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古拉中露西的求婚者:产品的人性化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51:54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鉴于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一系列烦恼问题的考虑,国际设计界开始对设计目标进行深层次的反思,一些目光远大的设计师认为:过去一段时间将设计视为推销产品和刺激消费的途径,将设计看成是单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手段是片面的。“为人性的设计”才是设计的真正的目标。设计的目标应是使人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造就高洁完美的人性。
1 人性化设计理念
        “人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人性化设计的实质就是在考虑设计问题时以人为中心来展开设计思考,以人为中心不是片面的考虑个体的人,而是综合的考虑群体的人,社会的人,考虑群体的局部与社会的整体结合,考虑社会的发展与更为长远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和谐与统一,因此人性化设计应该是站在人性的高度上把握设计方向,以综合协调产品开发所涉及的深层次问题。
        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大趋势。因为任何工业产品都是为人设计的,都是供人们使用的。产品最终的命运要视产品与人关系的协调程度而定。        在工业化发展的一个漫长时期内,人们曾忽略了在产品“物”的形态里还包含与人的生理、心理密切相· 关的多种因素,致使许多工业产品在设计中出现了种种不利于人的弊端,不久便被淘汰。于是致力于改善这种状况的人性化设计,伴随着人机工程学和设计美学的发展而成为当今最重要的设计观念。
        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在现代工业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完成了从“人要适应机器和产品”到“机器和产品要适应人”的历史性转变。以人为设计的中心,对工业机械或产品从环境、安全、可靠、使用、操作、心理感受等方面进行整体考虑和构思,并对人的生理、心理因素做科学地定性与定量分析和研究,从而提出人与产品、机器协调设计的理论依据。
        人性化的设计观念强调的是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的思想,强调人、产品、环境、社会之间相互依存、互促共生的关系。2 人性化设计的影响因素
        在进行产品的人性化设计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概括起来,主要是以需求因素、人机工程学因素、美学因素、可靠性因素、环境因素等表现较为突出。
2.1 需求因素
        人的需求是在长期社会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提出“需要等级”学说,他将人的需求分成从低到高的5个等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产品设计的出发点是满足人的需求。各种不同的需求构成了产品设计的动力。一般而言,与产品设计关系最密切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心理需求。2.1.1 生理需求             生理需求是人们本体的器官、感官必要的需求,如不能满足这种需求,就会带来生存的困难以致无法生活和工作。如,生活中必需的厨具、餐饮具、灯具、家具及工作中的各种工具等。这些产品部是为满足基本生理需求而制造的,是人类本身生理系统的再延伸。人们必须借助这些产品弥补自身的缺陷,完成自身有时无法完成的工作。如电话机是听觉能力的再延伸;自行车是人行走能力的再延伸,等等。2.1.2 心理需求      心理需求包括不同的审美意识所表现出的所有审美需求以及不同地位、不同层次的人所表现出的自我实现的需求等。心理需求主要是满足人们精神、情绪及感知上的需求。它是在满足人们生理的基本需求基础上的更高一层的需求。如,对某一产品而言,可以使用,可以完成需要做的工作,这就满足了基本生理需求。如果该产品不仅能用,而且好用,使人感到极大地舒适和方便,同时又美观、漂亮、豪华,能体现使用者的文化修养、社会地位和层次,那么它又满足了人的心理需求。
      人的心理需求随着社会文化、国家经济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向着内容更广泛、层次更高级的方向发展。因此,人的心理需求在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2.2 人机工程学因素      人们生活在物质的包围之中,为了使这些物质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在具体的设计时就必须运用人机工程学的有关知识,尤其耷产品设计中,人的因素是设计核心因素,因此人机工程学对产品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九十年代初期,海尔推出的第一台冷藏室上置、冷冻室下置、温度控制设置于箱外的BCO一220冰箱。该冰箱利用人机工程学原理,考虑到冷藏室的使用频率大大高于冷冻室,下置冷藏室使用户需经常弯腰取物。因此,将冷藏室上置,并将冰箱高度设计得与人体身高相当,而将使用较少的冷冻室下置,方便使用。