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仪天下张婕妤:90年历史画卷 10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21:10:47

    2006年设立了文化遗产日。2007年开展了第三次大规模文物普查,国务院先后公布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09座。北京故宫、西藏布达拉宫等历史建筑得到保护和修缮。从2008年起,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
在国家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同时,传统文化热在社会上逐渐升温。易中天“品三国”让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迅速成为荧屏收视热点,于丹的《〈论语〉心得》一书几个月便售出400万册,销量远超全球最热门小说《哈利·波特》。继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也先后开设国学课程。汉服霓裳、经典诵读,曾经消失的古老文化符号重新出现在人们眼前。
中华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在海外传播。
目前,海外学习汉语的总人数已达5000万人,100多个国家的近 3000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开设汉语课的中小学更是不计其数。中餐馆遍地开花,中国功夫声播五洲。埃及开罗大学学生艾哈迈德讲述学汉语的快乐感受:“一个个汉字就像一幅幅画,让我了解了中国伟大的文化。”看了电影《英雄》之后,肯尼亚青年肯尼迪迷上了中国武术,他和朋友竟然不远万里到天津来学太极拳……

孔子学院的俄罗斯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文化是国家的血脉和灵魂, 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着眼点,对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展望“十二五”,社会主义文化将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价值导向、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等重要作用。因此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基础。
(七)建设“和谐世界”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夫人刘永清与出席北京奥运会的贵宾共同参加欢迎宴会。
2005年4月,胡锦涛主席出席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的亚非峰会,在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和谐世界”的概念。
同年9月,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发表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对“和谐世界”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在政治上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强调互利共赢;文化上尊重多样性、相互借鉴;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

105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