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师梅超风h:土木支柱——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师师史(第四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1:17:52
四、戡乱战争中的十一师

  1946年5月,国民政府开始对所属各军师实行整编,其方式为:将军整编为师,军长改任师长;将师整编为旅,师长改任旅长。同时所整编之师由原来的三团制缩编为两团制。为了保证18军的战斗力,该军在整编时保留了战斗力强的11师三个团,并将该师33团调入118师序列,以裁撤118师的两个团的方式完成了11师与118师整编为旅后各两个团的编制。此时全师兵力为8000余人。

  是时整编第11旅的序列为:
                旅长杨伯涛,副旅长王元直,参谋长吴廷玺
                 第31团,团长黄健三
                 第32团,团长张慕贤

  1946年6月,国共内战全面爆发,整11旅再次卷入了内战的旋涡中。

  同月下旬,整11旅加入了围攻共军中原战场的战斗,其31团驻湖北鄂城,32团驻防峰口、仙桃。6月26日,整11旅31团两个营在团长黄健三率领下,进攻田二河、乾马日、马家嘴之共军,并顺利占领共军阵地。27日,整11旅既又夺取蒋家场。此后会同地方保安团队进攻中原共军。于7月2日结束战斗,毙伤共军3000余人。随后整11旅由汉口乘船至浦口,再转乘火车至徐州。

  8月,整11旅由黄口车站进占丰县,然后沿单县、成武、定陶一线,向荷泽进攻,中途仅在定陶发生过小战斗,随后未经战斗顺利占领鲁西南重镇荷泽。整11旅在荷泽休整完毕后即随整11师(由第18军整编而成)增援在龙堌集与共军作战的友军邱清泉第5军。

  10月3日,当部队行至位于龙堌集东南的张凤集时发现其正面之共军三个纵队有围歼整11师的企图。师长胡琏立即命令停止行军,所属各旅立即就地占领阵地构筑工事。

  整11旅旅长杨伯涛将旅部与31团部署在张凤集以西之肖家堂,第32团部署在张凤集土围。

  但是共军却没有让整11师有构筑工事的时间,当晚就向整11旅发动了猛烈的攻击。该旅部署在北面的一个警戒连即被3纵7旅歼灭大半,连长也被俘。虽然在次日清晨,旅长杨伯涛亲自率领31团夺回失去的阵地,但是共军已将攻击重点放在了第32团的张凤集土围。

  就在31团夺回阵地前夕,第32团的土围阵地已有一角被共军7纵19旅突破,冲进土围的共军与32团逐屋争夺,巷战十分激烈。不久共军又得到3纵9旅的支援,攻势更加猛烈。第32团经过三天三夜的争夺战,仍旧坚守在张凤集,没有让共军的攻占计划得逞。

  在此期间,旅长杨伯涛曾以31团的两个营附炮兵对张凤集实行解围。由于炮兵顾虑伤及友军,没有发挥威力。使得增援的两个步兵营因共军7纵21旅的顽强阻击而无法靠近32团。

  激战至第四天,32团第1营营长牛镇江擅自率领所属两个连突围而出,使得32团本已有所稳定的防线又出现了一个大口子。鉴于情况危急,32团很有被全歼的可能。旅长杨伯涛经请示胡琏,决定立即命令32团突围。在解围部队的极力配合下,32团从西边突出重围。随后整11师撤出战场,而共军也未对整11师作进一步追击。

  此战整11旅仅32团就损失了2700余人。只有该团第1营营长牛镇江所率领的两个连因率先突围而保存了建制。但是牛镇江在未得到命令的时候擅自突围而瞥下团部与其余被围部队而不顾,是致使32团余部遭受重创的原因之一。战后,这位在湘西战场立过战功的营长被撤职查办。

  拥有美械装备的整11旅为什么在内战开始初期即遭到如此惨重损失呢?在战后的总结中,整11师师部与所属各旅部综合意见得出了结论。其中有一点是:平时的两旅四团制并不适合战时作战。张凤集战斗就是很好的例子,整11旅两个团被部署于两个阵地,战斗开始后旅部无机动部队可以投入使用,致使最后救援32团连旅部警卫连都派了出去。如果担负解围任务的是一个团,那么战况恐怕就不会这么糟糕了。虽然整11师取得了歼灭共军4000余人的战果(第7纵队19旅旅长吴大明也在战斗中阵亡),但是己方损失也着实不轻。最后开会决定由师长胡琏出面向国防部条陈意见,请求恢复原来的战时三团制。这是将来整编旅陆续恢复为三团制的由来。

