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皓沙滩涨潮时间:倾情杜仲的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8 18:23:13
人物速描  他在家乡劈山绿化,用自己的青春和财富回报大山,把杜仲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被誉为“中国杜仲第一人”。他先后被评为“全国杰出青年星火带头人”、“河南省十大杰出青年”、“河南省绿化造林劳动模范”、“河南省百佳民营企业家”、“河南省第九届优秀人大代表”。2005年荣获国家林业部、全国工商联和光彩事业促进会联合颁发的“国土绿化贡献奖”。


  ◆本报通讯员 邵倩 记者 邵丽华
  罗眼科,这个河南灵宝汉子站在自己倾情数载的3万亩杜仲林前,感慨万千。他种植的杜仲林基地改善了山里的生态环境,绝迹多年的野生鹿出现了,野鸡、兔子、野猪、獾等也多了起来,空气中氧负离子含量达到2万个/立方厘米以上,比灵宝市高出10倍。连美国、日本的杜仲专家看完罗眼科的杜仲基地都感到很震撼,称这里是世界连片面积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管理最规范的杜仲基地。同时,他充分开发杜仲的药效功能,杜仲雄花茶、杜仲洋参胶囊、杜仲α-亚麻酸胶囊远销海内外。
  杜仲是一种古老的树种,也是我国的独特树种,它的生命力旺盛,对土壤和气候适应性强,生态绿化效果明显。杜仲叶、杜仲籽可提炼出杜仲胶用于工业原料,制造类橡胶制品;杜仲皮、杜仲叶、杜仲雄花、杜仲籽及提炼出的杜仲籽油等,含有极为丰富的活性成分,在降血压、增强免疫力、减肥美容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杜仲浑身都是宝,被人们称作是植物黄金。
  罗眼科与杜仲的情缘结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时,罗眼科是带领乡亲寻觅致富之路的村主任。村里发现了金矿,办起了乡镇企业,拥有了这一资源,似乎可以守着金饭碗了。但罗眼科的想法是:金矿挖完了怎么办?分析客观情况,他认为村里有适于植物生长的自然优势,宜于发展经济林——他看好杜仲树。杜仲作为中药(补药)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建设杜仲基地,即是生态林又是经济林,完全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罗眼科决定要用从大山里获得的财富以恢复生态的形式返还给大山,努力寻找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经过反复考察论证,他把发展目标锁定为杜仲,决定利用家乡荒山荒坡兴建杜仲基地。
  说干就干,就在1993年,罗眼科主动辞去村长职务,自筹资金,承包荒山,带着干粮,背着铺盖,带领民工,展开了一场规模宏大旷日持久的杜仲种植大会战。发展的道路总是充满着艰难和挫折,这年他栽下的100多万棵杜仲树苗仅成活了1万多颗,成活率仅在1%。但他没有气馁,他告诫自己,这辈子就是干一件事也得把这件事干成。他投资1000多万元修建水利设施,把水引到了山上,解决了栽树没水的难题。十几年来,他先后投入资金1.2亿元,绿化荒山3万亩,种植杜仲树200余万株,建成寺上村、闫驮村和布张村3个杜仲基地,创建了以杜仲种植与开发为主业的灵宝市天地科技生态有限责任公司。罗眼科曾是灵宝市的首富,当他投入到栽种杜仲树的事业后,灵宝市的富人圈里就没有了他的名字,他甚至到了囊中羞涩的地步。熟悉他的人取笑他种树种成了穷光蛋,别人致富后携家带口出国去享受,他却又回到农村去种树。他对记者说他一点也不后悔,每当他站在山头瞭望他那郁郁葱葱的杜仲基地时,心里就充满了说不出的高兴。他说:“西方国家对杜仲的研究和应用走在我们前头,在日本,他们吃杜仲面,喝杜仲茶饮料,生活中随处可见杜仲元素。”罗眼科执着于自己的杜仲事业,“杜仲浑身是宝,我需要做的是把宝挖出来,让大家看到它、享用到它。”
  长久以来,人们都是通过使用杜仲树皮取得他的药用价值,罗眼科不愿走砍树剥皮的老路,这违背他绿化荒山的初衷,他要创出一条综合开发利用杜仲的新路。
  他的第一个目标瞄准了杜仲雄树的花。杜仲为雌雄异株植物,雄树开花,雌树结果。近代研究发现,杜仲雄花含有杜仲树皮全部所有的药用有效成分,而且主要成分如绿原酸、桃叶珊瑚甙、杜仲黄酮等的含量高于其在杜仲皮中的含量,这就是说,杜仲雄花的医疗保健作用不仅可以替代而且大大优于杜仲皮。中国林科院郑州经济林研究所研究员杜红岩博士和他的同事们在多年研究试验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杜仲雄花茶并申报了国家专利,罗眼科和他的杜仲基地参与了杜仲雄花茶的研制过程并最终出资买断了专利权,开始了杜仲雄花茶的批量生产。他的杜仲花茶在日本卖到了人民币6000元1市斤,在北京、上海也卖到了2000元1市斤。
  杜仲雄花茶的成功上市是罗眼科在杜仲开发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他的下一个目标是杜仲的果实——杜仲籽。经过良种改良后,杜仲雌树的数量大大超过雄树的数量,杜仲籽就成为杜仲基地的主要产品之一,杜仲籽仁榨出的杜仲籽油中富含α-亚麻酸,其他植物无法比拟。所以,杜仲籽是提取α-亚麻酸的最好原料,杜仲籽油是补充α-亚麻酸的最好食品。
  杜仲的综合开发利用,一直是罗眼科的主导思想。在研究杜仲综合利用过程中,先后研制出如何从杜仲籽中提取出杜仲籽油。在不损坏杜仲树皮的前提下,认定其杜仲叶的药用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杜仲传统意义上的医疗保健功效。
  灵宝是全国驰名的苹果之乡,罗眼科做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把栽培管理苹果树的方法用到杜仲树上,把杜仲林变成杜仲园,生态效益得到充分体现。
