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犬兽美少女战士汉化:骆家坝镇金家岭村刘维举茶场无性系良种示范茶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7:42:42

骆家坝镇金家岭村刘维举茶场无性系良种示范

茶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骆家坝镇金家岭村刘维举茶场无性系良种示范茶园基地建设

主管部门:西乡县茶叶局

建设地点:金家岭村二组岭上梁

一、项目概要

1.1项目名称 金家岭村茶场无性系良种示范茶园建设

1.2项目性质 新建

1.3主管部门 西乡县茶叶局

1.4项目建设单位 骆家坝镇金家岭村茶场

1.5项目实施地点 骆家坝镇金家岭村二组岭上梁

1.6项目建设期 一年,即2009年8月——2010年9月

1.7建设内容及规模

1.7.1引进茶树良种龙井长叶、平阳特早、乌牛早等3个品种,新建100亩无性系良种示范茶园。

1.7.2实施标准化、规范化茶园生产管理、名优茶采制及机械化管理。

1.7.3累计培训500人次以上,编印技术培训资料500份。

1.8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概算项目总投资27万元其中申请市级财政扶持15万元,企业自筹12万元。

1.9投资效益

本项目实施后将提高茶树良种化率15%,同时优质高效良种园投产达效后,亩产优质茶叶100公斤,新增总产值260元,实现利润32万元,地方财政增加税收7.8万元;茶叶品质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同时将带动良种繁育业的兴起,促进农民增收。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2.1项目建设背景

金家岭茶场位于牧马河源头。距骆家坝镇以东2公里,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层林迭翠、常年多雾、河水清澈。独特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生态条件,孕育了茶叶生产广阔空间。实施“建设茶业经济强镇”之战略,茶业已发展成为骆家坝镇龙头产业之一,陕南绿茶公司生产基地设建在此,金家岭茶场是骆家坝镇最大的茶叶基地之一。

目前,茶产业发展格局已具。在茶园基地建设方面基本实现了规模化发展,该村现有茶园1400亩,年产量45吨,加工机械、设备齐全。生产的绿茶系列产品在外形、汤色、香味、内质等方面具有特色,正在不断走向精细化。以“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十基地”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日趋完善,优质、营养、安全的茶叶市场份额与日拓展。茶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致富、财政增收。

然而,茶叶生产科技水平不高,茶园产出效益低、茶叶质量参差不齐等日益出现的问题。尤其表现在茶园基地建设之群体品种占主导、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极小,严重制约着我镇茶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加大茶树良种推广应用,是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的重要保障。茶园是基础,良种是关键。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加快茶树良种推广是全面提高茶园素质和茶叶品质的基训。

在已建茶园中,有近95%以上茶园属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发展的群体品种,茶园单产水平低,茶鲜叶品质下降,茶园综合效益低.引进和推广茶树良种新建和低产茶园改植换种,提高茶树良种率,建成优质高效茶园,是现代茶产业发展的必然。同时,根据品种的适制性特性发展的无性系良种,必将生产出高质量的茶产品,增强茶叶优势品牌的竞争力,产生名牌效益。

2.2.2茶树良种的推广应用更有利于茶叶的标准化生产和实现茶园机械化管理。

推广应用茶树良种是机采名优茶标准化生产的需要。如果不实现良种的规模化种植,而在现有的群体品种茶园中推行名优茶的标准化绝非易事。再者,由于茶树良种个体间特征、特性一致,最有利于茶产业的集约化生产,尤其为机械化采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茶园机械化管理的应用将降低成本,有效缓解茶区劳力紧缺之矛盾。

2.2.3以良种发展为切入点,实现产业化经营、促进茶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茶树良种的推广应用从基地到茶场,到营销环节必将形成全新的现代茶业经营管理模式,实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而良种推广中的种苗繁育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亮点,给茶镇农民带来实惠。

2.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①、气候条件

茶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mm以上,最多可达1900mm。其中4月中旬至5月中旬,6月下旬至7月中旬,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多雨时段,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年云雾几率比同纬度有记载地区高出25-30%,茶园多立于巴山北麓海拔800以上的缓坡上,构成“纬度高、海拔高、云雾几率高、富含锌硒、远离污染”的优质高香茶生产环境。

②、生态条件

项目区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造就了茶叶长盛不衰的优异品质。一是森林覆盖率高达80%。二是周边无工业企业,茶区空气、水、土壤未被污染,生态条件十分优越。据农业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结果表明S02、NOx等指标均达到有机茶生产环境质量要求。