  由于11师在换装美械时仍有部分国械装备留存,所以对于新加一团的装备不存在任何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扩编一团有战斗经验的士兵是需要时间的。所以在1947年6月整编第11旅恢复三团制建制前仍是只有两个团在前线作战。

  第32团大部份损失后,从第5军调一个缁重营与突围出来的部队重建32团,战斗力有所减弱,整11旅被调往苏北战场后第32团未发挥大的作用。

  1946年12月,整编第11师与整编第69师相配合向宿迁之共军进击,顺利夺取宿迁。但是当部队进至陇集以西地区入宿时遭到共军山东野战军第9纵队一部偷袭,幸得全师官兵警戒严密,只损失了一个驻曹家集的师属工兵营。整11旅在此战中只以31团迎击,32团则因驻守宿迁城内而未参战。

  12月18日夜,整69师被共军歼灭,师长戴之奇自戕。共军的两个野战军在歼灭整69师后部队伤亡亦重急需休整,故而在发动对整11师攻击不久后便撤出了战斗。

  1947年1月8日,整编第11旅从宿迁出发,进至碾庄圩待命,准备增援峄县、枣庄地区的友军作战。13日,整11旅进至台儿庄、韩庄一线,准备解枣庄整51师之围,但是待整11师赶到兰陵镇战场时,战斗早已结束。此时战场上仍余烬未熄。整11旅的副旅长王元直在巡视战场的时候发现有一辆吉普车尚能使用,于是加满汽油后,亲自驾驶回旅部报告,甚为有趣。

  2月13日,整11旅驻防曲阜一带,建立地方政府、地方武装,训练部队。

  4月初,国军向山东沂蒙山区发起重点进攻,整11旅战斗又起,由曲阜出发经泗水向蒙阴进攻前进,在平邑白马关一带遭华野9纵一部阻击,双方对峙入夜。旅长杨伯涛在部队宿营后利用宿营地前方的小土推配置兵力警戒,成功击退了共军的一次夜袭。

  第二天,整11旅各部进入攻击位置。在互相联络之后开始向白马关南面山头攻击前进。在炮火支援和步兵激战后,整11旅于是日午时夺取该处山头。

  为扩大战果,整11旅旋即又派遣一部向白马关侧背猛攻,掩护主力部队前进。迫使共军放弃了白马关阵地,向后退却。

  整11旅在休息一天后继续向蒙阴方向搜索前进。一路未遭共军阻击,整11旅于4月中旬顺利进占蒙阴。

  4月底,整11旅将蒙阴防务移交友军,随整11师向莱芜进攻,不久占领新泰。此时华东野战军曾企图围歼整11师于新泰,由于第5军的及时靠拢逐而放弃。

  同年5月,整编第74师被华东野战军包围于孟良崮。情况危急时该师师长张灵甫曾以电话请求胡琏急速援助。整11旅接到师部命令立即从新泰出发火速增援,在蒙阴常路地区遭到华野3纵的顽强阻击。胡琏只能让张灵甫失望了。5月16日,整74师在孟良崮被歼,师长张灵甫阵亡。整11旅在救援失败后退回新泰。

  6月中旬,整11师再次投入对沂蒙山区的进攻,整11旅作为先头部队,吸取以往经验教训,沿山地进攻,避开共军阻击重点,突破了8纵的阻击阵地,于月底进占鲁村。此时副旅长王元直升任整118旅旅长,调11师的老团长李树兰接任整11旅副旅长。同时整11旅新建的一个团也已成立。由于第33团的这个番号已经给了118旅,所以这个新成立的团便用了原来属于118师的第352团的番号。

  是时该旅序列为:
                旅长杨伯涛,副旅长李树兰,参谋长吴廷玺
                 第31团,团长黄健三
                 第32团,团长张慕贤
                 第352团,团长韩正礼

  整11师进驻鲁村后,师长胡琏觉得该处地形对己方十分不利,便改变部署。他以整11师师部与整11旅改驻南麻,整18、118旅分驻北麻、高庄、北刘家庄、吴家官庄等处。其防地半径不超出十公里,部队相互间靠的近,可以随时呼应。

  整11师各部进入阵地后立即修筑工事,埋设地雷,布置障碍,使得整11师在防御上做的完整严密。

  7月18日,华东野战军以三个纵队的主力部队发动了进攻。由于遭到主要袭击的是整18、118旅的阵地,所以负责南麻城防的整11旅承受负担相对较轻。由于整11旅占据有利地形,以少量兵力守备坚固堡垒,凭借优势火器反击,共军因此常以重大的代价攻克一个地堡群。

