率已下降到30倍左右,部分上市公司股价也越来越逼近每股净资产。从历史数据对比来看,自1996年以来启动的两波牛市,沪市平均市盈率也就在29倍附近,与目前30倍出头的市盈率已比较接近
。而沪深两市A股市净率指标在1.50倍以下的上市公司也达到60多家。也就是说,目前市盈率、市净率均已处于历史底部区域,随着价值投资理念的日益盛行,投资者可动态地参照上述两项重要指标,在目前看似危如累卵的大盘中寻找低风险高收益的安全股票。

  市盈率即公司股价除以每股收益的比值。该指标的高低是判断该股票是否有投资价值的依据之一。如长安汽车、上海汽车等上半年的大牛股,启动之初的市盈率均在15倍以下。反观白色家电行业进入了稳定发展期后,尽管市盈率也明显偏低,其整体表现却大不如前。可见,证券市场上最需要的是对业绩增幅预期的巨大想象空间。因此,在选择低市盈率的同时,除了关注其所处行业周期外,还应细究低市盈率个股的“含金量”。

  市净率是指股票价格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市净率(PB),意味着股价相对于每股净资产值的溢价幅度。PB=1,表明股价已回归到与每股净资产等值;PB<1,表明股价已跌破每股净资产值。相对于净利润来说,净资产值更能反映企业的整体实力,用市净率指标来反映企业的内在价值更加可靠。

  成熟市场的价值型机构投资者往往倾向于通过市净率比较选择具有绝对投资价值的股票,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市场中存在大量PB≤1的股票。而国内市场由于固有的缺陷,整体的定价机制被高度扭曲,PB值接近1的股票非常有限。从低PB值股票前20名情况看,有15家被基金、券商所持有,其中重仓或增仓的有9家,表明低PB值股票为多数机构投资者所看好,部分个股如吉电股份、韶钢松山、新钢钒是良好的投资品种。在关注市净率的同时,也必须关注这些公司的资产质量,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资产负债率,一是担保金额占净资产的比例。这两大指标是衡量部分公司净资产是否短期过度缩水的关键。

  总体而言,目前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的股票仍以低价大盘股为主。

存货周转率--判断企业资金流转

在各种考察经济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中,存货周转率侧重于反映企业存货销售的速度,它对于研判特定企业流动资金的运用及流转状况很有帮助。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存货平均净额,其经济含义是反映企业存货在一年之内周转的次数。从理论上说,存货周转次数越高,企业的流动资产管理水平及产品销售情况也就越好。下面我们结合前述A、B公司的财务数据来说明这一指标的运用特点。

  无论从何种角度衡量,这两家公司存货周转速度的差异都是显著的。其中,尽管2001年销售下降对A公司存货流转的不利影响十分明显,但其历年存货周转率大致围绕着2.23次的均值起伏波动,趋势相对平稳。相形之下,B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却表现出令人关注的“跳水”走势,2001年的存货周转效率仅相当于上市前的37%。从表面上看,这一现象说明B公司存货项目的资金占用增长过快,超过了其产品销售增长的速度,这种失衡的趋势在2001年度达到了顶峰。

  更深入的分析表明:导致B公司2001年存货周转速度显著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其某一子公司约1.51亿元的房屋开发成本并入合并报表。由于这些房地产项目并未进入销售程序,B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没有相应增加,但存货余额却因此大幅上升。客观地说,如果排除这一非常事项的影响,B公司2001年钢丝绳主业的存货周转率仍保持在约2.67次的水平,还是可接受的,但其整体存货周转速度的显著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

  尽管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只涉及了年初、年末的存货余额,不一定能反映企业在整个会计期间的平均存货水平,但该指标在多数情况下仍然能有效评估企业的存货资金占用情况。就B公司来说,由于房地产开发成本的周转速度很低,其大量现金将长期沉淀在这一项目,因此大举介入房地产领域的直接后果之一是导致其资产流动性出现了实质性下降,我们前期所作的流动性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

股改后全新选股思路


  庄家,这股市中的“恶之花”,让人欢喜让人忧,深沪股市也曾有无股不庄之说,庄股成了股民追逐的对象。以德隆为首的老庄股,曾是股市里战无不胜的一面旗帜。勾勒一下庄股面孔,一、近两年大幅炒作,翻了一番乃至数番。二、筹码高度集中,成交稀少,暴跌中能水落石出,异常抗跌。三、有巨大的除权缺口,经连续送股填权,股价看似像平原,实为险峰高耸。四、大多做过整容手术,有一个神秘的概念或换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其做庄模式为:庄家利用资金、信息和筹码的优势,通过打压、锁仓、拉抬三部曲,快速翻番,然后利用除权、重组、改名等利好,采用对倒、操纵等手法,制造虚假的成交量,诱骗散户去高位追捧而功成身退。然而,四年熊市,随着德隆神话的破灭,老的坐庄模式已不灵验了。无可奈何“庄”落去,庄股在大熊市里终结。中小散户也从觅庄、猎庄、跟庄到防庄、躲庄、怕庄,无股不庄的股市也成了有庄必跌,其惨不忍睹的逃庄跳水比赛成就了世界上少有的大熊市。