③、土壤条件

茶区土壤主要为微酸性黄棕壤,占茶园面积95%左右,黄褐土不到5%, PH值4. 5-6. 5,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腐殖质含量高,N、P、K三相比适中,自然肥力好。土壤中还富含锌、硒、锰等微量元素,其中:锌含量35—53.5ppm,硒0.6—0.858ppm,锰439.5ppm,通过茶树的吸收利用,所产茶叶对人体有很强的保健作用,是少有锌硒锰富集区。

2.3.3基础设施条件良好

交通、通讯便利,电力供应充足,为茶园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满足茶叶生产、加工的需求。

三、市场供应分析与预测

茶叶原产于我国。作为传统饮品伴随华夏五千年历程,被誉为国饮,受到世界人民的热爱。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特别是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对优质无公害名优绿茶产品,更是呈现出劲强的势头。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全国绿茶生产总产量和内需总量分别以17.31%和9.33%的幅度增长,且呈现出节节攀升、逐年递增的强劲势头。其出口总量一直呈增长趋势。本项目产品国内市场前景十分美好,国际市场空间十分广阔。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优质、营养、安全茶产品,特别是以“汉中仙毫”、炒青绿茶为主导,“午子仙毫”为金字招牌的西镇茶叶倍受青睐,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四、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该项目建设地点确定在骆家坝镇金家岭村二组岭上梁茶场的树林沟,新建50亩无性系良种示范茶园基地。

该地区属浅山丘陵区,位于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全年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壤微酸,极适宜茶叶生长,自然资源优势明显,人力资源丰富。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良好,配套设施齐全,便于项目实施。

五、项目建设目标

新建100亩无性系良种示范茶园墓地。项目投产达效后,亩产100公斤名优绿茶,其中名茶达10%,优质茶占30%,大宗茶占60%,平均销售单价130元/公斤,示范基地年新增产值130万元,同时可解决当地500余人劳动力就业机会,使项目区茶农年均增收达1000元以上。该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六、项目建设内容

6.1严格按照《DB61/T377汉中茶叶标准综合体》和陕西省《陕南茶区茶叶主栽推广品种及栽培技术规程》,引进龙井长叶、平阳特早、乌牛早良种茶苗,实施科学化、标准化,新建100亩良种示范茶园。

6.2按照无公害有机茶加工技术标准,广泛开展绿色无公害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的培训推广;

6.3对产地环境建设和生产基地农业投入品实施无公害化规范管理,引进新型生物农药试验试范,加强对茶树病虫害的防治,杜绝或减少对茶叶食品的污染源,提高茶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6.4加强相关技术培训力度,引进新技术、新工艺,研制开发名优茶新产品,严格指导广大茶农按技术标准组织生产、加工。

七、资金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1投资估算

本项目概算总投资27万元。其中:①引进良种茶苗种苗费12万元(100亩×6000株/亩=60万株;60万株×0.20元/株=12万元)。②茶园建设投资10万元(建园整地、肥料、浇水抗旱等费用)。③建园管护费4万元(人工除草、施肥、浇水等费用)。④技术培训费1万元(培训500人次,印刷资料500份)。

7.2资金来源

本项目概算总投资27万元,其中:企业自筹12万元,申请市级财政扶持解决项目资金15万元。

八、建设期限与实施进度

该项目建设期1年,管护期3年,2013年投产达效。2009年8月前完成项目建设的前期规划任务,2009年9月开始组织实施,选址、制定实施方案;2009年9月—10月完成建园任务,2011年1-3月开展相关技术培训,2010年10月前完成100亩无性系良种示范茶园基地综合配套基础建设,11月份组织项目自查申请上级验收。

九、环保措施和评价

9.1基地对环境影响

规划实施建成后,不仅收益大而且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恢复生态平衡的综合作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9.2加工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基本无“废气、废水、废物”排放,仅在茶叶加工过程中,使用环保型热风炉产生少量的烟尘和产生低于45分贝的噪音,但均低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允许的限量标准,不会产生任何污染源,更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9.3环境措施与评价

项目区优越的环境和自然资源,十分有利于茶树生长。项目实施后,可以提高区域水源涵养和植被覆盖率,改善自然生态和人类生存环境;可以净化空气,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提高空气质量,创造天然氧吧;可以巩固和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培育绿色龙头产业,加快绿色西镇建设步伐。在基地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严格控制农药、化肥和植物生长激素的使用,禁止“禁用农资产品”介入,按照绿色无公害基地建设要求保护茶园及土壤,在种植基地周围不得建设大量排放工业废气、废水、废物的企业;科学地处理加工环节中产生的“三废”,保护土壤和种植区大气环境不受侵害,走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经济的新型现代茶产业化经营之路。

