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部半藏 fate:播音员李瑞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22:17

李瑞英

人物简介

  李瑞英,共产党员,籍贯河南南乐县杨村乡后烟里村,北京大学政治学、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研究院双博士学位。在原北京广播学院就读时,曾长期训练主持儿童广播《小喇叭》。1983年毕业后在江苏电视台从事新闻播音,1986年调回北京广播学院任教,不久后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1]。  校长苏志武教授为李瑞英博士正冠拨苏。  

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民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中国广电播音主持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兼);中央电视台业务指导执行主席、新闻中心播音部主任、主持人大赛评委会主席;《新闻联播》播音员、元首出访随团记者。  丈夫:张宇燕,1960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编辑本段学术成果

    



1997年,当选全国最佳新闻工作者。1998年,获全国播音作品一等奖、政府奖。2009年,荣获第七届“中国十大女杰”称号。她勤于撰写、翻译播音论文,九五攻关课题“中国电视概论”——《中国播音学》第36章获教育部优秀论文奖;“从大众传播学看播音与主持位置”等论文受到好评。她多次参与组织播音学术研讨会。由她主编的《中国广播电视播音员与主持人》,汇集了我国著名播音员、主持人撰写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非常强的学术著作。

编辑本段积极参与CCTV各项活动

  除了新闻口播与新闻片配音外,李瑞英同志还积极参与CCTV各项重大活动:

李瑞英生活照(16张)  ●1984年,她在天安门城楼上现场直播国庆35周年阅兵式和焰火晚会。  ●她主持了《弹指一挥间》(10集)、《看今朝》(50余集)和《祖国大家庭》(50余集)。  ●1990年,她担任了北京亚运会开幕式大型团体操表演中文解说。  ●1991年,她担任了CCTV春节联欢晚会主持人。  ●1996年1月1日,《新闻联播》首次实现直播时,各级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决定由李瑞英和罗京首先直播两周,作为试验和后继者的样板。  ●她创意并主持了《烟台经济改革纪实》和《北京开发不忘农业》新闻系列报道,均在《新闻联播》头条播出。    

李瑞英与马文瑞、白雪石、陈道明、臧伯良等

●1997年,李瑞英和罗京等同志曾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对小平同志的逝世及隆重的悼念活动作直播,表情、语音把握得当,无一差错,受到中央领导的点名表扬。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她担任前方报道记者;在设备效果欠佳的情况下,她的现场应变能力令人敬佩。  ●2003年,她为CCTV新闻频道的开播做了很多前后期工作。  ●2006年,她作为评委参加《挑战主持人》CCTV新主持人选拔。  ●2007年,她给全国电视体育播音员主持人大会作指导。  ●2008年,她在“春晚”上领衔朗诵《温暖2008》,深情问候遭受严重冰雪灾害的群众,荣获“我最喜

李瑞英主持节目(9张)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特等奖。此后又参与了汶川赈灾等多场重大事件的晚会。在奥运火炬传递中,担任安阳站第一棒火炬手。在金融峰会期间积极参与前期报道,采访了欧盟财长以及一些国家元首,为《新闻联播》主播走出演播室进行了有益尝试。  ●2009年,她通过中央电视台向全世界现场解说了国庆60周年阅兵式。  ●2011年,她身先士卒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蹲点新疆调查,跟劳动群众同吃同住,深入35米井下,采写了《库尔班:我的命运跟着坎儿井转》,在《新闻联播》头条播出。

直播能力

    

温家宝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

《新闻联播》稿子一般提前10分钟才能拿到。遇到紧急情况,越是大稿子,来得越晚。  有一次,18:59,离节目开始只剩1分钟,李瑞英提醒编辑:“我手里还没有稿子”,编辑没有回话,李瑞英看了看表,又提醒了一遍,还没回应。李瑞英急坏了,第三次提高嗓音要稿,还剩30秒,编辑才把油墨未干的稿子“飞”过来。汉语的人名和地名有不少多音字,如果直播时有不认识的字或咬字、发音错了那就惨了。所幸平日的积累让她出色地驾驭了稿子。 “我们的工作中处处是地雷。所以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有丰厚的学养、厚实的人生积累和多方面的锻炼。内心的东西多了,思想的表达就流畅了,遇到地雷也能轻松地躲过。”

编辑本段出访报道

    


