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隐的妻子:1,与杨式太极拳名家陈龙骧的对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46:09
盈虚有象 内文摘录

---------------【纵 虎 归 山】 与杨式太极拳名家陈龙骧的对话

 

一 龙虎行蜀山 大松得大雅

未随出势,先将脑筋静下来,摒除杂念,身心放松,去掉拘束。
稳静之后而后出动,并要在动时仍保持其稳静,不可因动将身心的稳静分散了。
                                     --李雅轩

 

余功保:

  我最近研看一些早期的太极拳资料,有您在全国武术观摩大会上的获奖情况,80年代的,那时还作为名家代表参与了第一届全国太极拳研讨会,其实您很早就具有了全国性知名度。

陈龙骧:

  我学拳应该是比较早,也参加了一些全国武术活动,主要是相互交流。

余功保:

  您是怎么跟李老师学的拳?

陈龙骧:

  我小时候身体比较弱,开始练拳主要为了强身。
  我当时拜师的时候也很小,是父亲帮我代写的拜师贴。我父亲的书法、文字都很好,所以当时李老师看了拜师帖以后就还开玩笑说:“哎呀,我那么多徒弟,属你这一份拜师贴写得有水平。”为了纪念这个事情,这次台湾出版李老师拳学著作,我就把我当年的拜师贴全文登上了。
我父亲跟老师是好朋友。老师的太极拳功夫造诣很深,老师也很有文化,所以他很尊重有学问的人,他觉得我父亲学问不错,所以他们两个就成为了好朋友。我们两家当时只隔一条街,老师经常到我家串门。
  有一天,李雅轩老师到我家做客。我正和小伙伴在院里玩。当时我身体瘦弱,几次都被高我一头的伙伴摔倒在地。李雅轩就对父亲说:“龙骧这孩子聪明,只是太瘦,如果让他跟我学学拳,以后就不怕被别人欺负了。”
  所以后来我就开始和老师学拳。大概从八九岁的时候就开始了。

(图片:陈龙骧拜师帖)

余功保:

  李雅轩先生是杨式太极拳大家,虽不慕名利,但声名远播。他在太极拳上有一系列独到、深刻的见解。您作为李雅轩先生的弟子,也是女婿,和他接触比较多,也应该是非常了解了。

陈龙骧:

  李雅轩老师是1938年出生的,可以说,四川的太极拳主要是他传播的。他以前在中央国术馆,后来在杭州浙江省国术馆,从师于杨澄甫先生。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年底,日本侵略者轰炸南京,当时在南京国民体育学校任教的李雅轩老师离开南京,经徐州、郑州到汉口、武昌。到了1938年夏天,武汉危急,李老师又经过沙市、宜昌到重庆。那年秋天,李老师来到成都,从此便在四川定居。
  是李雅轩老师将杨式太极拳带入了四川,他被视为四川杨式太极拳的奠基人物。也可以说他是四川太极拳的宗师,当时四川没有这种拳,因为有了他,因为他的名气,在他的推动下,四川的太极拳才有了发展。
  进入四川后,李雅轩先后担任成都国民党军校太极拳教官、四川体育会指导老师、原国民党二十八军军官总队及重庆陆军大学教官等,他教授的学生都是当时国民党的高级将领。
  按照著名武术家习云太教授的说法,“李雅轩在解放前就是鼎鼎有名的。可惜李老师性格比较刚直,也不太注重宣传,所以他的太极拳长期只是在四川传播,并没有在川外大规模传播开来。”

余功保:

  您认为李雅轩太极拳有什么突出的风格特点?

陈龙骧:

