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其弥雅14岁的照片:6年级试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03:22:19
1. 下面三组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渺小(miǎo  xiǎo) 邮差(yóu  chāi)  皮肤(pí fū)
B. 屏障(píng zhàng)        磅礴(páng bó)            波浪(pō làng)
C. 树梢(shù shāo)            慰藉(wèi  jí)             摩平(mā píng)
2. 下面三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妥帖         谨慎              沉甸甸           胜气凌人
B. 原谅         遭糕              慷慨              应接不暇
C. 协商         焚烧              咨询              连绵不断
二. 用上反义词“前、后”,写出四个成语。
(    )                     (    )                     (    )                     (    )
三. 先想一想“发”字可以组成哪些词语,然后将恰当的词语填在(    )里。
和许多(    )国家相比,我国的各项事业也在飞速(    )着,这里饱含着多少人的努力啊!张总工程师就是其中的一个。他(    )不怕困难的精神,充分(    )自己的聪明才智,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    )变色龙变色的原因,并利用它的原理(    )了一种变色涂料。
四. 在(    )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1. 母亲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    )地剥开皮,把它托在手心里。
2. 写第一首诗之后,我(    )地告诉母亲诗的确是我写的。
3. 好大的雪啊!万里江山变成了(    )的世界。
4. 我们要(    )地保护地球!
五. 按照要求改变表达方式,让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1.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改为反问的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漓江的水真绿。
(改为打比方的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兴安岭有青松、白桦,还有野花。
(把兴安岭看作小姑娘在打扮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六. 按照要求写出课文原句。
1. 《学弈》中的最后两句话。
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两小儿辩日》中,一儿以为太阳早晨离我们远,而中午离我们近。写出这个小儿说的话。
一儿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默写古诗《竹石》。
竹    石
郑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内心的力量
走在林中的小路上,静听着一群无名的小鸟,在树枝上啼叫,声音是那样悦耳、那样和谐,使你感到在这树林的世界里,是如此美妙,如此幸福。
猛然间,我发现身边的一棵松树,有几处十分显眼的、新的伤痕。松树被伤害了,我感到一种宁静、幸福被破坏了,十分伤心。
过了几天,我又来到这树林里,特意来看望那棵被伤害的松树。我发现那早已被砍伤的地方,涌出了一层透明的油脂,像给伤痕敷上了一层药膏,开裂的树皮在慢慢愈合。
又过了几天,好奇心促使我几乎是快步跑到树林,一口气冲到那被砍伤的松树身边。我忽然发现,在慢慢枯干的油脂下面,原来被伤害的地方,已经全部愈合了。松树用它自身的抵抗,战胜了破坏!战胜了摧残!
我一时震惊了:这种蕴藏在松树内心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啊!
1. 从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填空。
幸福——(    )——(    )——(    )
2. 简要回答:作者分别看到了松树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你认为“这种蕴藏在松树内心的力量”是什么?在正确意思后面画“√”。
(1)松树有了伤痕可以愈合。(    )
(2)松树不屈不挠的意志和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
(3)松树敢于自我改变,不怕困难的精神。(    )
(二)小小的善
一个夏天,在一列南下的火车上,一位满脸稚气的男青年倚窗而坐。他是农村娃,一件崭新的白色半袖衫掩盖不住黝黑的皮肤。在此之前,他连火车都没有坐过,他要到南方去上梦寐以求的大学。男青年对面的座位上,坐着一对母子。
车厢内闷热异常。男青年感到口渴难耐。
“方便面、可口可乐、矿泉水!”乘务员大声叫卖着。
可口可乐!男青年知道,这是一种极奢侈的饮料。读高中时,班里有钱的同学才喝得起。爸妈从来没给自己买过。如今,他要到外地上学了,衣兜里有了一些可以支配的零花钱。犹豫再三,他终于从衣兜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5元钱,递给乘务员。
男青年不知如何开启这罐饮料。他把可口可乐拿在手里,颠来倒去看了看。最后,他目光定在拉环的位置。迟疑了一会儿,他从腰间摸出一把水果刀,企图在拉环的位置把可乐撬开,撬了两下,发觉易拉罐的壳很坚硬,便停下了手中的水果刀,又把目光盯在了拉环处。这时,对面的妇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对儿子说:“童童,快把可乐给妈妈拿过来。”小男孩说:“妈妈,你刚喝过水,怎么又渴了!”“快!听话!”小男孩便站在车座上,把手伸进了车厢旁边挂着的塑料袋。
