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娱乐海: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3 19:53:30
发布时间: 2011-05-05 10:53:00   来源: 宿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字体:大中小 】  本文被阅读次数: 265  【 打印PRINT 】
(2011年1月21日宿迁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宿迁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突破、经济发展水平超全国的攻坚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向基本现代化迈进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共宿迁市委关于制定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宿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本规划立足“推动科学发展、谋求更大突破”的战略要求,阐明“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发展任务、发展重点和政策取向,是今后五年宿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发展背景和发展阶段
“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宿迁发展史上综合实力提升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宿迁”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城市带动、外向突破、科教先行、创业富民”五大战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挑战和宏观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增速持续走在全省前列,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一五”主要发展目标,先后荣获联合国环保节能新型示范城市、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优秀集体、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创业之城、中国金融生态城市等称号,开创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综合实力再登新台阶。2010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15亿元,年均增长14.2%,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9个百分点,在全省总量占比提高0.3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1400元(3200美元)。财政总收入五年翻三番,两年连跨百亿台阶,达到205.8亿元,年均增长51.4%,一般预算收入达到89.6亿元,年均增长45.4%,在全国334个地级市中的位次五年跃升近90位,在全省占比由1%提高到2.2%。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达1010亿元,年均增长43.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86亿元,年均增长21.2%。
结构调整再呈新变化。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6:42.4:31.6调整为17.9:47.5:34.6。现代农业快速扩张,高效农业、渔业面积累计达到277.4万亩和69.7万亩,占总面积比重分别达42.2%和53.6%;新型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84亿元,年均增长37.6%,“十一五”期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6.4%,拉动经济增长43.7个百分点;服务业加快发展,其中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增势强劲,主营业务收入从零起步,四年总计20.5亿元。新兴产业重点企业达到103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6%以上,省级以上特色产业园达到11个。“洋河股份”、“秀强股份”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城乡建设再展新面貌。2010年,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到65平方公里,中心城市人口突破6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41%。宿城新区、宿豫新区、宿迁经济开发区、市湖滨新城和苏宿工业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迅速启动,交通、城建、水利、电力、通讯、广电、环保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如期建成,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沭阳、泗阳和泗洪三个县城建设取得新进展,初步达到中等城市规模。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人民生活再上新水平。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2740元、6875元,年均增长12.1%、12.4%。城镇就业人口五年新增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为3.1%,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0万人,88.6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在苏北率先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五险”扩面合计新增20.3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6%,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7%,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提高到64%。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累计新增各类保障性住房769.2万平方米。
社会事业再现新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提升,2010年,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0.6%以上,五年累计投入达16.6亿元。文化、教育事业取得新的发展,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公共卫生功能逐步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不断增强,一批社会事业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平安宿迁、法治宿迁与和谐宿迁建设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得到加强。
改革开放再创新成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改革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成效明显。2010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1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年均增长分别为48.4%、45.9%和40.4%。民营经济不断发展,2010年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分别达16.2万户和2.9万家,比“十五”末净增7.8万户和1.56万家。
生态环境再获新改善。生态宿迁建设成效显著,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十一五”时期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1.6%;“十一五”末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SO2)排放量控制在4.2万吨、2.68万吨以内,耕地保有量控制在45.19万公顷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分别达42.2%、28%。
表1 宿迁市“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             标
“十一五”计划
2009年
2010年
经济      增长
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亿元)
800
827
1015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元)
14850
17460
21400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32
63
89.6
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400
740
1010
结构     效益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
17:50:33
19.3:46.3:34.4
17.9:47.5:34.6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37:28:35
31.7:38:30.3
30:39:31
城市化水平(%)
45
37.7
4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个)
2000
2058
2476
科技      创新
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0.8
0.36
0.6
专利授权量(件)
200
269
300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12
4.9
6.1
改革     开放
民营经济比重(%)
75
08年后未统计
08年后未统计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0
6.23
11
其中:出口(亿美元)
8
5.35
9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2
1.51
1.8
人口      资源      环境
人口自然增长率(‰)
<5.5
9.2
5.5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吨标煤,2000年价)
0.65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45.33
45.44
45.19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分)
﹥80
82.9
83.1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万吨)
COD:4.2
SO2:2.68
COD:4.24
SO2:2.52
COD:4.2
SO2:2.68
城市绿化覆盖率(%)
40
41.2
42.2
森林覆盖率(%)
28
27.8
28
公共     服务
新增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年)
13
12.8
13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0
88
90
普职教育招生比例
4:6
4.3:5.7
4.2:5.8
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
97
98
99
城镇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面(%)
89
92
93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
﹥90
98
98.6
人民     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1000
11149
12740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5200
6057
6875
城乡恩格尔系数
44
41.9
40.9
城镇登记失业率(%)
<4.5
3.08
2.97
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城市化水平、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等指标完成有一定差距。同时,“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还不大、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的状况仍未根本扭转;中心城市带动能力不强,城乡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发展不够协调的问题仍较明显;土地资源、环境容量的瓶颈制约比较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不断增强;惠及民生的各项标准较低,社会建设和管理任务艰巨,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等等。
“十二五”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我市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迈进,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十二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期,也是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凸显期,优势和劣势交织,机遇和挑战并存。
发展优势和机遇
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并未消除,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孕育新的调整和突破。从国内环境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向纵深发展,经济结构转型不断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体制机制活力显著增强,积蓄了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大后劲。从周边发展环境看,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我市产生战略叠加效应;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苏北振兴、重点支持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的重大决策,进一步加大对宿迁的帮扶力度,这是继组建地级市之后的又一重大历史机遇。从市域环境看,经过建市以来的发展,各方面条件明显改善,产业基础更为扎实,后发优势愈发明显,全市上下人心思进、人心思干、人心思富的意识更加强烈,“我能、我行、我成功”的强势心态更加坚定,团结一心、共谋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为“十二五”时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专栏1:省委省政府支持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背景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苏北振兴步伐,是省委、省政府始终关注的重大问题。地级宿迁市组建以来,省委、省政府充分考虑宿迁的特殊市情、所处的特殊阶段,把宿迁作为特殊的区域来对待,赋予了特殊的政策扶持措施,有力促进了宿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在“十一五”、“十二五”两个五年规划交替之际,省委、省政府更加关注宿迁发展,主要领导多次专程来宿迁调研指导,并安排多个调研组进行专题调研。2010年11月28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加快苏北振兴、重点支持宿迁发展问题,讨论通过了省委、省政府《关于实现宿迁发展更大突破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支持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的政策措施。这是继组建地级市之后宿迁迎来的又一重大历史机遇,必将对“十二五”甚至更长一段时期宿迁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制约因素和挑战
从外部环境看,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竞争更加激烈;二是国家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三是各地发挥自身优势、竞相发展,来自国际国内的竞争压力日益明显。
从内部环境看,一是面临总量扩张和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二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三是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四是社会建设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
发展阶段
科学判断发展态势,将我市从组建到崛起分为三个阶段,即:1996年—2005年,为打基础、还欠账、蓄后劲的“建市阶段”;2006年—2015年,为求突破、跨台阶、大发展的“兴市阶段”;从2016年开始,进入争一流、进前列、上位次的“强市阶段”。“十二五”时期,宿迁跨入“兴市阶段”的后半程,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加速提升时期,迈入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互动并进的新阶段,即工业化跨越期、城市化加速期、国际化提升期。
专栏2:国际上衡量工业化阶段的主要指标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经济发展中由农业经济为主向工业经济为主过渡的较长发展过程,是结构不断升级、产业不断协调和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目前国际上对工业化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判断。将整个经济发展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工业化初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00—2400美元;(2)工业化中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400—6000美元;(3)工业化高级阶段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000—12000美元。2010年,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200美元。
二是以产业结构判断。在工业化起点,一产比重较高,二产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一产比重持续下降,二、三产比重都相应有所提高,且二产比重上升幅度大于三产。当一产比重降低到20%以下,二产比重高于三产,工业化进入了中期阶段。当一产比重降低到10%左右,二产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2010年,我市一产、二产、三产比重分别为17.9%、47.5%、 34.6%。
三是以城市化水平判断。在工业化前期,城市化率在30%以下;在工业化中期,城市化率在30%—60%之间;在工业化后期,城市化率在60%以上。2010年,我市城市化率为41%。
根据我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结合上述判断标准,“十二五”时期我市将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加速提升时期。
工业化跨越期。我市已总体进入工业化中期,工业对经济的贡献份额持续提升,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内生动力日益增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城市化加速期。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市人口、产业进一步向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集聚,城市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辐射带动能力日益增强,城乡统筹力度进一步加大,城市化成为“十二五”时期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际化提升期。“十二五”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不断深入,融入长三角、对接江苏沿海开发进程的不断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完善,我市对外开放水平将不断提高,承接大规模、高层次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条件逐步具备,全面开放的格局加快形成。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推动科学发展、谋求更大突破为主题,以创新发展方式、加速产业集聚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区域协调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为动力,大力实施“产业强市、城乡统筹、外向带动、创业富民、科教优先、生态立市”六大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经济体制转轨、社会结构转型,着力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加快建成长三角地区新兴工商城市、绿色生态城市和创新创业城市,努力开创宿迁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以推动科学发展、谋求更大突破为主题。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本质要求,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更加注重速度、结构、质量和后劲协调统一,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高,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全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力推动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
——以创新发展方式、加速产业集聚为主线。充分利用省委、省政府支持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的机遇,广借外力,激发动力,招大培强,在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配置要素资源,加速产业集聚。按照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群产业基地化的要求,创新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层次,加快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注重公共资源配置向民生领域倾斜,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切实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最重要的政策取向和执政追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以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建设为动力。进一步放大我市改革创新的品牌效应,大力度推进思想解放,全方位实施改革创新,加强对事关宿迁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研究,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建立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的协调机制,在经济体制、社会机制、党的建设等所有领域先行先试,争当改革创新的示范区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先行区。
发展定位和发展战略
发展定位
紧密结合发展要求和宿迁实际,我市“十二五”时期及未来发展定位为:长三角地区新兴工商城市、绿色生态城市和创新创业城市。
发展战略
“十二五”时期,根据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区域发展的客观需要,确立“产业强市、城乡统筹、外向带动、创业富民、科教优先、生态立市”六大发展战略。
——产业强市战略:坚持创新发展方式、加速产业集聚,进一步发挥工业主导带动作用,加快实施农业现代化,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打造产业集聚新高地,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区域综合竞争力。
——城乡统筹战略:坚持以工带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发展长效机制,推动城乡要素资源科学配置、合理利用,逐步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外向带动战略:坚持更高水平“引进来”和更大步伐“走出去”相结合,更加广泛地拓展开放领域、介入区域竞争,更大范围地集聚要素资源、参与区域分工,积极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推动经济国际化进程。
——创业富民战略: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进一步推进创业实践,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使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科教优先战略:坚持科技教育和人才优先发展,突出教育第一基础、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构筑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的战略支撑。
——生态立市战略: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强化节能减排,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切实改善人居环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专栏3:我市“九五”以来发展战略
l     “九五”时期发展战略:强农富民基础先行全面开放主体突破科教兴市
l     “十五”时期发展战略:强农富民工业突破城镇带动全面开放科教兴市
l     “十一五”时期发展战略:工业强市城市带动外向突破科教先行创业富民
l     “十二五”时期发展战略:产业强市城乡统筹外向带动创业富民科教优先 生态立市
发展目标
根据省委、省政府对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的要求,以及对未来发展形势的科学预测,确定我市“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人均超全国,全面达小康。
人均超全国,即到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当年全国平均水平(以全国年均增长8%为参照),年均增长14.8%。
全面达小康,即到2015年,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等主要指标达到全面小康社会指标要求。
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打基础。到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6400元左右,超过2009年全国平均水平,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健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水平显著提高,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第二阶段达小康。到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2000元左右,超过当年全国平均水平,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向着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科教进步、环境优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的现代化宏伟目标迈进。
规划指标
——经济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200亿元左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270亿元左右。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91%,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比重达2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达2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50亿元;进出口总额达40亿美元,其中出口3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7亿美元。
——社会进步。城市化水平达55%左右;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水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45%,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调整到4:6;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4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民生幸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4500元和12700元左右;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接近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补偿比提高到75%左右;万人拥有病床数23张左右。五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0万个,保障性住房面积980万平方米。恩格尔系数低于40%。
——生态文明。耕地保有量、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下降率及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率完成省定目标。城乡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森林覆盖率达30%,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大于85。
指标
2010年实绩
2015年目标
年均增速(%)
指标
属性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1015
2200(2300)
14.0(14.5)
预期性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
21400
42000
14.8
预期性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
89.6
270(330)
25(30)
预期性
产业结构
17.9:47.5:34.6
9:52:39(8:52:40)

