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经济学:武道传真 - 易医武禅道 - 萝卜酒文章选集 - powered by Discuz!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0 17:41:19
卜酒文章选集

内功的"科学"解释 萝卜酒2006年08月03日 上午 09:57内功的"科学"解释 萝卜酒


内功的"科学"解释 萝卜酒
内功是肌肉运动的结果。

太极拳诀中有一句:“力出于骨, 劲由于筋”。 这里的筋其实仍然是指肌肉, 只不过是肌肉的一种特殊的使用方式。 内功拳的巨大杀伤力是科学运用人体肌肉和骨骼的结果, 没有任何神秘可言。 

它是基于两点: 
1. 肌肉的非线形特征
2. 骨骼的最佳承力角度
肌肉的力量是非线形的, 有一段力量最大、速度最快、消耗最小的距离。 这段运动距离就是内家拳所谓的“筋”。 内家拳就是要养成这种独特的肌肉使用习惯。 练健美的方法是内家拳最反对的。

人的每块骨骼和关节有其最佳的承力角度, 在这个角度上力量可以大到无法想象。 以脊椎为例, 脊椎骨间的缓冲是液压, 只要正面受力几千斤都没问题,一但产生过度弯曲,很快就会受伤。 骨盆也是。 常人别说用力, 就是站的姿势不对都会伤了脊椎。 人体一但不用力很快肌肉骨骼就会萎缩,人体钙质最先流失、也最严重的就是脊椎和骨盆,全因常人少用脊椎和骨盆承力。 四百公斤的重量,
我能蹬近百下,用的是腰力和骨头, 其实很轻松。
四川山民还能背三、四百斤的猪, 走二、三十里山路, 就是用的骨头承力, 用力科学,
累是累,但并非不可承受。 诸位可做个实验, 找根猪腿骨, 平放在案板上, 猪腿骨只要两头有支撑, 就是用斧头都劈不断; 但是提起猪腿骨, 让另一头悬空, 用刀背轻轻一弹就断。 

所谓太极懂劲就是在师傅的引导下学会用腰腿的骨头一节节上来承任何方向的力。 只要用力对了, 师傅一下就感觉到了。 师傅一声“好”, 从此记下这种感觉, 慢慢加重, 越练越骨壮筋强。 此所谓“脱胎换骨”者, 每个人的骨骼都要些小缺点, 正确用力可以纠正回来, 这个过程需要几年。 此后, 便可不败。
 
内功打人其实是用骨骼顶人。 太极四字秘诀“敷、盖、对、冲”, 就是调好骨骼对着你, 脚往地下蹬, 再加上他冲上来的动量, 骨骼的巨大而短暂的一顶能一下就能打得对方筋骨错位。
内功的每一招都是摆好骨头架子, 16字真言:“虚灵顶劲,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塌胯”就是摆骨头架子的关键。
李雅轩的拳姿正正方方就是用上了骨力所至,郑曼青拳照里调整骨骼的迹象就更明显。内功的每一招,动作小, 但有骨力。
西方拳击除了很近身的钩拳, 少有有骨力的。 形意的鸡形,用头打人, 一但练出骨力, 你一拳打去, 他用脸一顶,
可能骨折的是你的拳头。

内功拳没有师傅千万别练, 会练成畸形。 我讲的再清楚, 你觉得对了, 其实百分之百还是错的。
有心向学者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运动, 打篮球, 踢足球(头球一定要练出来), 打好底子。 以后一有机缘, 老师一点即通。

2009-4-30 13:55           浪搏沙
版主





积分 50
发帖 26
注册 2009-4-5
状态 离线
#2  

内功是人的本能(作者:萝卜酒)2006年08月03日 上午 09:51内功是人的本能(作者:萝卜酒)

  内功是人的本能,一言蔽之就是放松, 放松之后有玄妙。

  内功能把人的极限发挥出来,并非等于可以任意妄为。中国武术的内功含义非常广,力量只是内功的一方面。内功的最高境界近乎神仙术,如何练习今天已无人知道,但是内功最基本的就是根劲和放松:放松之后出根劲,有了根劲更放松。放松并不容易,象练瑜珈那样,绷着腰打坐,嘴里反复叫放松,其实是以“放松”为名义的紧张,就象共党国家总爱取名民主共和国一样。(我校)最新的医学研究显示:人脑决定不做一件事所牵涉的脑细胞和消耗的能量,常常超过决定要做什么事。所以,心中想放松其实还是没放松。

  人真要放松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自信。做自己得心应手的事就是放松。《卖油翁》里的卖油翁卖油,射箭的好汉射箭,都是放松,反过来让卖油翁射箭,好汉卖油就都紧张了。如果光讲养生,所有体力的运动如下棋、弹琴,只要是娴熟了,都能让人放松,就是修手表、扎假苍蝇也能有此功效。太极拳除放松之外还能活动筋骨,这比修手表好,但不是主要的,人只要心中不焦虑就什么都好了。小子我真心地建议众看官向英国人学习都去Develop一个用体力的Hobby,哪怕是做木匠, Hobby能抚慰您的心灵!

  内家拳能真放松是因为百战百胜,与人生死斗,“胜似闲庭信步”。李雅轩讲散手比斗中身轻骨爽、有不可言语形容之妙,说得就是这种享受,和明朝皇帝做木匠是一的道理。人要是腰腿有力了,跳得远,蹦得高,动作快了,别人一拳打来,要躲要打随心所欲,心情当然不紧张了。一放松就解放了脑,人就健康,思想和心态也变化,这是内功的第二步。内功让人沉着,思维敏捷,用在打斗中远比力量更有效,也更可贵。内家拳的所谓养身功效也在于此。练内家拳是可以治好近视眼的。

  许多人追求内功是看重内功的力量,是舍本逐末了。内功拳在打斗中确有放人丈外的轰动效果,但这只是借力,不是内力主动做功。内家高手放一个人容易,扔袋面粉就难了。我师教我等推手、散手时常说,“是你自己打自己,我只不过加了一把力。”

  内力仍然是肌肉的运动,内力并未超过人的肌肉的能力,让内家高手举杠铃决不会比世界记录高。只是内力使用肌肉的方式很独特,因此力量要大些,但大不了多少,能大50%就不错了,与此相对应的是用力时间缩短了,肌肉的消耗也急剧减少,这才是了不起的。平常人力虽大,但在打斗中用不出来。内功最可怕的是能恰如其分地使用这个力量。内力是准确,而不是光力量大。人其实也就是个箱子,给个力就会动,只要打得上没有不倒的。 比武不是比举杠铃,平常人的力足够了, 打斗中要会用力才真能赢。

  许多人到处宣称西方拳击手一拳有几百磅,那是无知,是投降主义。几百磅是个什么概念啊!几百磅的杠铃放地上,拉拉试试。打斗中,一瞬间几百磅,一匹马也做不到啊!就算他真力大,有几百磅,也照打!燕青不也扑翻了任原。

  我最初向往武术是为了打架获胜,后来才慢慢体会到其中的艺术。打架其实是最容易的,打死人也用不了多大的功夫, 但想会会高手就难了。

  打赢流氓的功夫容易练,我在师傅手中象个儿童,但在外面打时手还挺快。 一次在街上和一个横人斗,赢的太轻松几乎没有任何成就感。拉扯在一起时,我一手架着他,另一手远远地甩了几拳,其实也没怎么伤着他。但他没能抬起头还不了手,吃了亏,就往前冲,想打近战。冲过来他就搬我,想使拌子,我架住他一会让他用力,等他搬得实在了,然后顺他的力一拉,人就到地上了,脑袋撞在柱子上。比赛结束。