妇女把可乐拿在手中,眼睛盯在拉环上,余光注视着男青年,只听“嘭”的一声,可乐打开了。随之,车厢里又传出“嘭”的一声响,男青年的易拉罐也打开了。妇女微微地笑了一下,喝了一口,就放在了茶几上,显然,她并不渴。
男青年望着这位素不相识的妇女,咧开嘴笑了。在他眼里,妇女的举动是一种小小的善。
男青年把这种感激化作了更多小小的善,带到了社会的角角落落……
1. 按照要求填空。
“梦寐以求”的“寐”字,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然后再查(    )画。
“奢侈”的“奢”字,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然后再查(    )画。
2. 加点的字可以换成什么字,词语的意思会保持不变?
倚窗(    )              难耐(    )
3. “言为心声”,文中的妇女在说话前是怎样想的?联系文章内容,将短文横线上的话补充完整。
4. 文中哪些句子具体写了“男青年不知如何开启这罐饮料”?用“——”画下来。
5. 短文中“小小的善”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读文中画“    ”的句子,回答问题。
(1)妇女为什么“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男青年为什么“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文章结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
八. 将下面的句子扩充成一段话,使人物的语言、神态等描写更加具体。字数在100字左右。
望着我家新买的汽车,我告诉爸爸要注意行车安全,千万不能酒后开车。爸爸点点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善”可以组成很多词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在感受、体验着“善”。前面短文中的妇女就可以说是“善良”。在你的生活中,还经历过怎样的“善”?是“友善”,还是“慈善”?是“善意的提醒”,还是…… 请你围绕“善”写一篇习作,题目自己定。要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字数在400字以上。
【试题答案】
[识字写字]
一. 读词语,按照要求填空。
1. 下面三组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A. 渺小(miǎo  xiǎo) 邮差(yóu  chāi)  皮肤(pí fū)
B. 屏障(píng zhàng)        磅礴(páng bó)            波浪(pō làng)
C. 树梢(shù shāo)            慰藉(wèi  jí)             摩平(mā píng)
2. 下面三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
A. 妥帖         谨慎              沉甸甸           胜气凌人
B. 原谅         遭糕              慷慨              应接不暇
C. 协商         焚烧              咨询              连绵不断
二. 用上反义词“前、后”,写出四个成语。
(    )                     (    )                     (    )                     (    )
参考《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
三. 先想一想“发”字可以组成哪些词语,然后将恰当的词语填在(    )里。
和许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各项事业也在飞速(发展)着,这里饱含着多少人的努力啊!张总工程师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发扬)不怕困难的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发现)变色龙变色的原因,并利用它的原理(发明)了一种变色涂料。
四. 在(    )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1. 母亲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    )地剥开皮,把它托在手心里。
2. 写第一首诗之后,我(    )地告诉母亲诗的确是我写的。
3. 好大的雪啊!万里江山变成了(    )的世界。
4. 我们要(    )地保护地球!
课内、课外词语均可
五. 按照要求改变表达方式,让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1. 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
(改为反问的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漓江的水真绿。
(改为打比方的形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兴安岭有青松、白桦,还有野花。
(把兴安岭看作小姑娘在打扮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领悟并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按照要求改变句子表达方式。
[阅读]
六. 按照要求写出课文原句。
1. 《学弈》中的最后两句话。
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两小儿辩日》中,一儿以为太阳早晨离我们远,而中午离我们近。写出这个小儿说的话。
一儿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默写古诗《竹石》。
竹    石
郑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一)内心的力量
走在林中的小路上,静听着一群无名的小鸟,在树枝上啼叫,声音是那样悦耳、那样和谐,使你感到在这树林的世界里,是如此美妙,如此幸福。
猛然间,我发现身边的一棵松树,有几处十分显眼的、新的伤痕。松树被伤害了,我感到一种宁静、幸福被破坏了,十分伤心。