  庄股的花儿谢了,但不会完全死掉,当春天来临时,花谢还会再开。股市里的大庄由基金、洋庄QFLL们取代,又诞生了有业绩支撑的象贵州茅台等新庄股,但由于可坐庄的绩优股稀少,股市才有了“二八”现象,有新庄的股票象个宝,成为了熊市中的牛股。然而,由于股改,这一现象在2006年得到更本改变。股改后,中国股市将进入全流通时代,大股东拿着占股市市值75%的准流通股票,且从2006年5月开始分批流通,大股东一不留神成了股市最大的庄家,股改给了新庄们千载难逢的机会,新庄家们让基金和QFLL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股市又回到了无股不庄千股千庄的时代,
国有股、法人股像猛虎在牢笼里锁了多年,一旦放出后果难测。也将让中国股市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研究一下股改后大股东形成的新庄家的坐庄模式,对今后的投资策略和投资理念都是必要和全新的。未来的牛市,将又一次操纵在大股东手上。

  五一节一过,首批股改的G股非流通部分的5%股份将获得流通权,持有大量筹码的新庄家有三种选择:一、持股不售;二、低价沽售;三、拉高二级市场股价高价出货。根据这三点我们结合投资策略来做以下分析。


一、持股不售

  大股东承诺终身不售的G股公司是不多的,除了像G三一等公司高管承诺不售外,很少有大股东保证不售的,但大股东为了继续行使控股权,也可能把庄做到底持股不售。倘若真有这样的公司,其股票投资者是可以持有的,起码一点减少了抛压之忧,其流通盘也相对缩小,此外上市公司不售就是对公司未来前景看好,今后靠不断的分红送股来使股票增值。

  二、低价沽售

  低价沽售的公司也不会很多,出此下策的要么是公司债务缠身急需现金还债,股票被锁了多年,一经解冻见麻雀就盖,不顾股票是否跌破净资产,逃庄为上,再就是绩差公司,股价难涨,拉抬又为别人解套做嫁妆,持有已无意义。这类公司的股票投资者应该坚决回避,一旦被低价沽出的垃圾污染,很多年都难解套。

  三、拉高二级市场股价高价出货

  拉高二级市场股价高价出货,这是超过半数的新庄家会干的勾当,股票被锁了多年,一有机会出笼,不很咬一口不会罢休,这也是众多的公司承诺高出现有股价数倍减持的原因,既然一不留神成了庄家,且是合法新庄,何不像模像样的坐回庄,把二级市场当作杠杆,利用资金的优势,拉抬二级市场股票,使手中的筹码坐地日行八万里似的增值,再择机高价叫卖,可谓一箭双雕。回想当年转配股解冻时,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都采取了拉高出货的手法,当时转配时机构大量持有的长印股份就从4元拉到了27元。这回筹码更集中的新庄家不会不效仿?对于这类除权后的G股,投资者应逢低及时上轿,等新庄来抬,与大股东共同致富,并在新庄出货前溜走。由于全流通分三步走:第一年5%,第二年10%,第三年100%,这就注定了未来的牛市要持续三年以上,有些股票涨幅会高得惊人,同时,也给投资者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和独特的选股思路。  选股韬略 把握个股三类题材
投资股票,少不了要选择个股,因此也就派生出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方法。但无论怎样选股,题材是必须要考虑的。尽管题材多种多样,但我们仍然可以从时间上做一个明确的分类并分析对应个股的可把握性。


  分类①:短线题材


  出击短线题材个股几乎是每一个新手的向往,因为这样可以达到快速获利的目的。但却没有考虑到短线出击同样也有可能带来快速亏损。


  上市公司的题材有些历时很长有些则会很短,这是我们必须分清楚的。比如上市公司的部分股权被转让给外资题材,这个题材的背后是外资进入会使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出现增长。这似乎是一个长期题材,但如果我们没有十足的理由说服自己,那么最好还是把它看作一个短线的题材,实际上外资进入甚至成为大股东也有许多经营业绩下滑的实例。再比如公司收到一笔一次性收益如财政补贴等,这种收益只能对当期财务报表提供支撑,接着还是会恢复原样,所以这种题材也是典型的短线题材。再比如卖家当,卖出一块土地或者部分甚至全部其它公司的股权,这样带来的收益也是属于一次性的,所以也是短线题材。


  市场上每个投资者的信息来源渠道不一,分析决策的过程也不一样,最后采取行动的时间也就不一样了。对于我们来说短线题材的把握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当前的股价是否已经反映了这个题材,如果已经有所反映,那么还会有多少上涨空间;另一个是股价还没有反映,那么以后市场会不会认同这个题材。这两个问题是短线参与者永远的痛,因此可以说短线题材的可把握性是比较低的,我们历来提倡在短线交易中设立止损位也就是基于这一特点。


  结论很明显,短线题材的可把握性较低,操作的重点是必须设立止损位。

  分类②:中线题材

  在经历了短线出击的屡屡失败之后不少投资者开始试图运作中线题材。所谓中线题材就是离题材兑现的时间长一些。比如今年以来盛行的资产重估题材,法人股流通带来的收益题材,迪斯尼乐园带来的增值题材等等。这些题材的兑现离现在还有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但大都在一年之内,所以归入中线题材一类


  中线题材的特点仍然是一次性的。比如土地的大幅度增值是因为会计制度的变化,以后将随市场而变,不会再有突发性的增值。再比如法人股因为全流通而卖出也是一次性的收益。


从可把握性上来说中线题材是比较高的,只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买点比较难以把握。因为在中线持有的过程中股价难免会有反复,如果买在相对的高位势必要冒被套的风险,最后能否解套是个变数。另外投资者还必须具备中线持有的定力。