  这次打斗对手很差, 但对我仍是个大的提高:最根本不是力大,而是我居然在那种情况下还能想事情。这种进步让我自己都很惊喜。不过街头斗殴很恶心:那些人在打架前那么凶蛮、无理,打输后又如此可怜、无助,难道人性天生就是无知和软弱的。一个小混混这样也罢了,象刘少奇,都贵为国家主席了,也还是这样。刘少奇被红卫兵殴打,情急中拿出宪法来挥舞,他可曾想过那些被他整的人也是有本宪法保护的,而当年他又是怎么做的呢。假使毛刘这些人小时候多打点架, 不知道会不会好一点。

  武术用在斗殴上太糟蹋了, 打人并不能带来什么快乐。练了武要和高手过招,看看人家的手段如何出神入化,自己又该怎样应对,那才是真的叫人高兴。现今中国社会上,暴烈之气很重,就是“平常百姓也做不得善人”。 学点武不吃亏是对的。

  打斗中力量并不太重要,是个人都有足够的力量取胜。最重要的是冷静,脑子要清醒, 不能紧张, 不能怕。许多善打架的人,一点功夫也没有,就是因为沉着,天生的力量就够了。对方也是人,凶巴巴的样子其实是害怕,好对付。真正的高手,由于气在丹田,表现得很平和,不过打起来就如猛虎。我师有次在批发市场打一群爆发户, 一人对八个,还倒陪了七百块汤药费。

  那帮人是横惯了的,并没什么本事,终于倒了大霉。说来很气人。明明是他们的汽车撞了停着的自行车, 他们还有理了。 我师本想算了,结果那开车的还故意松刹车,把自行车的轮子压弯。这明摆就是欺负人嘛!那帮人从车上下来一群, 我师怕他!窜进去,照当头的胸上就是一拳,拳劲透胸而过,那厮吃打坏了骨头, 鼻涕口水和着血流,站那就不动了。一群人围上来, 又抹袖子,又嚷嚷的, 样子挺凶,却都不走近。欺负弱小惯了的,哪见过真阵仗。 我师动了狠心, 一双眼睛怕人,东一掌西一拳, 八个全倒, 搞成了表演。十秒钟,这帮人全到地上嚎去了, 哭的都有。

  终于想起有政府了,到派出所解决问题,我师见他们被打得也惨,气下去了, 就倒陪了七百块汤药费。那个当头的被打得很可怜,其他人扇在头上的多, 血留得怕人但没内伤。当头那个胸膛被打透了, 没几年好不了, 恐一辈子都不爽利。

  我师身才瘦小, 看不出是个有功夫的, 身高不到一米七,但臂长却有一米八五。 我师三十年功力, 骨头极重,从外表看最多一百二十多斤, 但实际有一百四十多斤。内家功夫练的是筋骨, 肌肉成细长条, 骨头极密。我师每每和武林同道比手, 不用什么周折,只要两指往别人身上一甩,没人受得了, 罗师伯就是个例子。 罗师伯本是练外家拳出身的,一身硬功护体,就是小伙子用榔头敲都不怕,但就怕我师的两根手指, “砍在身上就似角钢, 痛在骨头上”。罗师伯的外家功夫很高,一棵大树两掌一戳,能把树皮戳掉, 要是插在人的肋上当场就没命了。罗师伯年过五旬后,气力下降,外家功夫有点力不从心, 见了我师显露的内家真传后,就想转投太极,欲拜我师为师。 我师年纪比罗师青, 罗师也是一门之首,又是多年好友,就以大师兄的身份代何其松师收罗师为师弟。罗师伯是老武林,见过大世面。 讲了很多武术真经, 让我等大长见识,从此不敢轻视外家拳。

  我师住在火车站附近, 社会治安很乱。我师晚上出来教拳,只带把棕竹扇子就够了。棕竹扇子有弹力很结实,只要用上抖弹力,足够敲断人手的骨头。我师感于社会治安不好,教了我等很多实际的防身术,苦练了太极拳里的几招, 比如提手上势,金鸡独立,斜飞式等。 提手上势就是踢对方的迎面骨, 如果穿着皮鞋,用鞋边一插,就象刀劈斧砍一样可怕。太极拳里许多招式都是能立取人命的。 只要用上了内力,一把棕竹扇子就是一把刀,两根手指就是剑。(剑法中左手捏的剑诀就是一把用来点穴的短剑,太极剑法是两把剑,可惜如此基本的道理都每人懂。)我们师兄弟每人都买了把扇子,很有点派头。如果没有扇子,一本书也行,书脊弹人照样打断骨头。 生活中有很多可用的武器,对付持刀歹徒很管用, 不须怕。

  持刀歹徒并不可怕,但是现在军体拳等教的空手夺刀方法是万万用不得的。想踢掉或扭掉对方的刀是很愚蠢的。会用刀的人,其实不用刀也能伤人,刀也就是个幌子。如果你的注意力全在刀上,他的拳脚就可以随意伤人了。有些有经验的歹徒还故意左手持刀,就是诱你上当,好右手伤人。对付持刀的歹徒,别一门心思想夺刀,关键还是要打击对方, 把人打倒了,刀还能伤你!如果去踢敌人的腕子和抢人的腕子,你一伸手别人手里的刀挽个花就能把你拉道口子。

  对付刀和一般打斗差别不大,都是注意别让对方落着根,没根劲刀是捅不出力、伤不了人的。会用刀的人, 刀刃是向上,刀总挂在腰边,不轻易出刀的,目的是一但捅进去就用腰力往上拉,这是军队在战场上用的立取人命的招术。碰到这种人你就走, 他懂其中的奥妙,是不会追的。

   一般的歹徒拿把刀乱捅,那就好办了。他总想着刀,你就可以指东打西,比如假装夺刀,在他收刀时戳他的眼。不过最好的办法还是用衣服去挂他的刀,那些傻*总是把刀磨得很快,一碰就挂上,衣服挂上后换个方向,用个脆劲一弹就能把他的刀拉掉。

   911那次,若是我在机上,只要用个毯子叠成两层,象斗牛士一样往刀上一蒙,傻阿拉伯肯定会使劲地捅啊捅的,毯子又没绷紧哪里捅得开, 趁他忙那头,这边拿把长点的钥匙就插丫脑门上。 没毯子用坐垫、枕头都行,只要是软的织物, 软东西不搭力, 最麻烦, 软索捆猛虎啊!

  真正的高手不怕你那大棒子偷袭,就怕洒个网子给缠住了脚。不过谁要是敢拿网出来,高手见了肯定会动杀心。内家高手,功夫全在脚上,身法快如鬼魅,你还没来得及抬手,一个快步冲过来,先就收拾了你。

  人身的力全从脚上来,脚一定要站实了身上才能做动作。就象电影《骇客帝国》里一样,身体晃啊晃的,脚却一丝都没动。《水浒传》里有个关于脚的打斗细节写得最真实:话说卢员外遇害,燕青逃到城外腹中饥饿,因逃得匆忙身边无钱,看两个客商在道上赶,便欲抢劫,但又不想伤人性命,只是上去一拳打翻了一个。被打翻的正是石绣, 另一位好汉便是杨雄, 只见杨雄回身就是一棒,打在燕青的腿上,燕青吃痛倒地,石绣上来就想捅一刀,好在看见了燕青袖口的花绣。这场打斗波澜不惊却充满智慧。杨雄果然是个街头斗殴的高手,回身一棒就往膝上打,不高不低的最是难躲。要是打头,腰一晃就闪开了,以燕青的身手这一棒也只有生生地忍了。好个燕青,果然是能扑翻任原高手,若是换了旁人骨头早就打断了,燕青钢筋铁骨,只是吃痛不过而已。杨雄这一棒是下了杀心的,燕青没被打坏,除了骨壮,想是知道该如何“忍”。

