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胡军版纯音乐:浅说清官、贪官和昏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14:49:45

浅说清官、贪官和昏官

 

所谓清官、贪官和昏官的说法,本是人类上层社会由来已久的一种客观存在,也是自古以来人们对官员执政作风评价分类的一个基本共识。对官员的这一评价分类,也可作为三个基本选项,用以对现代社会官员执政守职的评估。但对于清官、贪官或昏官这一复杂社会现象,及其关乎民生、社会与国家命运的直接影响,由于立场、视角和出发点的不同,而残存着迥然不同的观点和对待方式。

(一)清官百姓期盼,绝非珍稀物种

从历史的角度看,清官无论是否多大程度存在,占官员总体多大比重,在人们的文化理念中都是认同的。宋朝的包拯和明代的海瑞,就是被社会公认的清官。“四人帮”不承认有清官。在其掌门人的授意下,成员姚文元所著《评海瑞罢官》,就论断不存在清官,而提出取掉海瑞的清官头衔。姚著不仅否认清官的存在,还提出清官的危害。由此点燃文化大革命之火。之后,就有不少的人跟着如是说。这两点,是否违背民意和国情?就笔者所知,老百姓是希望有清官的,而且越多越好。只有清官多了,政治才会清明,社会才能安定,人民利益才会有保障。按理,作为国家元首及其政要未必不希望治下多清官。天下官员清白执政,忠君爱民,政通人和,民富国强,岂不江山万年?“四人帮”身为高官,其掌门人名符其实的“帝王”,他们否认清官,岂不否定了自己?就不知心存何虑?发动文化革命,为何先拿清官开刀。宫廷秘密,不应该知道的不探讨。

那么,官员中到底有无清官?答案应该是肯定的。相对于肆无忌惮的贪官和无所作为的昏官,古今中外,历朝历代,都有不少为国为民的清官和好官。且不说古代,拿文革前的干部来看,不贪不占的官,就到处可见。美国纽约市现任市长彭博,每月工资只象征性地领取一元钱,能说他不是清官?在一些发达国家,官员清正廉洁,已成世风和规则。清官不清官已无须为文争辩。风气和制度所致,官员们,一是不贪。大家都清廉为官,自然人人都得讲干净;二是不敢贪。官员要是贪污受贿,一经查实,不仅立即遭受弹劾,丑闻出去,就要身败名裂,获得的好处,远低于付出的代价。时下,中国社会找得出清官吗?岂止找得出,清官仍然大大的有。不过跟文革前相比,那又凤毛麟角了,在一些地区和某些领域 ,清官快成稀有物种。要是国家不采取有效措施,官员们不自尊自重,有人估计,要不了多久,没有清官的时代就会跨越式到来,从而兑现“四人帮”的论断。

有人会批判,什么清官不清官,都什么年代了,你还在说官?改革了,叫公务员。公务员就算不是官,公务的头领是不是官?只是他们中间少了清官。那就回到文革前,叫人民的勤务员。勤务员系列里,不同样也有官员?取消政府,群众自己掌权。群众头领,不也还是官员?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名称怎样变换,只要有人群、有首领的地方,就会有官员。官员中,一定有好官和不好的官。尽管如此,我们应该坚信,任何社会任何时代,清官虽然不全清白,清官总比贪官要好。所以,不管是有是无,百姓总是盼望出清官。

(二)贪官人人喊打,实则并不可怕

常言说:“十官九贪。”或曰:“无官不贪。”此言,尽管有些夸张,但在旧社会,官场贪污受贿,已成风气,不贿不赂,寸步难行。时下,在一些地区的阴暗角落,还旧复辟,贪官污吏猖獗。重庆揭露出的文强等案例,足以印证。不过,贪官不比清官受欢迎,无论出现在哪里,都是过街老鼠,人见人恨,人人喊打。重庆市打黑除恶战况,就是实例。比起清官,那些见钱眼开的贪官,确实渺小可鄙,肮脏可恶,几乎无一人不恨,一但暴光出来,即便亲属连同自己,都无脸面见人。这也不能不说是贪官的悲哀。

作为贪官,付出的代价和成本,也够惨重。且不说案发后,受尽折磨,丢官丢命。就是在行贪过程和脏物处理中,本人和家属也够担惊受怕、提心吊胆了。可见贪官也不容易。再说,一位贪官,加上情人和亲属,就那么有数的若干人,能吃能住能玩能用多少?财物不也照样搁在那儿?即便有人纸醉金迷,挥霍浪费,这不正有利拉动内需,促进消费?不也算是一种贡献?偷占官府的财物是有错,但贪官污吏都是官仓硕鼠,财富并未流出官府。只是那些叛逃者,将脏物带出国境,实难容忍。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普通下愚者,只是心中纳闷,确乎无能为解。看来这贪官污吏,还得需要有上面的高智力专家投入专研,然后为文启迪凡间。

还须看到,大凡贪官,都精明能干,颇有创见,风光一时,节节升迁,不少人也曾造福一方,对国家对人民有过贡献,也许强于那些个不作为的昏官。例如,重庆的某些贪官。为什么那么多的聪明能干者,竟掉进泥坑,堕为贪官?能功过相抵吗?现在就已出台新的条律,可用陪退方式减抵部分罪行。唉呀,你家里是不是也有贪官,你这是不是在为贪官开脱,为贪腐辩护。没错,尽管我家现在不可能有贪官,但为了我的子孙,为了不被误解,也为了回答形左实右者,这里不得不重复前问:“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会掉进泥坑,沦为贪官?”明白了吧。所以,我们不仅要斥责贪官,我们还要寻找产生贪官的根源。贪官并不可怕,只要制度严明,就能变贪腐为清廉。

