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刀求败段位:中医入门——第九讲 藏象(17-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23:38:39

 

 

 

 

中医入门——第九讲 藏象(17-9)

 

“闪闪星1978的个人图书馆”整理&收藏,http://www.360doc.com/userhome/2206147

 

 

 

一、藏象的概念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明代张介宾《类经》云:“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

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藏象学说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其共同特点是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其共同生理特点是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粕;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二、藏象学说的形成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

1、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如《灵枢·经水》中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

2、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例如因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识到皮毛、鼻窍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3、长期的医疗经验总结。如从一些补肾药能加速骨折愈合的认识中产生了“肾主骨”之说;从肝着手治疗目疾,从而产生了“肝开窍于目”的理论。

 

三、藏象学说的特点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这一整体观体现在:

1、以五脏分阴阳。一阴一阳相表里,脏与腑是一个整体。如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及心包与三焦相为表里。

2、五脏与形体诸窍联结成一个整体。按照藏象学说的理论: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脾,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开窍于口;肝,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和二阴。

3、五脏的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人的精神情志与意识思维活动,是大脑的功能,这在《内经》等文献已有所记载。《素问》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进一步把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加以科学的分类,探讨其与各脏生理活动的关系。

4、五脏生理功能必须平衡协调。这是维持机体内在环境相对恒定的重要环节;同时,通过五脏与形体诸窍的联系,五脏与精神情志活动的关系,来沟通内外环境之间的联系,维持着内外环境之间的相对平衡协调。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密切联系,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而且以经络为联系通道,相互传递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的情况下,形成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

一般来讲,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