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男子孔雀舞图片:你敢考核,我就敢作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3:17:21
上面考核,下面作假,在祖国大地上几乎成了一个定式,行政管理中,这种考核-作假的恶性循环,已经走了几十年,至今还没有看到走出这个怪圈的希望,执政能力的提高,在这里也就显得特别迫切。

  只要有普通的智力,一眼就可以看出考核-作假的荒唐,然而我们高智商的政府管理者们,不仅没能找到破解的方案,甚至连其中一眼能看到的荒唐,也变成了盲区。

  最近又有明显的例子出来了。

  说是安徽某大学,为了提升本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全体动员,师生齐努力,找关系单位甚至学校门前的小卖部,与学生签订就业合同。据说该校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因此大幅上升,几近百分之百。只有几个脑筋不开窍的学生,因为没拿到作假的就业协议,学校为此扣发了他们的毕业证和学位证书。

  有论者就此痛斥学校的荒唐,其实,认真理一理其中的关节,我们会发现,学校的做法并不荒唐,荒唐的是这一以贯之的考核-作假体系。

  我们生活在这里的人,应该对这个体系一点不陌生。更早些时候,是用GDP来考核地方官员的,结果是数字造假,弄出个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的游戏。对这一点,从上到下都心知肚明,否则也不致于弄到前总*理在公开场合要求统计人员不要造假。公安系统有个破案率的要求,达不到某破案率,下级公安机构就要被上级扣奖金,不给评先进,严重的甚至可能影响长官仕途。那好,下面就来个减少立案数,对某案件是否立案的权力放在下面,下面就把能破的案子报了,不能破的不上报,有的更痛快,干脆在快要上报时,来他一堆假立案,假破案。法院这块更有意思,有个冤假错案率的考核指标(具体内容不详),而某个案子是否冤假错案,最后还是由法院来决定的,这样一来,对于错判了的案子,百分之百的冤假错案,法院也多不肯给当事人平反改判,除非有强大的外界压力,否则法院软硬兼施,多少要当事人接受一点“制裁”,使冤案不至于成为“错案”,冤而不错,也就不会影响法院的奖金和评先进了。

  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比如说评选国家卫生城市,上面要考核-检查的时候,竟然先给下面打好招呼,时间具体到某日某时某刻。有一次在菜场买菜,恰好听到菜场广播通知,说是评卫团要来检查,请各档主注意云云。

  为何这考核-作假的游戏大家如此热衷?本人花几分钟时间思考,自信大致找到了答案。

  考核-作假是一种上下的互动关系。从考核的上级来说,应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真想解决下面的动力问题,推动某些事项的解决,所以就设计了一些考核指标,希望给下面以压力,象法院和公安的破案率、错案率,大概就属于这情景。但推动下面,却不能让下面太为难,有时设计考核指标时,也没有预见到下面会有这么多的作假手法,而下面的作假手法,更不会主动端给上头,等到发现时,普遍作假的大局已定,基于罚不责众的原则,也只好睁眼闭眼了,何况中国官场大家都玩这一套,上级还有上级,上级还有上上级,他们也在糊弄上面,对下面糊弄自己也就不能太认真了。另一种情况是,考核者需要就某方面对大众或上级交差,有了对下级的考核,就足以说明自己努力了,做了实事,被考核的下级对上级考核的意图心领神会,知道上面之所以“考核”,不过是为了向上上级表明态度或有所交代,这时候,被考核者的作假等于配合上级工作,不仅不会被处罚,甚至会被上级“欣赏”,每一级都需要一个好数字,这样的好数字,自然只能从下面往上面层层报上来。这样的考核-作假估计也不在少数,那毕业生就业率、评选卫生城市,就有这种嫌疑。

  对任何庞大的公务员队伍,要求他们“做实事,说真话”都是有困难的,我不知道先进国家是如何解决这问题的,但我知道,我们是希望通过理念灌输和指标考核,希望他们能做到“全心全意”的。现实是这两手都硬不起来,前者在政党历史的某个时期曾起过作用,但用之于政府,还未曾有“生效”的先例;而后者,只要作假的渠道不能堵死,作假很容易甚至是上下共同的愿望,那么,这手也是软的。

  现在再回到安徽某大学那毕业就业率问题,就好理解得多了。不是嘛,因为扩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一年难过一年,大学学费却又一年高过一年,教育部为此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责难,承受了很大压力。然而高等教育这块大蛋糕,分享的人太多,仅教育部一家,要想来个“收入再分配”,实在是力不从心,何况自己是最大的受益者。怎么办呢,好呆得向国民有所交代,所以就想到要提高就业率,想到弄点考核指标压压下面的学校,这也是咱们“执政”的老套路了。下面弄得好,就业状况有所改善,固然皆大欢喜;弄得不好,怎么着,咱教育部也算是努力了,做实事了。如果大家心眼活,也许还能整出个好看的就业率,给大家养养眼呢,反正这在中国也算不得新鲜事,成功的概率还真相当高。至于真实的就业率,谁也拿不出来。

  这样说,也许苛刻了点,但我相信有相当几分的真实。我不相信安徽那大学的师生不知道这种做假多少有几分愚蠢,完全是自欺欺人的行为,但他们坚决地做了,而且若不是偶然被暴露出来,还算做得不错。他们为什么,自然是因为这种造假难度不高,对大家的实质危害并不太,甚至还有点好处,更重要的是,这考核-作假是通例、是国情,没见上海、新疆也早就有这类事了嘛。

  你考核,我就作假,概莫能外,安徽那大学也只是“莫能外”而已,不可苛责,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