预期性
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占规模工业销售收入比重(%)
15
20
每年增加1
预期性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670
2000(2500)
25(30)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286
650
18.0
预期性
出口(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亿美元)
11
40
30.0
预期性
9
35
30.0
预期性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1.8
7
30.0
预期性




城市化水平(%)
41
55
每年增加2.8
预期性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0
92
每年增加0.4
预期性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32
45
每年增加2.6
预期性
普职比
4.2:5.8
4:6

预期性
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0.6
1.5
每年增加0.18
预期性
科技进步贡献率(%)
42
47
每年增加1
预期性
人口自然增长率(‰)
5.5
6
每年增加0.1
约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2740
24500(25600)
14.0(15.0)
预期性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6875
12700(13800)
13.0(15.0)
预期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补偿比(%)
45
75
每年增加6
约束性
万人拥有病床数(张)
21.4
23
每年增加0.32
预期性
五年新增城镇就业岗位(万个)
五年累计11
五年累计20
每年增加1.8
预期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2.97
<3.5

预期性
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93
98
每年增加1
约束性
新增保障性住房面积(万平方米)
371
144

约束性
恩格尔系数(%)
40.9
<40

预期性




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45.19
待定

约束性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待定

约束性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

待定

约束性
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率(%)

待定

约束性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下降率(%)

待定

约束性
森林覆盖率(%)
28
30
每年增加0.4
约束性
城市绿化覆盖率(%)
42.2
45
每年增加0.56
约束性
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分)
83.1
>85