  分类③:长线题材

  长线题材其实只有一种,就是业绩增长,即使像太阳能、新能源一类的题材实际上也是看中它未来的业绩增长题材。当然,公司业绩增长的方式有多种多样。比如公司经营出色,比如行业时来运转大发展,比如公司投资新项目,比如公司转型等等。由于这类题材的兑现都是以年为单位的,所以就归入长线题材一类。


  长线题材的可把握性比起短线题材来说要高一些,但比起中线题材要低一些。在操作中也有一个持有的定力问题,但切入时点的重要性远不及中线题材。其主要的精力应该是放在题材的确认上,也就是说必须确认个股的业绩在未来起码一年内有比较大的增长幅度而且现在股价还没有完全反映出来。

比率分析法在年报分析中的运用

在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进行财务分析时,比率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是两种主要的方法。前者一般依据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中的会计要素即资产、负债、权益、收入、成本和利润等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后者则需要根据分析指标和影响因素的关系,从量上测定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以便更好地评价公司经营状况。


  财务比率分析法是把上述会计报表数据,结合公司财务报告中的其他有关信息,对同一报表内部或不同报表间的相关项目联系起来,通过计算比率,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用以评价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是财务分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


  财务比率分析法所用的比率种类很多,其关键是要选择有意义的、互相关联的项目数据进行比较。作为投资者,需要掌握和运用以下四类比率来进行财务分析:


  (1)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比率。这一类比率根据期限又可分为两类:①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构成比率等;②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比率,如负债比率、举债经营比率、股东权益对负债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


  (2)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比率,主要有资产报酬率、资本报酬率、股本报酬率、股东权益报酬率、股利报酬率、每股账面价值、每股盈利、价格盈利比率、普通股的利润率、价格收益率、股利分配率、销售利润率、销售毛利率、营业纯利润率、营业比率、税前利润与销售收入比率等等。


  (3)反映企业经营效率的比率,主要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资本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

  (4)反映企业扩展能力的比率,主要是通过再投资率来反映公司的内部扩展能力,通过举债经营比率、固定资产对长期负债比率来反映企业外部的扩展经营能力。


  这么多的比率可以按分析的具体要求进行选择。计算出所要求的比率后,可以通过与通用的正确值的比较来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可以将比率与经验值,或者行业平均水平进行比较,也可以考察比率在各时期上的变化。


  如浙江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年报中显示年末其流动资产为1867032349元,流动负债合计为1159000747元,测算所得流动比率值为:1867032349÷1159000747=1.61。该指标反映浙江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具有比较正常的短期偿债能力。因为正常的比率一般认为2∶1比较适宜。如果要详细判断,则还应结合流动项目的构成和流通状况加以分析。

再如该公司负债总额为1159000747元,股东权益总额为986177500元,可以算得股东权益对负债比率为:1159000747÷986177500×100%=117.5%。该指标表明,公司的负债大于股东权益。再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其负债全部是流动负债。在流动负债中,应付账款33650万元,其他应付款有22096万元,而且这两项负债都比年初有大幅增加,这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它们的具体构成,以便切实了解这部分债务的风险状况。其他指标的比率分析方法均可类似进行分析。


  进行比率分析应注意以下几点:(1)所分析的项目要具有可比性、相关性,将不相关的项目进行对比是没有意义的;(2)对比口径的一致性,即比率的分子项与分母项必须在时间、范围等方面保持口径一致;(3)选择比较的标准要具有科学性,要注意行业因素、生产经营情况差异性等因素;(4)要注意将各种比率有机联系起来进行全面分析,不可孤立地看某种或某类比率,同时要结合其他分析方法,这样才能对企业的历史、现状和将来有一个详尽的分析和了解,达到财务分析的目的。  甄别业绩披露的机会与风险
周二,部分公布年报和季报公司股票出现冰火两重天的走势,马龙产业、G昆药和G中兴大跌,而同为亏损或预减的天颐科技、漳洲发展、G特发则涨幅均在7%以上;G中金和银座股份涨停,而同为业绩大增的G超声、北新建材则没有那么幸运,涨幅不大。出现这种情况,对投资者甄别年报和季报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将提供一些思路供投资者参考。


  重基数轻比例

  上市公司的年报和季报所提到的业绩增长幅度一般是与同期相比较而言,如果前期盈利或亏损的基数较小,即使业绩出现大幅的增加或亏损,也不能轻易地根据损溢幅度来决定投资动机。只看幅度将会使信息失真,以G超声为例,公司一季报显示每股收益0.056元,主营业收入4亿元、增长51%;净利润2024万元、增长561%,单从增幅上来讲相当可观,由于基数过低,增长其实很有限,这也是公司公布巨幅增长后股股价表现差强人意的主要原因。


  同理,有的亏损公司报表虽然亏损幅度同比并不大,但由于前期基数较大,则可能形成巨大的实际亏损,这也值得投资者注意。如长城股份一季报显示,主营业务收入6.16亿元,仅下降4.8%,但每股收益却亏损0.0537元,净利润-3730万元。


