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版射雕英雄传欧阳锋:国学基础知识.典故专帖(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1:46:40

五象之鹰欢迎您光临!
六十一、三公
语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汉书中说:按照古法,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也有人以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为三公。一般来说,西汉今文经学家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为三公。古文经学家则以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自汉武帝起,丞相(大司徒)、御史大夫(大司空)和太尉(大司马)被称为三公。其中,太尉(大司马)位在三公之首。太师、太傅、太保,太师最尊,其次太傅,再次太保。然汉代官制,最先设立的却是太傅。高后元年即设太傅。汉平帝元始元年才设立太师、太保。汉平帝元始元年二月,诏以太傅孔光為太師,大司馬王莽為太傅,大司馬車騎將軍王舜為太保車騎將軍。
高后元年十一月,诏以右丞相王陵為太傅。此为前汉设立太傅之始。高后元年,即西元前一百八十七年,汉平帝元始元年,即西元一年。位列第一、第三的太师、太保竟然比位居第二的太傅的设立,足足晚了一百八十七年。
二零零五年以前,我一直把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与太师、太傅、太保混同起来。这是读书不细之过。
六十二、六卿九卿
语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后汉书·百官志一》。
汉书云:夏、殷亡聞焉,周官則備矣。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為六卿。也就是说,冢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就是六卿。太師、太傅、太保,是為三公。又立三少為之副,少師、少傅、少保,是為孤卿,與六卿為九焉。少師、少傅、少保,再加上冢宰、司徒、宗伯、司馬、司寇、司空,是为九卿。这是周朝的官制。在战国时代,周王室衰落,官失而百职乱,各个诸侯国各自变乱官名,五花八门。到了秦朝统一中国,废除三公制度,设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汉因秦制,因循而不革,明簡易,以隨時宜也。西汉以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为三公。取古之名号而已,与周室迥異。大司徒即丞相,大司马即太尉,大司空即御史大夫(副丞相)。建武二十七年,去“大”字。因以司徒、司馬、司空名之。
后汉书云:“大司徒掌人民事。凡教民孝悌、逊顺、谦俭,养生送死之事,则议其制,建其度。凡四方民事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
后汉书云:大司空掌水土事。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则议其利,建其功。凡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扫除乐器,大丧则掌将校复土。凡国有大造大疑,谏争,与太尉同。大司空一职,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常务副总理兼民政部、建设部的部长。
大司马即太尉。后汉书云:“掌四方兵事功课,岁尽即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亚献;大丧则告谥南郊。凡国有大造大疑,则与司徒、司空通而论之。国有过事,则与二公通谏争之。”大司马一职,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军委主席兼国防部部长。
