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秀娱乐社区:政府态度应坚决 开发商操作则需人性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3 17:09:01

政府态度应坚决 开发商操作则需人性化

2011年10月31日 15:28:24分类:未分类

  
   近两周来,在上海及邻近地区,包括中海、龙湖、绿地等不少房地产开发商都因为降价,遇到前期买房人——特别是那些不久前刚购入的业主——的所谓“维权”纠纷,有的还出现售楼处被砸的暴力事件。在本月27日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商品房销售价格由房企和购房人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协商约定,如果在履约中当事人发生矛盾纠纷,应根据合同约定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这大概是全国各级政府中首次就类似事件所作的正面表态,应当说,作为一种原则性的意见,它确立了一个正确的方向。
   就我所看到的,第一个因大幅降价而引发的“类群体性事件”出现在上海景瑞房产公司位于江苏太仓的“荣御蓝湾项目”。之后类似的降价大多遵循类似的模式,一般都是一步到位,将单位售价直接下调20%以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遮遮掩掩地“挤牙膏”。
   如许多人所分析的,这种现象可能的确说明房地产市场的拐点这是次真的来了,因为开发商总是最能够及时感受到这个市场的温度变化的人。按理说,这是件大好的事情,正说明政府多年来的调控起到了作用,也顺应了广大市民老百姓的强烈愿望。因此,国内绝大多数市场分析人士和评论家大多对那些“蛮不讲理”的维权业主嗤之以鼻,有论者甚至直斥他们的做法是“对维权二字的亵渎”。上海有关电视媒体不久前特地做了一个观众调查,结果显示:几乎所有发表看法的观众都认为,房价涨跌是市场自然行为,既然双方都是按合同行事,买房人就无权因为跌价而向开发商寻求补偿。这就好比前几年房价一直在猛涨,怎么没听说有哪位购房者说要把升值部分的钱退还给开发商?
   这些大道理都没有说错,不过我相信那些维权业主一定也有各自一肚皮的委屈和道理,而且我还可以断言,他们与开发商的交易中一定也确有不少“具体情况”,他们据此要求退款,也不会是一点合理性都没有的。还可以预料,会有更多的类似业主采取其他办法“维权”,比如对房子提出各种各样瑕疵或不满(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也的确是事实)为理由,要求取消先前的合同并退房。
   退一步说,其实大家大致是能够理解那些业主的心情的。对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来说,辛辛苦苦积攒了点钱买了套房子,岂料到前10年来房价一直在涨,轮到自己时却掉头下跌,怎么不觉得倒霉和生气。因此,我们也很希望开发商能够比较人性化地与业主好好协商、友好解决。毕竟,法庭虽不会支持业主的诉求,但他们若契而不舍地闹,对开发商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这里有个现成的正面例子:因为iPhone 4S的面市,苹果中国公司决定对iPhone 4降价,但它允诺,在降价前一月内购买iPhone 4的客户,公司予以退还中间的差价部分。
   当然,个人的情绪不能代替社会的契约和法律。因此,我们鼓励房地产企业根据具体情况人性化操作的同时,我们也坚决主张,面对接下来极有可能出现的大规模楼市降价及由此可能触发的所谓“维权”纠纷,政府及社会各界应当有足够的准备,如果以息事宁人的传统“维稳”态度向市场发出错误的信号,只能诱发更多的“不稳定”。对于社会中不同行为主体间的纠纷,政府不应该介入其中,它需要做的只是维护法律和契约。
   我认为当前政府部门还应当做的另一件极为迫切和重要的事情,是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在认真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对有可能出现的价格下降(甚至是大跌)作一个细致的预案,因为一旦真的发生这种情况,对于市场交易双方、土地批租市场、以及动拆迁补偿等都将发生显著的影响、乃至冲击,而且它们带来的还很可能不仅仅是单一领域内的经济问题,而是一系列连锁的社会效应。至于价格的变动本身,再有本事的政府部门,也很难将其控制在希望的范围内,前10年房价的翻番上涨已经证明了这个道理。
   对于充斥舆论的“楼市调控见效论”的一派乐观情绪,我本人还对另一个现象颇感兴趣。本周中,为了“预防”已经屡见不鲜的前期业主“维权”闹剧降临到自己身上,上海某楼盘特地选在半夜降价销售,岂料不仅引来了排队“抢购”,也仍未躲掉一些前期业主的“围攻”。
   半夜抢购说明了什么?事实上,值得关心的却是另一个问题:这次这个楼盘从每平方米22000元“直降”至17500元,幅度当然不能算小,不过如果替它算一下,其实也不过20%多一点点。可惜目前真实的案例不多,不足以说明问题。但假设这将是一种普遍和平均的情况的话,那就说明,只要楼价平均下降20%,市场就会重现抢购潮。
   这么说的话,若仅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而论,目前的房价并不算高得离谱。要记住,这还是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一大堆针对楼市的调控政策之下——比如那个一刀切的“限购令”。可以预期,倘使这些政策有所松动,那么就这区区20%的降价幅度都不需要。
   一种比较有说服力的解释认为,这种现象说明老百姓对于房价真的会下跌其实是没有多少信心的。从2005年开始,每一轮的楼市调控的开头都会有一段时间的胶着,但每次一旦出现一丝下跌的趋势,随后总是伴随着更大幅度的上涨。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那次,一开始,甚至有些地方也已经出现类似于目前上海发生的前期业主“维权”风波。但谁能料到,之后出现了翻倍的上涨……因此,眼下的这些抢购者,是怕了再重蹈覆辙,干脆见好就先买定。这就是那20%的吸引力。
   不管是什么原因,总之,目前这种一边是“维权闹事”、一边是“半夜抢购”的乱象能够帮助大家确认一个判断:楼市调控成效虽然已经显现,但极其脆弱和不稳固。这一次,我们决不能让那些抢购者的怀疑和担心再度变成现实,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写于2011年10月28,发表于2011年10月29日《华商报》,略有删节。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