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换行:论服务、生源及教育产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3:23:52

在当前的一些教育文献中,一些过去为人们所熟知的概念,比较典型的如“素质”等,或者产生了新的义项,或者发生了转义,其含义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这是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另外一些概念,如“服务”、“生源”、“教育产品”等,目前尚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果不去认真辨析,就会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我们的思维仍然停留在原有的认识水平上,必然阻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因此,揭示它们的本质和变化发展的历史条件,对于推进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服务”

“服务”虽然不是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但却是在教育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汇。考察“服务”的使用情况,其含义大致可以概括出三种类型:“奉献”型、“关系”型和“属性”型等,分别表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的产业性质。

1.教师职业道德的“服务”

服务的典型含义是“奉献”,经典用法是“为人民服务”。教师历来被称为“园丁”、“红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整个行业以奉献精神而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为人民服务”构成了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邓小平曾经指出:“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工作者是崇高的革命劳动者。”精辟地概括了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这一特征暗含了我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也与党的宗旨相吻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指出:“每个公民不论社会分工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在新的形势下,必须继续大张旗鼓地倡导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道德规范之中。”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精神实质,“为人民服务”就是要为受教育者服务,具体表现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等优良的品质,并通过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体现出来。

2.教育事业地位的“服务”

教育的“服务”性质还在于它的依附性、利他性。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这是一个关于教育目的的哲学论题。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们关于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有着不同的认识。综括起来有两种观点:一是“社会本体”说,二是“个人本体”说。社会本体论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主张教育目的应该以社会价值为中心,从社会需要出发构建教育体系并开展教育活动。个人本体论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人的自我实现,主张教育的目的应当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当从个体发展的需要出发构建教育体系,开展教育活动。这两种观点各执一端,似乎没有调和的余地。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肯定教育的服务性质,区别仅在于服务对象的认同方式不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崇尚“人本主义”哲学,其教育观倾向于“个人本体”论。我国历来强调教育的社会价值,强调教育为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服务。

以我国教育方针的表述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包括建国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末。这一时期,巩固政权是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强调的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因此,教育方针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第二个阶段始自90年代初。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在1990年召开的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育方针。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更加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一方针成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思想基础。进入新世纪之后,党和国家对教育的认识又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01年5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思想,表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从“一为”到“二为”,体现了社会发展和个人价值实现的一致性,特别是集中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体现了我党的“民本”教育思想和教育发展目标对人民根本利益的终极关怀,是新世纪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

3.教育产业属性的“服务”

“服务”作为经济学名词,一般是用来定义产业类型。教育属于服务业,这在目前看来似乎已经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教育的“服务”属性实际上在很多方面并没有形成共识。一方面,在传统的认识上,教育与科学、文化、宗教、哲学等一同列入上层建筑领域,承载着培养接班人和传承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其经济学意义几乎是忽略不计的。另一方面,对于“服务”的关注还有赖于服务经济的高度发展。如果以国民生产总值(gnp)中所占的比重大于50%作为标准,西方发达国家早在30多年前就已经步入服务社会或服务经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并在努力实现工业化目标,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无论与发达国家还是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都严重偏低。在一个服务经济不发达的国度里,对于服务产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足是必然的,更遑论对教育服务属性和规律的研究与探索。承认教育的服务属性,对于发展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从理论上把教育与思想、道德等价值体系区别了开来,而且从实践上与其他服务产业联系了起来,使得人们可以用服务产业的生产规律、经营规律来认识教育、发展教育。实际上,我国区分为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并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缴费上学制度,鼓励非国有经济成分举办非义务教育,都是以服务产业规律发展教育的重要举措。一些学者甚至提出“非义务教育产业化”的观点,更是对教育“服务”属性的深刻理解和进一步阐述。

二、关于“生源”

“生源”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学生的来源”,这符合人们通常对“生源”一词的理解。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生源已经成为学校特别是实施非义务教育学校的重要办学资源。因此,“生源”作为一个教育学概念,应当具有两种性质:自然属性和资源属性。