十、项目组织管理

10.1建立健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及项目实施技术小组

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黄兴洲担任,成员:杨继发、聂代明、刘维炳、聂代平,统一协调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如期建成。

聘请茶叶局技术人员为技术指导,制定项目实施技术方案,负责技术培训及发展中技术咨询、指导。

10.2资金管理

实行项目资金财政报帐制。由镇财政所监管项目经费的使用,并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10.3项目检查验收

根据项目的年度计划,将项目建设任务列入企业发展规划,并认真落实责任,接受相关部门的考核检查,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卓有成效。

十一、项目效益与分险评价

11.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投产达效,亩产100公斤名优茶,其中生产名茶10公斤,优质炒青茶30公斤,大宗绿茶60公斤,按市场平均价130元/公斤,则亩产值为13000元,建成100亩良种茶园,年新增产值130万元;按销售收入6%计税,年均增加地方税收7.8万元;按销售收入25%利润率计算,每年实现净利润32万元。

11.2社会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该项目建成达效后,每亩实现产值13000元,每年实现总产值130万元,项目区茶农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项目区每年可直接创造近300人次的就业机会。将较大幅度提高茶树良种率,提高茶园素质并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吸纳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增加从业人员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将发挥积极作用。

11.3生态效益

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植物,对改善生态环境有巨大促进作用。首先,茶树良种的引进、推广是现代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生产过程中,高标准选址建园,实施无公害栽培管理,不会对茶区大气、水资源、土壤等造成污染。再者,茶树种植后可提高森林覆盖率,能长期起到固土涵水,绿化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11.4风险评价

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顺应当前茶产业发展要求,栽植品种均是在我县经过多年的引种试验种植后确定的主栽品种,在我县表现良好。茶叶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及其营养、保健、药理之功效,已被世人所接受和喜爱。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优质、营养、安全茶产品,特别是以“汉中仙毫”、炒青绿茶为主导,“午子仙毫”为金字招牌的西镇茶叶倍受青睐,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项目实施无分险。

骆家坝镇金家岭村刘维举茶场无性系良种示范

茶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骆家坝镇金家岭村刘维举茶场无性系良种示范茶园基地建设

主管部门:西乡县茶叶局

建设地点:金家岭村二组岭上梁

一、项目概要

1.1项目名称 金家岭村茶场无性系良种示范茶园建设

1.2项目性质 新建

1.3主管部门 西乡县茶叶局

1.4项目建设单位 骆家坝镇金家岭村茶场

1.5项目实施地点 骆家坝镇金家岭村二组岭上梁

1.6项目建设期 一年,即2009年8月——2010年9月

1.7建设内容及规模

1.7.1引进茶树良种龙井长叶、平阳特早、乌牛早等3个品种,新建100亩无性系良种示范茶园。

1.7.2实施标准化、规范化茶园生产管理、名优茶采制及机械化管理。

1.7.3累计培训500人次以上,编印技术培训资料500份。

1.8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概算项目总投资27万元其中申请市级财政扶持15万元,企业自筹12万元。

1.9投资效益

本项目实施后将提高茶树良种化率15%,同时优质高效良种园投产达效后,亩产优质茶叶100公斤,新增总产值260元,实现利润32万元,地方财政增加税收7.8万元;茶叶品质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同时将带动良种繁育业的兴起,促进农民增收。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2.1项目建设背景

金家岭茶场位于牧马河源头。距骆家坝镇以东2公里,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层林迭翠、常年多雾、河水清澈。独特地理位置和优越的生态条件,孕育了茶叶生产广阔空间。实施“建设茶业经济强镇”之战略,茶业已发展成为骆家坝镇龙头产业之一,陕南绿茶公司生产基地设建在此,金家岭茶场是骆家坝镇最大的茶叶基地之一。

目前,茶产业发展格局已具。在茶园基地建设方面基本实现了规模化发展,该村现有茶园1400亩,年产量45吨,加工机械、设备齐全。生产的绿茶系列产品在外形、汤色、香味、内质等方面具有特色,正在不断走向精细化。以“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十基地”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日趋完善,优质、营养、安全的茶叶市场份额与日拓展。茶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民致富、财政增收。

