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党务论文:[转帖]腹壁藏“神龟” 腹针降“病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3:02:12
腹壁藏“神龟” 腹针降“病魔” news.dayoo.com   2005年09月10日 11:09   来源: 广州日报   本专题撰文/本报记者邱瑞贤 通讯员胡延滨 本专题摄影/记者王子恒 特约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全国名老中医薄智云   承载了几千年的厚重历史,发展到现代的中医迎来了西医和现代科学的巨大冲击,由于一直缺乏一套能够科学衡量临床疗效的依据,中医在现代的发展之路越走越窄。然而,记者接触过数位全国名老中医,他们说,全国没有一个地方像广东这样有中医优势“环境”———这里有全国门诊量最高的中医院,这里有大批信守中医的拥护者,这里有数万人炎夏争贴药的盛势,这里更开拓了让中医绵延不绝的“师带徒”模式……   “养生”版从本期开始,将采访名老中医、名老中药师,寻访现代中医、中药一系列保留传统特色的诊疗方法,为广大读者提供、权威使用的中医中药信息。   古人说,“一针二灸三服药”。针刺于身,不仅能急救,能止痛,还能治病,这是古人的智慧。从《黄帝内经》到今日,人们对这种智慧的利用沿袭了5000多年。   在广东省中医院,一种由今人根植于古典学科而发明的“腹针”疗法,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现代拥趸”。现代人发现,这种从传统发展而来的治疗方法,在治疗一些痛症和慢性病,甚至抑郁、肥胖等都有着独特的疗效。因此,这所全国最大的现代化中医院,近日还专门召开了首届腹针研讨会。   偶然奇效刺激腹针发明   先由中医师给患者断症,然后一丝不苟地用尺子在患者的肚子上量度准确穴位所在,再分别取数十根银针在相应的部位扎针。   由从事腹针临床30余年、全国名老中医薄智云苦心研究发明的腹针疗法已经得到了国家中医管理局和多个省市中医管理部门与中国针灸学会的支持,连续四年被列为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他告诉记者,腹针的发明纯属偶然机遇。早在30多年前,他第一次尝试用腹穴治疗腹部以外的疾病。当时一位姓刘的老工人因为腰扭伤合并坐骨神经痛前来求诊,经过使用传统的几种针刺法治疗后,病情毫无改善,突然他灵机一动:“任脉和督脉象表里,何不用任脉的经穴来试一下?”   他立即以针刺患者的气海、关元穴之后不到5分钟,患者的腰痛及坐骨神经痛就完全消失了。时隔不久,一位姓马的火车司机也患了同样的病,结果他取同样的穴位,只扎了一次也好了。从那时起,薄智云就开始注意腹穴针刺经验的积累和摸索。他发现有的病人腰痛好了,腿还有症状,就在下腹部胃经的外陵、大巨去试一下,逐渐地,施针可治疗的疾病从腰部蔓延到腿,随后发展到上臂,之后又扩展到治疗全身的疾病。在这之后,他每逢在传统的针灸方法治疗无效时,就总是用腹穴来试一下。   结果腹针应用的次数越来越多,他无意中治疗的病种和积累的腹针经验也就多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他还发现腹针不仅具有与传统针灸同样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还有取穴少、疗效稳定、无痛苦等优点。到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他终于总结出一套以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的腹针理论。   人体腹部藏着一只“神龟”   为什么以银针扎腹部会有神奇的治病效果呢?从中医的角度看,人体的腹部不仅包括了内脏中许多重要的器官,而且腹部还分布着大量的经脉,为气血向全身输布、内联外达提供了较广的途径。其中,脏腑中的“募穴”是脏腑之气结聚的地方,也是审察症候、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部位,因其大多集中在腹部,故又称“腹募”。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脐带是胎儿从母体摄入氧气、营养物质的通道,而脐带的一端和胎儿腹壁的脐轮相连,另一端附着于胎盘的子体表面上。随着胎儿在母体内的逐渐发育,以脐为中心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不断得到完善,最后形成一个完善的给养系统。从这个角度而言,腹部向四周及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先天即已形成。胎儿出生后,脐部输布气血的功能降到了次等的地位,但是这个固有的输布气血的系统依然存在,这是一个已知的与全身气血运行相关的循环系统。   建立在传统针灸理论基础上的腹针理论,在腹部发掘出了更多的穴位。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符文彬笑说,人体腹部的穴位连接起来,就如藏着一只“神龟”———薄智云经过大量临床研究发现,腹部的经络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空间结构,人体在腹部的全息影像就酷似一只伏在前腹壁上的神龟,其颈部从两个商曲穴处伸出,头部则伏于中脘穴上下,尾部则从两个气旁穴处向下延伸,终于关元穴附近,其前肢则分别由滑肉门引出,在上风湿点屈曲,止于上风湿外点,其后肢则由外陵穴向外伸展止于下风湿下点穴。   