1.生源的自然属性

从学生的来源考察生源的性质,可以概括出生源的质量和数量两种判断标准。生源的质量包括生源的结构,如性别结构、城乡结构、年龄结构等,更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这些前期的教育成果可以称之为生源的教育含量,更准确地说是凝聚在个体身上的“教育素质”。生源的数量是和质量联系在一起的。尽管也存在学龄人口不足的绝对生源短缺,但在通常情况下,生源好是指较高教育素质学生来源充足、渠道通畅,生源不足则是指符合入学条件的学生来源不足,这些易通过同类同级学校相比较而体现出来的。从供给的角度看,生源的教育素质越高,其接受继续教育的起点也就越高,越有可能培养出更高质量的毕业生;而毕业生的质量越高,就越有可能吸引更多较高教育素质的生源,学校也就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而生源不足的学校,其办学规模则会逐渐萎缩,直至被淘汰。

鉴别生源质量最有效的现行方法是考试,最有代表性的指标是分数。通过考试,不同层次的学校在教育体系内建立起纵向的联系,形成相对稳定的生源渠道。一条分数线可以把一所学校划定在某一档次,比如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重点学校又有国家级重点、省级重点、市级重点等等。一根考试的“指挥棒”可以调动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甚至影响到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正因为如此,尽管我国在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但是一旦与学校的生源相抵触,应试教育就会反弹,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回归到应试教育上去。

2.生源的资源属性

用办学论的观点分析,“生源”是学校的办学资源之一。办学资源包括生源、师资和资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办学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手段。办学者根据社会对教育的不断需求和学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要求,广泛利用办学资源创立并经营学校。根据办学资源的性质,办学资源市场可以区分为三大类,即生源市场、师资市场和资金市场。其中生源市场是最重要的市场,它对学校的办学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生源作为办学资源,有三个基本特征:(1)生源是原生性的办学资源。与其他办学资源相比较,生源是第一性的,其他办学资源都是生源派生出来的。生源不仅决定了一所学校师资的需求水平,同时也决定了办学经费的来源渠道和投入强度。在师资队伍的管理上,我国逐步由身份管理、编制管理向“经费包干”、岗位管理过渡;在经费投入上,逐渐改变以“人头费”拨款的方式,实行按生均教育经费拨付办学经费的制度等,这些都是由学校的生源状况决定的。而学生缴纳的学费、杂费、住宿费、伙食费等,更是重要的办学经费来源。(2)生源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这有几种情况:在义务教育阶段,生源由政府按学区来分配,本应不存在学校之间的生源竞争。但是,许多学生往往跨学区选择教育质量较高的学校就学,导致许多执行义务教育的学校置国家规划和政策于不顾,向学生收取各种名目的费用,不仅有“价”而且有“市”,形成了“双轨制”下的生源市场。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包括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等,实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其价格由政府根据教育成本来制定。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办学规模是提高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因而生源竞争十分激烈。一些由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其办学经费除一部分由社会投资外,大部分来源于学费收入,其生源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至于职业技能培训类的非学历教育,由于它直接与劳务市场相衔接,其供求关系完全由市场来决定,因而形成了完全竞争性生源市场。(3)教育质量是生源竞争的基础。生源市场说到底是从人才市场或劳务市场派生出来的,任何学校都要努力提高本校学生的就业率,通过毕业生在就业中的竞争能力扩大优势,进而影响学生及其家长的报考决策。即使是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也要努力提高升学率,才能提高对生源持久的吸引力。生源市场的不完全竞争性,决定了教育机构不能依靠降低价格来争夺生源,而是要通过提高教育质量来吸引生源。

三、关于“教育产品”

在许多文章中,“教育产品”往往用来指称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随着教育的“服务”属性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在一些文章中,“教育产品”也被用来表示教育机构所提供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因此,“教育产品”一词实际上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含义。