约束性
表2   宿迁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备注:1、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010年价格;主要污染物是指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 2、地区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六项指标括号前为必保指标,括号内为争取指标。3、固定资产投资指标为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专栏4:发展规划目标的分类
根据国家对发展规划的定位,规划中的量化指标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
预期性指标:体现政府战略意图、引导未来发展方向的指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通过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使市场主体行为方向与政府希望的发展方向尽可能一致。
约束性指标:体现了政府意志的指标,是政府向人民作出的承诺,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和同级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工作要求,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和有效运用行政手段确保实现。
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产业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坚持外引与内培并举、工业化与信息化互动提升,大力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新型化、集群产业基地化,提高产业竞争力,提升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到2015年,全市规模工业销售收入达到5000亿元,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7%以上。
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和质量。创新招商方式,明确招商方向,坚持全员发动,专业招商,不断掀起招商引资热潮。大力开展招商选资,继续坚持“全力主攻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的规模经济大项目,龙头型、旗舰型、配套型的支柱产业项目,成长性好、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项目;坚决不引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项目,‘污染难治理、治理不达标、达标增排量’的污染项目,小玻璃、小塑钢、小橡胶、小纺织、小化工等淘汰落后产能项目”的“三主攻、三不引”原则,树立“淡化项目用地面积、厂房面积、用工数量,强化投资规模、产业层次、产出水平”的“三淡化、三强化”理念,建立健全筛选评审机制,构建结构更优、质态更好的新型工业体系。拓宽招商渠道,推动“走出去”招商,注重以商引商,积极依托已引进企业的资源作用,吸引更多企业落户宿迁。强化招商引资考核,坚决兑现奖惩措施。
做大做强“千百亿”产业。以大项目加速产业集聚,以大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培育酿酒食品、纺织服装、新兴产业三个“千亿级”和林木加工、机械电子、商贸物流三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酿酒食品产业。坚持以打造“酒都宿迁”为目标,以国家白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技术支撑,做大做强苏酒集团,培育酿酒业产业集群。以国家级食品产业园为依托,加快娃哈哈、蒙牛、汇源、嘉士利、达利等项目建设与发展,建设国内知名的食品及饮料加工基地。通过努力,形成以名牌产品为主导、大型骨干企业为支撑、上下游产业配套、竞争优势明显的酿酒食品产业发展格局。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750亿元,其中酿酒业销售收入达350亿元,食品饮料业销售收入达400亿元。
——纺织服装产业。以产业升级为抓手、完善链条为关键、品牌创建为核心,推动纺织服装产业不断提档升级,通过3-5年努力,把宿迁打造成产业链配套齐全、装备水平先进、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纺织服装名城。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650亿元。
——新兴产业。坚持以规模化、系列化、集聚化为方向,集中力量、资源和政策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鼓励发展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物联网和其他新兴产业,推动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15年,新能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达270亿元,新材料产业450亿元,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物联网及其他新兴产业180亿元。
专栏5:我市新兴产业发展重点
通过3-5年的努力,基本形成结构布局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强、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产业链条完整的新兴产业发展格局。
新能源:主要发展光伏发电系统集成装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装备、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利用装备、生物质发电、新型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LED外延片和芯片等,形成规模较大、水平较高、配套齐全、核心竞争能力强的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新材料:主要发展新型薄膜包装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纳米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和新型建材等,建成具有较强创新能力、较高技术水平、较大产业优势的新材料技术中心与生产基地。
软件和服务外包:主要发展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和电子商务、动漫设计、呼叫中心、电子备份和文化创意等,实现从中低端向高端、从一般外包向品牌外包转变,建成江苏知名、苏北领先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新高地。
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主要发展生物能源、生物农业、生物肥料和生物技术医药、化学新药等。
节能环保:主要发展环保装备及材料制造、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服务等。
电子信息:主要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现代科学仪器设备和通信设备制造等。
物联网:主要发展智能农业、智能交通、智能公共安全等。
——林木加工产业。坚持以杨树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为依托,加大内培外引,加快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开发精深加工产品、新型产品、终端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配套产业。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400亿元。
——机械电子产业。坚持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质态,做大做强五金机械、汽车零配件、计算机及周边设备,积极发展机电一体化设备、数码产品。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400亿元。
增强企业综合实力。促进规模企业上台阶,坚持把发展大企业、大集团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对规模企业、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一批重点企业上市融资,实现裂变扩张、做大做强。推进微小企业上规模,加快实施省市重点技改项目和重大建设项目,帮助年销售收入在300—500万元之间的小企业进入规模企业行列。“十二五”期间,每年新增销售收入超2000万元的规模企业200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要素“瓶颈”,协调好大中型企业的煤电油气运及原材料的供需衔接,积极落实对企业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多形式、多渠道推动银企合作,切实强化企业用工服务。
加大品牌培育力度。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品市场影响力为目标,引导企业积极创建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培育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著名品牌。对新获得市级以上名牌产品的企业,在技术改造、科研立项等方面优先扶持,在质量管理、环境管理、信息咨询等方面优先服务。“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培育注册商标2000件,新创省级名牌5个、著名商标25个以上,争创中国名牌产品10个,江苏省名牌产品160个,市级名牌产品360个。
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加快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上新项目时直接使用信息化的技术装备,对老企业、老生产线的原有技术装备进行淘汰、调整。引导企业加大信息化投入,推动研发设计数字化、生产流程自动化、装备制造智能化、经营管理网络化和商务电子化。实施“两化”融合重点示范工程,选择一批有代表性企业进行“两化”融合试点,加快形成“以点带链、以链带群、以群带区”的发展格局。“十二五”期间,每年新建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10个以上。
提高建筑业发展水平。加大行业引导扶持力度,着力壮大企业规模实力,形成一批实力雄厚、市场竞争力强、资产规模大、融资能力好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推进建筑业科技进步,加大人才开发力度,建设一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者、优秀项目经理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严格市场准入制度,营造公开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以市场行为、质量和安全为重点的有效市场监管机制,大力整治拖欠工程款和民工工资行为。到“十二五”末,培育年产值超亿元的建筑企业50家。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实施服务业提速计划,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构建苏北和江苏沿海开发的现代服务业高地。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
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业。推动商贸业改造升级,积极引进并加快培育现代商贸大企业大集团,规划建设一批以商务商贸为主的特色街区,完善乡镇商贸服务体系。有序发展餐饮服务业,丰富宿迁餐饮文化内涵。运用先进的流通模式、营销交易和管理技术,推进商品市场品牌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改造提升传统物流,发展壮大以第三方物流为重点的现代物流企业,打造专业物流基地。大力引进和扶持物流企业,发展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散货运输等方式,提升现代物流能力和水平。到2015年,商贸物流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00亿元。
大力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业。按照以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为主体、文化创意产业和新兴信息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思路,积极打造“西楚软件、宿迁外包”品牌,全力支持市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建设,努力构建“一区多园、一县一园”的发展新格局。加快发展现代传媒业,鼓励数字电视、网上图书馆、数字出版等新型业态发展,推动广播、电视、报刊与手机、网络、动漫等产业联姻,支持宿迁报业传媒集团和宿迁市广播电视集团强化资源整合,深化改革创新。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到“十二五”末引进2家跨国公司地区性总部或派出机构,4至6家国内大企业地区性总部或分支机构落户宿迁。
积极发展旅游业。立足苏北旅游的“后起之秀”、京杭大运河旅游线路上的“淮海明珠”定位,重点培育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乡村旅游四大品牌,开展国家、省级旅游度假区、5A级景区、五星级饭店及“特色旅游乡镇(村)”创建活动,打造“江苏旅游新三角”中心接待旅游城市和生态度假型旅游目的地城市。推进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和商业旅游相融合,拓展旅游产业链。加强环洪泽湖、骆马湖旅游资源整合,加快运河文化城、中国水城等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大型饭店、国内外品牌连锁饭店及适合家庭旅游的经济型饭店。到2015年,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2家,4A级旅游景区10家,省级旅游度假区1家;新增国际旅行社1家,拥有五星级宾馆5家。
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积极扩大银行保险业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各类金融机构来宿设立分支机构。支持以民营资本为主的各类金融企业发展,加快网点布局,构建类型多样、优势互补、功能完善的金融业服务体系。壮大地方金融机构,鼓励符合条件的农村合作银行改制为商业银行,发展村镇银行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以及科技创新的信贷支持。加快推进企业上市步伐,支持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融资。到“十二五”末,全市上市公司达20家以上。加大对创业投资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民间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引进国内外有实力的创业投资机构进入创投企业或投资参股。
稳定发展房地产业。加强引导和调控,进一步优化房地产供应结构,加快形成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体,以少量高档商品住房为补充,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住房、蓝领公寓和低价位商品房为保障的多层次住宅供应体系。提高住宅规划设计质量、工程建设质量和配套设施水平。以优良的房地产中介服务为依托,活跃房地产二级市场。加强房屋租赁市场建设,盘活消化空置房源,增加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加强市场监管,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规范物业管理市场,提高物业管理水平,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以打造“中国知名、江苏第一”为目标,坚持用现代装备武装农业、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全面加快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从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到2015年,确保建成“省级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市”。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按照“政府搭台、多元投入、市场运作、产业兴园”的思路,以设施园艺、规模养殖和特色水产为重点,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大型龙头企业为带动,发展种养加一体化循环农业模式,建成一批集高新农业科技成果孵化车间和推广平台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到2015年,建成省级以上现代农(渔)业产业园区10个,其中国家级1个以上;市级10个以上。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龙头带动能力。到2015年,全市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60个,其中国家级10个、省级35个,全市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超过200亿元,每个县(区)建成一个年产值15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加强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华东农业大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华东国际农机大市场、标准化农贸市场等特色交易市场建设,积极培育流通型合作社和经营企业。加强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建设,拓展农产品国际市场。到2015年,全市农产品新型流通业态销售率达45%,农产品出口额达1亿美元以上。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到2015年,全市创建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2件、江苏省著名商标20件;中国名牌产品(农业)1个、江苏名牌产品(农业)20个。
推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坚持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大力发展绿色稻米、蔬菜、花卉苗木、优质水产、畜禽和杨树等主导优势产业。到2015年,全市粮食亩产提高到440公斤以上,总产达370万吨;设施蔬菜面积达60万亩以上;花木面积达43万亩;水产业总产值达100亿元;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90%;杨树成片林面积达272万亩。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和产品认证,实施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推广使用有机肥、缓释肥,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到2015年,全市“三品”总量达800个以上。推广循环农业新模式,加强区域种养产业衔接,建设规模畜禽场沼气治理工程,推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高效种养生态循环模式,提高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到2015年,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率达 40%,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0%。