  杜仲是一种乔木,树干高几米到十几米,树叶、树籽和雄花的采摘十分不便,昂贵的采摘人工费用大大增加了杜仲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怎么办?罗眼科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灵宝是全国驰名的苹果之乡,当地农民有着丰富的果树栽培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罗眼科做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不能把栽培管理苹果树的方法用到杜仲树上,把杜仲林变成杜仲园?他的想法得到了有关专家的支持,于是在局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一场大规模的林园改造行动全面推开。果园式标准化种植模式为杜仲的全面开发提供了保障,罗眼科的3万亩杜仲林年产杜仲叶6000吨,杜仲籽2000吨,杜仲雄花60吨,综合产业开发后,每年可实现产值近4亿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被河南省副省长王明义形象地比喻为“绿色银行”。经过十几年发展,罗眼科的杜仲基地已经由原来的荒山坡变成了现在的绿树林。
  罗眼科的杜仲基地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1996年,杜仲基地被国家科委列为国家星火项目。1998年被列入“黄河中上游生态防护林工程”。2006年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灵宝杜仲”地理标志保护产地。2007年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授予“国家级杜仲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罗眼科本人也被评为高级经济师。中国林学会杜仲研究会理事长张康健教授到基地视察后深受震撼,倍加赞赏,认为罗眼科的果园化杜仲栽培模式是一个创举,为杜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张康健教授的提议下,杜仲研究会把罗眼科的闫家驮杜仲基地命名为“中国第一杜仲籽园”。
  罗眼科做人很低调,也很简朴,他不喜欢出去跟人吃饭喝酒。从1997年到2001年,他自愿负担闫駄村20名困难学生的学杂费和书籍费,同时让7名离校较远且生活困难的学生在基地工区食堂免费就餐。1999年,他一次性提前支付该村土地承包款40余万元,让村里还清了外债,并新建一所中心小学。阌西村群众发展中药材,他花3000元为群众买种子。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他自己花钱请剧团为村里唱戏。2000年,他积极响应市政府号召,踊跃参与市政设施建设,投资600余万元对市区涧河东岸老大难区段进行综合治理,此举彻底改变了该地区的面貌,昔日是杂草丛生、泥污遍地,今日是绿树红花、碧水玉栏,成为灵宝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他把自己的青春和财富献给了杜仲事业,他对杜仲的倾情和执着令人感动。迄今为止,没有人像他那样在杜仲事业上投入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投入那么多财产和资金,他亲历了杜仲从种植、栽培、管理到林园改造的全过程,他的研究试验几乎涉及到杜仲开发的所有领域,他在杜仲种植和产品开发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把杜仲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成绩和荣誉面前,他从不满足。创造财富、奉献社会是他不倦的追求。他正在全身心投入杜仲事业,力争创造出更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采访札记
                          用纯朴书写辉煌
                                  □邵倩 邵丽华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用这8个字来形容地处豫西坐镇函谷雄关的灵宝市再合适不过了。靠着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加上上天赐有的黄金资源优势,灵宝造就了一批首先富裕起来的人。
  河南省环保厅的一位领导建议我们到灵宝市的山上看一看,看一个年轻的黄金老板,是如何用十几年的时间和精力,倾其全部财富,辛勤耕耘,在家乡绿化荒山,建成了“世界第一杜仲籽园。”
  富裕了之后,人们对生活的态度与选择,是真正的试金石。一些人小富即安过起了安逸享乐的日子;一些人携家带口去了国外;还有一些人面对黄金资源枯竭和生态恶化,也转做了其他,大多选择了投资少见效快的产业。罗眼科却立誓要用从大山里获得的财富以恢复生态的形式返还给大山,他把发展目标锁定为开发杜仲事业,利用家乡荒山荒坡兴建杜仲基地。他明知这是风险极大又是投资回报极慢的事情,却毅然决然,义无反顾,经历了三上三下,曲曲折折,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
  跟随罗眼科从灵宝市出发,沿着崎岖回转的山路奔波一个半小时达到山顶时,我们的眼前豁然一亮:绿油油的山上,一棵棵杜仲树郁郁葱葱整整齐齐地傲然挺立,像是在接受主人的检阅。蓝蓝的天上白云掠过,清香湿润的空气沁人心脾,途中的疲劳顿然消失。罗眼科指着那高大的杜仲树说:“这是景观树,是我在1993年栽种的。”他说:“我虽然吃的是粗茶淡饭,生活俭朴,但一看到这些树,我就非常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