  注重行业发展趋势

  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把握一直以来是部分投资者最难处理的事情之一,俗话说隔行如隔山,由于普通投资者一般较少关注行业发展趋向,失去了一些投资机会,也出现了一些投资失误。业绩预增以及经营情况大幅提升的个股将是市场后期的机会所在,但并不是所有的预增股都能走出飙升行情。根据目前已披露的业绩预告来看,受宏观调控、产业政策以及行业景气度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一季报业绩仍然呈现出明显的行业分化态势。而一些行业从底部逐渐复苏的上市公司则值得关注,典型的如工程机械中的常林股份、山推股份等。这些上市公司受益于政府加大农村建设,出现了行业景气度明显提高的积极变化,值得持续关注。同时,一些自下而上寻找一季报意外之喜也将成为市场参与者的操作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个股业绩增长并不代表行业景气度上升,不能依此作为投资相关板块的根据。如近期连封涨停的新湖创业预增500%,仅因为项目结算顺利使得其业绩大幅增长。


  留意公司动态消息

  最令投资者困惑的是有的公司业绩很差,但股价却涨幅不小,如前文提到的天颐科技、漳洲发展和G特发。这是对公司发展的动态没有掌握清楚,天颐科技虽然巨亏,但公司面临重组,这对天颐科技来说是一个大的发展机会。漳洲发展则因为巨额计提减轻了公司发展的包袱,投资机会由此显现。


  总体来看,在前期大盘连续上涨过程中,基本上呈现出集体上涨的格局,在资金炒作的情况下不少个股的涨幅已经脱离了公司的基本面。随着年报与季报的密集披露,业绩地雷风险不可小视,还应尽量避免一些近期涨幅较大而业绩下滑或亏损的个股。

阅读季报应具备四种基本功


与半年报、年报相比,上市公司的季度报告披露内容相对简单一些,但简单不等于“空洞无物”,相反,正确理解、阅读、分析季报,对投资者来讲,仍能找到“亮点”,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帮助。


  上市公司信息包括明朗的信息、预期的信息,也包括突发的信息。突发的信息比预期的信息具有更大的“杀伤力”,应成为投资者阅读和了解上市公司季报的首选。但投资者如何从浩瀚的信息中淘到“真金”?又如何发现和掌握并领会季报潜在的收益和风险呢?


  首先,投资者应当通过季报信息披露现象看本质。现象是公开的数据和文字描述,本质是数据的来源、计算口径、编制方法、政策制度等。本质更多反映的是数据或文字描述背后蕴含的规律。


  其次,重视信息的文字描述。上市公司季报文字描述的往往是总结、成果、业绩、过去管理思路等较多。而对公司前景展望、业绩预测、未来管理思路、具体做法等描述较少。投资者对于浓墨重彩的信息不妨看淡些,对“一笔带过”的信息不妨看浓些,并多打几个问号。按照一般规律,出于自身利益的保护和市场形象的维护,上市公司浓墨重彩较多的是有利于维护上市公司正面市场的信息,而对有损公司形象的信息则着墨不足,特别是暗含“风险”的担保、抵押、关联交易等。这种信息披露方式,对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的全面信息是十分不利的。投资者在阅读季报时,如果不加以辨析,吸收的可能都是积极信号,而忽略的可能都是风险信号,从而使投资者做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导致不应有的投资损失。


  第三,重视信息对股价的作用力。当一只股票上涨或下跌时,投资者的第一反应往往是为什么涨和为什么跌的疑问。由股价表现联想到上市公司报告是必然的,及时、准确、完整的季报将给投资者作出答案。而这些答案的取得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上市公司对季报的披露广度和深度。当投资者把股价变化与阅读上市公司季报有机结合的时候,投资成功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强。


  最后,还要学会必备的信息储备本领。投资者阅读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正确运用信息。正确运用信息除占有信息外,还要会分辨信息,并能归纳、整理、驾驭、领会信息,在整理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在市场变化时加以灵活应用。比如今年以来期货市场投资品种的上涨,直接引起了证券市场上的有色金属、白糖等品种的上涨,也直接带动相关行业和上市公司季报业绩的突增。投资者应当在日常的信息阅读中加以留意。 寻找G股盈亏变化规律
自去年5月份启动股改以来,股改收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规律性波动,这点在G股复牌首日的盈亏收益上体现的最直接。那么这种规律性波动对投资者有何参考作用呢?

   G股盈亏变化

  
统计显示,迄今为止G股的赚钱神话共出现过3次。具体时间分别在:1、2005年8-9月,代表公司是G亨通和G明珠;2、2005年12月-2006年2月,代表公司是G中兴和G深振业;3、2006年3月中旬至今,代表公司是G包铝和G东方钽。而与此对应所产生的两次亏钱效应的时间分别在:1、2005年10-11月,代表公司是威尔科技和G天药;2、2006年3月初,代表公司是G紫光和G烽火。但总体来看,G股在市场上的赚钱效应所持续的时间远比亏钱效应来得长。


   揭秘一:稀缺性是炒作的关键

  
2005年6-7月间,市场尚处于千点附近徘徊,股改也尚处于摸索阶段,第一批通过股改的7家公司复牌后的走势表现实在一般,因此市场中充斥着对股改的怀疑态度。好在行情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和护盘资金的积极参与下,到8月初市场终于回升到千二附近,由此市场的活跃程度大增。但在此期间,管理层在股改的家数、公司的选择和时间间隔上存在着明显的调控。统计显示,从5月9日到8月29日,市场中总共只有45家公司进入或已完成股改,因此稀缺性是当时股改公司复牌后大涨的根本原因。