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大力发展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和统一服务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市场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引导各类专业协会参与农业产业化服务工作。到2015年,全市各类合作经济组织达5000个,入社农户达70万户,占农户总数的60%。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支持宿迁农科院发挥科研优势,加大优质种苗研发推广力度。到2015年,全市建成园艺种苗繁育中心20个、优质种畜禽繁育中心3个、水产种苗繁育中心7个。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积极推广水稻机插秧和秸秆还田机械。
城乡发展
大力实施城乡统筹战略,坚持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着力构建以中心城市和县城为核心、小城镇为纽带、新农村为保障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建立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以区域协调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为抓手,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长效机制。
实现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按照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五个一体化”的要求,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发展,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城乡规划编制,促进城镇建设、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等规划有机融合,镇村布局、村庄建设、乡村旅游、水系沟通等规划有机衔接。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加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推动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合理配置城乡空间资源。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破除农民进城入镇门槛,鼓励和支持农民向城市城镇集中。农民进城入镇后,在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保障、职业培训、就业服务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同时原有的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益不变。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股份改造,将集体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给农民,让农民持股进城。
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群
按照“富集人气、集聚商气、彰显特色、一体发展”的要求,加快中心城市和三个县城建设,打造现代化中等城市群。大力实施人口“倍增计划”,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加快以人口集聚为核心的城市化进程。到2015年,市区和沭阳县城均达80万人以上,泗阳、泗洪县城均达50万人以上。
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引进先进理念和方法,高起点、高水平、大手笔规划中心城市和三个县城发展,提升规划全覆盖工作水平。大力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按照“北扩南延”、“东接西联”的要求,推进双庄、井头、晓店、三棵树等乡镇全面融入市区,加快耿车、蔡集、陆集等乡镇融入市区步伐,促进洋河镇与市区一体化发展。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以湖滨新城核心区、运河文化城建设为契机,全力打造湖滨新城,加快市区从“两河”时代全面进入“滨湖”时代。
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提升中心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四纵四横双环”城市交通主骨架。优化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公交调度指挥中心和快速公交系统(BRT)建设。大力实施城市滨水景观营造、出入口景观、城市绿地、历史街区修复、危旧片区改造等工程,引进和建设一批集精品住宅、商务楼宇、高端酒店和品牌商场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积极发展餐饮休闲、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流通配送等现代服务业。
专栏6:中心城市“四纵四横双环”交通主骨架
四纵:江山大道、黄河路、发展大道、南海路—振兴大道
四横:雪松路—青桐路、洪泽湖路—市府东路—恒山路、徐淮路—西湖路—黄运路—六盘山路、威海路—项王路—泰山路
双环:环城南路—环城西路—环城北路—环城东路、开发区大道—通湖大道—环湖大道—宿新一级公路—张家港大道
提升城市经营管理水平。创新市政公用事业的投资、管理和运营体制,积极探索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移交)、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即移交-经营-移交)等投融资渠道,广泛吸引各种资本参与城市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科学经营水平。理顺职能部门权限划分,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统一协调、高效合理的城市管理体制。加快数字城市信息系统建设,推进城市管理现代化。深入开展“四城同创”活动,大力开展城市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全力办好第七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专栏7:“四城同创”活动
“四城同创”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是我市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区域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我市计划利用5年时间实现“四城同创”目标:2013年上半年通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省级预考核验收;2014年底前创成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2015年底前创成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
加快小城镇建设与发展
强化“镇当城建”的理念,优先发展重点中心镇,稳步发展一般小城镇,打造小区域发展中心。
着重规划建设重点镇。集中力量优先发展省市级重点镇,建设一批规模较大、人口较多、实力较强的小城镇,打造区域性发展中心,加快发展参照重点镇管理的小城镇。“十二五”期间,省、市级重点镇分别规划建设不少于3000平方米、2000平方米的超市。抓住洋河镇作为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的机遇,按照“对接中心、西进北扩、做大规模、联动发展”的思路,加大开发力度,全力打造中心城市副中心。
专栏8:宿迁市省级、市级重点镇名单
县区
类别
小城镇名单
沭阳县
省级重点镇
马厂镇、华冲镇
市级重点镇
胡集镇、庙头镇、陇集镇、吴集镇、
贤官镇、(沂涛镇、高墟镇、桑墟镇)
泗阳县
省级重点镇
王集镇、新袁镇
市级重点镇
爱园镇、裴圩镇、(李口镇)
泗洪县
省级重点镇
双沟镇、半城镇、(梅花镇)
市级重点镇
界集镇、上塘镇、(归仁镇)
宿豫区
省级重点镇
大兴镇、皂河镇、(蔡集镇)
市级重点镇
来龙镇、(关庙镇)
宿城区
省级重点镇
(洋河镇)
市级重点镇
耿车镇、龙河镇、(埠子镇)
注:省级重点镇共8个,市级重点镇共15个;括号中乡镇为参照省级市级重点考核管理的乡镇。
提升城镇承载功能。坚持镇区建设与经济发展并举,推动小城镇规模与产业协调发展。按照“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原则,完善生产性服务和生活居住、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配套功能,加快建设一批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特色商业街区,重点建设围合面积在3万平方米以上,涵盖商贸、居住、休闲娱乐等功能的综合商业街区,积极引进连锁超市和品牌专卖店。鼓励县区试点实施“片区管理”。到2015年,规模居住小区建筑面积达1400万平方米,每个乡镇建成规模住宅小区2个以上。
建设特色城镇。统筹利用城乡资源,建设富有特色、功能明确的各类城镇。依托交通区位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加快洋河、双沟、贤官、临河、耿车、大兴等工贸型城镇建设;着力构建“特色+规模+市场”的农业发展格局,重点加快华冲、王集、临淮、蔡集、南蔡等农贸型城镇发展;加快沂涛、钱集、新袁、上塘、龙河等边贸型城镇发展;依托乾隆行宫、骆马湖、洪泽湖和花木等旅游资源,加快皂河、晓店、半城、城头、高渡、新河等乡镇旅游产业发展。
重视政策扶持。鼓励农村人口进城入镇,对农民进入重点镇建房购房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积极引导促进农村人口向重点镇聚集。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资金整合,集中用于小城镇建设。采用灵活供地方式,坚持重点镇建设用地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供应、统一管理,对小城镇建设用地实施优惠政策。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着力提高农村发展水平,建设江苏“最整洁、最现代、最生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扎实推进农村实事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道路、饮水安全、医疗卫生、环境整治、居民出行、信息畅通、灾害防御等基础设施条件,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按照“全面推进、深入整治、长效管理、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为总抓手,深入开展评比创建活动,着力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到2015年,全市80%以上乡镇建成“环境优美乡镇”。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善垃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区)处理”模式,实现常态化、制度化管理。“十二五”期间,全面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的行政村比例达到60%。
稳妥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按照“三靠近”的要求,采取农民自建、代建、共建等方式,加快与城镇化接轨,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从规划选址、居住规模、建设标准、配套设施、管理体制、服务功能、发展趋势等方面因势利导,严格控制农村无规划建房。尊重农民意愿,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建设管理,杜绝房地产开发商进入新农村建设领域,努力建设品位高、配套全、环境美的精品工程,使农民集中居住区成为新型城镇社区。
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开展创业培训、农业实用科技培训和技能培训,积极培养有文化、讲道德、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构建农村文化服务体系,活跃农村文化生活。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大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农户”创建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建立健全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坚持耕地保护制度,健全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机制。加快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引导土地向规模经营主体集中。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和农村小额信贷业务。控制和化解村级债务,杜绝新的不良债务发生。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坚持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构筑保障有力、配套完善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于接轨沿海大开发、融入长三角,按照保障有力、配套完善、适度超前的原则,举全市之力实施以交通为龙头的“东向战略”,东连西接,南进北拓,加快构建铁路、公路、水运三位一体的现代交通网络。到“十二五”末,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77公里,一级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460公里;新增铁路里程280公里;完成干线航道整治230公里,新增船闸3座;新增千吨级以上码头泊位20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1600万吨。
——公路建设。建成宿新高速、国道205、省道121、省道245、省道325、省道326、省道330、省道344宿迁段和省道250至盐徐高速公路宿迁西互通连接线,加快宿州—梅花—泗阳高速、宿连高速、省道051、省道267、省道268、省道324、省道329、省道346、省道347宿迁段等建设步伐,实现所有乡镇15分钟内上高等级公路。
——铁路建设。加快宿淮铁路建设步伐,2011年建成通车;积极组织实施徐宿淮铁路,力争2012年开工建设,2015年建成通车;积极争取宿连铁路、宿新铁路列入国家铁路网规划,力争早日开工建设,打通宿迁到连云港、上海的铁路通道,把宿迁建设成为华东铁路网中的重要节点城市。
——水运建设。提升京杭运河通航能力,开通京杭运河集装箱运输。加快推进宿连航道、洪泽湖西南线航道、成子河航道、徐洪河航道、新濉河航道、中运河开发区引航工程等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构筑通江达海的大港航格局。
——港口建设。建设运河宿迁中心港、沭阳港区沭城作业区码头、泗阳港区东作业区码头、泗洪港区东作业区码头、中心港区陆集作业区码头一期工程等项目,进一步完善提升港口功能。
——枢纽建设。建设“四主三辅”综合交通枢纽,“四主”即中心城市和沭阳、泗阳、泗洪三个县城,“三辅”即洋河、梅花和扎下三个镇。建成宿宿淮铁路、徐宿淮铁路等铁路客运站、沭阳汽车客运南站、泗洪汽车客运总站及若干个四级乡镇客运站。“十二五”期间,构建干支相连、辐射城乡的综合性城乡客运服务网络。
专栏9:“四主三辅”综合交通枢纽
l      中心城市:宁宿徐高速公路、宿淮高速公路、宿新高速公路、徐宿淮铁路(规划中)、宿连航道(规划中)、运河宿迁中心港及250、325等多条省道的交通枢纽。
l      沭阳县城:京沪高速公路、新长铁路、宿连航道(规划中)、沭阳港、国道205及326、344等多条省道的交通枢纽。
l      泗阳县城:宿淮高速公路、宿州-梅花-泗阳高速公路(规划中)、徐宿淮铁路(规划中)、宿宿淮铁路、洪泽湖北线成子河航道、泗阳港及245、325等多条省道的交通枢纽。
l      泗洪县城:宁宿徐高速公路、洪泽湖西线航道、泗洪港及121、245等多条省道的交通枢纽。
l      洋河镇:宿淮高速公路、宿宿淮铁路、宿新铁路(规划中)及省道325的交通枢纽。
l      梅花镇:宁宿徐高速公路、宿宿淮铁路、宿州-梅花-泗阳高速公路(规划中)及121省道的交通枢纽。
l      扎下镇:京沪高速公路、宿连铁路(规划中)、国道205及省道245、省道324的交通枢纽。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供水、供气、供热、排水、消防、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道路交通安全等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用设施建设,加快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升城市综合配套功能。中心城市供水方面,建成宿迁第二水厂、洋河自来水厂,完善城市供水管网建设。供气方面,推进宿城新区、宿豫区、湖滨新城出租车、公交车减压撬CNG加气站建设,提供安全、高效、清洁的供气设施。供热方面,完善国电宿迁热电厂管网配套,推进凯迪热电联网、箭鹿热电站建设。污水处理方面,实施截污导流二期工程、宿迁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湖滨新城工业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等。垃圾处理方面,加快小岭垃圾处理厂扩容,建成光大宿迁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流域防洪、区域治理、城市防洪及水资源保护体系,高标准建设防洪减灾工程、水源工程、农田水利工程,大力推进城乡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整治,提高水利保障能力。
——流域防洪。实施分淮入沂整治工程、骆马湖一二线大堤加固工程、洪泽湖周边滞洪区治理工程,推进南水北调泵站工程、中运河等河道影响处理工程。到2015年,淮河水系和洪泽湖防洪标准全面达到100年一遇,骆马湖防洪标准达到或超过50年一遇。
——区域治理。沂南地区重点实施六塘河、柴米河等河道的疏浚、堤防加固及沿线配套建筑物工程,沂北地区重点治理古泊河、前蔷薇河,洪泽湖地区实施洼地圩区治理和骨干排涝河道疏浚整治,实施宿连运河水利配套工程。到2015年,区域防洪达到20年一遇。
——城市防洪。积极推进中心城市水系沟通工程,完成七堡引水枢纽工程建设,实施西民便河、古黄河、六塘河、东沙河等河道城区段的疏浚、绿化、护坡工程,实现骆马湖水自流入城,构建“一轴、二环、四湖、五沟通”的中心城区水系格局。做好中运河城区段堤防整治工作。到2015年,中心城市防洪标准全面达到100年一遇,县城及主要乡镇达到或超过20年一遇。
专栏10:中心城市水系沟通工程
我市中心城市水系沟通工程自2009年11月启动,主要包括中心城市引水与水系沟通、截污与疏浚整治、景观与旅游休闲三大工程。围绕“一年初见成效、三年基本完成、五年全面运行”的总体目标,分三个阶段推进,争取利用5年时间,使城区水系形成“一轴、二环、四湖、五沟通”的水环境格局。
一轴:以古黄河为城市水系的主轴线,打造滨水亲水的城市特色。
二环:外环河形成城市西部八支-东沙河、中运河外包围圈,建设围绕中心城区的生态走廊;内环河重点沟通古黄河、西民便河,使其成为城市核心区引水活水的主要通道。
四湖:利用河道交汇处宽阔水面,在城区内西民便河上兴建四个人工湖泊:项王湖、虞姬湖、圣水湖、翠竹湖,构成宿迁城市水环境、水景观的新亮点。
五沟通:远期实施东沙河、八支与中运河的沟通,中期实施骆马湖与西民便河、古黄河的沟通,分步实施中心城区上、中、下游西民便河、古黄河、中运河之间的三条横向沟通河道。
——民生水利。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全面加快农村水利建设,推进农村标准化、现代化建设,建成一批高标准农村水利建设示范县。解决40万人农村用水安全问题,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实现城乡同质、同网供水。继续开展农村河网水系整治,巩固提高农村河道引排能力,持续改善农村水环境。进一步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提高农田灌、排、降能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到2015年,全市新增高标准农田90万亩,农田灌溉保证率达80%以上,大中型灌区的渠系水利用系数达0.65。