  李雅轩老师的风格是中规中距,大气舒展。
  1953年,李雅轩代表西南区参加在天津举行的第一届民族形式运动会,当时天津报纸对李雅轩的拳风有过这样的评价:“气势雄伟,舒展大方”。
  台湾太极拳界有人评价:“观李雅轩老师的拳架,舒展大方、气势磅礴,有神威不可逼视之感。”
  台湾艺文出版社出版的《李雅轩杨式太极拳法精解》一书中的套路插页,刊登了李老师的一套拳照,是1964拍的,当时李老师已经七十岁了,你看他的拳架,风格依然独特醇厚。
  我在整理李老师系列丛书文稿的时候深有感触,从老师的技艺来说,在他那一辈,是比较完整保留了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原貌,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资料,拳、剑、刀、枪、推手等,涉及太极拳的方方面面,既有理论,又有实际的照片,这样完整的资料是比较罕见的。
  李老师通过多年的练习、研究,体悟、总结了大松大软的精髓,这是他非常独到的地方。他认为,练刚柔不如练柔劲,练柔劲不如练松软,练松软不如练轻灵,练轻灵又不如虚无。虚无的气势,才是太极拳最上层的功夫。其主要的练法,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意贯指,日积月累,内劲自通,拳意主能上手。四肢是外梢,不可自动,胯为底盘,务须中正,以思想命令于腰脊,以腰脊领动于四肢,尚须以神气相配,上下相随,完整一气,否则非太极拳功夫。松软沉稳的形势,如载重之船,沉沉稳稳地荡于江河之中,既有沉重而又有软弹之力。

余功保:

  有的人会不会有疑问,这样特别强调大松大软对技击效果有没有影响?

陈龙骧:

  那是他没有真正领会李老师“大松大软”理论的精髓。大松大软是一种高层次的、内在的锻炼原则,不是表面的、形式上的。它超越了一般的劲力的层面。不能从表面理解。
  李老师说:“我练功夫的方向,是找大松大软,是找虚无的气势,是找神明的感应;是找莫测的变化,不停留于筋骨肌肉的初步锻炼过程中。我以为,这种大松大软、神明感应、莫测变化妙处无穷,我不以为它大松大软了就不能敌抗对方之来手”。
  他还特别注解:“在太极拳的功夫方面,只是有些软活柔动还是不够的,需要在这些软活柔动中作到均匀有沉着的心劲和雄伟的气势才够味。以上这情况,是要在练拳日子久了,功夫有了基础之后,再经老师详细的口传面授,说些比喻,作些示范,形容其气势,慢慢地悟会才会有的,而不是一言两语可以了事的,也非笔墨所能描绘。这种雄伟的气势及沉拳的心劲,是在身势气魄之内含而不露的,不是摆在外面的”
  所以高层次的越松软越能练到内在的宏大与充沛,对健身、技击都有极大好处。
  李雅轩杨式太极拳的风格原来有很多人不太了解,它要求步幅比较大,同时迈步依然要轻灵,这就要求演练者的基本功更扎实一些。只可惜他这种风格的太极拳在四川幽闭了四十多年。

余功保: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种幽闭可能对他的静心修炼也有好处,也使他减少了外界的很多干扰,比较纯真地保留了太极拳的固有风貌。现在你们把它系统传出来,让更多人了解。

陈龙骧:

  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有道理。
  他对自己的风格是比较坚持的。他的太极拳一看就是一种武术,雅轩老师在世的时候不断强调,太极拳是武术,所以它不能离开了武术的实质,太极拳械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有作用的,我们不能忘记太极拳创编的原则。他以前跟我说过,你在那儿一站,一打太极拳就得是个把式,而不是在那摸鱼的。

余功保:

  许多老太极拳家对太极拳的用法是一贯坚持的。这是不能含糊的事。我觉得太极拳的三个东西不能丢,一是技击性,这是太极拳的本质,没有了技击就不能称为“拳”;二是文化性,这是太极拳的核心,没有文化就没有层次,就缺少内涵;三是健身性,这是太极拳的社会功能,特别是现代社会中,这一个功能是它的价值的重要体现。

陈龙骧:

  对,传统太极拳在这三方面其实都很看中的,不偏废一方。

余功保:

  这三者应该是有机融合的。

陈龙骧: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开始重视太极拳了,太极拳得到空前发展,可惜的是,老师没有赶上。这就使我们感到担子更重,有责任、义务把老师对太极拳的研究、体会的成果贡献出来,能使更多人受益。
  我们对老师的有关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重新编订、补充,2004年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链接]
《李雅轩系列丛书》网络首发式内容节选

(2004年7月 博武国际武术网)

