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客服热线电话:老师爱心感化后进生变优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8:35:36
文章来源:
武汉晨报
2006-09-21 09:30:31
作者:
彭欣 高家龙
连日来,晨报连续刊登《弱智测试折射教育怪现状》系列报道。记者了解到,所有被老师建议开弱智证明的孩子,都是后进生。但他们都有同样的心声:虽然我成绩不好,但绝不是弱智,希望老师不要放弃我们。
同时,记者发现,不少后进生在教师的爱心感化下,进步很大。翠微
路中学初二学生胡霞(化名),就经历了这样的转变:初一考试时常不及格,到了初二,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下,一跃成为班上前10名。
学生胡霞:考试不及格,学都不愿上
胡霞介绍,小时候父母离异给她打击很大。母亲再婚后,她不喜欢继父,心里总有解不开的疙瘩。
升入初中后,因时常心烦家事,上课难以集中思想。结果第一次考试,数学和英语不及格。
胡霞说,小学时因成绩不好,老师不喜欢她,同学也不愿跟她玩。如今换了环境,“要是老师、同学再因成绩差讨厌我怎么办?”她回忆说,此后一段时间很讨厌上学。老师一句话,成绩进步大“刘老师一句话打消了我的顾虑。”胡霞说,考试结束后不久,班主任刘丹找她谈心。令她惊讶的是,刘老师并未责怪她,相反安慰她:“没考好,除了你的原因,还可能是老师没教好,老师一定改进。”
听了刘老师的话,胡霞感到十分温暖,便把自己的烦恼,全告诉了老师。
此后,刘老师经常找她聊天、劝导她。同时,对她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来报答老师的关心。经过一年的努力,她的成绩越来越好,现已稳定在班级前10名。
“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做梦都不敢想的事。”胡霞说,如果没有刘老师对她毫不言弃的帮助,她早就自暴自弃了。
老师刘丹:我只是在尽责
“我只是在尽责。”在刘丹看来,学生成绩的好坏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因素造成的。家庭环境、老师态度、学习环境,都将影响孩子学习的心态。
她认为,对优生而言,他们成绩好,并非智力高。后进生不见得就是“弱智”。就像胡霞一样,她成绩不好,是家庭因素和适应能力造成的,通过努力是能转变的。“教后进生,就看老师出多大力。”刘丹认为,后进生问题多,教育起来肯定有难度,但只要老师持续努力,学生肯定能有转变。
心理专家疾呼——
别让“弱智证明”毁了正常孩子
逼着智力正常的学生开“弱智证明”,究竟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伤害?昨日,省精神卫生中心副教授陈振华认为,该行为甚至会彻底毁了正常孩子。
陈振华说,“弱智证明”意味着老师给了学生一个否定的评价,严重的会彻底摧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其无法形成正常的人格和人生观。
陈振华介绍,他曾接触过一名学生。因学习长期得不到老师肯定,导致周围的同学、家长都认定他成绩不好。结果该生习惯性自我否定,行为发生异常,经常不停地摇头。
陈认为,对学生而言,老师意味着权威和评价者。只有当孩子行为得到老师认可时,孩子才会将该行为继承发扬下去。而“弱智证明”是否定的证明,代表老师向学生传递了一种信号——你怎么学也学不好、你的智力比别人差。如此一来,学生会否定学习这种行为,产生厌学情绪。严重者,还会产生“我的智力确实比别人低”的自我暗示。
陈振华指出,在这种心理状况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信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严重者会自暴自弃。同时,由于感受到伤害,学生会强化心理自我保护意识,会变得孤僻、敏感、急躁,不愿也无法与人正常交往、行为异化。同时,学生长期积压这种负面情绪,对其正常人格、人生观的形成也极为不利。
教育专家为怪现状“开方子”
应对学校制定科学评价体系
昨日,针对晨报《弱智测试折射教育怪现状》的报道,教育学专家和心理专家为解决这一怪现状支招。
不能教学生不诚信
武大高教研究所副所长胥青山呼吁,劝正常的孩子开“弱智证明”的行为和做法,确实应该赶快“刹车”。
他指出,一些学校明知部分学生没有智力问题,但在升学率强大的压力之下,不惜弄虚作假,让学生出具“弱智证明”,这种做法直接的后果是让学生变得不诚信,恶化了教育环境。
他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不断完善对学校的科学评价体系,不能片面强调升学率,还应该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还有很多指标可以参考:比如学生体格、心理健康、校园环境、校风、知名度、毕业生的发展等等。
“弱智证明”应当禁止
华师教科院原院长范先佐教授称,形成“弱智测试”怪现象的原因,归根到底还是现行的应试教育在作怪,“弱智证明”就是升学率结下的恶果。
“弱智测试”会给学生强大的心理压力,伤害了他们的自尊,让他们缺少自信,影响他们将来的发展,同时破坏了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公平环境,有违反义务教育法的嫌疑。
范先佐认为,“弱智测试”并不十分科学,应从制度上确保:从初一年级开始禁止,防止初三时,学校因升学率的压力而将其操作变味。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要加强监控,逐步转向素质教育,不要给学校片面定升学率等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