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车牌和车一起转让:试论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的角色转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4:39:39
                         提要  本文运用管理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依据某学院历年教育实习实际操作的经验,

阐述师范院校即将毕业学生在教育实习中角色转换的重要性,角色转换内驱力的激励与保持及其

有效措施。对师范院校保证毕业实习取得良好效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师范院校学生毕业前的教育实习,是对师范教育质量的一次检查,是对即将毕业学生的最后阶段的职业技能培训,是师范实习生从学生角色转换成教师角色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实践活动。各师范院校历来都把学生的实习当作一件大事,投入相当的人力,力图收到满意的效果。

师范生教育实习,要做很多工作。笔者认为,最为关键的工作,就是做好实习生的角色转换。抓住了角色转换这个主要矛盾,就能取得较好的实习效果。

 

一、实习生角色转换的必要性

 

首先,从教师角色的根本特性来看。教师角色是社会对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赋予的岗位要求,是对教育者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概括和抽象化。教师角色不是任何人,更不是教育者自己随意认定的,而是客观社会依据特殊的分工赋予的。教师,之所以成为一种社会角色,就在于他不是任何一个社会个体都可以随便扮演的。他已经独立于一般的社会个体之外,成为一种必须接受社会规范约束的职业化抽象化的特殊角色。新进入这一角色的人,将强制其接受教师角色的规范和行为模式。一个合格的师范院校毕业生,虽然为日后当一名教师打下了基础,但在实习前,仍属于学生角色。教育实习也只是从学生角色到教师角色的一种尝试,一个必不可少的过度环节。

其次,从师范院校学生的实际来看。师范院校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从小学、中学、大学,度过了十多年不同层次的学校生活,经过了同一角色的不同层次的行为模式的熏陶,对扮演学生角色是不太费力的。要在教育实习的短时间内一跃为教师角色,这是相当大的转换。教与学,教师与学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实习生角色转换就是由学到教,由学生到教师的转化。这种转化没有相当的条件是不可能的。实习生要登上讲台,要面对几十张生疏的面孔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其原来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必然要进行较大的调整和改变。他们只有按教师所处的地位,所承担的责任,所在的育人环境,来选择应有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才有可能进入角色,从而取得教育实习的良好效果。另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不少学生报考师范,并非出自对教育职业的热爱,因而在教育实习中很多人缺乏由学生到教师角色转换的自觉性。这就更说明促成其角色转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

第三,从实习生对教师角色的实现过程来看。实习生对教师角色的适应性强,角色转换进程快,就表明这个实习生当教师的能力强,迈向教师职业的步伐快。反之,则表明能力弱和步伐慢。也就是说,实习生进入实习学校,其思想和行为模式符合教师角色的程度越大,转换速度就越快,其实习的成功性也就越大。反之,其实习的成功性就越小。教育实习时间十分短暂,如何很快形成实习生角色转换意识并表现于实践,是一个指导教师指导好教育实习的关键。必须千方百计提高实习生对教师角色的认识水平,激发他们的职业情感,坚定其职业意识,培养规范职业行为模式,树立从教的职业信念,了解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待等等。如果实习生对教师角色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出现了偏差,对社会寄予的期待不明确,就必然造成不同角色的冲突,从而导致教育实习的失败。

 

二、实习生角色转换驱动力的激励与保持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和外在的驱动力。师范院校实习生角色转换同样如此。

师范院校实习生角色转换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实习学生本人的内驱力。二是师范院校、系科、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实习生群体所形成的外驱力。三是教师职业目标对师范实习生的吸引力。三种动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统一的动力体系。如何做好师范实习生角色转换驱动力的激励与保持工作呢?

首先要激发其自身的需要,变“要我实习”为“我要实习”。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起源于需要。这种需要常常是以愿望、意向、动机、兴趣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它是人的内在积极性的源泉,是人的思想和活动的基本动力。只有当实习学生真正认识到投身实习是自身需要时,他才会产生实习的兴趣,才有实习的欲望,直到取得了较好的实习效果,这种需要才得到满足,才会达到心理平衡。

实习生的这种需要,看起来是主观内在的,实际上是客观存在在学生思想意识中的反映。因此作为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组织者,指导教师,其责任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创造并强化这种“客观存在”,即师范生必将走上教师岗位必然趋势,从而促使学生形成并强化教育实习需要。也就是要为学生产生实习需要提供尽量多的客观条件。一般说来,采取以下作法会收到较好效果。

第一、提高学生对教师角色的认识水平。学生对实习抱什么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们对教师角色的认识水平。笔者所在学院(四川德阳教育学院),从领导到教职员,都注意通过各科教学和各项活动以及学生自身的日常行为,来教育影响他们,促使其树立“教书育人”的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各专业的教材教法课及有关的政治思想课,从第三学期起就注意灌输有关教育实习,教好书、育好人的思想观念、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的技能。该学院要求全体教师都要注重身教,为人师表。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活的教育范本,是学生学习的“活教材”,对学生提高教师角色的认识水平有直接的示范作用,感染作用。一个教师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对所教学科表现出无比的热爱,必然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该学院历届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都以自己仰慕的老师为榜样,暗暗学习他们治学治教的态度和作风,甚至于学习他们讲课的语调,板书的字体。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老师榜样作用的重要性。

