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方特天气预报:关于思辨能力和语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1:37:04

关于思辨能力和语言

2009-11-28 01:34:12
今天看了几篇小文,顿时觉得相对于逻辑能力而言,更重要的是人的思辨能力。逻辑跟思辨比起来就有些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我摘抄并加工了一下我认同的别人的观点,以此小谈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思辨是什么:思辨即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或工具进行对问题的辨识。其中:“正确的思维方法或工具”即称逻辑,逻辑又分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和直观综合逻辑;而 辨识的“问题”又主要有三类:是什么?做什么?为什么? 其他的暂且不说,我想来说说这个对中国人的思维提出最多质疑的问题“是什么?”。如果连最基本问题“是什么?”都搞不清楚,如何又能去解决“做什么?”以及“为什么?”的问题。在错误的道路上能通向罗马只是个小概率的事件。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刚才首先提出了“思辨是什么?”这一问题的原因。而又是什么让中国人招惹了这个“是什么?”的问题呢?原来问题是出在了我们中国人使用的语言“汉语”身上。 汉语中绝大多数的词汇都是缺乏最一般的精确性、普遍性的“定义”的,可能尝试用其他的汉语词汇去给出定义都难以精确。汉语是如此的精炼而“有效率”以至于这个有效率也成了一把双刃剑。其利在于能让一般的交流能够更有效的进行,因为普通的日常生活往往不需要太多精确的定义,大家都有common sense。也有如唐诗宋词般的模糊,更加灵活,利于传达感性通感,给读者想象的空间。但是对于更深层次的思想交流,这样的模棱两可就是大忌了。大家可能经常会见到论坛上面的辩论,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鸡同鸭讲,谁也讲不服谁。大家往往怀疑的只是别人逻辑能力有问题,而忽视了问题可能不是出在逻辑能力上。语言本身缺乏精确性,又如何能讲清楚问题、讲清道理让人信服呢?首先发帖的人用文字陈述的问题可能就会有偏差。而面对这样认识不清的问题,大家又都在用“意向性”“感性”的语言辩论时,“感性”又怎么会有正确的答案呢?或者达到某种共识呢?就算最后得到了某种共识,也都只是迎合了传统的中庸。 汉语适合农耕社会自己村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我享受。但是工业化社会大规模合作所需要的大量交流和信息的精确传达,对语言的精确性要求超过模糊性变通性的需求。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建立在契约和信息交流的社会,必然要求语言的精准,减少歧义带来的混乱。 国人在这样一种模糊语言环境下发展起来的思维能力,怎么能指望有出色的思辨呢?很难说是这样的语言造成了这样的思维还是这样的思维形成了这种语言,亦或是互相影响。反正这种“模糊”的思维导致了“模糊”的行为。(以下省略大段对比,譬如关于一小撮外语的精确性,以及一小撮鬼佬牛人的思维能力如何牛逼,我还是坚持认为我们中国人拥有最聪颖的头脑,只是方法不对头)这里要注意的是,并不能指望模糊的思维能够带来出色的抽象思维能力,因为抽象的思维恰恰是最需要精确的,要能够准确把握到事物的最实质才可以办到,首先就需要有准确无误的认识。不过,模糊也有模糊的乐趣,所以美国只有金凯利,没有郭德纲。转个笑话吧:我對神說:讓我所有朋友永遠健康快樂~!神說:只能有四天~!我說:好那就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神說:不,還是三天好了。我說:好,就昨天、今天、明天。神說:不行,只能給兩天。我說:好,那就白天、黑天。神說:不行,就一天吧!我說:好~!神茫然問到:哪一天?我說:在我的貼子裏回覆的所有朋友生活著的每一天!神哭了……說:以後回覆你的所有朋友將會天天健康快樂 最后需要声明的是,本人思维能力一般,加之词汇贫乏(both English and Chinese),以上都是用不那么精确的文字表述出来的,难免也会有些失当之处。有些困了,有些东西更加想不清楚,所以今天先写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