  7月19日,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向整11师发动全面进攻,战况异常激烈,其中共军6纵17师51团在整编18旅与整编11旅的结合处打开了一个缺口,并且切断了整18旅与师部的联系。整11旅发现问题后当即以一个团向51团猛攻,同时整18旅也拼命向51团夹击。入夜后51团因伤亡太大后撤,一度被打开的缺口被封闭了。

  不久,共军又利用南麻城西北角高地为夜间进攻基地。整11旅旅长杨伯涛亲率31团以及炮兵营主动出击,在步炮协同下,于次日上午夺回了几处山头。

  7月20日,整18、118旅的弹药已发生耗尽的情况,师部的预备弹药此时也已拨补各部。整11旅旅长杨伯涛为保证友军能继续作战,便将己部之弹药仅留少许之外全部拨补整18、118旅。使得作战已经陷入危机的整11师又坚持过了一天。

  7月21日,随着国民党三路援军的靠近,整11师孤注一掷改被动为主动,开始对当面之共军发动反击。

  整11师的反击打乱了共军原拟在21日晚进行的总攻计划。此时整编第25、第64师突破共军阻援阵地右翼,攻占于家崮和750高地(牛心崮);整编第9师攻至高庄附近;整编第5师也已逼近南麻;昌潍的整编第8师也正向临朐开进中。国军各部援军已近,而南麻外围的整18旅阵地尚未攻占,共军于21日黄昏分别向临朐县以南及西南地区逃窜。

  7月22日,整11师开始追击,在北张良、北石臼和北援的整编第9师会合。到7月24日战斗结束,整11旅转守为攻。战后,整11旅离开南麻,进驻博山。不久又移驻周村协助追剿共军地方团队。

  1947年9月,整11师由周村出发奉命沿津浦路南下,拨属商丘绥靖分署指挥。9月24日,当整11师进至曹县的土山集与大义集时与华东野战军的部队遭遇。

  胡琏将部队展开后以整18旅占领土山集并固守之,整11旅、整118旅以大义集为中心,在周围布置据点,机动出击。

    战斗打响后,整11旅旅长杨伯涛亲率所属四个营与临时配属整11师的八辆坦克在炮兵的密切配合下向位于大义集西面之共军攻击。

  次日上午8时,整11旅的四个营在前进至共军阵地前突然以埋伏在后面的八辆坦克冲出,这八辆坦克越过步兵向共军阵地猛冲,步兵随后又跟进射击。共军阵地陷入混乱。是日下午战斗结束,整11旅在攻占该处阵地后留置机动部队搜索警戒,主力撤回大义集原阵地。

  第二天,旅长杨伯涛再次率领所部出击,未发现有共军阻击,顺利与整18旅阵地连结起来。

  据侦察得知,原来共军在接连几日的攻击下,伤亡惨重。加之国民党援军整3、整5两师已陆续向整11师靠拢,便放弃了围歼整11师的计划。

  蒋介石对整11师在曹县以一师之众力敌共军华东野战军五个纵队表示满意,他特电嘉奖,其中整11旅旅长杨伯涛被授予二等宝鼎勋章。

  1947年11月,整11旅又随整11师投入了大别山战场与共军中原野战军交战。当整11旅进至永城后奉命随师部归华中剿总指挥,并转移至信阳集结。整11旅在向信阳转移途中就地补充整11旅各连队的缺额,充实了战斗力。

  整11旅在信阳稍事休息后即向东搜索前进。在占领光山后,整11旅作为整11师的右路开赴大别山。途中在白雀园与共军地方武装发生战斗,整11旅立即展开队形,以优势火力击退共军,并攻占白雀园。此后,整11旅又抽调部分兵力支援整18旅,并且解了整18旅的围。

    1948年1月初,国军与共军在桐柏山发生激战。整11师奉命增援,整11旅经鸡公山南面向宣化店西侧攻击前进。

  1月16日,整11旅搜索至王家店,发现该处驻有共军中野6纵18旅的部队,当即发动猛攻。共军向东北方纷纷逃窜,但是留驻王家店内的18旅旅直部队被整11旅团团包围。此战整11旅歼灭共军第18旅大部,俘获共军第18旅供给处长张玉峰以下200余人。