  [主持人 ] 今天的首发式我们很荣幸的请到了几位嘉宾,他们是本书的主要作者,李雅轩的学生、女婿,女儿著名杨式太极拳名家陈龙骧和李敏弟老师,人民体育出版社资深专家、本书的责任编辑张建林先生、还有陈龙骧的学生金杨眉先生,金先生为本书的策划出版和印刷做了大量工作。
首先让我们热烈欢迎陈龙骧先生发言。
  [陈龙骧 ]: 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年是杨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全国著名太极拳家、我的恩师李雅轩先生诞辰110周年。在这个非常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我有机会在“博武网”和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们交流,为进一步发扬光大杨氏太极拳,一起共同切磋,共同探讨,心里感到由衷的高兴。我的恩师李雅轩先生是杨澄甫宗师的得意高徒,全面系统地继承了澄甫宗师的衣铱,在太极拳、剑、刀、枪、推手、散手等方面,技艺超群,炉火纯青。李师自1914年进京正式拜澄甫先生为师后,又跟随澄甫师在南京中央国术馆,杭州浙江国术馆从事专业教拳,抗日战争时定居四川,先后任国民党军校太极拳教官,国民党二十八军军官总队国上校教官,国民党重庆陆军大学任军简(相当特级军官职位),四川省体育会设计员,新中国成立后聘为成都市政协委员等职,1976年辞世于四川成都。在四川传拳数十年,培养了整整一代太极拳人才,桃李满天下。
  雅轩师所传杨氏太极拳,特别注重内功训练,练功夫时,讲究找大松大软,找虚无的气势,找神明的感应,找莫测的变化。不停留于筋骨肌肉的初步功夫,从他晚年拍摄的珍贵拳照中, 您可以领略到雅轩师在行功走架中所透露出独特气质和舒展大方的磅礴气势。
  余自幼从雅轩师习太极拳,至恩师辞世20年间,未尝离其左右。当今世界太极拳“事业蓬勃发展,在这太极拳奇花竟相斗艳之时,余秉先师遗训,为发扬光大杨氏太极拳,将恩师之练功随笔,书信、拳照、整理成《李雅轩杨氏太极拳系列丛书》,全权委托我的弟子金扬眉负责出版事宜,现由人民体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的问世,表达了我全家人多年来对李师的怀念,对太极拳的深情,对多年来关心我、支持我的武林同道的谢意;同时希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仔细研读雅轩先生所传的练功心得,细细推敲拳势中所蕴藏的太极拳真理,相信该书会给您一个不同程度的启发,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
  [主持人 ]:张建林先生是人民体育出版社资深专家,编辑了很多武术的精品好书,他担任《李雅轩系列》丛书的责任编辑,为丛书的出版做了大量工作。请他从出版单位和责任编辑的角度谈一谈有关想法。
  [张建林 ]: 武术被称之为中国的国粹、国宝,作为中国体育事业的专业出版社,武术类图书理所当然地成为我们出版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随着武术事业的迅猛发展,武术类图书的出版工作也出现日新月异的景象,仅仅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武术图书种类已经难以计较,这其中也包括一批优秀的太极拳类图书。作为一个从事武术图书编辑工作多年的编辑人员,我确实对近些年武术图书百花齐放的喜人形势深感欣慰和喜悦。
  虽然,一本堪称优秀的武术图书,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以个人多年的体验,我觉得,除了要将本拳种的技术套路以非常精准的笔触清晰地展现给读者,使之易懂、易学、易练之外,还应当注重发掘出本拳种外在形式下所蕴藏的诸多理念和内涵,将其中的道理讲清说透,使人顿生恍然大悟之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此外,各武术拳种都有较长的发展历史,都留存有十分珍贵的史料,先辈中都出类拔萃的代表人物,如果能将这些史料加以搜集整理,成为这部书的组成部分,那么这样的图书就会带给人一种掘地见宝的喜悦,就会成为一部公认的、让人爱不释手的好书。