同样,原来冰箱的温控器都在冰箱内,观察和调节均需打开冰箱门,极不方便。而改为温度控制外置后,使冰箱外观更加美观,又方便了使用,结合抽屉式储物结构设计等,推向市场后大受欢迎。       绝大多数的产品都必须通过人的操作才能达到其为人服务的功能目的。因此,产品必须紧紧围绕人的操作和使用方式来进行设计,而人在操作或使用产品时都离不开自身的生理条件和对产品的控制能力,超出这一范围,人们在使用这一产品时就会感到不舒服或达不到应有的使用效率。       而人机工程学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结构和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人体机能特征参数,为产品设计提供必要的设计参数,也是设计师进行产品人性化设计所必须考虑和解决的因素。2.3 可靠性因素       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产品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可靠性。产品的可靠性是衡量人们信赖及接受产品与否的基本标准。没有可靠性或可靠性过低的工业产品在使用中因容易失效而经常出现故障,甚至带来不安全因素。因此,产品的可靠性及其可靠性设计,成为现代工业产品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具有一定可靠性的产品,不仅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也增强了产品对人的安全的考虑,体现了产品设计对人性的关怀。2.4 美学因素        产品设计的美学因素是指在心理感受的基础上,在形态设计的过程中如何满足人的审美要求。其中涉及到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及其所感受对象。从人性化设计思想的角度来考虑,最主要的是要研究符合人的审美情趣的产品设计应考虑的因素。2.4.1 视觉感受及造型美
       产品上的显示装置、控制仪表等与人有关的设计应满足人的视觉特性。与视野、视距有关的布局设计等应有利于人能清晰、可靠地获得各种信息,与视觉有关的产品的形态,色彩都要给人以美感。2.4.2 听觉感受及音质美 
       产品上有发音装置的设计应与人的听觉相吻合,声音清晰,音质柔美,传递信息准确。2.4.3 触觉感受及触觉美
       产品上各种操作把手、按纽、旋纽等的设计要考虑不能让人接触后产生不良的心理感受,要让人触觉舒服。2.5 环境因素
       通常环境对产品设计的影响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微观层次是指产品使用的实际环境,而宏观层次是指从大的方面看产品所处的特定的空间。       从物理方面考虑环境因素,主要是针对产品与人的操作环境的关系问题,它对产品的影响是显现的。从人性化设计观念来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就是从人的角度来分析物理因素如温度、湿度、声音、光照及其它的干扰等物理因素对产品的影响,使之对产品的不利影响减至最小,使人在使用产品时有良好的安全感、舒适感。
2.6 文化因素
       产品设计往往可以影响人们生活的文化问题,甚至导致一个新生活文化形态的形成。文化环境对产品设计的影响是隐现的,如法律、道德、习俗、价值观念等的影响等就是如此。产品设计应符合特定的文化特征,满足功能需求,表现出与时代精神和科技进步的协调关系。3 人性化设计的表达方式       设计师通过对设计形式和功能等方面的“人性化”因素的注入,赋予设计物以“人性化”的品格,使其具有情感、个性、情趣和生命。当然这种品格是不可量化的,而是靠人的心灵去感受和体验的。设计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就在于以有形的“物质态”去反映和承载无形的“精神态”。一般而言,设计人性化的表达方式有如下几种:3.1 设计的形式要素的变化
       通过设计的形式要素(如造型、色彩、装饰、材料等)的变化,引发人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可称为设计中的“以情动人”。       设计中的造型要素是人们对设计关注点中最重要的一方面,设计的本质和特性必须通过一定的造型而得以明确化、具体化、实体化。以往人们称设计为“造型设计”,虽然不是很科学和规范,但多少说明造型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引人注目之处。在“产品语义学”中,造型成了重要的象征符号。1994年意大利设计师设计推出的Lucellino壁灯,模仿了小鸟的造型,灯盏两旁安上了两只逼真化的翅膀,在高科技产品中带进了温馨的自然情调,一种人性化的氛围扑面而来(图6示例)。        在设计中色彩必须借助和依附于造型才能存在,必须通过形状的体现才具有具体的意义。但色彩一经与具体的形相结合,便具有极强的感情色彩和表现特征,具有强大的精神影响。1988年意大利设计师埃·索特萨斯设计的电话机,就一改以往电话机单一的色调,采用红、蓝、黄色彩,将现代设计的观念发展到极致,流露出对现代主义设计的调侃,也使人们脑海中原本毫无情致的设计物变得生动起来。        现代设计师常在工业设计中采用或加进自然材料,通过材料的调整和改变以增加自然野趣或温情脉脉的情调,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西德人为发育迟缓儿童设计的学步车,曾获国际工业设计大奖。该设计没有选用伤残人器械上常使用的那种闪着寒光和铝合金,而采用打磨柔滑的木材制作,再涂上鲜亮美丽的红漆,配上一部玩具的积木车,产品工艺简单,却受到国际工业设计界的好评,其根本原因在于设计者通过对材料的用心选择、色彩的精心搭配和功能的合理配置表现了一种正直的思想和对人性的关怀:让孩子不感到它是医疗器械,而是令人亲近和叫人喜爱的玩具,从而打消自悲感,增加生活的勇气,也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3.2 对被设计穷品的功能的开发和挖掘        通过对设计产品的功能的开发和挖掘,在日臻完善的功能中渗透 类伦理遭德酌优秀思想如平等、正直、关爱等,使人懑劐亲切温馨 让人感受到人道主义的款款真情,可谓是设蠹I=L中的“以情感人 。