过了几天,我又来到这树林里,特意来看望那棵被伤害的松树。我发现那早已被砍伤的地方,涌出了一层透明的油脂,像给伤痕敷上了一层药膏,开裂的树皮在慢慢愈合。
又过了几天,好奇心促使我几乎是快步跑到树林,一口气冲到那被砍伤的松树身边。我忽然发现,在慢慢枯干的油脂下面,原来被伤害的地方,已经全部愈合了。松树用它自身的抵抗,战胜了破坏!战胜了摧残!
我一时震惊了:这种蕴藏在松树内心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啊!
1. 从文中找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填空。
幸福——(伤心)——(好奇)——(震惊)
2. 简要回答:作者分别看到了松树怎样的情景?
三个要点:分别在2、3、4段
3. 你认为“这种蕴藏在松树内心的力量”是什么?在正确意思后面画“√”。
(1)松树有了伤痕可以愈合。(    )
(2)松树不屈不挠的意志和顽强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3)松树敢于自我改变,不怕困难的精神。(    )
(二)小小的善
一个夏天,在一列南下的火车上,一位满脸稚气的男青年倚窗而坐。他是农村娃,一件崭新的白色半袖衫掩盖不住黝黑的皮肤。在此之前,他连火车都没有坐过,他要到南方去上梦寐以求的大学。男青年对面的座位上,坐着一对母子。
车厢内闷热异常。男青年感到口渴难耐。
“方便面、可口可乐、矿泉水!”乘务员大声叫卖着。
可口可乐!男青年知道,这是一种极奢侈的饮料。读高中时,班里有钱的同学才喝得起。爸妈从来没给自己买过。如今,他要到外地上学了,衣兜里有了一些可以支配的零花钱。犹豫再三,他终于从衣兜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5元钱,递给乘务员。
男青年不知如何开启这罐饮料。他把可口可乐拿在手里,颠来倒去看了看。最后,他目光定在拉环的位置。迟疑了一会儿,他从腰间摸出一把水果刀,企图在拉环的位置把可乐撬开,撬了两下,发觉易拉罐的壳很坚硬,便停下了手中的水果刀,又把目光盯在了拉环处。这时,对面的妇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对儿子说:“童童,快把可乐给妈妈拿过来。”小男孩说:“妈妈,你刚喝过水,怎么又渴了!”“快!听话!”小男孩便站在车座上,把手伸进了车厢旁边挂着的塑料袋。
妇女把可乐拿在手中,眼睛盯在拉环上,余光注视着男青年,只听“嘭”的一声,可乐打开了。随之,车厢里又传出“嘭”的一声响,男青年的易拉罐也打开了。妇女微微地笑了一下,喝了一口,就放在了茶几上,显然,她并不渴。
男青年望着这位素不相识的妇女,咧开嘴笑了。在他眼里,妇女的举动是一种小小的善。
男青年把这种感激化作了更多小小的善,带到了社会的角角落落……
1. 按照要求填空。
“梦寐以求”的“寐”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宀)部,然后再查(9)画。
“奢侈”的“奢”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大)部,然后再查(8)画。
2. 加点的字可以换成什么字,词语的意思会保持不变?
倚窗(靠)          难耐(忍)
3. “言为心声”,文中的妇女在说话前是怎样想的?联系文章内容,将短文横线上的话补充完整。
妇女决定做的过程。包括怎么做和为什么这样做。
4. 文中哪些句子具体写了“男青年不知如何开启这罐饮料”?用“——”画下来。
第五自然段2、3、4句。
5. 短文中“小小的善”指的是什么?
三个要点:①当时的情况:妇女不渴;②所做的事:打开易拉罐;③做的目的(或采用的方法):暗示、间接帮助青年。
6. 读文中画“    ”的句子,回答问题。
(1)妇女为什么“笑”?
妇女笑,是因为她做了一件好事,感到很欣慰(高兴)。
(2)男青年为什么“笑”?
男青年笑,是因为自己得到了帮助,同时自尊心也得到维护,他很感激那位妇女。
7. 文章结尾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内容?
男青年像妇女一样做好事帮助别人的行动。
[习作]
八. 将下面的句子扩充成一段话,使人物的语言、神态等描写更加具体。字数在100字左右。
望着我家新买的汽车,我告诉爸爸要注意行车安全,千万不能酒后开车。爸爸点点头。
略。
九. “善”可以组成很多词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在感受、体验着“善”。前面短文中的妇女就可以说是“善良”。在你的生活中,还经历过怎样的“善”?是“友善”,还是“慈善”?是“善意的提醒”,还是…… 请你围绕“善”写一篇习作,题目自己定。要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字数在400字以上。
此话题写人、写事均可。
一类:35-31
1. 选材符合话题要求,有恰当的习作题目;
2. 写人的文章有明确的人物,并通过具体事件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写事的文章有具体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并通过事件说明一定的道理;
3. 所写事件经过具体,有重点情节,并注意进行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
4. 全文语言通顺、完整、连贯,使用标点符号正确。
二类:30-26
1. 选材符合话题要求,有恰当的习作题目;
2. 写人的文章有明确的人物,并通过具体事件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写事的文章有具体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并通过事件说明一定的道理;
3. 所写事件经过比较具体,注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
4. 全文语言通顺、完整、连贯,使用标点符号正确。
三类:25-21
1. 选材基本符合话题要求,有习作题目;
2. 写人的文章有明确的人物;写事的文章有过程;
3. 事件经过部分描写不够具体;(字数在300字左右)
4. 全文语言比较通顺、完整、但是不够连贯,使用标点符号基本正确。
四类:20以下
选材不符合话题要求,事件空洞,没有过程描写,语言基本功比较差,不能准确使用标点符号。
六年级语文期末调研参考答案及评价标准
题号
占分
参考答案
评价标准