加强能源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国电二期2x600MW等重点能源工程建设,积极实施500KV变电站建设、城区双环网及全市配电网改造等电网改造项目。加大对农村电网改造建设力度,提高农村电网电能质量。大力推进生物质能、光伏和风力发电项目建设,打造新能源基地。积极开展电信网、互联网和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重点建设本地交换机扩容和移动通信网3G工程,完善数据基础网、ATM城域网、SDH环网和传输网。加快信息技术在交通、金融、商贸、环保、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深化运用,努力建设“智慧城市”。整合现有专业网络,建设标准统一、功能完善、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构建全社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区域发展
统筹市域各类资源,大力调整产业布局,形成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各类要素协调的空间开发新格局。
构筑空间开发新格局
注重产业、资源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和均衡发展,明确发展导向,制定相应政策,推动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利用。
构建“一核三极、四带多点”的建设开发格局。“一核”是指中心城市;“三极”是指沭阳、泗阳、泗洪三个县城;“四带”是指京沪高速公路-新长铁路开发带、宿淮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开发带、宁宿徐高速公路开发带和宿连一级公路开发带;“多点”是指一批规模较大、人口较多、实力较强的重点小城镇。
积极发挥县域经济优势。积极推动各县(区)依托自身优势加快发展,增强产业集聚能力,提升县域经济整体水平。沭阳县着力打造宿迁东向战略“第一极”和市域次中心,“十二五”期间保持财政收入位居苏北各县(市)第一,建成江北最大最美县城;泗阳县着力打造绿色能源高地,建设苏北现代化滨水森林城市,“十二五”期间建成高水平的全国百强县;泗洪县着力打造苏皖边界现代化中等工贸旅游城市和全国知名“水产之乡”,“十二五”期间建成高水平的全国百强县;宿豫区着力打造中心城市东翼新城和沿运重工业基地,“十二五”期间在苏北发展位次明显前移;宿城区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全国知名“酒都”,“十二五”期间发展位次明显前移,实现苏北区级领先。
构建“两湖五廊多片”的生态屏障空间格局。“两湖”是指洪泽湖、骆马湖,“五廊”是指新沂河、淮沭新河、古黄河、京杭运河、怀洪新河五条水生态廊道,“多片”是指嶂山、陈圩、城头等林场和洪泽湖、骆马湖湿地。上述地区是我市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和重要水源涵养区,对于涵养水源、生态维护和减灾防灾具有重要作用。
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按照“到2020年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的国土空间格局”的要求,注重产业、人口和资源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和均衡发展,对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适度开发和禁止开发等四类主体功能区明确发展导向,形成合理有序的空间开发格局。严格空间管制,在土地、人口、财税及资源配置等方面实施差别化政策,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体系,推动资源合理流动和有效利用。
专栏11:宿迁市禁止开发区域表
地区
名称
范围
面积(平方公里)
宿迁市区
新沂河行洪道保护区
河道两侧堤脚之间的水体及河滩部分
3.62
273.81
徐洪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徐洪河水面
0.18
京杭大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京杭大运河水面及宿迁市区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陆域
20.96
洪泽湖水面
洪泽湖水面
56.51
骆马湖水面
骆马湖水面,包括骆马湖饮用水源保护区和骆马湖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
192.54
沭阳县
新沂河行洪道保护区
河道两侧堤脚之间的水体及河滩部分
68.65
77.04
淮沭新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淮沭新河水面及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陆域
8.39
泗阳县
淮沭新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淮沭新河水面及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陆域
2.37
204.60
京杭大运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京杭大运河水面及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陆域
5.83
洪泽湖水面
洪泽湖水面,包括洪泽湖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
196.40
泗洪县
徐洪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徐洪河清水通道维护区
5.92
580.02
向阳水库鸟类自然保护区
水库水面
2.16
洪泽湖水面
洪泽湖水面,包括洪泽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571.94
2010年8月》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立足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按照规划导向、企业为主、政府支持、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优化调整产业布局,突出比较优势,实现特色发展。
把开发园区打造成为现代产业集聚区。按照“园当市建”的要求,以推进各级开发园区“升档进位”为抓手,加强要素资源整合,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发展集约,强化开发园区的集聚功能和辐射效应。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功能配套两手抓,加快园区供电、供热、供气以及学校、医院、公寓等建设,提升园区承载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宿迁经济开发区围绕2011年创建成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2012年获批设立出口加工区和综合保税区的目标,大力发展机械电子、轻工食品、新材料、新能源、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着力打造独具竞争优势的“南部新城”。市湖滨新城加快发展以休闲旅游、高等职教、总部经济、科技研发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循环经济,努力建成中心城市最具活力的创新之地、最具魅力的休闲胜地。苏宿工业园区围绕建成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工业园区目标,充分发挥苏宿两地交流合作的桥梁纽带和重要窗口作用,着力打造工业园区典范、南北合作样板。宿迁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园整合优势资源,加快园区构建,加大人才保障,“十二五”期间建成“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打造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区。特色园区充分发挥各自功能定位和产业特色,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质态,着力发展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实现特色化、集约化、差别化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市再建20个省级以上特色产业基地,各省级经济开发区每年实现新进位,并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乡镇工业集中区按照资源整合、功能配套、优势互补、特色明显的要求,突出建设重点,提升发展质量。
促进产业向交通优势区域集聚。加快推进宁宿徐、京沪、宿淮、宿新高速公路和新长铁路、宿淮铁路等交通沿线地区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道口经济,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京沪高速公路-新长铁路开发带依托沭阳县城和潼阳、扎下、胡集镇等出口,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林木加工、纺织服装、商贸物流、生物医药、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宿淮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开发带依托中心城区、泗阳县城和皂河、井头、洋北、洋河、李口等出口,重点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船舶修造、新材料、新能源、钢铁冶金、酿酒食品、商贸物流等特色产业。宁宿徐高速公路开发带依托中心城区、泗洪县城和耿车、龙河、梅花、双沟等出口,重点发展塑料加工、纺织服装、水产品加工、粮油加工、酿酒食品等特色产业。宿连一级公路开发带依托中心城区、沭阳县城和曹集、刘集、陇集、龙庙、湖东、高墟等节点镇,重点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冶金新材料、林木加工、机械电子、商贸物流、化工医药等特色产业。支持沭阳县建设临港新城开发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和策应沿海开发的重要载体。
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围绕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的目标,依托资源、交通和市场条件,推动金融、商务、物流、旅游、软件、会展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园、科技创业园、软件与服务外包基地、总部基地(中介商务集聚区)、新型专业交易市场等,规划建设和培育30个以上规模较大、集聚度较高、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争取5个列入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形成与城市功能定位相配套,适应生产生活需要的现代服务业集约化发展格局。“十二五”时期,中心城市重点实施服务业“13558”工程。
专栏12:中心城市服务业“13558”工程
l     建设一个商业核心区:古黄河滨水商业核心区;
l     建设三个商务圈:市区霸王举鼎商务圈、湖滨新城核心区商务圈、宿豫区金三角商务圈;
l     建设五条商业街:幸福路商业购物街、市府东路服饰一条街、黄运路五金车辆一条街、1897历史休闲步行街、楚街休闲购物步行街;
l     建设五个物流园:宿宿淮铁路洋河站物流园、运河宿迁中心港物流园、宿迁粮食物流园、洋北煤炭物流园、耿车废旧塑料物流园;
l     建设八个交易市场:宿迁义乌国际商贸城、淮海建材装饰城、华夏国际酒都商贸城、宿迁国际食品城、双庄汽贸市场、华东农业大市场、华东国际农机大市场、宿豫商贸城。
积极打造运河产业带。科学开发利用大运河岸线资源,加快建设运河产业带。在空间布局上,构建“一主一副双城八节点”、“以点带片,城乡互补”的空间发展新格局。在产业布局上,积极发展电子设备制造、彩塑包装、钢铁冶金、食品饮料、节能照明、建材家具六大集群,培育壮大船舶修造、服装家纺、纺织印染、机械制造、高效农业五大集群。“十二五”时期,努力把我市沿运地区打造成京杭大运河沿线重要的生态型产业带、省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市域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高端产业聚合带。
专栏13 运河产业带“一主一副双城八节点”空间布局
一主:中心城区
一副:泗阳县城
双城:湖滨新城和洋河新城
八节点:黄墩、皂河、双庄、陆集、仰化、洋北、临河和李口八个镇
加强区域合作开发
构建对外合作平台,全方位推进区域合作和交流,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进一步强化南北挂钩合作。抓住省委、省政府帮助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的重大历史机遇,按照“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进一步深化与苏州市的挂钩合作,建立健全帮扶项目落实情况的通报制度和督查考核机制,加大产业转移、劳务合作、人才培养、企业对接等方面的工作力度。着力加快共建工业园区建设,提升发展内涵,打造一流精品园区。继续加强干部交流,积极借助苏州市干部培训平台,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现代意识,懂经济、会管理的高素质人才。进一步探索教育、卫生、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的新模式。
大力实施东向战略。主动策应江苏沿海开发,加快实现“思想全面对接、规划无缝对接、交通快速对接、产业借势对接、城乡一体对接”,超前谋划并加快实施宿连航道、省道344、运河宿迁中心港和徐宿淮铁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打造沿海开放门户。
积极融入长三角。抓住宿迁纳入长三角地区的有利机遇,主动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对接,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促进要素流动和优势互补。积极引导企业层面合作,主动承接上海、浙江、苏南等地产业转移,重点推动要素市场对接,实现互动双赢。加强政府层面的沟通交流,建立信息互通机制,积极参与人才、技术、资金、市场、信息、旅游等区域一体化行动。
加强与淮海经济区城市交流合作。强化与连云港、徐州、淮安、临沂、宿州等淮海经济区城市的互动合作,积极参与淮海经济区商品交易会、经贸洽谈会,搭建区域城市合作发展新平台,参与做好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工作。
科技教育与人才
大力实施科教优先战略,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着力打造人才新高地,增创科技、教育和人才新优势。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创新要素集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到2015年,全市新增省级以上科技研发机构50家,建成白酒、玻璃、板材、蓄电池、通用机械、电光源等行业省级以上检测中心各1所,建设苏北工业技术研究院和生物酿酒、木材加工、设施园艺等8-10个产业研究院。深化与中科院和重点高校的科技合作,鼓励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推动高校院所来宿建立一批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成果产业化基地等。到2015年,与宿迁企业合作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数达到1000个以上。加快推进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科技创业园、软件园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建设功能完备的科技信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到2015年,孵化器面积达到30万平方米。
大力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加快培育发展高技术新兴产业,到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提高到12%以上。加强重点领域自主创新,重点在先进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软件和服务外包等产业的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大力推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实施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层次和发展水平。积极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及其产业,重点支持洪泽湖、骆马湖水体生态保护和循环经济、绿色生产等相关技术的研发。加强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社会领域的自主创新。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强化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确保财政科技投入不低于同级财政支出的增长比例稳定增长。加大科技考核力度,把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指标纳入对各级党委、政府的年度考核目标。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实施以专利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发展,促进科技成果流动、扩散和转化。到2015年,专利申请、授权量分别达到2600件和1260件。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围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坚持教育优先,统筹发展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到“十二五”末教育发展主要指标实现苏北领先。
落实教育优先投入机制。坚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证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需要,确保财政教育支出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财政教育支出占一般预算支出比例高于省定比例、全社会教育投入增长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更高水平普及义务教育。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加强中小学特色教育建设和对农村义务教育相对薄弱学校的重点扶持,逐步缩小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的差距,努力实现优质教育平台上的教育公平。到2015年,小学适龄儿童和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均达100%,巩固率分别达99.5%、99%以上。
提升非义务教育水平。深入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提高工程,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围绕精品化、品牌化、多样化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调整普通高中学校布局,引导普通高中更新办学理念,提升办学品位,努力实现普通高中教育在高水平普及基础上的内涵品质发展和快速精明增长,打造一批拥有一流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和文化底蕴,并享有国内较高知名度的示范高中。