        设计师只有用·心去关注人,关注人性,才能以饱含人道主义精神的设计去打动人。如一个会鸣叫的水壶,把哨子改成吹出一个和声的汽笛,使人在水开时不致因尖锐的哨声而惊惶,当然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噪声对人的伤害。超级市场的手推车架上加一个翻板,老年人购物时累了可以当靠椅休息,尊老爱老的美德便体现在细微的设计细节中。与常规方向相反装配的剪刀,给习惯于使用左手的人带来方便。这些设计的着眼点在于让社会上更多的人感到世界的温暖、人类的爱心和人与物的和谐亲近。亦需要好的名字来点化,诱使人去想象和体味,让人心领神会而怦然心动。意大利设计大师索特萨斯1969年为奥利维蒂公司设计的便携式打字机,外壳为鲜艳的红色塑料,小巧玲拢而有着特有的雕塑感,其人性化的设计风格已令消费者青睬有加。而其浪漫而富有诗意的名字—— “情人节的礼物”更是令人情意顿生,怜爱不己。带给人们许多思考和梦想,其给人的心灵震憾和情感体验是不言而喻的。4 结束语       产品设计不仅设计了产品,而且设计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设计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科技的发展给人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如人的孤独感,社会、环境等问题,因此设计师在进行产品设计时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影响人性化的各种因素,采用合适的表达方式,对产品进行人性化设计,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贯穿在整个设计活动中体现设计师对人性的关怀。 参考文献:
[1] 朱孝岳.设计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5.
[2] 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31—
3Z.
[3] 简召全.工业设计方法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123.
[4] 蔡军,徐帮跃.世界著名设计公司卷[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9.18,4O,88,l15,190,220.
[5] 刘国余.产品设计[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64.
[6] 张乃仁,马卫星.日本优秀工业设计100例[M].北京:人民美术
出版社,1998.9,14,21.
[7] 陈士俊.产品造型设计原理与方法[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1994.61— 62.
[83 陈鸿俊.道是无“情 却有“情 ——设计“人性化 探微[J].南京
艺术学院学报,2001,(16):7-10. The H um an -centered Design for Products
NING Shao—qiang,TANG Ke—bing
(Dept.of Design,Guilin 541004,China)
Abstract:User—friendly design of a product is the trend of modern industrial design.The authors of this
paper hold in their belief that the existence of any products is there for the use of humans.If the design is not
human—centered,the work of design and research will be meaningless.The authors point out that the sole aim
of product design should be user—friendliness—oriented and that the users,the operating conditions,mode,and
other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product design.The authors highlight
that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work should be done before a product is designed SO as for user—
friendliness tO be fully embodied.Research of humanistic design is therefo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oduct
design.
Key words:product design,industrial design,human—centered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