第二、抓好平时工作,为教育实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实习生角色转换的过程,可分为预备阶段、实践阶段和完成阶段。要使实践阶段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预备阶段工作必须做好。为使学生形成实习需要的动机,学院各系科从第三学期开始,就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套初中该学科教材,老师利用教材教法课,指导学生过好教材的理论知识系统关、按教学计划过好制定和落实课时分配、教学措施的关。要求学生备课,写教案,并安排在一定范围内试讲。学院领导、教务处、系科负责人和相关教师都参加听课评课。这样,学生就有了扮演教师角色的紧迫感,也提供了扮演教师的舞台。与此同时,还组织学生到附近中学听示范课,这就为学生角色转换提供了样板。

第三、早安排,早落实,造成即将登上讲台的态势。学生停课实习,学院一般是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的前四周。但是,有关各项安排,如实习计划的制定,实习编组,确定学院内与实习学校的指导教师,确定实习学校,确定学生实习课的课题,均在上一学期期末考试前全部落实,并要求学生提前备课,写好教案。早安排,早落实,让学生对实习的时间、地点、年级、班级、教学内容等都早知道,这既有利于实习生有充分的时间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又在客观上形成了认真准备实习的浓厚气氛。

该学院历年都有100名左右的实习生到市内和市郊六所中学实习。第一周见习,院内各系科的指导教师和各实习点的中学指导教师,都认真审阅实习生写的教案,并指导试讲。由于准备充分,试讲一般都是一次通过。各中学普遍认为:该学院实习生的适应性强,素质较好。有的中学还提早在见习时就把学生推上讲台。这充分说明,早准备,早安排的作法是很有成效的。

调动实习生的内驱力,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要使激发出来的“我要实习”的内动力保持下去,贯穿于实习的全过程,还需要随时做好强化工作。这就要求师范院校组织实习的领导者,指导教师,深入实际,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内部动力,存在于心,表现于行。任何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借助外显行为把自己的心理介绍给他人。只要组织实习的领导与教师能在实习中与实习生打成一片,就可以了解到他们实习需要强弱的脉搏。该学院的实习组织者与指导教师,在整个教育实习过程中,很多时候都和学生泡在一起,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当某个学生在实习中表现出色,受到好评,就把这一信息及时宣传到全体实习生中去,以此鼓励大家。

其次,要加强管理,从严要求,形成角色转换的外驱力。管理既是一种服务,也是一种带强制性的约束措施,是一种外部推动力,也是一种压力。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不从严要求,就失去外部压力,内驱力也可能减弱甚至消失。为了造成外部压力,形成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该学院采取的措施是:

第一、学院召开严肃而隆重的实习动员会。实习领导小组的负责同志作动员报告,晓之以理,严格要求。

第二、同实习学校充分交换意见,统一认识。实习学校把接待好实习生当作学校大事,列入学校议事日程,统一相关教师的认识,这样,实习就会得以顺利进行。实习生开进中学时,各校均召开了欢迎实习生的会议,有的学校还写了欢迎标语。学院领导都分别送实习生到实习学校并参加欢迎会。实习学校热情欢迎,介绍学校情况,同时也讲校风教风,对实习生提出要求,寄予希望。实习生既受到热情欢迎,又感到压力大,责任大。

第三、教务处提早将各种实习文件资料,纪律制度,学生实习鉴定表发到实习生的手中,让学生有一种“媳妇见公婆”,是好是坏,将要任人评说的压力感。

再次,是充分发掘职业目标的吸引力,激励学生对教育的爱。一是院校组织优秀教师给实习生介绍他们忠诚教育事业,教书育人的经验和感受。有的老师,在学生眼中,本来就有学识渊博,德高身正的好印象。再请这样的教师讲他几十年从教的动人事迹和对教师职业的感受。学生会听得入神,深受感染,从而加深对教师职业的爱。二是实习前就组织毕业班学生到中学听示范课,让他们看到师表的典型,享受到优秀课堂教学的艺术美。三是见习阶段,由实习学校安排骨干教师给实习生上示范课,还可专为实习生开讲座,讲授怎样上好一堂课,怎样当班主任等专题。实习生从这些活动中既学到了教育教学的技巧,又看到了教师职业的崇高和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四是实习完成阶段,各实习学校都召开总结欢送会,既充分肯定成绩,又指出他们今后努力的方向。有的中学生在参加欢送会时哭泣着要求实习教师不要走,继续教他们。实习生付出了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换来了学生对他们的爱,这种爱的感染,对实现实习生的角色转换是一个很大的吸引力。

抓主要矛盾是我们搞好各项工作的基本方法,师范院校组织毕业生参加教育实习,要抓的工作很多,重点抓好实习生角色转换驱动力的激发和保持,就牵住了牛鼻子。只要以调动实习生角色转换的积极性为基本指导思想,就能保证教育实习的成功。

 

(本文是笔者当年担任该学院教务处长,带各届毕业生实习,在实践中有所感悟而写的一篇论文。曾发表在该院学报上。2009年9月15日,再次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