  内家功夫里有“硬碰硬”的招法。我师传我的诀窍就是,一定要用上根劲,碰撞时骨头一转,看是两个人碰骨头,其实是我在小小打了他一下。骨头这一转就把横向的来力变成了纵向的力通过骨架传走了,纵向承力再大骨头都不会断的。对方骨头若是不动,只有吃打伤了。我以前踢足球, 胫骨碰着就痛,现在被人蹬踏都无所谓,一是的确骨硬了, 二是用上根劲。足球巨星,所以敏捷胜人,还不受伤,全是有根劲,马那多拉被踢的还少了, 又怎么样。中国足协的蠢货,不练点根劲,跑一万米有屁用,他们那里知道米卢天天带头玩足网球的用心啊!小子我体会到根劲,就是*学着踢足网球踢出来的基础。

  恩师又天天压,“硬了”、“软了”地搞了整两年,终于有一天福至心田就碰上了。

  人的骨架的设计很奇妙, 许多关节的接触面都是开槽的马鞍面,而且骨头两端都很粗大,这种设计能把很大的侧向力转变成沿骨头走的纵向力。太极拳处处讲根劲,根劲其实就是骨力。 太极拳经曰:“力由于骨, 劲出于筋”,还有“劲起于脚”、“节节贯通”之说,就是讲的手上的一拳其实是从骨架上传来的腿上的力。手才多粗,腿又多粗,拳击打半天倒不了一个,内家拳只一掌一拳就能取人性命,原因就在于此。 西方人为求这一招至胜,只知力大好用,却越练越蠢笨,而我们的老祖宗真是太聪明了,怎么就想的到。现在西方把人体每个关节形状细节搞的很清楚,象脊椎有六个自由度,每个自由度的上下限等等,但是就是不知道每个角度的具体力度能是多少,什么样的安排能最出力又最小伤害。这是算不出来的,矩阵太大,而且有些假设还是错的。老外要是懂得什么是根劲,整个运动科学的许多结论就得推翻了重来。 

  如果有什么手段记录下我师每个动作各关节的细节, 那才真是宝贝啊!到时候众看官想学功夫就容易了,买张光盘就得。体委几十年来为了庸俗化太极拳, 鼓吹陈王庭创拳说。其目的就是为了否定内家拳的中华文化传承,然后才好任意胡来。根劲和内功非太极拳独有,形意拳里讲的更多,难道形意也是陈王庭所创不成!一拳一掌,随便摆个架势,能不能出根劲,内行一眼就看出来了,老一辈的拳照珍贵之处就在于能提示后来人各种姿势下的劲路。体委的冠军们可有一个是能出来根劲的?这样的拳也能打人,这种冠军难怪大家不服。

  现在的太极名家里面有几个对得起他的那个姓的。不是我骂他们,有没有功夫,自己的拳照明摆在那,赖都赖不掉的!

  祖师杨澄蒲和李雅轩的拳照珍贵啊! 如果众看官懂的欣赏其中的劲路,那就是功夫入门了。 杨澄蒲的拳照尤其宝贵, 比如栽捶,只有他敢弯腰,就连李雅轩都只能打成直腰的。不是李雅轩不想弯腰,没有办法, 内力不到只能如此。 许多名家子孙,扛着上辈人的名声,照着照片摆拳架,自己还不知道错在那里。祖师的拳架子岂是那帮破铜烂铁能学得来的!这就好比书法,谁能模仿得了王羲之字。若是老老实实地写一幅自己的字,别人也许还表扬几句, “写得好,很黑!” 描这么大的名家的字画来充自己的本事,还不找抽啊!

  以书法比拳照很贴切, 书法里的劲路和拳的劲路神通。郑曼青的字和他拳是一样的,劲力单纯,含在里面,结构也不复杂,一条劲从头到尾的转换很分明。李雅轩的拳好比颜真卿的字,刚猛连惯,小处锋芒自然挥洒、放荡不羁,结构上是刚中有柔,处处照应,不大容易看清楚其中的气魄收放。清朝有个进士把颜体字改了,笔画过多修饰,结构也改得简单机械好掌握了,小学生学字多用他的本子,这种字乍一看也刚猛,但总感觉撑不起来,好似阉人。 现在的名家打拳多有似于此