3.供给型“教育产品”观

许多人把学生特别是大学毕业生称作“教育产品”,是把教育当作制造业,把学校当作工厂,把学生当作原材料,而人才培养过程就成了产品的生产或“加工”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如同改进工艺与技术改造,学生毕业就是产品上市,因而毕业生也就有了“产品”的性质。其寓意在于说明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要努力适应社会的需要,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提供什么人才。这种类比方法在逻辑上似乎并无矛盾,并且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物质比较匮乏,因而国家采用“供给管理”的方式来调节国民经济的供求平衡。学校这种类似于生产资料(劳动者)的生产者,就像国民经济生产这条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学校为社会提供的确实是人才这种有形的“教育产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学校强化了“商品生产者”的意识。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高级专门人才比较紧缺,一些用人单位需要缴纳一定的“培养费”才能录用到计划外的毕业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学校作为“产品”甚至“商品”生产者的地位,也强化了培养人才就是生产“教育产品”的观点,误认为学校的毕业生也是具有商品属性,可以在毕业生市场交易的”教育产品”。许多学校以人才市场为导向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注意了改革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活化专业方向,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近来有的学校甚至效仿国外汽车制造业的做法,实行所谓“人才招回”制度,对用人单位不满意的本校毕业生招回来重新“回炉”。这种做法本身似乎无可厚非,但却忽视了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教育隶属于第三产业——服务业,在产业属性上与制造业有着根本的区别。

实际上,所谓的“毕业生市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市场体系,它充其量只是劳务市场或者人才市场的延伸。学校在“交易”过程中既不能获得利润,也不承担“交易失败”后“产品积压”、“库存增加”的风险。因为学校并不拥有毕业生的所有权,毕业生成功就业也并不意味着发生了产权的转移。在这个“市场”上,交易主体并不是学校,而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本身。学生一旦毕业,实际上就已经与学校解除了契约关系。因此,“毕业生市场”对学校的影响是间接的、潜在的,它是通过影响考生及其家长的报考决策来影响高校的办学活动的。特别是在当前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毕业生市场已经出现“买方市场”的迹象下,如果仍然坚持用工业生产思维组织人才培养过程,仍然坚持以所谓“毕业生市场”为导向调节办学活动而忽视生源市场的作用,那将是十分危险的。

3.需求型“教育产品”观

在最近的一些研究文章中,有学者认为,所谓“教育产品”,是学校提供的一系列课程。尽管这种观点尚未得到广泛的认同,但它却昭示了一种全新教育理念的产生。与传统的教育观念相比较,需求型“教育产品”在教育观念上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1)在产业政策上,国家从传统的供给管理转向根据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来宏观调控教育规模和结构。表现在:一是尽管近年来存在较大的毕业生就业压力,但高校扩招势头却越来越旺;二是入学“门槛”特别是高校的入学条件一再降低,“宽进严出”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三是国家把教育当作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的产业来发展,并通过教育来拉动消费,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2)承认教育的服务属性。“产品”不仅仅指制造业生产的有形制成品,也包括服务业提供的无形服务项目。实际上,在其他服务行业,“产品”一词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并广为大众所接受如“旅游产品”、“保险产品”、“金融产品”等。教育是服务行业之一,为迎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为受教育者开发和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产品”,是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竞争制胜的法宝。(3)承认教育有部分的“商品”属性。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发展教育首先对国家有利,并且教育还关系一个国家的主权和意识形态安全,因此主要应由国家来投资举办;但教育也具有个人消费性质它可以提高人的从业能力和生活质量,因此受教育者个人也要承担部分教育成本,而教育的“商品性“也主要体现在这里。对于学校来说,国家投入的办学经费往往被看作是一个常数,而学生缴纳的学费则恰恰是影响办学效益的最大变数。所以,在坚持国家教育方针的前提下,面向社会开发和提供丰富的“教育产品”是学校提高办学效益的现实途。“教育产品”是学校为教育提供的一系列教育服务。其中开发课程是核心,是最重要的“教育产品”;同时,也包括了教育制度的创新,如实施学分制、弹性学制、选科制、主辅修制等,还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如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函授教育、远程教育等。(4)“教育产品”是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的标志,也是学校之间竞争的主要手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学校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这就要求学校的办学者要根据办学传统和社会需要,以生源市场为导向,作好学校发展的定位工作,细分教育服务市场,形成专业的服务领域,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优势、主导教育产品,并经过不断强化、积淀而形成品牌,成为持久、稳定吸引办学资源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