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5.0官方下载:陈贤妹既是感动更是示范 今日话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2:19:12


陈贤妹出手相救被碾压的两岁女童小悦悦,一下子成为全国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身材矮小、表面瘦弱、年近六旬的陈贤妹,之所以能在舆论中成为一个高大的道德形象,是因为这位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拾荒老人,以最朴实而真实的善意举动,捡拾起被认为在世俗中已经迷失的社会真情、唤醒了在不少人心中被麻木封存的社会良知。…[详细]
面对生命,救人就是本能反应!
对于“恻隐之心”,孟子说的形象极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这句话是说:人们突然见到小孩将要掉入井中,都会立即产生惊慌同情之心(而去施救)。这样做并非是为了和孩子的父母攀交情,并非是为了在邻里朋友中获得好名声,更不是由于厌恶孩子的哭叫声。”而对于救人,陈阿婆是这样说的“我什么都没想,只想着救人”,“我救人是很随意的举动,就是觉得小女孩好可怜,我没想过会出名,更没想更多其他的事”。是不是很惊讶,没有多少文化的陈阿婆与几千年前的大儒孟子说的话何其相似!…[详细]
多么善良的阿婆,多么朴实的心灵。相比之下,那些质疑阿婆“想出名、炒作”、艳羡阿婆“好彩”的人们,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想太多”。要知道,在救人这样刻不容缓的事情面前,是没有时间犹豫的。陈阿婆的善举让人们心生感动,人间自有真情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乏这样平凡的善良与感动。徒手接住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吴菊萍;为救落水孩童献出宝贵生命的“最美爷爷”占祖亿、“最美奶奶”柴小女;嘴对嘴为溺水老人做人工呼吸的90后“最美女孩”余书华;……他们是社会中平凡却善良的大多数,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善良是一种本能,无私可以成为习惯,而向善向美之心是人性之中最亮丽的奇葩。…[详细]
面对荣誉忐忑不安,让谁羞愧?
陈贤妹的美,还体现在她如何对待荣誉上。当10月28日她再次被“请回”佛山,接过“社会推动力”致敬奖杯时,不禁双脚发抖,如有可能,她希望远离这一切。那一晚,她总觉得有点不踏实,睡得不好。因为她觉得救起小悦悦是很自然的、很平常的事,不应该享受这么高的荣誉,所以忐忑不安、睡卧不宁。不该有的就不能有,这是平民阶层一种最普通的道德文化判断,却显示出一种难得的心灵之美。陈贤妹的美,也体现在其道德自觉上。她身处社会底层,一贯乐于助人,施救小悦悦,绝非偶然,而是道德自觉下的必然。有了这种自觉,她考虑的不是值不值、怕不怕,而是应该和必须。这是最难能可贵和最值得学习的,也是社会大众、精英阶层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应该反思的:建好道德高地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更需要全民的参与、大家的自觉。…[详细]
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去褒奖陈贤妹的行为,让好人有好报,这是应该的。可是当各路记者对阿婆围追堵截的时候,当各路人士拿着奖金、奖状与她合影的时候,分明能从老人的脸上看到一丝不安、拘束和劳累,所以,让我们稍安勿躁,不要为了弥补内心的不安,而去过度消费这个普通的老人。 10月13号,陈贤妹做了一件我们每一个人都该做的事情,而接下来就是每一个人——你、我、他,心怀恻隐之心对弱者施以援手的时候了。别忘了,孟老夫子还有一句话: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详细]
决不能成为一张孤立的“道德标签”!
我们说,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的社会属性,在于人的道德塑造。一个人只有在社会之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一个社会只有人人追求善良,才能人人彼此收获温暖。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正好比“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这个社会,确实需要每一个人都携起手来,一起拒绝冷漠,一起在他人遭受困难之际扶一把、拉一把。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每一次付出收获的将不只是一句谢谢,而是一个诚信友爱的大社会。…[详细]
弘扬社会美德,我们需要构建完善的法律,以倒逼社会的道德自觉自信;要强化政策对人性光辉的弘扬、对恻隐之心的赞赏;法律要为见义勇为者撑腰,打击对他们的讹诈,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我们每个人更应剔除阻碍行善的心魔,让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变成日常的习惯,让救人成为人性本能的反应。在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过程中,我们不应仅仅是批判者、感动者,更应该是切实的道德践行者。佛山女童“小悦悦”蕴含悲剧色彩,但“拾荒阿婆”却让我们感受到人性的热度。让更多善举听从内心道德律令的召唤,坚守内心的那份本真与善良,托起社会向善的力量………[详细]
投票与调查
http://forum.home.news.cn/vote_dc_world.jsp?voteid=9411
扩展阅读
·小悦悦惨剧应触发“冷漠之我”自省
·"陈贤妹现象"凸显道德自觉

“最美婆婆”启示建好道德高地

让更多善举听从内心的道德律令
话中音
“北大副校长“撑腰体”的走红,表明这种自发、自觉追求善良美德的力量,仍然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它可能被一时遮盖,却从来没有消亡。 ”
——新华网 马致平
“当我们在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候,当我们因为彭宇案而“理直气壮”的对弱者不施救时,陈阿婆一弯腰的举动,分明是狠狠的扇了我们一巴掌。 ”
——新华网 陈 净
“陈贤妹的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任何一次高尚的行为,都绝不仅来源于偶然或巧合;一个可以经受时间考验的道德形象,也绝不仅是一张单薄的“道德标签”。 ”
——人民网 渝西锋光

因为陈贤妹坚信“好人有好报”,一直坚持做好事,在不经意中走上了道德高地,拾起了跌落的良心,成为了“最美婆婆”,值得钦佩更值得效法。坐而论道,不如起而前行。时代呼唤更多“陈贤妹”,期待涌现更多“最美”。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以捍卫道德和人性的名义,拒绝冷漠,见义勇为,乐于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