2009-4-30 13:57           浪搏沙
版主





积分 50
发帖 26
注册 2009-4-5
状态 离线
#3  

说腰四篇 萝卜酒2006年08月03日 上午 10:04内家拳给我太多惊奇
过去的两年,我过得跟疯子一样。内家拳给我太多惊奇,有苦有乐,一言难尽,说出来没人会相信。前两天整理相片,发现自己相貌,整个脸形都变了,你说神不神奇。武当剑谱讲内家拳有回天之功,改人性格和命运,真不是虚言。
李仲轩老人,功德真是太大了,说他救了我一点也不为过。他若是不讲,这虎豹雷音的神术就要断绝,我自己的练武之路两年前也就中止了。
当初离师太早,刚刚懂劲,觉得自己了不起的不得了,浑身用不完的劲,一身精钢铁骨,精神也旺盛,一晚上不睡一点问题都没有。那会可以一个人踢通宵足球,蹦通宵的的,学校的橄榄球前锋都跑不过我,没事就追汽车玩。好事不长,慢慢的身体就出差错了。
先是睡不着觉,晚上浑身发热,眼睛就迷糊了,一下从天堂到了地狱。若不是李老文章的点拨,我只有放弃。薛颠书中有四个字,一下就救了命。一年多来,我几乎不作剧烈运动,每天都走几里路,步伐又慢又稳,这才真的是功夫上路了。
我以前的那种强健,只是找到了腰力,用上了腰力,先天有多少用多少,没有增加,如今才刚开始进步。腰是一身之根,而腰的根就是呼吸。内家拳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息为元。 息长腰壮,腰壮一身松快。李老是得道的宗师,字字千金,真不知那些小人是做何想。各路英雄,得腰力的人很多,但要懂得补偿,李老和薛颠的话句句都不可放过。
内家拳,神仙术,改人的体格,也就改了人心性。这种变化,自己不知别人知道,世界观不知不觉就变了,生活态度也不同了,命运自然也不一样。这不是玄学。
学拳要有机缘, 但也有很简单的办法可以帮助自己。最简单的就是唱歌,打网球,踢足球,开朗地生活。这些简单的生活改变能带来奇迹。很多事情做不到,是自己没体力,强求是没用的,只增烦恼。安慰自己,休息好,干什么事如有天助。相信我,没错的。
内家拳讲究的是动中求静
不是我不能做剧烈运动,而是我不想那样做。内家拳讲究的是动中求静。剧烈运动是可以的,不过要看如何做。如果是喘不上气的那种,对身体是有害的。
我现在少有剧烈运动,但是能力反而提高了。短距离的游泳,跑步,绝对速度很好,但不能持久。也不是坚持不下来,只是不想做那种憋气的坚持,如果能轻松地坚持下来,就算功德圆满了。剧烈运动中求安逸舒服,其实是体会功夫的捷径。我以前的疯狂还是有帮助的。这也是自己想出来的笨办法,如果在师父身边,每天跟跟拳,推手,转圈,被师父的神气感染,功夫自然而然就被带过关口了。一个人就不得不险中求胜,把自己得先天能力先消耗掉,再从痛苦中体会自己得不足。
也就是李老,薛颠的体形和我差不多,要不然,他们的体会,我还不容易理解。尚云祥和薛颠都是靠自己走过来的,所以所谈非常准确。无限追思前人!
人与人先天差别太大了, 以前的我根本不是那些天生冠军的对手。 也就是现在才慢慢看到点希望。 过几年还真有可能去赛场上一博。
腰是不能练的
内家拳和外家拳,以及西方体育运动的区别就在对待腰的问题上。做动作用腰力是共识,但是如何练腰呢? 腰是不能去“练”的,练腰是歧路。
人的腰力大小是天生的,除了特别的得道高人,没人能增加自己的腰力。腰力大小基本决定了人的性格和大体的命运。只要能保腰,用腰,就已经足够了。奥运冠军都是天生的,不是练出来的。内家拳的正路是体会腰,但不去打扰它。人用上了腰力,因人而异,精神上会有异样。邪教,就是靠折腾腰的动作来愚弄人, 两千年来都是如此。
内家拳的正道是讲不出来的,但关键都是松软舒服快乐,不强求。知道腰,不强求,保持好心情,等着功夫自己上身。每天,有那么几个片断脑子一闪念,混身一抖,就够了。但是在此之前,一定要在明师身边勤学好问,看机缘,偶然地入门。和明师一起生活一段时间是最重要的,师父的神态可以自然地改变你。神态就是一切,模仿神态,内里的筋骨就正确了。
各人机会不同,入门的动作就不一样。同样的动作,告诉他人,肯定坏事,有明师在身边能给你改正,没有明师就从此一生毁了。所以,我对具体的动作是绝不讲的,讲了就是害人。特别是关于腰的,搞不好精神要失常。
道门内家拳在杨氏之前都是单传、私传。就这样,历史上附会道家的邪教数不胜数,至今不绝。他们的绝窍就是一些简单动作,西方的两个主要邪教更是如此。
腰千万练不得。大家对内家拳的向往之心,我很理解,越是如此,我越不能乱讲: 安全第一。最好的办法是踢足球,打网球,高尔夫球。特别是足球,绝对有益无害,而且效果奇好,对身体,事业都好!
内家拳是不能强求的
内家拳是不能强求的,内家拳是功夫自己来找你,不是你找功夫,越练反而越坏事,但是又不能不练。很多著名拳家,自己的儿女都传不下去的。我在网上乱谈,很不负责,但也希望能有一二有心同好可以借鉴一下我的经历。
内家拳根本上是人体之妙,如果做对了,一定就有奇迹发生,个人的意愿再强也无用。一定是要好老师手把手带入门的,入门之后就是看个人的机缘走多远了。
练习内家拳,首重神态,因为神态牵连着腰脊。正道,一定是谦和,庄严,快乐,宽容的。高手一定是笑脸迎人,但是精细入微的。李老的师父都是如此。
学内家拳,也有正道做法。就是反复揣摩,纠正自己。道,就一个,道可道,就不是正道。任何动作,师父做都是对的,但你一动就错。错也不怕,每次总有对的一点点,所以最重要是反省自己,不要小有所得就固执己见。
如此,才能进步。懂腰劲,上手是不难的,若有机缘,一般人半个月学会了。真正的挑战在此之后,人的贤愚就此分出来了。谦和的人会觉得自己所知更少,贪婪的人便会得意忘行。过了这一关之后,美妙才刚开始。
内家拳一切都是反的,越轻越重,越软越刚,越不用力,越有力,越不思不想,越能感知世事。终了一生,不能尽其妙。内家拳最大的挑战是改自己的筋骨。人的骨骼都有缺点,要改过来很难,首先要体会到缺点,再慢慢正确用力,靠运动一点点挽回。我自己右小腿(实际上是右腰)很弱,右脚小左脚半码(一般人都是如此), 三年多才慢慢改了点,右脚有点力了可以支撑得住左脚踢球射门。
骨骼基本正确之后,高级阶段的功夫自会上身。象李老所说的“六部剑”,慢慢地走几圈,运动量大得不得了,小腿痛得抽筋。这种效果是跑几公里都没有的。
学内家拳一定要跟师父。但是,也有自学的办法,就是我反复讲的踢足球,打网球。球类活动,不能妄用意念,打起来没时间想,是忘我的,所以不会偏,还练了筋骨,为后来省了事。
国家现在在慢慢好起来,象李存义开国术馆,杨澄浦广招徒弟这样的盛事很快就会再有。有心人如果听我的建议从足球网球开始打基础,将来一定有缘见明师的。我现在正在“发财”的关键时期,可能又要辞网一段时间,请大家见谅。

2009-4-30 13:58           浪搏沙
版主





积分 50
发帖 26
注册 2009-4-5
状态 离线
#4  

我的内家心法 萝卜酒2006年08月03日 上午 10:10我的内家心法 BY 萝卜酒

                                一、养气篇

                                拳与道同,习拳即参悟道法。余习拳近二十年,心有所悟,自述作文,为辩真去伪,再图寸进。合抱之木,起与毫末。文能得之否。
                                拳名形意者盖取天地之象尔。天之形空明广漠,了无一物,其意却有造化不测之能事,孕生万物,瞬间激雷霆万钧。地之形因时而变,山川勾连,花木葱茏,其意有托栽润化万物之能事。取天之形运化拳中,首从体态中正平和安舒始,取地之形则拳变化万端不可方物,虽神鬼不能测矣。人之形随曲就伸,遇力则抗,诚能化天地形意,养气致柔。孕空明而制刚强则能与天下英雄一决雌雄尔。
                                天之广漠也无界,人之欲度也无极,故当放骨以极远之所,方可开展筋肉,渐入松柔境地。草木之根埋于土,人之根本悬于顶,立桩练骨既从上至下,所谓如衣浸水而高悬,若雪覆地而渐下,加以时日,骨正直而挺立,力凝聚而下沉,久则足下生根,稳似山岳。
                                气在长不在求,贵在养不在努,用在练不在运??,处无所住心处,出无所强求时。是为人也秉天地阴阳之气而生,是故皆有先天之气,然劳形耗神渐与体内浊物混为一态,难分彼此。致气养身,是从草木所生能同。松土壤、给阳光、常灌溉,使其若草木萌芽,日渐有形,遂可参天。是为丹田者气之动者也,动一发而牵全身,行毫厘则顺百穴,诚如气囊风箱,呼吸间气离浊物,自现形状,勾连成象,充沛有江河姿态。
                                关关雎鸠,在河之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气分阴阳,同声相应。如孤男不偶,寡女难和。是为气者,也复如是,孤阳不长,独阴不消。当先剥离阴阳,而后方可鼓荡气息,使阳长而阴消,或阴生而阳渺。此所以无极分太极之象尔。
                                体内热则觉外寒,体内寒则感外燥。本与夏日抱冰,冬天拥炉同。所以冷热寒燥,俱非气感。唯涨与刺疼为真。练拳当明疼加酸减麻不练。疼者气之所示,坚持即是。酸者求之过促,当知过犹不及,稍减是佳。麻者筋脉扭曲,即刻知止。此数百年血泪所书,不可不慎尔。
                                夫为气者行搬运之能事尔。胡能使心与意合、意与形合者,专气而使然也。专气而致柔,非专气而致气,何也,盖因气之为用,而非拳与道之根本者也。故一味练气者,体虽柔却不可以用,心虽想却不能达者,为气而气者。练气有成当凝气为功,使其练骨、易筋、进而洗髓,入空明境界尔。
                                养气行拳,以松为基。松复以气之为导,此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若鸡生蛋,蛋又生鸡,循环往复,渐入佳境。
                                始欲松者大多从桩起,于筋骨疲惫抖动中渐开骨节,使气可行,后行气以催骨梳筋,再求松柔,此为之松。松后求顺者,拧裹是也。即看正是斜、看斜是正,手脚、肩胯、肘膝合而为一者。然后气顺则骨顺、骨顺则筋通、筋通则力达,方可言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此一松二顺三通,当实心求证,自知端的,不假仆言。
                                持杯掷地,杯碎地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使之然也。投杯入水,杯无损水无伤,水至柔而无可抗。以柔化劲非以手臂持柔拨人来劲。故王崇岳语:“本是舍己从人,都做舍近求远。”盖指此情。松者使己身无反作用力是,身无此力,彼之劲力难加吾身,即为化劲。彼之劲力加与何处,吾以何处发人是为真松,以松柔拨化彼之手足,虽未悖太极手去不空回之要义尔,然离太极暴烈脆冷远矣。本是舍己从人,都做舍近求远真意在此,体悟可知之矣。夫为拳者,生死之术,呼吸在旦夕间,手足一触存亡立判,何能品玩乎?故从致简致易求,方可知“视人如草,打人如走,形若婴孩玩耍,不露拳之痕迹。”为何物。
                                道有三宝,天、地、人;人有三宝,精、气、神。练骨易筋洗髓者,炼精、化气、渐入神明尔。负重、远奔肌肉为之疲,肌肉是为练。松肌肉,现骨骼,一动一静骨动而肌肉无使之用强力者,骨为之练。故松者练其骨也。骨坚刚而肉松柔,则内坚刚而外示之以柔,是为外松内紧,棉里藏针,合太极之说。
                                “观耄耋能驭众之形快何能为。”当不以肌肉之力为能。孰见老翁举千斤之重,灵如猫鼠乎。
                                松得其法,可从心意运骨。开合拧裹间内成一线,始可语合力为何物,是为骨顺。骨既顺则筋与经脉顺,催骨松筋力道渐成。然后定筋骨,虚心志,和五心以修神而明明德。
                                从骨练者入,先剥阴阳,使气贴背,梳骨行走,由内及外,渐入佳境。从气练者入,持童子身,运蛮僵力,使内虚外实,气涨全身,有涨痛感,再由气致松,从外到内,渐入佳境尔。两者俱优,审人心性而定。故太极有僵劲、僵柔劲、柔劲、轻灵劲、虚无劲、空明劲徐徐缓进之说。欲一蹴而就者,必为能口诛笔伐,不敢忿而作态者。
                                夫世之精品必源于精雕细刻。虽写意泼墨之流,其雕心刻思不知几十寒暑。太极也然,心不能用其极,力不能劳其尽,虽一生言拳,不敢做仗马鸣。唯劳心力,自投地狱,寻烦恼门入,找甘甜门出者,才能经层层魔难,长层层工夫,于平地垒高山峻岭,看涛生云灭,自在星河。
                                拳即是拳,本无差别。形有内家、外门之别,实格物致知求拳之路不同,得而示之以风格俊异。优劣差别则在是正是谬间,在深在浅处。