  整11旅在宣化店与师部会合后休整数日,便离开了大别山,进驻遂平,担任附近铁路沿线的护路任务。

  1948年3月初,整11旅奉命救援被困洛阳的青年军整编第206师。该旅在与华野8纵、中野9纵三天三夜的激战后突破其阻击阵地,但是由于洛河发大水而只能眼看206师覆没。之后,整11旅驻扎于洛阳以东的同乐磐,与黑石关友军彼此照应,同时派遣搜索队向南北展开搜集。

  在搜索时整11旅有一个便衣队纵火烧毁民宅数座,致民怨沸腾。整11旅从1928年建师起至今从未发生过烧杀抢掠违反军纪的事件,此一事件引起旅长杨伯涛极度重视,立即命令将带领纵火的班长逮捕枪决,以肃军纪。不久整11旅移防驻马店。

  1948年3月25日,旅长杨伯涛升任整编第11师副师长,整11旅旅长由整118旅旅长王元直接任。

  是时该旅序列为:
                旅长王元直,副旅长张慕贤,参谋长李惠平
                 第31团,团长甘慕良
                 第32团,团长王兴诚
                 第352团,团长韩正礼

  王元直,湖南长沙人,字重刚。黄埔军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四期毕业。曾任战车营第2连连长,此后在部队中培养了丰富的战斗经验,后来担任暂编第34师的团长。当暂34师被18军改编时,因他在工兵学校学习期间与曾任11师参谋长的赵秀昆私交甚好,所以他是该师高级指挥官中唯一一位被留用的军官,不久经由赵秀昆推荐,接任第11师参谋长。从此他与11师结下了不解之缘。

  杨伯涛后来被调任青年军第209师师长,时任整18军军长的胡琏为留住杨伯涛,主动申请辞去整11师师长的兼职,由杨伯涛接任。从这点看出胡琏对于手下的这员干将的重视。1948年9月第12兵团成立时,司令官黄维因曾与杨伯涛的长官彭善闹过矛盾,这件事间接性的连累到杨伯涛。所以在整11师恢复18军番号后,黄维迟迟未发表杨伯涛军长的委任状。最后还是在18军三位师长的联名请求下才得以上任。1948年12月16日,12兵团在淮海战场被共军歼灭,杨伯涛被俘。1959年12月杨伯涛被第一批特赦释放。此后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专员、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等职。2002年2月20日病逝北京。生前曾就其一生出版有《杨伯涛回忆录》,另外还就其在11师的经历见闻,写了《第十一师作战纪实》,为以后史学界研究第11师提供了珍贵史料。

  1948年5月初,整11旅在宛西与中原野战军周旋,6月中旬又奉命增援开封友军作战。整11旅在上蔡和华野10纵阻击部队激战,取得一定战果。

  月底,睢杞战役开始,黄百韬所部与华野在帝邱店激战,整11旅冲破共军重重阻击,进到淮阳一带,与第4纵队交火,同时整5师也已迂回至华野后方,击破华野,黄百韬所部不久后也撤回商丘。

  9月,整编第11旅恢复第11师的番号,其旅长、副旅长也改任师长、副师长。

  是时该师序列为:
                师长王元直,副师长张慕贤,参谋长李惠平
                 第31团,团长甘慕良
                 第32团,团长王兴诚
                 第352团,团长韩正礼

  1948年11月4日,淮海战役开始。第11师作为参战部队之一,于11月8日从其驻地确山出发赶赴淮海战场。
             
  是月中旬,作为第18军先头部队的11师在进至蒙城涡河一线时与涡河对岸之共军华野6纵一部发生战斗。第11师渡河被阻,与河对岸之共军隔河对峙。

  其后,第11师改由蒙城以东十余里的一个制高点作为渡河屏障强渡涡河,经激战于16日拂晓强渡成功,并且又向前推进了数公里,占领数个村庄。由于友军渡河失利,11师又被迫退回原处,驻防于蒙城外围。指挥18军的第12兵团司令部鉴于渡河受阻,便将作战计划改为“等待85军靠拢后再做进攻”。第11师在驻防的同时并未闲着,师长王元直派遣一部向涡阳及涡河以北地区活动侦察。

  几天后,由于黄百韬第7兵团被共军包围在碾庄,12兵团于是奉命放弃原计划为第7兵团解围。但是在前进至蒙城北板桥东西河流一线时又遭共军阻援部队的阻击。第12兵团司令官黄维命令第10、18两军迅速击破当面之敌,继续向宿县挺进。18军乃以118师为主攻,11师助攻。

