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渔寮沙滩路线:柳园口引黄灌区可持续发展思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2:03:08
摘  要:柳园口灌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渠道输水利用率很低、工程不配套、灌溉用水不合理、水资源紧缺、管理机构不健全等。从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工程规划布置及建筑物布置、田间工程等三方面提出了柳园口灌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设计途径。在灌区管理上,建议进一步加强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

 

    关键词:渠系建筑;节水改造;管理体制;柳园口引黄灌区

 

     柳园口引黄灌区是1958年兴建的老灌区,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639.2 mm,降水年内分配很不均匀。年均蒸发量为降水量的近2倍,春旱夏涝,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灌区现有总干渠、北干渠、东干渠、南干渠4条干渠,柏慈沟为灌排合一的干沟;骨干排水河道主要有惠济河、淤泥河、泄水渠、柏慈沟、十支排、圈章河等,支沟主要有铁路沟、开兰沟、圈章中支等。目前骨干河道已初具规模,其中惠济河、淤泥河、圈章河已达5年一遇除涝标准。灌区以陇海铁路为界,分为道北和道南两大部分。

 

    1 存在的问题

 

    (1)渠道输水利用率很低。老灌区虽经改造,但由于资金短缺、管理不善等原因,使得工程标准偏低,工程老化现象和人为损坏严重,因此需要提高标准。目前柳园口灌区骨干渠道南段仍为土渠,没有防渗措施,占地多、渗漏损失量大,渠道塌坡、淤积严重,输水能力低,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40;加之面上工程配套差,致使灌区下游用水困难,许多农田不能正常灌溉,工程效益远未发挥。

    (2)工程不配套。灌区骨干输水线路基本打通,但由于输水线路长、资金有限制等原因,道南干、支(沟)骨干工程仍未建成,田间工程情况更差,未采取节水措施。下游用水困难,群众反映强烈,影响了灌区效益的发挥。

 

    造成目前灌区灌溉用水方式比较单一,尤其田间工程配套更差,土地不平整,且多为大水漫灌,水量浪费十分严重。灌区配套建设任务艰巨,尤其是南干渠水量无保障,下段配套情况差。

 

    (3)灌溉用水不合理。田间工程不配套,土地不平整,新的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滞后,大水漫灌,水量浪费十分严重,田间管理水平低。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水利用系数有巨大潜力。

 

    (4)水资源紧缺。区内浅层地下水矿化度为1~2 g/L,局部地区为2~3 g/L,属半咸水,不宜用来常年灌溉。灌区不具备其他引水条件,发展引黄对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保持工农业增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解决农业灌溉缺水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引黄和节水,使有限的水量能灌溉更多的耕地。

 

    (5)管理机构不健全。灌区管理机构及运行机制不健全,管理措施不力,没有建立起良性运行机制,灌溉水费靠政府代收,造成水费收不上来或被层层卡扣,难以维持灌区正常运行。管理人员工资无保障,职工队伍不稳;管理人员素质跟不上要求,缺乏必要的观测设备和试验仪器等,从而影响着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2可持续发展研究设计方法

 
 
    在现有工程的基础上,以节水为中心对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范围包括:对东干渠、北干渠进行渠道疏浚和全断面混凝土衬砌、干斗门配套;对北干渠部分进行面上配套;对南干渠、柏慈沟进行疏浚和配套;对泄水渠、十支排、秦奉沟、白丘西沟进行疏浚及建筑物配套建设等。

 

    2.1水土资源供需平衡

 

    对灌区水土资源进行供需分析,确定节水灌区范围,拟定农作物种植结构、灌溉保证率、节水灌溉制度及节水灌溉方式,论证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可行性。

 

    黄河水是灌区的主要水源,经资料分析和调节计算,当黄河来水保证率为50%时,其水位、流量均能满足灌溉要求。根据灌区农业、乡镇企业和农村人畜用水量和当地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和可引黄河水量,并考虑区域规划、区内社会经济发展对该项目的要求等方面因素,经过供需平衡计算,分析确定灌区的灌溉范围和灌溉面积。灌区位于开封市东部,北以黄河大堤为界,南至惠济河,东界三义寨引黄灌区,西连黑岗口引黄灌区和惠北泄水渠。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09万hm2。

 

    以灌区所辖各县2005年统计资料为基础,经整理分析后作为设计现状年,考虑各项增长率和各业用水指标后,拟定2010年作为规划的设计水平年。结合本灌区内水土资源、作物组成、气象水文、水量调节程度、经济效益等因素以及省内类似工程情况,确定本灌区灌溉设计保证率为50%。

 

    水量平衡计算:考虑地表水、地下水和引黄水等三水联合运用,采用地下水供补平衡法进行水量调节计算。由灌区水资源分析可知,中等干旱年(p= 50%)时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67万m3,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为6 560万m3,保证率50%时需要引黄水量2010年为14 671万m3。