平心而论,对于贪官,真可谓“是可忍,孰不可忍?”不过,在官场里还有一种人,那才叫“忍无可忍”。这就是千百年来,从历史的夹缝中溜掉了的昏官。

(三)昏官安坐如常,久致民贫国殇

清官刚直不呵,犯上冒下;贪官敛财称霸,人人喊打。唯昏官上下皆喜,左右逢源。时至今日,很少有人评说昏官。这些人思想保守,昏庸无能,占据岗位,无所作为,一时无大碍,长久见危害。昏官人数众多,队伍庞大,坐吃山空,胜过贪腐,这还算。昏官族群,犹如慢性瘤子,长在国家饥体,生在民众中间,世代更迭,繁衍壮大。表面无害,但对社会进步和对民生改善的阻滞,实不可低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族群,比贪官污吏更为可怕。

昏官所以危险,要害在于其危害特点:第一,合法生存,公开泛滥。贪官污吏可打,昏官群体可打吗?有听说过“打庸肃昏”吗?故尔,这些人就能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其流毒就可任其漫延,永不衰败。第二,温和平易,难于发现。大小官瘤长在国家肌体,不红不肿,不痛不痒,不仅难于发现,还常常给人以好感,社会影响极不明显。第三,手法巧妙,令鲜活安乐死亡,导致民贫国殇。这些庸才,无论是总领国家,知事地方,还是管理部门,都会令所属领地鲜活物质文化,深陷落后境地,在贫病交加中不知不觉地死去。为了增强对昏官的识别力,顺手拈举如下常见表象:

(1)养尊处优,公事例行。这些个官员,拿着高奉禄,住在福利房,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比芝麻还小的官,都深居简出。事不关己,足不出户。上班一张报纸一杯茶,开会一支铅笔一个本。例行巡视,公车一行,陪同一帮,看一看,走一走,先看农田工厂,再观人文赏山水,东倒西歪留下墨迹,然后访贫问苦兼及名人英模美女。少不了摄影、录相,电台、电视台依级按序再现原形。公费出国,考察观光。听介绍打呼噜,看实物更糊涂。坚守特色,国情不同。

(2)昏庸无能,无所作为。读书不求解,看报看花边。不学无术,不懂国事,不知下情。视野狭窄,不了解世界,也无视未来。办事有秘书,讲话有蓝本。可以不讲实情,只须唯上唯书,要么老祖宗教导,要么上锋指示、报刊社论。就那么几十句,翻来覆去,废话连篇,以逸待劳,将不变应万变。作茧自缚,庸人自扰。贯彻实施大政方略满足会议,生产建设停在纸上,打假减排重在检查,民生疾苦挂在嘴上,解决问题上推下卸,唯有房地产行情,随时随地放在心上。

(3)看破红尘,明哲保身。平时胆小怕事,处处礼贤下士。一个谦谦君子,事事谨小慎微。小事不先表态,大事绕道走。无起码是非观念,为人行事,只看上锋脸色,不管事态因果,也不顾国家人民利益。即便职责范围,事不关己,也高高挂起。若与自身权利发生冲突,则又千方百计明争暗斗,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4)执政无能,邀功有招。昏官主政一方,毫无建树,不管民生,不办实事,尽管实绩平平,但紧跟时尚,大做表面文章,不顾人民疾苦,国家大政,超负投资,大搞政绩工程。对下敷衍许愿,向上邀功请赏。弄得名声大噪,政绩上去,经济下滑,百姓离去,房屋空置,田园荒芜。到时候,上面一纸升迁令下,一走了之。

昏官的故事多多,恕不一一。昏官所以如此,无赖生存条件使然。应该看到,贪官中有昏官,昏官里面也有贪官。昏官一旦发现是贪官,依法赶下台去。剩下众多昏庸,只能顺其自然。

古往今来,昏官自上而下根深蒂固地盘据在社会的每一个层面,上下皆有。以周王朝为例,上有利令智昏的周厉王,诸侯国里有妄自尊大的吴王夫差和昏庸无能的楚怀王之流,稍后就有大家在《三国》里看到的东汉末年的桓、灵二帝等亡国之君,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昏君。下面昏官,各朝各代多如牛毛,举不胜举,看古书就会知道。不少圣明之主(官),晚年也成为昏君(官)。

和贪官一样,昏官的滋生跟社会制度和其上锋密切相联。制度是土壤和温床,上锋则是模样。拖出一个大贪官,难免带出贪腐一大串。昏官也一样。俗话说,上行下效,上梁不正下梁歪;武大郎招徒,认人为矮。有什么样的上司,就出什么样的下属。上级领导昏庸无能,下级官员一定碌碌无为。

官场文化,盘根错节,严如蛛网,革除昏官决非易事。如果说,清官确实有,贪官犹可治,那么为数众多的昏官呢?从长远来看,还是需要革新吏制,割掉痈疽,让贤能取代昏庸,使国家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少一些阻碍,多一支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