在西汉,自汉武帝之后,大司马(即太尉)为三公之首,位在丞相(大司徒)上。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补充一下:还有一个官名叫做大司农,也是很有趣的。大司农与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的名号接近,但是地位却很低。《后汉书·百官志三》云:大司农,卿一人,中二千石。掌诸钱谷金帛诸货币。郡国四时上月旦见钱谷簿,其逋未毕,各具别之。边郡诸官请调度者,皆为报给,损多益寡,取相给足。丞一人,比千石。部丞一人,六百石。本注曰:部丞主帑藏。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农业部兼财政部部长。
那么,太傅与太尉,谁的地位高呢?太傅与太尉,当然是太傅的地位高。
证据如下:《后汉书·窦宪传》云:宪以前太尉邓彪有义让,先帝所敬,而仁厚委随,故尊崇之,以为太傅,令百官总己以听。当时,朝廷之中无太师,以太傅为最尊贵的官职。邓彪原来就是太尉,尊崇邓彪以为太傅,可见太傅的地位比太尉高。还有一个证据:《后汉书·窦宪传》云:旧大将军位在三公下,置官属依太尉。宪威权震朝庭,公卿希旨,奏宪位次太傅下,三公上。此话直接说明了太傅在三公上。窦宪自是以大将军的身份跃居三公之上。
六十三、豆蔻梢头
典出唐·杜牧《樊川文集·四·赠别二首(其一)》:“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明·杨慎《升庵诗话·九·豆蔻》:“刘孟熙谓《本草》云:‘豆蔻未开者,谓之含胎花,言少而娠也。’……且牧之诗,本咏娼女,言其美而且少,未经事人,如豆蔻花未开耳,此为风情言,非为求嗣言也。”後世多用指少女正当妙龄期,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年纪。又作“梢头豆蔻”、“枝头豆蔻”、“豆蔻年华”、“豆蔻芳年”、“芳龄豆蔻”、“年华豆蔻”,亦省作“豆蔻梢”。
又以“豆蔻含苞”来指喻少女情窦未开,或指处女。又作“豆蔻含香”、“初开豆蔻”、“含苞豆蔻”、“含香豆蔻”、“未舒豆蔻”。
六十四、指囷
《三国誌·吴誌·鲁肃传》:“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
白话註解:周瑜当初当居巢之长时,曾经带了数百条汉子特地去问候鲁肃,并觊觎求粮若干。鲁肃家里有两大囷粮仓,每一囷就有三千斛,案:《后汉书·礼仪志》载“水一升,冬重十三两”。东汉铜斛容积以二万毫升以上居多;如容20300、20400、20440、20500毫升的,今以20300毫升计算,其一升为203毫升(略大干西汉的200毫升),盛水重203克,即东汉一两=203÷13=15.615克,一斤重15.615克×16=249.8克,约言之为250克。东汉的光和大司农铜权(12斤)重2996克,平均每斤合249.7克,可为一斤250克的物证。至于与此有差异者,虽也不少,如汶江市平铁权(四斤权)每斤合257克、成都市平铁权(三斤权)每斤合241.7克,成都东汉墓出土的三枚铜环权每斤合241克,另有几个铁权每斤合236.7克、236.6克、270克,洛阳出土的百一十斤石(青石)权重23940克,每斤重217.6克,还有两个东汉权每斤折合重219克,200克。度量衡器的紊乱,这种情况无代无之,都不能动摇由《礼仪志》所揭示的,按水的比重计算出来的合乎科学的标准重量。简言之,一石等於四钧,一钧等於今制30斤,即15公斤,案石即斛计,则一斛等於60公斤。又,一斛米等於今制17.55公斤,一斛谷物等於13.5公斤。由此可知鲁肃家是一个富豪地主,即便按谷物计,也颇惊人,差不多八万一千公斤粮食囤积在仓。难怪周瑜惊其为奇人异士了。换作我,素昧平生去告贷粮食,一下子就赠予四万五百公斤谷物给我,我也会感激涕零的。那可是鲁肃家囷的一半啊。
後因以此指称慷慨济助朋友急难的言行。
六十五、识荆
典出李白《与韩荆州书》:“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於此耶!”案:韩荆州谓韩朝宗,其时为荆州长史。
後遂以此指初次识面之敬辞。
六十六、鸡树
《三国誌·魏书十四·程郭董刘蒋刘传第十四》註引‘世语曰:放、资久典机任,献、肇心内不平。殿中有鸡栖树,二人相谓:“此亦久矣,其能复几?”指谓放、资。’
白话註解:刘放、孙资两人“黄初初,改秘书为中书,以放为监,资为令,各加给事中;放赐爵关内侯,资为关中侯,遂掌机密。”简言之,即此二人一个是中书省监,一个是中书省令,一正一副,又各加官给事中,爵位也甚相近,可谓是天子眼前的大红人,“孙、刘于时号为专任,制断机密,政事无不综”,狼狈为奸。领军将军夏侯献、屯骑校尉曹肇对他俩人久怀不满,恰巧中书省殿前有鸡栖树,夏侯献与曹肇两人趁机指槐骂桑,含沙射影说:“这鸡呆在此树上,未免太久了,看它还能呆多久?”後世多借指中书省官署。