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坚持把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渠道,围绕产业设置专业,依据特色建设名校,“十二五”末全市职业学校注册在校生达到12万以上。支持现有职业技术学校申办大专院校,到2015年,宿迁中专、宿迁高师、宿迁卫校、江苏农民培训学院建成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淮海技师学院、宿迁技师学院建成省重点技师学院。深入实施高等教育创新工程,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加快培养大批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建立健全广覆盖、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网络。“十二五”期间,宿迁学院独立设置本科,并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全日制学生达1.8万人。
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坚持把师德建设作为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出发点,引导广大教师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鼓励优秀人才终身从教。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使教师队伍学科、学段、区域结构趋于合理。到2015年,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达30%、60%、95%以上;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比例均达12%以上;本、专科高校教师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比例分别达95%、35%以上。教学名师等专家队伍不断壮大,到2015年,省特级教师达120名,市名教师达150名,市级学科教学领军人物达400名。
着力构筑人才高地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跨越之基、竞争之本、创新之要,为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大力实施“十大人才工程”,积极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全力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六支队伍。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落实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政策,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大幅度增加人才发展投入,各级财政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不低于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到2015年,人才资源总量达到41万人,人力资本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2.4%,人才贡献率达31.9%。
专栏14 十大人才工程
——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千人计划”:到2020年,引进培养市级领军人才1000人左右,其中进入国家和省级计划支持的领军人才300人,形成一批在省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业创新人才(团队)。
——产学研人才“双千工程”:到2020年,全市拥有技术研究院或技术中心的工业企业达到3000家以上,拥有长期合作的外协专家达到3000人以上;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建有研发机构并获得市级以上认定。
——“万名宿商”培养计划:以鼓励企业创新发展为导向,加快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打造科技型企业家队伍。到2020年,培养宿商1万名左右。
——中青年专家“135培养工程”:深入实施“135培养工程”,到2020年实施两期培养工程,每期选拔培养100名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300名中青年拔尖人才和500名中青年重点骨干人才。
——紧缺急需人才回流工程:积极引导宿迁籍优秀高校毕业生和在外就业创业人员回宿发展,到2020年引进优秀大学毕业生等各类紧缺人才5万人以上,在外就业创业人才回流20万人以上。
——“大学生村官”人才开发工程:深入实施“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村官计划”,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积极投身农村创业,做大、做强宿迁大学生村官创业品牌。
——现代服务业人才工程:以服务外包、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知识产权、法律、旅游、中介、创意、现代物流和商务服务人才等为重点,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人才总量,提升现代服务业人才综合素质。到2020年,全市培养引进各类重点服务业人才8万人。
——教育卫生人才工程:到2020年,全市教育人才总量达到7万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才总量达到8000人,培养造就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名优教师和学科领军人物2000人;卫生人才总量达到2.2万人,大力培养100名医学重点人才,培训5000名住院医师、全科医师。
——高技能人才“金蓝领培养计划”:到2020年,全市新建省级以上重点职业院校4所、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22个,每年面向社会确定20个重点培训职业(工种),资助培训100名高级技师、1200名技师。
——现代农业人才“田园精英工程”:引进培养一批掌握农业生产技术的乡土专家和一支懂市场、会经营的农村经纪人队伍,到2020年,市级农村实用人才库达到2万人以上,县(区)人才库分别达到1万人以上,建成市级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示范基地500家以上、县(区)农村实用人才创业示范基地1000家以上。
注:摘自《宿迁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加快集聚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围绕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引进培养一批能吸收、转化、攻关高端技术、并帮助企业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领军人才,一批能够依靠核心技术带动企业创新发展、引领行业突破的创业领军人才。到2015年,全市创业创新领军人才总量达500人,其中进入国家和省级计划支持的领军人才达150人。
大力开发重点产业领域紧缺急需人才。适应新型工业化进程需要,加大酿酒食品、纺织服装、林木加工、机械电子、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和服务外包、商贸物流、物联网、文化创意等产业领域紧缺急需人才开发力度。实施紧缺急需人才回流工程,面向宿迁籍高校毕业生和在外就业创业人员,加大重点产业、新兴产业领域紧缺急需人才引进力度,引导、鼓励各类优秀人才到宿迁发展。加快工程建设领域人才集聚与培养,培养建筑业高层管理及技术人员。重视企业人才进修培训工作,建立人才培训政府资金补贴制度。到2015年,培养开发紧缺、急需、专门人才6万人。
资源环境
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入推进资源节约、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形成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减少资源消耗
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方针,按照有限开发、有序开发、有偿开发的原则,大力推进资源节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努力适应气候变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节约集约、科学合理利用土地,有效开展存量土地整合,规范农村居民点建设,严格实施单位土地投资强度标准,不断提高单位土地投入产出效率。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大力推进节水技术进步,改革水资源管理机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鼓励生产和使用环境友好型和再生型材料,提高原材料节约利用水平。大力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继续组织实施耗能大户企业节能行动计划。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1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完成省定目标,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左右。
加强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土地、岸线、水、矿产等重要资源,充分运用市场、法律、行政手段,推进资源节约的理念和行动从生产向生活、从经济向社会的全方位覆盖和渗透。对淘汰落后产能和违规使用淘汰落后用能设备的,严格执行国家差别电价政策。建立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和合理补偿机制,加强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全面推进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工业、循环型服务业建设,构建区域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循环型社会。以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循环链建设为主要途径,引导不同产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耦合,实现资源在不同企业和产业之间的充分利用,建设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企业和生态工业示范区。推动城市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培育和发展较为完善的全社会再生资源利用产业体系,引导绿色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制订和完善循环经济发展的相关法规、技术政策和经济政策。重点推进纺织、化工等重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推广应用先进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设备,建成一批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到2015年,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提高到70%以上。
培育发展低碳经济。把发展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有机结合起来,加快电力、化工、交通、建筑、农业等行业的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推进低碳技术向传统产业扩散和应用。倡导低碳消费方式,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消费、循环消费和绿色消费的良好氛围。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推进低碳示范工程建设,形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广意义的低碳社区、低碳企业、低碳示范园区。
持续改善环境
坚持环保优先方针,深入推进生态宿迁建设。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到2015年,全市水环境功能明显提升,城市空气质量良好天气明显增加,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
实施“蓝天”工程。加快推进集中供热和能源改造工程,严格控制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等排放总量,已建和新、改、扩建火电机组必须安装脱硫装置。加强对车辆污染排放的监督管理,提高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达标率。强化对建筑施工现场及道路运输扬尘污染的防治和管理。积极推广和使用清洁能源,全市城市燃气普及率达98%以上。建立秸秆利用责任机制和秸秆禁烧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到2012年底全市实现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努力适应气候变化,提高对极端气象灾害的综合监测预警能力和抵御能力。
实施“碧水”工程。加快城镇和农村集中居住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加快中水回用工程建设,提高中水回用比例。到2015年,全市污水处理规模达50万吨/日,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99%;全市80%以上乡镇建成污水处理厂,所有农村集中居住点同步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继续实施城市重点污染源搬迁治理,加快运河沿岸企业搬迁步伐。进一步健全“河(湖)长”制度,加强对重点河流、重点流域的水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确保国家控制断面和省、市界断面水质达标。加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饮用水源水质环境应急预警机制。
实施“绿地”工程。加快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挖掘植树造林潜力。重点优化树种结构,建立合理的村庄绿化体系。加强高速公路、铁路两侧绿色建设,在产业集中区周围大力建设绿化隔离带,形成生态安全屏障。推进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升城市园林绿地的生态功能。“十二五”期间,新增造林面积12万亩。加快嶂山森林公园建设,加大古树名木和林区人文资源保护力度,促进森林生态旅游,进一步彰显“生态宿迁、绿色家园”的品牌优势。
实施“靓家”工程。加强农村生活污染源治理,加快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实施农村“一池三改”用户沼气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快建立农村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系统。积极推广生态养殖,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深入推进生态示范创建活动以及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有效防治各类废弃物污染,推进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调查和科学研究,综合治理污染超标耕地。
维护生态平衡
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进一步提升生态服务和生态保障功能。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强化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重要湿地、清水通道、蓄滞洪区和大型水面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修复,认真实施洪泽湖湿地等自然保护区规划,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修复自然湿地,建设人工湿地,促进湖沼湿地自然生态和陆地生态系统恢复。
强化环境管理。严格执行各项环境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地区环境质量考核评价机制,推行排污权有偿获得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争取在2012年前全市推广排污权有偿获得。采用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形式加大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经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差别化环境价费政策,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实行优惠扶持。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引导公众参与环境管理。
开展生态创建。大力开展生态创建活动,推进生态市(县)建设,认真实施生态建设规划,积极开展生态社区、生态乡镇、生态村系列创建活动。探索建立多元化、开放式的生态建设投入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改革开放
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坚持以人为本与市场取向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推进各项改革进程,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制度体系,更大限度参与国内外分工和区域合作,为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营造更加广阔的空间。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
围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目标,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建设公共财政体系,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全力打造法治政府、效能政府、责任政府、诚信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到2015年,基本确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强化政府服务功能。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切实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和经济行为的干预,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合理配置权力,实现部门对窗口的充分授权,实施并联审批、限时办结、超时默许、缺席默认等制度,建立动态清理机制,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深化完善大部门体制,优化机构设置,减少管理层次,推进行政体制内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有机分开。明确政府与市场职责,深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招标投标管理“宿迁特色”,加强综合执法,规范交易行为。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法制宣传教育,牢固树立依法行使公共权力的意识。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探索建立决策责任制。全面推进政务和政府信息公开,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安全、及时、真实地进行公开,推动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对政府行政的监督和制约,提高行政效率。进一步完善依法行政监督机制,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