  第11师在强渡浍河时遭到共军顽强阻击,虽经炮火掩护但仍毫无进展。担负主攻的118师也无任何进展。入夜后第18军军长杨伯涛命令11师工兵营首发乘夜强渡,再次遭到共军反击。工兵营营长虽然在指挥工兵架桥时阵亡,但是该营士兵仍坚持不退,终于成功渡河,占领桥头堡阵地,掩护主力部队继续渡河,扩大登陆面。

  担负阻击任务的共军鉴于涡河防线已有几处被突破,便放弃阻击阵地。11师于次日拂晓发动攻势后发现当面之共军已全无踪影。

  第11师在等到军部过河后开始以搜索部队向宿县前进,在蒙宿公路两侧又遭到共军阻击,且发现了当面之共军兵力不落,便停止了前进,等待军部的进一步指示。

  11月21日晚,第12兵团部确定了部队向固镇前进的计划,第11师奉命经双堆集向固镇西北湖沟前进。由于兵团司令官黄维为了等待上级批准其计划的命令,硬是耽误了11个小时,以致当大军于11月23行进到双堆集时被共军团团包围,部队再也前进不了。

  此时,第11师担负着保卫第12兵团兵团部的任务。在第12兵团被共军包围的日日夜夜中,11师官兵仍兢兢业业,克尽职守。

  在被围期间,11师曾抽调部分部队协助友军向包围12兵团的共军发动过几次反击,先后夺回了前周庄、后周庄、小周庄、大宋庄、小宋庄、顿庄等地。其中该师第352团协助118师反攻大王庄的一次战斗最为激烈。

  这次战斗,第18军动用了全军所有能调动的榴弹炮、山炮与85军的野炮营,对大王庄实行猛烈轰击,双方在硝烟中反复冲杀,逐房逐屋、一墙一沟的争夺着,最后将驻守在大王庄的共军压迫在一个角落里才撤出了战斗。

  第11师虽然在师长王元直的有利指挥下,发挥了中坚骨干的作用,取得了以最小伤亡、获得颇丰战果的胜利。共军中野2纵4旅在与该师的战斗中也因伤亡过大而被迫撤出战场。

  12月11日,位于兵团部南面的114师54团阵地被共军突破,11师所处的兵团核心阵地暴露在共军火力范围内,兵团部遭受直接攻击。鉴于11师师属炮兵在大王庄一战中炮弹已经用完的实际情况,师长王元直于是命令所有炮兵放弃火炮直接参与前线战斗。

  12月15日,第12兵团在坚持了二十五天后终于实施了突围计划。由于11师在包围圈内损失最少,建制较为完整。在兵团部突围时,该师又担负起了保护兵团部突围的任务。

  下午5时,第11师开始了突围,该师在快速纵队坦克的配合下终于在共军13纵队的阵地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保护着12兵团的副司令官胡琏成功突围。

  但是随着周围共军的围攻,11师旋即被打散。第11师师长王元直也在逃出重围十余里后因与部队失散,且四周都有共军民兵活动的形势下,感觉无望而吞食安眠药企图自杀,结果被共军俘虏。王元直被俘后,被送往江苏共军官总团学习。结业后在华东军区步兵学校担任军事教员。1950年10月刘伯承受命在南京筹办军事学院,王元直被委任为军事学院合成教授会教员组组长。1958年1月,他被授予少校军衔。在共军内一直做到军事科学院研究部军事史料研究处中校研究员。1970年退役返乡务农。1987年移居上海后当选为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1994年6月6日病逝上海。王元直生前曾就其在湘西会战中的经历写了《山门战役》一文。可惜他未就其11师淮海被歼一事著有文章,对于11师在淮海战场的作战史料是一大缺憾。

  国民革命军第11师,这支有着二十一年历史、屡立战功的部队,在内战战场覆没。

 

五、尾声
  1949年2月,第12兵团副司令官胡琏在突围后获得了蒋介石的召见抚慰,并且授予他重建12兵团的权利。于是,这位在淮海战场身负三十二快弹片的司令官开始为重建12兵团而忙碌起来了。

  第18军骑兵团,这支在18军于双堆集被包围之前就已经脱离被围战场、此后又接应胡琏顺利突围的部队,被胡琏看中作为核心基干,此外又将原来在淮海战场突围的原11师官兵补入,于同年3月成立了一个新的11师,以刘鼎汉为新成立的11师首任师长,原骑兵团团长翟连运担任副师长。此时该师驻防松阳。