2009-4-30 13:59           浪搏沙
版主





积分 50
发帖 26
注册 2009-4-5
状态 离线
#5  

一个练太极的对李小龙以及内功的看法 萝卜酒2006年08月03日 上午 10:14一个练太极的对李小龙以及内功的看法
李小龙的腿法的确可以说是登峰造极。李小龙的腿法暗合内家原理, 决非台拳道可比。 就是李小龙这样的高手,实战中发腿也少有过(自己)腰的。 为了踢高处,李小龙是靠支撑腿跳起来。 李小龙踢腿发力是靠屁股剪,双腿阴阳折叠互为其根, 踢出去的是抖弹力,如刀劈斧砍,没人敢挡,挡就伤筋断骨,只有闪。众看官可仔细观察一下李小龙发腿前双脚前后快速交换的习惯动作,李小龙的腰胯是很舒展很放松的。 双腿互为其根,是很高的境界,李小龙自创拳能悟到如此绝技, 真是个天才。可惜李小龙没有机会接受正宗内家明师指导, 干傻事,又吃药又电击,以至伤身害命。 太极是道家修仙的登云梯,有足够的手段把人的能力推向极限。 李小龙太可惜了。
  腿高无力,实战中,不是猛龙, 千万不可轻易动腿,一但失去平衡就什么都没了。我师的朋友许胖有一高论叫:“迈一步如迈深渊”。 两条腿还嫌站不稳,更何况单腿。众看官也许会举李小龙的例子来反驳小人。李小龙的腿法的确可以说是登峰造极。李的腿法暗合内家原理, 决非台拳道可比。 就是李小龙这样的高手,实战中发腿也少有过(自己)腰的。 为了踢高处,李小龙是靠支撑腿跳起来。 李小龙踢腿发力是靠屁股剪,双腿阴阳折叠互为其根, 踢出去的是抖弹力,如刀劈斧砍,没人敢挡,挡就伤筋断骨,只有闪。众看官可仔细观察一下李小龙发腿前双脚前后快速交换的习惯动作,李小龙的腰胯是很舒展很放松的。 双腿互为其根,是很高的境界,李小龙自创拳能悟到如此绝技, 真是个天才。可惜李小龙没有机会接受正宗内家明师指导, 干傻事,又吃药又电击,以至伤身害命。 太极是道家修仙的登云梯,有足够的手段把人的能力推向极限。 李小龙太可惜了。{cchere.com 萝卜酒}
{cchere.com 萝卜酒}
李小龙的截拳道,以“直接、迅速、主动进攻”为宗旨。取名“截”,意指以刚破刚,抢先创敌。李小龙对力量、速度、和直接的追求是对传统武术招式华而不实的批判。但是李小龙真的错了。 当年的创派祖师,不管内家外家,都是在刀口拳尖上混饭吃的,他们岂能不知力量和速度的重要。武术招式的“多余动作”其实正是为了迅速发力的过度和准备,比如南拳中常见的耳后推掌,和太极的拗步掌劲路就很接近。传统武术招式是前辈实战的终结, 只是后人不解其中神意、用法和劲路,流于形式, 更有甚者异想天开,乱编套路殆误后人。从这点上讲,李小龙的截拳道的确是个勇敢的革命,就象把尺子立辨好坏。{cchere.com 萝卜酒}

“两军相逢勇者胜”,性命相搏时凭什么你能比对手来得快、猛、力大!快和狠的唯一诀窍就是骨壮筋强,发力科学。 一言蔽之,用腰力、用根劲。 李小龙所以能手腿胜人者,靠的是腰壮。这一半是天生,一半是永春打的基础。咏春紧小,没有空间抡拳头,只有沉肩用腰力才发得出力来。李小龙“贪心”,一心求快,欲更上层楼而不得,是遇到了腰力的瓶颈。李小龙打斗中爱尖声怪叫,那是喉头在用力, 证明他的意气没下去,是个死腰。 内力精纯,腰放松后, 声音是低沉、浑厚、悠长的,就象网球选手库尔腾。 库尔腾击球时的叫声之长, 音调就象狮子的闷吼,这是用内力表现。 内力其实就是腰力。库尔腾反手击球的劲道,顶尖高手正手回球都不敢怠慢。库氏唯一的不足是用根劲击球,步伐慢,易疲劳。 腰力光练腰是不行的,要腰胯膝脚一起练, 但最关键是要“养”。李小龙练不得法,“以心火催肾水”,越练越坏,终于铸成大错。腰是人身的总机枢,腰要是累了,人就什么都干不成,就象月事中的妇女一样不爽利。东方人爱讲努力、忍耐、坚持。你能继续坚持,那是因为只累了手、臂,腰还没累。让一个腰累倒的人继续努力,相当于杀了他。人懒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但凡不是天生的懒人,等他休息好了,自会去奋斗。

“养”腰就是睡觉,只有睡觉才能彻底放松腰。人若是还清醒,就是躺着,腰都不能全部放松的。人的每个意识都能反映到腰上,一紧张,腰就绷紧、出汗,测谎器的原理就在与此。睡?