深化财税体制创新。加快财政体制机制改革,明确界定政府事权和财政支出责任,完善预算编制、执行、绩效和监督管理,把更多的财力投向民生保障、社会事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大对预算资金的统筹调配力度,建立健全由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政府预算体系。开展项目绩效评价试点和预算绩效目标管理试点,实现绩效评价结果与部门预算安排挂钩。继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逐步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的缴拨纳入财政国库集中收付范围。调整完善市区财政管理体制。推进建立市直部门工资财政统发制度。健全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速形成现代化大市场大流通,构筑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依法规范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和完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土地、产权、劳动力等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偷税漏税等不法经营行为,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完善市场网络,创造和激发农村新的市场需求。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失信惩戒制度,创建守法诚信、行为规范的企业与市场品牌,建设“放心消费城市”。加强价格执法检查,强化通胀预期管理,保持市场价格总体水平基本稳定,有效控制直接关系群众生活的商品价格过快增长,切实解决部分医疗卫生和教育等服务领域收费不合理现象。
培育壮大中介组织。加快中介组织建设,推进中介组织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扶持发展技术市场的科技中介机构,大力发展土地中介服务市场,鼓励发展金融中介、实物中介和服务中介。推行政企分开,实行行业协会自治自律,逐步将部门政府职能委托给行业协会。强化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加强政府对行业协会的依法监管力度,促进政府与行业协会的合作共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建立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相适应的行业协会新体系。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优化政策环境,完善服务体系,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领域。积极支持和推动民营经济扩量升级,引导民营企业优化结构、壮大规模、提高水平、做强做大。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新兴产业。坚持以强化规模优势、品牌优势、竞争优势为重点,推动并支持一批核心竞争力强、主导产品优势突出的民营企业兼并重组。注重提升企业家素质和民营经济发展内涵质量,引导民营企业加快制度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加强社会领域改革
抓住宿迁作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的机遇,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进一步规范、完善和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构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新机制。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采取“名校+弱校”、“名校+新校”和“城市+农村”等办学模式,推进优质教育资源集团化办学。坚持民办与公办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大力支持民办教育,将民办教育纳入教育发展总体规划,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促进民办教育不断完善提高。改进公办中小学管理制度,建立校长工作评价与问责制度,完善科学民主化决策机制。健全民办学校管理体制,规范理事会或董事会运行方式和决策程序。深化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改革,完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建立健全学校自我评价制度,加强学校自我评价的规划、组织与管理,形成良性的自我评价反馈机制。深化中考招生改革,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现有高中招生方式,探索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或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注册入学。
完善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在保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的基础上,继续按照“管办分开、医防分设、医卫分策”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完善和深化医疗卫生改革。加大对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政府投入力度,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稳步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把基本药物全部纳入新农合和基本医疗保障报销目录,逐步提高报销比例。大力推进市、县、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倾斜,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充分发挥医疗卫生事业投资管理中心的作用,采取政府资金入股、借款和设备租赁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加强医疗安全和质量管理,防范和妥善处置医患纠纷,营造和谐有序的医疗环境。
深化土地流转和征地制度的改革。完善统一的土地储备制度,切实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统筹城乡资源和要素再分配,创新土地流转和土地股份合作的机制。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序流转制度,支持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稳步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万顷良田工程”建设,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置换城镇保障住房的“双置换”机制。 “十二五”期间,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土地流转机制。
发展开放型经济
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外经外贸和利用外资水平,增强外向型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全面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
。坚持量质并举,促进利用外资的持续快速增长,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层次和水平。加强对外招商引资,重点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强和行业50强企业开展专项招商。在扩大传统产业利用外资的同时,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节能环保等领域,鼓励外资参与基础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招引跨国公司、知名企业来宿设立地区总部、物流采购中心、研发中心和管理运营中心,注重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切实加强国际间城市交往和合作,优化投资环境和要素保障,不断增强宿迁对外影响力。
。用足用好各级各类外贸扶持政策,继续支持传统支柱产业扩大出口,鼓励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扩大外贸市场份额。加快推动出口由单纯量的扩张向量质并重转变,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推动加工贸易向研发和售后服务延伸。加大对重点成长型外贸企业培育力度,不断巩固壮大出口主体。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华交会、广交会等境内展和日本大阪展、开罗国际博览会等境外展。充分发挥宿迁海关、商检机构作用,推动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到“十二五”末,全市进出口实绩企业总数达350家,其中进出口超500万美元企业50家,超千万美元企业20家。
。进一步加快“走出去”步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收购研发机构、营销网络、知名品牌以及上市融资,建立海外生产加工基地和资源开发基地,办好外经贸合作区,提高跨国经营能力。进一步拓宽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领域,提高外经发展质量,形成以境外投资为主体、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为支撑的外经工作新格局。强化外派劳务市场管理。开展出国人员前期培训,确保出境人员100%培训。到“十二五”末,全市形成20家以上的外派劳务龙头企业。
和谐社会
大力实施创业富民战略,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加快“和谐宿迁”建设,增强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深入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使人民生活幸福富裕、社会环境和谐安定。
加快推进富民进程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强化社会保障能力,推动福利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积极扩大就业。围绕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坚持把扩大就业作为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坚持以项目提供岗位、以创业带动就业,健全就业援助长效机制,认真解决困难群众、返乡民工等群体的就业问题。加快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创新就业培训体系,构建大培训格局。规范企业用工秩序,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保障劳动者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完善收入调节分配机制,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形成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保障机制。落实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引导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多种形式再就业。
鼓励扶持全民创业。大力弘扬创业文化,积极推动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努力提高经营性、资产性收入在城乡居民收入中的比重。进一步放开创业领域,优化创业环境,激活创业主体,推进创业实践。积极运用全民创业发展资金、小额贷款担保基金的杠杆导向作用,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引领作用。探索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新路子,鼓励发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兴办农工商公司,投资开发各类项目,促进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提高保障能力为重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加大社保扩面力度,探索建立城乡居民相衔接的社会保险机制,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贯通接轨。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不断提高财政的社会保障支出比重。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提高供养标准和集中供养水平。
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积极顺应人口老龄化趋势,全面建立覆盖城乡的老年保障体系,加大老年公寓、养老院建设力度,推动老年福利产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索社会化养老新途径。加快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线为基础的残疾人生活保障制度,维护残疾人在生活保障、医疗康复、教育培训、劳动就业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建立农民工住房公积金制度,逐步将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确保2011年全市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完善社会公共服务
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合理配置社会公共服务资源,缩小城乡间公共服务差距,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全面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加大财政投入,加快推进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图书馆等各类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网点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扩大向社会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设施的范围。广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活动,用好县(区)三馆、乡镇文化站、村农家书屋,推动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向农村延伸。大力推进优秀文化产品创作生产,集中力量排演一批淮海戏、泗州戏、柳琴戏、小京戏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鼓励支持市歌舞团等文艺团体发展,扶持诗歌、小说等文艺创作。加强新闻媒体建设,强化媒体社会责任,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加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现代建筑保护力度。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重点发展文化旅游、网络和动漫服务业、文化演艺业、文化博览业、出版印刷业等产业。进一步促进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品和现代艺术品开发生产,扶持草编、花卉、桃雕、影雕、烙画、画材等民间工艺品和文化衍生产品发展壮大。加强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发展高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积极发展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引进培养一批文化创意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编剧、导演、表演等拔尖人才。发展民间文艺团体、农家文化大院和演出市场中介机构,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引导经营性文化单位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以上,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高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建立两级分工合理、双向转诊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就医格局。加快推进农村卫生工作,实施新一轮农民健康工程,力争到2015年全市农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全面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提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防治和暴发疫情的应急反应与处置能力。全面加强医院管理,大力推进依法治院进程,严格人员、技术、设备等要素准入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完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基本完成中医药资源的结构优化、服务模式的转变以及服务领域的拓展。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到2015年,城乡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5岁,所有县(区)建成省级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先进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100%,全市每千人口拥有卫技人员3人。
重视体育事业发展。加快发展体育事业和产业,全面贯彻落实《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不断提升政府体育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成市级全民健身中心和游泳馆,重点建设中心城区“十分钟健身圈”和“古黄河生态体育万米健身带”,圆满完成县(区)新“四个一”工程;认真办好市县(区)两级体校和市高尔夫职业教育学校,加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和体育专门人才,“十二五”时期建设1所三星级体校、2所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4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做优做强优势项目,认真备战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设立体育产业引导资金,致力打造特色、品牌赛事,培育扩大彩票、场馆等各类体育市场和效益,到“十二五”末,体育产业产值达到13亿元。确保2015年前建成体育强市和生态体育城市。