3
分别为A、C
每空1.5分

4
见“积累运用”四、六,参考《成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
每个成语1分

3
依次为:发达、发展、发扬、发挥、发现、发明
每个词语0.5分

4
课内、课外词语均可
用词恰当给分,每词1分

6
正确领悟并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按照要求改变句子表达方式。
每句2分

1
2

丢、多、错字,两处扣0.5分。
2
4

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背诵。丢、多、错字(标点),两处扣0.5分。
3
4

每句1分,丢、多、错字,按诗句扣分

(一)
1
3
依次为“伤心”、“好奇”、“震惊”
每词1分
2
4
三个要点:分别在2、3、4段。
①抓住重点,每个要点1分;②语言占1分,简要概括给分,用文章原句扣1分。
3
3
(2)
(二)
1
2
寐:查(宀)部,再查(9)画
奢:查(大)部,再查(8)画
每空0.5分
2
2
倚:靠        耐:忍
每空1分
3
3
妇女决定做的过程。包括怎么做和为什么这样做。
按照要求,准确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给分。①符合实际、语言完整、通顺,占1分。②与文章上下文相衔接,占2分。
4
2
第五自然段2、3、4句
丢掉一句扣1分
5
4
三个要点:①当时的情况:妇女不渴;②所做的事:打开易拉罐;③做的目的(或采用的方法):暗示、间接帮助青年。
每个要点1分,语言通顺、完整、简练占1分。
6
5
妇女笑,是因为她做了一件好事,感到很欣慰(高兴)。
答题语言通顺、完整、简练,占1分
男青年笑,是因为自己得到了帮助,同时自尊心也得到维护,他很感激那位妇女。
7
2
男青年像妇女一样做好事帮助别人的行动。

5
略。
描写占3分,注意细节描写,加入人物的语言、神态等,使内容更加具体。
语言占2分,语言通顺连贯,语义完整

35
此话题写人、写事均可。
一类:35-31
1. 选材符合话题要求,有恰当的习作题目;
2. 写人的文章有明确的人物,并通过具体事件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写事的文章有具体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并通过事件说明一定的道理;
3. 所写事件经过具体,有重点情节,并注意进行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
4. 全文语言通顺、完整、连贯,使用标点符号正确。
二类:30-26
1. 选材符合话题要求,有恰当的习作题目;
2. 写人的文章有明确的人物,并通过具体事件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写事的文章有具体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并通过事件说明一定的道理;
3. 所写事件经过比较具体,注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
4. 全文语言通顺、完整、连贯,使用标点符号正确。
三类:25-21
1. 选材基本符合话题要求,有习作题目;
2. 写人的文章有明确的人物;写事的文章有过程;
3. 事件经过部分描写不够具体;(字数在300字左右)
4. 全文语言比较通顺、完整、但是不够连贯,使用标点符号基本正确。
四类:20以下
选材不符合话题要求,事件空洞,没有过程描写,语言基本功比较差,不能准确使用标点符号。
礼物
佛陀有个故事。
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好长的一段路,那人用尽各种方法诬蔑他。
最后,佛陀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的?”
那人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佛陀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自己。”
那人摸摸鼻子走了。
重点就在于,只要心灵健康,别人怎么想都影响不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