2009-4-30 14:03           浪搏沙
版主





积分 50
发帖 26
注册 2009-4-5
状态 离线
#6  

天涯蛮族武士的帖子!2006年08月03日 上午 10:51这篇东西本来是发在煮酒的,但是由于一些原因,出了些意外。不过很多朋友非常热情,如果我不写下去,就对不起他们了。因此我在这里整理之后重发,并且保证在这个星期内完成。谢谢大家,不过希望大家不要再对某些人事表达意见了。谢谢大家。
  
      武术,以及其他任何的运动,核心,就在于学习发力。要么就是更快,要么是更强,要么是更准,核心都在于掌握发力的规律。力量在身体内运行,从一块肌肉传递到另一块肌肉,有浪费力量的路线,也有最佳路线。我的理解,要充分的传递力量,必须循经络的线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我的上篇帖子(http://www2.tianyaclub.com/new/P ... le=13666&flag=1)。但是要具体使身体习惯循经络的线路发力,却不是说一下这么容易。这篇帖子,就是要跟大家阐述如何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改变身体运动的坏习惯,适应最佳的发力路线。
      
      先讲这篇帖子的规则,大家在看的时候,最好一边看一边做实验,看看自己的运动习惯,与我所讲的有什么不同,这样才能理解。要用语言表述动作,是比较困难的事,我尽量表述,大家尽量理解。
      
      从一个简单的动作讲起,比如走路,一般人大都习惯用脚掌走路,而拳击的训练方式,更是极端的强调脚掌站立和跳跃。而这种运动习惯,就是我为什么鄙视拳击的原因。    大凡常人运动的习惯,是以脚掌着地,前进或者后退,都以脚掌发力。我们且先做个实验。大家手提重物直立,先以脚尖站立,再至脚掌,再到脚心,最后到脚跟着地,脚尖抬起,这整个的过程中,是哪里最舒服?
      
      一般而言,人以脚心受力,最为舒服,全身力道可以贯通,各位只要稍做实验就可以理解。基本上武术中的桩法以及各种马步训练,都是在训练武者以脚心受力的习惯,当然有若干特殊的情况,不以脚心受力,那是因为要发出一些很特殊的力道,不需在这里讨论。
      
      以脚心受力,与以脚掌或脚跟受力的区别在哪里?各位只需要稍微加重一些手中的重物,然后前后摇摆,就可以体会。以脚掌受力者,必定前冲,以脚跟受力者,必定后仰。最佳的站立的力道,大概是从脚心,绕过小腿外侧,从大腿内侧而上直达胸前,与手臂的发力起点相合。各位可以尝试以脚心受力,再来打拳,看看是否还有拳头不是控制的感觉。在这里插一句,拳头不受控制,是很多初学者的苦恼,感觉拳头在打出去之后,就与脚步分离了,一般的解释是缺乏腰马的训练,其实训练腰马的结果,就是习惯以脚心受力,如此而已。
      
      大凡以脚掌受力,不能抗牵力;以脚跟受力,不能抗推力,只有以脚心受力,才能站得稳稳当当,这个道理其实很明显,但是大家可以对照自己,根据我个人的观察,大概有超过一半的人,习惯以脚掌受力,剩下的基本上就习惯站脚跟,所以大多数人走得时间上就会脚痛,因为不能合理的将重量分布到脚上。
      
      然后再来讲脚趾。我可以这样讲,对大多数人来说,脚趾在行动中是累赘,一点作用也不能发挥。大家可以拿着重物做做原地跳跃,看看自己在提脚跟之后,到了哪里就已经起跳,是不是只到脚掌就已经起跳,有没有用到脚趾的力量。人既然生了这10根脚指头,那么这脚指头,就必然有它的用处,这个道理其实一点就明,在前进时,脚趾做个爬的动作,当然可以增加前进的速度和力量,在后退和跳跃时,脚趾做个推的动作,当然也可以有很大的帮助。不过很可惜,除了少数的跑跳运动员以及武者,还有个别的比较有天资的人,我几乎发现不了大家有意使用自己脚趾的情况。
      
      因此大凡武术训练的第一步,就是跑步和桩马的训练,等到大家已经可以习惯以脚心受力,站得四平八稳,同时脚趾也有了用处,速度自然有了提高,就可以开始下一步的训练。
  
整只脚用力,应该怎么用?感受一下就知道,就是用脚心受力。这样才能最好的保持身体的平衡,分配身体的重量。脚受力,虽然每块肌肉承受的力的方向不同,但必然有一个力的合力点,这个点最好是在脚心。大家手上提提重物做个实验就可以知道。其实无论是用脚掌还是脚心受力,都是整只脚在用力,问题是怎么调整这个合力的交点。
      至于脚趾的用处,那就太大了。各位有心,手提重物做个实验,使用脚趾跳跃与不使用,以及用脚趾扣地与不扣地,根本就是两码事。只不过未经训练的人,不习惯脚趾发力而已。
          
      上面讲到大家不习惯以脚心受力与使用脚趾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大多数的人不按最适合发力的方式走路,而是以各种千奇百怪的方式行走,然后抛弃脚趾的使用。我未在农村生长,见的农民也不多,不过我观察到的农民,倒是很实在的在用脚心受力行走,用脚趾抓地,也是规规矩矩。不过这样走路,每一步都很实在,不能蹦跳花俏,可能这也是城市人不会走路的原因之一吧。各位如果真有心学武,请从改变自己的行走习惯开始。
  
然后再讲看,这里也要作个实验,请大家看着镜中的自己,想象自己要伸出左手,不需要真的伸出去,想象就行,然后看着镜中自己的眼睛,感受一下,自己在用哪只眼睛看着镜中的自己。
      
      一般而言,如果要出左手,就会很习惯的用左眼来看,要出右手,就会自然的用右眼来看。这个实验其实很多配过眼镜或学过医的人都知道结论:人一般只习惯用一只眼睛看物,就是所谓常用眼。在运动的时候,基本上想出哪边的手,就会用哪边的眼,放弃另外一只眼的使用。在格斗的时候,就会造成看不到对方某一边的攻击,或者无法判断距离的后果。因此武术训练的第二步,是训练自己能看,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用两只眼睛看东西。
     在这里补充一下生理学知识。人眼能够判断距离,是因为两眼视界重合的结果,对两眼重合的焦距进行分析判断,人脑就可以得出距离多少的结论。但是很不幸,人并不是天生习惯两只眼睛一起看东西的。
    
      只用一只眼睛看东西,是极难克服的恶习。特别是在自己动手动脚的时候,往往都是用那边的手脚,就用那边的眼睛。在防守的时候,被别人的哪边拳脚进攻,就只用哪边的眼睛看。这种情况,只要稍微有心一点,就可以发觉。
      
  倘若一个人天分奇高,没有所谓常用眼的问题,看运动的物体,很自然就会用两只眼,那么你不再需要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不过很难堪的事情是,我天资愚钝,即使看近处运动的物体,也会只用一个眼睛看,所以判断距离的能力天生很差,必须要通过些训练来弥补。   两只眼睛一起看,形成夹角,才能准确的判断距离。我个人天生没有这种习惯,只能被迫改变自己看东西的习惯。我的方法是看球。将钢球悬挂,正对眼睛摇晃,盯着看,一直看到不再有钢球成线的感觉。在任何时候看过去,钢球都是球,而不是线。这种训练还不敢间断,隔三岔五就要来练一练。根据我个人的观察,看运动的物体,天生就会用两只眼睛来判断距离的人,好象也不太多。
      