在厚厚的腹壁履被组织中,这只“神龟”分布于腹壁的浅层,构成了神阙调控系统。腹针的腹部定位取穴法正是以这只“神龟”来作为影像特征的。   有适应症并非“包治百病”   不过薄智云也提醒记者,腹针绝非“包治百病”———由于腹针是以调整脏腑的功能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意味着其治疗以调动与调节人体的内脏功能为目的,使之运转逐渐地有序化,因此这种治疗方法需较大地依赖人体本身。一般而言,腹针的适应症为“内因性疾病”,及内伤性疾病或久病及里的疑难病、慢性病为主要的适应症。   临床上大致为4种,一是病程较久的内伤脏腑的全身性疾病如脑血管病后遗症、老年性痴呆、脑动脉硬化、心血管病、高血压、癔病等;二是脏腑失衡后引起的疾病如血栓性耳聋、眼底出血、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三是虽然病程较短,但是与脏腑的正气不足相关的疾病如肩周炎、坐骨神经痛、关节炎、颈椎综合征、腰痛、双腿麻木、酸困等;最后为其他的针灸适应症,经传统针灸治疗方法疗效不佳者,也可为腹针的适应症。   值得一提的是,困扰不少现代人的失眠、焦虑、抑郁症等也是腹针的适应症。符文彬曾对该院近两年的住院及门诊病人进行对照研究,现代医学认为失眠、焦虑、抑郁等病的发病机理与5-HT和NE等神经递质含量的增多有关。临床如果使用抗抑郁剂治疗,又有较大的副作用。文献研究曾表明针灸对失眠、抑郁、焦虑等有明显的治疗作用,符文彬经过大量的对照研究发现,以腹针治疗焦虑性神经症,更为安全有效,而且疗效更好。   然而,正因为腹针的刺激部位是腹部,因此一切原因不明的急腹症均为这种治疗方法的禁忌症,此外急性腹膜炎、肝脾肿大引起的脐静脉曲张、腹腔内部的肿瘤并广泛转移,妇女孕期的月份比较大时均不适宜接受这种治疗。对长期慢性病而致体质衰弱的病人,在接受治疗时也必须谨慎,如肝脾肿大的病人,针刺两肋时不宜太深,以免损伤实质性脏器。   摆脱传统针灸方法的疼痛感   中国人用针灸治病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现代人发明的腹针疗法除了发掘更多能用于治病的穴位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传统针灸所面临的发展困扰。薄智云表示,传统针灸由于自身方法上的许多不足,严重影响了其在世界各地医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气至病所”是传统针灸强调的针刺得气现象,但是人们在接受传统针灸方法时,往往无法忍受其带来酸、麻、胀、痛的针感,这种针感会随着针刺激强度的变化向经脉的循行方向传导,被称为“循经感传”。当这种针感传到病变的部位时,就称为“气至病所”。也就是说,要用针灸方法达到治病的目的,就必须接受酸、麻、胀、痛针感的代价。   然而,这种针感恰恰是人们不愿接受针灸治疗方法的重要原因,许多现代人因此敬而远之,宁愿选择吃药都不接受传统的针灸方法。   腹针疗法对摆脱这种传统针灸的困扰作出了积极探索,提出的是“刺至病所”的针灸新观念,通过探索针刺深浅与各种疾病的相关规律,提出只要根据腹针的特殊要求操作,在病人无知无觉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也就是说,病人不需再为了达到治病目的而“享受”针感带来的痛楚,使腹针变成小至几岁幼儿,老至90岁老翁都能愉快接受的无痛针灸疗法。这种探索为研究无痛针灸方法也建立了一套新的理论体系。   五千年的针灸医学史   针灸医学起源于我国远古时代,古代原始社会的人类,居住在山洞,地处阴暗潮湿,故多发生风湿和创伤痛,当身体某处有了痛楚时,很自然地会用手去按、捶击以减轻痛苦,或用一种楔状石块叩击身体某部,或放出一些血液使疗效更为显著,从而创用了以砭石为工具的医疗方法,这就是针刺的萌芽。随着人类智慧和社会生产工艺的不断发展,针具由石针、骨针逐步发展为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至现代的不锈钢针。   针灸学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先秦名医扁鹊在给虢太子治尸厥时,运用了针砭、火灸的方法。战国时代的《灵枢》又称《针经》,较为完整地论述了经络理论和刺灸方法等,对针灸医学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汉代的张仲景在《伤寒论》《太阳篇》中涉及针灸内容的就有20多条;以外科闻名于世的华佗亦精于针灸,创立了“华佗夹脊穴”。两晋时期,著名针灸学家皇甫谧撰成《针灸甲乙经》一书,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唐代,针灸已成为一门专科。五代、宋、辽、金、元时期,建立了更为完整的针灸教学机构。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的高潮;但到了清初至民国时期,针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上世纪50年代初期,《针灸学》被列入中医院校学生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