六十七、梁上君子
《後汉书·陈寔传》:“有盗夜入其室,止於梁上。寔阴见,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孙,正色训之曰:‘夫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遂至於此,梁上君子是也。’盗大惊,自投於地,稽颡归罪。”
白话註解:後汉陈寔家曾發生过一件离奇的事。有一个盗贼趁着夜色的掩护,躡入陈氏大宅,因为陈家人多事烦,歇憩得较寻常人家为迟,所以盗贼急切不得下手,只能潜伏在前堂梁上待机而动。无巧不成书,陈寔不经意间瞥见盗贼身影,心知不妙,他去歇憩的时候就暗暗焦急,等他躺在床上的时候,就急中生智想出一个办法,他立即起床穿戴整肃,并派丫鬟大呼小叫说有要紧急事,要各房儿孙齐聚前堂共议大计。因为当时朝廷宦官专权,党锢天下士人,祸不旋踵,故大家以为祸从天降,马上就来到了前堂,以候老爷吩咐。不料陈寔开口就是:“人哪,不能不自勉啊,不善的人未必本性就是坏的,起先为恶只不过是为生计所迫,才不得不那样,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後来如此,显然是生活习惯所使了,我们这梁上的君子就是这样子的典型人物。”正在大家相顾愕然之际,潜伏在梁上的盗贼既感且愧,一个筋斗翻下去,拜伏在陈寔跟前,口称:“死罪死罪,小人误犯虎威,诚惶诚恐,甘受责罚。”陈氏儿孙大吃一惊,齐拥而上,反剪了盗贼双臂,欲待捆缚了上官府报案。陈寔大喝一声:“且住了,平日里老夫是如何教你们的?子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而改,善莫大焉。你们还不放他归去,更待何时?”众儿孙这才放开手,退开步,那盗贼磕头如捣蒜,但说:“小人该死,愿领责罚!”陈寔好言慰怀,黽勉他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就教下人取了若干绢帛与若干米谷把与他,那盗贼大为感动,自誓若不改悔,不当人子,不取一物,叩谢而去。
後因以为窃贼的雅称。
六十八、汗流浃背
本作“汗出沾背”,典出《史记·陈丞相世家》:“又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稍後又作“汗出洽背”,见《汉书·杨敞传》:“敞惊惧,不知所言,汗出洽背,徒唯唯而已。”。後世多作“汗流浃背”,元出《後汉书·献帝伏皇后纪》:“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後不敢復朝请。”
白话註解:话说汉献帝自从定都许昌後,皇宫宿卫禁军等将官,莫不是曹氏党旧姻戚。议郎赵彦曾为皇帝陈说当时情势及对策,曹操听说了,不由得恶从胆边生,借故杀了赵彦。至於其馀内外侍官朝臣,但有维护皇室者,多见诛戮。《三国誌》引《世语》曰:“旧制,三公领兵入见,皆交戟叉颈而前。初,公将讨张绣,入觐天子,时始复此制。公自此不复朝见。”曹操後来因此事入见面圣於殿中,皇帝不胜其愤,顺势发飙道:“卿家若真能相辅弼我,就最好不过;否则,希望你垂恩相捨,甭管我了。”曹操大惊失色,慌忙离席,趴在地下请求出朝。惯例旧仪,三公领兵朝见,令虎贲卫士执戟左右交叉挟胁着脖子出入。曹操当时出朝廷来时,就是如此被虎贲卫士掣露兵刃交叉着脖颈挟胁出得朝廷来的,所以一出朝门,他看了看左右那些露刃相向的虎贲卫士,不禁汗流浃背,生怕他们受了皇帝旨意或是某些不满自己的朝臣指使加害於己,所以,曹操一离开了朝廷,就匆忙归府,再也不上朝请示汇报了。
又作“汗流浃体”、“流汗浃背”、“浃背汗流”,亦省作“汗背”和“汗浃”。
六十九、刻烛
《南史·王僧儒传》:“竟陵王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後用为诗才敏捷的典故。
十、匏繫
《论语·阳货》:“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刘宝楠《正义》:“匏瓜以不食,得繫滞一处。”因用以喻不得出仕,或久任微职,不得迁陞。
⊙于千万年之中,于千万人之中,在时间无涯的荒野中,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好遇上了你!如果有一天你走的太倦,只要一转身,我的祝福就在你身边,不管离多远,不管多少年,化这祝福为蓝星点点,闪在晨曦,闪在日暮,闪在你生命的每一寸空间,五象之鹰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