      哦对了补充一句,以脚心受力,是保持平衡的一种方法,也是发拳力的基础,当然譬如是要逃命了,拼命奔跑的时候,那肯定是将脚背蹦住,以脚掌受力,不过这不是我在这里阐述的范围了。
  
      武术早期的训练,就是这种惯用眼的情况,必须克服.两只眼都要起到同样的作用。其实不光眼睛,手脚都有同样的惯用边的问题,只是手脚的问题,大家可以自己感觉到,可以自己注意加强训练予以克服,但是眼睛的惯用问题,大家比较难体会,也不是很知道克服的办法,所以我在这里加以强调。仅此而已。
  
大凡人可以站得稳、看得准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下一步的训练:定力。就是不怕输,不恐惧,心里安静的本事。这个本事一个人怎么练,我还没找到办法。找人用石头砸是个好办法,不过非得两个人才能练,而且也很伤。跳蹦极可以练胆量,但是达不到心里安静的效果。有胆量是不够的,更重量的是要安静,要真的去看。譬如有很多人明白在对方前脚虚挂的情况下,就没必要去撩人家的前脚,但是一开始格斗,就不由自主的去撩,因为他心里虽然不恐惧,但是却不安静,没有去观察,没有去理解。这种情况,就叫做“看到,但没发现”。
      
      不过换个角度想一想,武术本来就是格斗的技巧,当然要从格斗中学习,因此当然要两个人一起练。因此这一步,就必须要对练。只防守,让对方进攻,然后换个角色,只进攻,让对方防守。不需要攻防得很好,只需要体会攻守之间的安静的心态。去发现对方的动作。我比较常用的测试方法,是在对战时,故意将手指藏在身后,从身体的另一边露出来摇晃,看看对方能不能发现。
      
      基本上一个人站得稳,看得准,而且看得到之后,就是全身协调发力的训练。这个训练,我比较推崇的方法,是爬绳。越软的绳子越好,手只起固定身体的作用,用脚往上爬。
    
      爬软绳的关键,在于不用手的拉力,只以手固定位置,用腿脚往上爬。练者可以用大腿交叠夹住绳子,也可以用小腿,强人可以只用脚夹住绳子。由于绳子软,要往上爬,必然的动作就是身体拉成一张弓形,而绳子就如同弓弦被拉直。这种将身体拉成弓的动作,要求力从腿部一直贯穿到手部,术语也有叫腰弓的,是可以受用终身的本事。实际中的用途,是在实战中,可以非常协调的将力量从腿步一直传送到手部,而且由于弓的作用,出拳犹如离弦之箭,可以大大的增加出拳的速度。
      
      我的理解,大凡人体不能协调,绝大多数的原因在于身体在不适当的时机,将力量传去了不必要的肌肉,做了多余动作。譬如我单脚跳动,必然要用另一只脚的摆动来保持平衡。在这种情况,我如何正确的将全身的力量分布在承重脚上,并保持另一只脚摆动的频率,就是我是否能够保持平衡的关键。详细来说,我抬起左脚,用右脚来跳,那么在右脚起跳的同时,我的左脚也必然会有抬起的动作。这个道理太过常识化,恐怕会被人笑我罗嗦呵呵。不过从这个道理入手,出拳就必定拧腰沉肩的道理,也应该可以为大家理解了。
      
      不过说来容易做来难,已经是行家的朋友,大可认为以全身为整体发力很简单。但在常人而言,却是千难万难。常人一出拳,必定腰马全失,拳头仿佛要与身体分离,看来好象很猛,其实能发不能收,犯了功夫的大忌,正是因为常人不能懂得协调身体的发力。
      
      因此我将训练协调性,放在了武术训练的第三位。站得稳、看得准、看得到,还要能发得出、收得回。爬绳的方法之所以我觉得特别好,是因为在软绳上,不以手拉,就必须要协调手与脚的力量,就必然训练腰弓。这种强迫式的训练方法,一开始会让练者感觉根本无从开爬,挂在绳上,犹如大笨熊一般,一夹住绳子,身体就不停的打转,从绳上下来,全身都痛。不过我衷心的希望,有可能的朋友,都去试试爬绳,这个方法,比什么跳绳之类的训练,还是要强上那么一点的。
      
      在手脚的力量贯通之后,腰马已经有了很高的水平,身体的协调已经没有问题之后,可以回过头来,看看运动中常见的损伤,以及预防的方法。
  除了人为的因素外,有些朋友在自己运动的时候,也会有些损伤发生。譬如腰肌劳损,这个几乎是所有运动员的顽疾。发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千篇一律,都是腿力发到腰之后,没有很好的继续向上传递。大家站起来,稍微俯下身,做个往前冲的动作试试。在起跑的那一瞬间,有没有腰部向后发弓的动作?如果有,那么很好,如果没有,那么恭喜,您很快将迈入腰肌劳损的那一族。大家千万不要觉得这个腰部反弓的动作简单。根据我的观察,几乎全部的女同胞没有这个运动习惯,而男同胞里面,呵呵,有类似习惯的也不多。
  
  再举一个例子,还是讲走路。超过9成的人,走路的时候,只习惯以一只脚发力,另一脚是被拖着走。各位可以慢慢走,体会一下。在跳远的时候,这个表现更明显,一只脚起跳之后,另一只脚基本上都是被拖起来的。这个被拖着走的后果,比腰肌劳损更严重。由于被拖着走,力从脚而上,到膝盖附近的位置就停止了,长此而往,对膝关节将造成巨大的伤害。喜欢跑步的人,尤其要注意,在跑动的时候,必须要两只脚都发力弹起。很多朋友经常抱怨自己在运动之后,膝关节反而更加痛。你不让它好好发力,当然会痛。中医里面所说的通则不痛,除了经络血气之类的理解之外,用我们现在现代人可以理解的语言来解说,就是发力不正确,力量不能通过。
  
  扯了这几句之后,再回过头到武术上,讲述怎么样训练看空和打空。换些容易理解的字眼,就是发现对方没有很好防守的部位,然后攻进去。
扯了这几句之后,再回过头到武术上,讲述为什么要训练柔韧性。
  
  人的身体,只能做很有限的动作,发很有限的力量。举例:将手平放在眼前,将肘的位置固定后上下摇晃手臂,上下发力的距离都很难超过45度,超过45度之后,纯粹是惯性的带动,无法发力。如果有人可以在超过45度的情况下发力,就可以防守更大的区域,阻止对方更多的进攻。因此所谓柔韧性的训练,绝不是拉拉脚筋这种东西,而是全身性的训练,让身体可以在更大更广的角度上发力。
  
  真是不好意思,突然要出去办事,我回头再来写。
  
呵呵能够看到有一个人看到我的帖子,改变走路的习惯,理解到脚心受力的好处,我已经非常高兴了。我的帖子,如果有人觉得有用,想发到其他地方,都可以整理之后发到其他地方去,没有任何问题。
  
  腰痛,大部分的原因是腰部传递力的习惯不好,原理很简单,但是情况太复杂,不太情况你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不过除了爬绳之外,我这里倒是有个学习腰部发力的简单办法,就是挂在单杠上晃腰。一般的晃法是晃脚,让脚在空中打旋,不能这样,要用腰,手脚保持在一条线上,晃动腰,像个纺锤一样。这个方法可以比较好的学习发挥腰力。
  