   揭秘二:扩容加速是下跌的诱因

  
随着G股复牌赚钱效应的扩散,市场做多的热情到9月初已被彻底激活,因此进入股改行列的公司频率开始加快,由2-3周公布一批到每周一批,并且从8月29日到10月31日短短2个月间总共新增了174家,是前3个半月股改公司总数的近3倍。准G股和G股的大量登场,造成了供求关系迅速失衡。而市场也因为在千二位置多次冲击未果后信心受挫,导致大市在9月底由千二又迅速回落到千一位置。由此导致在此期间复牌的G股公司展开大幅补跌。

  
根据统计,10月复牌的28只G股中首日出现贴权走势的有25只;而11月份复牌的84只G股中,首日出现贴权走势的也有46只。而2006年3月初的G股亏钱效应的产生同样也是因为,进入股改的公司数量快速增加所致。统计显示,从1月23日的第19批到3月6日的第23批,5批有218家公司进入股改,而要知道前18批也总共只有456家。由此可见,G股亏钱效应产生的原因扩容加速是最大诱因。

   揭秘三:人民币升值是最大刺激

  
由于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导致有中资背景的香港H股行情产生了井喷,其中尤以升值受益最大的房地产和银行股最受海外大资金关注。由此热点迅速扩散到内地市场上,地产和银行股成为引领市场向上当之无愧的龙头。因此当12月19日G中企在复牌首日就大涨20.73%,创下8月11日以来G股复牌首日涨幅的新高后,终于宣告了G股赚钱神话的重新开始。但这些仅仅是一个预演,好戏还在后头。由于中兴通信A--H股过去一直存在25%的价差,而香港H股的大涨导致其中兴通信H股在A股停牌期间大涨25%,并出现价格反超A股的局面,因此当G中兴在12月29日股改完成后正式复牌,不但当天就创下完全填满权并且还出现34.63%的最大涨幅后,掀起了G股赚钱神话高潮。

   揭秘四:资产价格的全球化比价效应

  
自2005年下半年开始就持续火爆的国际金属期货市场到2006年后进入了主升段,由此那些受惠于国际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的有色金属板块个股的行情被点燃。这直接导致2006年1月10日G宏峰复牌首日就大涨42.80%,刷新G亨通在2005年8月8日创下的复牌首日42.26%的赚钱神话。而国际有色金属价格至今仍涨不停,因此在资产价格的全球化比价效应下,最近复牌的G包铝和G东方钽又一次掀起G股的赚钱风暴。  读年报就是读个盈利模式

年报季节,读年报成为投资者日常功课。不过,面对浩如烟海的年报信息,年报究竟该如何读呢?

  侧重结果、偏重短线的投资者可以进行泛读。按照目前的披露格式要求,关于年度经营结果最重要的指标,比如主营收入、净利润、每股收益等内容及其同比变化,都会体现在年报“导语”中,阅读起来省时省力。除此之外,对年报行情有较大影响的分配预案,也会在固定位置“等候”读者的目光。


  关注完结果,下一步就该关注原因。“董事会报告”即对年度经营结果给出了解释。例如,某有色公司X全年经营业绩出现下滑,公司将其归结为市场价格下滑、燃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等因素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

  如果原因能够很好地解释结果,读年报工作基本可以到此为止。不过,遗憾的是,相当数量的年报虽然有原因、有结果,但因果论证并不严密,对于那些倾向于长期持股、希望通过年报对公司盈利模式有清晰了解的投资者,还不得不对年报进行精读。

  年报中为什么会存在避重就轻、强调客观、弱化主观的一些不良倾向,似乎无须论证。不过,这些倾向的存在,的确又给理清上市公司经营脉络、把握其业绩变动的主要矛盾制造了“噪音”。上面所说的X公司,提供的业绩下滑理由似乎很充分,但仔细对照最近两年的年报全文,投资者可以在会计附注中发现,虽然公司主导金属产品价格出现下降,但该金属精矿价格下降绝对数值更大。此外,X公司在2004年底收购了集团公司的矿山,2005年矿石自给率比上一年有较大提升。这些因素对改善主营业务利润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在年报中却不见提及,更不用说与前面所说的负面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如果考虑到另一种精矿产品年内价格的大幅上涨,公司主营利润增幅明显低于主营收入增幅,就显得不太合理。看完年报,对业绩下降仍然难以释怀。

  另一家有色类上市公司Z,虽然全年业绩增长了100%以上,但其盈利模式也有不清晰之处。该公司去年冶炼主产品毛利率为28.96%,同比上升了6.74个百分点,但同时,精矿产品毛利率由2004年的67.31%下降到39.46%。作为一家靠资源吃饭的企业,在去年精矿价格大幅上涨、冶炼环节利润收窄的行业环境下,公司产业链条毛利率出现异动却又无合理的解释。交代不清的业绩增长,对形成未来盈利预期并无太大的帮助。

  读年报究竟读什么?这决定了读的方式和花费的时间。在一些注重长线的投资者看来,一个清晰的盈利模式,以及由此产生的业绩可预期性,远比过去一年赚了多少钱来得重要。比如,对于一家资源型企业,如果历年业绩的增长能与产量和价格的变动相吻合,那么投资者就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对未来的业绩作出比较准确的预测;反过来说,价格涨了成本也跟着“不当”地水涨船高,进而导致业绩该涨不涨、该大涨而小涨,投资者将很难把握住业绩波动的脉搏,对这样的公司,往往只能选择放弃。