然而,茶叶生产科技水平不高,茶园产出效益低、茶叶质量参差不齐等日益出现的问题。尤其表现在茶园基地建设之群体品种占主导、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极小,严重制约着我镇茶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加大茶树良种推广应用,是促进产业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的重要保障。茶园是基础,良种是关键。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加快茶树良种推广是全面提高茶园素质和茶叶品质的基训。

在已建茶园中,有近95%以上茶园属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发展的群体品种,茶园单产水平低,茶鲜叶品质下降,茶园综合效益低.引进和推广茶树良种新建和低产茶园改植换种,提高茶树良种率,建成优质高效茶园,是现代茶产业发展的必然。同时,根据品种的适制性特性发展的无性系良种,必将生产出高质量的茶产品,增强茶叶优势品牌的竞争力,产生名牌效益。

2.2.2茶树良种的推广应用更有利于茶叶的标准化生产和实现茶园机械化管理。

推广应用茶树良种是机采名优茶标准化生产的需要。如果不实现良种的规模化种植,而在现有的群体品种茶园中推行名优茶的标准化绝非易事。再者,由于茶树良种个体间特征、特性一致,最有利于茶产业的集约化生产,尤其为机械化采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茶园机械化管理的应用将降低成本,有效缓解茶区劳力紧缺之矛盾。

2.2.3以良种发展为切入点,实现产业化经营、促进茶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茶树良种的推广应用从基地到茶场,到营销环节必将形成全新的现代茶业经营管理模式,实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而良种推广中的种苗繁育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亮点,给茶镇农民带来实惠。

2.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①、气候条件

茶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mm以上,最多可达1900mm。其中4月中旬至5月中旬,6月下旬至7月中旬,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多雨时段,有利于茶树生长发育。年云雾几率比同纬度有记载地区高出25-30%,茶园多立于巴山北麓海拔800以上的缓坡上,构成“纬度高、海拔高、云雾几率高、富含锌硒、远离污染”的优质高香茶生产环境。

②、生态条件

项目区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造就了茶叶长盛不衰的优异品质。一是森林覆盖率高达80%。二是周边无工业企业,茶区空气、水、土壤未被污染,生态条件十分优越。据农业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结果表明S02、NOx等指标均达到有机茶生产环境质量要求。

③、土壤条件

茶区土壤主要为微酸性黄棕壤,占茶园面积95%左右,黄褐土不到5%, PH值4. 5-6. 5,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腐殖质含量高,N、P、K三相比适中,自然肥力好。土壤中还富含锌、硒、锰等微量元素,其中:锌含量35—53.5ppm,硒0.6—0.858ppm,锰439.5ppm,通过茶树的吸收利用,所产茶叶对人体有很强的保健作用,是少有锌硒锰富集区。

2.3.3基础设施条件良好

交通、通讯便利,电力供应充足,为茶园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满足茶叶生产、加工的需求。

三、市场供应分析与预测

茶叶原产于我国。作为传统饮品伴随华夏五千年历程,被誉为国饮,受到世界人民的热爱。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特别是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对优质无公害名优绿茶产品,更是呈现出劲强的势头。据国家统计资料显示,全国绿茶生产总产量和内需总量分别以17.31%和9.33%的幅度增长,且呈现出节节攀升、逐年递增的强劲势头。其出口总量一直呈增长趋势。本项目产品国内市场前景十分美好,国际市场空间十分广阔。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优质、营养、安全茶产品,特别是以“汉中仙毫”、炒青绿茶为主导,“午子仙毫”为金字招牌的西镇茶叶倍受青睐,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四、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该项目建设地点确定在骆家坝镇金家岭村二组岭上梁茶场的树林沟,新建50亩无性系良种示范茶园基地。

该地区属浅山丘陵区,位于北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全年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壤微酸,极适宜茶叶生长,自然资源优势明显,人力资源丰富。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良好,配套设施齐全,便于项目实施。

五、项目建设目标

新建100亩无性系良种示范茶园墓地。项目投产达效后,亩产100公斤名优绿茶,其中名茶达10%,优质茶占30%,大宗茶占60%,平均销售单价130元/公斤,示范基地年新增产值130万元,同时可解决当地500余人劳动力就业机会,使项目区茶农年均增收达1000元以上。该项目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六、项目建设内容

6.1严格按照《DB61/T377汉中茶叶标准综合体》和陕西省《陕南茶区茶叶主栽推广品种及栽培技术规程》,引进龙井长叶、平阳特早、乌牛早良种茶苗,实施科学化、标准化,新建100亩良种示范茶园。

