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tane ssd16g:分享林格先生的《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8:04:52
分享林格先生的《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陶老师主讲
  • 分享
  • 复制地址

    好了,现在开始今天下午的活动,一起分享一本书。林格先生的《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

    先问一个问题,优秀的孩子和一般的孩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是习惯。当然,大家可能会想到,家庭成长背景等等因素,但是最终表现在孩子身上就是一个习惯。习惯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事务,让自己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哪怕在当时并没有认识到什么习惯的重要性。只要他们能做到,就足够了。这个习惯可能对最终的成功不一定是唯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对获得好的学业是一定有巨大的帮助的。难道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快乐健康的前提下获得更多的好成绩吗?王金战老师说,14岁以前的智力开发和习惯养成,基本就完成了孩子一生的铺垫。每一个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最终这个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跟他成长的家庭环境关系最重要。这个家庭环境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具体的核心的影响力应该只有两个:一个是心理成长的影响,一个是习惯养成的影响。

    前者决定孩子能够做事的动机和风格,后者决定孩子做事的方式。

    心理学家,以及教育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说,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任何一种依恋的孩子都有机会成功。但是,这个成功是如何界定的呢?是指毕生成长的幸福观还是事业成功?事业成功与幸福感并不一定成正比,学业成功和事业成功也不一定成正比。

    这里面,很多因素互相参杂,互相影响,互为因果,再加上每一个家庭对成功的评价标准不一样,这个问题就变得尤为复杂。

    不过,无论是什么观点,有一些因素对孩子未来毕生发展的影响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从小形成的安全依恋关系能够帮助孩子更有勇气和足够的能力应对成长问题,而良好的习惯养成可以帮助孩子更容易取得好的学业成绩,最终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保障。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第二个确定因素:习惯养成对孩子命运的影响。学习的内容来自林格先生的一本畅销图书《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这里不再研究为什么要做习惯养成这个事情,我们要花更多的精力去了解,如何养成这件事情,这才是我们当家长的薄弱点,也是这本书的精要之处。

    林格先生提出了,用四种方法来养成孩子的好习惯。

    一、榜样法

           萧伯纳曾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个人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

    有一位学生回忆自己高中时的同桌时说:我高中的同桌叫赵连城,他和我住一个宿舍,我们每天形影不离,学习、吃饭、睡觉……所有的事情都在一起。我们是当年中考的前两名,他只比我高1.5分。我们是好朋友,也是竞争的对手。他的英语和数学比我好,我的物理和化学比他好,所以我们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我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鼓励,当有一个人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时候,另外一个总是鼓励对方。因为有了这个竞争对手,我在高中枯燥的学习中才更有动力。大学四年和连城的联系并不是很多,但是每每打电话时,都感觉到和他的友谊之诚、之真,那些情谊和关爱正是我们的进步之源。

    这样看来,榜样(尤其是同龄榜样)在孩子学习、生活中的位置十分重要。

    除了同龄榜样以外,父母务必要做到榜样的作用,明白身教重于言传。

    提醒一下:青春期阶段,孩子受同学、朋友及个明星的影响比较大。

    二、训练法

    曾获得196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英国有机化学家巴顿,小时候就得益于父亲将他从“蜜罐”送入“火坑”,接受了严格系统的训练,最终得以走向成功之路。巴顿出生于一个富足之家,是全家宠爱的独子。上小学时,他被送进一所走读学校,但因为那里环境与家里完全不同,老师也不像家中长辈那样百般呵护他。小巴顿很不适应,学习很糟糕,与同学关系也紧张。父亲感觉这对小巴顿的成长不利,于是在他刚刚10岁时,把他送到一所寄宿制学校。这所封闭式学校实施军事化管理,学生们都过着军营型的生活。早晨,只要钟声一响,学生们就要以最快的速度起床、穿衣服、叠被子、刷牙洗脸、出操跑步,日日如此。如果跟不上节奏,就会受到惩罚。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要用凉水洗漱。伙食也就勉强算得上是“粗茶淡饭”……小巴顿简直是从天堂掉进了地狱。由于条件确实艰苦,小巴顿对这所寄宿学校更不适应,每逢星期一早晨送他去上学时,他就大哭大闹,不愿意去上学,希望父亲能给他重新换一所学校。折腾了几个星期,小巴顿瘦了很多。母亲和姑姑对他父亲的做法很不理解。但父亲仍然坚持,始终认为磨难和锻炼对巴顿不是坏事,反而是一道十分有益的“营养剂”。 这段生活为巴顿日后事业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此,巴顿成名之后十分感谢父亲当年给自己吃的这些苦头。可以想象,若是一点苦头都不能吃,一点委屈都不能受,他怎能承担起科学研究的重任?怎能耐得住科学研究的辛苦和寂寞呢?