  由于种种原因,个别上市公司对年报披露的态度既不主动,也不坦白,有时甚至布下一些疑阵。当然,说真话容易,说谎话难,要把一份数十页上百页的年报做得自圆其说、滴水不漏,绝大多数上市公司还不具备这样的本事。通过仔细阅读、横向比较、纵向对照,投资者应该能够对一家公司的盈利模式作出大致的判断。只有那些盈利模式清晰的公司,才能让投资者放心。

读年报应该学会抓住三个要点


目前,正值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期。阅读年报也成为投资者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由于一份完整的年报,内容庞杂,数据众多,投资者不注意进行梳理,不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很难在短时间内阅读完所有上市公司年报,选取价值投资较高的股票。笔者认为,阅读年报也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抓住其要点,从而指导自身的投资。


  首先,主业是单一化还是多元化。单一的主业,还应看其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维持主业发展的资源可持续发展性和稀缺性,并了解和关注其市场份额占有率情况和区域的垄断性。单一的主业经营模式,其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需要考虑其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所依赖资源的供给能力。因此,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较快的上市公司,应当作为关注的重点。另外,对于多元化投资的上市公司,由于其主业相对分散,对其主营业务收入的评价应一分为二。首先,主业的竞争能力是弱化了还是可依赖资源受到了影响,是否有增长后劲。其次,主业仍有很强的发展后劲,但为了经营扩张的需要,而尝试进行转型。多元化投资对上市公司回避单一渠道经营风险,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多元化投资必定会造成对上市公司现有管理体制和技术力量的冲击和挑战,而产生诸多不确定的风险。因此,投资者在看待多元化投资时,也应当充分挖掘和寻找具有成长性和持续发展潜力的业务项目,进行重点的追踪和分析,而不能以目前的项目增速而忽略多元化投资所面临的投资机会。相反,被投资者所忽略的上市公司多元化投资项目,往往成为上市公司未来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因此,投资者阅读年报,分析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构成,不能仅看其绝对额的多少,更要看其毛利率和增长幅度。只有保持资源垄断或市场扩长能力的多元化项目,才有可能成为上市公司未来主要的利润源。


  其次,成本是过度节约还是有效扩张。利用成本节约进行利润的实现,是上市公司经营管理中的普遍管理措施,也是一种大众化的有效利用资源和管理资源的模式。但上市公司的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靠节约现有资源是有限的。相反,通过收入、费用的适度合理增长而实现更为客观。诸如市场份额的占有率和新产品发展资源的挖掘则完全是依赖于新的投入,才会有良好的产出。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成本是节约还是扩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总之,任何发展的极端都是不可取的。资源的过度节约将会影响并减少其效能。当然这里讲的成本扩张是一种与收入间的有效配比关系。因此,投资者在进行阅读上市公司报表时,应当关注与成本有关的比率指标,是不是进行了合理配置和最优化。而不能以简单的绝对节约额来片面衡量和评价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非经常性项目对净利润的影响。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指标是投资者进行投资的重要参考,但并不是唯一的参考。在每股收益背后,投资者应该看到其利润实现的主渠道和增长源。由于非经常性收益和损失不具备长期性和稳定性,对利润的影响也主要是阶段性的和暂时的。投资者在看待非经常性损益时,既要看到其风险的存在,也要看到其投资机会的存在。但无论是出于何种投资初衷,面对非经常性损益所带来的风险和收益都是暂时的,投资者阅读年报中应对这类上市公司的股票三思而后行。


  总之,收入、成本和利润构成了上市公司经营过程的全部架构。投资者在阅读上市公司年报时,应当学会在阅读方式上化繁为简,而在阅读内容上化简为繁,学会把握架构,而分析细枝末节。对于关系上市公司利润实现过程的年报项目,要多加研究和分析,而不能将目前的上市公司的股价现实表现与上市公司年报作简单的对比。许多年报中隐含和潜在利润提升和发展的“亮点”,只有用心的投资者才能领悟。  如何正确理解“非经常性损益”
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3月14日,287家已披露2005年年报的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总额达9.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2.5%。而根据年报,这287家上市公司2005年净利润合计同比增长18.66%。显然,非经常性损益的增速快于净利润的增速,非经常性损益在这些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中所占的比重也在扩大。


  辩证看待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参考是很有帮助的。

  首先,应分析“非经常性损益”产生背景,是由于内因引起,还是外因导致。无风不起浪,能列入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科目,进行会计处理,一定有其列示的原因。但投资者看到的只是产生“非经常性损益”的结果,而不能透过数据看本源。投资者在阅读年报过程中,应当善于透过“非经常性损益”背后的数据,看其发生的原因。


  其次,判断“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经营的影响程度。从一定程度上讲,“非经常性损益”是上市公司经营利润的“蓄水池”。上市公司的主业不突出,经营利润低,而突然产生巨额净利润,很大程度上是“非经常性损益”导致。同样,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突出,经营利润得到了爆发性的增长,净利润却出现了巨亏,归根结底是“非经常性损益”造成的。