6.2按照无公害有机茶加工技术标准,广泛开展绿色无公害茶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的培训推广;

6.3对产地环境建设和生产基地农业投入品实施无公害化规范管理,引进新型生物农药试验试范,加强对茶树病虫害的防治,杜绝或减少对茶叶食品的污染源,提高茶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6.4加强相关技术培训力度,引进新技术、新工艺,研制开发名优茶新产品,严格指导广大茶农按技术标准组织生产、加工。

七、资金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1投资估算

本项目概算总投资27万元。其中:①引进良种茶苗种苗费12万元(100亩×6000株/亩=60万株;60万株×0.20元/株=12万元)。②茶园建设投资10万元(建园整地、肥料、浇水抗旱等费用)。③建园管护费4万元(人工除草、施肥、浇水等费用)。④技术培训费1万元(培训500人次,印刷资料500份)。

7.2资金来源

本项目概算总投资27万元,其中:企业自筹12万元,申请市级财政扶持解决项目资金15万元。

八、建设期限与实施进度

该项目建设期1年,管护期3年,2013年投产达效。2009年8月前完成项目建设的前期规划任务,2009年9月开始组织实施,选址、制定实施方案;2009年9月—10月完成建园任务,2011年1-3月开展相关技术培训,2010年10月前完成100亩无性系良种示范茶园基地综合配套基础建设,11月份组织项目自查申请上级验收。

九、环保措施和评价

9.1基地对环境影响

规划实施建成后,不仅收益大而且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恢复生态平衡的综合作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9.2加工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基本无“废气、废水、废物”排放,仅在茶叶加工过程中,使用环保型热风炉产生少量的烟尘和产生低于45分贝的噪音,但均低于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允许的限量标准,不会产生任何污染源,更不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9.3环境措施与评价

项目区优越的环境和自然资源,十分有利于茶树生长。项目实施后,可以提高区域水源涵养和植被覆盖率,改善自然生态和人类生存环境;可以净化空气,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含量,提高空气质量,创造天然氧吧;可以巩固和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培育绿色龙头产业,加快绿色西镇建设步伐。在基地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严格控制农药、化肥和植物生长激素的使用,禁止“禁用农资产品”介入,按照绿色无公害基地建设要求保护茶园及土壤,在种植基地周围不得建设大量排放工业废气、废水、废物的企业;科学地处理加工环节中产生的“三废”,保护土壤和种植区大气环境不受侵害,走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经济的新型现代茶产业化经营之路。

十、项目组织管理

10.1建立健全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及项目实施技术小组

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黄兴洲担任,成员:杨继发、聂代明、刘维炳、聂代平,统一协调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如期建成。

聘请茶叶局技术人员为技术指导,制定项目实施技术方案,负责技术培训及发展中技术咨询、指导。

10.2资金管理

实行项目资金财政报帐制。由镇财政所监管项目经费的使用,并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10.3项目检查验收

根据项目的年度计划,将项目建设任务列入企业发展规划,并认真落实责任,接受相关部门的考核检查,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卓有成效。

十一、项目效益与分险评价

11.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投产达效,亩产100公斤名优茶,其中生产名茶10公斤,优质炒青茶30公斤,大宗绿茶60公斤,按市场平均价130元/公斤,则亩产值为13000元,建成100亩良种茶园,年新增产值130万元;按销售收入6%计税,年均增加地方税收7.8万元;按销售收入25%利润率计算,每年实现净利润32万元。

11.2社会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该项目建成达效后,每亩实现产值13000元,每年实现总产值130万元,项目区茶农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项目区每年可直接创造近300人次的就业机会。将较大幅度提高茶树良种率,提高茶园素质并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吸纳剩余劳动力,解决就业,增加从业人员收入,维护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将发挥积极作用。

11.3生态效益

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植物,对改善生态环境有巨大促进作用。首先,茶树良种的引进、推广是现代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生产过程中,高标准选址建园,实施无公害栽培管理,不会对茶区大气、水资源、土壤等造成污染。再者,茶树种植后可提高森林覆盖率,能长期起到固土涵水,绿化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11.4风险评价

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顺应当前茶产业发展要求,栽植品种均是在我县经过多年的引种试验种植后确定的主栽品种,在我县表现良好。茶叶作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及其营养、保健、药理之功效,已被世人所接受和喜爱。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优质、营养、安全茶产品,特别是以“汉中仙毫”、炒青绿茶为主导,“午子仙毫”为金字招牌的西镇茶叶倍受青睐,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项目实施无分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