  我最近在编辑《李雅轩太极拳系列丛书》的过程中,很高兴地发现这是一套非常优秀的丛书。李雅轩先生是杨氏太极拳大师,在中国武坛的历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老先生虽已作古,但至今仍让我武术界人干无法忘怀。能够出版反映李雅轩先生武术思想和武术功底的图书,本来就是一件众望所归的好事,但令我兴奋的是,这套丛书除了具备一部好书所应具有的优点之外,最为突出的是它的史料的珍贵性。该书内容十分丰富,除了介绍太极拳源流,名人轶事, 李雅轩先生生平传略,对杨氏太极拳、太极推手的练法和用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最为珍贵的是,书中大量收录了李雅轩先生关于太极拳的练功精论,往来书信手本,以及深入浅出的内功心法随笔,其见地之高深,论述之精彩,令人读来由不得要为之击节叫绝。书中数百幅技术动作示范图片,竟然都是李雅轩先生亲自演练,这种资料在当今已属绝唱。它处再也难以觅得。作为本书的第一位读者,我确实有一种难以释手的感觉。书中的文字处处表现出朴实、真挚的风格,通俗易懂,编排清新流畅,图书并茂,装慎设计也得显端桩古朴大方。捧书在手,作者们对太极拳“苟利太极,生死依之”的一往情深和对李雅轩老师的深深怀念之心跃然纸上。特别介绍,作者陈龙骧、李敏弟、陈骊珠,分别是李雅轩先生的女婿、女儿和外孙女,同时又都是老人家的嫡系传人。他们挥汗数年,终于完成了这套丛书的整理、写作和出版,字里行间自然多了一份对前辈的怀念之情和敬仰之情,实属难能可贵。在这里我也向三位作者表示敬佩和祝贺。
  [主持人 ]:下面,我们请为这套系列丛书的策划、出版做了大量辛勤工作的金杨眉先生,为我们介绍一下此书的出版过程
  [金扬眉 ]: 今年是李雅轩先生诞辰110周年,为了表达对老人的怀念和哀思,他的嫡系传人也就是我的老师陈龙骧、李敏弟,以及李雅轩的外孙女陈骊珠将李雅轩老师生前遗留的太极拳、剑、刀、枪、推手、散手的精论以及珍贵信件和照片全面集结成书,首次向公众披露。出版《杨氏太极拳系列丛书》的想法始自去年年底。我老师陈龙骧一直把李雅轩老师诞辰110周年当作很重要的事情,他希望能够在这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份里出版一套全面介绍和体现李雅轩老师太极概念的系列丛书,丛书不仅要囊括杨氏太极拳的拳理拳论、主要拳术套路、器械套路、太极推手,而且要详尽反映杨氏太极拳的风貌,并且包含李雅轩先生对纯正杨氏太极拳风格的继承和大胆发展。陈龙骧老师希望这部资料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丛书可以成为广大太极拳习练者追求太极真谛的指南,而对于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协助,以慰老师在天之灵。我作为他的弟子当然应该帮助老师达成这个心愿。
  我12岁开始跟随外祖父等练武,主要习练家乡的地方南拳,后来又练习了一段时间的八极拳。到17岁的时候,外祖父对我说:“一定得去学太极拳,太极拳能够以柔克刚。” 虽然南拳和八极在人们的印象中都是很刚很猛的拳种,但实际上我当初练的南拳和当地的南拳也有区别,我练的是“刚柔法”,而“刚柔法”本身讲的就是内劲,在内力的走向上和太极拳是很相似的。我学过的拳种和流派不少,当时的杨氏太极拳老师对我说:“李雅轩老师的东西,陈龙骧那边最全,你有机会应该到四川去。”于是我就从温州跑到四川寻师,去了很多次都没有找到老师,但是我始终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的道理,最后终于见到了陈龙骧老师,并且跟随陈老师学习太极拳。我很感谢陈老师,能拜他为师,这也是一种缘分。
  本着让更多的太极拳习练者领悟杨氏太极拳的纯正风格,以为广大太极拳爱好者提供翔实的学习资料为初衷,陈龙骧、李敏弟夫妇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对太老师生前遗留的太极拳内功心法随笔精论以及600余张拳照进行仔细整理。 从这次丛书首次公开披露的李雅轩先生晚年拍摄的太极拳照片中,您可以领略到李雅轩先生在行功走架中所透露出的独特气质,欣赏到杨氏太极拳动作的舒展大方和磅礴气势。