  再来讲如何学习柔韧性。我个人十分不提倡劈腿,这个没有多大的意义。在格斗中使用腿的机会本来就比较小,需要使用到高踢的机会更少,踢头部的腿法,除非是为了炫耀,不然我没发现什么实用性。倒是加强手臂、肩和脊椎的柔韧性,不为人重视,却更有实用性。譬如,将手臂直在身前,一般人只习惯向内发力,不过不好意思,任何武术的训练方法,都要求你能够做到向外发力。这个过程,才是真正的柔韧性训练:比常人在更大的角度上能够发力。训练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多做牵引拉伸的动作。我举个例子,双杠曲臂动作,一般人都习惯手指向外来做,那不妨试试把手指向内来做(有一定身体素质才好去试,没有的别强求)可以很有效的加强前臂和肩部的柔韧性。
在训练了柔韧性之后,再来看打空。
  打空门是武术根本性的道理。防守,就是守空。攻击,就是打空。除此之外,别无他法。问题是,怎么认识到自己的空门和别人空门在哪里?譬如一个人采用右手护前胸,左手在耳侧的方式,空门体现在哪里?一般的理解是这个人的右上、左下的部位。常人的攻击,也是选择这些地方直接发动攻击。这个方式没错。不过一般人的问题,就在一出手之后,就不再变了。譬如按上面提到的情势,去攻击对方右边头部,就不理睬对方的右手会随势抬起的情况了。这种情况,就是为什么常人打架打得很难看,往往会手脚纠缠不清的原因。
  
  因此训练打空的基础,就是要学会在运动中看。我举个例子来证明很多人不习惯在运动中看东西。在跳远的时候,有多少人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到自己将要落脚的那块沙地?一般的情况是,只要起跳了,即使眼睛睁开着,也不将注意力放眼睛上了,整个人就听天由命了。在快速跑动的时候,容易撞到东西,难以控制身体是一个原因,另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和安静的时候相比,没有足够的注意力去看东西。

老旦兄弟,我和你讲几句话吧。你是不是自然门的弟子,有没有真正练过,从你对我发言的理解与其他行家的理解完全不同上来看,我已经有了结论。你能从煮酒追这种你看不起的武术帖子追到这里,至少说明你对武术是有感情的。但还要请你相信,我对武术的感情,比起你来,即使不比你炽热,也不会比你弱。对我所说的任何话,你都可以不信,不过我所说的话,都是我的思考和总结,有些话里,甚至浸了血汗。如果你要反驳,请先稍微抽出一点时间,尝试一下我所说的东西。《老旦是一棵树》,讲述的是无聊的人生和莫名的仇恨,我希望你取的这个名字,是对这种态度的反讽,而不是顺服。下面是对你的疑问的回答。
  以套路来练习格斗时的发力习惯,是个很好的方法。譬如推击要怎么推?手要怎样?胳膊要怎样?腰要怎样?如果完全要靠个人的总结,很难,不如从套路中学习。基本上每一个流传到现在的套路,中间都经过了无数代高人的反复锤炼,每一个动作,都有它的深意。我之所以以为套路的意义不大,是因为学习套路的目的,仅仅在于学习发力。套路是基础,而不是目的。倘若以为把一两套套路,甚至全天下的套路都学会了,打顺了,就是格斗高手了,那就是说梦话。
  
  garden_yu朋友,跑步是运动之王,强烈建议多跑步,以脚心受力来跑。
  
  下面接着讲在运动中的看。人体处于高速运动和肌肉亢奋的状态,很容易发生的情况,就是心里只有自己的动作。即使是久经训练的人,也难免会有这样的情况。譬如高速奔跑的时候,容易撞到突然从旁边冲出来的物体,是因为奔跑者根本没有将注意力放到观察周围环境上去,心里只有自己的奔跑动作。在格斗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凡打出一拳,就只考虑我这一拳是不是出得顺,出得我自己很舒服,动作很优美,很协调,至于对手是个什么状况,不好意思,只是在出拳之前会看一看,至于出去之后,就不关我的事了,听天由命了。对手是格挡也好是后退也好,都是天注定的。如果对手没有防守成功,那是我的运气,如果防守成功了,那就再如法炮制一通。至于利用对手在运动中露出的空门,对不起,没想过。
  
  但是对不起各位,所谓武术中的空门,绝不是静守时的空门,而是动起来的空门。我现在来举例。我将左手竖在胸中,我的胸部没有任何破绽,你无论是袭击我的左胸还是右胸,我都可以防守。但是我现在为你的动作吸引,又或者出于什么别的原因,我的手开始向右压,那么我的左胸就成了空门,因为我的左手正在做右压的动作,对于左胸的防守而言,我的左手很难在撤销右压的动作之后回防。因此我的左手已经相当于死手。但这个破绽,是在我们双方的攻守交换的过程中出现的,是个动的破绽,不是静的。因此,你就必须在打出一拳后,认真的观察我的动作,随时根据我的变化做出判断。
  
  这一段的表述,只是原理,不能穷尽所有的情况,也不能总结出一个一劳永逸的训练方法。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实践。在平时,各位如果有机会参与高速运动,千万记得要睁开眼睛,放点注意力在眼睛上。这个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天生就有的,所以飞车手全世界也就那么几个而已。
运动中的空门,就是指人在做出某个动作之后,不可能即时改变动作,而出现的破绽。道理很简单。人的任何一个部位,都不可能同时既向左又向右,既向上又向下。所以不怕敌动,就怕敌不为我所动。只要敌能动起来,那就可以有破绽。所以敌防上就可以打下,防左就可以打右。如此而已。说来简单,要领会和施用,是要经过长期的实践的。
  
  进行一个小总结,上面大致有了三个练法:以脚心受力的桩功,双眼聚焦的看功,以及协调全身力量的腰功。心态的问题,只能在实践中解决。柔韧性的问题,不需要多提。那么讲到现在,关于基本功的部分,已经讲完了。再下来的部分,主要是针对格斗中的一些坏习惯,谈谈我个人的看法,更加希望能有人提问和反驳,在交流中才能提高。
  
  最为我个人所反感(也是我对李小龙不抱好感的原因),就是在格斗中跳来跳去的习惯。正如我在上面所讲的,人体只要做出一个动作,就必然会露出相反方向的空门,动起来的空门。譬如向前跳,就限制了后退和左右晃动,其他方向的跳动同理。我不能理解是,为什么非要在格斗中将对手当成傻子和弱者。人在前后跳动的时候,不能左右移动,在前跳的时候,如果别人强力直踹,你能有什么办法防守?在左右跳动的时候,无法前进后退,在你左跳的时候,别人强拳横扫你左脸,你凭什么防守?为什么非要将这种运动中的空门让给别人?在电影中,闷闷的压近对手,一两个攻守交换之后,就打完了,的确不太好看,于是从李小龙开始,武术被拍得越来越好看。拳击比赛中为了抢点数用的双脚同时离地,重心基本压在身体中线的跳跃步伐,就这样被龙哥搬到电影中的残酷格斗中,最后居然还为广大武术爱好者视为教规。简直是个国际玩笑。
  至于八卦游身的那一类步伐,也是不停的走动,不过那与拳击的步伐是两回事。在国术的步伐中,强调的是不断的转换身体重心,让人无可捉摸自己将如何发力。所以练习这一类步伐的高手,可以在大铁锅沿上跳舞而锅不倾,是因为他们转换身体重心的速度实在太快。与拳击相比较,根本不是一回事。

2009-4-30 14:03           love446930663
新手上路





积分 5
发帖 5
注册 2009-8-27
状态 离线
#7  

好久去试试。。



游戏机 2009-8-27 15:51          

可打印版本 | 推荐给朋友 | 订阅主题 | 收藏主题


论坛跳转:  


[ 联系我们 - 杭州逐天网络有限公司 ]
Powered by Discuz! 2.5 © 2001-2005 Comsenz Technology Ltd.
Processed in 0.094439 second(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