  第三,投资者既要从“非经常性损益”中规避投资风险,又要从“非经常性损益”中寻求投资亮点。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非经常性损益”的科目列示也一样。如果通过阅读上市公司近几年年报,发现一家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年年“挑重担”、“扛大旗”,即便是每年实现了巨额利润,也是令投资者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产生一定担忧的。同样,当一家上市公司只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出现的“非经常性损益”,还是应该引起投资者关注的。因为,“非经常性损益”的发生,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公司已经着手进行经营风险的释放,并着力排除非经营性因素对上市公司持续经营和健康发展的干扰。

重大建设项目带来重大题材

电力、铁路等项目投资增速在“十一五”期间加快。有关部门透露:到2020年中国铁路要建成超过1.2万公里的客运专线和约1.6万公里的其他新线主要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全国营业里程将达到10万公里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要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推进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实现《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目标需要2万亿元人民币的铁路建设资金。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晋西车轴、湘电股份、G卧龙、时代新材、中铁二局、铁龙物流等。


  “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将投资9000亿元左右用于基础电网的建设,国家电网公司新增33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6万千米、新增变电容量3亿千伏安,到2010年,国家电网公司的跨区输电能力要达到4000多万千瓦、输送电量达到1800多亿千瓦时。随着电网建设力度的加大,电力一次设备(变压器、电力开关、电线电缆)、二次设备(继电器、电力保护装置、电力自动化设备)、电力环保(除尘器和烟气脱硫设备)行业景气度将持续上升,使得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持续受益,包括主营变压器和电线电缆,同时又具备新能源背景的特变电工和G天威;具备风力发电题材的凯迪电力;电网保护行业的许继电气、国电南自;高压开关行业的平高电气。

  机械行业中的重大装备制造业的国产化将给予支持。“十一五”规划中指出我国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同时《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也给我国的机械行业中的重大装备业带来了政策保障和发展空间。要发展我国的装备制造业的重点主要是: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集成电路设备和先进动力装置等领域,同时行业内具有技术领先、自主创新能力强、具备品牌和规模优势的企业预计将会得到快速发展。在我国这类产业已经具备了创新和产品差异化的基础。呈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双重特征,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生产设备的国际化水准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产品创新和差异化的基础,这种公司一旦解决了产能瓶颈的问题将有实力进军国际市场。

  可关注的公司包括如机床行业中的沈阳机床、矿山设备中的天地科技、铁路等轨道交通设备中的晋西车轴、航空航天等军工设备中的火箭股份、.html轴研科技和海特高新、船舶设备中的沪东重机、工程机械中的桂柳工、江钻股份、煤矿机械中的天地科技以及等。同时继续关注具备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如振华港机、中集集团。

  国防军工业构成未来两年重大题材。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国防建设的投入资金,政策上也大力扶持此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十一五”规划提出了要求。发展强大的航空工业,不仅是填补国民经济领域空白的问题,也不仅是发展经济的要求,而是中国国防能力强弱的决定因素,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要求。同时我们认为该行业是不受国家宏观调控、经济增速回落影响的,是比较典型的抗周期性行业。从今年开始国防军工概念已经开始成为市场的热点之一,机构纷纷开始投资该板块,预计未来几年仍将成为市场的热点之一。相关的细分板块包括:航空航天军工业——“箭、弹、船、星”,如火箭股份、中国卫星、航天电器等;有色金属业——钛、铜、镍、稀土、如宝钛股份等;航空制造业及相关服务业,如洪都航空、西飞国际、海特高新、轴研科技等;船舶制造业,如沪东重机、江南重工、广船国际、风帆股份等。 实战心得:重趋势轻指数

我们在分析市场时一般总会很自然地将未来的点位放在第一位,而且结论往往也是大盘将涨(或跌)到某某点。其实随着股改的进行,上证指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样的指数点位所表达的一些基本含义已经完全不同,比如市盈率。

  根据三年多来上证指数的走势,大盘有四次触及1300点,以下计算的是相应时点的市盈率:

  时间 上证指数 财务报表 市盈率 可比市盈率

  2003-11-18 1316 03年中报 31.75 18.93

  2004-09-14 1300 04年中报 20.89 17.69

  2005-03-08 1318 04年年报 20.76 17.75

  2006-03-10 1306 05年中报 15.50 15.50

  其中可比市盈率是在计算中全部采用了2005年的中报。

  以上统计显示,同一个1300点但市盈率有着明显的差异,尤其是最近一次和去年的一次。很明显,今年的1300点是市盈率最低的一次,而且与上年(2005年)的1318点相比市盈率下降了2.25,降幅达到12.68%。

  现在讨论去年与今年1300点位置的差异。

  如果全部按照具有可比性的2005年中报业绩计算,去年和今年的1300点市盈率是从17.75倍跌到了15.50倍。如果以今年的1306点为基准,那么去年的1318点应该是1151点(1318×15.50/17.75),而以去年的1318点为基准的话,今年的1306点应该是1496点(1306×17.75/15.50)。

  有时侯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如果我们现在还是在与去年的1318点进行比较的话,今年的大盘其实并不是在冲击去年的1300点,而是在不断冲击去年的1500点!。

  上证指数出现偏差是正常的,因为它只是一个市场综合平均数,而且它的样本尤其是超级大样本还在不断增加中,但这次出现如此大的偏差则是由于股改中不除权的因素引起的。以前我们常常会有上证指数虚高的感觉,原因是一些权重股的涨幅超过了大盘。而现在的情况正好相反,不除权因素已经对上证指数起到了一个拉低的作用,所以现在的指数不是虚高而是虚低了。