      李瑞英无数次为领袖出访作现场报道。这种在别人眼里看来是“美差”的工作,对她来说并不轻松。在

李瑞英出席活动(9张)领导到达前,记者必须先赶到,并在机场找好最佳拍摄位置。这报道一般没有文字稿,李瑞英处处留心,谨防差错。 一次,李瑞英报道在塔吉克斯坦举行的“上海五国”首脑会晤。中午气温高达42℃,烈日当头,李瑞英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晚上回到驻地,连电扇和水都没有。凌晨2:30,还要把报道往北京的《早间新闻》传送。时差加上气温高,几乎无法入睡。作为播音员又不能感冒,否则嗓子会哑,影响工作。第二天起床后,她的脸都肿了。

生活中很随和随国家领导人出访在现场报

  几乎每天在《新闻联播》中与大家见面的播音员李瑞英,相比起本单位那些明星般耀眼的名嘴们,确实是非常低调。正因如此,许多观众才对她屏幕之外的生活产生了浓厚兴趣:播音员李瑞英在生活中是什么样子呢?也是那么严肃吗?    

对于这类问题,播音员李瑞英本人并不感到奇怪,因为问这类问题的人太多了:“很多观众来信也说,你怎么上班时这么严肃呀?你就不能笑一笑吗?我觉得完全是稿件内容决定了我的表情、我的语言、我的姿态。其实生活中的我跟工作时是完全不同的,我的朋友们觉得我非常随和,我跟朋友在一起的时候还是挺活泼的。我们几家有时候周末带孩子出去玩,那些孩子就说我是最不厉害、最随和、最爱笑的一个家长。我觉得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

一个错字50块

  在《新闻联播》工作,责任非同一般,尽管万分小心,有时也不免出错,那么,出错之后要受什么样的惩罚呢?播音员李瑞英透露说:“一个错别字扣50块钱,如果你累计错3个字以上,就要去学习班参加考试,很严格的。一般情况下,稿子提前10分钟时才能拿到。遇到紧急情况,越是大稿子来得就越晚。我觉得直播就是体现在这个地方,及时、准确、生动。我做过这样的梦:7点了,稿子上满篇都是不认识的字,翻遍字典也查不到,就吓醒了。”

印象最深的播音

  播音员李瑞英说,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播音发生在1997年:“1997年香港回归时,在香港会展中心的交接仪式那场直播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那天我们准备了两套方案,如果下雨是一套词,如果不下雨是另外一套词。直播还差10分钟的时候,导播告诉我外面下雨了,就用下雨的那套词,我还挺高兴,因为那套词我背得比较熟。  我刚开始说第一句话,突然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像打国际长途一样,它有回受和延迟,我一说'各位观众,我们现在是在香港会展中心,向您现场直播’,平时我说这话很利索,但是我说完'我们现在是在会展中心’的时候,'各位观众’才在我的耳机里回响起来。怎么办?没有谁可以求助。在紧急的情况下,一下来了第六感觉,要用朗诵腔,把音拉长,这样就给了它回受的余地,正好我一句话说完的时候,它的一句话也传到我的耳朵里,然后我可以把停顿再延长,就是每一句话停顿一下,本来一分钟可以说完的话,现在可能要一分半或一分十几秒,这是惟一能奏效的方法了。”

李瑞英特写(15张)

不愿跟风“说新闻”

    

时下的荧屏中“说新闻”大行其道,但李瑞英对此有自己的看法:“广播学院的老师跟我讨论过很多次这个问题,也有观众建议我们,你看人家都改说新闻了,多亲切,你为什么不改?我认为,一切节目形式都是根据它的内容出发的,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赋予它什么样的形式。我认为我们的新闻是雅俗共赏的,它的观众群也是老少皆宜的,所以应该用一种最正统、最规范的语言,让大家都适应。我们现在这种播音形式,是多少年来传下来的,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最能说清楚内容的一种语速最快的表达方式,我们也是统计过的。新闻节目都有它的规范性在里面,观众可以去体味一下它还是有轻重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在播政令性稿件的时候,就是宣读式的、播讲式的;比如播在基层的工作、先进事迹的时候,我觉得赋予的感情色彩还是比较多一点,它还是有变化的。”

不适合文艺主持

  许多央视新闻类主持人,主持得久了就试探着摆弄起文艺节目来,弄得自己像明星一样,播音员李瑞英对此从不感冒:“我认为我最适合播新闻,将来也可能有新闻背景材料的纵深节目,我想我也可以尝试一下。但如果说主持文艺节目,我觉得自己不适合,我站在舞台上的感觉就是不如坐在演播室播新闻的感觉好。新闻部的播音桌是我最好的舞台,坐在那里感觉工作状态非常良好。”