  是时该师序列为:
                师长刘鼎汉,副师长翟连运,参谋长王文明
                 第31团,团长黄昱轩/陈以惠
                 第32团,团长王诚华
                 第33团,团长陆志家

  刘鼎汉,湖南酃县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七期步兵科毕业。刘鼎汉不象其同学杨伯涛一样,一直到1949年仍旧只是一名副师长。淮海战役中,刘鼎汉突围成功,被胡琏看中收归己下。

  第11师重建后投入了在浙南的围剿共军地方游击部队的战斗,该师在战斗中缴获的枪械陆续补充在11师之后成立的几个师(第118师除外),使得其余几个师都能初具规模。11师不久后也随12兵团到了金门。

  10月9日,第11师所属之31团先于师部抵达金门后被部署在北太武山东侧作为守备队使用,暂归18师节制。其后陆续登陆的11师两个团也被部署在岛屿东部担任警备。

  厦门失守前夕,第31团曾被汤恩伯暂借开赴厦门举行游行,借以振奋厦门驻军士气。两天后又被调回。

  1949年10月24日,共军向金门发动进攻。共军登岛的四个团最终被国军全歼。第11师在金门战役中只有31团参加了局部反击战斗。

  10月25日,第31团在团长陈以惠的率领下开始沿金门北部海岸向西反击。当部队推进至古宁头东北方的海滩时,把共军搁浅在沙滩的二百多条木船全部摧毁,断绝了部分共军的第二梯队援助,减轻了与共军作战的友军压力。在摧毁这批船只后,该团又向当面之共军发动逆袭,使共军遭受了惨重损失。根据战后统计,第11师31团在金门之战中只伤亡了86人,俘虏共军735人。

  这个31团曾经在不久之前的10月9日大嶝岛战役中被共军重创,团长陈以惠趁夜间落潮涉水突围。当31团到金门后,师长刘鼎汉立即把束属警卫营全部补充给了31团。此番在金门的胜利,终于让陈以惠报了一箭之仇。

  金门战役后后,第11师被列入金门防御部队序列中,担负防御任务。

  1951年4月,刘鼎汉升任第5军副军长,调19军参谋长林丰炳为师长。

  是时该师序列为:
                师长林丰炳,副师长胥立勋,参谋长王文明
                 第31团,团长
                 第32团,团长
                 第33团,团长

  林丰炳,福建长汀人。黄埔军校第六期骑兵科毕业,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二期毕业。军校毕业后长期在骑兵部队担任部队长,抗战胜利后调任高参闲职。1949年被重新起用,历任第22兵团副参谋长、第19军参谋长。在金门战役中出谋划策,是其接掌11师的主要原因。

  刘鼎汉此后历任副军长、军长、金门防卫副司令、第2军团副司令官等职。1963年退役。

  1952年8月,当局对金门驻军实行整顿,第11师被改编为陆军第17师。自此,第11师真正结束了其二十五年的悠久历史。

  林丰炳在部队改编为17师后继续担任师长直至1954年。此后又相继担任第6军官战斗团团长、第2军副军长、陆军总司令部校阅组组长等职。1968年退役。

(全文完)

主要参考书目:
              1、杨伯涛回忆录
              2、抗日名将叶佩高
              3、陈诚的军政生涯
              4、世纪之屡——李默庵回忆录
              5、龙头将军沉浮录——樊崧甫回忆录
              6、胡琏评传[台]
              7、今是昨非见肝胆——方靖亲历纪实
              8、民国高级将领列传
              9、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淞沪会战
              10、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武汉会战
              11、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湖南四大会战
              12、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淮海战役亲历记
              13、文史资料选辑第四十五、五十七、八十一辑
              14、当阳文史资料第二辑
              15、宜昌文史资料选辑
              16、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十八军军史[台]
              17、中原大战内幕
              18、民国军事史略稿第三、四卷
              19、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20、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三编——军事卷
              21、国民革命军沿革实录
              22、第二野战军战史
              23、第三野战军战史
              24、华东解放战争纪实
              25、中原解放战争纪实
              26、中原突围史
              27、淮海战役史
              28、1949国共最后的决战——五岭逐鹿
              29、粟裕战争回忆录
              30、征战纪事——叶飞回忆录
              31、回顾金门登陆战
              32、南麻战斗
              33、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浙南游击区
              34、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
本文在写作中得到了上海黄埔军校同学会的赵人龙和蒋术两位老先生所提供的部分资料,以及万乐刚、霍安治、高明辉、王戡和韩汉卿几位朋友的大力协助,在此表示感谢。

史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