  李雅轩在太极拳、剑、刀、枪、推手、散手等方面造诣很深,在保存杨氏太极拳纯正风格的同时,通过对自己数十年传拳经验的累积,对杨氏太极拳提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并对很多拳家专业术语进行了通俗的分析和精当的评论。《李雅轩杨氏太极拳系列丛书》共分五本,包括《李雅轩杨氏太极拳精论》、《李雅轩太极推手精粹》、《李雅轩杨氏太极剑法诠真》《李雅轩杨氏太极刀法诠真》、《李雅轩杨氏太极枪法诠真》。这套丛书内容丰富,不仅包含太极拳源流、名人轶事、李雅轩先生生平事迹等生动文字,还有行之有效的太极拳练法精要,深入浅出的内功心法随笔精论,对杨氏太极拳、剑、刀、枪、推手的练法和用法更将进行细致入微的讲解,很具实用价值。 关于出版社的问题老师也考虑很久,人民体育出版社可以算是出版体育类和武术类书籍的权威了,所以我们选定这套丛书在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
  [主持人 ]: 今天的首发式我们很高兴还请来了国际太极拳研究的权威人士,著名的武术文化学者余功保先生。请他就本套丛书谈一下看法。
  [余功保 ]: 我非常高兴参加这个活动。 我觉得这是一件对太极拳的推广有意义的工作。太极拳现在在社会上普及面已经很大,有很多人在练 ,但我觉得还远远不够。没有达到她应该有的广度和深度。要进一步做好工作,对传统太极拳精华的整理、研究、推介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李雅轩杨氏太极拳系列丛书》就是在这方面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
  书刚出来不久我得到后就仔细阅读了一遍。该书的责任编辑张建林先生也是我的好朋友,我的书中有几本也是他做责任编辑。他的工作很专业,也很认真,前面他也谈了有关对这本书的看法,不错。
  这套书是李雅轩太极拳的成果结晶。李雅轩先生我觉得是一位比较纯粹的拳家,说他比较纯粹,就是他这一生的“主业”,他一生所“经营”、所“运营”的就是太极拳。这样他就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太极拳的学术、学问当中,对于拳之外的东西,比如名、利等是非不去参与。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干任何一件事 ,你不专心干不好,你不全心就干不深 ,不彻底。李雅轩长期在四川,专心练拳、教拳、研究拳,受外界干扰少 ,所以我说他在拳学上比较纯粹。
  另外,在拳上面,我感觉李雅轩先生是一位比较有主见的拳家。因为纯粹,无欲则刚,所以能够坚持己见。坚持探究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坚持己见首先得要有己见,李雅轩先生在很多太极拳的理、法上是有比较独到的见解的。
  还有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就是热情。对一件有热情才能有干好。因为热爱才会有热情。阅读这套书,洋溢着的对太极拳的热情也很打动人。有了热情你才能细微地去体察,去感受,而太极拳中的很多技术、技法是很需要细微地体察、证悟的。陈龙骧先生夫妇两人和他们的女儿陈丽珠我都有过接触,一起谈过有关太极拳的问题。我感觉他们身上保持了这种对太极拳的热情和活力,这使得他们能够长期置身于太极拳事业中,不断深入、继承、研究。这些特点大家在阅读该系列丛书中就可以感受到。
  搞太极拳寂寞心也很重要,不能寂寞就不能沉下去,好好演练,水平难以飞跃。我觉得这么多年来,陈龙骧、李敏弟老师他们把精力放在练拳上,倒也是一件好事。现在出版这套书应该是水到渠成吧。
  李雅轩的著作过去流传的不多。大规模出版在内地这是第一次吧。其实零散的资料以前也见过一些,比如李雅轩先生的拳照,我很多年以前在一份资料上见过,当时就感觉很大气,很松、很流畅。一些有关介绍李雅轩的资料也有过一些,但不全面,这次出的比较系统。
  这套书有一个重点大家要特别细心阅读。就是李雅轩的拳论,他的随笔、书信等形式的拳论,关于拳架的,推手的,于平淡处见真识。看的时候不要一带就过,仔细体会其中的关窍所在。在拳论中李雅轩先生很提倡静、悟的功夫,我觉得读这套书也要有这种功夫。
  太极拳的发展中,继承很重要。不要认为我们现在研究很多年了,也搞过挖掘整理,继承问题已经解决了。不是,相反,继承的工作还有大量的我们还没做,还没做透。还要不遗余力地去做。这套书比较忠实地继承、整理了李雅轩先生杨式太极拳的理论、技术体系。对太极拳的研究有积极作用。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关于太极拳名家的拳功、拳理的整理研究著作问世,推动太极拳学术水平的整体提高。