成功秘诀

    

《新闻联播》中,播音员李瑞英端庄、大气,具有泱泱大国的播音员气质,很有观众缘。但她说,我刚刚步入播音行业时,外在形象与时尚完全相悖。那时的播音员大多是声音宏亮,瓜子脸,樱桃小嘴,而我是国字脸,大眼睛,大嘴巴。第一次播音下来,我听到的大多是非议。现在倒好,成了播音员的“标准形象”了。外表是不可能改变的,关键是练内功。 播音员李瑞英认为,播音员首先要隐退自我,不要有表演欲。有的播音员每次播音前总想着今儿该换哪件衣服,化什么样的妆,这样就会分散注意力,影响播音质量。有一阵子,播音员时兴戴耳环呀、项链呀什么的。有的观众就来电话问,某某播音员的耳环项链挺漂亮的,在哪儿买的?这就干扰了观众注意收看节目的内容。后来播音员就都不戴那些零碎了。再有就是要自然,生动,明快,比如说我有一个漂亮的同学,总想着眼神该怎样,语气该怎样,刚开始观众很喜欢她,后来就觉得她太做作,不像是在播音,而更像是在演戏。再有是要有自己的特点,不要一味地模仿。

入道

    

李瑞英在北广学习期间

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演讲台上,李瑞英爆料说:小的时候自己的理想是当一名售货员,“特别羡慕售货员数钱的感觉,也在于我自己的数学学得好。”李瑞英高中毕业依然没有任何报考播音员的想法。在另一名同学的撺掇下赶往北京广播学院陪着报名。而就是这一次的陪考改变了她的人生。在北广传达室,李瑞英在报名的间隙碰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天性爱玩闹的她看到很多学生报名,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竟主动请缨给老人读报纸。读完后忙向这位老人讨教,老人的回答让她充满自信,“考北广八九不离十。”李瑞英后来方知此人是北广播音系著名教授张颂。

编辑本段修道

  李瑞英凭着自己的自信和优异成绩顺利步入北京广播学院。在授业恩师张颂的带领下,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滑稽的趣事或许在于,李瑞英必须从头开始学习汉语拼音。一些声母、韵母每天都要反复地练习。记忆中,李瑞英在北广的小树林里每天早晨六点半练声。一段时间后,李瑞英竟然找不到当初刚进北京广播学院的自信了。情急之下,李瑞英想过转到新闻系或者其他任何系。然而,这样的想法在碰到恩师张颂之后忽然打消了。

得道

  毕业后,李瑞英并没有留在北京工作,而是被分到了江苏电视台。在江苏电视台的日子里,李瑞英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主持人、记者李瑞英都干过。而在所有的历练中,李瑞英认为自己最适合从事的工作仍然是新闻主播。“我只适合从事新闻主播。”李瑞英对自己的恰当定位刚刚说完,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之后,李瑞英有幸步入中央电视台继续历练。作为央视的主播,李瑞英的压力异常巨大。演讲中李瑞英动情地说,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台里甚至在出差,李瑞英总是要翻看《新华字典》、《汉语成语词    

79级班级照:一排右二李瑞英;二排右二罗京

典》。到现在她已经能够认识《新华字典》的所有字,并能说清楚每个字的意思。这一点,李瑞英说她的榜样是中国著名播音大师夏青。她说,夏青几乎能把《新华字典》背下来。“语言不是孤立的。有的人嗓子好,但在其他方面没有积累,事实上是无法胜任播音工作的。”李瑞英此言一出,引来现场的学子们的一致认可。李瑞英自我爆料说,自己在上大学的时候声音条件并不是很好,班里有一名同学的声音条件非常好,老师们要求的发声训练,这名学生往往是一次就过。可是,这名同学最后没法胜任播音工作。

严于律己

  李瑞英既是业务骨干也是播音员们的总负责人,每次碰到重大活动报道,李瑞英总要提前开动员会,安排好每个人的工作,保证大家都能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李瑞英常常告诫大家,走上这个岗位就注定了我们要比别人付出得更多。在她刚刚走上播音员岗位的时候,还是正值花季的年轻人,为了她钟爱的新闻主持事业,她的生活比同龄的女孩子少了许多的浪漫和色彩。播音主持工作看起来很风光,实际却    