    书上的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证明这种习惯养成的力量。但是这个事情本身我觉得对孩子的心理成长还是有一些负面作用的。但是,现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任何一件事情对毕生的影响。比如它虽然对心理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孩子由此获得的自信会不会弥补这种缺憾呢?

    这里面会涉及到孩子最终想做什么样的人,评价的标准就不同了。如何训练?除了书中有一些建议以外,我有几个建议就是:

    1、从易到难,不要一下子给出不容易完成的训练任务,对于大多数孩子是不适合的,反而容易招致绝望和放弃。

    2、允许孩子做不好,而不是允许孩子不做。

    3、永不放弃。

    三、层次目标法

    一位著名的大学教授多才多艺,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能把曲子拉得如此流畅时,他说:“我是这样来练习的。每当练习曲目前,必定先了解曲目是由几小节构成。比如,准备练习30小节,一天练习一小节,一个月即可练习完毕。还有一个游泳运动员,我忘了是哪个国家的了。他每一次训练的目标就是更快0.01秒,几年下来,就超越了世界记录。

    王金战老师是如何让差生变成优等生的?“没有台阶,谁也上不去”,王老师的办法是,每次让孩子进步23名,给他一个稍微努力就能实现的目标,如此沿着这个阶梯进步,谁都能跨入优生的行列。

    层次目标法最为关键的要素就是订好每次进步的目标。很多孩子懒散,不思进取,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个孩子没有目标。

    既没有长远的目标,也没有短期的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感,在学习上肯定就找不到北,在这个时候,反而被老师讥讽,被父母责怪,那不就更没有方向感了吗,更找不到北了吗?

    所以,我们家长要帮助孩子去解决方向感的问题,找到这个指南针,而不仅仅是指出孩子的不足。孩子之所以没有做好,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不足,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要做什么,如何去做。这个层次目标法就是告诉他们,咱们要做什么。

    四、家校合作法

    参加过我们《家庭教育基础理论》课程的家长,是不是会觉得今天讲的这些东西咱们在那个课程里面都学过?这些层次目标法也好,家校合作法也好,都是家庭教育的基本方法。

    但是,那个课程是提纲挈领,是让我们父母找到我们将要何去何从,该做点什么,该关注什么,而不能完全解决如何去做到的问题。要真正的掌握如何做到,这是我们的每一个最终目标,需要大家从家长学校,从优秀家长,从教育专家那里找到方法建议,然后经过自己的大脑运算,总结出适合你家孩子的方法,这就完成了一个从认知到学习到行动的完整过程。经历这么一个过程,那么这些东西就变成了你的竞争力,你孩子的竞争力。

    (1)主动联系

    (2)经常联系

    (3)适时、适度联系

    (4)对交流内容要进行教育性的加工,化消极为积极

    (5)如果出现了误解,解决的原则是——有利于孩子健康

    上面这5条是家校合作法所提出的5个建议。详情大家回头自行阅读图书的内容。好,我们现在来看看决定孩子命运的12个习惯都有哪些。

    习惯一:把一件事情做到底

    习惯二:孝敬父母

    习惯三:做事有计划

    习惯四: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习惯五: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习惯六: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习惯七:耐心听他人说话

    习惯八: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习惯九:微笑待人

    习惯十:说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

    习惯十一:认真写字

    习惯十二:在错误中反思自己

    该书对每一种习惯都有如下的内容补充:

      一、导入部分

        1.理念

        2.描述

      二、21天训练方案

        1.训练要点

        2.方法和步骤

        3.训练和评估表格

      三、主题延伸阅读

    它给出了21天训练法。这些习惯有些可以是同步进行的,有些可能需要分步进行。

    学生感言:   最近我读了《决定孩子的一生的十二个习惯》。从中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我们做的任何事情,只要能坚持做到底,成功就会在不远的地方等待你。马克思写《资本记》花费了40年时间,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用了30年时间,司马迁编写《史记》用了20年……如果没有做到底的精神,他们怎么会英明长存?无论出现什么困难,都不忘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直到最后成功。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如果一个人连父母都不孝敬,怎么去爱祖国,爱社会,爱人民?孝敬父母关键在于行动。百善孝为先。古往今来,流传了很多孝敬父母的事件。秦汉时期的黄香,九岁丧母,对父亲极其孝顺,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被……

    做事有计划的人才会赢得信任,我们要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具体的规划,有准备,有措施,有安排,有步骤,做事有计划,不仅能帮助自己照料生活,也可以让自己更好的学习怎样处理事情。那些有成就的人,都是做事有计划。

    生活在于运动。每天锻炼身体能强身,更能强心。参加体育活动,经常需要克服许多困难,遵守规则,调和和控制,某些不利的生活品质因此能让孩培养坚强的意志、勇敢果断积极向上这些良好品质,只有身体好了学习才会轻松。

    用过自己的东西不放回原处,生活就会杂乱无章;用过别人的东西不放回原处,会影响别人对自己的信任感;用公共场所的东西不放回原处,会给大家带来许多麻烦。我们这样做,既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又能给自己培养一定的责任感。不论在哪里,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则,这样生活才不会变的很杂乱。

    家长感言:自看了《十二个习惯》一书,使人受益匪浅,虽然是写给孩子们的,但同样适合我们这些做家长的,给我很好的上了一课。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你养成良好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习惯,你一辈子都偿不尽他的债务;坏习惯能从它不断增长的利息让你最好的计划破产……”的确,好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坏习惯让人终身受坏,对于我们这些参加多年工作的人来说,更是如此,在公司上班,不要把一件事情做得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否则每次定下目标就会化为泡影,而做事没有计划。想到哪,做到哪,生活、工作总会一团糟。小到身边的点点滴滴,大到一生的目标追求,计划都是不可缺少的。做事有计划不仅是一种习惯,更反映了一种态度,它是能否把事情做好的重要因素。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学习中,既方便了自己,又方便了别人。

    耐心、听他人说话,首先,是对他人的尊重,也很容易被对方接受,并且能达成共鸣。

    说了就一定努力去做,无论大事小事,这关系到一个人的诚信。

    在错误中反思自己,对工作中所犯得错误,要深入分析、及时总结,并且能在需要的时候对它们集中复习,队同样的错误不能一错再错。这样,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调动起工作激情,达到事半功倍。

    习惯是必须经过长期、反复的坚持才能形成,我们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带来幸福!

    上面这些是一个家长的感言。下面我们预读一些习惯养成的内容。

    三、做事有计划

    竺可桢上中学时身体瘦弱,为了强健体魄,他制定了详细的锻炼计划,并手写了“言必信,行必果”的格言时时提醒自己。此后,他闻鸡起舞,从不间断。自从锻炼身体后再也没有请过一次病假……

    小到身边的点点滴滴,大到一生的目标追求,计划都是不可缺少的。做事有计划不仅是一种习惯,更反映了一种态度,它是能否把事情做好的重要因素。

    张海迪是著名的作家。5岁时,她得了脊髓血管癌造成高位瘫痪,成了残疾儿童。每当看到窗外上学的小孩,她心里就非常羡慕,因为她也想上学。张海迪虽然不能去学校读书,但她的爸爸妈妈利用下班的时间亲自教她。她很高兴。有时,张海迪实在感到疼痛和疲倦,连作业都无法完成,她就对妈妈说:“妈妈,这些作业明天再做,行吗?”妈妈却郑重地说:“今日事,今日毕。”听了妈妈的话,张海迪明白了,她要和学校里的其他孩子一样完成作业,不能拖拉。她还给自己立了计划,要是不完成当天就不睡觉。就这样,她把小学、中学的课程全部学完了,还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等,并攻读了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她还写了《向天空敞开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书里面的建议是:

     (1)时间像流水,抓起来就是金子

    2)冷静思考,有条理地安排事情v  

    3)今日事,今日毕,及时完成才能从容不迫

     (4)化整为零,让不可能变成可能

    大家注意积累这些故事,在恰当的时候亮一手能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任何时候都不晚,包括现在我们要帮助自己的爱人去做到一些事情。不过难度是一定有的。。。在预读一个习惯是    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先分享今天在微薄里面学习到的一句话:

     “成功其实很简单,就是当你坚持不住的时候,再坚持一下。”我回一下这个拉牛的事情:大家一定要做当前能做的事情。条件不成熟的事情,就先不要做……比如夫妻关系不好,你现在去想改造他,就不可能的事情。必须先搞好关系,然后再言其他。

    考一所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开拓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为了实现这些梦想,孩子们每天埋头于功课,却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这件事,就是“坚持每天锻炼身体”。

    即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做一些适合他们的运动,长期坚持,以达到强健体魄、促进心智的效果。坚持每天锻炼身体,不仅是在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也是在形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锻炼身体,使很多人获益匪浅: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一向重视体育锻炼,从十几岁开始,直到百岁高龄,从未间断。他一生坎坷,却奇迹般地突破了百岁大关;著名作家海明威的父亲酷爱体育运动,常常带着他走村串户,穿林渡水。4岁时,父亲给了他一支猎枪,他开始了独立活动,很快迷上了钓鱼、打猎和探险。海明威之所以能写出《老人与海》这样的作品,与其幼时的经历分不开;生命在于运动。每天锻炼身体,能强身,更能强心。

     (1)增强体质,获取强健体魄

     (2)激活思维,促进智力水平的发展

     (3)磨炼意志,塑造良好的个性心理

     (4)提高生命质量,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再分享一个习惯养成的内容。

    五、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用了东西放回原处,能帮助孩子节省很多不该浪费的时间,提高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马来西亚华文媒体《光华日报》曾刊登了这样一个小故事:这天傍晚,我们一家三口准备好要赴一朋友的婚宴,地点是在莎阿南的一间旅馆。临行之时却找不到请柬,我们对那一带的路线不熟悉,请柬附上的地图可帮我们避免走许多冤枉路,于是再度在一些可能的地方细心翻找,最后仍然徒劳无功。妻子催我上路,说:“反正找不着,不如趁着天色还亮,去那里兜一兜找更好。”妻子催我上路,说:“反正找不着,不如趁着天色还亮,去那里兜一兜找更好。”

    于是,我们便上车向莎阿南进发。幸好接近那一带就看到路旁告示牌有那间旅馆的方向,结果我们很顺利就到了那里。

     宴毕回到家,刚进家门不久,妻子就说:“哎呀,请柬不是乖乖地在这儿吗?”我转头一看,那请柬一直都在钢琴上面的一个小斜书架上!是我看了顺手放在那里,过后也不在意,没有把它放回收信件的篮子里去。

    回想这晚的一切,却也庆幸没有闹得不愉快(妻子对走错路或迷路颇介意)。然而,这也是一个提醒:东西要放回原位!这是从小学已经学过的浅显道理。

    这一个简单的动作若养成习惯,的确可以省去许多翻箱倒柜的时间,避免不少的心头闷气,何乐而不为?

    另外,我想跟大家说一下关于读书的事情。

    这本书有很多故事,提出了一些习惯养成的建议。但是,如何让孩子愿意去做这些事情,如何计划这些习惯养成,在书里面不一定有答案。我想说的是,我们无法从任何一本书里面获得你所有想要的东西。

    大家要多维度的学习,思考,来获得真知。