  既然现在上证指数的差异较大,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过分看重上证指数的点位,除非是超短线的分析。当然我们做股票离不开大盘,所以我们还是要研究大盘,分析大盘甚至预测大盘的未来,只是我们没有必要斤斤计较于某个具体的点位,而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趋势的研判上,在趋势研判的基础上再分析维持趋势所需要的时间。比如现在大盘似乎有一个转折,那么接下来的趋势是继续调整还是回升,调整的话时间有多长,是三个月还是半年,这些才应该是我们关心的东西。至于具体的点位,那就让别人去研判吧。

  如果有一天股改基本上完成了,那么上证指数仍将会具备一定的可比性,点位才有真实的意义,只是到时候不知道这个上证综指还在不在。

教你如何把握投资时机

谈到投资,周围很多朋友都知道如果能够做到低买高卖,就是成功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因为工作忙碌忘了时时检查投资状况,或是因为上涨时想再多赚一些、下跌时想抢反弹,基本上没有人能百分之百地抓到最佳的买卖点,而最常见的情况是买进以后没有在适当的时机出手,所以,很多朋友都深有体会地说,对投资时机的把握是个比较困难的问题。

  其实,在投资时可以通过先设定损益点来避免遇到价格大幅波动时不知该如何处理的情况。
  设定止损点的意思是,要想一想你自己可以忍受这笔投资亏损多少,例如说投资10万元,如果你觉得这笔钱亏损到剩下9万元就会无法原谅自己,那么,你的止损点就是10%。

  获利点的设定也一样,可以算一下自己这笔投资赚了多少钱,你就满足了。说实话,一笔投资换算下来,如果1年的报酬率达到银行1年期定存的2倍,就可以称之为一次成功的投资。如果达到15%以上,应该算是相当不错的成绩。对于自己的投资状况时常进行检视,可以避免让自己暴露在太大的风险之下。


  一般的做法是,可以在每个月收到各种投资对账单时结算一下,现在不管是银行、券商,还是基金公司都会提供这类每月结算的服务。如果可以上网的话就会更加方便了,通过网络开展的电子交易,投资时也可以设定止损点和获利点,在符合其设定的条件时会自动买进或卖出。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通过事先的设定来帮助自己把握投资时机。

  我们不妨以基金投资为例。基金强调长期投资,如果投资过程中出现盈利,该获利出场还是继续持有?落袋为安是否与长期投资相矛盾?这是很多投资者都会面临的问题。其实,投资理财是持续不间断的行为,由于市场趋势在变化,在长期投资的过程中仍应灵活掌握。


  基金投资的重点在于完整的“资产配置”,搭配投资过程中要进行灵活调整,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投资的胜算。在您选择基金投资前,应该会有一定的回报期望与可承受的亏损程度、理财目标等,即使打算长期投资10年,期间也应该依据自己的投资需求来设定获利点和止损点。在这方面,以下两个原则可供投资者参考:


  1、确定资金的投资期限。若投入的资金在一段时间后要赎回变现(如购房、出国、子女教育等),建议至少在半年之前就关注市场时点以寻找最佳赎回时机。


  2、调整对投资回报的预期。选择基金投资之前,投资人都会有一定的收益预期,目前市场已渐进入微利时代,基金的投资回报达到10%至20%(以上)应属不错的表现,获利赎回点可据此初步设定标准。  学会从年报中挖金股
目前股市进入了年报披露阶段,年报是上市公司在一年内经营情况的总结,也是公司财务状况对外披露的途径。年报期间,业绩好坏将对股价形成明显影响。投资者需要借助年报分析一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资,把握好现阶段的获利机会。


  首先,要注意“重要提示”,这是整个报表的提要,是报告期内重大时间披露的地方;

  其次,注意“会计数据摘要”。包括最常用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公司的基本盈利能力。要注意“每股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这一指标可以体现出公司在经营过程中是否真的赚到了利润。


  其三,看“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从股东人数变化中寻觅主力活动的蛛丝马迹,从股东的平均持股量观察是否存在主力活动,年报披露十大流通股东,对投资者了解大资金的动向有一定帮助。


  董事会报告有三项必看

  其四,“董事会报告”中有三项必须要看:

  1、公司总体经营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公司的发展趋势;

  2、新年度的发展计划。寻找公司的发展计划中是否存在与市场热点吻合的地方;

  3、公司投资情况。特别要注意新股、次新股投资项目的进展状况。

  最后是“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其中的利润表中会列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这三费可以考察公司的内部管理能力。可把三费的同比变化与净利润增长率加以对比,如三费的增幅高于净利润的增幅则说明管理不到位。其他需要关注的指标有:销售比例、价益比、现金状况、负债率、账面资产、股息、现金流量、存货、净资产收益率等。


  上市公司有一千多家,年报不可能都看,投资者可以看每股收益增长排行榜前100名的公司;然后再根据重点公司的业绩增长潜力、流通股本、市盈率,以及主力资金入驻情况来分析,选出真正的金股。


  链接:上市公司年报的格式1、重要提示;2、上市公司基本情况简介;3、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摘要;4、股本变动及股东情况;5、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6、董事会报告;7、重要事项;8、监事会报告;9、财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