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中心法的条件:开题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22:22:29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师教育”的开题报告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技术之一,信息技术教育因此也越显重要,成为高中生的必修课之一。要想通过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来促进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达到显著提升学科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必须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我们经常能感受到学生对信息课的浓厚兴趣。然而,却也迷惑,每

每操作实践中,不少学生拿着鼠标却不敢动手,问他们“为何不做”,答案是“不会”,相比较那些活跃的电脑“高手”,这些学生着实让我们不知所措。①因此,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教育必须要有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

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质量,以下是我的一些见解。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集声、像、动画、文字于一体,能够展现或模拟现实,再现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和知觉器官,以各种形象的声音和丰富的画面,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正效应,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激发求知欲。

二、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探索空间。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才会显示网络环境下教学的优势。当前的网络环境虽然有着丰富的学习资源,但就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以及数学学科的特点而言,利用现有的网上资源很难使学生真正的能够自主探索并学有所获,于是,我根据学习内容,建立一些模拟网站,将学习的素材、方式方法等内容纳人其中,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人合作、处理信息等能力。

三、教师因材施教,有利分层教学

在信息技术下的课堂教学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不同,将学习的要求、解决的问题按由浅入深、逐步进行的顺序设计,使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并且能适时得到帮助,并设计了良好的人机对话的界面,使学生可以回到已经讲过的内容重复学习,便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而对于程度好的学生则可以快速通过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根据自己的程度、解题速度、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进入提高部分进行学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举手提问,教师也可以通过主机监控任何一位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及时通过音频、视频信号的传送进行个别辅导、分组解答或转播讲解以及个别提问,这样在数学课堂上,就实现班级的分层次教学,使得各层面的学生都在原有的数学认知的结构上充分主动地发展。

四、学生自主研究,选择探索形式。

教师提供了一些丰富的素材后,学生就要进行大量的自主探索和实践操作。这个过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的先后,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如可以自己独立学习,也可以与人合作,与教师交流……他们对相关的站点和学习材料进行访问,了解有关知识,完成学习任务,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种信息化教学环境的营造,很好的促进的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育。我国一些网络学院开通的网络教学平台不仅可以提供流媒体授课、辅导答疑、测验考试等教学支持,还可以为教师创设信息化教学环境提供适当的工具、手段。在这类平台上可以较为方便地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可以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层次整合创造良好条件,从而有可能更好的支持新型的教与学方式,实现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②

参考文献

【1】       王海良.2005.信息教学实践有感.

【2】       何克抗等. 2009.教育技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