 

    道北灌溉模式按充分节水灌溉,道南按非充分节水灌溉考虑,且均是在充分利用降水的基础上,采取节水灌溉技术。根据灌溉制度试验资料和科研成果,结合理论计算结果,在充分考虑本灌区水文气象条件、水土资源状况、节水模式和灌水技术的基础上,分析计算本灌区道北和道南灌溉设计保证率为50%时各作物播前及生育期内各次灌水的设计灌水率:2010年道北为6.51×10-4m3/(s·hm2),道南为6.75×10-4m3/(s·hm2)。

 

     2.2工程规划布置及建筑物布置

 

    工程区按行政区划分为2个区域,即开封县项目区和杞县项目区。

 

     渠系工程按各渠不同流量、比降等进行干、支渠断面设计计算。为保证渠道输水线路畅通并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对渗漏损失量大、渠道塌坡、淤积严重、输水能力低的骨干渠道进行全断面混凝土衬砌。

 

    渠(沟)系建筑物布置以满足各自的输水、分水、排水等不同要求为目的,应使流量稳定,水头损失小,并能保证交通顺畅及满足群众生产和生活需要。对于现有建筑物,只要能满足过水要求且基本完好者都加以利用;对严重损坏、不能安全运行或丧失其功能的,要在实行节水灌溉的前提下重建;有局部损坏的进行加固利用;渠(沟)进行改建或扩建后,如原有建筑物影响灌(排)水的就拆除重建,数量不能满足规划要求的就新建;新开挖渠系建筑物按规划全部新建。规划各类建筑物共计144座(骨干工程65座,面上配套建筑物79座)。

 

    灌区各类水闸的总体布置,按水流、防渗、防冲、消能与施工运用等多方面的要求,进出口均采用扭曲面或八字墙布置型式,促使水流顺畅。上下游防护工程一般采用混凝土防护,海漫段采用干砌石防护。干渠节制闸、拦河闸、支渠进水闸及节制闸采用开敞式,斗门采用涵洞式,洞身采用箱形和圆形两种断面型式,洞顶填土以路代桥。

 

     桥梁工程根据重要程度分为交通桥、生产桥。桥的轴线与渠(沟)水流方向尽量垂直,桥长与渠(沟)上口宽基本相等。桥梁按结构型式分为钻孔灌注桩桥和重力墩台桥两种。上部采用C20或C25钢筋混凝土板,下部钻孔桩采用C20钢筋混凝土,盖梁采用C20钢筋混凝土。

 

    2.3田间工程

 

    根据灌区的实际情况,田间工程道北为灌排分设,道南为灌排合一。田间灌溉系统由斗渠、农渠组成,田间排水系统由斗沟、农沟组成,采用相间布置的型式。田间灌溉方式以小畦灌为主,地面移动软管灌溉为辅。道北部分田间节水灌溉技术措施主要采用小畦灌和部分斗、农渠衬砌;水稻田采用“薄、浅、湿、晒”的节水灌溉技术。

 

    斗渠(沟)、农渠(沟)及其配套建筑物,应充分利用引水量,提高水的利用率,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节约水资源。

 

    3 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

 

    目前管理体制不健全,农民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淡薄,水事纠纷很多,现有灌区管理机构名义上为专管与群众相结合,而实质上是农民对灌溉管理的参与程度较低,干渠有专管组织,田间斗、农、毛渠几乎无人管或管理不善。专管单位资金缺乏,人力有限,农民全凭“等、靠、要”,导致灌溉恶性循环局面逐步加剧,农民对工程的运行与维护缺少责任感,也缺乏足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导致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降低。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只有加强管理,使灌区逐步形成以水养水、自我完善、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工程效益,也才能使工程投资达到预期效果。

 

    实行专管与群管相结合,把水利工程与管理单位、用水户联系在一起,成立供水公司以及用水者协会等。将支渠以下工程交给用水者协会管理使用,使他们对工程拥有使用权、自主权、经营权,切实管好自已的工程,并为自已服务。逐步实现工程资金自筹、经济自主,水利产业按经济规律的需要而发展。

 

    4 结语

 

    解决开封市柳园口这类老引黄灌区农业灌溉缺水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节水,要使有限的水量能灌溉更多的耕地,以引黄灌溉为主,适当结合井灌,做到渠灌时,灌中有补;井灌时,灌中有排,充分发挥工程的最大效益。老灌区要充分发挥其灌溉效益,必须对灌区进行配套及节水改造,提高渠道输水利用率,加强田间工程配套,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建立起良性管理运行机制,自我完善,加大灌溉水费征收力度,维持灌区正常运行。

 

     作者简介:丁秀英(1966-),女,河南商丘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和教学工作。

 

来源:《人民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