 

余功保:

  80年代后,李雅轩太极拳第一次较有影响的宣传亮相,是您在全国武术观摩大会上获奖,一些武术家还清晰地记得您当时练大枪的情景。您如何看待传统太极拳的比赛问题?

陈龙骧:

  在过去,单纯练习传统套路的人不能比赛,没有比赛的机会。要比赛刀、枪、剑、棍等都要练,要全能。我为此曾经给国家有关部门的同志写过信,呼吁太极拳应该单列出来比赛。现在太极拳是可以单独比赛了。但也要研究如何比、比什么的问题。
  传统的太极拳是应该在竞技赛场上拥有一席之地的。因为竞赛是一种推广、交流的形式。传统太极拳不应该放弃。
  1976年老师去世,那个时候文革还没有结束,1978年恢复成立了成都市武术协会,我和爱人是第一届成都市武术协会委员。我那个时候就代表成都市参加四川省比赛。李敏弟是我老师最小的一个女儿,老师得她的时候都58岁了,所以我们年龄不大辈分高。我师兄弟当时都年龄很大,现在我的师兄还健在的也都是八九十岁了,唯独我最小。文革结束后就由我们两个人来代表李雅轩这个流派在成都市比赛,当时成绩都很好。那个时候国家对太极拳还没有象现在这样重视,太极拳的普及程度、影响力都达不到现在这样的效果。
  我是1985年代表四川参加哈尔滨首届太极拳邀请赛,那个时候太极拳比赛还处于试验阶段,现在的很多太极拳名家那时我们都同场比赛。那次有很多人开始注意到,发现我们的风格不一样,我之后也写了一篇《四川杨式太极拳的传播者李雅轩》的文章,刊登在媒体上。
  1986年,我代表四川省到徐州参加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去之前,竞赛处的领导是这样跟我说,说这次徐州的观摩比赛你去看看吧,你们这个流派很多人都不认识,你去可能也得不到什么好成绩,你也练了这么多年的太极拳,就当观摩吧。
  以往的比赛经验告诉我,一些年轻裁判的水平参差不齐,有很多人对传统太极拳不是很精通,对太极拳的内涵看的不透彻,比赛成绩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到徐州后,我想既然自己可能得不到奖,干脆也别说是谁的学生了,免得拿不到奖给老师抹黑。但这一次比赛情况却不太一样,评委都是国家级裁判,何福生、温敬铭等,这些武术大家也名列其中。
  我演练太极枪,抽签第一个上场。然后是太极拳,丝毫没有心理负担。
  走出场地以后,立刻有评委找到我说我今天的拳很有特色,得分最高,问我这个太极拳是跟谁学的,说他们评委一致认为你跟四川的李雅轩老师是不是有什么关系。我当时很高兴,觉得多年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跟他们说:“李雅轩是我的老师。”
  何福生后来见到我也说,你这个小伙子就是那天练大枪的,你就是当时李雅轩的风格。
  那次比赛我获得了比赛的“雄狮奖”。李雅轩杨式太极拳也从此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从1986年以后,我陆续参加全国太极拳研讨会之类的太极拳活动,在陈家沟国际太极拳年会上,也被聘为副秘书长。

余功保:

  李雅轩的太极拳也走出蜀山,行向全国。

陈龙骧:

  整个四川的太极拳是以李雅轩的杨式太极拳占据主导地位。
  李雅轩老师的太极拳从1986年以后就逐渐得到了全社会上的承认,影响越来越广。我也把老师一辈子的心血随笔理论整理出来,对太极拳的真面貌很多人不了解,究竟应该怎样练太极拳,怎样才是正确的方法,这其中是有一整套理论体系的,四川科技出版社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出版,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重印了很多次。

 

二 传统 传承 传授

  太极拳的练法,其最重要的是身势放松,稳静心性,修养脑力,
  清醒智慧,深长呼吸,气沉丹田等。

                --李雅轩

 

余功保:

  我听一些人说过,李雅轩很会教人,他在太极拳教学上有自己独到之处,在这方面您有什么体会?