非常辛苦。刚刚参加工作时上早班,必须在凌晨四点前到岗,特别是冬天,天气寒冷,却要在睡得最香的时候爬起来,在一天中最寒冷的时候出门。早起晚归走夜路,对女同志来讲,还必须战胜心理上的恐惧感。新闻直播的紧张性,和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很容易打乱人的生物钟,非常容易患上神经衰弱的毛病,而更为困难的是,不管是否休息好,必须精神饱满地出现在屏幕上,而她都以顽强的毅力和过硬的业务能力做到了这一点。无论是年轻还是年长,她始终都任劳任怨,默默的坚持探索着。  工作就是命令,工作就是一切,无论遇上多恶劣的天气,不管家里有多紧急的事情,都必须准时到班,雷打不动。要是碰上紧急任务,更必须无条件地想尽一切办法,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台里上班,这是一种职业习惯,更是一种职业道德。在“神舟”六号成功回收的当夜,凌晨4点突然来了吴邦国前往飞船控制中心的时政新闻,十五分钟后李瑞英及时赶到,她就是这样兢兢业业的履行着一个媒体工作着的职责。特别是在2008年,李瑞英作为《新闻联播》的主播以及播音组组长积极参与并组织协调了所有重大新闻直播报道如“抗击冰雪灾害”、“两会”、“拉萨3.14事件”、“奥运圣火传递”、“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神七问天”、“亚欧峰会”、“20国集团金融峰会”等播音员和主持人工作,出色的完成了每一项任务。在金融峰会期间她还积极参与前期报道,采访了欧盟财长以及一些国家元首,为《新闻联播》主播走出演播室进行了有益尝试。

记忆超强

  李瑞英概括播音最大的秘诀——自己在播音时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有感而发。    

李瑞英博士毕业

1996年1月1号,中央电视台完成了一件大事,新闻联播实现了直播,从直播开始后的七天,李瑞英始终担任主播,她始终没有出现过丝毫的差错,让所有的人都对她的业务能力竖起大拇指。1997年香港回归,她在政权交接仪式的现场进行现场报道,这是此次活动中主持人承担的最重要的任务,李瑞英出色完成了任务。关键时候能担起重担,不仅需要敬业精神,更需要极高的业务能力,在邓小平去世的时候,李瑞英当天晚上接到任务,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从凌晨新闻到新闻联播,再到晚间新闻,都是由她担任女主播,每档新闻都达到两个小时,她始终保持着丰沛的情感,很多观众打来电话,说李瑞英在播报新闻时,充满了感情,传达出全国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深切热爱,她的真诚播报,让很多人流下了热泪。十五大、十六大、国庆五十周年、澳门回归、连宋大陆行、西藏新疆大庆、神州六号的报道……几乎所有重大的政治活动的报道,李瑞英都担当了主播任务,不论多紧急的情况,只要李瑞英在,现场的紧张气氛会立即缓解下来,无论多重要的任务,交派给她,她总能出色地完成。  一次,在呼和浩特讲课的短暂日子里,李瑞英在经过新建的内蒙古博物馆等地时,脑海中想的最多的是,如果自己站在这样的现场做报道该怎么说,怎么说的比别人强,怎样才能做到有感而发。  更令人惊诧的是她的记忆能力。在现场演讲中,李瑞英很轻松地说出内蒙古六十年大庆的日期乃至相关议程。她归结为“处处留心皆学问”。正是这种处处留心,“我才能在每一次的播音、演讲、讲学中做到发自内心。”

忙碌生活

  李瑞英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以社会民生己任,多次前往基层调研,数十次参加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为救助贫困学生募集善款数百万元。她作为中央电视台业务指导委员会的执行主席、北京广播学院的客座教授,组织和承担了大量的培训工作,并亲自执教,为培养播音主持的后备人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作为中国播音主持届的领军人物,全国播音员主持人学会的副会长、秘书长,她承担了全国播音员主持人的管理、改革和培训工作,为中国播音员主持人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她还是全国青联常委,主动担任了许多公益事业的宣传活动,并担任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繁重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使李瑞英牺牲了许多休息时间和亲情,但她一如既往地积极组织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007年6月1日,不少小朋友都是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度过的节日,而北京市第四聋人学校的孩子们却得到一份“六一”的惊喜,迎来一批特殊的导师。中央电视台播音组组长李瑞英带领组里罗京、李修平康辉海霞等14名知名主持人作为名誉导师来到学校,陪聋儿孩子们一起联欢、过节。在学校的礼堂里,李瑞英为孩子们作励志发言。谈到曾经看过的残疾人演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