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东个人资料:以教育与就业常识看待大学生就业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3:33:03
以教育与就业常识看待大学生就业难
2009-05-04 08:20:32    作者: 熊丙奇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我本来对金融感兴趣,可现在是金融危机,请问金融专业还能报吗?”“老师,这个专业今后的出路好吗?现在的就业率是多少?”上周参加高考咨询,考生和家长问得最多的问题,除了学校往年的录取情况,就是目前高校各专业的就业行情。
  
  我理解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心情,今年611万大学毕业生,至今最多三成学生工作有着落,而四年之后的2013年,这批毕业生总规模已是700万以上,就按每年官方公布的就业率70%计算,毕业时会有210万找不到工作,谁也不想成为毕业即失业的那一部分。
  
  为未来有一份好工作而上大学,从职业生涯规划看,这是十分理性的。可是,如果简单地以大学毕业时的就业去向来评价一所大学的办学质量,既不符合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也不符合职业生涯的长远设计。
  
  就如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最近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北大、中大的学生毕业出来,你要求他去工厂马上能够上手,这行吗?这是职业技术学校的事情,不是我们的事情。”他眼中的成长路径,是先读完本科、研究生,然后再在用人单位或在职业培训机构接受专门的技能培训,掌握相关职业技能。选择一所进行学术性教育的大学,就是接受其通识教育,这将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与长足的后劲。与之对应,期望在学校中习得就业技能,学生就应该选择职业教育学校。
  
  这样的教育与就业模式,是既符合教育的规律,又对人才发展十分有利的。但是,这样的基本道理,在今天的高等教育界和受教育者中,已经讲不通。近年来,政府部门和社会舆论,对所有大学的评价都采用统一的标准,具体到就业上,就是看毕业生离校之际的就业率的高低,教育部门甚至以就业率定学校专业的生死。而很多用人单位,纷纷对应聘求职的大学生,提出一到岗就能“上手”的要求,也就是说,如果大学不重视学生就业技能,将直接影响到就业。
  
  于是,在大学中,通识教育被认为是无用课程,渐渐被学生抛弃,应用性、工具性课程对学生才有吸引力。一进大学,学生们就把主要精力用在读GRE、TOEFL,以及各种考证,到企业去实习之中,应该培养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都让位于“社会大学”、就业技能与证书,大学已然是同一个模式的职业培训所。而用人单位也频频抱怨,大学生的质量为何如此之低,没有长远发展的底蕴,招到一个好大学生实在太难。大学教育与就业,走进“狠抓就业、围绕就业组织教育、学生综合质量降低、就业持续困难、继续很抓就业”的恶性循环。
  
  应对眼下金融危机下的大学生就业,政府斥资为毕业未就业学生建立就业实习基地,给予去基层单位的学生奖励,高校也推出科研实习单位,帮助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而用人单位也在挖潜提供新的需求。但在笔者看来,更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就业的方式,还应回到教育与就业的常识上来。
  
  依据教育常识,对985、211高校等从事学术性教育的大学而言,政府部门和社会,就不能以毕业就业率来评价其办学质量,而应由社会中介机构调查统计其毕业生毕业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就业情况。这些大学,应该坚持通识教育的方向,而不是以职业教育、技能教育为主。在给予学生有质量保障的通识教育之后,大学还要把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延续到大学毕业之后,而不是以毕业为截止点。目前的高校就业工作,学生毕业前很热,每月统计就业率,但学生毕业之后却趋冷,似乎一毕业,就与学校没有了多大关系。但从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经验看,他们往往通过庞大的校友网络,对毕业生跟踪服务,获取积极反馈,一方面可以帮助校友事业发展,另一方面,大学也从中得到丰富回报,统计显示校友捐赠率普遍达到30%~40%。
  
  依据就业常识,用人单位应主动承担人才培训成本,对具有良好基础能力与素质的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据笔者所了解,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世界500强企业,大多坚持这种人才理念,对新招聘的大学毕业生,并不要求他们的职业技能,而着重考察他们的发展潜能,企业会用一到两年时间,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入职培训。
  
  在这样的语境中,我们方可以给家长和学生讲道理,让他们对教育的评价走向理性,要有自己的兴趣,要培养综合素质,不要紧追热门。更重要的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不只是停留在应急措施,而要有良性循环的健康机制做保障。 (编辑:赵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