陈龙骧:

  太极拳是李雅轩老师一辈子的专业,他把它看作是一门科学,非常精细的科学。可能和他在南京中央国术馆、杭州国术馆当过主任教员有关,他对打拳的动作、技术的规格非常讲究。注重手、眼、身、法、步,还特别要求他的学生在演练太极拳的时候要具备武术的那股子精、气、神。他认为,打拳没有精、气、神,那就不是武术。

余功保:

  武术的这种精、气、神其实是很独到的东西,它和速度、力度无关,不是越猛越有,是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能量。

陈龙骧:

  这是武术的重要特征,和其他体育项目不一样的。
  李老师对我们很严格,他脾气很大。我现在还留有老师给我的一封亲笔信,就是有一次老师教我推手的时候,我没有按照规矩做,他叫我不要顶,好好去听劲,当时我就害怕挨打,于是一紧张就顶了,他一生气,就发劲打了我,打了我以后,我心里很难过,觉得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他看在眼里。老师其实是很喜欢我的,他看我难过,就写了一封信让敏弟给我送过来,信上说你不要难过,你只要听话,好好练,我就不生气了。这使我感到他是一位很细致、很大度的人。
  老师那个人很刚直,也很威严,但是好起来很亲近,一发脾气大家都很害怕,他发脾气的时候所有的学生都要立正站好受训,没有一个随便走动。那个时候我们打拳的时候他站在我们身后,他只要往那一站,无论冬天天气多冷,马上身上就能出汗,吓的。他要是跟你说“有点儿意思”,心里就特别高兴。他感觉你做的不到位,他就说“没有味道”。他从来没有说过哪个练得好,我跟他二十多年,很多人跟老师说龙骧从小跟您练,您也全力培养,是将来您的接班人,老师想了想也只是评价一句“马马虎虎”。所以那个时候觉得老师可敬、可畏。
  李老师曾经反复叮嘱我,要勤学苦练,多思多想,要保持杨式太极拳的纯正风格,要重武德。他说:“太极拳在初练时,是感觉不出什么味道来的。但是只要有耐心,有恒心,细细地体会,时间久了,便会感觉趣味浓厚,使人百练不厌,愈研究愈有味道,愈体会愈有兴趣甚至形成一种癖好,一辈子离不开它,其终身健康也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得到了”。这一点我有切身的体会。
  老师去世后,我把自己向李老师所学的太极拳、剑、刀、枪、推手、三才对剑、武当剑全部请师兄替自己拍摄下来,然后一边回忆李老师生前的教诲,一边比较自己的动作和神韵,不断改正。
  我觉得他永远是我的老师,不管过去还是现在,他的音容笑貌现在仍然历历在目,成为我的楷模。

余功保:

  李老师把太极拳作为一生的专业,太极拳也成了您自己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陈龙骧:

  我开始跟他学拳是因为身体不好,比较弱,通过跟他学习后,身体好了很多。后来就不成了兴趣、爱好。
  1960年的时候我就参加四川省的比赛了,学了三四年,先是通过了成都市的选拔,在读书的时候太极拳得了冠军。
  我今年58岁了,这辈子,太极拳虽然不是我的工作、专业,但是可以说我对太极拳也算是呕心沥血,因为我关心传统太极拳的发展,我希望传统太极拳可以得到政府的重视,得到社会的重视,因为好的东西不应该被埋没。
  为推广李雅轩太极拳我也付出了很多的心血,这几十年来,酸甜苦辣都有。

余功保:

  我记得在80年代成都搞过一次太极拳研讨会,很多名家到场,在当时影响还是很大的。

陈龙骧:

  那是成都飞机公司和《武林》杂志联合举办的,到会的名家有蔡龙云、傅钟文、陈小旺、顾留馨、习云太、陈正雷等,我也作参加了会议。
  以前我跟老师在体育场中心义务交拳,那时候不会有很多人,也就几十个人改改动作。我1965年进入成都飞机公司工作,成都飞机公司是成都的一家大型企业,拥有两万多职工。我在公司疗养院整整工作六年,疗养院一个月一期,一期一百人,不可能一百个人全部都学习太极拳,但三四十个总是有的,再加上公司代表队去比赛、平时组织太极拳的骨干训练班,前前后后5000多人都是我亲自教出来的。我现在在工会当专职体育干部,还在继续教拳。
  当时企业参与办会还不多,不象现在这样。成都飞机公司来参与举办这样的会,可见太极拳在这里的影响。应该说这次研讨会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太极拳理论研讨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