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对中国的贡献:四大因素影响美国对华战略 接触遏制并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4:23:26


对中国国际环境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自然是来自于美国,只有高屋建瓴地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才能为我们争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广州日报》说,为此,我们不能不洞悉决定美国对华政策的几种力量及他们所代表的几种观点。 

一是冷战思维的观点。 

这一派完全不顾基本事实,顽固地按照他们强加于中国头上的自我主观臆断,硬把中国看成是美国的最大威胁。在他们看来,中国现在威胁台湾,将来威胁邻国,再后会威胁西太平洋,最后形成对美国和全球的威胁。根据他们的观点,美国无论如何不能把中国视为战略伙伴,而是应看成是冷战时期的前苏联,美国不能放弃遏制中国,美中贸易只能局限在非战略项目上,美国要把台湾作为遏制中国的前沿阵地,要同亚洲各国结成联盟共同围堵和压制中国。 


二是崛起即威胁的观点。 

这一派把中国看成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认为一个新兴大国的崛起,必然造成世界资源、利益和权力的重新分配,必然导致世界秩序的重新变动,这就必然动摇美国的霸主地位。因此,根据历史的经验,他们认为,原有的优势大国和后起之秀大国其矛盾绝对不可调和,明智的做法就是扼杀挑战者于立足未稳、羽翼未丰之时,因而他们也是遏制和打压中国政策的坚定支持者。 



三是地缘政治的观点。 

认为形成和保持亚洲的均势最符合美国的利益,要竭力使中、日、印、俄等亚洲大国互相制衡,不使任何一国有脱颖而出、称霸亚洲的机会,美国的使命就是造就和维持这一平衡,美国的战略利益则可以通过四两拨千斤的办法,在任一大国中加上或减去一点力量,就能够得到事半功倍的实现。当然这里不会是真的不偏不倚,必然还是有亲有疏,对待日、印与对待中、俄肯定是大不相同的。这是完全从美国利益出发而提出的战略主张。 



四是接触中演变的观点。 


罗斯福和威尔逊都是美国的“外交之父”,而历代美国领导人似乎更乐于继承威尔逊的衣钵,认为美国外交应以美国人的价值观为指导,不能只强调利益,要站在所谓道德的制高点上,这样才显得“正义”,才道貌岸然、“理直气壮”。为此,当代的威尔逊传人主张美国要加强与中国的接触,在接触中输出美国的“民主”、“自由”、“人权”,培植亲美的反对派,特别是在原独联体国家和中东、北非不断发生各种街头革命的情况下,更坚定了他们的看法。 

在各种观点及其所代表的派别的博弈和角力下,历届白宫的政策制定者们往往都采取这一多种力矩的平行四边形维度,实行“接触”和“遏制”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的两手,区别只是在于有的“遏制”多一些,有的“接触”多一些,有时“遏制”多一些,有时“接触”多一些;或由国会扮演“鹰派”、政府扮演“鸽派”,抑或掉过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