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招聘保洁:欧美剥削让中国人过得辛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9:38:19

欧美剥削让中国人过得辛苦?

 《环球时报》在9月20日发表郎咸平的文章“欧美剥削让中国人过得辛苦”,告诉世人中国人在为蝇头微利而工作,原因是欧美的剥削;而刘云在29日的“免受欧美剥削,先得摆脱中间商”,把中间商与剥削挂钩。刘志勤则认为,中间商不是剥削者,中间商的利润不能简单地被扣上剥削的帽子。

郎咸平:欧美剥削让中国人过得辛苦

  2010年,金融危机余波尚存,中国居民的“钱袋子”问题依然引人关注。现在有两个有意思的现象,一个是中国成为了奢侈品消费的第二大国,另一个是金融危机的时候,“民工荒”又出现了。一个奢侈品的消费大国,2009年的消费占GDP的比率却只有29%,按照这个数据,中国其实是个消费力严重不足的国家。
 

  这是因为中国人太贫穷。比如人均工资。每小时人均工资第一名是德国,大概是30美元。中国的比泰国还差,泰国接近2美元,中国才0.8美元一小时,位列全世界最后一名。虽然中国的工资水平在全世界垫底,但中国人的工作时间世界第一,一年工作时间竟然高达2200个小时,美国只有1610小时,荷兰最低,只有1389小时。中国的工人,拿的是全世界最少的工资,但工作时间却是全世界最长的。
 

  金融危机之后,珠三角又出现民工荒。这不是简单地因为订单增多了,而是因为工人对工资不满意。近10年,东莞的工资基本都没有怎么变化,但这10年来的通货膨胀却在大幅度增长,所以农民工越来越穷。普通老百姓的日子确实过得很辛苦,那么企业家呢?企业家也非常辛苦,很多企业家都说,他们是在替工人们打工,搞得每天晚上12点才能睡觉。因此,企业家也好,工人也好,大家都很辛苦。为什么这样的辛苦只能拿到全世界最低的工资呢。据我分析,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欧美对我们的剥削。一些学者经常讲,中国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缺乏核心技术,所以毛利率低,而解决毛利率低的现状是要转型成为高科技企业。这是瞎掰。我个人从来不反对高科技,但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毛利率为什么低?真的是因为它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缺乏核心技术吗?不是这样的。以东莞的玩具为例。中国玩具业的毛利率接近零,而美国玩具公司美泰的毛利率,在2007年超过了40%。美泰不做制造,它掌控了除制造以外的其他所有产业链环节,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零售,因此美泰掌控了销售的定价权。美泰给中国制造商每个玩具1毛钱的利润,而它可以赚3.6美元。
 

  再思考工厂的生产成本。还是以玩具工厂为例,在购买原材料的时候,你会发现,定价权又被掌控在别人手里。因此对中国的制造业而言,刚好被卡在中间:购买原材料的价格是华尔街控制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价格又被美泰这样的公司控制着。我给美泰取了个名字,叫做产业资本;我给华尔街也取了个名字,叫做金融资本。可以说,中国的制造业是前有狼后有虎;金融资本好比是狼,产业资本好比是虎。具体点说,购买原材料时,金融资本在控制着我们的价格;销售时,产业资本控制着我们的价格,它们一起把夹在中间的我们剥削得干干净净。
 

  话又说回来,欧美国家为什么会把制造业放在中国?因为制造会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它们才不愿意要这种烂东西。所以,它们就把除制造外其他产业链的环节全部控制在手上。这样,欧美各国就透过金融资本、产业资本控制原材料和销售的定价权,然后把制造放在中国。因此,中国越制造,欧美就越富裕。
 

  还值得思考的是,和其他国家相比,比如印度,中国同样是被剥削的人民,为什么我们会比他们还差呢?这里还有第二个原因,这就是这几年中国的产业政策搞偏了。社会的大量资源被拿去修桥铺路了,所以GDP才以每年约10%的速度增长。这种增长并不代表中国经济有什么了不起的增长,真正拉动GDP的是钢筋水泥。比如说一地方政府让农民把宅基地拆掉,然后到政府规划的土地上盖房子,农民就把仅有的10万元储蓄拿去盖房子了。这些钱本来可以消费,拉动其他生产的,但都被拿来搞钢筋水泥了。钢筋水泥越多,老百姓就越穷。▲(作者是香港中文大学教授,著有《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

刘志勤:贸易受剥削,别怪中间商

  《环球时报》在9月20日发表郎咸平的文章“欧美剥削让中国人过得辛苦”,告诉世人中国人在为蝇头微利而工作,原因是欧美的剥削;而刘云在29日的“免受欧美剥削,先得摆脱中间商”,把中间商与剥削挂钩。笔者对前文的结论并不完全赞同,郎教授的举证和观点有点过于表面化、概念化,需要认真讨论;而后文的举证和观点则是以偏概全,更值得商榷。
 

  市场经济的主要构成并不只是由供方和需方组成,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成员:中间商。从商品交易产生以来,中间商就应运而生。中间商既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衍生品,更是助推市场繁荣的催化剂。中间商赚取的利润是市场运转的供需双方无法回避的支出。把中间商和剥削连在一起,显然违背事实,也有失公允。
 

  大多数人对瑞士经济发达的理解可能局限于瑞士繁荣的金融产业,却很少有人知道瑞士有众多国际著名中间商的存在,以及它们对瑞士经济做出的独特贡献。据了解,世界上的五矿原材料,其贸易总量的1/3由瑞士的中间商完成;而世界与石化工业有关的化工原材料,其贸易总量的1/4由瑞士的中间商经手签约;世界上的糖、棉等原材料经由瑞士中间商公司达成合同的贸易量超过1/3。由此不难看出,许多业务的成功离不开中间商的牵线搭桥。
 

  贸易离不开中间商,就像过河离不开桥梁一样。中间商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体育经纪人、文化经纪人等都是中间商。在中国改革开放头15年,中国的技术、机械设备、仪器、纺织等进出口公司担负着中间商的职责,为中国市场的开放起到历史性的作用。而中国每年都要举行的广交会,也是各路中间商会聚一堂的场所。
 

  人们没有因为上述中间商的存在而埋怨被剥削。因为人们知道,中间商不是产生剥削的因素,更不是造成价格上涨的酶体。相反,国际上有许多贸易必须由特定的中间商来完成。笔者曾询问一些国内的化工原材料买家:为什么不找供货方直接进货?他们的回答十分明确:供货方有时不相信买方的还款能力,买方有时担心货物的价格市场浮动太大,这时双方都需要一个共同认可的中间商承担双方委托的责任,让双方的利润得到保障,使风险降至最低。这就是中间商存在的必要性。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买卖双方直接做交易并不能降低各自的成本。因为进出口贸易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系统的过程,需要有一个专业知识丰富的团队。而培养和支撑这样一个团队需要大笔资金,可能超过支付给中间商的佣金。这就是中间商存在的市场需求。即使在造船行业,许多隐性中间商的存在也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除了有严格的市场监督和管理以外,中间商公司把信誉和诚信看得比利润更重要。这是发达国家中间商得以经年不衰的根本原因。有许多国际市场上的紧俏商品必须由固定的中间商来完成交易。即使有的买家提出高价直接购货,卖方也不为之所动。可见成功中间商的影响力和粘合力是不可替代的。
 

  中间商不是剥削者,中间商的利润不能简单地被扣上剥削的帽子。我们应当为中间商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干净有序、受法律保护、被市场尊敬的环境。至于那些不按法律办事、不按规则行商的中间商,自有恢恢法网的约束。▲(作者是瑞士苏黎世州银行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