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围绕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的目标,实行城乡一体的人口生育政策、奖励政策和社会抚养费征收政策。完善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制度,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优生优育工作,降低出生人口缺陷发生率,提高人口质量。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探索建立居住证制度,推动外来人员居住、就业、医疗、保障、入学等“一证通”。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的原则,切实保障妇女平等获得经济资源和广泛参与经济建设的权利,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生存权、发展权和参与权,加大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建设力度。到2015年,总人口控制在560万人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1/3以上乡镇服务站达到省级以上优质服务示范站标准。
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按照“住有所居”的要求,加快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危旧片区和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大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力度,扩大廉租住房筹集渠道,采用配建、改建、收购、置换等方式筹集房源,新建廉租住房以在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房中配建为主,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确定合理的租金水平。健全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制度,进一步扩大建设规模,合理确定建设标准,从严控制建设成本和质量,严格准入审查和交易管理,完善申请、审核和公示制度。有序推进幸福新城等危旧片区改造工程,不断改善困难群体住房条件。
加快新型社区建设。创新社区自治模式,增强社区管理能力,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成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服务完善、文明祥和、人居和谐的新型社区。加快建设社区服务中心,完善医疗卫生、劳动就业、教育培训、社会保障、计生指导、养老幼托、助残康复、文体休闲等社区配套服务,打造“十分钟生活服务圈”、“十分钟卫生服务圈”、“十分钟文体服务圈”。到2015年,所有城乡社区办公和服务设施全部达到省级和谐社区标准。进一步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到2015年,全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达100%。坚持市场化运作、实体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原则,鼓励各类资本参与社区建设。
提高社会公共安全保障水平。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系统和应急指挥体系,提高公共安全保障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实现对全市“测、报、防、抗、救、援”等资源的统一组织和指挥。重视水上搜索救助事业发展。强化对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监管,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做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加强对重大动物疫病和虫害的监控、防治和处置。提高对自然灾害、地质灾害和强烈地震等预报和预警水平,做好应急救助的装备、通讯、物资、资金准备。强化对食品、餐饮、药品、卫生等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等经济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经济社会稳定。
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争先创优的社会主义新风尚。大力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特别要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心理健康。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抵制封建迷信。深入开展以城市、社区、行业、“窗口”单位和村镇为重点的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加强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推进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推行和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制止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村务公开、厂务公开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到“十二五”末,城镇社区居委会、农村村委会依法自治率依法自治率均达100%。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和法制宣传教育为重点,以各类创建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法治宿迁建设。积极开展法律援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使人民群众的劳动、教育、收入、健康、休息、社会保障的权益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
建设平安宿迁。实施和谐维稳工程,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三方机制作用,全面推行工资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建立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研判、评估制度,深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障奖惩机制。加强重点部位、重点场所安保工作,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着力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工作,促进综治基础工作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包案解决疑难信访制度,健全信访终结机制。以贯彻落实新保密法为契机,加强网络信任体系和安全保密设施建设,确保不发生失密泄密事件。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落实社区专业防范力量,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强化安全监管,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水平,控制事故总量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深入开展双拥工作。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提升全民国防意识,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在全社会形成重视、关心、支持国防建设的良好氛围。加强双拥工作,进一步保障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住房和各项抚恤补助待遇。开展双拥模范城(县、区)创建活动,努力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
规划实施与规划保障
加强和改善经济调节
积极引导投资消费。按照规划发展重点和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积极优化投资结构,重点支持现代农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拓展融资渠道,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扩大利用外资,推动企业直接融资。优化消费环境,完善消费政策,扩大居民消费可能。提高居民收入,挖掘农村潜在需求,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放心消费”氛围。“十二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保持在2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保持在18%左右。
合理配置财政资源。“十二五”期间,按照公共服务和公共政策的要求,优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先投向基本公共服务、社会发展、“三农”、公共安全、节能减排等领域。整合各种专项资金,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确保财政资金合理使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重点支持基本公共服务、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加强预算和财务管理,严格控制和降低行政成本,加强审计监督,杜绝行政经费不合理使用。健全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促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规范有序发展,防范财政风险。
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十二五”期间,实施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包括“十一五”期间结转的重大项目、“十二五”期间拟开工建设的重大项目以及“十二五”期间重大前期项目共201个,计划总投资为4341亿元,“十二五”完成投资3984亿元。
重大基础设施类。围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构建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城市综合功能,积极实施农林水利、交通、能源、城建等基础设施重大项目65个,“十二五”计划投资1143亿元。
——农林水利。计划实施市农业科技产业园、中心城市水系沟通工程、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和城乡挂钩、洪泽湖周边地区综合治理、泗洪县西南岗地区整体帮扶续建工程、沭阳益客万亩蔬菜生态水禽养殖基地等重大项目17个,“十二五”计划投资253亿元。
——交通。计划实施宿州-梅花-泗阳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宿迁段拓宽、徐宿淮铁路、宿连铁路、宿连航道、洪泽湖西线航道等重大项目25个,“十二五”计划投资508亿元。
——能源。计划实施国电二期2X600MW、光大静脉环保产业园、洪泽湖西岸风能开发、古黄河太阳能光伏发电、供电线路输变电工程、光大沭阳生物质热电和垃圾焚烧发电等重大项目14个,“十二五”计划投资269亿元。
——城建。计划实施市湖滨新城自来水厂二期及管网建设、新城市综合体、老城区改造等重大项目9个,“十二五”计划投资113亿元。
重大产业类。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实施机械电子、新材料等制造业和商贸物流、软件和服务外包、旅游等服务业重大项目85个,“十二五”计划投资2130亿元。
——制造业。计划实施江苏林浆纸产业园一期、翔盛PTA新材料、江苏长电科技(宿迁)、江苏明宇电气、宿豫区运河千亿级产业带、沭阳县临港产业出口加工区、洋河双沟酒业园区等重大项目45个,“十二五”计划投资1337亿元。
——服务业。计划实施宿迁出口加工区、江苏省循环经济物流园、市生态科技园、沭阳花木生态示范园及花木博物馆建筑群、泗阳县雨润中央新天地CBD(中央商务区)、泗洪县苏皖边界大型综合市场群、宿迁知谷呼叫中心、宿迁市晟峰软件园、运河文化城、骆马湖旅游度假区、洪泽湖生态旅游开发等重大项目40个,“十二五”计划投资793亿元。
重大民生类。围绕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积极实施社会事业、惠民保障、生态环保类重大项目51个,“十二五”计划投资711亿元。
——社会事业。计划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市人民医院扩建、教育装备标准化工程、江苏省农民培训学院、市图书馆新馆、市综合档案馆、项羽文化博物馆等重大项目24个,“十二五”计划投资168亿元。
——惠民保障。计划实施危旧片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公路建设等重大项目9个,“十二五”计划投资274亿元。
——生态环保。计划实施市区截污导流二期、古黄河治理、泗阳县京杭运河生态环境整治、国家级洪泽湖湿地生态恢复工程、新沂河堤风光带及沂南河生态环境整治工程等重大项目18个,“十二五”计划投资269亿元。
推动规划有效实施
进一步完善规划落实的管理体制,加强规划的分类实施、责任落实和监督评估,形成“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有效保障。
强化分类实施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履行政府职责,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规划分类实施。
——本规划提出的产业发展方向和任务,以及对外开放等领域的发展重点,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实现。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确保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
——本规划确定的科技教育与人才、城乡建设等重点任务,主要通过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和政策导向机制实现。政府的工作重点是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环境,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动力。
——本规划确定的社会公益事业、社会保障、促进就业、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领域的目标和任务,是政府的承诺。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切实履行职责,调动社会力量努力完成。
——本规划确定的优化空间开发布局、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管理、规范市场秩序、精神文明等方面任务,主要依靠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执政执法力度,并辅之以一定的经济手段予以实施。
——本规划确定的各项体制改革任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的工作重点是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把改革任务分解落实,按进度有序推进,确保改革任务如期完成。
强化责任落实
各地各部门在制定政策、审批或者核准投资项目、开发利用资源、安排财政支出时,不得违反发展规划的强制性和约束性规定。市直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将规划纲要确定的相关任务纳入本部门年度计划,并及时将进展情况向市政府报告。本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市政府分解落实到市直相关部门和县(区),特别是耕地保有量、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污染物减排等指标,要定期检查,强化落实,重要的预期性指标也要分解落实。建立重大项目责任制,对规划纲要中确定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进行分解落实,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相关单位和县(区)各司其责,确保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的实施。进一步改进考核评价机制,着重考核规划纲要中提出的约束性指标,确保约束性指标的落实。
强化监督评估
实施规划中期评估。2013年,市发展改革部门将组织力量,对“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检查规划落实情况,分析规划实施效果,找出规划实施中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形成中期评估报告,由市政府报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
完善规划调整制度。“十二五”规划实施期间,如遇国家、省和市发展战略、发展布局进行重大调整和经济社会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等原因,以及中期评估认为需要对规划进行调整或者修订的,由市发展改革部门提出调整或者修订方案,经过衔接协调、专家论证以及征求意见后,由市政府报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
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怎么翻译?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制定规划要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什么? 由谁能够提供《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贵阳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求《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求《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 简述2005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 2005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成果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什么? 谁知道2005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我国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主要内容和鲜明特点 谁知道《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内容 那里有团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论文 下载 如何找到《内蒙古党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的全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宿迁市洋河镇住宅小区2006年的规划 宿迁市洋河镇2006年住宅小区规划 速帮我查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资料!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决议》主要内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