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洛 全 作者 弥雅:黄河岸边的黄帝家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7:41:47
遗址故事
黄河岸边的黄帝家园
□记者 李燕锋 通讯员 马依莎 刘东红

②妯娌遗址墓葬。

①妯娌遗址发掘现场。
九曲黄河,穿千山万壑,奔流东泻。
当黄河水流至孟津小浪底附近时,被巍峨的大坝拦截,大坝上游形成万顷水面。今天,如果您乘船驶离大坝码头,西行10余公里,便会看到一个名曰妯娌岛的小岛。
也许您还不知道,在妯娌岛北边水下约50米处,淹没着一个重要的原始村落:妯娌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这里是五帝之一的黄帝曾经生活过的家园。
黄河岸边,古人聚族而居
日前,在市文物工作队,我们见到了曾担任该项目发掘领队的市文物工作队研究员李德方老师。尽管距该遗址的发掘已有15年时间,但李德方老师的办公室依然悬挂着一幅当时的发掘地图。
粘贴在墙上的图纸早已泛黄,但那次发掘给李老师留下的印象依然深刻。
“那是1996年初,小浪底大坝蓄水的前两年。”李德方为我们讲述了15年前那次难忘的发掘工作。
当时,为保证小浪底蓄水工程如期进行,省文物管理局向市文物工作队下达了对黄河小浪底水库孟津淹没区进行抢救性发掘的紧急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市文物工作队决定好好把握这次机会,在淹没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选择一个遗址点进行重点发掘,以期对该遗址的总体布局与文化特征进行全面考察。
和他们共同完成这项任务的,是郑州大学考古系的部分师生。李德方说,当年4月,他和时任市文物工作队队长的叶万松以及郑州大学考古系师生、孟津县文物部门工作人员一起开赴小浪底库区选择发掘地点,最终他们相中了位于大坝上游约10公里处妯娌村西的一处遗址。
“遗址坐落在岸边河曲地带的前沿台地上,台地地势很开阔,一些断崖上‘暴露’出很厚的新石器时代堆积,地面随处可见古人曾经使用的石器和彩陶片、灰陶片等,这些都向我们透露出一个信息:这是一个分布范围很广、有古人长期活动的地点,非常适合进行考古发掘。”李德方说。
目标选定后,发掘工作正式展开,并一直持续到1996年底。“尽管过程很艰辛,但结果令人兴奋。”直到今天,说起这次考古发掘的成果,李德方仍难掩内心的激动。
他告诉我们,这次发掘为人们呈现出一处非常完整的古人类生活区域,既有居住区,也有墓葬区。居住区中有房基区、仓窖区和制石工场,仅房基区就有15处房基。这些房基多呈圆形,仔细观看,房基的入口处有台阶,室内的地面用粗沙铺垫,地面平整坚实,有的房基内设有烧灶和壁灶,房基周围还有放置日常生活垃圾的灰坑等。
那么,这些分区和房基的发现能告诉我们什么呢?李德方介绍说,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当时社会,人们过的是一种聚族而居、聚族而葬的生活,同时也说明当时已经有一定政体规划思想。
除了大的布局,遗址中出土的部分器物也将古人真实的生活状态呈现在我们眼前,比如作为生产工具的铲、锄、刀、镰、斧、凿,相当多的用于渔猎及防卫的网坠、石球、矛等。
“通过这些实物,加上出土的家猪、马、梅花鹿等动物骨骼,我们可以认定,在这一时期,黄河岸边有一个布局有序的史前聚落,人们逐水草而居,聚族生活,聚族而葬,过着一种以农业为主兼有畜牧业和渔猎业的定居生活。”李德方说。
妯娌大墓,中原地区步入文明时代的里程碑
了解妯娌遗址的全貌后,李德方接下来向我们隆重推出的是妯娌遗址中的一个重要发现——妯娌大墓。
妯娌遗址墓葬区的发掘面积为900余平方米,考古工作者共发现了55座呈西北向东南分布、排列基本有序的墓葬。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墓葬区东南边缘的一座大墓。
据李德方介绍,墓葬区的单葬墓共有50座,分大、中、小三类。其中中型墓7座,墓坑面积各5平方米左右;小型墓42座,墓坑面积各2平方米左右;唯一的大墓的墓坑面积竟达20.86平方米,是该墓葬区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与安阳殷墟妇好墓规模相当,经尸骨鉴定,墓主人为一青年男性。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配偶,生前地位显赫,曾主持祭祀等。那么,这个占有如此庞大墓室的男人到底是谁呢?李德方说,单从规格来看,许多人可能会觉得他不过是个一般的氏族或部族的首领。但实际上,结合遗址的地址和当时的时代特征,我们可以做一个大胆的设想,这个男人应当为黄帝时代的一名方国首领。
能做这样的推断,李德方提出证据有三:一是该墓的年代与学术界一般认定的黄帝时代相当;二是该墓位于古人所言的黄帝居地之一;三是该墓是中国中原地区发现的史前时期最大的一座墓葬。
一位方国首领的墓葬,出现在黄河岸边,其意义必定非同小可。李德方说,根据文献记载,黄帝时期,氏族制度解体,军队、官员、等级、法典和礼仪制度出现,在相当大的区域内,都分布有宾服于黄帝的方国……这些都告诉我们,古代社会此时发生了质的变化,正朝着文明时代前行。了解这些后,再反观这一时期出现的妯娌大墓以及该墓与其他墓之间的关系,我们会发现,在一个金字塔式的社会制度框架下,位于顶端的妯娌大墓的发现,无疑成为社会第一次大变革的重要标志,成为史前社会步入文明时代的里程碑。
祭祀礼器,史前社会文明初现
去过新区博物馆的人也许会有印象,在河洛文明展区史前时期部分,有一组特殊的器物——铙形器。
这组铙形器由3件灰褐色的陶器组成,陶器外表光滑,上部呈筒状,下部呈喇叭形,大小不同,比例相当。看到这些器物,许多人都会认为这应是古人的生活用具,但奇怪的是这些器物上不见熏烤、磨损等使用的痕迹。
这组器物的用途到底是什么?李德方给出的结论是:这是一组古代祭祀用具。
据介绍,商周时期较高等级的墓葬,往往会随葬有成套的鼎、钟等青铜礼乐器,它们形制相同、大小有序,即所谓的“列鼎”、“编钟”。了解这些情况后,再看妯娌遗址中发现的这组器物,便不难发现它们身上已具备了中国古代成套礼器的基本特征。
李德方说,这组器物所在的位置非常特殊。据介绍,出土该器物的第153号坑位于妯娌遗址居住区与墓葬区之间的一处“空白地带”——从位置上看属于当时人们居住场所和氏族墓地之间的一条隔离带。不仅如此,遗址中发现的116座灰坑中,又以第153号坑形制最为特殊,底平面呈椭圆形。“一个特殊地点的特殊灰坑内放置了3件形制独特的器具,由此我们可以推测,这里很可能是一处祭祀死者的场所,而这种特殊形制的器具也应属于专用的一种祭祀器具。”李德方说。
礼器是古代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多,氏族成员之间出现贫富分化,出现了等级和阶级。在这一背景下,少数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必然要制定一定的等级制度并主持各种礼仪活动,而礼器则是他们进行礼仪活动的专门器具,铙形器便应运而生。
“古代妯娌人用于祭祀的礼器——铙形器的出现,宛如一株文明之苗,在古老的土地上扎根、生长。”李德方说。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